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十心 (第2集)jingkong法师

admin 开示讲经评论阅读模式

 

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第五「起净意心」。这是一个一个往上提升,最初一个是无损害心,这是最严重的,不能够杀害众生。这个能做到了,再提升无逼恼心,不能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。反过来,大乘教里面常说,「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」,这是什么?布施喜悦!弥勒菩萨是代表,布施喜悦。人怎样才能真正喜悦?那就是真的不执着了,真看破,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,欢喜心生出来。这个欢喜不是刺激,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」那是快乐,那不是喜悦,那是从外面的刺激,不是从内心生的;内心生的是真的喜悦,夫子有感受,「学而时习之」非常快乐,这是从内发的。大乘佛法里面讲「常生欢喜心」,那是内发的,那是喜悦;教化众生,看到众生得利益,那是快乐。

 

「念佛之人,能离世间杂染之法,复于利养等事,常生知足之心,是名起净意心」。这也教给我们怎样去做,对世间,杂,杂是多,世间事情太复杂、太多;染就严重了,染是什么?受想行识是染,你被染污了。受是有感受,身有苦乐的感受,心有忧喜的感受。你生出苦乐忧喜了,要知道,苦乐忧喜全是假的,你没有把它看破,你真的有苦乐忧喜,你心不清净了;苦乐忧喜舍统统没有,清净心。学佛怎么修?观照怎么观法?顺境,那个喜悦心刚刚生出来,错了,这不是喜悦,这是感情。我看他很顺眼、很欢喜,全是假的;不欢喜的,看到讨厌、起怨恨。这叫人之常情。他为什么脱离不了六道?原因就在此地。他每天生活在这个里头,生活在佛家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,他生活在这里头。

 

观自在菩萨有智慧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人家照得彻底。照得什么地方的五蕴?一念,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念,那一念里头五蕴具足。这一念就是阿赖耶的业相,「心有所念」;「念念成形」,形是阿赖耶的境界相,就是物质现象;「形皆有识」,那个识就是受想行识。你看把阿赖耶的三细相,业相、境界相、转相,弥勒菩萨说出来了。五蕴从这里看,才叫从根上看出来了。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统统离不开五蕴,五蕴就是今天所说的,它里头有精神,精神跟物质的基础,基本粒子,科学家称它为粒子,都是它组合的。它本身是五蕴,所组合的一切,无论是动物、植物、矿物、山河大地统统都是它组织的。基本粒子是五蕴的,色受想行识,所组织成的东西当然都没有例外的,当体皆空,了不可得。所以菩萨能够离世间杂染之法,他看破了,这个东西不是真的,五蕴皆空。这是从理上讲。

 

下面从事上讲,「复于利养等事」,这是我们日常生活。日常生活什么样态度?常生知足之心。有很好,没有也很好,叫做知足。儒家也说,你命里头是富贵人,安于富贵,是贫贱人,安于贫贱,他都知足,社会安定,没有人争论。那是什么?圣贤教育成功了。那人为什么富贵,我为什么贫贱?你要跟人家求平等,这个于理上讲不通。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,我要平等,把长的全部砍掉,短的再给它接上去,这行吗?这能解决问题吗?这不懂因果!富贵是前世修的福,贫贱是过去生中没修,这个道理只有佛能说得清楚。但是从前人听,现在人不听,现在人说,他是人,我也是人,为什么他富贵?我要分他的财产,我要夺他的。现在人不相信因果,他的财产你能夺得到吗?夺不到。你把他杀了,他命里有的还是有,他命里的财富没有享完被你夺去了,他到来生还做富贵人。命里那个富没有消完,他还有,还有余福;你没有福,现在在造罪业。理上讲不通。

 

这个道理儒释道都讲。中国讲君子、圣贤,为什么?他们是明白道理的人,对一些事实真相了解得很清楚,所以他能够安贫乐道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君子无所争,不会跟人竞争,心是平静的,平静的心生智慧,智慧里头有乐趣。孔子当年在世,没有做过大官,家庭也不富裕,勉强可以度日。弟子颜回是学生当中最优秀的学生,但是他命很薄,你看不但是短命,他物质生活非常缺乏,居陋巷,箪食瓢饮。这是说他生活状况,吃饭连饭碗都没有,喝水一个水杯子都没有,喝水用葫芦瓢,吃饭,竹子编一个竹篓盛饭。这样的生活环境,一般人受不了,可是颜回是最快乐的人,没有把这些事情看作是忧心的,他真正代表了常生知足之心。颜回的智慧不是天生的,从哪来的?知足而来的。他对物质生活没放在心上,那样清寒贫苦的生活他过得很快乐,每天能吃得饱,足了。享受的是道,跟夫子所学的,他全学会了,全听懂了,而且应用在生活上,现在叫活学活用,他快乐。夫子心里有数,他那些东西他是全部得到了,别的学生得到一部分,他是全部得到。所以学东西要会用心,用心去学,用清净平等觉去学佛,你就真能学到。

 

前面两条,无损害、无逼恼,就是儒家所讲的格物。现在有很多人把格物的意思讲错了,格物不是研究,不能解释错误。司马光就讲得很清楚,格是什么?格是格斗,物是欲望,物欲;也就是说我们要跟物欲做一次斗争,要战胜物欲,这叫格物。战胜物欲,你就不会被物欲诱惑。现在的人很可怜,都是物欲的俘虏,都跳不过它的手掌。物欲带给你是什么?贪瞋痴慢;克服了物欲,你就清凉自在。所以这不是好东西。古今中外真正修道的人,对物欲非常淡薄。古时候修行人都住在山上,有一点点小块的地,自己种植一点,他生活就够了。中国古人,古书里头记载,五亩之地就可以养一家生活,养他的父母子女。佛教传到中国,百丈大师提倡自给自足,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。寺院里头提倡农耕,施主对寺庙不是以金钱布施为主,是以恒产山林土地捐赠给寺庙。所以寺庙的经济来源,多半寺庙田地多了,租给农夫去耕种,向农夫收租,这是寺庙经济的来源。所以他不靠信徒,他不化缘、不募捐,心就是定的,不攀缘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7日19:35:2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965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