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35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『其可已矣』,做到这以上的四句,就是见危致命、见得思义、祭思敬、丧思哀,这种人可以算作是士人;换句话说,做到这四句是士人的最低标准,连这个都做不到,不能算士人。有没有更高的标准?有,在「宪问第十四」裡头,第十二章「子路问成人」,什麽叫成人?就是有成就的人。孔子就回答说,「子曰:若臧武仲之知,公绰之不欲,卞庄子之勇,冉求之艺,文之以礼乐,亦可以为成人矣」。孔老夫子讲,有成就的人,要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,孟公绰的不贪欲(无贪),卞庄子的勇敢,冉求的才艺。这个所谓的智慧、无贪、勇敢、才艺,还要加上文之以礼乐,用礼乐来薰陶,这就可以算有成就的人。这个标准就比子张说的四个标准要高,这是孔老夫子认为的标准。底下孔子又说,「曰:今之成人者,何必然?」就不需要这麽高的标准了。现在成人的标准是什麽?「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」。这裡说的跟子张那个标准就一样,降低一步,见利思义(就是子张说的见得思义),见危授命(就是见危致命)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这种人有诚敬。这个久要,「要」是当约字讲,跟人有约,永久的守信,一生都不忘记跟人的约定,这是诚敬。诚敬是从祭思敬、丧思哀而得来的,祭思敬是培养诚敬,丧思哀,这是培养哀思、孝思、诚心、真诚。所以退一步讲,如果智慧、无贪、勇勐、才艺和礼乐有稍微不足,能做到子张的这四个标准,也就能够算是士人,所以「其可已矣」。

 

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说,「卓吾云」,这是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,「致命,不用思字,有理」。你看看,子张说的后面三条都有个「思」字,见得思义、祭思敬、丧思哀,都有思。第一个没有思,见危致命,没有说见危思致命,没有这样讲。他说很有道理,什麽道理?大家想想,在危难中哪有时间再去思?面对危难,那就是不容思虑,立即勇于致命,杀身成仁,捨生取义,不用思考,这是果决、决断。有这种决断,一定是平日裡能够谨言慎行、克己复礼,所谓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从这个操守中修来的。见得思义、祭思敬、丧思哀,这就是平日的操守。把诚敬修到了极处,无我了,至少是做到忘我,把自己放下了,身心世界全然放下,你见危,在危难关头才不假思索,立即能够做出牺牲奉献。平日裡没有这种临渊履薄的操守,危难当前你不可能表现出见危致命的这种气节,不会有的。所以崇高的气节不离开平日裡点滴的修行,这不是说「我到危难的时候我再来放下」,那你放不下,肯定放不下。平日就得放下。

 

这个让我们也想到念佛人,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理论上讲临终十念也能往生。但问题是,你临终的时候能不能够念上十句佛号?临终时候能不能保证没有病苦,能不能保证心不颠倒,能够清清醒醒的,能不能保证?人为什麽到临终时候会颠倒、会不省人事?那别说念佛了,自己根本什麽都不知道了,甚至见什麽人都不认识,煳涂了,大有人在。原因在哪?平时没放下。那个时候是危难,你能不能临危致命(就是临危念佛),你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。为什麽?平日没放下。你要想等到临终再放下,晚了,真的晚了!我们常常助念,对这点就感受特别深。

 

像昨天助念的,就是今天刚往生的这个人,这位法师念佛念了十几年,很不错了,真的没什麽牵挂,修行也比较好,很老实、很本分的一个出家人,到临终的时候还得肝癌。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凌晨,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昏迷的,虽然她自己确实有信愿,信愿很坚定。每次问她,她都是绝对不动摇。那为什麽还昏迷?业力牵引,这业力哪是那麽容易对付的?她算是真正深信切愿,但是功夫没成片,我昨天晚上跟大家报告了。怎麽知道她功夫没成片?我问她:妳心裡面佛号有没有断?她说有时候会断。那我就知道她功夫没成片。没成片,到临终时候肯定会有昏迷,就颠倒。痛起来,她这个肝癌痛,痛的时候她就叫。但是幸好这信愿是坚定的。蕅益大师讲,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,真的,功夫没成片,只要真有信愿也能往生,只是自己没把握而已。怕什麽没把握?怕会颠倒、会昏迷,心裡没底。实际上不要紧,到临终时候佛来加持你的,所以到那个时刻,佛告诉她「二月中,午时」,就是今天二月十五中午午时的时候她往生,她告诉大家,预知时至。这个预知时至,不是她自己预感,肯定是佛告诉她的,她没有这个能力,因为她没有功夫成片。佛来安慰她、来鼓励她,佛加持她让她心不颠倒,所以临终的时候她就清醒过来了。一清醒,大家一助念,念佛她就走了,见到西方三圣了,真的十二点多午时走的。

