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74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如果没有慧眼,不能照见,别说是普贤行你没法子修,普通的菩萨行你都没法子修。菩萨行是六度,普贤行是佛行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之所行。你看他第一个是礼敬,敬人、敬事、敬物,永远在敬爱之中。礼敬裡面就有慈悲,慈悲是清淨、平等的爱心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第二是讚歎,讚歎是对众生的,都是从自性裡面流露出来。讚歎有原则,利益众生的讚歎,于众生没有利益的不讚歎。而且讚歎还有时节因缘,在某一个时候不可以讚歎,过一个时候可以讚歎,裡头妙不可言。有些善行,即时可以讚歎;有些看的是恶行,即时不能讚歎,可是那个恶行后面的结果很好,到果报现前可以讚歎,我们佛法讲逆增上缘,可以称讚他的功德。这个没有光明眼你看不到,你要看得广、要看得深,深就是你要看的时候,一桩事情它的起因、它的结果、它的影响,你从它刚刚开始有个动机,你就能够观察到它的后果,这是慧眼。有这种眼,才能够自利利他。自利帮助你得定,为什麽?把妄想分别执着破了,照破了。

 

禅宗的功夫也分三个段落,功夫浅的,虽浅,功夫得力,叫观照。观照这个功夫,相当于我们念佛功夫成片,这就是观照。也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,能够提起正念,不会被境界迷惑,这叫观照,这一点功夫就相当不容易。也就是说,时时刻刻能够提醒,外面境界梦幻泡影,不是真的,起心动念就错了。顺境不起贪爱,逆境不起瞋恚,为什麽?假的,不是真的。而且在境界裡面,决定不会有个念头要佔有它,不会有这个念头。为什麽?因为它不存在,幻相如露亦如电,电像闪电一样,你怎麽能抓得住?境界相消失得太快,刹那之间就起变化,决定不存在;不存在就是无住,决定不住,念念不住、刹那不住。你明白这个事实真相,对于一切法决定没有一个佔有的念头,你的心多自在,这才叫真正放得下。

 

有一念想得到它,你就放不下,那是一个错误观念。事实上你能不能得到?得不到,决定得不到。不要说外面,就连你自己的身体都得不到,所以对这个身体要捨弃。我们从讲堂进来,走到这个地方,身体裡细胞新陈代谢就换了许多,在大门口那个我,到讲台上的我,不是一个人,裡面细胞已经换了很多,不是原来那个人。刹那不住,假的。你要把事实真相看到,连这个身体都不会执着我要它,都不会,随缘。世间人迷惑颠倒,把这个当作真的,真的是自己,怎样保养它,怎样爱护它,到最后全等于零,身体还是要死,他不知道刹那刹那在变化。人都怕死,其实每天晚上都要死一次,他都不觉悟。你睡熟了,人家把你身体抬走你都不知道,这跟死有什麽两样?基督教说复活,第二天早晨他复活了。一定要明瞭事实真相,然后我们才真正是随缘度日,那就自在,你才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,你不迷惑。光明眼非常重要,离开了分别执着,你的眼就放光,你慧眼就现前。第十尊:

 

【持胜德天子。】

 

这段经文裡头有十一位菩萨表法,第十尊『持胜德』,「持」是保持,「胜」是殊胜。如何能够保持自己殊胜的德能,这的确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,怎样能保持?世尊在一切经论裡,常常提醒我们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做到,那就叫做依教奉行,那就是真正保持殊胜的性德。这桩事情,必须要克服自己的习气,要跟自己无始劫来烦恼习气,认真的去做克己的工作,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,而这桩事情自古以来就很为难。世尊当年在世教导学生,只有讲经说法,没有领众修行,正是所谓「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。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干涉任何一个人修学,他老人家天天只是讲经说法,与学生们在一起研究讨论,解答学生们的疑难,四十九年都做这个工作。学生很老实,明瞭之后都能够依教奉行,真正做到。受持就是依教奉行,读诵是常常记住老师的教诲;那个时候没有书本,读诵就是记住老师的话,反覆背诵老师的话,遇到人为人演说,把老师教导我们的传授给别人,自己在生活当中体验悟到的也可以教导别人。

 

可是到后来,我们凡夫,说实实在在的话,一代不如一代。现代人听到我这个话不承认,他们说什麽?我们一代比一代进步,哪裡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?他讲的话也有道理,不是没有道理;我讲的也有道理。他说的是物质这方面进步,天天在进步;我讲的是德行这方面,一代不如一代。现在的进步是物质文明进步,人文的文明退步了。这两种文明要做个比较,哪个重要?人文重要。物质发展到极处,世界毁灭,大家同归于尽,结果是这样的。人文进步,社会和谐,一切众生互相尊重,互助合作,相亲相爱,有什麽不好?不会灭亡。物质文明进步,精神文明没有了,最后的结果就是同归于尽,我们必须要晓得。

 

所以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,非常非常重要。为人演说是劝人为善,自己本性不好,是个恶人、是个坏人,天天劝别人做好事,劝到最后自己不知不觉就变成好人,这个方法妙,妙绝了!所以自己有一些不善的根性不怕,习气再重都不怕,果然天天肯劝别人,你不知不觉当中,佛法讲薰习,长时期的薰习,不知不觉自己就改变了。改变最有效果、最殊胜的是念佛堂,念佛堂一天到晚就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念的是阿弥陀佛,想的是阿弥陀佛,眼睛看的都是阿弥陀佛。所以我们念佛堂统统挂满阿弥陀佛的像,你在这裡面不知不觉就把你那些恶的习气薰习掉,它就不起作用。常常到念佛堂来薰习,进步非常的快速,这是「持胜德」最好的方法。同修们在一起,应当谈些什麽?自己修学的心得,或者自己所听的经典,常常讨论这些,交换心得。最忌讳杂心閒话,遇到人没有话题了,张家长、李家短,天天在搞两舌、在搞是非,造业。张家、李家跟你有什麽关係?完全不相干。造业当然要受果报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们要造,造淨业,绝不造染业,淨业是佛法。末后这一尊,第十一尊:

 

【普光明天子。】

 

这个意思很容易懂得。『普光明』就是表根本智,根本智是平等性智,根本智也是大圆镜智;大圆镜智从哪裡来?从平等性裡面显示出来,所以总表根本智。根本智实在讲就是清淨心,清淨心裡面充满真实智慧,一切明瞭通达而没有障碍,这叫根本智。但是这个智没起作用,它是清淨的,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着,所以说般若无知。无知不是说没有智慧,是没有起用,这个没有起用是没有起利他的作用,自利。根本智是自利,后得智是利他,这一定要搞清楚;根本智叫实智,后得智又叫权智。所有一切善巧方便都是利益众生的,不是利益自己。如果把权智来自利,那你就错了,完全是颠倒错乱,权智是利他,实智是自利,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。下面: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8:23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88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