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-第36集 ▲下载中心 淨宗祖師大德教導我們,用什麼樣的心去念佛求生淨土?大勢至菩薩在《楞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標準的。都攝六根說個最容易懂的話,就是放下萬緣。...
师父说(第35集)一心念佛 消除业障
一心念佛 消除業障-第35集 ▲下载中心 我們每個人只要到這個世間來都有業障,沒有業障,你不會到這世間來。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(第16集) 2012/11/6 業障是什麼?亂心是業障,...
师父说(第34集)真信真愿 念佛成佛
真信真願 念佛成佛-第34集 ▲下载中心 接引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本願,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,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本願。其他一切法門不是諸佛的本願,因為諸佛的本願是希望你這一生就成...
师父说(第33集)彻底放下 不再空过
徹底放下 不再空過-第33集 ▲下载中心 我們學佛的人要曉得,無始劫以來,我們在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之苦,正如佛在經論上所講「生死疲勞」!如果生死是一生一世的,我們也就不在乎。所謂生死事大,大在哪裡?生...
师父说(第32集)法门殊胜 不可思议
法門殊勝 不可思議-第32集 ▲下载中心 十方諸佛只有一個念頭:希望眾生快快成佛,就這麼一念。「一切皆成佛」,這是《無量壽經》裡面的一句,十方諸佛就是這一個願望,希望一切眾生統統圓成佛道,所以諸佛念眾...
师父说(第31集)不诽谤 不赞叹
不誹謗 不讚歎-第31集 ▲下载中心 學佛從哪裡學起?不要找別人的過失,不要看別人的過失,不要說別人的過失,從這個地方下手。我們想想,這一句話的意思太深了。因為現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說人家的過失,張家長...
师父说(第30集)磨练心性 心平气和-第30集
磨練心性 心平氣和-第30集 ▲下载中心 修行,身口意三業最重要的是意業,也就是從心地修起,把這些錯誤的觀念、思想修正過來,心正了,言語、身體造作自然都正。所以會修的人從根本修,根本是修心地法門。 阿...
师父说(第29集)礼敬诸佛 不见人过
禮敬諸佛 不見人過-第29集 ▲下载中心 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你的心才清淨,世間人有再嚴重的過失都不要放在心上。為什麼?決定不能讓它染污了清淨心,不能讓它破壞了恭敬心。我...
师父说(第28集)忠厚老实 知恩报恩
忠厚老實 知恩報恩-第28集 ▲下载中心 「不忘本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。人要懂得飲水思源、知恩報恩,才能積累深厚的福德。正如樹木有根本才能長出枝葉花果,江河有源頭才能形成滾滾長流;同樣的道理,祖宗是我們...
师父说(第27集)洗心易行 净念相继
洗心易行 淨念相繼-第27集 ▲下载中心 「改往修來,洒心易行」。過去所有一切過失統統把它改過來,這就是真正的修行。『行』是行為,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,叫做修行,修行兩個字的意義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...
师父说(第26集)深信因果 改正过失
深信因果 改正過失-第26集 ▲下载中心 深信因果是世出世法聖賢修行的基礎,你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,悠悠忽忽,錯過了光陰,你不懂得因果。真正把因果的道理搞通、搞明白,你自自然然會改變你的命運。 大方廣...
师父说(第25集)人生苦短 生死事大
人生苦短 生死事大-第25集 ▲下载中心 人生在這個世間苦短,想想過去六、七十年,就像在夢中一樣,如同昨天一樣。既然覺察到人生苦短,何必造業?佛法裡面說得太多了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何必造作罪...
师父说(第24集)读经念佛 如说修行
讀經念佛 如說修行-第24集 ▲下载中心 我勸大家初學要讀經,要把經讀熟,這是第一個階段。因為經要是不熟,記不住,就談不上修行,必須經典裡面教訓記得很熟,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遇到事、遇到人、遇到物,起...
答问节录(第97集) 怎样增强往生的信心?
