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39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佛法不能执着,什麽原因?佛法也是从二边建立起来的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《金刚经》上又说,「法尚应捨,何况非法」,佛是很清楚的告诉我们,佛法也不能分别、也不能执着。因为一切诸佛说法都是方便说,诸位要知道真实,真实是一句话都没有。所以诸佛跟诸佛见面,在一起的时候一句话没有,佛跟菩萨在一起才有话说,佛跟佛在一起没话说。为什麽?菩萨还有病,还没有完全好,佛还要给他治病,到如来果地上没有病了,没有病就没有药,佛法是治众生病的药。所以世间的药物对谁来说?对生病的人那是药,对健康的人来讲药就没有了。由此可知,对于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乾淨的人有佛法,佛法是从这建立的,佛法也是因缘生。六道裡面的众生,这三种烦恼统统具足,妄想分别执着都具足。执着是见思烦恼,分别是尘沙惑,妄想是无明惑,无明烦恼;我们如果讲无明、讲尘沙、讲见思,现在人不好懂,我们讲妄想分别执着,他容易听得懂。你有这些东西,所以才有佛法;妄想断尽了,哪来的佛法?妄想断尽,那个人就是如如佛,就是究竟圆满佛。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他还有病。诸位要了解这个道理,你就知道什麽叫带业往生。

 

过去曾经有个时期,在美国陈健民居士,他是密宗的上师,跟黄念祖老居士同学。在美国带了一批人,提倡淨土不能带业往生,还搞了一批人去查《大藏经》,说《大藏经》上没有带业往生,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,搞得人心惶惶,搞得全世界念佛人身心都不安。我记得我有一次到美国洛杉矶,下飞机的时候周宣德老居士在机场接我(这个老居士也过世了),我们坐一个车到市区,洛杉矶机场到市区距离很远。在车上他就问我:陈上师现在讲带业不能往生,那我们不就完了?消业消不了,怎麽办?我听了笑笑:那就不要往生了。他听到我这个话说得不太对劲,就继续追问。我说如果不能带业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有什麽意思?他还听不懂,感觉得很茫然。我说我老实告诉你,如果不带业,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,孤孤单单。他愈听愈感觉得茫然,看着我。我就老实告诉他,我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算不算带业?这一说他才明白了,他才笑起来。观音、势至是等觉菩萨,还有一品无明没断,带业,怎麽说不带业往生?只是说带得多少而已,不同,带得多的品位下一点,带得少的品位高一点。我说经上虽然没有说「带业往生」这四个字字样,有没有三辈九品?有,经上确实讲三辈九品。三辈九品怎麽来的?你想想如果不带业,大家平等的,哪有三辈九品?三辈九品不就给你说明带业多少不一样?他年岁很大了,那时候跟我,他八十多岁,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年龄差不多,是我们长一辈,学佛比我久。我说你想想这个道理,文字上没有,理论上有。西方极乐世界讲四土三辈九品,怎麽能说不带业?何必一定文字上有「带业往生」四个字你才相信?祖师话你不相信,一定要在经上找根据;祖师说的话有根据,这个根据是根据理。

 

佛入灭之前告诉后世弟子四依法,第一个「依法不依人」,第二个「依义不依语」,这什麽意思?叫我们依佛所讲的义理,不一定要依文字。文字,梵文翻成中国文,决定就不一样了,你到底是依梵文还是依中国文?所以一定要依义就正确,依语就有争论。你想同一部经,同一个梵文的原本,在中国有好几次的翻译,翻译的文字不会相同。譬如说今天我们中文这个本子,找几个人翻成英文,每个人翻的不会完全相同;意思相同,文字未必相同。所以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要有智慧去判断、去拣别,不可以感情用事,被人欺骗了这个道理要清楚。修清淨心就除二边,清淨心就生智慧。

 

下面一条「成熟众生」,这一条我们也要学。成熟众生也要分次第,没有善根的众生,一定要帮他种善根,这是菩萨事业。菩萨事业就是我们到人间来生活的目的,帮助一切众生。帮助他什麽?诸位要记住,帮助他觉悟,这才是菩萨,菩萨在世间帮助众生破迷开悟。无论在什麽场合,无论在什麽时间,绝不失掉机会,现在人所讲的机会教育,绝不丧失机会。已经学佛的人,帮助他开悟;没有学佛的人,要把佛法介绍给他。实在讲,对于没有学佛的人好教,因为他是一张白纸,所以要把佛教教育的概念教导他,使他真正认识佛教。现在我们这个小册子,英译本已经印出来了,对于不懂华文的那些众生,我们有了方便,要大量的去结缘,介绍给他。已经入门的,要帮助他觉悟,这个范围非常之广,在生活上,在他工作上,在他日常所接触到一些人事上,非常複杂,我们要有智慧,要有善巧方便。遇到事情最重要的是冷静,事情裡面有顺境、有逆境,顺逆境都要冷静,这才生智慧,这才能够处理问题,才能够帮助众生。顺境裡面很容易迷惑,迷于贪爱;逆境裡面迷于忧患、迷于恐怖,都是迷,往往我们做事情就从这裡发生错误,在这裡不知不觉就造业。所以冷静就非常重要,静观其变,静能控制动态,六道是个动态的环境。佛菩萨永远在定中,所以他能够掌握,他能够控制,能够指导一切众生。我们学佛,定比什麽都重要,因戒得定,戒是修定的手段,戒就是守法,决定遵守佛菩萨的教诫,所以戒定慧的戒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。《无量寿经》经题实在是好,修行的三个纲领,清淨、平等、觉,都标示在经题上,不必展开经本,你已经就看到了,这是修行的总纲领。清淨心就是戒,平等心是定,觉是智慧,戒定慧三学。

 

已经入门的众生,我们怎样成熟他?佛菩萨有成熟众生的能力,我们哪裡有?但是真的是有,劝他念佛求往生就是成熟他,这个重要。学佛的人如果不知道念佛求生淨土,不能成熟。你想想看,你能够有能力出得了三界吗?修定,甚深的禅定,盘腿打坐在那个地方,可以三个月不出定、三年不出定,我们看到功夫了不起。果报在哪裡?色界天而已,出不去。为什麽出不去?他见思烦恼虽然伏了,没断,伏烦恼不是断烦恼。只要见思烦恼不断,三界就出不去,顶多到无色界天,非想非非想处天,再就不能超越了。要用什麽方法断见思烦恼?给诸位说要智慧。定只能伏烦恼,慧才能断烦恼,慧是把烦恼转变成菩提。这是说明一昧修定不行,定裡头要有观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7:29:5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2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