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修行 ▲MP3下载 所以障礙我們要遠離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盡量的不執著,盡量不要分別。為什麼?分別執著是嚴重的障礙。不執著,清淨心現前了;不分別,平等心現前了。清淨心是阿羅漢、...
念佛成佛(61)真心待人处世是真念佛
真心待人處世是真念佛-第61集 ▲MP3下载 修行無過於歷事鍊心,在境界、事相裡面鍊你的清淨心,鍊什麼?鍊我以真心待人,就鍊這個,這叫真修行,這叫真念佛。 真心待人處世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因為南無阿彌陀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0)如来最真实纯一之法是什么
如來最真實純一之法是什麼 ▲MP3下载 「本經所宣,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,無有權曲,故名正說」。這個跟註解裡頭完全相同,告訴我們本經佛說的是什麼。是諸佛如來最真實、最純一之法,不是方便說,不是委曲說,所...
念佛成佛(60)不舍去成见,吃亏的是自己
不捨去成見,吃虧的是自己-第60集 ▲MP3下载 祖師在此地結歎:『今但片言名號,便入一心,既得往生,直至成佛』。 這就是說,如果我們想達到理一心不亂、事一心不亂,真正不容易,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,事一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9)佛心所念就是帮助众生成佛
佛心所念就是幫助眾生成佛 ▲MP3下载 「花開見佛,悟入無生,奇妙疾捷,莫過於是。一切眾生由此得度,十方如來乃稱本懷。」末後兩句說得好,到極樂世界,蓮花化生,花開見佛,悟無生法忍,這就是阿惟越致菩薩。...
念佛成佛(59)能念佛,不等同于一心念佛
能念佛,不等同於一心念佛-第59集 ▲MP3下载 疏【一念者,即能念阿彌陀佛之一念也。】 諸位要把文看清楚,不是說能念阿彌陀佛就能超越,而是「一念」。 你現在能念阿彌陀佛,沒錯!你還能念許許多多的東西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8)一心专注叫至心
一心專注叫至心 ▲MP3下载 「至於根器淺者,但能至心信樂,願生彼國,乃至十念,臨命終時,蒙佛攝受,便生極樂。」這是告訴我們,根機淺的,像我們現前這種程度,但能至心信樂,我們要認真去想想,我有沒有做到...
念佛成佛(58)如何用一句佛号破除我执
如何用一句佛號破除我執-第58集 ▲MP3下载 把所有妄念都換成一句,就是這一聲佛號,換成這一念,而這一聲佛號是念得聲聲要覺悟,不能迷。 這就是這些經、疏、論不能不讀,不能不講求,否則的話,這一句名號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7)清净心现前佛就现前
清淨心現前佛就現前 ▲MP3下载 《大勢至圓通章》裡面有這兩句話,「淨念相繼,自得心開」。這個地方沒有完全引用,原文是,「憶佛念佛」,憶是心裡頭念,念是口裡念,憶佛念佛,「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現前是...
念佛成佛(57)念佛,是一付清凉剂
念佛,是一付清涼劑-第57集 ▲MP3下载 修行容易,修心難!而念佛這個法門對於修心來講是一付清涼劑,是非常妙的藥方。 你不是有妄念?好,妄念洗不掉,把這個念頭轉。 不起念則已,起念就是阿彌陀佛,把一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6)我们怎么会遇到净土法门
我們怎麼會遇到淨土法門 ▲MP3下载 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記住,這個機會太難得,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。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,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日,我們遇到了。這個意思就是,你怎麼遇到淨土法門,你怎麼會遇到...
念佛成佛(56)念佛人要学善财童子
念佛人要學善財童子-第56集 ▲MP3下载 《華嚴經》上善財童子修淨土法門,念阿彌陀佛的,他用念佛法門念到了理一心不亂,這才出去參學。 五十三參,見各式各樣的人物,聽種種不同的法門,他在這個境界裡面用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5)佛法的知识是世间法不是佛法
佛法的知識是世間法不是佛法 ▲MP3下载 《華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生佛平等」,眾生跟佛是平等的。不一樣的地方,佛菩薩遠離塵垢,沒有障礙,我們這個凡夫身心的染污一年比一年嚴重,一天比一天嚴重。學佛著了學...