 

像这样的功夫算很不错了,她真能全放下了。全放下了,但是习气还没完全放下,念佛功夫还有间断,所以临终的时候还会出现这些状况,会有业障现前的时候。冤亲债主都来找她,她看到了,告诉大家。所以我们也给她冤亲债主念《地藏经》迴向,代她向冤亲债主求忏悔,她自己也求忏悔化解。所以你想临终时候自在往生,平常要真放下,这个不是靠思能思得来的。那个时候没得你思的,颠倒错乱,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。看到这一幕,不得不提起警觉,一切放下。还得要用功念佛,功夫不间断,你才能保证心不颠倒,自在往生。她都不算是自在往生,她是能往生,已经不错了。这个是决定往生,因为她自己说的「西方三圣来接了」,这是决定百分之百往生。我们再看底下,《论语》第二章:

 

【子张曰。执德不弘。信道不笃。焉能为有。焉能为亡。】

 

这也是子张的话。他说,『执德』而不弘扬,『信道』,就是信圣人之道,而不笃厚,『笃』有厚的意思。『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?』就是何能说此人有道德,或者是又何能说此人没道德?换句话说,这种人就无足轻重了。这两句,孔安国的注解说,「言无所轻重也」,就是他觉得有没有道德都无所谓的那种人,这种人无足轻重,对这个世界也没什麽大的影响。他的存在不会给这世界增添太多的东西,他不存在世界上也不会损失什麽,所以「焉能为有,焉能为亡」。有无都无所谓的这种人,《皇疏》(就是皇侃的《论语义疏》,这是注解《论语》的)说:「世无此人,则不足为轻,世有此人,亦不足为重,故云无所轻重也。」就是这种人有和没有都无足轻重。换句话说,这种人执德而不弘扬,信圣人之道而不笃厚,那他对这世界没什麽太大的帮助,既无损也无益,不增也不减,没啥轻重的分量。

 

《雪公讲要》又引了日本大儒竹添光鸿的《论语会笺》说到,「执德也,信道也,而不弘不笃,则未足为有执有信也,甚言不弘不笃之失耳」。就是你能够执守着道德,能够信仰圣人之道,但是你不去弘扬,不能够笃厚。这个笃,一方面是自己认真的力行,你信了道,还得去力行,力行之后还要去弘扬。笃有两个意思,自利、利他的意思。不能这麽做,未足为有执有信,就是你所执守的德和所信的道都不足为一谈,对这个世界也无足轻重。这是甚言不弘不笃之失,说得很重,甚言是说得很厉害,有道不弘,有道不修,这是很大的过失。

 

《朱子集注》裡头也有两句话,在这个意思上做引申说,「有所得而守之太狭,则德孤」,你学习了圣人的教诲,你有所得(有心得),但是你守着不肯做法布施,不肯去弘扬、去跟别人分享,这是太狭隘了,所以德就孤了。《论语》上讲,「德不孤,必有邻」,德孤就没有邻了,没有人会跟你学,你学的那个对这世界没什麽用处。「有所闻而信之不笃,则道废」,这些圣贤教诲,我们现在听了之后要真信,要信得笃实,不能怀疑,你的道才真实,否则道也就废了。可见这信心之重要。《华严经》上讲,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,信是道的源头,功德的母亲,它能生功德,一切善根从信心出生,所以笃信圣道你才可能成就。当然笃信圣教的人必定是自利利他,不会做小乘。只顾自己修行,不肯兼善天下,那是小乘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56:4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4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