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莲华经(第36集)jingkong老和尚主讲

admin 妙法莲华经评论阅读模式

妙法莲华经  (第三十六集)  1987 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 档名:08-001-0036

第36集 A

MP3下载

第36集 B

MP3下载

第二行:

【或有菩萨。说寂灭法。种种教诏。无数众生。或见菩萨。观诸法性。无有二相。犹如虚空。又见佛子。心无所着。以此妙慧。求无上道。】

这个三首颂是问般若。第一首意思是说,又见到有修学般若的『菩萨』,他们以种种方便求佛道。『说寂灭法』,要认真说起来,「寂灭法」中,所谓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那还有什麽好说的!可是底下这两句又讲到,『种种教诏』,又说到『无数众生』,这就是我们常说,「无说而说,说而无说」,这个意思一般说之为深密。佛与大菩萨的教诫实在是这个样子。佛在《金刚经》跟我们讲,《金刚经》上有一段话,「若人言,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」,下面经文佛叫着须菩提,「须菩提,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」。这个地方「说寂灭法」,必须要懂得佛在《金刚经》裡面所说的大意,然后我们才晓得世尊四十九年所说,历代祖师、善知识所说,无一不是寂灭说。寂灭说,我们也常讲,佛的法音是从真如本性裡面流出来的,本性就是清淨寂灭。

佛法之所以难懂,实在讲佛法不难懂,难在什麽地方?难在我们众生用分别心去接受佛的寂灭法,这个麻烦就大了。那就是如佛说的,「不能解我所说故」,这就不能够理解。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真正的懂得佛所说的一切法,不单说是《法华经》、《华严经》,佛四十九年所说,刚才跟诸位讲的,历代祖师、善知识所说的,决定不能用分别心、执着心、妄想心去接受。因为这些心与清淨寂灭的法性完全不相应,那是自己给自己做障碍。

「说寂灭法」这一句就是说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之法的根源,好像我们找水一样,找它的水源,它到底从什麽地方流出来的,从寂灭法性当中流出来的。底下一个「种种教诏」,那就是四十九年所说,这个真是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,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。「寂灭法」是说的体,「种种教」是说的用,体与用是一不是二,所谓体乃用之体,用乃体之用,这个道理我们总得要明白。实在说一切法中,如果我们有一法明白,恍然大悟,从一法就能够悟一切法,一切法皆是不二法。这是第一首偈的意思。

底下这首,『或见菩萨,观诸法性,无有二相,犹如虚空』。这一首是讲修般若的菩萨修学的方法着重在观照般若。前面第一句实在讲重点是在「种种教诏」,这就是文字般若。文字之所以称之为般若,是从寂灭性当中流出来的,这文字般若。依文字起观照,这叫真正的用功。所以在这首裡面,这就见到修学般若的菩萨。「观诸法性」,这个诸是一切法,观一切法的法性,不是法相。要观一切法相,那个相是有千差万别。这个地方我在此地给诸位举个比喻来说,古人说到这个地方常用金做比喻,譬如说以金作器,你们到珠宝店裡面去参观黄金做的那些首饰,做的那些器皿,几百种、几千种,样子都不相同,我们就把那些器比喻作此地的诸法。可是你看这些器的性,性就是性体,体怎麽样?统统是黄金的,看了几千种、几万种,「无有二相」。为什麽?全都是金器,全都是黄金造成的。所以你从它的质料上来看是一不是二,要从它的相状上看那就无量无边。这是教给我们,在一切法裡面先学观察法性,不要着相,着了相就见不了性,见性的人不着相。

「无有二相」,无有二相它是什麽相?「犹如虚空」。这段的意思,诸法的性体就是经中常讲的妙性,性为什麽称之为妙?因为性非有非无,这就妙了。如果是有则不是无,无不是有,有与无都不妙。这个性太奇妙了,非有非无,有无都说不上。无二相就是不二之相,经上常讲不二法门,无二相就是实相,实相是无二相,大乘经典裡面常讲诸法实相。我们什麽时候能够见到诸法实相,能够见到不二相?这就是教给我们见性的修学方法,明心见性的修学方法。我们不是学禅宗,我们学的是念佛法门,念佛法门这个方法还是用得上,用这个方法修理一心不乱。理是什麽?理就是法性,事就是法相。我们念佛能够见性,能够运用般若观照帮助我们念佛见性,这个成就就是理一心不乱。

