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26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「父母在,不远游」,这讲「『不远游』句,单约『父母在』说」。「父母在,不远游」,「不远游」这一句是就「父母在」讲的。孔子当年远游,父母已经不在了。他父亲死得早,很小,他父亲过世了,他母亲带着他长大。母亲在的时候他没有远游,母亲走了以后他才远游,所以「父母在,不远游」孔子做到了。父母在,能不能远游?也能远游,就是父母要同意,包括佛门出家。你看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裡面讲的,要出家必须得到父母同意,父母不同意不允许出家,这就是「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」。

 

「游必有方,则通于存没」。游必有方这句,包括对父母在的时候,或者父母已经不在世的时候,都要游必有方。因为这个方,蕅益大师注解当正法来讲。换句话说,出游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弘扬正法。父母在,为了弘扬正法,我们也要远游。当然父母在,要经父母同意;父母不在了,就不需要徵得父母同意了,但是游也是为了正法。换句话说,真正觉悟的人在世间只有这一个工作,弘护正法。他不再为自己考虑,他是为了帮助众生觉悟,以弘法利生为自己的事业。

 

民国江谦先生有一个《补注》,他是专学蕅益大师《四书解》,对蕅益大师《四书解》做的一个补注。《补注》中说,「所事非主,所学非师,所交非友,所行非义,皆非方也。游必有方,所以慰亲心也」。这个方,江谦先生在蕅益大师的注解基础上做了具体的说明,怎样才算是为法而游?这裡讲到「所事非主」,你所事奉的不是真正有德行的领导,这个主就是领导人。而且真正有德行,你去帮助他,你就能帮助众生;可是你所事奉的这个领导是自私自利的,他不考虑老百姓,你跟他工作,你也是在造业,这个就不属于方,不是为法。「所学非师」,你所学的,跟从哪一个人学?那个人配不配做老师?他德行学问不够,你跟着他学,没有益处。「所交非友」,这个友是善友,你所交的是不是真正有益于自己德行学问的善友?「所行非义」,你所行的身口意三业造作,是不是符合道义?义就是应该,义者宜也,应该做的。所行如果不应该,「皆非方也」,这都不是方。为什麽?跟正法教诲不符合。所以「游必有方」,这裡游包括所事、所学、所交、所行。换句话说,你出来工作,你出来学习,都是属于游的范畴。在家裡是跟父母在一起,出了家门外,这就属于游。你出家门之后,所学习的、所工作的、所交的朋友,所做的一切一切,都要用「方」做为标准。方就是正法、规矩,没规矩就不成方圆,所以方跟方圆可以合在一起讲。你要真正符合圣贤教诲,换句换说,你所行皆符合义,那你真正是安慰亲心。父母心安了,这是养父母之心做到了极处。

 

这个是把《论语》这句话讲得活了,讲得范围广泛了。「游」不仅是说出远门,踏出家门一步,在外面做的一切事都属于游。所以,所做的一切事都要规规矩矩,不能够有辱双亲。你做的不符合道义,那就是辱没门楣了。所以「游必有方」这四个字,经蕅益大师和江谦先生这一注解,讲得更活、更广泛了。譬如说我走出门,在街道上吐一口痰,这也就不是游必有方,你已经犯了规矩,你所行的就不符合道义,就不符合正法。不讲卫生、不讲礼节、损害公众利益,这已经是辱没门楣,不孝了。换句换说,真正大孝,自己要成圣成贤。

 

我母亲给我一封祝福卡,她在我立志走上弘扬圣贤之道的路上,在祝福卡当中这样说: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小孝;孝顺天下人的父母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这是大孝;能够成圣成贤,普利众生,为天下后世父母来尽孝,这就是至孝。所以「游必有方」,必须要做到自己成圣成贤,你才能达得到。我们再看第二十章。

 

【子曰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。可谓孝矣。】

 

孔子讲三年不改父之道,这叫孝,我们来看雪公的《讲要》。「此章与『学而篇』同」,这章在「学而篇」,第一篇裡面就出现过。「学而篇」在第十一章就讲到,「子曰: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」。这跟这裡重複,为什麽会重複?而且这裡只出了一半,他前面那一句没讲,他只讲后一句。「集注胡氏谓为複出,而逸其半」。《四书集注》朱子引用胡氏的说法,说这是重複出现的,所以不必写这麽多了,所以就省略前一句「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」,只是说后面「三年无改父之道,可谓孝矣」。就讲后面一半,大概是为了省点字数。中国人喜欢简单,写的字愈少愈好。那我们会问,为什麽这章要出现两次?是一个错误还是有什麽其他的意义?「先儒考汉石经亦有此章」,古代的大儒,他们考证汉朝石经,发现这一章有,就是它确实有重複,两次出现。「当是弟子各记所闻」,推断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弟子当时听到孔子讲这个话,把它分别记录下来,出自两个人的手,不是一个人的手,所以两个都出现了。

 

「刘氏《正义》云」,刘氏是清朝大儒刘宝楠,他有一个《论语正义》,注解《论语》的,说到「桉《论语》中重出者数章,自缘圣人屡言及此,故记者随文记之」。这是根据《论语》当中这种重複出现的有好几章(这是其中一章),来推测,为什麽会有重複?大概是因为圣人常常讲这句话,他不是一次讲的,应该是讲了多次,所以听的人每听到一次就把它记下来,最后整理就有重複出现,「随文记之」,最后记录下来就重複了。重複的,说明很重要,如果不重要,孔子不会重複。孔子是敏于行而慎于言,言语都非常的少,怎麽会说废话,说重複的话?要说重複,肯定是因为这个非常重要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7:57:1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1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