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修身之道—由弟子规入论语(第十九集)钟茂森博士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君子修身之道—由弟子规入论语(第十九集)钟茂森博士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  

尊敬的各位仁者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「君子修身之道—由弟子规入论语」。我们上次是讲到《弟子规.汎爱众》这一章的文字,裡面有一句经文讲,「己有能,勿自私,人所能,勿轻訾」,我们继续用《论语》的经文来解释《弟子规》的文字。这句《弟子规》的文字讲,自己如果有能力就不可以自私、不肯教别人,应该喜欢跟别人分享。如果别人有能力、有才华,超过自己的,我们不可以生忌妒心,去轻易批评、毁谤别人。忌妒这种心理与傲慢心是连在一起的,是强烈的我执产生的,这就是自私自利非常强。当自己比别人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傲慢,当别人比自己有能力就会忌妒,所以傲慢与忌妒同出一个心源,根源是一样,要戒除。

  

在《论语.泰伯第八篇》有一句经文讲,「子曰: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馀不足观也已」。孔子在这裡讲,假使一个人有像周公一样的才、美,才华以及形象美好,孔子最景仰的圣人就是周公,非常有才艺,办事非常完美。如果一个人有像周公那样的才、美,但是有骄傲、有吝啬。骄傲就是自己有能力、有才华,超过别人的时候会骄傲,当别人有能力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轻訾,就会生起忌妒,批评别人;吝啬就是己有能,自私不肯教别人。这种人,孔子讲,其馀不足观也已,虽然他有才华、有能力,但是不值得一观,不用看了。为什麽?他再好也是有限。周公的德行非常高,当然周公绝对不会骄傲和吝啬,孔子是用这个来比喻有周公这样的德才之人,假如骄傲、吝啬,这个德才是假的不是真的。更何况我们一般人都没有周公这样的德才,如果还要骄傲、吝啬,就真是羞死人了。《弟子规》裡面讲「人所能,勿轻訾」,别人有能力,我们不可以随便批评。为什麽?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的,可能我们自己见识有限,智慧未开,往往看走眼,所以不可以随便发表批评;如果随便发表批评,错了被别人耻笑还不算,甚至造罪业。

  

在《论语.宪问第十四篇》有一章经文,第十六章,「子路曰:桓公杀公子纠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曰:未仁乎?」子路在这裡就发表评论,子路是孔子的弟子,他的才华、道德都很不错,是七十二贤之一,但是还是智慧未开,未到圣人的境地,所以他的见地和圣人还是相差很多,从这裡我们可以看得出来。子路讲,像桓公这样的人,桓公当时杀公子纠,桓公是齐国的国君,在没做国君之前叫做公子小白,他跟公子纠两个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。他们的哥哥就是齐襄公,齐襄公当时无道,鲍叔牙是辅佐公子小白的,他预知齐国将会乱,所以劝小白离开。果然他们离开之后没多久,齐襄公就被他自己的从弟无知杀了,无知自立为国君。结果一报还一报,当时齐国另一个大夫叫做雍廪,就将无知杀了。管仲和召忽两个人是辅佐公子纠的,他们当时逃到鲁国去,听闻国家有乱,一个国家没有君主,于是就想马上回来。因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是齐襄公的弟弟,他们两个人都有资格做国君,谁能抢先回到齐国,就谁先做国君。

  

这个时候两个人就争着回来,公子纠由鲁国出兵护送回来,当时公子纠就派管仲率兵先去抢先拦截公子小白,不让他回齐国。管仲在路上果然遇到小白,就弯弓搭箭,一箭射到公子小白的腰带上,小白很聪明,他立刻诈死。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,就率兵回去跟他的主人公子纠讲,「小白已经被我射死了,我们不需要那麽急忙,慢慢走,没人跟我们争王位了」,结果公子纠他们一行人慢慢的回到齐国。谁知小白已经抢先回到齐国,自立为国君,而且立刻派兵去齐鲁边境拦截公子纠。当然鲁国的军队不是齐国军队的敌手,齐国是大国,将鲁兵打败,齐国勒令鲁国杀了公子纠,而且要交出召忽和管仲。鲁国没辙,只好杀了公子纠,召忽非常忠诚,就为他的主人殉节而死,管仲就被押送回齐国。要知道管仲曾经要杀公子小白,小白现在做了齐桓公,仇人见面分外眼红,齐桓公想杀管仲,鲍叔牙就劝谏说,「管仲是一个贤才,如果我们不杀他,重用他,他将来可以帮我们成就霸业」。齐桓公很大量,听取了鲍叔牙的劝谏,不但没有杀管仲,反而给他加官厚禄,用他为宰相。果然管仲不负众望,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成为了春秋时期一代霸主。

