【十年研习班课程 家塾教学法】如何做助教(第三集)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(视频+文字)

 

陈老师:我们读了这段话会发现唐彪老先生他是真正的慈悲心,何以见得?你看他说我在这两本书里所引用的古人的话,你看我都给它润色,或者用这些家长里短的这些话给它说出来,什么原因你们知不知道?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讲的,师父讲要现代化、本土化,实际上现代化就是什么?就是当代,符合当代人,他听得明白,你总说古语他那儿犯困,他听不懂,他不感兴趣,你翻译成现代的话他感兴趣,但是翻译成现代的话还要信达雅,这是翻译的特点,就是说你不能说着说着让大家产生歧义,不相信了,要雅是什么意思?就是你不能让人伤了斯文,不像读书人那也不行,所以它需要一定的功夫。我们平时讲课也是,要让大家爱听,真好听,但是又不伤了那个大雅之堂的那个雅,你得登堂入室,所以说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了,这是慈悲,它不经过润色,那个时代的人,康熙年间的人就看不了这个,他不接受,你这太古奥了,太难懂了,大家不愿意看。今天我们这些研究员也是要有这个慈悲心,你讲课要记得,要能尽可能的本土化、现代化,让现代人喜欢接受。怎么才能做到?不接触生活的书呆子可不行,你跟生活不接触不行,所以我让你们每天中午听评书,袁阔成老先生所讲的【三国演义】,多听听这些有好处。为什么?那里边说话你就学会了,这个话是这么个意思。你比如说,这个书上写,一本书你拿到了,说我们羞耻,有那种羞耻你就不用这个,你说我做这个事情感到臊得慌,你看这个话就是俚语,唐彪老先生讲的,说上去好像是市井上的话,但是它又不伤大雅,这就可以用。你们不好好准备这些课程,不感到臊得慌吗?我就不说“你们不感到羞愧”,我就不这么说,“不感到臊得慌?”,所以说大家对现实生活、对当代要有了解,现在人怎么说话?如果你满嘴用的都是网络用语,这个是我非常陌生的,我是听说,什么雷人,这些话不要用,为什么?你给大家引到了另外一条邪道上去,因为这东西是恶的,是邪恶的,你不能引用,所以需要同学们了解生活,你多听听老妈妈,多听听家里老奶奶,周围的阿姨、伯伯怎么讲话,你要学,将来讲课就可以用,就像唐彪老先生著这部著作一样,你要会用当代人看了喜欢,就是这样,你只用古奥的、古朴的不行,太古老他受用不了,你要随着大众说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歪理邪说,甚至说这些话都很邪恶的那些,很不好的那些,那也不行,所以你还要有辨别能力,所以言语是很大的一门功课,将来大家都想我是汉学院的学生,我上台要讲课、要救人,你救不了,为什么?你没有这个语言功夫,尤其电视讲课,大家要记得。电视讲课你还有个表情在,你还有个神态在,还有个口气在,你就这么照着念谁听?你救不了人,人家一看,不看了这光盘,你再好的课程白搭了。所以说我们要通过字里行间发现,【家塾教学法】的作者他有慈悲心,他有智慧还有能力。不但有学问,你看,他还有德行,他有慈悲心,他还有能力,他能够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让大家乐于接受,这是个功夫,这是个本事,大家要学,不要做书呆子,不要天天净说现代的这些话,就我们刚才讲的网络用语“真给力、雷人”,说这些话不能往下传,邪不邪放在一边,它不能往下传,顶多这个东西网络一没有了,这时代一变化,三五十年你这光盘就作废,谁也看不懂,你满嘴都是网络用语,那会儿没有了,你不是白搭嘛。另外一些上年岁的人看不惯,就你这么说话觉得你痞里痞气,看不惯,他不能接受,你怎么办?一定要适合各色人等都爱听,有学问的没学问的、有地位的没地位的都爱听,这个就叫什么呢?你看“愚于二书,凡引古人之言,或辞晦、或语俚者”,什么意思?就是他说得太隐晦了,或者他说的都是一些当时的俚语,我都给它润色,我都给它改了。过半,一大半都给它改了,他是什么用心?慈悲心,一定要让人爱看,要让他读通,然后他说“必仍列其姓名”,我要把这个话是谁说的给它告诉大家,不敢掠为己美,掠人之美,不敢掠为己有,说是这是成了我唐彪说的,不敢,这个人有德行,一定要记住养成个好习惯,什么好习惯?「述而不作」这不是我说的,希望大家都养成这种风气、风尚,我们都崇尚古圣先贤,这个民族「慎终追远 民德归厚」,“追远”,崇尚古人,不以自己为美,这好,跟现在西方的这些学术精神完全不一样,西方学术精神,北大的,北大开始,叫“独立其精神,自由其学术”,好像是这么个说法,讲独立,讲自由,跟中国的这个完全不一样,所以很多大学都在办国学院,用西方的这些精神、理念、观点来解构中国的传统文化,什么都不是,一堆知识,没用。下边还有一小段我们再把它读出来。

