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般若经纲要 (第5集 视频/文字)jingkong法师 讲于台湾台北华藏讲堂

admin 大般若经纲要评论阅读模式
摘要我们今天看这一段。这一段很重要,说明我们修学一定要与般若相应。当然与般若相应是一桩难事,虽然难,并不是办不到。谚语当中常讲,「求人难,登天难」。实在讲,要依靠外缘困难就多了,而佛法...

大般若经纲要 (第五集) 台湾台北华藏讲堂 档名:09-028-0005

play-sharp-fill

请掀开经本第七十面,从第三行看起:

 

【次答从此间没。当生何处者。舍利子。是菩萨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故。从此处没。生余佛土。从一佛国。至一佛国。在在生处。常得值遇诸佛世尊。供养恭敬。尊重赞叹。乃至无上正等菩提。终不离佛。】

 

我们今天看这一段。这一段很重要,说明我们修学一定要与般若相应。当然与般若相应是一桩难事,虽然难,并不是办不到。谚语当中常讲,「求人难,登天难」。实在讲,要依靠外缘困难就多了,而佛法的修学,完全从内心里面自发的,换句话说,真正肯发心就不难,没有一桩是做不到的。所以要紧的是发心,尤其发心要与般若相应。般若是什么?简单的讲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话虽然是这么说,可是怎么叫究竟、怎么叫圆满?还是不容易体会。而一部《大般若》所说的,分量太多了。所以古大德知道般若重要,是世尊一代时教四十九年所说的精华,分量虽多又不能不修,于是在《般若经》里面采取它一分,《金刚般若波罗蜜》,这一卷是六百卷里面的一卷。由于在唐朝时候,禅宗的五祖忍和尚提倡这个本子,而禅宗著名的六祖能大师就在这一卷经里面开悟的,由于这样的因缘,《金刚般若》在中国就普遍的流通。

 

在一切经里面,可以说知名度最高,没有超过《金刚经》的。有很多人甚至于没听说《弥陀经》,他知道有一部《金刚经》。而《金刚般若》也确实可以代表六百卷,古德称为六百卷的纲要,这个话没错。更精简的就是《心经》,《心经》只有二百六十个字,也是全部《般若》的精华之所在。读诵的人多,佛门不论是哪一个宗派,朝暮课诵里面有许多采取《般若心经》。这都显示出对《般若》的重视。虽然重视,而实际上我们没有得到受用。原因在哪里?我们认真追究就能发现,我们对它没能够充分的了解,所谓不解其义,虽然读诵还是得不到利益。我们的生活修持怎么能跟般若相应?与般若不相应,就如同这部经上所说的,就是这一段经里面所讲的,修学任何一个法门很难超越六道。与般若如果不相应,大多数都是生到天道,这是讲你修行功夫好的;如果修行功夫不好,果报在三途,哪里会有天道?天道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二十八层天。

 

由此可知,怎样与般若相应你一定要懂得,般若是教你离相。《般若心经》最后的一句,可以说是世尊二十二年讲《般若》的总结,「无智亦无得」。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深,如果我们用《金刚经》的经文简单来说明,「无智」就是三心不可得,这个心起作用是智;「无得」就是所有一切境缘不可得。《金刚经》也是把它总结出「诸法缘生」。凡是缘生都没有自性,也就是没有自体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换句话说,能得、所得都不可得,这才是究竟圆满的智慧。可是这些话我们听到好像是明白了,这些经文我们好像也看懂了,其实差得很远。如果真的懂得了,那就恭喜你,你真的看破了。《金刚经》末后那一首偈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个有为法包括佛法,世法、佛法都是有为法。佛法也是缘生的,所以佛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告诉我们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这个舍是放下。

 

舍、放下不是说不要了,不要怎么行?我们凡夫必须依赖这个修学。我们又要依靠它、又要放下它,这个怎么个做法?这就是智慧。在生活上,在事相上,我们要依靠它,可是在心境上,你决定不能够执著它。如果你于一切法生起分别执著,那你与般若波罗蜜就不相应了,这个道理大经里面说得很多。道理究竟在哪里?我们一定要晓得六道、十法界是怎么来的。佛告诉我们,你有妄想,妄想就是分别,就将一真法界变质了,变成了十法界;如果你在一切法里面有执著,那就在十法界里头变现出六道轮回。由此可知,六道轮回是执著造成的;六道之外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是分别变现出来的。所以佛教给我们离一切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你不用这些东西,六道、十法界就没有了,就恢复到一真法界,这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。不相应的人搞六道轮回,相应的人生诸佛国土,佛在此地所讲的。这个话要紧!

 

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做?我们穿衣吃饭、工作应酬与世间人没有两样。你在这个世间从事某一个行业,你在这个行业里面就认真努力的去做,如同《华严经》上五十三参一样。五十三参就是五十三位菩萨,示现作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把他们各个人的生活方式,他们工作应酬展现在我们面前,为我们作一个好榜样,世间法圆满了。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这是社会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,各种行业圆满成功的人物,他来给我们作示范。可是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此地,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他们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,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相应,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也都相应,穿衣吃饭点点滴滴没有一桩不相应的,所以那叫过菩萨的生活。这个相应是什么?就是他完全离开了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

 

我们读经、研教要在这个地方着眼,我们就得受用。事要做,要做得很认真、很圆满,决定不能着相。正如同江味农居士在《金刚经讲义》里面教给我们的,学般若是什么?就学心里头若无其事,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与般若就相应。你看心地清净、不染,若无其事,不著有;可是一切工作又那么认真努力去做,他不著空。空有二边都不著,这就相应。由此可知,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,有没有妨碍?没有,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无障碍的法界就是一真法界,有障碍的法界就是十法界,而障碍最严重的就是六道,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我们要学习,要认真的修行,修什么?就是在生活当中、工作当中,把妄想分别执著舍掉、放下,这就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。果然相应,那就像此地经上所讲的,『从此处没,生余佛土』。

 

人在这个世间,任何一个人,六道凡夫是受业力的支配。佛在经上说明,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佛以四个字把这个真相说明了,「人生酬业」。你过去世造的业,酬业就是你是受果报的。你过去生中造的善业,你现在就享福,就是善报。你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,你现在就要受罪,你就要受苦受难,这是恶报。人生干什么?就是干这个,这是佛四个字把人生说穿了。除了这些造业受报的一类众生之外,还有一类众生不是受报来的,那是十方世界诸佛菩萨、阿罗汉,他们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度化众生的,这些人我们常讲乘愿再来,他是愿力。换句话说,不管是业力也好、愿力也好,总而言之,都叫缘生。因缘聚会的时候就现相,缘尽这个相就灭了,我们世间人称之为生死,生是缘聚,死就是缘尽,缘就散了。这是事实真相。散了之后就等待底下一个缘,这些事情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说得很详细。大致凡夫都是搞六道,他的缘都在六道,因为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没有离开是非人我,没有离开贪瞋痴慢,总在六道里面打滚,不容易出离。而诸佛菩萨缘尽,就跟此地讲的,哪一个世界缘熟了,他就到哪个世界去应化去了,他们随缘而不攀缘。凡夫是攀缘而不肯随缘,错就错在此地。随缘没有成见,攀缘有成见。我们看到这些菩萨,这些是依般若波罗蜜修学的菩萨。这个地方「没」,就是我们一般讲这个地方化缘尽了,尽了之后他不会堕六道,他也不会堕十法界。虽然六道跟十法界是他的舞台、是他表演的场所,但是他不住在舞台上,《金刚经》上讲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所以,「从此处没,生余佛土。」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2月1日11:24:1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726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