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教育杂志》第455期 本期专栏:从祭祖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(上) 2016年10月1日

admin 佛陀教育杂志评论阅读模式

 

因果教育: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(20)

 

 

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/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

 

【下附征事】

 

决狱平恕【唐书】

 

唐朝贞观元年,青州有人谋反,逮捕满监狱的人。皇帝诏令,派薛仁师再次查核。仁师到达之后,除去所有嫌犯的杻械枷锁,并且供给他们饮食和洗澡水,只定了几个带头的人的罪。孙伏伽怀疑他平反的人过多,仁师说:「大凡治理狱政,应当以仁爱宽恕为根本,怎么可以为了自己免受责难,明知他们受到冤枉而不搭救呢?如果这样做违背了上级的意思,即使是以身殉职,也是自己所愿意承担的。」后来皇上下诏派人查问,才知道平反的人果然是冤枉的。

 

【按】司寇龚芝麓注疏说:「自古以来,重罪轻罚的罪过,本来就轻于轻罪重罚。现在承办审案的各级官员,所引用的法律条文不相同,判罪稍轻就要被弹劾问罪;于是审案的官员,只顾自己的功名,而不顾他人的性命,宁可从重判刑。而自己得到保全的方法,就在于别人的死亡呀!如果审案的各级官员,果真曲从私情而枉顾法律,受到弹劾问罪是应该的;如果只是判罪稍轻,以及替人平反得不恰当,应该一律免予弹劾惩处,这样法官才没有后顾之忧,而处理案情就可以较为明确公平了。」龚先生真是个仁厚的人,他的后代必定会昌盛啊!

 

辨雪冤狱【金史】

 

刘肃在金国当官,有人偷盗公款、罗缎和宝珠,盗贼没有抓到,于是连续扣押珠宝商人、中介人及管理库藏的小官,共计十一人,刑部议定判处重刑。刘肃说:「并没有真正的偷盗犯,杀了他们太冤枉。」金国国王大为愤怒,刘肃申辩得更加认真,使囚犯免于死罪,后来受封为邢国公。

 

【按】平反冤狱,谁没有这个心思,只是害怕触怒上司,遭到协助的官员妒忌,所以想说却又不敢罢了!更何况是批逆鳞、踩虎尾等触怒君王的事呢?刘君实在没有人可以比得上。

 

三子皆贵【劝惩录】

 

明朝的盛吉,担任廷尉的官职,断案从来不会冤枉或延误。每到冬天判决囚犯时,妻子就会拿着灯烛,而盛吉拿着罪人名册,两人相对落泪。妻子告诉盛吉说:「您替国家执行法律,不能任意判人家的罪,连累到子孙。」掌理狱政十二年,国人都称赞他公正宽厚。他家庭院的树上忽然有白鹊来筑巢生子,人们都认为是吉祥的征兆。后来生了三个儿子,都非常显贵。

 

【按】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:「古时候使用刑法时,君王为此而撤乐减食。我的宫廷之内并没有常设的奏乐娱乐,但是每每因为用刑的事,而不忍心喝酒吃肉。」做官的人为何不知道要这样存心呢?

 

不逮妇女【不可不可录】

 

王克敬担任两浙盐运使。温州押来一批盐犯,里面有一个妇女一同被押来。王生气地说:「哪有抓妇女走上千里路,而和押送人员混杂在一起的呢?从今以后,不能再逮捕妇女!」于是将此定为法令。

 

【按】王克敬一念的仁爱,所保全的妇女很多。由此推论,不只是妇女,就是老人、病人、残疾、僧尼、道士,凡是有体面的人,一概不能轻易逮捕。

 

执法无后【功过格】

 

明朝末年,高邮州的徐某,官位做到郡守,执法清明耿直,每次差役违反期限一天,就鞭打五板。有一个差役违限六天,要责罚三十板,乞求宽恕却不允许,竟然死在杖下。他的儿子年纪还很小,听到父亲去世,也受惊而死。他的妻子痛苦不堪,也上吊身亡。徐某解职还乡,身边只有一个儿子,他非常地疼爱,忽然生了病,对他的父亲说:「有人追我。」一会儿骂道:「我有什么大罪过,而须杀我一家三口!」说完就死了,徐某最后断绝了后代。

 

【按】清廉的官往往不能享有后福的,大抵多因执法的关系罢了!徐某当日难道不是自夸赏罚严明吗?最后却有三个人枉死,而自己的儿子也随后死亡,真是悲哀啊!

>>续载中……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1月24日11:42:2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647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