念佛成佛(55)念佛人需要研究经教吗
念佛人需要研究經教嗎-第55集 ▲MP3下载 通途的佛法,就是普通的辦法,必須按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這個順序來修學。解以後才修行,好像走路一樣,必須先認識路,然後才能走路。 淨土念佛法門特別,它是一面走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4)佛教的智慧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是什么
佛教的智慧教學的理念與方法是什麼 ▲MP3下载 佛教的智慧,佛教教學的理念、教學的方法跟世間完全不一樣。佛教傳到中國,這些智慧、理念、方法,儒家得到了,它採納了,道也採納了。所以佛講戒定慧,因戒得定,...
念佛成佛(54)一句佛号念到底
一句佛號念到底-第54集 ▲MP3下载 三資糧裡面的信願建立了,你有真信切願,然後修行。 修行,諸位看清楚這幾個字,「一心稱名」。你修的什麼行?就是修的一心。用一心稱名,用稱名達到一心,是這麼個意思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3)一切法本无高下
一切法本無高下 ▲MP3下载 知道一切法本無高下。為什麼會有高下?「唯以眾生垢重障深,心粗智劣,飢遇王膳,而不能餐」,用這個來做比喻。我們為什麼會看到法不平等?這是我們,垢是染污,什麼東西染污?煩惱染...
念佛成佛(53)一句佛号成就无量觉
一句佛號成就無量覺-第53集 ▲MP3下载 功夫是什麼?一切境界裡頭如如不動,這是功夫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能夠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又能夠了了分明,這是功夫。 所以六根在六塵境界裡是定慧雙修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2)我们要怎么学才如理如法
我們要怎麼學才如理如法 ▲MP3下载 在一般通途,對凡夫的教學,古人是一門深入,就是一部經,不學第二部經。在這一部經什麼?一部經你去念它,天天念它,時時刻刻念它,一天念上十個小時,三年不間斷,就得三昧...
念佛成佛(52)念佛求一心不乱,可以吗
念佛求一心不亂,可以嗎-第52集 ▲MP3下载 你自己心裡有把握,做得了主宰,什麼境界都不取相、不動心,外面境界統統是佛菩薩。如果一看到外頭境界,心就動了,外面那個境界準是魔,不是佛。 所以你念佛,你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1)佛法的教学以什么为目标
佛法的教學以什麼為目標 ▲MP3下载 所以佛法的教學,以什麼為目標?以開悟為目標。悟有小悟、有大悟、有徹悟,大徹大悟這成佛了。三昧也有淺深,真正開悟的三昧是不起心、不動念,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對六塵境...
念佛成佛(51)什么叫念佛的功夫
什麼叫念佛的功夫-第51集 ▲MP3下载 要曉得什麼叫做功夫。 一天念多少聲佛號、磕多少個大頭,拜多少懺、念多少經,那不叫功夫,那叫課誦。 課誦做得多,沒功夫。好像什麼?書念得多,天天念書,一考試得個...
科注第4回精华(50)惠能大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
惠能大師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▲MP3下载 我們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他在黃梅八個月。到黃梅去參五祖,見面的時候,五祖問他的家庭生活狀況,知道他是個樵夫,在山上砍柴,挑到城市裡面去賣,這種生活很辛苦。問他...
念佛成佛(50)念佛唤醒觉心
念佛喚醒覺心-第50集 ▲MP3下载 什麼時候覺悟?心清淨,一個妄念都沒有。 外面境界樣樣明瞭,不但眼前這個境界明瞭,過去的明瞭,將來的明瞭,這就是神通現前。沒有不明瞭的,一看就清楚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9)我们为什么不能脱离六道轮回
我們為什麼不能脫離六道輪迴 ▲MP3下载 菩薩隨喜為什麼成就功德?這是法身菩薩,他們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所以隨喜成就全是功德。這隨喜從哪裡來?恆順眾生。他是隨喜十法界,上面能夠隨喜一切諸佛如來...
