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智度论大意(第12集/文字/MP3)jingkong法师主讲

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1阅读模式

大智度论大意  (第十二集)  1980/1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9-011-0012

MP3下载

《大智度论》第十二卷:

 

这一卷是接着前一卷布施波罗蜜而来的。布施在上一卷已经说了很多,这地方重点是在讲什么叫做「波罗蜜」。波罗蜜是印度话,翻成中文是到彼岸的意思,诸位在论文里面可以看得很清楚。到彼岸,在印度是一句很普通的话,凡是任何一桩事情做到很圆满,都叫做波罗蜜。「布施波罗蜜」就是布施做到究竟圆满,这问题要细心的去讨论是相当不容易的。怎样才能叫圆满?《大智度论》底下这一节就要给我们说明布施度圆满之相。在一开端举舍利弗尊者学大乘法,就是学布施,遇到有一个人要求他舍眼,这段公案也相当有名,许多注解里面讨论到布施波罗蜜都引用它。从舍利弗施眼这段因缘来看,布施是相当不容易的,这也就显示出大乘法难行,所以菩萨道不容易。但是菩萨道布施是必须要修的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没有一个菩萨不修布施波罗蜜。怎么个难法、怎样才叫圆满,诸位在论中细细去讨论。既然讲到彼岸,何谓此岸、何谓彼岸?在第二页第三行「复次」以下,就给我们举例辨明彼岸与此岸。然后再说明如何得度,论里面说得也相当的简要,必须要做到三轮体空才能够得度。第三页:

 

【若施有三碍。我与、彼受、所施者财。】

 

有三种障碍,哪三种?就是有能施者、有所接受者,以及所施之财(包括物在当中),这三轮要是不空就是障碍,这不能叫做度。

 

【如菩萨布施。三种清净。无碍。为诸佛所赞。是名到彼岸。】

 

『到彼岸』就是度的意思,由此可知,修布施一定要三轮体空,要三种清净。在修布施的时候无我相、无人相,亦无所布施之物相,心清净至极,这样修布施才叫做檀波罗蜜。

 

在第四面第一行一开端,龙树菩萨给我们讲解大小乘的差别,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、应该要学习的。小乘人也常讲到彼岸,与佛的彼岸不相同,名相同、境界不相同,经文也说得很详细。在第五页第四行以下是给我们说明具足满施,满是圆满,就是一丝毫没有欠缺,圆满的布施波罗蜜。这里面的文很长,有事有理,是先说理后说事,无论是理或者是事,在原则上有几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:

 

【一切能舍。心无所惜。平等心施。施不求报。一切时常等施。心无悔惜。】

 

这三句无论是在事上、在理上,可以说都是属于纲领。假如我们能把这三句话都做到,布施波罗蜜就圆满,理事都具足了。

 

刚才说这一段很长,后面在事上来讲,说明菩萨有两种身,一种是生身,一种是法身,这两种身都修布施波罗蜜。在第七页给我们讲解生身布施之果报,布施的布施相。在第八页倒数第四行以下,是给我们讲法身布施之相。在第十页倒数第四行给我们讲三种布施,财物布施、供养恭敬布施、法布施。布施的功德利益在上一卷已经说得很多,上一卷里面重要的经文最好都能够背诵,然后才真正晓得布施功德利益不可思议。我们懂得这个道理、懂得这个方法,才有修学下手之处。

 

布施虽然是事,要以大智慧来做基础,所以这部论称之为《大智度论》。六度都必须要依大智慧为基础,智慧是明理,有智慧才如法。如果不明理、不如法的布施,果报是有的,不过不会像经里面讲的这么殊胜。这样殊胜的果报一定要如理如法,佛说的话我们要相信。《大智度论》一开头,诸位从头来听的总应该还记得,一开头龙树菩萨就告诉我们,在解释经题,「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」,我们要想入门一定要相信,我们要想得度一定要有智慧。信绝不是一个简单事情,不要以为我们很信了,甚至我们出家受戒了,难道还不信吗?今天早晨我们研究《华严经》的时候,我给同学们说过,我出家受了戒,到台中看老师,老师第一句话就叫我要信佛。出家受戒了,也常在外面讲经,老师还嘱咐「你要信佛」,然后再给我解释信佛不是容易事情,信佛就能成佛,我们成不了佛就是因为不相信佛。什么时候才真正信佛?智慧开了才信佛。智慧不开,半信半疑;开了智慧才晓得,现量境界现前那才真相信。在此地说完三种施之后,接着又给我们讲两种福田,第十二面倒数第五行:

 

