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念了多年不能摄心是什么原因-第695集 ▲MP3下载 念佛念了多少年,不能摄心,妄想杂念还是多,除不掉,那什么原因?不是体性上出问题,体性上不出问题,是我们的方法有了问题。 念佛怎么个念法?观世音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94)我们要认识自己真心里头有宝
我们要认识自己真心里头有宝-第694集 ▲MP3下载 “奇特法者,如来正觉果海,名为奇特。奇特之极,至下”,到下面会讲到,“华光出佛之文彰矣”。彰是彰显,让我们都能够看到,都能听到,都能感觉到。 如来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93)哪几句话把净宗赞绝了
哪几句话把净宗赞绝了-第693集 ▲MP3下载 ‘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,最胜之道’,这十二个字赞叹这个法门,这就是奇特法。“诸佛所住”的是弥陀净土,“导师之行”是信愿持名,这两种都是最胜之道,谁知道? 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92)释迦牟尼佛所得的法是什么法
释迦牟尼佛所得的法是什么法-第692集 ▲MP3下载 念这句阿弥陀佛,不知道是在修禅定,禅定里头的无上法门。 这句佛号,把大小乘佛法、显教密教全包括在其中,一样都没有漏,将来的成就是大圆满,得到三昧之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91)念佛三昧就是清净平等觉
念佛三昧就是清净平等觉-第691集 ▲MP3下载 念佛三昧就是清净平等觉。真心现前,清净平等觉就是自性,中国人讲的本性,本性的体就是清净、就是不动。 这五个字里头,清净、平等就是中国老祖宗讲的本性;本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90)喝一杯茶 吃一餐饭都是智慧
喝一杯茶 吃一餐饭都是智慧-第690集 ▲MP3下载 学佛是学智慧,不是知识。用科学这套方法,它是求知识,行,学心性这门学问走不通,科学方法行不通。所以,心性学问需要的条件,真诚,真诚心、清净心、恭敬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9)智慧没有局限性没有后遗症
智慧没有局限性没有后遗症-第689集 ▲MP3下载 “《甄解》云:普等三昧及大寂定,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”,就是念佛三昧,用念佛这个方法得到的三昧。三昧是梵语,翻成中国是禅定。 “故知大寂定,通说即为佛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8)信愿根深蒂固哪有不成功道理
信愿根深蒂固哪有不成功道理-第688集 ▲MP3下载 《观经》上说这大善知识,他来劝你,你给他顶礼感谢,我谢谢你,我就守这个持名念佛,我不再改了,谢谢你的关爱,感谢,礼辞,不能动摇。大善知识。 那碰到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7)我们要记住第一希有之法
我们要记住第一希有之法-第687集 ▲MP3下载 佛今天要开演这个法门,“第一希有之法”,这句要记住。为什么? 真正能记住,常常记住,才觉得自己太幸运了,才真正发起的意愿,我这一生不能空过,我一定要把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6)佛法的大根大本是什么
佛法的大根大本是什么-第686集 ▲MP3下载 佛法的大根大本是扎在孝亲尊师的土壤上,没有孝顺心、没有恭敬心,阿弥陀佛来教你,你也不得利益。为什么?你把它听错,你把它解错了,你产生了误会。 开经偈上讲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5)为什么真正能离苦得乐的人很少
为什么真正能离苦得乐的人很少-第685集 ▲MP3下载 真正能离苦得乐的人很少。 正像《弥陀经》上所说的,不可以少善根、少福德、少因缘,那个“少”字是贯下去三句,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”,不能少善根、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4)一切诸佛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
一切诸佛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-第684集 ▲MP3下载 一切诸佛教学的总目标,就是这一句,离苦得乐。 苦的根源是六道,堕落在六道里面苦不堪言,六道里头能生人天,这是很侥幸、很稀有、很难得,绝大多数的时间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3)把人全教好了天下就太平
把人全教好了天下就太平-第683集 ▲MP3下载 本经讲三个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智慧、真实的利益,讲经说法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得真实利益。 《梵网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重戒,第一条“不作国贼”。贼是什么?盗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2)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
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-第682集 ▲MP3下载 佛弟子要跟佛一样,劝导众生就是我们的义务、是我们的职责。我们要劝别人先自己搞清楚,自己还有疑惑,不能教人真信;自己没有疑惑了,才能教人真信,真正发愿往生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81)我们苦恼的时候怎么办
我们苦恼的时候怎么办-第681集 ▲MP3下载 有同修问我,欢喜的时候念佛,苦恼的时候怎么办?遇到苦恼的事情、遇到灾难的事情,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把你的法喜念出来,肯定会念出来的。 为什么?记住经上这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70)想不想一生成就,想不想往生净土
想不想一生成就,想不想往生净土-第670集 ▲MP3下载 想不想一生成就?想不想往生净土?要是想,不难,真信切愿,一向专念,求生净土,个个都能成就。 纵然过去造了很多罪业,不要紧,这一句阿弥陀佛,经上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9)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句佛号不要间断
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句佛号不要间断-第669集 ▲MP3下载 所以初学,老师太重要了!要遇到真正老师,教给你,你能听话,你能真干,你会得受用。 你不能听话,不能真干,老师一般对你是结缘,跟你结个法缘,你跟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8)初果都没有证得,你怎么敢学地藏菩萨
