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46集)jingkong法师主讲

 

早晚功课专修净业,就用《净修捷要》最好,不要用普通课诵本。普通课诵本是古德给一般寺院所定的,不是给专修净业人所定的。夏莲居老居士晚年提倡净土宗,专修专弘。《净修捷要》跟《宝王三忏》是他晚年最后的著作。现在世间信这个法门的人很少,排斥这个法门、毁谤这个法门非常之多,我们在海外常常遇到。「念佛是小乘法,念佛是自了汉,念佛是消极」,像这样的言论普遍可以听到。如果我们自己信心不足,对净土没有了解,听到那个话很有道理,自己马上退心,就不念了。还有听说,夏莲居居士这个会集本,不是原译本,印光大师都反对的。印光大师虽然反对,他没有反对夏莲居这个本子。夏莲居这本子写出来,印光大师已经往生,他没见到!他为什么反对从前那个本子?第一个会集的是王龙舒居士,印光大师对王龙舒居士就很佩服,王龙舒居士是站着往生的,预知时至。你要说这本子不能会集,他就不应该站着往生;他能站着往生,证明这个经的会集是正确的。

 

为什么印光大师反对过去这三种本子,就是因为会集的人用自己的意思把经文改了。他不是反对会集,是反对你随便把经文改动,这个例子不能开。因为你开例之后,以后有人模仿,改经到最后这经就改成不成样子了,这是不可以的。夏莲居这个本子,你们从五种会集本去对照,他一个字没有改动,所以印光法师如果看到一定欢喜赞叹,你找不到毛病!前面王龙舒的会集本有这个毛病,往往把这个字,当然他改的意思是对的,但是把字换掉了。彭际清居士跟魏默深居士的本子都有这个毛病,所以夏莲居居士才发心,一个字不更动。现在《净土五经读本》印出来了,九种本子摆在你面前,你自己去对照,当你对照之后,你会佩服得五体投地,没有话说了。所以我们这一次特别把九种本子统统印出来,就是怕人再批评、再怀疑夏莲居这个本子恐怕又是有毛病的。九种本子摆在你面前,你没话说了,你自己去看去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印《净土五经读本》,理由就是在此地,希望大家对这个本子坚定不移。夏老居士往生也是预知时至。所以善根福德薄的人,他会怀疑;善根福德深厚的人,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他不会怀疑的。

 

倓虚老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开示的录音带,他老人家所讲谛闲法师的那个徒弟。那个徒弟不认识字,什么也不会,虽然出了家,也不让他受戒,也不叫他住在庙里。因为他年岁大,所以在宁波乡下地方找一个破庙给他住,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他说:你就一直念,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就再念。这个徒弟真听话,真是不容易!老实念佛,就念这一句,念了三年,人家也站着往生,预知时至。死了以后还站三天,等师父来替他办后事。谛闲法师见到他这个样子,对他赞叹!他说:当代讲经说法的法师,名山道场的住持,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。他就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,除这个之外,他什么都不会。死了以后还在那里站三天,这个不容易!所以,学佛要认真干。他往生决定是上品上生,三年的功夫!我们今天人比不上人家,人家是真正是老实念佛,我们不老实!头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。说出这些话,就是莲花大小决定在我们自己,我们要认真的努力,要修真实功德,不要搞假的。

 

黄念祖老居士在《谷响集》里面,就是《净土资粮》后面附的最后一段,他说的有几句话很重要,我非常赞同。他说在现代修行,第一,「同修贵精不贵多」。什么叫精?真干!我们十个人在一同共修,十个人将来都能往生,这个了不起!我们今天道场有几百人、几千人,一个都往生不了,将来统统造恶业要堕三途,这个多有什么用?没有用处!所以同修贵精不贵多。第二,「道场重实质不重形式」,实质是真修,真正发菩提心,真正诵经念佛,不在形式。建筑庄严,布置富丽堂皇,香火很盛、徒众很多,都是属于形式,这些形式是什么?热闹的道场,不是真正修行。从前李老师告诉我,真正打佛七,不能超过十个人,超过十个人以上都会变质,变成法会,不是念佛!主七师他的精神能力能照顾到十个人就很不错;人太多了,主七师是形式,没有办法照顾到。主七师对每个人都要观察到他的境界,都要晓得,使他这七天真正能得利益,真正能有一点成就,像功夫成片、一心不乱。打佛七是求的这个,人多了没有办法,都变成形式了。现代人就喜欢形式,不重实质!第三,「真修要着重在一心,着重在清净心」,而不重境界、不重神通、不重视禅定、不重视感应,这些东西都不需要。我到这里求什么?求心清净。