怎樣增強往生的信心?-第97集 ▲下载中心 問:有些老居士聽老法師講,一萬個念佛人中只有一、二個往生,於是產生疑惑,怕自己不能往生。請開示,以正知見鞏固信心。 答:這句話是過去我在台灣求學的時候,老師...
答问节录(第96集) 如何能做到不起瞋恨心?
如何能做到不起瞋恨心?-第96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他說佛說,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只要心裡有絲毫不高興,就會火燒功德林。請問如何能做到心裡絲毫瞋心都沒有? 答:這個問題問得很好,這是很大的功夫,...
答问节录(第95集) 怎样处理佛像的头像?
怎樣處理佛像的頭像?-第95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學生剛入佛門時,皈依師父送我一尊鑲嵌在玻璃裡面的釋迦牟尼佛像,只有頭沒有身體,亦無法塑造身體,請問該如何處理? 答:我們對於佛菩薩、對於聖賢,供養的佛像...
答问节录(第94集) 道场规矩太严,是不恒顺众生吗?
道場規矩太嚴,是不恒順眾生嗎?-第94集 ▲下载中心 問:第九個問題,道場止語,有些人覺得規矩太嚴而離去,請問是否斷了他人的法身慧命? 答:沒有,這個沒有。 他要是不來了,我們這裡的規矩他看到、他聽到...
答问节录(第93集)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经典?
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經典?-第93集 ▲下载中心 問:請問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根性的一部經典,一門深入? 答:每個人根性不相同,別人替你選擇就很困難,一定要自己選擇。 自己選擇的標準是什麼?這個經你對它...
答问节录(第92集) 应该先成就往生资粮还是随缘修行?
應該先成就往生資糧還是隨緣修行?-第92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底下一個問題,看看最近有許多往生的典範,都是止語精進念佛,請問以凡夫境界,繁雜環境中確實很難成就,是否應先萬緣放下成就往生資糧,或者應隨緣?...
答问节录(第91集) 健康的体质主要源于修行还是饮食?
健康的體質主要源於修行還是飲食?-第91集 ▲下载中心 問:老法師講經常說,學佛者應有健康的體質,端嚴的相貌光彩,才是好榜樣。請問除了修行功夫以外,飲食調理是否也應該注意? 答:修行是主,飲食調理是附...
答问节录(第90集) 方便语属于破戒吗?
方便語屬於破戒嗎?-第90集 ▲下载中心 問:第七個問題,五戒十善都有開遮持犯,請問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中,是不是也曾有為利益眾生而打妄語的情形? 答:沒有打妄語,利益眾生打妄語那叫開戒,不叫破戒,這...
答问节录(第89集) 在网络上讲经,需要大德印证吗?
在網絡上講經,需要大德印證嗎?-第89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底下一個問題,他說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免費的工具,非常方便。譬如網路視訊,由一個人說話,其餘的人都能聽得很清楚。若有三、五個人發心在這樣的網路環境...
答问节录(第88集) 供具上有经文,是否如法?
供具上有經文,是否如法?-第88集 ▲下载中心 問:第二個問題,他說供養佛菩薩供具上若寫著經文,如香爐周邊書寫著《心經》,請問是否如法? 答:這個可以,不但是香爐,供杯,供佛的水的這個杯子,都可以。 ...
答问节录(第87集) 佛像可以只印一部分吗?
佛像可以只印一部分嗎?-第87集 ▲下载中心 問:第一個問題,他說請來的經書每頁都印著有佛的頭像,請問如此讀誦是否如法? 答:無論是經書或是彩畫、文物,我們印佛菩薩的形像都要印全身的,站著的也可以,坐...
答问节录(第86集) 把道场交给阿弥陀佛,是什么都不管了吗?
把道場交給阿彌陀佛,是什麼都不管了嗎?-第86集 ▲下载中心 問:最後一個問題,請問師父說道場不如法就把它交給阿彌陀佛,什麼都別理,應如何交給阿彌陀佛?是否自己負責的執事都不需管? 答:交給阿彌陀佛是...
答问节录(第85集) 如何增长善根?