【世间人能舍财。不能舍施。出世间人能舍财。能舍施。何以故。以财物施心俱不可得故。】

 

这段是说舍无所舍才叫做具足檀波罗蜜,这是相当高的境界。佛常给我们讲三轮体空,三轮体空绝不是佛勉强要我们做的,诸位总要记住,佛菩萨决定不会勉强任何一个人。为什么要教我们这样做?这样做法才合理,这样做法才与事实的真相相应。

 

【复次。檀波罗蜜中。言财施受者。三事不可得。】

 

『施』是布施者,『受』是接受者。『三事不可得』,所以我们应当三轮体空。但是三事不可得有很大的道理在,这里面也可以算是很高深的学问,诸位要是参透了,对于诸法实相就通达了。通达诸法实相,在禅宗里面讲就是明心见性,是见了性的菩萨,这是真正的菩萨。

 

这段论文相当的长,因为理很深,所以不得不反覆说明。在十七页这是说到深处了,不但是「我」不可得,外道比我们世间人聪明,晓得身不可得,为什么?身有生老病死,身不是自己。俗话说灵魂是自己,六道里面灵魂去投胎,好像灵魂不生不灭、身体有生灭,灵魂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,好像它是长久的,因此在印度许多这些外道都执着「神我」,以为那是真正的自己。外道讲二十五谛,二十五谛第二个就是讲神我,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灵魂,这个东西在佛法里面讲也是不可得。为什么?在唯识里面所讲的,所谓神识不过是第七末那执着阿赖耶见分的一分,误认为是自己,这就是我们俗话所讲的灵魂,也是外道误认为的神我,所以通达唯识的人一观察,所谓神我还是依他起性,还是遍计所执性,当体即空。由此可知,我们身不可得,我们灵魂也不可得,到这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三轮体空。因为这个关键要是打不破,有人说「我这一生修福,这一生能放下了,我来生有好果报」,他还染着来生。这一生他放下了,来生他放不下,这一生空了,来生没空,还是障碍了见性。见性的菩萨不但这一生没有任何求愿,来生他也不求,心才真正的清净。

 

我们学佛的人,我们世间也不求,我们来生也不求,我们天上也不求,我就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还是有求,还是用这个攀缘心,我们这样去布施还是不清净,三轮不空。为什么?我们有求。这样说,我们连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要求了吗?不求又不行,不求问题解决不了,求了又三轮不空,这时候怎么办?还是求,不空归不空,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三轮体空,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谓带业往生的法门。我们在这世间能够真正做到三轮体空,念佛里面讲就是念到理一心不乱,那个地位太高了。因此理论方法我们都要懂得,我们还是老实的念佛。念佛是修定、修慧,布施是修福,经里面说得很清楚,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要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缘,这三者缺一条都不行,必须三个条件都要具足。要具足这三个条件必须正助双修,正修是念佛,助修就是布施。这段注解(就是论)相当长,里面有几段公案小故事很有趣,就是说明我们神识也是不可得的,希望诸位细细的去阅读。读了之后把里面公案因缘多想想,必须自己真正能够做到放下身心世界,诸位就是有大福报之人了。福报从哪里来的?从放得下来的,放得下的人真正有福了,没有福就是放不下。在第二十五页,你们诸位想想当中不少页就是讲这个道理。

 

第二十五页倒数第三行起,给我们讲解脱的道理。解脱用现在白话文来讲,就是自由自在的受用,这是修学佛法在事相上、在我们实际生活上所得到的效用。佛法常说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法身是理体,般若是智慧,解脱就是般若智慧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这叫大自在。这也就是过去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佛法最高的享受,解脱就是享受,可以讲人间、天上最高的享受,我们哪一个不希望得到?这段就讲这个道理。二十五页:

 

【有身。有漏业。有结使。三事故后身生。】

 

『有身』是说我们有身相。『有漏业』,漏是烦恼的代名词,就是有七情五欲,七情五欲的造作叫做有漏业。世俗间常讲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,这就叫有漏业,你造的有业。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形?我们现在有身,我们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确实有喜怒哀乐爱恶欲;换句话说,我们举心动念一切的造作都是有有漏业。既然有有漏业就有『结使』,结使是烦恼,在唯识学里面讲就是业习种子,有了这个东西,它遇到缘就起现行。所以种子遇缘它又会发芽、又会生根,这样种子薰现行、现行薰种子,成了一个循环,这就是轮回不息的道理。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?就是这样来的,六道轮回没有人主宰,也没有人制造,是自己制造的。佛把这个事实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,然后教给我们,如果要解脱、要得大自在,超越轮回,下面给我们说: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6月14日14:47:4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3184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