  

子路在这裡问,桓公杀了公子纠,召忽能够为主人自杀,管仲不肯自杀,反而倒过头来帮助他主人的敌对,那麽管仲是不是不仁?我们看孔老夫子怎样回答,「子曰: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!如其仁!」孔老夫子跟子路看法就不一样,他说齐桓公能够九合诸侯,成为诸侯的霸主,不是用武力的(不以兵车就是不用武力),靠的是他的德行。我们说他当时能够和谐天下,这是管仲的力量,所以管仲如其仁,其是代表召忽,召忽如果是仁的话,管仲最起码像召忽那样仁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管仲能够忍着不死,这叫做担负使命,他绝对不是小忠小义,而是以天下为己任,虽然他帮助的是自己原来主人的敌对,但是只要这个人能够帮助天下,他也欢喜去辅助齐桓公。管仲连自己的名节都可以放下,他也有这个能力帮助和谐天下。他不肯死,不是他贪生怕死,是他真正心怀天下,施仁于天下,所以孔子讚歎他是仁,仁者。子路对这一点,确实见地方面不如孔子高,在这裡他提出这个疑问,也表示子路他自己对于管仲的品德有轻訾、有批评。人所能,勿轻訾,孔子在这裡纠正了他这个错误的看法,也是教育我们。

  

不但子路有这种错误看法,另一个学生子贡也有同样错误的看法,就在同一篇裡面下面一章,第十七章,「子贡曰:管仲非仁者与?」他又有同样的疑问,他说管仲应该不是一个仁者。他认为「桓公杀公子纠,不能死,又相之」,这是他的论证,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人公子纠,管仲不能为自己的主人殉节而死,反而要辅佐齐桓公,那还算得是仁人吗?他讲的比子路就更加直接了。孔子在这裡又跟他解释说,「子曰: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赐。微管仲,吾其被髮左衽矣。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,而莫之知也」。孔子在这裡为子贡开示说,你不可以这样小看了管仲,不能够轻易批评他,管仲相桓公,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,一匡天下。匡是正的意思,使天下正,就是安定了。周朝的天下能够因而富强起来,不受外族夷狄的入侵,民到于今受其赐,人民百姓到了今日还受到管仲的恩赐,假如没有管仲的话,可能周朝天下已经被外族人瓜分得四分五裂,中国的文化可能在那时候就断绝了。这裡讲微管仲,微就是无的意思。如果没有管仲的话,我们都要变成被髮左衽的夷狄外族人了。夷狄就是外族少数民族,当时都是没文化、不文明的这些族群,头髮是披散的,不像中原的人将头髮梳成一个髻,打成一个结,非常整齐,这种是文明的表现。左衽,就是衣纽向左边扣的,这是当时外族的服饰。所以,有管仲才有当时周朝天下的中兴,管仲的这种仁,并不是匹夫匹妇那些普通人所谓的小忠小信。他这裡当然是影射召忽,召忽能够为自己的主人自杀是忠信,但是这是自经于沟渎。自经就是自缢、自杀,死在沟渠裡面,莫之知也就是没人知道他。不能够为世界天下留下功绩,这个忠信比不上管仲的大仁大义。孔子是从大功来立论的,着眼于天下万民的福利,所以为子贡解释这个疑问。孔子这种观点,也成为儒家后人论仁、论事的准则,我们不可以小心量,要将心量打开,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作为我们奋斗、服务的目标。

  

