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要解(第4集)

 

我们在净土经里面,就像本经所读的四土里面是实报庄严土,实就是实相,报这是果报,实相果报庄严之土。初证在圆教讲是初住的地位,要到究竟证则是如来果地上的地位,这里面一共有四十二个阶级,这就是证入实相有浅深次第上的不同。在没有证入之前,所修的可以说全是预备的工夫,所谓是预科;证得之后,这才叫真正的修行。说到不二,也就是《维摩经》里面所讲的「不二法门」,不二就是一。《华严》所讲的一真法界,净土所讲的一心不乱,一就是不二,不二就是一,这才是真实的境界,也就是真实之相,决定不再是虚妄的了。

 

所以「举体作依作正」,体就是实相,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,正报是我们的身体,作依作正。「作法作报」,法是法身,报这是报身;「作自作他」,自是自己,他是别人,除自己之外这是他人。诸位在此一定要看清楚,依报正报、法身报身、自己他人,全是从一个实相变现出来的,不但这些自他依正境界是从实相生的。「乃至能说」,能说之人或者是能说之理,或者是能说的方法;「所说」,所说这些道理,所说这些方法。「能度所度,能信所信,能愿所愿,能持所持,能生所生」,乃至于赞佛,「能赞所赞,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」。这个地方要跟诸位略略的介绍一下,这个道理不但是《弥陀经》如是,刚才说过,所有的大乘经论都是这样的,都是依这个来建立的。

 

能说在此地是释迦牟尼佛,就本经来讲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能说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,所说的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。能度所度,能度众生的人是佛;所度的是众生,此地所说的众生,是包括九法界的有情众生。除佛之外,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再下面是六道众生,都是佛所度者。能信所信,能信是我们的心,这个心有真心、有妄心,妄心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心,意识心也能信,但是它毕竟不是真心;换句话说,它的信不是真信。不是真信,信里面总带着几分疑惑,因此这个信心它有进有退。如果是真心来信,信心是清净的、是坚固的,永无退转,因为他没有疑惑。所信的就是佛所讲的理论方法,一般称之为法门,就是这个理论方法的门径。

 

能愿所愿,因为信愿行在本经称之为「三资粮」,也就是修行净土三种必要的条件,少一个都不能成就。在本经的正宗分里面,所说的就是这三桩事情。能愿就是能发愿的人,第一对于娑婆世界要厌离,这个厌离是形容他真正能够放下,决定不再执着了,是取这个意思。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他真的起了向往之心,因为晓得唯有在西方极乐世界,才能够真正的成就自己的道业、学业。不但我们这个世界人,应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在前面我给诸位说过,极乐世界好比是个佛教大学,本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入学,往生就是入学。入学之后没有一个不成就,这是教我们要发这个愿。我们在一切经里面,看到十方世界那些菩萨们,没有一个不发愿求生净土的。连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华藏世界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不例外。所愿的就是极乐世界,对于极乐世界那边的情况十分的了解,那边的环境,那边的师资,那边教学的课程,没有一桩不了解。

 

能持所持,能持这是讲到修行,念佛不仅仅是口念,诸位要晓得,这句佛号它的意思是无量觉。莲池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,给我们解释阿弥陀佛,阿是印度话,意思是无;弥陀也是印度话,意思是量;佛是觉的意思。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,就是念无量觉。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到底是觉还是迷?单单口念阿弥陀佛,我们的心、我们的身还是迷在五欲六尘里面,依然不觉。那又怎么能相应?所以能持是三业,无量觉,我们口的言语要觉,我们身的行为要觉,我们心地更要觉悟。所持的就是指名号,名号要晓得意思,无量觉,我们固然是要照这个意思去修。而无量觉,西方极乐世界是导师的名号,导师有愿,只要人念他的名号,念是真有心,这个心是效法之心,取法乎圣贤,这才是真正持名。能生所生,能生就是能生的条件具足,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信愿行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依照理论,依照方法,一切条件统统具足,所生的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。

 

能赞所赞,这是指本经里面能赞的释迦牟尼佛,与十方一切诸佛;所赞的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不但在本经,在净土经典,甚至于在许多大乘经论里面我们都看到的,这一切的一切,无非都是实相正印所印。换句话说,与实相完全相应,一点都没有违背实相的原理原则,这是说明本经理论、方法、境界之依据。释迦牟尼佛不是凭空说出来的,不是他自己的理想;与西方哲学家,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,决定不相同;与孔老夫子的大同世界,也不相同。为什么?那是他的理想,不是事实,不与实相相应;本经完全是事实,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。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,这点千万不可以误会,如果一误会,则这个大好的机缘你必定错过了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
 

再讲到修行的要领,本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旨跟要领,或者是讲纲要,宗旨跟纲要,讲的「信、愿、行」。信这个里面首先「信自、信他、信因、信果、信事、信理」,我们一条一条的来跟诸位介绍。信自是怎么讲?这条是最重要的,我们晓得,莲池大师在《弥陀经疏钞》里面,对于这个意思特别的强调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真心变现之物。所谓实相就是真如本性,体就是真如,真如就是自己的真心,就是自己的本体,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这个。经论上常说终日随缘,终日不变,随缘有染缘、有净缘,随缘是随真心之缘。如果是从《起信论》里面所讲,就是随顺本觉;随顺无明就是不觉,才有十法界依正庄严。随顺本觉,这个一念真心不变,真心里面没有觉想;随顺不觉,这是六道凡夫。或者也可以把小乘包括进去,小乘人没有见性,都可以算是不觉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0日18:36:3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2121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