初果都没有证得,你怎么敢学地藏菩萨-第668集 ▲MP3下载 自己没有度就先度别人,学地藏菩萨,地狱不空,我誓不成佛。这句话地藏菩萨讲可以,我们要学这个法门,不可以。 为什么?地藏已经成佛了,他已经到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7)广学是为度众生,一门是为了度自己
广学是为度众生,一门是为了度自己-第667集 ▲MP3下载 遇到这个法门不容易,稀有难逢,你的运气实在太好了,你怎么会遇到?遇到之后还怀疑,还不相信,还喜欢涉猎其他的法门,认为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,错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6)学佛修的是什么
学佛修的是什么-第666集 ▲MP3下载 学佛修的是什么?清净平等觉。清净心,这是从果德上讲的,清净心,阿罗汉证得的;平等心,菩萨证得的;觉就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佛证得的。 你自己要去想想,你去试试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5)无论哪一法门都必须要一门深入
无论哪一法门都必须要一门深入-第665集 ▲MP3下载 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的“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”。释迦牟尼佛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就是阿难等,这些人都是古佛再来,位置最低的也是法身菩萨。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4)到最后连阿弥陀佛都要放下
到最后连阿弥陀佛都要放下-第664集 ▲MP3下载 到最后连阿弥陀佛都要放下,都要舍掉。可以念,心里头痕迹都不著,那叫真念佛。 那念干什么?劝人念的,那是大慈大悲,他自己知道本来无一物。 这一句佛号是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3)自性清净心里头本来无一物
自性清净心里头本来无一物-第663集 ▲MP3下载 智慧德能充满了内心,从六根门头放光照物,我们今天讲耳目聪明,看得比别人清楚,听得比别人透彻,这是智慧德光,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不是外来的。 修什么?这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2)不念佛念其他的都是空过
不念佛念其他的都是空过-第662集 ▲MP3下载 这个念佛也要练,不能把它丢掉,在日常生活当中,什么事情都可以干,心里就一句佛号。 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,为什么?我们的目标是要清净平等觉,放在心上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61)人到无念很难
人到无念很难-第661集 ▲MP3下载 人到无念很难,做不到。八万四千法门都要走无念的法门。 大乘经上讲得清楚,而且非常简单,你对于一切法,就是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不执著, 内不执著于六根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50)遵守老師的教誨就是持戒
遵守老師的教誨就是持戒-第650集 ▲MP3下载 這個法門,諸位要知道,它是真實難信之法。雖然難信,易行,只要你肯真幹,你這一生就有成就。 諦閑老和尚常說,他那個鍋漏匠的徒弟,三年成就,不難。 鍋漏匠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9)如何离究竟苦得究竟乐
如何离究竟苦得究竟乐-第649集 ▲MP3下载 从这经上看,什么人有福?信愿持名一向专念的人有智慧、有福报,他的智慧福报都不可思议。他没开悟,他跟我们一样也是凡夫,为什么他有福我没福,他有智慧我没智慧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8)念头有能力改变物质的现象
念头有能力改变物质的现象-第648集 ▲MP3下载 念头有能力改变物质的现象,这个理是真理。 所以念佛人,海贤法师的师父念的功夫不错,你看报告里头,他曾经在广济寺,北京广济寺住了十二年,十二年没有出禅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7)作梦中佛事
作梦中佛事-第647集 ▲MP3下载 佛在经上最常用的比喻是作梦,因为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。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?我们心现的。 醒悟过来的时候,有没有想一想,刚才整个梦境是我心变现的,跟六祖大师开悟讲的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6)学佛菩萨要从哪里学
学佛菩萨要从哪里学-第646集 ▲MP3下载 “本经《寿乐无极品》曰:必得超绝去,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。是为真实之开善门也。” 你能这样修行,必定超绝,超绝六道轮回、超绝十法界,你到哪里去了?到极乐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5)顺境比逆境还厉害
顺境比逆境还厉害-第645集 ▲MP3下载 古人说“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”,我们决定要记住这句话,千万不要毁谤出家人。 为什么?那是破和合僧,破和合僧这个罪就是无间地狱,决定不能干,别人毁谤我可以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4)-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什么
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什么-第644集 ▲MP3下载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什么,眼见色,在色尘里面没有分别执著,这修小乘定;在色尘里头不起心不动念,法身菩萨的大定。 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,如如不动是禅定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3)读经是一种修定的方法
读经是一种修定的方法-第643集 ▲MP3下载 我们知道,古人教你读经,读书千遍,那是什么?叫你得定,你在读经的时候,从头到尾这当中不起一个杂念,把清净心念出来,就对了。 他一面读经一面还有妄念,一面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2)谁有把握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念佛
谁有把握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念佛-第642集 ▲MP3下载 谁有把握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念佛?什么人有把握?我们看到了,海贤的妈妈有把握,海庆法师有把握,海贤去年往生,也有把握, 不要人助念,知道几点几分...
