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45集)jingkong法师主讲

 

佛门里面也讲求戴这些装饰品,你看佛菩萨都戴璎珞、戴珠宝,大乘跟小乘不一样,小乘这些东西他都不要。大乘佛菩萨戴很多珠宝项鍊,他那叫璎珞,比项鍊大,比项鍊还要美观。戴金银珠宝这些东西,就是叫你常常看到这个,这个不是美观、不是漂亮,是叫你看到这个东西,想到不变,想到清净。这也是表法的,世俗人戴珠宝是炫耀他的身分与财富,学佛的人戴这个东西,意义不相同,常常提醒自己心要清净、要不染、要不变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取这个意思。小乘人不许可这样的,大乘佛法跟小乘完全不一样。《法华经》上,佛说末法时期一定要提倡大乘法。大乘是开放的,不像小乘。小乘法,今天很多人不愿意接受,受不了。大乘法与我的生活没有妨碍,反而使我们现前这个生活更美满,使我们这个生活更充实,他当然喜欢接受!

 

小乘没有歌舞,大乘有歌舞。歌舞代表什么意义?代表的是梦幻泡影。你天天看电视,你每天可以看,看的时候你就晓得梦幻泡影,一反过来,整个人生是梦幻泡影罢了,何必去执着!所以看电视是在修行,修一心三观,即空即假即中。世间人他怎么懂?你才晓得一乘法里头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他的生活的确是真善美慧。决不是说这种享受、这种生活会妨道,没有,它还能成就道业。问题就是你那个观念怎么转法,如果你在这里面贪图享受,有喜怒哀乐爱恶欲,那你就堕落,你就被境界所转。你要是不被境界所转,《楞严》上说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同如来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,与如来同生性。

 

佛法,外国人很乐意学!比基督教还好!比天主教还好!他很容易接受,很欢喜接受,他愈想是这个道理。处处你要提得起观照,一失掉观照必定就堕落。由观照而照住,再进一步照见,照见那是入了这个境界。但是一定从观照起,观照就是境界里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警觉心。提得起警觉心,也就是提得起表法的意义,那就是警觉!晓得样样法都从自性里变现的,一切法还归自性。这个归自性就是你了解这个意义,像我们看到蜡烛,就想到应当燃烧自己照耀别人,这就回归到自性。

 

境界相,《华严》讲得很好,性起!这是唯识所讲的本质相,本质相是性起的。你迷了之后才变成缘起,迷了之后就叫做缘起。实在讲,缘起跟性起是一不是二,换个名字。觉悟了,就不叫缘起,叫性起,换句话说,是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德能,六祖所说的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万法是自性变现的,能生!变现出来的这些境界,如梦幻泡影,你在这一切境界里头决定不要迷,决定不要执着。不是说这个境界没有,有!梦幻泡影,有!有,你晓得它不是实在的,你不会去执着它。

 

佛举这个比喻,他真正的用意就是叫我们对于一切法不要去执着、不要去妄想。离一切分别执着妄想,你面对一切法就跟诸佛菩萨受用一切没有两样,这个受用只有乐没有苦,是清净的受用,里头决定不造业。业是从哪里造的?分别执着妄想在造业!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,哪来的业?不但业没有,造作也没有。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。这是非常明显看出来,这真正的佛法。所以小乘确实是接引初机的,迷惑太重,他不了解这个道理。

 

『我而随缘不碍』,就是「转作无我」,无我在哪里?我就是无我。我跟无我要是二法,套六祖一句话,二法不是佛法。我跟无我是一!佛法是不二法,二就不是佛法。我们修这个法门,就是要修一心不乱,二怎么能到一心?所以你要知道,一切法都是不二法。你能抓住这个原则,你的修学纵然遇不到真善知识,也不至于走错路。凡是走错路的,都是分别执着,从一真里面把它分做二,二分做四,四分做八,愈分愈复杂,搞这个。

 

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净化你的头脑做起。你的头脑太复杂,妄想分别执着太多,佛法的修行从这里做起,首先教你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妄想。禅宗直截了当,一下手就做这工作,经也不准听,也不准看,所谓「不立文字」,为什么?看经分别!看了起执着,打妄想!经都不准看,充其量禅堂堂主给你讲一点开示而已。讲开示还不能问,一问,马上就拖下去打香板,他也不答覆你,什么原因?就是叫你要脑袋空空,听懂就懂,不懂就算了,不要追究,不要去想它什么意思,不要去想,不要去分别,不要去执着。你一发问,你就有分别执着,所以狠狠的打,把你分别执着打掉,就是这个意思,叫你脑袋恢复到空空的,恢复到六祖的标准,本来无一物。所以,把你头脑里乱七八糟东西用香板把它打掉。

 

煮云法师在世的时候,他晚年常常打佛七,参加佛七的都要找他来打香板。他说:我打,打了他还得供养我。实在说,老和尚打了,你就消灾免难了吗?没这个道理!把你打死,你的灾难都消不了。所以,你一定要懂得它的意义。禅堂里面打香板,那些和尚是不是碰到人就打?不是的!你不是那个材料,人家不打你,为什么?愈打你愈烦恼,那没有效果了。他那个是应该打的、值得打的,为什么?一打他念头就没有了,他就真放下了,那种人要打!会打的,会叫他开悟!你的分别执着重,打死都不会开悟,那有什么用处?禅家那个原则,就是根据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就是叫你做这功夫,恢复到心地真正的清净。

 

所以教下跟宗门不一样,宗门不用文字,教下用文字、用经典。用经典的方法就是教你读诵,读诵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也不准打妄想。初出家五年就是做这工作,不准听经,不准看经,常住服务做事情。做苦工、服劳役是培福,是修福!什么都不准你接触,不准你听经,念佛堂也不准你念佛,禅堂也不准你去参禅,修根本智。就叫你念一部经,这一部经规定一天要念几个钟点,念上五年,他心清净了,他没有别的想头了。这些都是修清净心,这是佛法的入门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5日17:36:2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2229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