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1集)jingkong法师主讲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(第二一一集)  1984/12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1-003-0211

play-sharp-fill

视频下载MP3下载

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四二一页:

 

演【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】

 

这是《观经》上讲的三福第三条。第三福一共有四句,第一句就是「发菩提心」。第一是人天福,第二是二乘权教菩萨福,第三是大乘菩萨福。大乘菩萨福相当不容易,不但是大乘菩萨,人天跟二乘都不容易,就是说到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今天几个人能做到?这就是为什么学佛的人多,成就的人少。总而言之一句话,没福!诸位想想,哪有没有福的佛?没有。佛是二足尊,二足尊第一个就是福德,福德圆满、智慧圆满。不仅佛福德是圆满的,小乘阿罗汉那个福报也了不起。这就是说明福德的根基是在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。

 

「发菩提心」,我们这个菩提心有没有发?诸位如果念《金刚经》、《大乘起信论》就晓得,菩提心一发就是圆教初住菩萨,所以它排在第三条是有道理的。阿罗汉与辟支佛没有明心见性,换句话说,他那个心就不是菩提心。菩提心是真心,菩提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觉的意思,真心才觉,妄心是不觉。诸位晓得,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权教菩萨还是不觉,为什么?他们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凡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都是不觉,标准从这个地方建立。必需要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才真正是觉悟了,觉而不迷。在三种不退里面,这不是我们净土宗讲的,一般法门所讲的,他是刚刚证得三不退,这是发菩提心,可见得发菩提心不容易。但是要成佛,没有菩提心是决定成不了佛的,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。

 

菩提心在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,马鸣菩萨给我们讲的是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;世尊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跟我们讲的是至诚心、深心、发愿回向心。经论合起来看,菩提心的意思就非常明显、非常清楚,用中国话来讲,就是真诚到极处,这是真心,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。有时候觉得我们的心很诚很真,我都是真诚心!你只要有这一念「我的心很真诚」,这就是妄心,为什么?真心离念!真心离念,没有念头,有念都是妄念,哪来的真心!可见得真诚实在不容易。《坛经》上,六祖大师讲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,连这句也没有,连「本来无一物」这个也没有。六祖在黄梅,实实在在讲,他是发了菩提心,就是真诚心显露出来,所以五祖传法传给他,不传给神秀,为什么?神秀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他还是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」,他还是落在第六意识里面,所以没有资格传法。用儒家的话来讲,菩提心就是诚意、正心。在佛门里面讲深心、大悲心,是把儒家的「正心」分开来说,正是不邪。佛法分开来讲,对自己是「深心」,这是儒家讲的「正」;对别人是「大慈大悲」,这也是儒家讲的「正」。儒家把这两个合起来讲,合讲一个正心;佛法把儒家这个正心分开作两个,一个是对自己,一个对别人。

 

我们的菩提心为什么发不出来?哪个同修不想发菩提心,就是发不出来。发不出来是因为有障碍,这障碍你不肯把它去掉,菩提心就发不出来。什么障碍?佛在经论上常讲的二障:一个是烦恼障,一个是所知障。你只要有这二种障碍在,你的菩提心永远发不出来。阿罗汉二障破了一个,烦恼障他破了,所知障没破,所以菩提心发不起来;权教菩萨所知障可能破了,烦恼障没破,也见不到心性。诸位就想想,这个东西多难!圆教里面,前面十信位的菩萨,烦恼障破了,所知障没破,必须到圆教初住、别教初地,这二障才破,真心显露了,这时候叫做发菩提心。马鸣菩萨的《大乘起信论》,大乘起信就是刚刚起、刚刚开始,不是很深,是大乘刚刚入门,《金刚经》亦复如是,《金刚经》是大乘入门,什么样的根性适合呢?就是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的人。他那个起信的标准很高,因为是大乘,这第三福就是讲的大乘。

 