如何增長善根?-第85集 ▲下载中心 問:第二個問題,他說弟子認真努力聽經學習,但還是發現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夠。請問除多聽經、行十善,如何做才能增長善根,功夫得力? 答:你一直做下去就好,要把念頭轉過來...
答问节录(第84集) 想改坏习气,要辞去工作吗?
想改壞習氣,要辭去工作嗎?-第84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下面一個問題,他說我個人對工作很投入,毛病是會以相同的條件去要求他人,因此常常為別人的錯誤而生氣。請問我應該辭去工作,改壞習氣,再投入工作,或者在...
答问节录(第83集) 在极乐世界需要八相成道吗?
在極樂世界需要八相成道嗎?-第83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下面一個問題,他說諸佛皆示現八相成道以度眾生,但是西方無胎生,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是否例外,不需要八相成道? 答:對,西方世界沒有八相成道,為什麼?...
答问节录(第82集) 世间人听到弥陀名号,为什么生不起欢喜心?
世間人聽到彌陀名號,為什麼生不起歡喜心?-第82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他說這個世界眾生聽到彌陀名號,往往不能「歡喜信樂,禮拜歸命」,是否與《無量壽經》上彌陀大願相違背? 答:是的,《華嚴經》裡面講得透徹...
答问节录(第81集) 为什么做不到老实念佛?
為什麼做不到老實念佛?-第81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念佛之人不老實,是否為不明瞭「念佛成佛,念佛作佛」普遍的現象? 答:這個問也問的真實,確實不明瞭「念佛成佛,念佛作佛」,所以他不老實。 這裡面還有一個...
答问节录(第80集) 为什么念佛的人多,而成就的少?
為什麼念佛的人多,而成就的少?-第80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念佛者多,成就人少,是否在大乘菩薩的菩提心性上出現了問題? 答:可以這樣說法,原因很多,這是一個原因。菩提心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...
答问节录(第79集) 舍寿给父母,父母能得的到吗?
捨壽給父母,父母能得的到嗎?-第79集 学佛答问节录 ▲下载中心 問:兒女發心捨壽給父母,父母能得的到嗎? 答:能不能得到是在心地就是清不清淨、真不真誠。 古大德給我們講「誠則靈」,就有感應。不是真誠...
师父说(第23集)想极乐世界 念阿弥陀佛
想極樂世界 念阿彌陀佛-第23集 ▲下载中心 我們在平常的時候,應當常常想念阿彌陀佛本願的功德,常常想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常想就把這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,這個功德就大了。是阿彌陀佛的願,不是自己的願...
答问节录(第78集) 女众修行要比男众难吗?
女眾修行要比男眾難嗎?-第78集 ▲下载中心 問:有人說,世尊在經典當中,曾說男子是七寶身,女子是五漏身(五種,五漏身),是否表明女眾修行難度比男眾大? 答:這個事情很難講,我們要看實際環境的狀況。在...
师父说(第22集)一心念佛 不起别念
一心念佛 不起別念-第22集 ▲下载中心 佛在經上常說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生一切諸佛世界,見阿彌陀佛就等於見一切諸佛如來,統統都得到了。這個簡易,所獲的不可思議。『諸餘法門之所不及』,除了持名念佛...
答问节录(第77集) 可以借钱来供养吗?
可以借錢來供養嗎?-第77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弟子在未入網路學院前,在一個道場修學。弟子錢少,住持要求我們借錢供養,至今借貸無力償還,且與家人關係很糟,請問應如何解決? 答:你在這個道場修學,我們佛弟...
师父说(第21集)赞谤毁誉 如如不动
讚謗毀譽 如如不動-第21集 ▲下载中心 「盛衰、苦樂、稱譏、毀譽」,這八個字就是佛經常講的八風,一個人最低限度要八風吹不動,這叫八風。稱是稱讚你、讚歎你,譏是諷刺你、譏笑你,毀是毀謗你,譽就是我們今...
答问节录(第76集) 怎样可以坚持在网路上学习?
