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王护国经大意 悟道法师主讲(第二十集)日本埼玉县熊谷市Heritage Hotel

admin 仁王护国经大意评论阅读模式

 

早上老和尚吃早餐给我讲,他说现在外国人,给他讲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不会接受。般若智慧开启之后,什麽东西不学自会,这个外国人他不能理解,他也不能接受,不学怎麽会?他无法理解,无法理解就无法接受,所以跟外国人讲这个很难。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示现给我们看的,他就是不学就会。我们淨老就给我们讲,释迦牟尼佛他讲那麽多经,是谁教他的?没有。他十九岁出家去修道,印度所有的宗教都学过了,发现那些都不对。出家,离开人间的荣华富贵,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都放下,这是放下烦恼障。放下世俗的这些烦恼障,学了十二年,发现这些都不对,学到世间的知识,顶多能够帮助我们生天,不能超越六道,不能明心见性,所以都放下了。放下之后,放下所知障,他所学所知道的就是障碍,这些也放下。所以到菩提树下,全部放下就豁然大悟,夜睹明星,大彻大悟。

 

大彻大悟是什麽境界?他什麽都知道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。为什麽?因为一切万法都是我们自性现出来的,现在你见到自性了,就好像你回到家裡,你自己家裡的东西自己很清楚,我们现在没有见性就是还没有回家。《妙法莲华经》讲,用比喻说这个长者子不知道他自己家裡很富有,到外面干什麽?去打工、去讨饭,赚一点钱过日子,过得很辛苦。这个比喻我们六道生死凡夫,在六道裡面就像到外面去打工、去乞讨,赚一点生活费。我们的自性是有无尽的宝藏,取之不竭,用之不尽,自己不知道。长者子不知道他家很有钱,他只要回家什麽都有了。不知道,他只好在外面流浪,过非常辛苦的生活。佛在《法华经》用这个比喻来形容我们六道众生就好比是这样的,好比那个长者子,不知道自己家裡很富有,不知道回家。哪一天有个人给他讲你家很有钱,你一回去就有了,你何必在这裡这麽辛苦?他知道了,他回去了,他什麽都有了。这个就是比喻明心见性,你什麽都知道了,你什麽都拥有了,因为这一切都是自性所现的,你不知道就很冤枉。所以佛没有人教他,他能讲这麽多经,为什麽?从自性流露出来的,他见到自性,他什麽都知道,彻底明白,宇宙人生事实真相彻底明白。一切法不离自性,所以他明白,明白就来讲经说法。

 

方法就是要观照,观照就是一门深入,这个功夫用下去。澳洲淨宗学院潘维邦居士是我们老和尚的海外祕书,一些翻译这些工作,到联合国办这些翻译、交流的工作,担任这个工作。最近他回到台湾,到我们道场他就在讲,他说外国人如果用我们老和尚跟他讲的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他说给他们打死他都不会相信;说一部经念到底就开悟了,他说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,真的。外国有没有这样的?外国这些宗教的创始人,其实他们也不是学了很多,但是他们能做一个教主,他也什麽都知道,这也是自性的显露。但是要给他们讲说你们教主也是这样的。外国人说他是神,我们是人,不行!我们不敢当,他是神跟我们不一样。这就很难了,他自己这个观念上障碍住。如果说人人都是神,人人都有神的能力,他们明瞭了,他们也能做到。如果只有神可以,其他的人统统不行,怎麽跟他讲他也无法接受的。但是这桩事情,自古以来到现在,我们淨老和尚推荐、介绍的海贤老和尚也是一个真实的例子。的确,从六祖,历朝历代都有,有这样修行成就的人,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个事实给我们做证转,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。

 

这裡讲到依文字起观照证实相,这是我们当前很重要的课题。昨天跟大家分享了江味农老居士《金刚经讲义》,关键在作观。他说唐朝以后讲观门的就很少,只有禅宗还有在讲。但现在我看连禅宗都没有了,都标榜禅宗,但是观门也很少人在讲,偶尔我们有听到法师讲讲止观,但是没有深入去修学。修学止观这方面还是要依古大德,他们有修学的经验,我们根据他的经验来学习,这样对我们来讲会比较方便,不然都要自己去摸索,自己摸索不一定摸索得到。所以江老居士提供给我们很好的一个资料,以及他修学的经验。他说修行人也不能说不用功,有些人真的他满用功的,每天念经、念佛、拜佛,甚至都不睡觉的,这个我们都看过。但是能够长时薰修的,这个就不多,往往修到一段时间就退转了,就修不下去。为什麽修不下去?枯燥无味,没味道,他就退转了,他修得没有法喜。比如我们念佛人也是一样的,念佛人念念念,刚开始念得很起劲,念一天一夜、二天二夜,但过一段时间他就没办法再持续下去。这个情况我们看得很多,从图书馆到现在我也看了很多。这些人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,表演给我们看的。为什麽念不下去?他没法喜,没有得到法喜,所以很容易他就退转。另外退了之后,有的学其他的法门,甚至改信其他宗教的,这个也有。还有一类他就生起邪见,邪知邪见,有的人他就自己想出一些花样出来,这个也很多,落入邪见的也很多。有的人烦恼伏不住,自己修得很好,但是贪瞋痴慢这个烦恼不但没减少还增长,伏不住烦恼,因此很容易走入歧途。

