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以高等教育的方法达到幸福和平(2016年3月15日)澳洲图文巴南昆士兰大学

admin 2020年最新开示评论2阅读模式

以高等教育的方法达到幸福和平  (共一集)  2016/3/15  澳洲图文巴南昆士兰大学  档名:21-765-0001

 

尊敬的校长、副校长、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、各位嘉宾,大家好!今天很高兴能和各位在此地聚会。南昆士兰大学是澳洲着名的高等学府,非常重视运用通讯科技进行远程教育,取得了卓着的成果,我们十分讚歎。同时,南昆大也是我们淨宗学院的好邻居,我们住在一条街上,十多年来,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友谊,进行过各种合作项目,共同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。能与这样优秀的大学合作,令我们感到非常荣幸!

 

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「以高等教育的方法达到幸福和平」,我将以我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来说明这个主题。现代人所谓的高等教育,通常是指大学以上的教育,因为学习的知识层面广,并且深入专业知识领域,所以称为高等教育。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概念,注重在智慧与德行的提升,知识层面的广大是次要的。

 

当前世界动荡不安,无论贫富贵贱,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,贵而不安、富而不乐,天灾人祸不断,大家距离幸福和平似乎愈来愈远,怎麽办?我记得二O一O年,世界科学家在悉尼举办一次论坛,讨论如何应对灾难。美国的布莱登博士,他的结论是,建议大家要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。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非常重要。近年来量子物理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这与佛在大乘经上常说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非常相应,可见心念是关键。我们下面分开来讲:

 

一、中国古人教育的原理原则

 

在中国,使用了七百多年的启蒙书《三字经》上前面有八句话,就是中国老祖宗教育的原理原则,这八句话说,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;苟不教,性乃迁;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这是中国五千年来古圣先贤教育童蒙基本的概念,千百年来没有变化。每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,本性都是善良的,但是习性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而变成不善,如果不加以教育,习性会变迁,离本性愈来愈远。教育的原理原则就是要专一,古人教育的理念由始而兴;目的是要扭转不善的习性,回归善良的本性,也就是要弃恶扬善、改邪归正、端正心念;教育终极的目标是柔和,把我们的本善永远保持下去。下面:

 

二、什麽是高等教育

 

这裡的高等教育是指能够帮助大家端正心念的圣贤教育。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,中国人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君子,所以,教人成就圣贤君子的教育就是高等教育。中国古老的经典《大学》就是专讲高等教育,它一开头就说,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。高等教育的宗旨,在于显明自己本来光明的性德,也就是回归善良的本性;在于亲近人民,使大众都能够显明心性,回归本善;在于达到完美的境界。明白了最终的目标是达到完美的境界,就要把心定在这个目标上,如此心就能安定下来;心安定之后,清明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,有了智慧就能有所成就。

 

《大学》又说,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」。这是说,上自国家领导人,下至平民百姓,全部都是要以修养品性、端正心念(修身)做为根本。这个范围很大,意思是所有的人都应该修身。运用在今天的大学教育裡头,那就是无论所专攻的是文科、理科、工科或者是商科,都要以修养品性、端正心念做为根本。所学的技能是枝末,修身才是根本,如果本末倒置那就错了,就可能产生很多问题,不善的习性可能偏离善良的本性愈来愈远,甚至会损人利己,危害社会。

 

怎样才能修身?这就讲到要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。格物就是放下对于物质的欲望;「格」是格斗、是格除,格物是跟自己的欲望,贪瞋来打仗。战胜自己的物欲,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,放下贪瞋痴慢疑这五毒烦恼,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。欲望是无底的深渊,会蒙蔽人的智慧,使人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,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所以中国古代礼仪的经典《礼记》上说「欲不可纵」,意思是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,必须有所节制。这一点,伊斯兰教也有相应的教导。去年,我到新加坡访问,哈比哈山长老告诉我,《古兰经》所说的圣战,就是要战胜自己的贪瞋痴慢疑,不是对外面杀人的意思。这个意思多好,跟儒家的格物是同一个意思。

 

「致知」,格除物欲之后就有了智慧,真实的智慧才能够生得起来。真正能够把物欲放下,甚至于物欲的念头变澹了,都能感到头脑清醒了。这个知是真知,是人的良知良能,也就是本来光明的心性,《大学》裡讲「明明德」这个智慧,这是真智慧。格物可以达到寂定的目的,而致知是从定起照,生起观照的作用,这样才能成就智慧。一天到晚眼睛看到的、耳朵听到的,六根接触到六尘境界全是学问、全是智慧,这才叫致知,这比经本的范围大得太多太多了。致知而后才能诚意,就是至诚心,没有一丝毫的虚伪,也就是真心、大菩提心。格物是放下烦恼障,致知是放下所知障,这两种障碍放下之后,才能够恢复自性的智慧光明,真心就显露了,这就是圣贤,这就是神圣。「正心」就是真心所起的作用,对于自己而言,是好善好德的深信之心;对别人而言,是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。

 

以上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是修养品性、端正心念,是内学。中国古人讲,内是以真诚,外是以慈悲,救度一切众生,端正心念是内学。所以说「内圣外王」,是内学、自觉,也就是高等教育或是圣贤教育的根基。后面这四条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是外王,也就是怎样教化众生,怎样统理大众,是觉他,也就是高等教育或者是圣贤教育的运用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3月17日19:55:0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962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