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36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「故孔子然之」,然之就是称许冉雍,他悟道了。「故曰,雍也可使南面」。真正悟道了,就是你可以去度化众生了。「可使南面」,不光是指去治国而已,你可以去临民了,临民就是面对大众。就是你能用空假中三观,你能得圣人心传、心印,你才可以真正去接物、临民。在临民接物的过程中,没有妄想分别执着,我们练这个心,这叫历事鍊心。自己无心,而能随一切众生的心去教化他们,所谓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这是「可使南面」。我们再看第三章。

 

【哀公问。弟子孰为好学。孔子对曰。有颜回者好学。不迁怒。不贰过。不幸短命死矣。今也则亡。未闻好学者也。】

 

哀公是鲁哀公,鲁国的国君。他有一天问孔子,您的弟子谁可以称为好学者?孔子对哀公说,就是回答他,『有颜回者好学』。这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颜回,这是唯一能得到孔子如此高讚歎的。他没有说别人,就说颜回一个人是好学者。为什麽?他『不迁怒,不贰过』。可惜不幸已经短命而死,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。『今也则亡』,没有这样的人了,没有听说还有谁能像颜回那样好学的。我们说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,三千门人,就找不到一个跟颜回一样好学的,这也是夫子深深的感慨。

 

我们来看颜回到底怎麽好学,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学颜回。虽然当年没有其他的弟子赶得上颜回,但是我们自己,二千五百年之后,也应该立这个大志,赶上去,跟颜回做千年的知交,要有这样的一个大志。颜回不迁怒、不贰过,根据何晏的注解,《论语集解》,何晏是三国时代的人。他注,「迁,移也」,就是当移字讲,迁移。《说文解字》说,「迁,登也」,这是登的意思。这两个意思都说得通。所以《雪公讲要》裡面说,「移,有移易延长之意」,移易就是换了,移开,也有延长这个意思;登,有升高的意思。所以「不迁怒」就是说,发怒不会移易到人家身上,也没有说延长这个忿怒,忿怒的时间很短;也不会再升高,怒火不升高,会马上降下来,有这麽个意思。当然这个意思解得很浅,实际上有更深的意思。

 

我们来看《雪公讲要》裡面说,「怒是一种烦恼。普通人发怒之后,其怒气延续升高,难以制止,是为迁怒」。颜回的本事是他不迁怒。他会不会有怒的时候?有,可是他绝对不会让这个烦恼升温,一定会立刻制止。刚刚动了怒的念头,立刻就把它克服住,克己复礼。「颜子好学,是指学道而言」。他好学,学什麽?不是学别的,学道,这才叫真正好学。现代人学杂七杂八的事,他也是很努力,那个不能称为好学,他学的不是道。像孩子,他晚上学打游戏机,可以学到半夜二、三点钟。那个不是好学,他学的是玩乐、嬉戏,不是学道。「任何烦恼皆是学道的障碍」,学道要去除烦恼。实际上,道人人本有,他不是学来的,所以学道是怎麽个学法?去除障碍就行。不是说去增加一些,而是减少障碍,去除障碍。障碍除尽了,你道也就得到了。

 

「烦恼起时,须有忍辱的工夫制止之。孔子称讚颜子庶几,有不善未尝不知」。庶几,是孔子在《易经.繫辞传下》称讚颜回,说「颜氏之子,其殆庶几乎」。也就是说,颜子是一个非常贤德的人,庶几就是讲他非常贤德。庶几本来的意思是接近的意思,接近什麽?接近圣贤,这就是讲他贤德。所以后来我们也用「殆庶」,或者「庶几」,表示人很有贤德。他贤德在哪?「有不善未尝不知」,他自己有任何的过恶,立刻就能够觉察,反省的功夫极强。念头当中有不善,一动这个念头,他立刻觉察,才动即觉,觉之即无,就把念头放下。他有这样的功夫,克服烦恼真正到家。「因此,颜子动怒时,即自知其为烦恼,能以忍而止之」。他能够修忍辱,这个忍辱是什麽?忍住不生烦恼,不让怒火起来,不让恶念相续,这是忍的功夫。这个忍,不是说人家骂我,我就憋在心裡,我不发作,那就不是忍。勉强的忍耐,不是这裡讲的忍,这个忍是什麽?真正不让心中起恶念、起烦恼,止住这些妄念,这是忍。所以他「不使怒气续发,是为不迁怒」。这是《雪公讲要》裡面讲到的,这个讲法契合我们修行人,讲得好。因为发怒,不管有没有道理,都是不对的,都要制止,这是烦恼,有怒就错。所以颜子的功夫,是能够不让怒起来,这叫不迁怒。我跟大家讲得更明白一点,就是当我们怒的念头一起,前念即起,马上觉察,立刻把那个念头放下,后念就没有怒。这个迁是什麽?不会从前念迁移到后念,它不延长,念头的时间很短。刹那间,烦恼念头一起来,立刻觉察,觉之即无,就放下了。这个念头,前面的念头已经消失了,后面念头又恢复清淨了,这是不迁怒,这个功夫真叫成片的功夫,功夫得力。

