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49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我们是用攀缘心,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,只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馀土,攀缘心没捨。如果捨攀缘心,念佛往生淨土,他生的是实报庄严土,那个不一样。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够捨攀缘心?攀缘心实在讲,也不好体会,也不好懂。我说一个最粗最浅的说法,大家容易明白一点,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我们能不能做到?我这四句话,实在讲,就从《金刚经》上来的,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我把它说成四句。《金刚经》上佛教须菩提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那就是随缘,不是攀缘。释迦牟尼佛教须菩提尊者,入世度化众生要坚持这个原则,自己就不会堕落。不取于相就是外不着相,用现在的话来说,绝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,不会受外面境界动摇,这是不取于相;如如不动是讲自己的内心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这个样子随类化身、随机说法,自己永远住一真法界,因为你没有失掉真心。自己住一真法界,示现种种身,在十法界裡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,这叫随缘。如果内动心、外着相,那就是攀缘,不是随缘。攀缘、随缘一定要搞清楚,千万不要把攀缘当作随缘,你永远没有回头的日子。佛家常讲破戒有救,破见没救。破戒,佛菩萨还能帮得上忙;破见,佛菩萨帮不上忙。你如果把攀缘当作随缘,这是破见,不是破戒,你见解错误了。破戒是我们行为上不检点,有过失,那个很容易补救,见解错误之后没法子;见解错误,以为没有错,这是佛菩萨帮不上忙。

 

在一真法界裡,佛有没有?有;菩萨也有,《华严经》上明明讲的毘卢遮那如来,文殊、普贤尊者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怎麽会没有?有。何以祖师又说「佛尚应捨」?他们在这个境界裡面,说真的话是无佛、无众生。佛跟众生是对立的,对立就不是真实。无佛、无众生是没有佛的分别执着,也没有众生的分别执着,无佛、无众生是说无妄想分别执着,不是众生、佛境界都没有了,你这样想法你完全错了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存在,为什麽?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哪有不存在的道理?你决定不能错会这个意思,不能看错。性相是一不是二,理事是一不是二,所以它才没有障碍。不但理事无碍,事事都没有障碍,为什麽没障碍?事事都是自性。宗门开悟的人常讲,「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」,哪一法不是!不是什麽?哪一法不是自性!明心就见性,性在哪裡?哪一法不是自性!法法皆是,法法皆如。既然法法皆如,就不会有障碍,有障碍就不如。由此可知,所有一切障碍都发生在妄想分别执着裡头,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没有障碍。换句话说,你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你还有分别、还有执着,还会起心动念,你就样样都有障碍,触处成障,障碍是这麽来的。果然离开了分别执着,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诸位想想,障碍在哪裡?就没有障碍了。这个时候,你的境界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,你过华严的生活,华严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无障碍大自在的生活。

我们今天修行,念佛要紧,念佛要追顶。念佛一定要知道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这三句话是《西方确指》觉明妙行菩萨讲的,觉明妙行菩萨这九个字,实际上就是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裡面所讲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淨念相继」的注解。我们不懂得怎样都摄六根,我们不晓得什麽叫淨念相继,他这九个字给我们说出来了。有一些读《愣严》的同学,或者是读《圆通章》的同学,对于末后所讲的念佛方法,都知道非常重要,但是他们没有法子理解,遇到我来问我:法师,怎样才能做到都摄六根?我告诉他淨念相继。他说我们怎样能做到淨念相继?都摄六根。他听了还是不懂,觉明妙行菩萨这几句话就好懂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大概不怀疑我们能做到,真有信心,也有愿心,最难做到的是什麽?夹杂。譬如我前面跟大家讲的,有求一心不乱这个念头夹杂在佛的名号裡头,一心就得不到,你的功夫不纯,你是杂修,你不是精进。夹杂着求进步是杂进,如果夹杂太多的话是乱进,不是精进,你的功夫不得力。间断,间断也是一切修行人多生多劫不能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功夫决定不能间断,一间断烦恼习气就起现行,又造轮迴业了。所以念佛人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,功夫讲求绵密不断。古人讲,只是你睡眠的时候,你功夫间断,一醒过来马上就要接着。睡眠的时间愈少愈好,那是真正念佛人。

 

