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示现在人间会不会造业-第944集
“盖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居先”。这四句话古大德说的,非常重要,我们学佛功夫得不得力,这十六个字说尽了。 入道最重要的门道就是发心,要发真心。发心干什么?发心作佛。你看他这个地方的发心,‘取愿作佛,悉令如佛’。 我们只有一个愿望,去作佛去,作什么样的佛?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,要发这个心,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。修行急务,修是修正,行是行为。 行为无量无边,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,三业身口意,意业行为;言语,口的行为;造作,身的行为,行为无量无边,不离开这三大类,所以佛用身语意包括尽了。 这三种行为要错了,把它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什么是错了?六道凡夫全错了。我们不是有修行的标准有善、有恶吗?善恶都错了。 为什么?你修善业,感得果报是三善道;你造恶业,所感的是三恶道,三恶道、三善道都是六道,出不去。 一定要晓得,三恶道消恶业,三善道消善业,都是消业的,有因有果,都是错误的。怎么办?要有智慧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,造恶不著造恶的相,这叫真修行。 也就是说,菩萨示现在人间,他有三业,好像我们人一样,其实不然,他没有造业。 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有人说他老人家辛苦一生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可是他老人家说,他这一生没有说过一句法,谁要说佛说法,叫谤佛。 怎么他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否定了?我们学佛时间久了,慢慢体会到一点意思,他是不是真的没说法?真的没说。这法从哪来的?感应里头自然流出来的。 你看我们凡夫说话,他起心动念想一想,我给你说什么,那就有说;佛没说,佛没有想。我们是用第六意识思惟、第七识执著,阿赖耶含藏种子,这就变成有为法了。 佛讲经说法、种种示现无为法。无为法是什么?没有起心动念,所以他没说,他也没造作。眼看外面看得清楚,耳听音声听得清楚,这是什么?这是性德。 这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起作用,没有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阿赖耶起作用,那就造业了。 他看没有起心动念,听没有起心动念,说没有起心动念,一切造作也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起心动念是没有无明,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。 我们知不知道起心动念?不知道,它太微细了,粗念我们知道,细念我们不知道。 所以佛问弥勒菩萨问得很巧妙,佛问弥勒,“心有所念”,凡夫心里起个念头,“几念几相识耶”,这是经的原文,凡夫起这一念有几个念、有几个相、有几个识? 所以这一句话问了三个问题。几个念头,细念组成一个粗的念头,凡夫觉察到了,细念觉察不到。 这个细念里面有几个相是物质现象,念是心理现象,识心理现象,也就是我们平常经里面所说的五蕴,五蕴“色受想行识”。 佛这句话里头问的就是,心有所念,这个念头有几个色法?我们说有几多色法(物质现象),有几多心理现象,就是念头(细念)起来。 弥勒菩萨回答的“一弹指”,很短的时间,有“三十二亿百千念”。三十二亿,百千是十万,三十二亿乘十万,三百二十兆,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细念,微细念头。 “念念成形”,形就是物质现象,就是色,每一个念头都有色,都有物质现象,“形皆有识”,每一个形统统都有受想行识。 这才知道五蕴是说什么,我们才有个粗浅的概念,这个概念我们见不到。现在这个里头的形,念念成形被科学家找到了,现在的量子学家把物质现象这个谜揭穿了。 物质是什么?根本就没有物质存在,物质是念头波动产生的幻相。因为它太快了,速度太快了,我们以为是真的,不知道它完全是假的,根本就不存在。 你真正搞清楚你才肯放下,放下什么?对于物质现象里头不会起心动念,就放下了,不起心不动念完全放下了。
来源:净宗学院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