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19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如果国家领导(天子)能够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、民之所恶恶之,这是《大学》裡面所说的,人民自自然然就幸福快乐。所以故庶人不议,老百姓也就不会在那裡评议政治了。如果看到老百姓都很爱评议政治,这就说明这国家是有问题了。庶人议,而天下之乱可知矣。本来老百姓,按道理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,民以食为天,他衣食饱暖,生活幸福,谁当天子都一样,他就不议了,你只要让他吃得好、穿得好,他就非常快乐了。庶人要是议,那说明他不平,心裡有怨恨,这就可以知道是天下之乱了。所以《孝经》上讲的「上下无怨」,上下无怨是天下有道;下面的怨上面的,上面的又怨下面的,互相抱怨,这就是天下乱象。实际上愈议是愈乱,人心是愈来愈不平,社会是愈来愈乱。

 

底下又说,「乃至庶人不敢议,而天下之乱益甚矣」。还有比这个更乱的,那是什麽?庶人都不敢议,不是不想议,是不敢议,不敢说话。为什麽?天下无道至极,不敢讲话,怕说错话了被逮住就受害了。这是什麽?那个国家领导人听不进去人家的谏言,这个天子一意孤行,刚愎自用,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灭亡。现在很多国家都是民主制度,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是民主,国家领导人由人民选举而产生,所以人民百姓就能够议政。特别是很开放的民主国家,谁都能够评议,对总统、对国家领导人都可以骂的,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乱象。人民百姓不尊重国家领导,国家领导当然也要反求诸己,为什麽我没有被人民百姓尊重?如果真有德行,真是为民做主,能够一心一意、大公无私来治理国家,肯定能把国家治好。自己又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,特别是周围臣子也有很多忠臣,接受他们的劝谏,不需要百姓去议政,百姓只会享受政策的利益,他们会很欢喜。所以还是孔子说得好,「政者正也」,确实,领导人本身修身关係到一国之运。我们再看底下第三章:

 

【孔子曰。禄之去公室。五世矣。政逮于大夫。四世矣。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。】

 

这章可以跟前面一章合在一起看,就看出其中的味道。『禄之去公室』,这个禄,根据郑康成的注解是「爵禄」,爵是爵位,禄是俸禄。禄和爵,也就是晋升还是罢黜,赏还是罚,这个权要决定于君主,所以禄也就代表君主之权。这裡讲「禄之去公室」,也就是讲鲁国的鲁君没有了爵禄赏罚之权,已经有『五世』了。因为鲁国的国君称为公,这个公他掌握这一国之权,可是他不掌权了,被大夫专权已经有五世了。刚才有提到,从鲁隐公到鲁昭公实际上是十世,就变成大夫专权。后面的五世,鲁君就不能做主。底下说,『政逮于大夫,四世矣』。国政逮于大夫,就是被大夫掌握,到现在已经四代了,四世。刚才我们从刘逢禄《论语述何》裡面读到,从季友子到文子、武子、平子、桓子,这是五代。到孔子那裡他所说的四代应该是指文子、武子、平子、桓子,这四世过去了,换句话说,也应该差不多了。所以下面说,『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』。三桓就是指三家,因为这三家都是鲁桓公之后,所以称为三桓,所谓仲孙、叔孙、季孙三卿大夫。后来仲孙氏改成孟孙氏,这是三桓。他们把持国政已经四代了,所以已经衰微了。这个「微」是衰微的意思。

 

郑康成这裡讲了一个历史背景,他的注解裡头是这样说,「言此之时,鲁定公之初」。孔老夫子讲这个话应该是在鲁定公刚刚上任的时候,就是刚刚继承君位。鲁定公是谁?就是鲁昭公的儿子,昭公因为想要把三桓之权收回来,结果不能成功,他自己逃亡到齐国去了,死在外国,鲁定公继位。鲁定公刚刚继位的时候,那时孔子还年轻,但是孔子因为他很有学问,他已经知道三桓这三家确实已经该衰没了。「鲁自东门襄仲,杀文公之子赤,而立宣公,于是政在大夫,爵禄不从君出,至定公为五世矣」。鲁国的国君从东门襄仲,这是鲁襄公开始,杀文公之子赤,立了宣公,从那个时候开始,国政就在大夫手上,也就是三家专权开始了,从鲁宣公开始。爵禄不从君出了,就是该任谁做大夫,启用谁、罢免谁,三家说了算。到定公是五世,到鲁定公的时期已经第五世。三桓当时专政了四世,孔安国注解裡面就提到了,是「文子、武子、悼子、平子」,这是孔安国讲的。江永《群经补义》裡面说,「当以文子、武子、平子、桓子为四世」。到季桓子的时候,这是季氏家到桓子,阳虎就专权了。所以这个是什麽?从这裡也可以看到天道好还,季氏家专权,他是三家裡面势力最大的家族,他专权,结果他的政权也被家臣给夺去了。所以前面一章跟这一章,在这裡我们结合着来看,不仅是鲁国,每一个国家兴衰,我们都能看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。

 

