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22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 

雪公又引用古人的话,当中有一句话说,「使其中有恶人之一念,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」。就是假使心中还有「恶人」这个念头,看到有一个人是恶人,「这个人不孝父母,这个人不尊敬师长,这个人很残忍,这个人老是发脾气骂人,这是恶人」。如果他心裡有这个念头,看到他是恶人,「即不得谓之志于仁矣」,我们自己就不是真正志于仁。我们仔细想想这个道理。果然立志成圣人,只看人家的好处、不看人家的坏处,只存别人优点、心中不存人家的缺点,使自己的心纯淨纯善,这是真正志于仁,他也一定能成为仁人。假如看别人这也不好、那也不是,是什麽?把人家的缺点全部装在自己心裡。本来心是纯善的、纯淨的,现在装上别人的垃圾,把自己内心当作垃圾桶,专门蒐集别人的垃圾,然后用这些垃圾来折磨自己,生烦恼,这是愚痴到极处。所以学圣学贤就从这裡学,不把人家的缺点放在心上,只学人家的好样子,不看人家的坏样子,看一切人都是好人,都是仁人,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。你有这样的心,你真正志于仁了。

 

蕅益大师《注解》当中说,「千年暗室,一灯能破」。这是什麽?画龙点睛。原来我们都处在千年暗室当中,不仅这一世,生生世世,老是看人缺点,老是有憎恶别人的心。憎恶别人的心是什麽?这是最大的恶,这是严重的人我分别。因为有人我的分别,才会对人起憎恶,才会排斥他,才会跟他对立冲突。真正仁者,心裡没有对立冲突,所以说仁者无敌,敌是敌对、冲突。仁者心中没有敌对的人,全是好人,好人有时候他也会做煳涂事,但是他不是恶人,是好人。

 

我们学了《论语》这条才恍然大悟,原来看人不对,就是自己不对。《弟子规》也讲,「扬人恶,即是恶,疾之甚,祸且作」。扬人恶,不仅是口头去讲人家的恶事,心裡看人家的恶、起憎恶的心已经是恶,自己最大的恶。所以我们常常处在迷暗当中,到现在得到孔子这一句话,「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」,这是一语点破,如同千年暗室当中亮起一盏明灯,把这痴暗给破除掉,从今以后立志为仁。从哪做起?放下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的憎恶心,放下对人事物的对立、矛盾、冲突,放下人我的分别。人我本来一体,怎麽能够憎恶人?憎恶人不就是憎恶自己吗?这一放下,我没有了。放下我相,连着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四相皆破,破四相。《金刚经》裡面,你看它讲到两部分,前面一部分讲破四相,破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;后半部破四见,破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。四相、四见一破,你就成佛了,你就是大圣。《华严经》裡讲,「初发心时,便成正觉」,你就真正破迷开悟,开大悟、彻悟。成仁人、成圣人,就是这一念之间,破掉人我分别、四相、四见,你就成圣人了。我们继续看第五章。

 

【子曰。富与贵。是人之所欲也。不以其道得之。不处也。贫与贱。是人之所恶也。不以其道得之。不去也。君子去仁。恶乎成名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。造次必于是。颠沛必于是。】

 

雪公引孔安国注解说,「不以其道得富贵,则仁者不处也」,这是讲到富贵。富和贵,富是有钱,贵是有地位,这都是『人之所欲』,哪个不希望得到?但是,如果『不以其道得之』,仁者不处。这个『不处』就是不居,也可以说不取这个意思,不会取这个富贵。即使富贵垂手可得,但是因为不合道理、不合道义,所以仁者不取。这是孔安国注解的意思。

 

何晏也有一个注解,当中说到,「时有否泰,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,此则不以其道得之。虽是人之所恶,不可违而去之」。这是讲贫贱,贫贱是人之所恶,每个人都厌恶贫贱,都不喜欢贫贱。『贫』是没钱,『贱』是没地位。何晏注解说,君子履道而反贫贱,君子行道,行道应该是得富贵才对,善有善报,现在反得了贫贱怎麽办?这就是「不以其道得之」的意思。按照这个道,应该是什麽?行道的人得富贵才对,怎麽会得贫贱?这个道是什麽道?因果之道。像《尚书》裡面讲到,《尚书.伊训篇》说到,「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」,你行善应该得吉祥、作善应该得富贵,不善才会得贫贱、才会遭殃。如果,我们也见到,行善的人反而得了贫贱,这种人也有,这就是说,贫贱是不以其道得之,它跟因果道理似乎有相违背。这是什麽原因?儒家讲因果,限于一世,人从生到死,所以对这个因果就看得不深不远。佛家看因果,讲三世,这就讲得圆满。三世是什麽?前世、今世、后世。我们这一生的贫贱不一定是这一生的因所结的果,很可能是前生的因所结的果。前生做了不善,这一生遭受贫贱的苦报;我这一生行善,来生得富贵的果报。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,时辰到了,善恶终有报。君子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,所以现在即使是贫贱,他也安心,绝不怨天尤人。他知道这是什麽?时代有否(音匹)有泰。这个否是运气不好,泰是运气好。一个人的命运总是有起伏,有时候运气好,有时候运气不好。你要是让人算八字,他也会看你这个大运、小运,流年他都能看出来。这个八字是怎麽带来的?前生你所作的善恶果报体现出来的。

 

所以君子在好运的时候也不会骄慢,在运气不好的时候也不会颓丧。在不好运的时候,他依然坚守正道,他不会为了去掉贫贱而做出违反道义的事情,因为他知道,如果身处贫贱的时候,想方设法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去掉贫贱,那也就把自己所行的道去掉了。所以君子宁守其道,而不去贫贱,这就是所谓的「不以其道得之」,不去也。何晏的注解是讲这个意思。虽然是「人之所恶」,但是「不可违而去之」,不能违反道义而去贫贱。

 

《皇疏》,皇侃的注解说到,「富者,财多。贵者,位高。乏财曰贫,无位曰贱」,这是把富贵贫贱给我们做了个定义。在雪公的《讲要》当中,还引用了一位明末清初大儒的解释,他是孙奇逢,他有一个《四书近指》。这裡面说到,「人初生时,祇有此身。原来贫贱,非有所失也。至富贵则有所得矣。无失无所得,有得有所失,故均一非道。富贵不可处,以其外来。贫贱不可去,以其所从来。孔子乐在中,颜子不改其乐,全是于此看得分明,故不为欲恶所乘」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:58:4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0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