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莲华经(第17集)jingkong老和尚主讲

admin 妙法莲华经评论2阅读模式

妙法莲华经  (第十七集)  1987 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 档名:08-001-0017

第17集 A

MP3下载

第17集 B

MP3下载

第五「喻实相理」。所说「如火宅内,等赐大车」。由此可知,世尊一代时教终极的目标是平等的教学,所谓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」。在以往所讲的三乘、二乘,无非都是方便设施,到法华会上这个时候才「废权立实」。换句话说,也是世尊在教学上达到了学生成熟的阶段,也是世尊在一代教学当中最值得安慰的一个时候,经过这麽多年来辛辛苦苦的教导,学生总算是有了成就。在法华八年当中,世尊也是多方开示,可是目的都是要大众悟入一乘真理。所以这个题是喻实相理。我们懂得这个意思之后就应当要觉悟,学佛的目标一定要开悟,我们要问不开悟行吗?给诸位说,不开悟不行。不开悟,纵然是好心、善心也免不了过失,会把好事做坏了,这种情形是在所不免。为什麽?人没有开悟的时候知见不圆,知见不圆满、知见不深;换句话说,不深就是浅见,不圆就是偏见,浅见、偏见怎麽能把事情办好?所以是一定要开悟。自古以来,祖祖相传全是以开悟为宗;换句话说,世尊一代时教就示现教学的榜样,后世祖师大德无不是以世尊为榜样,如何的诱导学生。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知道学佛的宗旨、学佛的义趣、学佛的方法、学佛的功德利益,这是首先要明瞭的。如果不明则无从下手。

要想明白这些,诸位必须要晓得,第一要紧的就是师承。你看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那小乘经,佛对阿难的开导,第一句话,「从明师受戒」。那个受戒,诸位要记住,不是讲的三皈五戒,那个戒就是教导,从明师受教,戒是教诫,就是要亲近明师。所以师承,无论是世出世间法,在教学裡头都列在第一位,没有好的师承怎麽会有成就?好老师遇到了,如何才是真正师承?这也是必须要记住,真正的师承,老师怎麽样教,学生就怎麽样学,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依从,老师一定负责把你领到开悟的门路。凡是能够依照老师教诫的,我们从历史上来看,没有不开悟的,那个悟不了的都是不肯听老师的话。老师有善巧、有方便,为什麽学生当中有的开悟、有的不开悟?有的肯接受,有的不肯接受,那老师对学生也没法子勉强。能够依从的,照他这个路走的,都走通了,都达到目的地。不肯听从的,不肯依照他所指的路走的,你自己喜欢走哪个路就走哪个路,究竟走到哪裡?大概是你也不晓得,老师也不晓得,这个不能怪老师。所以我们从这些地方看,能够看出世尊为我们示范、为我们表演,我们在这个裡面应当要体悟,一定要悟入一乘真理,在《华严经》裡面讲就是悟入一真法界,在念佛法门裡面讲就是要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是成就。

第六条是讲「记实相果」,记是授记。授记这桩事情,必须要你自己真正悟入了佛才给你授记,授什麽记?授成佛之记。佛可以预先告诉你,你向后在什麽时候遇到哪些佛,你在佛所行菩萨道,成就了功德庄严,十号具足,是成等正觉。经文裡面又说,「我以相严身,为说实相印」,这就是为弟子们授记实相的果位。学佛当然目的是在成佛,前面所讲的悟入一乘真理就是成佛。我们在讲席裡面常常提醒同学们,我希望大家个个在这一生都成佛,都能够悟入一乘真理,都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。可是我们自己要认真的去反省、去检点,我们为什麽不能成就?要把这个病根找出来,而后对症下药,才能有成就。我们最大的病根,在一般来讲,心量太小,心量太小就不能见性,就不能入理。为什麽?理是博大精深,无有边际,清淨平等,我们心裡面才生分别,就与理相背。

我们在《华严经》裡面讲的「一念能知」,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理一念能知,我解释这个一念,什麽叫一念?《华严经》一念的意思,就跟昨天晚上讲的《弥陀经疏钞》裡头莲池大师讲「今现在」的意思一样的,莲池大师解释今现在就是用《华严经》教义来讲的。一念是什麽?心裡面没有起心动念,这叫一念;心裡面起个念头就不是一念,就是二念了。所以一念是离心意识才叫一念,不离心意识哪来的一念?离了心意识是今现在,不离心意识没有现在。一念遍知我们当然相信,一念的时候心像明镜一样,一切万物照得清清楚楚。这个一念也就是六祖所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是一念,这是今现在。所以这个现在永远是现在,三千年前佛讲经那个时候现在,三千年后的今天还是现在。为什麽?他如如不动,从来没有改变过,清淨心中一念不生,在万万年之后还是现在,超越十方三世,这叫今现在,这叫一念。

我们读经文最大的障碍就是什麽?死在文字裡头,一看到一念遍知,我不相信,我十念、百念,一天想到晚都不知道,他怎麽想一下就知道?我们这是依文解义,这三世佛喊冤枉。我们把一念的一当作一二三四的一,你说这都错到哪裡去了。人家的一是什麽?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,叫做一。我们是把它想一遍一念,想二遍二念,想三遍三念,三思而行,这就叫依文解义,怎麽能懂得如来真实义?经裡面像这些句子事例太多了。所以佛经,给诸位说,绝对不是说查查字典、看看参考书、看看古人注解就能懂得的,不懂,没有办法,境界达不到。古人注的没错,就是注解也看不懂,为什麽?死在文字之中,死在义理之中,都是走的死路,不是走的活路。所以你要是走出一条活路,佛就给你授记,这才有成就可言。这也是我们学佛必须要晓得的,千万不可以走死路。

第七条叫「示实相境」。在本经,「宝塔出现,显示法身之像,三变淨土」,将实报真实的境界完全显露给我们看,「所谓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」,世尊的目的是要叫我们众生真正明瞭诸法实相的真实境界。诸法实相真实境界,佛在法华会上是刻意做了一番表演,事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。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决定见不到诸法实相,我举一桩事情你们想想你见到了没有,不要讲外面事情,讲自身的事情,我们这个身体不生不死,你有没有见到?这是真实相,没见到。你为什麽见不到?因为你现在所用的心,就是能见的心,是个生灭心,你见到一切境界相是生灭境界,不是实相。什麽时候你自己用不生不灭的真心,你见到一切万相不生不灭,我们这个身体也没有生老病死。我们现在所见不到就是我们没有法子用真心。《愣严经》裡面一再教给我们「捨识用根」,根是真心,不生不灭。可是我们用的是什麽?用的第六识、用的第七识,第六识的分别、第七识的执着,一切法相裡面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你怎麽能见到诸法实相?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22日22:08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63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