朱熹朱夫子的《四书集注》裡面就引用了宋朝苏氏的一个注解,就是苏东坡,这个话也讲得不错,我们把它摘录到这裡来跟大家分享。「苏氏曰」,这是苏东坡,他注解这章《论语》当中说到,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,宜诸侯之强也,而鲁以失政。政逮于大夫,宜大夫之强也,而三桓以微。何也?强生于安,安生于上下之分定。今诸侯大夫皆陵其上,则无以令其下矣。故皆不久而失之也」。这个话讲得好,这裡就是讲因果。苏东坡讲,礼乐征伐自诸侯出,这是前面那章说到的,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。礼乐征伐之权如果从诸侯那裡发出,这应该说明诸侯是很强势才对,宜诸侯之强也。但是我们看到鲁国失政,不仅鲁国,刚才我们举的齐国、晋国都是如此。齐晋两国曾经还称霸,还是失政,鲁国昭公出逃之后,这三家专权,鲁君就失政。你看礼乐征伐的权还不是从诸侯出,变成从大夫出。政逮于大夫,宜大夫之强也,这跟前面一章说到的,政权掌握在大夫手上,是不是大夫很强势?其实这强势也是暂时的。我们看到三桓以微,三桓指三家,最后还是衰微了,家臣当道。

 

为什麽?底下把道理说出来,强生于安,真正的强不是武力,不是说有多强势,是生于心安理得,心安理得才强。怎麽得到心安理得?安生于上下之分定,学习圣贤之道,就是学一个「安」字。安了没有?你看二祖,就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,去见达摩,都是求心安,心不安也很苦。怎麽安?这是讲世间要安,上下之分定。当国君的像个国君,当臣子的像个臣子,当父亲的像个父亲,当儿子的像个儿子,上下之分,名分跟实质相同,这就定了。定了就各安于其位,各得其所,这就安,安就强。所以国家要强大,最重要的是人民要安。人民要安,必须上下之分要定,这就是礼。所以,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,那就是乱。礼就是讲尊卑上下,这不可以乱的。即使说是民主,民主也要讲礼,也要讲上下之分。否则要下一个决定的时候,大家都说「我有道理,要听我的」。十个人在一起争吵,他都说听自己的,到底听谁的?那不是乱了吗?大家都不安,就乱。最后就打架,打到最后还不是民主,谁打赢了谁做主,强权做主。所以没有礼,这国家怎麽能行!不管是君主也好,民主也好,都不可少这个「礼」字。所以这个国家的政策,就是礼乐征伐的政策,该是国家发出的就由国家发出,老百姓就应该遵守。符合礼社会才安定。如果大家都要做主,大家都说自己的那个有道理,那社会就大乱。

 

现在看春秋时期,今诸侯大夫皆陵其上,春秋的时候,诸侯凌辱天子,天子没有实权,全都在诸侯手上,这是陵上,欺上。大夫到最后他也凌辱诸侯,凌辱国君,也是欺上。则无以令其下矣,诸侯大夫都不安于下位,都要去当主。这就故皆不久而失之也,社会当然就会不太平,所谓的他得到的政权最后也会失掉。所以这裡我们体会治理国家,乃至小至一个小团体,要能够安定团结、繁荣昌盛,最重要是讲礼,各行其道,各安其分,各司其职,各谋其政,上下相安,这就天下太平。

 

当然有的人说,他不符合礼,我要是按照礼去行,那我吃亏了。我们不能够有这种担忧,我只求自己安分守己,不要去管那个人。那个人他要是不合礼,他有他的果报,因果自负。我要是跟着做出违礼之事,那我就等于扰乱社会,这事我不可以做。他做,我还是坚持做我的礼义廉耻,做正人君子。这是对和谐社会做的贡献。最怕是什麽?就是不安自己的本分,一定要管超出自己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,好事,哪怕是好心,也不行。你这个所谓的好心其实是扰乱秩序了,好(上声)人好(去声)事,做了好人结果很好事,常常不是真帮忙,是帮了倒忙。所以真正帮助社会、帮助你这个工作顺利进展,都是需要各安其位,做好本分工作就行了,这社会就一定安定。如果自己都不守本分,那也就带一个坏的头,别人也就跟着不守本分,那岂不就是扰乱社会?我们再看下面第四章:

 

【孔子曰。益者三友。损者三友。友直。友谅。友多闻。益矣。友便辟。友善柔。友便佞。损矣。】

 

这裡孔老夫子给我们归纳总结,有三种有益的朋友,还有三种有损的朋友,就是益友和损友这三种。首先讲益友,这裡当然是告诉我们交友之道,要交益友。益友也是良师,我们从他那裡能够学到德行学问,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。如果交了损友,那自己会堕落,所谓「近朱则赤,近墨则黑」。如何来看谁是益友、谁是损友?这裡有告诉我们标准。第一个,益友是讲『友直,友谅,友多闻』,这是益友。这个「友直」,直是正直,我们要交正直的朋友。「友谅」这个谅,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《论语讲要》,是当作宽恕来讲,有的注解把它当作信字讲,就是诚信的朋友。这个信字跟直字意思就很接近,就有点重複,所以我们李师公主张把这个谅字当作恕字讲,就是能够宽恕,就是度量很大的朋友。因为交朋友,难免有时候会有点摩擦,如果一有小摩擦就放在心上,这就破坏友谊了。所以我们交的朋友要宽恕、要大量。「友多闻」,这个多闻是指博学多闻,就是很有学问的朋友。这三种朋友都是有益于我们的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10:1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1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