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群书治要360》学习分享/第91集/蔡礼旭老师主讲

《群书治要36O》学习分享  蔡礼旭老师主讲  (第九十一集)  2012/11/17 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 档名:55-057-0091

play-sharp-fill

视频下载MP3下载

尊敬的诸位长辈、诸位学长,大家下午好!我们刚刚有提到刘璡,夜裡他的兄长喊他的时候,他是把自己的衣冠整束好,到兄长前面才做回应。有学长反应到,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,兄长呼,也应该应勿缓,请问大家,有没有冲突?有没有好像在这句当中有矛盾?从相上看好像矛盾,从心地上看不矛盾。「父母呼,应勿缓」是为人子要恭敬服从,不可怠慢,父母叫了还爱理不理,最主要是心地怠慢。刘璡他是内心恭敬,他觉得讲话的时候衣冠不整,是对他兄长的不恭敬,所以他要整束好,他也是赶紧到兄长的面前,他也不是拖拖拉拉的。所以慕贤当慕其心,每个圣贤人的行持你要体悟到他的心地,你就能学到他的精神。

 

刚刚跟大家谈到,我们处世能跟人家很和睦、处处能替人着想,这个仁慈的态度,它的根在孝悌。我们举的对人恭敬,包含内心裡绝不见父母过、不见兄弟姊妹之过,所以这些谗言、是非影响不了他们。其实我们与人相处,假如会听信谗言,很可能我们跟父母、兄弟姊妹之间的关係,也有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言语而产生不和谐,这个根还是会动摇。所以孔子在《论语》当中就有讲到,任何人不能离间闵子骞的家庭,因为闵子骞的后母对他这麽不好,他完全没有记恨后母,甚至后母长期虐待他他都不放在心上。用芦花给他做衣服,让他冬天都冻坏了,他反而不记怨,「怨欲忘」,这些圣贤人根本心上就没有怨,这是有功夫。反而在父亲要休了他的后母,他马上跪下来替后母、替弟弟求情,「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」,我这两个弟弟不就要挨饿受冻?把他的后母感化了,视他如己出。这样的家人情感、信任任何人都不可以破坏。

 

师长处世很有修养,听他老人家讲,比方某个人告诉他,某某人讲你什麽坏话。他一跟师长讲,师长马上给他止住,「你不要讲了,我只记得那个人对我的好,不好的我听都不想听,他以前对我哪些帮助、哪些恩德。」心裡只记一切人的好,不记一切人的不好,这叫会过日子,叫自爱。把别人的不好记在心上,就开始折磨自己了。对自己是折磨,跟别人的关係又开始恶化,何苦来哉?所以真会过日子的人,懂得放下什麽、懂得提起什麽。《弟子规》裡面,经句也是教我们怎麽提起、怎麽放下。「恩欲报」,要念恩的人生,很充实、很愉快;「怨欲忘」,埋怨放下,不愉快放下,你自己身心就比较轻安、自在。

 

我们处世当中常会跟人家争,可能跟兄弟姊妹也还在争。在德育故事裡面我们看到「泰伯让国」,他们兄弟连国都可以让,还有什麽好争,全天下的人就被他们这一家,他们家是整个国家的领袖,被他们感化。所以周朝有八百多年的历史、国祚,不是偶然,因为周朝开国的帝王都是圣人。古人连国都可以让,甚至连命都可以捨,为兄弟。「赵孝争死」,赵孝跟赵礼兄弟争死。包含庾衮,他的两个哥哥死于瘟疫,还剩一个哥哥,全家人都赶紧撤离这个村子,他安慰父母,「我好像天生就不会得瘟疫,你们不要担心,我留下来照顾哥哥。」他置死生于度外,照顾他唯一留下来的哥哥,然后为死去的两个哥哥守灵,这兄弟之情义!结果一百多天以后,瘟疫过去了,他跟哥哥都没事,哥哥也恢复了。所以古人连命都可以为兄弟捨,怎麽还有会争的道理?