烦恼是讲的见思,见惑、思惑不能不断,这东西要是不断,说老实话,往生都靠不住,修其他的法门是决定不能成就。念佛到临命终时,你一念情执起来,往生就去不了。有人说:我现在还年轻,现在到往生时间还很早,现在打一点妄想,有一点情执不要紧。这些观念大错特错,什么时候放下?现在就要放下。现前不能放下,临命终时自己做不了主。我们看到许多人一生念佛,到临终时放不下,临终业障现前,这多可怕!所以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真的是很少。原因绝对不是经典有错误,是我们自己错解经义,自己修行不如法,造成重大的过失。

 

三福,我们这一次讲得很详细,就是因为它太重要,像盖房子一样,它是基础。要如何去修?确实在净宗法门里面来说,这叫易行道,比任何一个法门都容易。但是也不是你想象那么容易,跟别的法门比较起来是容易,因为别的法门要断见思烦恼、破尘沙烦恼,至少要破一品无明,这多难!净宗法门不必破无明,也不必断尘沙、也不必断见思,这就太容易了;可是念念要与阿弥陀佛相应,烦恼不断没有关系,能往生。二六时中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,几个人能做到?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,妄念太多,这就是咱们讲的念佛间断、夹杂。实在说,你为什么会间断?为什么会夹杂?你对这个法门还没搞清楚、还没真正重视它,这就是怀疑。你这是间断、夹杂、怀疑统统都有,你念的功夫不得力!

 

真正功夫得力的人,说老实话,他确实一切都放下了,哪有一桩事情放不下?无量劫来与这个法门当中无数次的修学,都没有一次能成功,原因就在此地,情执放不下!佛在《楞严》上讲「因地不真,果遭迂曲」,我们的修学就是因地不真,病在此地。所以学佛的人,用真诚心念这一句佛号,跟阿弥陀佛就有感应。我们用真诚心念佛,我们处事待人接物,那个心假一点没有关系!你这一天到晚用两种心,对佛用一种心,对一切众生又用一种心,你对佛的心也不真诚。也许有人说,我要是用真心对人,人家都骗我,我不是吃亏上当吗?你既然学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还怕吃亏上当?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!这就是我们往往想用真心不敢用,想用真心怕用,原因就在此地。我吃亏算什么!上几次当也不算什么!过几年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这个世界与我都不相干了,还有什么放不下的?这个关系太大了。

 

菩提心,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讲得最浅显、最明白、最容易懂,他老人家讲的是:只要真诚求生净土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我们把他这个话跟《观经》、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说的意思对一对,看看他有没有错误?比对之后,觉得蕅益大师讲的一点都不错。深心是好善好德,一句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,一念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是止于至善,深心具足了。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大慈大悲,怎么是慈悲之极?度我们众生这一生成佛道。我们是众生,我们这肉体是四大和合而生的,是众生;我们的情识是受想行识四蕴和合的,我们的身心都是众生,唯有大慈大悲才度得了我这个众生!换句话说,不是真诚求生西方,不要说对人,对自己也一点慈悲都没有,度不了自己。希望诸位对这个意思深深去思惟,细心去体会。念佛法门求生西方,绝对不是自了汉,绝对不是小乘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,确确实实是如来第一弟子。这是讲发心重要。

 

第二句,「深信因果」。深信因果在此地意义尤其殊胜,实在讲也很难懂。因为这一条已经是菩萨了,不但是菩萨,而且是法身大士,真正发了菩提心的,三心圆发了。三心,你说《起信论》的三心可以,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说《观经》上的三心也可以,至诚心、深心、发愿回向心,圆是圆满,统统都发了。这样的人还不相信因果吗?说老实话,谁不相信因果?凡夫不信因果,我们这些天天念阿弥陀佛的人不信因果。你也许听了会很奇怪,你要是真正深信因果,你心里面还有是非吗?你还会张家长、李家短吗?不可能!还喜欢说这些话,就是不信因果,可见这事情不容易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说: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他人过」,还见到别人过失的,就不是真正修道人,他老人家说得好!「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」,俗话说: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谁是是非人?说是非的那个就是是非人。诸位从这个地方想一想,我们信了因果吗?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不但是身口的造作,起心动念都是业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话没错,「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无不是业」,罪业!几个人害怕?怕,他就不敢做,天天还造作,可见得他不怕!这是讲世间的因果报应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2日18:31:4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2422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