答问节录(501)什么时候可把佛号放下?
什么时候可把佛号放下?-第501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念佛到什么时候可把佛号放下?能不能放下? 答:能不能放下在自己。 但是念佛念到真正成就了,他不会把佛号放下,为什么?还有很多人没有成就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1)善知一切救度之法
善知一切救度之法-第641集 ▲MP3下载 “善知一切救度之法”,你教给他确实能帮助他,他也会欢喜接受,这是法眼,认识法,用什么方法帮助众生。 我们现在没有开法眼,但是我们自己学的这个法门,等于开法眼...
答问节录(500)见到阿弥陀佛就一定能往生了吗?
见到阿弥陀佛就一定能往生了吗?-第500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经常听说某某人见到阿弥陀佛了,可是为什么他们当时不求阿弥陀佛接引西方极乐世界呢? 答:有很多人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如果一接引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40)佛法承传不是知识是智慧
佛法承传不是知识是智慧-第640集 ▲MP3下载 《会疏》里头说:“佛道正见,名为法眼。”佛道,成佛之道,正知正见,这叫法眼。 无论什么法门,只要你持之以专、持之以恒,都有一定的成就。所以说法门平等,...
答问节录(499)明心见性后为何还需老师印证?
明心见性后为何还需老师印证?-第499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所谓明心见性的境界,应该超越阿罗汉,也具足某些神通,自己应该知道。请问在六祖惠能大师会下成就之人,为何还需老师印证? 答:印证是有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9)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是念佛的秘诀
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是念佛的秘诀-第639集 ▲MP3下载 我们只要抓住这个法门,你肯相信,你一生就成佛,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一生决定能证得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,你能达到这个境界。 要多长的时间?一般人...
答问节录(498)念佛能灭罪,是否还要承受恶报?
念佛能灭罪,是否还要承受恶报?-第498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《地藏经》说,念佛可以“获福无量,灭无量罪”;而老法师在讲席中说“欠命还命,欠债还钱,修行证果的人也得还”。请问二者是否矛盾?罪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8)阿弥陀佛的法门就是一切法门
阿弥陀佛的法门就是一切法门-第638集 ▲MP3下载 照见一切法门是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 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,六祖惠能大师的话,“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”,一就是能生的自性,...
答问节录(497)从事毛皮收购行业,是否障碍往生?
从事毛皮收购行业,是否障碍往生?-第497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弟子没学佛之前,从事毛皮收购行业,每天到屠宰场收购牛皮。学佛后,感觉这个行业不太好,但在法理上始终认识不够透彻,请问这个行业不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7)净宗完全靠阿弥陀佛威神加持
净宗完全靠阿弥陀佛威神加持-第637集 ▲MP3下载 最基本的,读经、读注解,所谓“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”。 我们希望《无量寿经》能念三千遍,三千遍能背诵了,念老的注解至少要看三十遍,这分量很大。 三十...
答问节录(496)佩戴佛像能否消灾保平安?
佩戴佛像能否消灾保平安?-第496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下面一个问题,第六个问题,世俗人喜欢在脖子上挂玉佛像,请问这种作法是否合法合理,真能消灾保平安吗?第二,为接引初机,以这种说法祝福他,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6)一切诸佛世尊为什么出现在世间
一切诸佛世尊为什么出现在世间-第636集 ▲MP3下载 一切诸佛世尊为什么出现在世间?悲心,像一棵大树的种子一样,它有根本。 “密部”,这讲密宗,密宗《大日经》第一卷说:“菩提心为因,大悲为根本。”“...
答问节录(495)学佛是老年人才应做的事吗?
学佛是老年人才应做的事吗?-第495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弟子遇上很多人认为信佛是老年人消磨后期生命的活动,对年轻人学佛无法理解!请问应如何破除此等人士的成见,让他们对学佛有个正确的认识? 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5)虚伪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
虚伪高下是妄心不是真心-第635集 ▲MP3下载 这个真实平等,我们要认真学习,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要真实、平等,对事、对物都要用真实心、平等心,这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诲。 真实的反面是虚伪,平等的...
答问节录(494)未受三皈五戒能否往生?
未受三皈五戒能否往生?-第494集 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 问:在《佛学问答》中,曾有人请问李炳南老居士:“未受三皈五戒能否往生?”李老师答“只能升天”。请问应如何理解? 答:这是只是限于没有受三皈五...
科注第4回精华(634)七情五欲都是烦恼、都是枷锁
七情五欲都是烦恼、都是枷锁-第634集 ▲MP3下载 《华严经》上说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多是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是八万四千法门,这个道理要懂。 你只要进去了,从一个门进去,八万四千法门全得到了...
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