 

古人在兄弟相处也非常柔软去劝谏兄弟。我们对朋友的柔软也是来自于我们对父母、兄弟劝谏的柔软。假如我们跟人家劝几句话就要吵起来,可能病根也还在孝悌上面。陈世恩劝他的弟弟,他的弟弟早出晚归,都在外面游手好閒,他的大哥劝得都有点不耐烦,他劝他大哥不要伤了兄弟之情,让他来处理。每天等他等到半夜,他弟弟一回来看到他很惊讶,哥哥怎麽还在门口等我?然后亲自把他接进来,嘘寒问暖,肚子饿不饿?穿这样会不会太冷?赶紧关心他的需要,每天这样等,等了几夜,弟弟就感动,生惭愧心,就回来了,不在外面游手好閒。这是劝人的柔软。

 

大家故事听完了,精神有没有学到?你们有没有在寒冷的夜裡等过你的亲人?可能没有,在马来西亚没有。那分爱心、耐心很重要。包含第三集悌篇还有一个「郑均悟兄」,郑均要感动他的哥哥、劝他的哥哥,他的哥哥当县长贪污,怎麽劝他,他是哥哥?他自己学问很好,他去当佣人,给人家干下人的活,干了一年,然后把那一年所赚的钱全部拿给他哥哥,说:「哥哥,我们没钱可以再赚,但是当官假如犯法,一生就毁掉了。」用一年去当佣人,然后拿这个钱来供养他哥哥,用心良苦,感动了他的哥哥。

 

斯里兰卡他们下一代确实对孝悌很注重,因为佛陀的教诲,普世的教育裡面就是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。伦理裡面当然首重是孝道,所以他们跟父母都要行跪拜礼,年龄最小的人最早起床,因为他出门的时候,全家人都要问安,问完他才出去,他辈分最小。我们现在假如不学孝悌,最年轻的人、年龄最小的人最凶,所有的人都要看他脸色,这就颠倒了。在西藏也很注重孝道,有个十八岁左右的少女去了西藏,每天跟她母亲顶嘴,结果她看了旁边西藏的小孩,自己有点不好意思,可是嘴又硬,还对那个小孩讲,「我对我妈,她讲得不对,我都一言九顶。」她还在给自己找理由,说妈妈讲得不对。结果那小孩眼睛瞪得很大,对这个大姊姊讲,「爸爸、妈妈是家裡的活佛,怎麽可以顶?他讲我们一百句,我们一句都不敢顶,怎麽可以顶?」请问大家,是在都市裡的人有教养,还是在西藏可能三餐吃不饱的人有教养?就看他有没有接触到伦理道德的教育。

 

我们再来看下一句,一百七十五句。这些经句都让我们感觉到圣人他是通达人性,我们现在不听圣人的话,都被习性给误导。比方我们的人生目标变成欲望的追逐,这就被习性给误导。所以圣人在这些经句当中,他都能够把人的本善给发扬出来。

 

【子曰。君子之事亲孝。故忠可移于君。事兄悌。故顺可移于长。居家理。故治可移于官。是以行成于内。而名立于后世矣。】

 

君子奉侍父母能尽孝道,这分知恩报恩的态度内化以后,变成他很自然的态度,在面对国家君王的恩德、知遇之恩,他那个报恩的心自然提起来。所以『忠可移于君』,对父母的忠诚很自然的移向侍奉君主。其实我们华人的社会,不只家裡是伦理,整个大社会都是伦理。从家裡面延伸到学校,教他的老师叫师父,父亲啊;他的同学叫师兄弟,兄弟啊,都是孝悌的精神。他到社会上,不管他从事哪个行业,他剪头髮也有师父,他修车也有师父,跟他一起学的是师兄弟。包含在政治界,以前称君王叫君父,还是移孝作忠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11日16:03:1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161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