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(第106集 文字/mp3)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

admin 楞严经评论1阅读模式

 

九法界的众生,都没有能够明了通达真如随缘不变、不变随缘的意义。不觉悟三界唯心所变,不觉悟万法唯识,性相两宗大主意就是给我们说这两大问题。如果我们真正在这个地方觉悟、开悟,这个心多清净、多自在。真正觉悟了万法唯心、万法唯识,这就是此地讲循业发现的事实真相。不悟的人见到这个相,以为是因缘生的。佛在早期说法也曾经讲万法因缘生,所以阿难尊者执着因缘生法的意思而不肯舍弃。在楞严会上佛就给我们讲,一切法非因缘、非自然、非和合、非不和合,给我们讲这些道理,这才讲出究竟的真实相。说因缘生法,我们一听好懂,很容易接受,可是佛讲的因缘生法,意思很深。佛说的意思不是我们这个浅解,认为一个法是种种条件聚合成而现的相,我们的解释就看得这么粗浅,只看到一个表层,不晓得佛说法的深意。佛说法的深意,因缘所生法是当体即是空,就是生与无生是一不是二,生即无生、无生即生,这才是因缘生法的深意。像《心经》里面讲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这是因缘生法的深意。我们不晓得佛说法的甚深义趣,浅解了,因此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。

 

由此可知,必须要解得深、解得圆,才能够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,那就是破迷开悟,而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:离苦得乐。我们听佛说因缘生法,执着在因缘上,以为一切法都是因缘性;如果要不说是因缘生,这个法不是因缘生的,又迷惑它是自然而有的。印度在当时一些外道以为诸法是自然而有的,佛为了破除他们错误的见解,说因缘生。因缘生法这一句,真正是「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,迷得深的人,解得很浅;觉悟的人,才能够真正懂得佛说法的意思。

 

这都是不晓得「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」,既然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,可见得因缘、自然都没有,都谈不上。说因缘,在真如本性里头找不到,说自然也找不到;换句话说,因缘、自然在清净心中确实是不存在的。不但因缘、自然在清净心里面没有,六祖大师说得好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清净心中一法不立,这样你才能够见到循业发现;你的心里要是有一念、有一物在,「循业发现」我们只是听说而已,没有见到,你当然不能证得,换句话说,宇宙一切事实的真相你见不到。就是因为你心有念,有念就妄,那好了,我心无念,无念还是妄,为什么?你心里有个无念。「我现在心很清净」,你心里有个很清净,可见得你这心里拉杂的东西永远除不尽。学佛难,我们讲见性难就难在此地;念佛人讲理一心,理一心的难也是难在此地。

 

所以多读读大乘经有好处,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一开头,就把修学最高的原理原则提示出来。他说「君不见,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」,跟此地讲的意思相通。为什么不除妄想?因为这个妄想循业发现,虚妄,既是虚妄的,你除它干什么?你要除它,岂不是又增加一层虚妄?循业发现,谁循业发现?真如,真如是本有的。既是本有的,你要去求它,你这求的心就是妄念、就是无明。你要想断妄、要想求真,这个念头总是妄念,不知道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;清净心里头没有求、也没有断,你的心才能清净。可是我们求断、求证的心,没有办法把它打掉。这是讲到什么?讲到最高的原理。七大说的是细惑,前面四科讲的是粗惑。前面四科讲渐证,有修有证、有能有所;而七大这个地方是破细惑,是讲顿悟、顿修、顿证,没有渐次。《永嘉大师证道歌》也是没有渐次,那都是顿悟的法门。

 

我们如果真正把这些道理明白了,的确可以走顿悟的路子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顿悟的基础是渐学。可是你要记住,你要是一辈子都在渐学,那你的成就就要三大阿僧祇劫。如果你说我先渐学,我渐学个几年,我再来修顿悟,这就对了,中国过去的这些古人,几乎有一半以上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先几年是渐学,后来的时候顿悟,为什么?因为你没有渐学,你就没有顿悟的基础;换句话说,你没有办法看破、放下。我再老实告诉诸位,今天举世学佛之人,绝大多数都是迷惑颠倒。中国人有福,中国的古人有福,现在人没福。古人怎么有福?古人一开头就把顿悟的基础奠定好了,那就是常常跟大家提起的五年学戒。五年学戒是专修戒律吗?错了,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,无论做文章、说话都喜欢简单明了,不喜欢囉嗦,「五年学戒」,戒底下是什么?是定、是慧。说一个戒,你就要晓得定慧,而不单单是戒,单单戒有什么用处!所以五年学戒,要拿现在人说的,五年奠定戒定慧的基础,是这个意思。这就是有福报的人,这就真正是明师指点。

 

我们今天疏忽了什么?无论在家、出家修学,没有奠定戒定慧的基础,诸位想想怎么会开悟?不可能的事情。古人读经背诵经典,他的目的是在成就戒定慧,所以他不是记诵之学,他目的不在记诵,目的是在求戒定慧。这我也跟大家讲过很多,不必再重复。今人读诵的目的在哪里?在记忆。所以落在什么?落在记问之学。落在记问之学里面,戒定慧三者都得不到、都失掉。同样都在那里背诵经典,一个背诵经典成就了戒定慧,一个背诵经典只把经文字记得很熟,戒定慧一样都没得到。唯有得戒定慧的人才能开悟,不得戒定慧的人,你就是把《大藏经》整个背下来,你也开不了悟。为什么?你死在字里行间,你念的是死书。阿难尊者示现就是这个榜样,阿难记忆力好,佛所讲的经,他全都记得,都能够背得出来。可是阿难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他还是二果没开悟,这就是阿难。他也是大菩萨示现给我们看,示现什么?记问之学没有用处,开不了悟的。诸位要晓得,二果,八十一品的思惑他只断前面六品粗惑而已,八十一品只断六品,其余的全都在。这就是说明记问之学没有用处,决定不能够悟入清净本然、周遍法界的真性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7日18:39:4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959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