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教育杂志》第473期 本期专栏:菩提心 2017年7月1日

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2阅读模式

 

经论辑要: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(198)

 

5.如来所说,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。初未起心动念。虽终日说、炽然说、刹说、尘说,实无言说之相。尚无说相,安有所说之法相耶。故曰‘如来无所说’。

 

‘如来所说,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。初未起心动念’。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从没有一天中断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无说而说。‘虽终日说、炽然说、刹说、尘说,实无言说之相’,这是真的,不仅言说之相没有,根本没有起心动念。“炽”比喻火烧得很猛,意即不断的。“尘”比喻如尘刹那样多。

 

如来恒常住在大寂灭定中,焉能有说?七地菩萨已经证无生法忍。证无生法忍,即无言说,何况如来在寂灭忍地,‘尚无说相,安有所说之法相耶。故曰“如来无所说”’此话是真的。如来是清净心,是真如本性。我们六道凡夫,业障深重,从真心本性上看,与如来一样,都无所说。世尊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,不要着言说相。因为清净心中本来没有言说相。若执着,则是自找苦吃,迷惑颠倒。如来无所说,我们清净心中也无所说,是故此地不说“佛无所说”。若说“佛”,与众生就有差别;说“如来”,是从自性上讲的,生佛没有差别。义理很深!

 

6.须知此两节经文义趣,世尊实令奉持者离念也。念不离,则名言之相终不能离。

 

‘须知此两节经文义趣,世尊实令奉持者离念也’。“义”是道理;“趣”是归趣。前文教我们不要执着“名字相”,此段教我们不要执着“言说相”。不执著名字、不执着言说,就是离念。“念”就是妄念。‘念不离,则名言之相终不能离’。我们现在知道学般若难。现在只是听说而已,未见事实真相。听我这么讲,不错,是要放下;出了讲堂,仍然放不下。若见到事实真相,那就真放下了。一放下,我们的举止、容貌就变了。从前过的日子很苦,现在所有一切忧虑牵挂都没有,显现的是真快乐、真自在的相,丝毫执着也没有。此两段经文的大意是教我们离妄念、离妄想。

 

7.《起信论》云:“若离心念,则无一切境界之相。”又云:“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。毕竟平等,乃至唯是一心,故名真如。”

 

‘《起信论》云’。马鸣菩萨着的《起信论》,实在是非常好的论典,其中的事理简要详明,通一切大乘经,所以古大德注经常常引用。这里引用《起信论》中的一段话,‘若离心念,则无一切境界之相’。最近有同修问我,古大德注解佛经,有的本子称“疏”,有的称“钞”,有的又称“讲义”,也有的称“论”,何以注解要用这么多的名字?如果用“论”字,意思即是告诉大众,注解绝对正确,都是佛的意思,佛可以为我印证,方可称作“论”。

 

注解有两种方式,一是依据经文一句一句注解,称作“论典”,如《大智度论》就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的注解。这种论是依经文一句一句注解的,称为“释经论”。马鸣菩萨作的《起信论》,不是注一部经的,而是发挥大乘经里的道理,不出大乘经的范围,都是佛说的义理,他为我们详细讲解。这种论称为“宗经论”,是依据经的,但它不是一句一句注解。论有这两种,一是解释经、一是依据经发挥的。如《瑜伽师地论》属于宗经论,《大智度论》属于释经论。

后来的祖师大德不敢说自己注得没有错误,故说“疏”。“疏”是疏通,可能内容还有不妥当的地方,请人指教。“论”,没有这么客气,我讲的绝对正确,没有讨论的余地。疏、钞的注子是可以讨论,可以研究的。祖师大德注解用疏、用钞,暗含谦虚之意。用疏、用钞、用注,不敢用论,差别在此。近代,连疏、钞都不敢用,我们那有资格。我们今天用讲义、讲话,姿态愈降愈低。在名称上,近代这些大德写的注解都称为“讲义”,如江味农居士的《金刚经讲义》。

 

“若离心念,则无一切境界之相”,此话与《华严经》说的“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”,意思是一样的。佛在许多大乘经上说,“一切法从心想生”。“心想”就是念。有念就有相,无念则无相。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上说,“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”。“梦”是迷,有念。“觉”是无念。一切境界相从那来的?念头中生起来的。

 

‘又云: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。毕竟平等,乃至唯是一心,故名真如’。世尊在本经教我们受持,就是受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,不著名字相、不着言说相、不着境界相,与《起信论》上讲的完全相同。《起信论》说,“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”。马鸣菩萨的《起信论》确实是宗经论,他讲的这三句是根据《金刚经》上,世尊教我们如何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而说的。什么是“心缘相”?“缘”是攀缘。执着、攀缘是烦恼,就是业障。

 

学佛不明理不行。明理一定要读经,要看注解。经与注看不懂,就得听讲。那一种人可以不听经?一种是一切通达,觉悟的人,心清净,言说相、名字相、心缘相,都离了,可以不必听经。无论修学那个法门,一生中决定能证果。另一种老实人可以不要听经,虽然什么都不懂,教他念一句阿弥陀佛,他就一天到晚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”除阿弥陀佛之外,他脑子里什么都没有。这种人将来会站着往生、坐着往生,真的成功。我们心不清净,又不老实,没有办法,得好好听经,努力学,否则无法成就。由此可知,老实不容易,老实是上上根。有些乡下老太婆,不认识字,一句“阿弥陀佛”念到底,这一生中决定往生,而且品位很高。

 

此三事离了,毕竟平等,就万法平等。不但十法界平等,六道平等,无有一法不平等。不平等从何而生?从分别、妄想生的。有分别就不平等,有执着更不平等。离开一切分别执着,万法一如,万法平等,乃至唯是一心。净宗念佛求的是“一心不乱”。“一心”就是真如本性。一心现前就是禅宗讲的“明心见性”,就是教下讲的“大开圆解”。说法不一样,意义完全相同,同一个境界,故名“真如”。所现的一切万法,十法界依正庄严,相如其性,性如其相。性是真的,性相一如。

 

>>续载中……

 

(《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》讲于1995.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,“华藏讲记组”恭敬整理。)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4日19:15:1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3392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