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26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你看我们老恩师,过去在他的家乡庐江县汤池镇办了这个教育中心,短短四个月当中就使得汤池镇四万八千人口的小镇变得非常的和谐,人人都知礼,都受到了很好的教化,社会风气有很大的转变,证明和谐社会是可以用礼的教化来实现的。当时我们用的礼还不是什麽很高深的礼,就是《弟子规》,就有这麽大的作用。治理好这一个小地方,也就可以证明用这种教育的方法可以治国、可以治天下。所以我们老恩师说这是做试验,试验成功了,希望大家都来複製、都来推广。他老人家不是想干这个事情,这是由政府去办的。我们的恩师他还是讲经说法,他只做这种用途,可是并不代表他只有这样的用法,你给他治国他都能治,但是他不治,他还是做教育。这是给大家示现,示现什麽?唯有教育才能够真正兴国,才能和谐世界,这个教育是古圣先贤的教育。

 

因此圣人无用,无所不用,故云吾岂匏瓜,我怎麽是匏瓜?意思说我怎麽能做一种用途?孔子用比喻来表达他这个说法。「乃显无可无不可」,这是中道,不执着,没有说不可以或者是可以的事情。可以和不可以,那都是落二边了。无可无不可,这是中道。「犹如太虚空然,不可唤作一物耳」。这太虚空是比喻,比喻圣人的心量犹如虚空,广大无边。虚空也比喻空有不二,虚空有没有?有,确实有虚空,这个广袤的太空都可以叫虚空。你说它有,它又是空,它又什麽都没有;什麽都没有,但是它还是有。这就比喻什麽?空有不二,是从容中道之意。不可唤作一物,所以你不可以说它是什麽物。说它是一物,那都是假名,「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」,可道可名的那些物、那些名都不真实。圣人已到这种境界了。

 

在《中庸》裡面讲,「诚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」。圣人的心是诚到极处,诚心裡头没有一个念头,完全能够随缘妙用,所以不勉而中。勉是勉强、造作的意思,不用造作而行中道。不思而得,就是没有念头,没有念头而得到圣人的境界。千万不要以为,圣人的境界是不是有一个真实的什麽样的境界我们可以得到?错了,你有这个念头,得不到,有念头就不中。就像佛家裡面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是佛法裡追求的最高境界,是成佛的境界,这个菩提有没有?你不可以当它是有。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它是假名,不是真的。《心经》上讲,「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」,证得菩提就是证无所得。你要把它认为是有个得,对不起,你还没得到,因为你有念头,这是妄念,就是分别执着。所以不思而得就从容中道,这是圣人,不落空也不落有,空有二边都不执,这叫中道。所以圣人的心量就是这样,如太虚空一样,非空非有,不能以一物来叫它,也不能够说它是有还是没有、可以还是不可以、有用还是无用。

 

「非是要与人作食器也」,孔子的真正意思,说「吾岂匏瓜也哉,焉能繫而不食?」不是说他想作食器这个用途。他是告诉子路,不是让别人把他做为一种用途,作食器,而是告诉他圣人随缘妙用之意。「若作食器,纵使瑚琏,亦可磷可缁矣」,做为食器也只能有一种用途。瑚琏也是盛食物的一种器皿,多半是用作宗庙裡面祭祀的时候用来盛粮食、盛食品用的祭器,祭祀用,一般都是甚为贵重。子贡曾经向老师请教过,我是什麽人?孔子告诉他,「汝器也」,你是一个器。是什麽器?「瑚琏也」,孔老夫子说子贡是个瑚琏之器。这是说子贡是一个很贵重的器具,但是也只能做一种用途。而君子不器,所以这个话,孔老夫子评定子贡,说子贡连君子的格还不够,他只是个瑚琏。当然,当子贡问及当时的那些施政者,夫子说这些施政者只是斗筲之器也,那更是量很小的器具,子贡还是一个比较贵重的器具。但是只要是一种器具,就只有一种用途,这也还是会可磷可缁,也就是磨得薄、染得黑的,为什麽?因为他还是有分别执着。因为有分别执着,因此遇到了境缘现前,他会受影响,这就是磨得薄、染得黑。只有放下分别执着,那才能够是磨不薄、染不黑,圣人!所以在这一段对话裡面,夫子给子路透露出自己的境界,就不知道子路听懂了还是听不懂。我们再看底下一章,第八章:

 

【子曰。由也。女闻六言六蔽矣乎。对曰。未也。居。吾语女。好仁不好学。其蔽也愚。好知不好学。其蔽也荡。好信不好学。其蔽也贼。好直不好学。其蔽也绞。好勇不好学。其蔽也乱。好刚不好学。其蔽也狂。】

 

夫子在此地给子路教导说,『由也』,就是唤着子路的名叫他,『女闻六言六蔽矣乎?』就是你听过六言、六蔽吗?这是讲六桩事情。用「言」这个字,是说这六桩事只有虚名而没有实义,这个事情就叫六言。「六蔽」,蔽是讲覆障的意思,被障碍了,就是佛家也讲业障、覆障这样的意思,不能通明,就有淤滞,把这六蔽放下才能够通明事理。要解除这六蔽,那就要通过好学明理才能够解除六蔽,才能使这六桩事变得真实,而不是只有虚名。孔子讲了话之后,子路『对曰:未也』,就是我没听过这六言六蔽。孔子就告诉他,『居,吾语女』,就是你坐下,居就是坐下,我来告诉你。从这个情境我们可以想像到,当时孔子跟子路在一起,子路对老师非常恭敬。因为古时候没有椅子,大家都是席地而坐,两膝是曲着的,屁股坐在脚跟上这麽个坐法。孔子发问,那我们想像子路马上就会直起身来,就等于跪着,就想要静静的、很恭敬的来听教诲。然后夫子这裡就说「居」,就是你还是坐下,我告诉你。中间省略了子路的这个动作,但是我们能想像出来,要不然夫子不会说这个话。可见得子路对老师很诚敬,尊师重道,这就是好学。所以夫子给子路讲好学,子路应该是做到了,只是子路在这裡做一个当机众,给我们做表演,孔子因他而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出来,让我们后人得利益。这六桩事就很重要了,我们看下文。

 

『好仁不好学,其蔽也愚』。好(去声)是喜好,喜好仁但是不好学的,这个毛病就变成「愚」,愚痴的愚。孔安国注解说,「仁者爱物,不知所以裁之,则愚也」。裁是裁定。仁者是有爱心的,仁民爱物,可是遇到事情来了,他往往所下的决定不恰当,这因为什麽?他没有智慧,不能够做得很恰到好处,这就是愚昧。我想我自己也常犯这种错误,有时候好心帮别人的时候,做的事情可能因为不太得体,或者已经过了分,不是恰如其分,结果导致人家还会生烦恼,或者相关的人会生烦恼,这是裁定智慧就不够。所以光是有仁的心,但是不好学,就是不通达事理,那你做出来的往往是很笨的事情,适得其反。

 

『好知不好学,其蔽也荡』。这个荡是放荡,孔安国的注解当中说,荡是「无所适守」,就是没有操守。好智的人,这种人很喜欢表现他的聪明智慧,很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,有这麽一种人。他不好学,所以他就不知道礼度,不知道道德的规范,所以就往往变成放荡而没有操守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31:5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2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