 

雪公评点《朱子集注》裡面说的,「迁,移也。怒于甲者,不移于乙」,这是朱子的解释,就讲我们一般说的迁怒于人。对某甲我们跟他生气,我们不会把这个怒气移到乙的身上,这样讲不迁怒,「此说浅显,不足以明颜子的修养」,这是把颜子的修养解浅了。一般的人都有这个素养,对甲生气,不会移到乙身上,这一般人都会,哪裡是颜子才是?说到这个不迁怒,只是这样的一个功夫,这也太浅了,我相信孔子三千门徒裡面,个个都能做得到,哪裡能够值得夫子如此讚歎说唯有颜子好学?这个功夫绝不止于此。这我们就理解了,他能做到什麽?前念刚有烦恼,后念立刻把它觉照,把它放下,这叫不迁怒。

 

我们念佛人用什麽功夫?前念刚有烦恼,后念立刻「阿弥陀佛」,把它放下。最后,让这个念头不起来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功夫成片了,这就是不迁怒,烦恼永不再起来了。实际上这个怒,我们再深化一点讲是指什麽?任何的烦恼。你看,怒是心上一个奴字,我们的心成了奴隶,这叫怒。当烦恼做主的时候,我们的心就变成奴隶了,被烦恼所拘束。这个烦恼,佛家讲的三种烦恼,一个是见思烦恼、一个是尘沙烦恼、一个是无明烦恼,这三大烦恼都断尽,才叫真正不迁怒的功夫。见思烦恼就是讲的执着,尘沙烦恼讲分别,无明烦恼讲妄想,断这三种烦恼,你得「无生法忍」。你这种忍的功夫是无生法忍,就是忍住,不起心、不动念,忍在无生的境界。无生是什麽?不生念头。像我们前面讲的,如日月光照天下,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,这是圣人。

 

「不贰过。过,是无心所犯的过失」。《弟子规》上讲的,「无心非,名为错」,也叫过,过错;「有心非,名为恶」,这有心犯的过失就是恶了。颜回当然不会有恶,但是有没有过?难免可能会有。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!」颜回的功夫就在于过而能改,而且这个过失犯了一次之后,立刻觉察,以后就再也不犯了,这叫不贰过。所以说,「颜子如犯某种过失,一经发觉,即不再犯」。这个不得了,再多的过失都能改完。你想想,假如我们真正要修学,从今天开始改过,一天能改一个过失,能够不贰过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你改了三百六十五个过失,十年三千六百天,我看你改过失也基本改完了,你也真正是,做不了圣贤,你肯定也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君子,而且功夫再要提升的话,你圣贤也不难做到。咱们不如颜回的地方就在于贰过,犯了还犯、犯了还犯,还明知故犯。听圣贤教导,听了道理是懂了,出了门又忘,又在那贰过,天天犯重複的过失,不能够真正奋然断除,所以功夫不能得力。

 

何晏引《周易.繫辞下传》说,「有不善,未尝复行也」。复行就是再犯,不会再重複的做不善了,这是不贰过。「此注颇为简要」,这个注解很简要,说得非常到位。不迁怒、不贰过,这是颜子的功夫,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。它跟好学有什麽关係?实际上不迁怒、不贰过,正是从好学中得来。好学是因,不迁怒、不贰过是果,拿出成果来了。唯有好学,才能希圣希贤,才能够像颜子那样有不迁怒、不贰过的成果。这个成果是相当了不起的成果,说老实话,除了颜回以外,其他的弟子都没达到,所以不足以被孔子称为好学。但是很不幸,颜回「短命死矣」,后来就没有了。所以夫子对颜回之死非常的悲痛,这个悲痛,不光是对他个人的悲痛,是悲痛什麽?自己的圣贤学问没有传人了,这是最悲痛的。所谓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圣贤的心学没人去继承,这个是最悲痛的。根据历史的考究,颜回什麽时候死的?有几种说法。刘氏《正义》裡面有讲到,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,颜回在二十九岁那年早死,这是一种说法;根据《孔子家语》说,颜回是三十二岁死的;也有说颜回是四十岁死的、四十多岁死的。说法不一,总是早于孔子而死,所以孔子非常的悲痛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09:04:0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73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