诸位要晓得,理一心不乱这个位次是圆教的初住菩萨,别教的初地菩萨,这个地位相当之高。虽然地位高,他自己会不会以为高?决定没有。如果他自己说我现在地位很高,他四相都着了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全都着了。着了四相,给诸位说,着了四相没入门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没入门。成了佛也不着佛相,佛在《华严经》裡面说他那个成佛,他是怎麽成佛的?「我与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」。并不是说我在这个世间独成佛道,没有,没有说他独成佛道。是与一切众生同成佛道,你们诸位想想看,同成佛道,那大家都是佛。所以说你要是成佛了,你的眼睛看一切众生个个是佛,不但有情众生是佛,桌椅板凳也是佛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才叫大觉。说我成佛,他还没有成佛,这是假的,决定没有这个事情。

见了性之后,再以性来观相,就能够融二谛于真空。经上常说,「真空不空,妙有非有」,空有无非是一真,这个时候叫做亲证真如。所以此地说犹如虚空。虚空是什麽意思?就是六祖大师所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心裡面乾乾淨淨,什麽都没有,犹如虚空。虽然是一法不立,但是要晓得,真如本性之中一法不捨。诸位要晓得,如果有建立,错误了,那你心裡头有一物。如果说我心裡能放下、捨下,你心裡还是有一物,你没有一物你捨什麽?我们讲放下,换句话说,你有放不下的才说放下。如果什麽都没有了,那放下什麽?放下就没有意义了。这是在我们讲堂几部大经会合起来参考,这意思多少可以能够体会到一些。体会到这个意思很好,但是更重要的,需要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,运用在我们平常生活起居行住坐卧,运用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这就与诸菩萨、这些祖师大德们,经裡常讲所谓是把手同行,就是同一个境界,同一类的修学方法。

后面这一首,诸位不说也能想到了,一个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,后面当然是实相般若,『又见佛子,心无所着,以此妙慧,求无上道』。这裡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「心无所着」,无所着是空有二边都不执着。我们常说,凡夫执着有,二乘执着空,而大乘菩萨他之所以高,所以说他作妙,他的妙就是空有二边都不执着,这个样子才不得已我们说一个中道。可是说了中道,凡夫不行,凡夫又执着,又执着是个中道,这是糟了糕,永远得不到中。说了一个中道怎麽样?把空有当作一边,这边又竖一个中道,所以说到最后,为了预防这些执病,怎麽说?中道不立,中道也不建立,或者讲是二边不立,中道也不存在。要体会到这个意思。一切不执着,不执着也不执着,这才是六祖「本来无一物」的意思。到这个境界,给诸位说,我们的真心是全体显露,《金刚经》裡面所讲的「无住生心」。无住是什麽?就是心无执着,这就是无住,心裡面乾乾淨淨,一丝不挂。生心是什麽?生心是随缘显现,所以一切不执着的心它不是死的,它是活的,一切都明瞭,这是生心。所以这叫妙慧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一个真正修行人要从这个地方证入实相,开显实相般若,我们能够真正得到实际的受用。

譬如佛在《愣严经》裡面教给我们,「捨识用根」,这还不是证得实相般若,但是是什麽?是证实相般若的一种方法,他这个方法依旧是观照般若。我们讲见性,见性是清淨的,见性就是无住之心,就是此地讲的心无所住,见性不执着,这是讲无住,体是无住。它的用是什麽?用就是妙慧,就是《金刚经》讲的「生心」,他见一切法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是妙慧。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保持着这个境界,用六根的根性见六尘的境界,到这个时候你见的六尘那就又妙了,不一样。我们现在用眼识,见的是什麽?色尘,尘的性是染污,染污我们的常住真心。如果用见性去见一切色,那个色不染污,我们不叫它做色尘,叫它做色性,以性见性,见到色性。这不叫六尘,而是六尘之性,心与性是一不是二,所以才说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要不然诸位想想,怎麽能圆得过来?我们这个观念裡面、错觉裡面,性不是相,相不是性,是二不是一。那就是我们用的是意识,用的是分别心,分别心是第六意识,执着心是第七识,咱们用的是分别执着。所以对于一切万法的实相,真实相,反而不见,我们所见的是妄相。妄相裡面障碍重重,实相裡面是事事无碍,受用完全不一样,一个是觉悟的受用,一个是迷惑颠倒的受用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7日22:22:1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302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