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圣人君子,着眼于大仁大义而捨弃自己小小的名节,成就大局。最有名的是唐太宗的谋士魏徵,魏徵原来是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服务的,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称帝,立李建成为太子,魏徵辅佐他。魏徵很有智慧,当时已经看出李世民很有野心想谋夺王位,多次劝李建成先发制人,将李世民斩除以绝后患。但是李世民先下手为强,发动了玄武门事变,将李建成(自己的亲哥哥)杀了,将自己的弟弟也杀了,抢夺皇位。后来逼着他的父亲做了太上皇,自己得皇位。当然李世民是一个很有胆识、很有气量的人,他得到皇位之后不但不杀魏徵,反而请魏徵来做他的辅臣,辅佐他治国。魏徵也感念李世民的知遇之恩,再加上见到李世民也是一个英明的皇帝,所以也全心全意来辅佐他,帮助他成就贞观之治。魏徵是唐太宗最有名的谏臣,劝谏唐太宗,唐太宗也对魏徵非常尊重。魏徵,他为主人服务的时候很忠诚,跟管仲一样;后来自己主人被杀,他为天下人着想,也转过头来,辅佐李世民。这种做法不是普通人那种小忠小信可以理解的,我们不可以轻易批评。

  

《弟子规》裡面又讲到,「勿谄富,勿骄贫,勿厌故,勿喜新」。谄富,谄是谄媚,见到富贵的人就非常巴结讨好、阿谀奉承,这是谄媚;见到贫穷的人就骄慢,看不起。喜欢新的东西,喜新厌旧,对于用过的物品,旧了就不想要;也包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係,见到老朋友、老交情不但不能珍惜,反而厌倦。还有现在社会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就是离婚率太高,离婚率高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喜新厌旧。有了家庭的人,不能够好好珍惜夫妻的缘分,而在这个男女之间的关係上不能够检点,产生所谓的婚外恋、第三者,这就是喜新厌旧。我们分析这种心态,谄富、骄贫、厌故喜新都是什麽?被欲望所缠缚,人受欲望的控制,做了欲望的奴隶。什麽欲望?一般来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而头两个,财、色这种欲望现在最强,所以有人说现在我们的世界被「二狼神」统治。什麽叫二狼神?一个财狼,一个色狼。确实你想想,现在的人是不是一见到财、一见到色就没办法把持自己了?谄富、骄贫是出于财欲,心有这种贪图、贪婪就不能得正,不正怎麽会有福?不但不能够增加财富,反而会损失财富。谄媚之心就是出自于这种贪取名利、妄求福报,才产生的,求福都要以正道来求,才会求得到。

  

在《论语.为政第二篇》,孔子有一句话讲,「子曰: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见义不为,无勇也」。鬼是讲祖先的灵魂,一般来讲,每一家祭祀自己家的祖先。当然祭祀主要的目的是不忘记祖先、要报答祖先的恩德,诚心的去祭祀才能够获福,《礼记》裡面有讲「祭则受福」,祭祀是用一个至诚的心、诚敬的心去知恩报恩,这样才会得福,这种报恩的心是受福的根基。如果不是自己家裡的祖先,你去求他、去祭奠他,为了求自己得福报,是不可能的,这就叫做谄媚。孔子是主要指出我们那种不正的心态,求福要以正当的心态去求,才求得到。见义不为,就非勇也,义就是应该做的事情,应该做的事不能去做,这是有顾虑,逃避,这是非勇、无勇。在《礼记.曲礼篇》裡有一句讲,「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」,我们见到财富不能够起贪婪的心,「得」就是讲贪心。正当的财富我们才可以受,不正当的,我们不可以有这个贪婪的心。见到患难,我们要想想应不应该逃避,不可以马上就想逃避,要符合道义才可以。这两句就可以解释孔子的两句话,非其鬼而祭之,这就是求福利,临财毋苟得,不可以去求、不可以去贪;见义不为,就是因为无利可图,无利可图就要逃避,这样是不可以的。心要正,怎样能够得到心正?《大学》裡讲「至良知」,良心起用、良知现前才叫做正心。所谓「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」,格物的物就是物欲、欲望,我们将我们的欲望放下,格就是格斗,与自己的欲望格斗,不可以做欲望的奴隶,放下欲望你的良知才能够提起来,然后意念就真诚了,你的心地就正了。

  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6月3日20:51:2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371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