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331集 视频/文字)jingkong法师

 

意业里面举三条: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是佛教导我们修行,修正我们错误行为最低的标准,从这个地方要真干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够跟这十条相应,你就是经中常常讲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是有这个标准的。这十条做不到,经上讲的善男子、善女人不包括我们;我们要做到,那才是经上所说的善男子、善女人。善也分上中下三等,这是下等的善,中等的善那要提升,从十善往上提升就是三皈,三皈是觉、正、净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这是中善。大善是发菩提心,菩提心是什么?我们用最好懂的话,把它写成二十个字: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是菩提心;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随缘、念佛,是菩提行、菩萨行。发菩提心,学菩萨行,这是大善!所以大善是从中善出生的,中善是从小善出生的,小善是基础,小善比什么都重要,它是根。所以与善相应的这些言论、行为,就能够令一切众生悦意,众生听了欢喜,『令闻者离忧怖解脱』。

 

众生能够听到正法,清凉大师在这里讲真法,你能听到正法,你能听到真法,你真听懂了,真听明白了,省悟过来了,这个皈依,皈是回头,唯有觉悟之后,他才真正肯回头。从哪里回头?从杀生回过头,现在立愿不杀生;从偷盗回头,现在决定不偷盗;从邪淫回头,现在决定不邪淫;从妄语、两舌、绮语、贪瞋痴回头,也就是从十恶回头,我依十善,这叫皈依。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都要用这个做标准,我们真的皈依。皈依绝不是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做个仪式,那个仪式没有用的,佛法重实质而不重形式。你看有很多念佛的老太婆、老阿公,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,瑞相稀有,再去打听一下,他还没有皈依。由此可知,皈依的形式不重要,他念头一转,他真的皈依了。我们世间人不承认,他没有受过皈依,佛菩萨承认,他真皈依了。我们在佛菩萨面前受了皈依,也受了戒,可是佛菩萨看起来未必承认你。诸佛菩萨是看实质不看形式,我们凡夫搞错了,凡夫只重形式而疏忽了实质。形式原本的意思是表演给别人看的,是像唱戏一样,我们皈依要做个皈依的仪式,受戒要做个受戒的仪式,为什么搞这个表演?这个活动是做给社会大众,对佛法还不认识、不了解,做给他们看,让他们看了这个形式,能够有所反省,发心去了解佛法、接触佛法;他明了了,他才会发心来学佛法,所以这是演戏表演给人看的。这个仪式一定要做得清净庄严,让人家看到会动心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要知道,所有一切仪规是接引众生的,自己真实利益是内心里面的觉悟、回头,这个叫内功,佛家讲内证。

 

契入诸佛境界,当然远离一切忧怖。忧是讲的心,我们的心不安,这叫忧;怖是恐怖,是讲我们的身,忧怖是讲身心不安。一个人能明理、能行善、能断恶,身心就安稳;纵然有人要害我,要来杀我,我身心也很安,决定没有一丝毫恐怖。什么原因?这个命舍了之后,到更好的地方去,怎么不欢喜?决定不堕恶道,来生比这一生更殊胜。他来杀害我,我很感谢他,他让我早一天去。一丝毫怨恨的心都没有,只有感恩之心,他帮助我,让我早一天成就,这是真的觉悟、真的明白了。没有觉悟的人遇到这些事情恐怖,还要想方法怎么防范、怎么保护,甚至于还要找保镳,真正觉悟的人决定用不着,什么人杀害都欢喜。就像《金刚经》上大家所念的歌利王割截身体,忍辱仙人绝对没有一念怨恨心,我们要知道。所以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差别就在此地,觉悟的人无论是顺境、逆境,善缘、恶缘,无不自在。顺境里面没有贪心,逆境里头没有瞋恚心,永远保持清净平等,永远保持真诚慈悲,你这才真正觉悟;如果你在这个世间遇到些灾难还有恐怖,你没有觉悟。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能够勘验自己功夫究竟有多少,从这些功夫上也能够勘验你生死有没有把握。有功夫的人、有把握的人,前途一片金色光明;迷惑颠倒的人依旧在造罪业,还不知道回头修善,前途一片黑暗,所以这是不能不接受佛陀的教诲。经典是佛陀留给后人的遗教,我们每天要读诵,每天要讲解;讲解是帮助别人,利他,读诵是自利。依教奉行,力求止于至善,帮助别人离忧怖解脱,自己先得,这个好处自己先得到。再看下面一位:

 

【宝树光明紧那罗王。得大悲安立一切众生令觉悟所缘解脱门。】

 

这两类它有连带的关系,清凉在此地的注解,「达境唯心而本空,则安立众生于觉悟」。前面悦意吼声菩萨是从事上教我们,也就是从日常生活,处事待人接物,教导我们应该要怎样学习,宝树光明菩萨是从理论上教导我们,唯有理事都清楚了,我们的心就定了。事上教我们要这样做,我们为什么做不到?理没有搞清楚、没有搞通,所以对这个事没有坚定信心,于是遇到事还是烦恼作主。佛陀的教诲虽好,做不了主,决定随顺自己的烦恼,随顺自私自利、随顺贪瞋痴慢,所以天天还造业。由此可知明理重要,明理是破迷开悟。前面悦意吼声菩萨教给我们是断恶修善,宝树光明菩萨教我们破迷开悟,所以清凉大师说得好。

 

菩萨『得大悲安立一切众生令觉悟所缘』,所缘的是什么?境界。能缘的是心,所缘的是境。境里面有两种,刚才说过,有物质的环境、有人事的环境,无论是物质或者是人事,都是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中国人,学佛的同修,不论是哪一宗,不论修学哪个法门,没有不念过《金刚经》,所以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在中国可以说是大乘八宗,一切法门的共同科目,人人都喜欢读,确实是好,它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。在《金刚经》里面,佛给我们讲修行人的标准,真正发心要学佛,接受佛陀的教诲,这个人就是菩萨,菩萨是学生。可是佛在经上说了个标准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我们有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,常常去反省、去检点?我相说得粗一点,自私自利。起心动念还为我,佛说那你不是菩萨,你受了菩萨戒,你是假菩萨,不是真菩萨。真菩萨决定无我,起心动念为别人,为利益一切众生,为正法久住。菩萨跟非菩萨差别就在此地,观念不一样,行为不相同。

 

所以学佛,无论在家、出家,你不读经怎么行?你不研教怎么行?不读经、不研教叫盲修瞎练,不但于法无补,可能还要妨碍佛法,妨碍别人修行,那你造罪业了,这个事不能不知道。所以经天天要读、天天要讲。讲没有人听,现在方便,录音机很便宜,买个录音机打开,自己对录音机讲,把录音机当作听众,讲完之后再放录音机自己当听众,听听自己所讲的,你会开智慧。天天要干,一天都松懈不得,为什么?一天不干,一天无明烦恼就起来了,就堕落了。这个事情古人比喻得好,「如同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」。儒家说,「三日不读圣贤书,面目可憎」,就是这个道理。现在不但要读,一定要讲,为什么?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了。自己讲,自己听,帮助自己开悟,这是大慈大悲,慈悲为本,我们这样子锻鍊自己。实在说,果然每天不间断,时间不要长,三年,你就可以讲经给大众听了。你有慈悲心,有爱众生的心,帮助众生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,这个心就跟一切众生结上法缘了,你的法缘就殊胜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1:20:2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847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