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33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我们再看江谦先生的一个补注。「长沮、桀溺、丈人之勤四体、分五穀,自是古时学者本色,两汉学风尚如此也」。当时学风所谓耕读并重,所以长沮、桀溺、丈人都是搞耕种的,但他们也是读书人,也是士人。他勤四体、分五穀,搞农业,这是古时候学者的本色。自古耕读传家,这确实有好处,学文、力行并重,不是只做象牙塔裡面的一个人,他是要在生活当中来学习的。所以两汉时期的学风也是如此的,两汉是在春秋以后。「孔子欲进以大乘救世之学,故不许其辟世」。孔老夫子在这个基础上把学问往上提升,进以大乘救世之学,就是我们要生起广大心,救世人,扶正法,而不是简单的辟世,辟世是小乘。「然高于后世科举学校所养成之游民万万矣」,这不是后世科举时代、包括民国以来的学校所养成的游民可以比拟的,连过去的耕读学者都比拟不了。人家那个真的是重视道德学问,科举时代的图功名,现在的学校只崇尚科技,忽视了人伦道德。

 

所以,「今之学者,当法长沮、桀溺、丈人之生计自立,而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,则真孔子徒也」。今之学者,江谦先生是民国年间的人,他跟弘一大师是同事。他那个时候是一个师范学校的校长,弘一大师在那学校裡当过教员,在没出家之前当过教员。江谦也是现代的学者。他劝导我们当效法长沮、桀溺、丈人这些人,以生计自立(就是不光是要为自己生计而能够独立起来,这是你能够独善其身而已);还要更进求大乘救世之学,那是孔子的学问,就是帮助这个苦难的世间,这才是真正的孔子的弟子。「读樊迟请学稼章,亦当知此意」。樊迟是孔子弟子,他说他想回家种田,学怎麽种田,被夫子批评,说樊迟是小人。这个小人是说他心量小,只是想着回家独善其身,没有想兼善天下。兼善天下是大心量,叫大人,所以大人之学叫大学,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。明明德是自己的受用,恢复自己明德,成为圣人;还得亲民,就是教化众生;两者圆满了,自度度他圆满了就止于至善。所以孔子为什麽要出来?他要止于至善。只自度,不能够度他圆满,就不是至善。

 

「若战国时许行君民并耕而食之说,则窒碍难通矣」。战国时代,这在《孟子》裡面有详细的讲述,许行是农家的一个代表。当时三教九流其中一流是农流,他就讲君民并耕,所有的人一起都得务农,这样才能够吃自己种的粮食。这个被孟子驳斥,孟子说有劳心者、有劳力者,可以分工,怎麽能够大家只一味的自己搞耕种?这是窒碍难通的说法。「两汉诸帝,尚躬耕籍田,以供宗庙祭祀。而令郡国各举孝弟力田之士,以为乡里表率。此则良法美意可施行也」,这是江谦政策性的建议。两汉,汉朝,西汉、东汉各个皇帝崇尚躬耕籍田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包产到户,每一家都要去耕种,自己以供宗庙祭祀。令郡国,就是当时这些郡(就像我们现在省一样,各个省),各个郡,各举孝弟力田之士,举孝廉出来为国家服务。力田之士就是他不仅是有孝悌之德,他还有躬耕之力这样的技艺,这种人来为乡里做表率,让大家学习效法。这是良法美意,可施行也。这个话用我们现在的意思来讲就是,我们应该在各行各业裡面提出表率的人物,这个表率,他自己有自己行业的技术,是标兵,但同时他又有孝悌忠信的品德,也就是德才兼备的这种人,我们要提出来做榜样。这是一种美意,可以施行于天下。这是江谦在补注当中给我们提出这种政策性的建议。

 

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这。有讲得不妥之处,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。谢谢大家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51:0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4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