 

学员:我们处理的方法是:凡一个题目下无唐彪本人言论的,保留个别引文,使这个题目有实际的含义,由此能反映唐彪观点并使全书的纲目基本完整;凡题目下已有唐彪言论的,一般不再选录其他引文。在唐彪言论中夹引他人言论的,为了不影响唐彪言论的完整,就不删除引文,其中难以查核的引文也不加引号。选注时,考虑到读者阅读方便,凡原文中的夹注,运用括号标志。有些繁难词语,在原文后适当作注,以省读者翻检资料和工具书之劳。为了适合一般读者的阅读,在每一题文的题后,加上我们的“说明”,作一些概略的提示或评说。

 

陈老师:这个要格外注意,确实有很多古文经过现在的专家、学者、教授这一点评,这一引导,你就完全误会了,这要格外小心,所以我们读这些,学这些,开这些课程,一定要有老师在那儿引导,引导个三五年你就有辨别能力了。

 

学员: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,得到安徽省图书馆的两种版本和盐城师专图书馆的一种版本,互相参照,进行了校订,将三本中各自存在的缺页、残页、虫蛀缺字、印版模糊等做了补正,以恢复原本的面貌;为了使读者翻检方便,我们在题文上标上了序列数字。    

 

陈老师:这个「前言」到这里就结束了,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它的作者,我是指这个现代这个作者,这两位作者他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,没有他们的努力,这本古书【家塾教学法】不能面世,也不可能今天让大家能读到、流传,所以真正功德无量。搜集这些古籍、出版这些古籍的真的要有眼力,选好了,注解对了,引导正确功德无量,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脉就能传下去;你在其中拐弯了,打岔了,那个真正遗留的祸害那就是没法说,没法用语言说得清楚,所以说我们对待这些古书要敬重,存疑的我们可以在边上写上,此处我们有哪些疑问,仅供参考,这个东西还不能大量流通,你自己看就行了,你这一疑问大家都跟着疑问,那就麻烦了。这是我们利用三堂课我们把这个「前言」部分已经全部学完了。我们下边要学两篇序文,这两位都是清朝学术史上的算是大家,非常值得一读,这个「前言」我们用三堂课把它学完了,下面我想听听你们有哪些感受。

 

学员:老师,通过今天这堂课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老法师在讲经的时候,讲到当年他在求学的时候李炳老对于同学们的一个要求,其中有一条就是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,同学们是不允许随便去看书的。

 

陈老师:对。

 

学员:之前没有特别深刻的概念,但是通过今天这堂课就是看到这个作者的一些观点前后有些矛盾,对于我们初学来说没有这种辨别的能力,非常地容易混淆糊涂掉。

 

陈老师:你就知道过去那个古法教学太重要了。不是霸道,不让你看这个不让你看那个,你看不看与老师无关,他为什么要限制你?让你保持清净心,别把心看乱了,是这个意思。你以为这个博览群书,不可以,绝对不可以。我们学汉学的同学、研究员,一定要记住那是没有老师的同意,包括注解本有些都不让你看,只许看这两种或这一种,这是注解本,那杂书就更不要说了。书放在眼前,书很多,一定不能随便看,很容易不知不觉的你就受了影响。

 

学员:是的,通过这个就能够体会到平时我们在看书的时候,有时候老师过来会看看我们的书皮,你在看什么书,会问一下,现在就体会到老师是在保护同学们。

 

陈老师:对,不让看。

 

学员:是的。第二个感受就是课前的这个准备非常的重要。如果课前没有深入去预习和准备的话,后面听老师讲的时候就不容易遇到自己的这个有疑问的地方,不容易马上能够有这个重点。

 

陈老师:对,所以说课前要做准备,有哪些疑问你们在课上都可以提出来,半个小时之后就可以举手提问,可以。听了一段时间,确实可以。

 

学员:老师,我这边两个问题没有了。

 

陈老师:两种感受。

 

学员:是的。

 

学员:老师,整个「前言」学下来有几点感受:第一点就是正本清源,树立命脉,我觉得学完「前言」就是重新有个认识。第二点就是学子在学习的时候,诚敬心是很重要的,就是不能以自己的这个心去看古人,更不能看老师。第三就是好的老师他确实是不是传授给学生知识,而是说教学生方法,这样的话他自己就会有所悟处,他就会听到老师讲一句话自己会有三种、或者四种或者十种的悟处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5月4日22:41:3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345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