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王护国经大意 悟道法师主讲(第二十二集)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

admin 仁王护国经大意评论阅读模式

 

我们再看下面:「此下明大众庆蒙法利供养偈歎」,这在经文裡面「有重颂五十九行」。后面一段,「后说生法境凡圣智空广释不可思议述益劝学」。后面就劝大家要学习。丙、利他行相,利他自利,我们大概介绍到此地。

 

我们再接着看:「丁、所化众生相」。「略说—若以幻化身见,幻化者是菩萨真行化众生」。佛用应化身度众生。幻化就是化身,化身无中生有,众生教化完了,他也不知道去哪裡了,这就叫幻化,无中生有。应身,他是跟我们一般人一样,他也来投胎,他也有父母,也有家庭,有他的出生地,跟我们一般人是一样的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古印度迦毘罗卫国,在王宫出生,他有降生出生,出生地,有他的身分、地位,有国籍,跟我们一般的人一样,他是佛菩萨来的,叫应身。应身他示现跟我们一般人是一样的。化身它就不一定了,化身有因缘,佛菩萨他就示现,因缘没有了,他就不见了。我们淨老和尚常引用周邦道老居士他的夫人周杨慧卿,在南京自己家裡三进的大宅院,见到一个出家人跟她化缘五斤香油,门没有开,不知道那个出家人从哪裡进来,当时也没有给他。后来这个出家人离开了,她才发现,三进的门都没有开,这个出家人他从哪裡来的;离开,门也没有打开,他就不见了。所以他这属于化身。幻化也是菩萨真行化众生,从真身应化出来的,众生有这个需要,他就化一个身。像虚云老和尚他朝五台,两次病倒在路上,文殊菩萨化一个乞丐来帮助他。给他帮助,他病好了,他生病照顾到他病好了,他就不见了。这一类就是属于化身的。所以佛菩萨应化身,千百亿化身,释迦牟尼佛。每一尊佛菩萨都是千百亿化身,像观音菩萨一样,三十二应身,应以何身得度,就现何身而为说法。

 

我们再看下面,「所化如幻—心依八识,见分色依八识相分」,八识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、阿赖耶。我们心是依八识的见分,这都是唯识学的术语名词,唯识。我们学佛的人,唯识学的常识如果你要了解一下,也是有需要。我们不是学法相宗,但是一般唯识的概念也需要有,像百法明门。过去我们老和尚在台湾办大专讲座,早年都有开唯识学的课程,《唯识易简》民国初年唐大圆居士写的。现在法相唯识比较有专修的大德,就是徐醒民老居士,徐醒民老居士在台中莲社他算是唯识的专家,学唯识可以听他的课。见分就是属于精神部分,我们心是依八识的见分;色,色就是物质,依八识的相分,「而有故一念识为幻化众生之根本」。这我们老和尚常讲,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,念头当中有几个识?我们常常听《大经科注》,以前讲《华严经》他也讲了很多。我们大概知道见分是讲精神,相分是讲物质,但是见相同源,精神跟物质都是阿赖耶出现的,它是同一个根源。所以现在量子力学家也知道,物质从哪裡来?从念头来的。从念头来的,现在找到、发现了,这个跟佛在大乘经讲的就相应。佛在唯识上讲见相同源,同一个根源出现的,精神物质都是从阿赖耶出现的,所以叫见相同源。见分、相分是同一个根源出来的,所以物质是心变现的,因此心能转物,境随心转,它的原理就是根据这个来的。

 

下面讲,「世谛三假,故无佛出世,前无名字无名义」。世谛,前面三假我们也讲过。无名字无名义,这些名都是假名,不是真的,道家的老子也知道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这是假名。所以我们听经,马鸣菩萨教我们,要离名字相、离言说相、离心缘相,我们就可以悟入真实。这是讲所化如幻。

 

「能化如幻—佛慈示现为说三界六道无量名字,但为觉悟众生不得执有」。佛慈悲示现为我们说三界六道,名字是无量无边的。但为觉悟众生,就是要帮助我们觉悟的,是一个方便,你不可以执着真有,那是方便的原因。

 

下面讲,「相续法假,相待法假,生因假果亦假,五眼如幻谛,而见如是教化众生。」能化也是如幻的。在唯识学的名相是比较多的,过去我们老和尚讲,学唯识就像入海算沙一样,有一类众生他就很执着,佛就慈悲为他分析种种的名字,每桩事情它都有个名相。那就太多了,万事万物给它立个名,名相,这个是非常非常的多的。所以佛法分性宗、相宗,法相宗它名相上就比较多,比较要花点时间,如果比较年轻,头脑比较好,学唯识。以前我听师父讲,学唯识都要用脑过度,头髮都白了。就是它的名相很多、很繁琐,你要去学习这个的确是要花很多时间;而且还得有善知识的指导,不然裡面好像入海算沙,在名字相你进去鑽都鑽不出来。所以我在四十年前,老和尚讲百法明门,讲唯识,他第一句就先跟学生讲,他说你们学百法明门要注意明那个字,不要学了百法之后,变学到百法黑门,愈学愈煳涂。所以这个是关键的。学了百法,要你明白,不要愈学愈不明白。法相宗,法相有些大概的常识我们知道就好。性宗,它就比较直截了当,它不跟你囉嗦,像《金刚经》很多都是直接给你切入的,不跟你讲那麽多。像这裡讲所化如幻,能化如幻,《金刚经》那首偈子不全说明白了吗?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你这样去观就对了,不要囉嗦,不要讲那麽多。所以相宗跟性宗它教学法不同,性相两宗。

 

如果你去参禅,你问问题,大概香板就下来了,不允许你起心动念的,不允许你去思、去议的。所以打香板就是要参不可思议,你怎麽又在思议?所以禅师一下就打下去。明心见性的禅师他教学人都有他的手段,《景德传灯录》一千七百则公桉,好像看故事也很有趣,有参禅的人要去参禅,禅师问他你从哪裡来?他刚要开口说从哪裡来,禅师一巴掌就把他的嘴捂住,他当下就大彻大悟了。他怎麽悟的,大家知道了吧?不知道。不可思议他就悟了!我们现在又要思、又要议,又要想、又要讲那麽多,我们就不悟。但是教下是可以允许你从思议进入不思议,禅宗它就直接教你不思议,单刀直入,不跟你拐弯抹角。所以这些名相我们看了明白很好,不明白也没关係,有时间查查这些《佛学辞典》,了解一下它的意思。但是一定要知道,这些都是佛方便引导我们入真实的,不要执着在这个上面,这样我们才能学的真的是百法明门。

 

下面,「戊、结益—在会大众根性不等,得益亦有浅深不同」。佛当时讲这部经,在大会的大众,每个人根性不一样,得到的利益也有浅深不同。现在听我们老和尚讲经,也是每个人根性不等,得益也有浅深不同。我等一下跟你们一起听,我得的利益跟你们得的利益也不一样;可能你们得的利益会比我大,各人体会浅深不一样。甚至也有人他听了不得利益的,那个也有;也有人听了是业障现前的也有,各人根器不一样。所以每一场听经的法会,佛当时是这样,我们现在还是这样。这是结益,就是在会得的利益,但是总是都有利益,纵然他现在没有得到明显的利益,但是这个善根种子也给他种下去,这个利益肯定有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8日10:17:4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23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