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26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恩师现在让我认真的学习经教,跟大众分享学习心得,这也是帮助大家,也更是帮助自己。我们帮助天下的做法就是用教学。你看老恩师今年八十五高龄,尚且是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,这就是仁,完全做到了仁,他不会捨掉天下而自己躲进小楼去闭关。有没有这样的人?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大圣贤,那是没有条件、没有因缘。因为讲经说法,要讲究法缘,就是有人听你的,这就有法缘。没有法缘,那当然只能是躲到深山裡面,继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等到以后法缘成熟再出来。现在有缘,如果不做,实际上还是攀缘,攀那个清淨的缘,心裡还是有染,染上清淨。

 

所以真正要行仁道,就是那种十足的仁爱,不捨天下、不捨众生,不忍众生苦、不忍圣教衰,这颗不忍之心就是仁心。这个心理是动力,推动着我们去努力的学习。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,然后你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别人。自己境界不够,帮助的效果就有限,所以自己要努力的去修。修,没别的,就是放下。放下不是说把事情放下不做了,不是,是心裡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。一般凡人心裡牵挂特别多,犹豫、忧虑特别多,做起事来就拖拖拉拉,甚至畏首畏尾、犹犹豫豫、不能决断,这是凡人。圣贤君子他们平常心裡不牵挂任何事情,心是空的、空寂的,事情一来立刻提起来,将仁做出来。

 

这个道理,后来我终于有一点体会,所以现在不疲不厌,每天在这讲课。当然讲课、备课也是一桩辛苦的事情,但是我现在已经感觉到不辛苦了。不是说我现在备课技术很好,不用什麽时间了,也不是。花时间还是花得不少,但是心裡没有厌倦感、没有疲劳感。不要想自己,你就不疲劳。疲劳怎麽来的?你老想自己就疲劳。「我做这麽多事情,该歇一会儿了,该多睡睡了,该去旅游旅游、放鬆放鬆了」,你这麽一想,就是疲劳感。不想自己,你疲劳感就很小,一天一天,我们向仁的境界迈进。仁的心,其实就是你的一念之间完全把自己放下,仁的境界就到来了。所以夫子曾经说过,「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」。仁的境界很遥远吗?不遥远,就是你一念之间,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这是孔子讲的心法,你心裡念头转过来,不想自己,只想天下,这就是仁,自己没有了。自己在哪?自己就是天下,跟天下合为一体,这就是仁。所以我欲仁,斯仁至矣,就到了,境界就到了。理上虽然是这样,但事上起修可是要努力,理可顿悟,事须渐修。夫子在这给我们指出渐修的方法,就是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这五事,要去力行,天天干,把自己的习气毛病都磨掉,你这个真心才能完全现前。否则,只是在理上通,事上不做,那就变成镜中花、水中月,那不真实的。不真实不要紧,还误以为自己达到境界了,那就麻烦了,就会讲出大妄语,说自己怎麽怎麽,已经到了什麽样的境界,误会了,这是等于入了魔境。

 

蕅益大师下面说,以天下不在心外,而心非肉团故也。所以整个天下就在心内,因为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心所变现的。南宋跟朱熹朱夫子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大儒叫陆九渊,他曾经讲过,「吾心即是宇宙,宇宙即是吾心」。他说的这个心不是指肉团心,肉团心就是我们这体内的心脏,那个只是人体一个器官,作用并不很大。蕅益大师在这讲的心是指我们的真心、我们的自性,宇宙天下都是我们真心、自性所变现的,所以称不在心外。明白了这个道理叫开悟,开悟了,就是认识到仁,知道天下与我一体,就是我的心变现的。然后要修,那就得要真干,悟后起修,一点一点的把这真心显发出来。

 