怎樣可以堅持在網路上學習?-第76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下面一個問題,平日工作繁忙,跟不上網路學院的課程,又想堅持學習,應怎麼辦? 答:我想網路上的課程,應該隨時可以看到,隨時可以下載,跟不上慢慢的學,...
师父说(第20集)老实真干 依教奉行
老實真幹 依教奉行-第20集 ▲下载中心 世出世間聖人給我們講的,多半是講原理原則,這些話裡面意思很深、很廣,要細心的去體會,要在生活裡面去實踐,從實踐當中你會有更深的觀察。然後才曉得,古聖先賢典籍之...
答问节录(第75集) 在网络上听经,是不是盗法?
在網絡上聽經,是不是盜法?-第75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師父在早餐開示時說過,「古時候如果不是真正拜老師,沒有恭敬心來求學,就是盜法」,我們現在每天在網上聽經,是不是盜法? 答:這個答案就在你問的裡頭,...
师父说(第19集)精进修行 法喜充满
精進修行 法喜充滿-第19集 ▲下载中心 一般人學佛雖然時間很長,但是他的疑惑未斷,見異思遷,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嚐到義味,我們平常講法味。他沒有嚐到法味,沒有得到法喜,所以他猶豫不決。看到人家學這個...
答问节录(第74集) “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”的含义是什么?
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的含義是什麼?-第74集 ▲下载中心 問:請問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的含義是指不要今天誦這部經、明天誦那部經,而不是只看一部經,就能通達所有經典。是嗎? 答:不是的,實在講,古人...
师父说(第18集)佛号不断 念兹在兹
佛號不斷 念茲在茲-第18集 ▲下载中心 什麼叫真念佛?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叫真念佛。念佛裡頭夾雜的妄想,不是真念佛,不許可懷疑,不許可夾雜,還得要相續不斷。不斷不在形式上,我們口念是形式,在實質...
答问节录(第73集) 如何落实“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”?
如何落實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?-第73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下一個問題,他說,我一直希望在生活上落實您的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這二十個字,可是為什麼總不懂得運用? 答:確實那二十個...
师父说(第17集)心中有佛 老实念去
心中有佛 老實念去-第17集 ▲下载中心 修行,心是主宰,不在形式,在心,心裡真正有佛。心裡沒有佛,天天拜佛沒用;心裡沒有佛,天天念佛也沒用,古人講的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心裡真有,沒有拜佛,也沒有念佛...
答问节录(第72集) 在道场看到不如法的人事物,怎么办?
在道場看到不如法的人事物,怎麼辦?-第72集 ▲下载中心 問:在道場看到不如法的人事物,該不該規勸、干涉?如不管,自己良心過不去。管了,福德智慧又不夠,與他人結惡緣。應該怎麼辦? 答:這就是不能管,也...
师父说(第16集)世出世法 统统放下
世出世法 統統放下-第16集 ▲下载中心 念佛同修要記住,世出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都是障礙,統統要放下。放不下,放不下也要放下;不放下就是障礙,障礙這一生往生,那個麻煩就大,那你就不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...
答问节录(第71集) “天上人间,唯我独尊”是什么意思?
「天上人間,唯我獨尊」是什麼意思?-第71集 ▲下载中心 問:佛出世後,遊行七步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說「天上人間,唯我獨尊」。請問其中含義,佛是否不夠謙虛? 答:沒錯,難得你提出這個問題,但是你不是...
师父说(第15集)持名念佛 老实真干
持名念佛 老實真幹-第15集 ▲下载中心 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。鍊什麼?鍊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叫真功夫。難,是不容易,佛教我們一個方法,淨宗的方法非常巧妙,就用這一句阿彌陀佛。宗門大德...
答问节录(第70集) 供养的意义是什么?
供養的意義是什麼?-第70集 ▲下载中心 問:是否必須依照經(《地藏經》)上所說的供養才如法? 答:經上所講的是舉例子,因為時代不相同了,思惟的方式不一樣,生活也有很大的變化,古今不同。所以要懂得供養...
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