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 |第390集|视频MP3文字|jingkong老法师主讲

 

这一点叫人怀疑,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其他的还可以相信,这怎么能做得到?一个凡夫在我们这个世界,要修无量劫才能修到,生生世世都修得好,一次比一次增进,要无量劫长的时间。西方极乐世界,前面我们举莹珂的例子,三天修成,再过三天就往生,谁能相信?所以这个法门叫易行,很容易成就,难信,真难信!易行难信之法,是真的不是假的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能相信都是善根非常深厚,过去生中,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你听到这个法门才会相信。所以听到这个法门,学习这个法门,不能相信,这正常现象,很正常,是这个样子。我们接触佛友,大众,谈到净宗,能信的,我们心里有数,这人善根深厚,过去无量劫中供养诸佛如来。至于不能相信,半信半疑,信心生不起来,可以原谅他,他没有这么厚的善根,他凭什么相信?就是说信是要凭过去生中修学的成绩来算的。

 

《楞严经》上有一句跟这意思相同,说法不一样,《楞严经》讲,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?它说元是,元是原本,原来是菩提妙净明体而生。至于极乐世界,亦复如是。它还要加一项,就是加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弥陀大愿之所成,还要加一个,众生净心之所具,我们凭什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?就凭最后这一句,众生净心之所具,就凭这个,这句很重要。所以清净心是真心,平等心是真心,觉悟的心是真心,平等觉悟高,我们做不到,但是至少要能做到清净,为什么?跟极乐世界相应,我们的经题上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。经题上,觉是大彻大悟,是佛心,平等是菩萨心,清净是罗汉的心,阿罗汉断恶修善。

 

本经从三十二品这一品开始,一直到三十七品,是《无量寿经》里面所说的戒律,这六品经里面所说的,正是我们现在学到,要认真努力去落实,这第一品,六品里头第一品,一开头就给我们讲寿,无量寿,乐是无量的快乐,寿乐无极,从哪里来的?从自然之根本来的,自然之根本是什么?是众生净心之所具,是我们自己的清净心。心不清净怎么行?所以要万缘放下,学海贤老和尚,一生当中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第二个念头,这叫清净心,这样的心念佛,他怎么能不往生?有一样放不下都不行。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法是佛法,佛法也放下,只留一个阿弥陀佛。

 

今天我们净宗同学,赠送礼物法宝,我觉得三本书就够了,第一本书《净修捷要报恩谈》,第二本书,南阳海贤老和尚的《永思集》,第三样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,这三本书就够了,保证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《净修捷要报恩谈》是经,最简单的经,最容易的经,依这个修好。海贤老和尚《永思集》是行,我们的身体还在,活在这个世间,如何行净土道,这个道路?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。《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》,这里面有一篇很长的文字,宏琳法师写的。你读了之后,你对于会集本就会生起信心。我们为什么没有提到会集本?《净修捷要报恩谈》包括了,所以这三本书,就能保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。众生净心之所具,这一句要记住。

 

故经中「国中万物」,庄严清净,光明美丽,「严净光丽,形色殊特」,很特殊,不但我们没见过,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,这是妙好。「无能称量」,这是数量太多了。「正是自然转变最胜之所显」。前面讲了八个自然,自然中自然相。

 

横揽成万物。下面,『光精明俱出』,愈说就愈深入,「光者光明,精者精妙,明者明净,出者出现。自心本具万德」。这一行文黄念老写的。这一共有七句,说的什么?说的自性,自性本具万德。下面用六句来形容,「无明垢尽」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无明,垢是烦恼,没有断尽,在,这叫带业往生。同学们要记住,八万四千法门,除这一门之外,任何一门都不能带着这个无明垢,不能带,要断掉。断这个可难,可不容易。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,这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圆教初住菩萨,他超出十法界。他住哪里?他如果是跟释迦牟尼佛学,他住华藏世界;他要是念佛的人,到极乐世界。无明垢尽至少是圆初住,到最高的是妙觉如来,他距离最高的,最下到最上有四十二个阶级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四十个,等觉、妙觉,四十二个位次,每一个位次都要很长的时间,才能提升一个层次,真难!极乐世界叫横超,不必经历这四十一个阶级,就这一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等于证得,这是难信之法。

 

自性本具万德,无明垢尽是第一个。「则清净庄严」,清净庄严现前,无明断掉了,所以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法身是清净庄严,「光明微妙,精美洁净」,这四个字 哪一个不向往?谁能得到?我们都以为天人得到了,天人没有,天人比我们高明,比起菩萨差太远了。「一切妙相,齐头并出」,这个妙相从哪里来的?妙相从自性里面自然流出来的,是自性里本有的,就是六祖惠能开悟的时候给我们讲的第三句话,第三句他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具足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就是一切妙相,自性本具的,没丢掉,我们每个人都有。为什么现不出来?有烦恼障碍它,三大烦恼,第一个无明烦恼,无明是迷惑,智慧没有了;第二个是德能没有了,无量的大德大能没有了;第三个相好没有了,经上讲的,法身菩萨身有八万四千相,这妙相,每一个相又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每一个好又出八万四千光明,每一道光明又现诸佛菩萨弘法利生的场面给我们看,这一切妙相,只要见性全都出来了,齐头并出,同时都起来。「故云光精明俱出 善好殊无比」。故其善好,这总结一句,十方世界实无能比者也,十方一切诸佛的刹土没有办法跟阿弥陀佛相比。

 

我们再看底下两句经文,『著于无上下,洞达无边际』,「《会疏》曰:所证理是法平等」,所证的理是平等,所以没有高下,「故名无上下」,这句话也非常重要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明白了,我们俱生烦恼里头,有一个傲慢,你懂得这句话是真的,咱们傲慢这个烦恼就可以放下了,为什么?平等的,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?所以,凡是圣人都有谦德、谦虚,没有傲慢。只要有傲慢,那像孔子所说的,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地位、有财富,多半都有个骄慢陪着他。孔老夫子给我们说,他说假使有这么一个人,他的才华、他的福报像周公一样,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的周公,圣人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」,像周公一样,这人怎么样?他骄傲、他傲慢,「使骄且吝」,还吝啬,夫子说,假的不是真的,「其余则不足观也」,其他别看了,他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如果是真的,一定跟孔老夫子一样,表现在外面,五德。这是孔子的学生对老师的赞叹,真的不是假的,温良恭俭让,孔老夫子这五种德,表现在外面,温和、善良、恭敬,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?我们学佛,这个标准好,佛门弟子必定要把夫子五德做出来给大家看,这是圣人的弟子,这是佛门弟子,这五个字要不沾上一个,就不是真正佛门弟子,不是真正的圣贤弟子,你说多重要。

 

我们再看下面注解,竖是从深讲,横是从广的讲,深广无有边际,所以叫无边际。「是则佛智所照也」,这是什么?佛的智慧,智慧之深、智慧之广没有边际,为什么?自性没有边际,自性本具的德用,当然也没有边际。所以明心见性的人,是什么样的人?他无所不知、无所不晓。释迦牟尼佛弟子三千,每天听他讲经教学,任何人有问题,都可以提出来向他请教,他统统给你解答。这些资料都记录成经典,我们在经典都能看到。他表现的什么?表现的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,成就圆满的德能,成就圆满的相好,统统圆满,没有丝毫欠缺,找不到,我们俗话说找不到他的毛病,你用尽心思你去挑剔,佛哪个地方有缺点,你去挑剔,找不到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31日12:15:1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600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