现在有几个人有这麽大的福报,不要工作,生活有人照顾,你一天到晚可以念佛,大福报!没有这个福报,需要自己工作赚钱来养活自己,这个时候怎麽办?如果你的工作是需要用思考的,你就得把念佛放下,专心去办事,事情一办完,佛号就接着,那就行,也是不中断,也是属于淨念相继。如果你的工作是不需要用思考的,一面工作一面也能念佛,这个好!工作不外乎两大类,一个是用心的,一个是用力的。用劳力,我们念佛可以不间断,不要用心思的;但是要用心的,那是没有法子不间断。过去我在台北,有一次坐计程车,这个计程车司机是个念佛人,他告诉我,他一面开车一面念佛。我就告诉他不可以,太危险了,要是发生车祸怎麽办?车祸是自己往生,那坐车的人呢?你不害死人吗?我就告诉他,开车的时候,你的车上可以放佛号。放佛号是什麽?是给乘客听的,你跟他结佛缘,这个正确;你自己要专心注意路况,你为他服务。没有客人,你在休息的时候,你坐在车上你可以念佛,有客人坐你的车不可以,这一定要懂得。他也跟我说,因为那个心在佛号上,常常把客人要去的地方搞错了,或者绕了很多冤枉路。他说我绝对不是有心的,我收的费还是收得很少。我说没错,你收得很少,你浪费人家的时间,人家预算多少分钟要到达,你把他绕多大圈子,这是你造业,你罪过。念佛是个好心,好心做错了事情。所以驾车也是用心,用心也要用劳力,两方面都要用。这是一定什麽时候要专注在工作上,什麽时候专注在佛号上,自己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们的功夫才真正能够得力。

 

天王这个法门高超,是因为他能捨离一切攀缘心。他之所以能够放得下,就是因为看得破,他看破「十方求觅不可得」,他看破诸法无所有;不可得是讲的心,能得这一面,无真实是讲所得那一方面,无所有。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三心不可得,那是说明能得不可得;你所求的是法、诸法,诸法因缘生,缘生无性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能所二边都不可得,你要是在不可得裡面起了得失的念头叫妄念,叫妄想,这是错误。我们今天为什麽放不下?就是以为有能得、有所得,这是我们的分别执着,是坚固的分别执着,无始劫以来的分别执着。所以我们今天学佛这麽困难,不能够悟入,障碍就在此地。这种分别执着,你能够放下一分,你就有一分的悟处;你能够放下两分,你就有两分的悟处,为什麽?悟是本有的。现在我们这个悟不能现前,是因为这个东西障碍了,所以这个障碍除一分,这个障碍澹一分,我们自性的智慧德能就往外透一分。佛家的修学,不是修智慧,不是求智慧,也不是求德能,去障碍而已!智慧德能是本有的,你修什麽?你怎麽能修得到?只是把障碍除掉。所以古人讲「但除妄想,切莫求真」,为什麽?求真又是一个妄想,妄想决定不能够悟入真实,妄除掉之后就是真。这不但是个理,而且是事实,我们今天从寂静音光明天王这裡得到消息,他也给我们做证明,他从这个地方入门,从这个地方契入一真法界。我们虽然功夫做不到,道理了解,对我们修学有很大的帮助。我们要逐渐放下,放下帮助你看破,看破又帮助你放下。这首偈就介绍到此地,我们再看底下一首:

 

【佛于劫海修诸行。为灭世间痴暗惑。是故清淨最照明。此是力光心所悟。】

 

变化力光明天王他的讚颂,也是他的报告。他得的法是「普灭一切众生痴暗心令智慧圆满」,跟前面天王所证得的法门很相应,有连带关係。天王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,那就是修行要长时间,要有耐心、有恆心、有毅力,才能够成就。他在这裡举出的例子,这都是事实。『佛』,诸佛如来,『于劫海修诸行』,「海」是比喻,比喻时间长,无量劫,不止三大阿僧祇劫,在无量劫裡面修行。可见得这个事情不是短时间,我们想在短时间成就,这个念头就错了,这是妄想分别执着。最好的方法是把修学时间长短这个念头打掉,修行是永远没有间断的,生生世世。成了佛之后,还要示现修行的样子,度众生,做给别人看。所以修行,怎麽能有中断的时候?「修行」两个字的意思要搞清楚,行是行为,诸行是众多的行为。无量无边的行为归纳起来,总不出身语意这三类,佛家讲三业,三业就把诸行总说了。无量无边不同的思想见解,是意业的行为;每天接触一些大众,言语是口业的行为;身体一举一动,身业的行为,这把无量无边的行为都包括了。我们行为有错误,将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。什麽叫错误?正、错有个标准,没有标准你怎麽知道你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?标准很多,这什麽原因?众生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不可能一下觉悟。佛教化众生,祖师大德在经论裡面给我们概略的区别五乘佛法,人乘、天乘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五乘佛法,五个标准,用这五个标准来检定我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、是淨还是染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7:41:1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4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