念佛成佛(49)为什么一定要念佛
為什麼一定要念佛-第49集 ▲MP3下载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?是藉阿彌陀佛的境界把我們自己真心顯露出來。 我們真心現在在迷,阿彌陀佛就好比是晨鐘,聲聲把我們的迷關敲破,把我們的真心給敲醒,就是這麼回事情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8)看破放下这两样哪一样难
看破放下這兩樣哪一樣難 ▲MP3下载 為什麼放不下?沒搞清楚,還把假的當作真的,真的不認識,遇到了不認識。淨土是真的,遇到了為什麼不念佛?沒搞清楚。所以,看破、放下這兩樣哪一樣難?早年我年輕,這些問題...
念佛成佛(48)为什么念佛不得力
為什麼念佛不得力-第48集 ▲MP3下载 我們平常天天念佛,為什麼佛號轉不了境界,消不了業障?沒有用「一心」,所以佛號不得力。如果你一心念,這個佛號當然就得力。 所謂「一心」,最簡單的說法,一句佛號之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7)忏悔要用真诚恭敬心决定后不再造
懺悔要用真誠恭敬心決定後不再造 ▲MP3下载 「懺悔業障」。怎麼懺悔法?舞台上表演痛哭流涕,也感動台下的觀眾,算不算懺悔?不一定。章嘉大師教給我,懺悔業障要用真誠心、恭敬心,決定後不再造,這叫真懺悔。...
念佛成佛(47)念佛成就最究竟圆满的智慧
念佛成就最究竟圓滿的智慧-第47集 ▲MP3下载 如果要成就最究竟圓滿的智慧,是在西方極樂世界;除了西方極樂世界,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圓滿。 如果不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可以說是愚痴之人、沒福報之人。不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6)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
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 ▲MP3下载 一切眾生都是佛,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佛菩薩,就用什麼樣的心態供養一切眾生。代表佛菩薩的就是父母跟老師,他們做代表。所以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做代表,要把奉事師長跟孝...
念佛成佛(46)修行如何不被外境所转
修行如何不被外境所轉-第46集 ▲MP3下载 真正用功的時候,功夫上道了,沒上道沒話說,功夫要是一得力,第一個現象,就是最起碼的用上力,這個現象是什麼?八風吹不動。八風吹不動,不是很高、了不起的功夫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5)学佛从哪里学起
學佛從哪裡學起 ▲MP3下载 印光大師一生教人,時時刻刻,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。你修行能得多少利益,與你的誠敬心完全成正比例,沒有誠敬心,你什麼都沒得到,你還是在六道輪迴裡頭原地踏步...
念佛成佛(45)念佛愈念愈烦恼是什么原因
念佛愈念愈煩惱是什麼原因-第45集 ▲MP3下载 什麼叫觀照?凡是我們在日常待人接物,能夠依理智去觀察,就叫做觀照;如果動感情就迷了,觀照就失掉。什麼是情?喜怒哀樂愛惡欲,七情,佛法裡面所講貪、瞋、痴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4)我们要用什么心对待一切人事物
我們要用什麼心對待一切人事物 ▲MP3下载 《華嚴經》上世尊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在十法界裡頭只有迷悟不同。天台大師跟我們講六即佛,就是佛有六種,第一...
念佛成佛(44)念佛如何与自性相应
念佛如何與自性相應-第44集 ▲MP3下载 我們要問:我們每天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,有沒有顯出自己的圓常大覺本體?天天念,愈念愈迷惑,沒能顯出來。這什麼原因?不曉得這一句佛號的意思,顯不出來! 要知道我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3)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
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▲MP3下载 佛法講的是心性,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用真心,因為佛法是世尊真誠心裡面流露出來的,我們的心跟他不一樣就很難體會到。眾生心是妄心,真心裡面是清淨平等覺,沒有絲...