所以你看夫子对颜回讲仁,告诉他「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」。这是顿悟法,告诉你,你这一天能够克己复礼,这一天天下都归仁。为什麽?天下不在你心之外,跟你是一体的。自己以外没有天下,所以自己归仁,天下就归仁。所以「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这哪是人家的事情?自己的事情,只是自己分内的事。因此治国平天下都是分内事,不是别人的事,就是我自己的事。这段话颜回听明白了,就顿悟了。悟后起修,孔老夫子就告诉他,怎麽修?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」,告诉他四勿,佛门称为持戒。真正你悟明白了心性的道理,做起来从持戒开始。持戒包括三种,所谓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律仪戒就是凡是恶的、不好的行为都不做,遵守戒律,不犯威仪。摄善法戒就是凡是善的事情都要去做。譬如说我们有这个机缘能够弘扬正法,我们要努力去做,你不做,这也是犯戒,犯了摄善法戒。除非你没有机会,譬如说你不会讲,或者没有讲台,没有这些机会,那可以。可是有这个机会不去讲,不去利益众生,这就是犯戒。另外一个,饶益有情戒,有情众生,不光是人,一切的众生我们都要利益他,而且饶益,饶是丰饶,给他们以丰丰富富的利益。这是持戒,这是讲到非礼勿言、勿动方面的道理。所以明白了要力行。我们再看底下第七章:

 

【佛肸召。子欲往。子路曰。昔者。由也闻诸夫子曰。亲于其身为不善者。君子不入也。佛肸以中牟畔。子之往也。如之何。子曰。然。有是言也。不曰。坚乎磨而不磷。不曰。白乎涅而不缁。吾岂匏瓜也哉。焉能繫而不食。】

 

先介绍一下历史的背景,这段话当时是因为发生了这麽一桩事,当时春秋有一个晋国,发生了一场内乱。根据《史记.晋世家》的记载,晋国自晋昭公以后,有六卿日益强大,六个大夫他们的家族日益强大起来。他们分别是韩、赵、魏、范、中行以及智氏。后来智伯,这是其中的一家大夫,跟赵、韩、魏三家合力灭了范氏和中行氏,灭了其中两家(就是四家合起来灭了两家),就把那两家的封地瓜分了。不久之后,赵、韩、魏这三家又杀了智伯(这是剩下的四家其中三家赵、韩、魏,又把智伯这家又给灭了),分了他的地。所以最后晋就分为三家,这就是后来战国时期的赵、韩、魏三国。当时这所谓的六卿,六个大夫家挟持晋国的君王,互相攻伐异己,各自为政,扩张自己的私家权力,很难辨别哪一家是对、哪一家是错,这个是非很难有公道的定论。

 

那麽佛肸是谁?「佛肸」这两个字念必西,那个字不念「佛」,念必。当时春秋时期还没有佛来,佛教正式传进中国是汉朝,汉明帝永平十年。佛肸是晋大夫赵简子的邑宰,就是赵家的一个家臣。根据清儒,清朝的大儒刘恭冕引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的说法,说到「佛肸为中牟宰」,中牟这个地方当时属于赵简子,他当那个地方的官。「赵简子攻范、中行,伐中牟。佛肸畔,使人召孔子」。赵简子当时因为要攻其他的两家,刚才提到的四大家族灭了其他两家(就是范家和中行家),中间要路过中牟这个地方。结果佛肸就叛变,所以当时就派人想要召孔子来帮助他,这跟公山弗扰有相同的性质。根据这个话,也有的人说是「以中牟为范、中行邑,佛肸是范、中行之臣」,这也是一种说法。也就是说,佛肸当时很可能就是范家或者是中行家的家臣,不是赵家的家臣,赵家要打范家和中行家,那他肯定要去抵抗。但是,因为当时赵简子是挟君王以令晋国,晋国当时赵简子是很强大的,那麽他以晋君君王的指令来攻打范家和中行,因此《论语》这裡就称佛肸是叛变,实际上也不能说他是叛变。当时是非都没办法论,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,所以有一句话说「春秋无义战」,所有当时的战争都是不义的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31:5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2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