 

所以他这三条开示非常重要。如果能遵守这三条开示,虽然在末法时期,也不会走上歧途,不会走错路。虽是末法,一定会有不思议的成就。可是我们现在多数人都犯了毛病,都讲外表,都讲好看、都讲形式。说道场兴旺,人多庙大,这就是兴旺?这个错了,大错特错!我们看《西方确指》里面,觉明妙行菩萨他们一共只有十二个人修行,十二个人个个往生,这个不得了,菩萨道场!所以决定不在人数多,这是诸位一定要牢牢的记住。我们要结合真正志同道合,真正同志是什么?我们只有一个目标,求生西方,求生净土;我们一个愿望,弘扬净土。能够这样发心,不但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,实在讲与十方一切如来都是同心同愿同行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

 

钞【乃有以华如车轮,抑此经散善,盖未考于轮议。】

 

古大德说念佛法门是散善,这是没有把经义深入的研究,意思看偏了。

 

疏【大如车轮,且喻形体,以轮喻德,亦有多义。】

 

所以佛法每一个字、每一句都含无量义。我们要想了解佛法,实在讲不是一桩容易事情,真正要能体会佛法,一定要从心地上下功夫,绝对不是在文字上、在注解上,从文字、注解里面你想去通达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。自古以来没用这个方法,只有现代人才用这个方法,去研究经论、研究注疏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疏钞》经题解释里面,他老人家很明白的给我们说,我们现在人用的方法,「增长邪见」。我们读了很多经典,读了很多注疏,满脑袋的佛法,那是邪知邪见。

 

那不都是佛说的吗?佛没说过一句话。你们看《金刚经》,谁要说佛说法,那叫谤佛,佛没说一句话。说老实话,佛法没有意思,佛法没得说。佛心是清净的,清净心中一念不生,哪有法说?没有法说。没有法说,佛说了四十九年,说这么多经,经上说得很明白,「无说而说,说而无说」,你要能够把这个意思体会到,你才是真正入佛知见。佛没说!这是老实话,是真实话,佛没有说一句话。佛是因为众生有病,告诉你这个错了、那个错了。你讲佛说了一句话,佛一句都没说过,只说你这个错了、那个错了。所以要细心去体会。

 

佛法教我们求的,求觉正净。觉、正、净,这三个字一个字得到,三个统统得到。禅宗是从「觉」下手,他一觉,当然正、净他得到了,教下从「正」下手,念佛人从「净」下手。这三个字,「净」比较殊胜,比较容易,净是求清净心,从这里下手。心只要清净了,决定是正知正见,决定是大觉朗然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,求清净心!我们今天念佛诵经,目的都是求清净心。所以念佛诵经里面不能有妄想,不能想经里头的意思;不要去想经的意思,心才清净。如果一面念一面想这个经的意思,心就不清净,那就把佛经当作世间书来念了。所以要晓得,佛经没有意思,我们只去念不求意思,这样子念经是戒定慧三学统统具足。

 

所以念经念佛就是修戒定慧,我一天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就是修一次戒定慧,我念佛念两个钟点就是修两个钟点的戒定慧,这个慧是真实智慧,是根本智。根本智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般若无知」,修什么?就是修无知;起作用的时候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「无所不知」。无所不知从哪里来?是从无知来的。我们今天犯的毛病叫颠倒,佛在经上常说我们是可怜悯者、是颠倒者,什么颠倒?我们拼命去求知,拼命求知,结果他有所不知,什么都不知道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你要先求无知,真正得到无知,你就无所不知。现在人不肯求无知,他要求有知,颠倒在这个地方。真正清净到了无知的时候,这经一展开来是无量义。你要跟别人讲的话,里头是无量义;你要不讲的话,这里面一点意思都没有。所以我们不能求有知,要求无知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5日17:37:1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2229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