念佛成佛(43)真信的人一定依教奉行
真信的人一定依教奉行-第43集 ▲MP3下载 念佛在功夫或者在功德上講,都是第一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『真信』,今日之下,念佛的人多,真信的人少。這些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去反省、檢討,我們不要說別人,要認真檢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2)我们学习的重点是要契入境界
我們學習的重點是要契入境界 ▲MP3下载 釋迦牟尼佛的法,他的影響力,從現在算起還有九千年,九千年這個時代就愈來愈近了。到最後一百年,佛的法運過去最後一百年,《無量壽經》還在,其他經典全沒有了;再一百...
念佛成佛(42)往生净土的三个条件,缺一不可
往生淨土的三個條件,缺一不可-第42集 ▲MP3下载 念念都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這叫做「願」。我們想一想,信願行有沒有呢?我們念佛念了這麼多年,沒有感應,不怪自己,反而怪佛菩薩不靈。 我念了這麼多年都...
科注第4回精华(41)以念佛心 入佛知见
以念佛心 入佛知見 ▲MP3下载 為什麼這部經跟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平等?「如《彌陀疏鈔》云:今但一心持名,即得不退」。這個不退是阿惟越致,是三種不退:第一個位不退,你是聖人,你不是凡夫,你地位不會退轉...
念佛成佛(41)老实念佛还要求解吗
老實念佛還要求解嗎-第41集 ▲MP3下载 談到修行,「依解起行,執持名號,求願往生」,這個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念佛人不是說不要解,「我只要老實念佛就行」,話說得沒錯,問題在哪裡?老實做不到。自己以為老...
恭贺恩师 九秩晋六华诞影片
恭賀恩師 九秩晉六華誕影片 来源:tainan极乐寺
科注第4回精华(40)经为什么没听懂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效果
經為什麼沒聽懂 念佛為什麼得不到效果 ▲MP3下载 《無量壽經》講得更清楚,因為它經文長。在善護三業,第八品裡講的,我們看到一個與一般大乘經不一樣的排列,大乘經教裡頭佛說三業都是講身、口、意;本經佛...
念佛成佛(40)临终时是否可以求佛快来接引
臨終時是否可以求佛快來接引-第40集 ▲MP3下载 問:臨命終時除一句佛號之外,還有求佛快快接引的念頭,是否可以? 答:最好不要,為什麼?這個事情急不來的。有那個快快的心,那個心就是個雜念,把你念佛就...
科注第4回精华(39)念佛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
念佛有一百種不同的果報 ▲MP3下载 我們知道應該要放下,佛教我們放下,可是我們怎麼樣?沒有放下,一樣都沒放下,起心動念沒放下,分別沒放下,執著沒放下,依舊還做六道生死凡夫。再能不能不放下?不能了,為...
念佛成佛(39)如何持好戒律
如何持好戒律-第39集 ▲MP3下载 問:請問犯了根本戒,是否可以再受戒,又犯戒和破戒是一回事還是兩回事? 答:戒是菩提之根本,如果不認真的學戒,你決定不能成就,無論是修學哪個法門,大乘、小乘,宗門、...
科注第4回精华(38)悟入佛知见的条件是什么
悟入佛知見的條件是什麼 ▲MP3下载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學佛一定要抓住這句話。佛對我們開示,我們自己要能悟入,要不然佛的開示白開了,佛就不講開示了,為什麼?沒有悟入的人。悟入要什麼條件?印光大師說得好...
念佛成佛(38)做不到《弟子规》,能往生吗
做不到《弟子規》,能往生嗎-第38集 ▲MP3下载 問:做不到《弟子規》,僅一句佛號念到底,如阿闍世王,請問這樣能往生嗎?阿闍世王做到《弟子規》了嗎? 答:阿闍世王沒有做到《弟子規》。但是你不是阿闍世...
科注第4回精华(37)为什么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
為什麼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▲MP3下载 學習的方法還是要專攻一門,不能搞太多,不能太雜。一門求什麼?求得三昧,求開悟,就是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是個學習的理念。方法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自見就...
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