 

所以江老居士讲,这都是跟不讲观门颇有关係,他讲颇有关係就是说是有一些关係。我自己个人的体会,不是只有颇有关係,是很有关係,针对像我这种根器的人来讲是很有关係。因为观照的理论、方法,你没有深入去理解,你不懂得去作观,抓不住修学的要领,功夫真的是不能得力。比如说淨老和尚现在常常劝我们同修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,接受的人也不少,真的都比我用功,而且念经、念佛、拜佛,这些都非常用功,很努力的,但是很多都出问题。原来我们师父上人很看好的,怎麽到最后变成我们都跌破眼镜,怎麽会变成这样?像这些例子我一直看,看来看去,再想到自己,再看到这个,发现真的,江老居士讲得一点也没错,你伏不住烦恼,你用功,那个烦恼同步增长,最后可能超过我们这个功夫,问题就出现了,不是生邪见,就是增长烦恼、增长傲慢、瞧不起人、脾气很大,这就不对了。

一门深入,往往我们没有办法坚持就一部经念到底。一部经、一句佛号都可以成佛,像密宗,甚至它一个字,一个咒的一个字母,他就观那个字,他也可以成佛。关键是要一门深入。如果你不是上上根马上顿悟,马上就是像六祖那样顿悟悟进去了,那你必须要时间。如果你不懂得观法,修到没有味道,枯燥无味,你就退心了。那个退了是还好,有的人他就产生邪见,搞一些其他的名堂出来,那就误入歧途,那就比较麻烦。特别在生活上,我们常常要去起观照的。我们老和尚他讲习当中,虽然他没有强调这个,但是他讲的就是要我们去提起观照的。不但修般若,你修世间善法都要观察的,你没有起观,自己生烦恼你无法警觉到,自己没有办法发现。所以这方面,我们在这个地方好好来体会。如果不懂作观,我们修什麽法门都很难很难。江老居士很慈悲,给我们点出来,八万四千法门离不开一个观,我们仔细再看看,真的就是这样。

 

观就是依文字起观照,起观照就是说我们念这个经文,在生活当中起观去修行。上上根的人他读这个经,他就能像六祖那样直接悟入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那个就没有问题。如果中下根的人,你还要在生活当中去起观去修。这个是属于渐修,那个是顿悟顿修,我们顿悟顿修做不到,要渐修渐悟。《圆觉经》讲顿悟顿修、顿修渐悟、渐修顿悟、渐修渐悟。各人根器不一样,这些我们都必须依照这个经来认识自己的根器,我们是属于哪一种,你选择怎麽样的修学方法对我们功夫就得力,这些不能不讲。

 

比如说一门深入,过去在二十几年前,我们淨老和尚提倡念《无量寿经》,念三千部就开悟了。有一次我到三重佛学会去讲《无量寿经》,讲闽南语的,有一个女众,大概五十几岁,她跟我讲:悟道法师,淨老和尚说念《无量寿经》三千部就开悟了,我已经念三千部了也没开悟,不想再念了。我说妳没悟还要继续念,还要念到开悟为止。她说念了没开悟就念不下去了。那天也跟大家讲过,有一个居士开车,我去讲经送我回图书馆,在车上给我讲,他说老和尚提的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》,他都可以从后面第一个字倒背到前面第一个字。我说佩服。但是他还有一个更厉害的,他说我可以一面背一面打妄想,不会背错。我说功夫更高,我自叹不如。但是他最后的问题说,我的妄念还是很多,没办法?还有人念经在比赛的,你念三千,我四千,他五千,还有念一万部的。问题层出不穷,后来我们师父发现这个问题才再讲《金刚经》。就是经是念了三千部,有的念一万部,但是烦恼增长。为什麽烦恼增长?没看破、放下。后来师父讲,什麽叫开悟?他讲得比较浅的,你读这个经,依照这个经来对照自己的毛病习气,发现自己的毛病就叫开悟,把那个毛病改过来就叫修行。真的,我们不是那种顿悟的根器,真的要从这裡下手,我们才会悟入这个般若境界。你毛病习气没改过来,那个就是障碍,障碍我们开悟的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8日10:09:1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22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