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98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【善思惟光明天王。得善入无边境界不起一切诸有思惟业解脱门。】

 

这一段是「业障解脱」,非常重要。清凉大师告诉我们,佛现十方是无边境界,了无所依才叫做善入,所以这个地方的『入』着重在『善』。我们今天不但没有善,入也没有。无量无边的境界,就是我们周边生活环境,我们跟它怎麽样?格格不入,互相排斥。这个「入」字值得我们玩味。怎样才能入这个境界?几时你体会到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体你就入了,水乳交融,就成了一片。我们今天为什麽不能入?坚固的执着,圈子画得很小,小到不能再小,真正把自己保护得很好,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侵犯,他不能入你这来,你也不能入他那去,我们今天是这种状况。再说得浅白一点,入就是包容,我们的心能不能包容一切众生?能不能包容一切万物?你能包容就入了。所以心量小就格格不入,不入你的业就有障,业有障你就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造业,业就障碍了「善入无边境界」,善入无边境界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。什麽叫善入?知道一切法无所有,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知道一切法如六祖能大师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你就善入。你完全与寂静的体性相应,与性体相应;你又能与虚灵的性德相应,性德是讲自性的作用,自性作用是虚灵,这才叫善入。善入无边境界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而又离妄想分别执着,这叫善。

 

所以他『不起一切诸有思惟业』,「诸有」是讲三界有,这是我们讲得粗浅,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,相宗裡面给我们讲二十五有;一切诸有包括世间跟出世间。有是有为,有思惟就有业。宗门裡所谓念佛一声,漱口三天都洗不乾淨,这什麽意思?佛都不能依,依佛还是造业。我们听了这个话,念佛还造业,那怎麽办?不念佛。不念佛造六道业、造轮迴业;念佛造业,造西方极乐世界的业,你们想想看,你们愿意造哪个业?我们现在没错,这个修行的方法是不究竟,但是不究竟裡面的究竟法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不依佛那当然是究竟,依佛不是究竟,我们今天一定要依佛,到西方极乐世界明心见性之后才不依佛,我们才成功。所以我们念佛是往生不退,最后成佛,在往生不退这个过程当中要依靠佛,不依佛不行。所以我们最好什麽都不思惟,专思惟阿弥陀佛,我们极乐世界这条路就走通了;不要想别的,专想阿弥陀佛,专念阿弥陀佛。这个念是讲心裡面的挂念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挂念,挂念都是错的,都得不到结果,一场空!唯有挂念阿弥陀佛,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见到阿弥陀佛,这个不落空。不依佛,高调,太高了,我们不是上根利智,我们是中下凡夫,要晓得自己的身分,要晓得自己的能力,我们今天靠佛是靠定了,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,我们不靠佛靠谁?

 

大乘经裡面佛常常讲靠自,我们那个自己没找到;找到自当然没有问题,可以靠自,自己没找到,自己在哪裡?哪个地方有自己?你要不相信,你去读《愣严经》,《愣严经》一开端「七处徵心」,徵心就是找自己。佛问得真妙,问阿难:你心在哪裡?这个心还没有说真心、妄心,就是问你心在哪裡。真心你不知道;妄心,妄心在哪裡?妄心也找不到。你心都找不到,你自己在哪裡,那你当然不晓得。所以我们靠自己没地方靠,你要知道。什麽时候才能靠自己?明心见性,这时候才有能力靠自己。没有见到性,你连自己是什麽都不知道,自己在哪裡也不晓得,在这个时候唯一的一个好办法,依靠阿弥陀佛,无比的殊胜。你要问,我依靠其他的佛菩萨行不行?当然也行。你依靠上帝,生天。我看新加坡有很多供大伯公的,你要依靠大伯公将来作鬼,他是鬼王,你靠什麽将来一定属于他一类。诸佛劝我们靠阿弥陀佛有道理,阿弥陀佛是什麽人?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所以靠阿弥陀佛比靠任何诸佛如来都好,因为他是佛中之王,这样才能够离一切恶业。我们不把水平提得太高,降低一点,决定不造恶业,我们也从这个门裡面不能得究竟解脱,也能得个小的解脱,不干这个事情。下面第八位:

 

【可爱乐大智天王。得普往十方说法而不动无所依解脱门。】

 

这尊菩萨他所修学的法门,对我们讲经的同学来说很有利益。在近代,李炳南老居士一生讲经说法,这是一个代表人物。不一定要出家身分,在家身分一样可以领导团体,从事于弘法利生的工作。菩萨在此地示现的是在家身分,天王的身分,不是出家身分,我们一般讲居士的身分。

 

『普往』说法,这两个字意思深,正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跟我们讲的「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」。菩萨有这个方便,特别是在家的菩萨,在家居士,你可以找到他家裡面去跟他讲经说法,他没有来请你,你可以主动去找他。佛就没有这个方便,佛因为是老师的身分,老师身分不能够主动去教人,为什麽?师道就丧失了。佛法是师道,一定要维繫师道的尊严,不可以把师道破坏,师道是「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」。所以我们向老师求学,只有学生到老师那裡向老师请教,不能把老师找到家裡来求教,这不可以。但是菩萨行,菩萨是同学、是学长,可以随便找他到家裡来;你不找他,他自己也可以来,菩萨教化众生比佛就方便太多了。所以许许多多诸佛如来成了佛之后,为什麽要倒驾慈航现菩萨身?现菩萨身方便,现佛身不方便,道理就在此地。所以能「普往十方」。

 

当然说法要观机,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裡去,缘没有成熟,帮助他、促成他;缘已经成熟,教化他、度脱他,活活泼泼。虽然这样热心教化众生,『而不动无所依』,这一点我们要学,尤其是决定不可以为境缘所动,如果为境缘所动你就堕落了。自古以来,讲经说法的法师堕落的很多,为什麽会堕落?就是没有能够遵守这个原则。无论出家、在家,尤其是你的经教要是讲得还不错,听众很欢迎,你接触的人就多;人有感情,你要不小心、不谨慎,落在情网裡面就死了,就出不来,所以你度众生,到最后被众生把你度跑掉,很多。我当年跟李老师学经教,老师限制我四十岁以前不可以出去讲经说法,为什麽?怕被人度跑了。四十岁以后比较上有一点定力了。我就是遵守它,四十岁以前学讲经在哪裡?在家裡讲,不可以出去讲。像我们现在同学,你们可以在家裡讲,不可以出去讲,出去讲很危险,这是讲人情,那个关很难过。第二个环境,有顺境、有逆境,逆境容易退转,顺境容易堕落,麻烦大了!

 

佛在此地教给我们,「普往十方说法而不动无所依」。不动是什麽?不动心,人情世故处之泰然,不为所动。这个人对你很好,常常亲近你、供养你,你可以应付他,不能动心;环境也是如此,今天的环境很殊胜,环境不错,也不能动心。《金刚经》上给我们讲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我们才能保住菩提心,才能够保住精进而不退转,这很要紧!换句话说,弘法利生的人无论出家、在家,决定不可以被名利所动。名闻利养,多少人不能突破这一关而失败、而堕落,古今被名闻利养淘汰的人太多太多了!我在过去,在此地也讲过,居士们你们护持道场,护持年轻的法师,你要明理,要有智慧。他有困难的时候、有需要的时候帮助他,没有需要、没有困难不可以帮助,帮助太多了起贪心。佛家常讲,初发心的时候人人都是菩萨,成佛有馀,为什麽出家几年之后就堕落了?都是被在家居士供养供坏了。他看到钱,钱愈多贪心愈重;看到名、看到权力、看到地位,争夺的心起来了,道心没有了,造作罪业,将来堕三恶道。所以我们对布施供养要谨慎、要小心,我们利益他,我们绝不能害他,不能因为布施供养引起他的贪瞋痴,引起他造作恶业;他造恶业堕落,你也要受牵连,你不能说没有关係,脱不了关係的。由此可知,佛门无论在家、出家修学,都要有高度智慧,我们才能保全。所以特别说到普往十方说法,如何才能够保全自己,真正做到自利利他,那就是要不动心、要不取相,就是不着相、不动心才行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9:16:3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94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