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7/8/9 台南極樂寺 檔名:11-002-0011
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。我們接著看《三字經》接下來的經句:
【禮樂射,御書數。此六藝,今不具。】
這句經句提到我們古代的六藝,讀書人都要學習。『禮』指的不單是禮儀而已,整個禮的教化的部分。『樂』包含音樂、舞蹈,一切樂理,甚至延伸到一些藝術,都屬於樂教。『射』當然不能單指射箭而已,應該指的是整個武術,包含練武當中的音樂都在其中。『御』這裡指的駕車的技能,我想延伸開來應該是服務他人的能力,這是御。『書』,可能我們看到這個字會聯想到書法,而孔子那個時代毛筆還沒有發明,所以這個書,應該指的文字、文章、文學這一類的。『數』,包含算數,包含陰陽都在裡頭。而這『六藝』,『今不具』是章太炎先生他增補的《三字經》經文,感嘆這些六藝的學習我們現代非常缺乏。
而在《弟子規》當中,引用了孔子的一段教誨為綱,就是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泛愛眾,而親仁」。等於是我們在道德方面,孝、悌、謹、信、愛眾、親仁,這些就是非常重要。「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」,學文包含學經典,包含學像六藝。而這個行有餘力,在蜀中的大儒張南軒先生,他對於行有餘力的一個解釋,是強調到前面這些德目是德行的根本,假如我們這個根本沒有扎好,然後就學習這些其他的典籍,包含六藝這些才能,那就變成了沒有根本的才藝、技藝了。沒有根的技藝,可能就會比較長浮華。
就像我們在現前的社會,看到很多孩子他也學不少,樂器,才藝這一類的。但是假如對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,這些德行都沒有去深入,沒有下過功夫,他就學很多的才藝,可能會延伸出孩子比較驕傲、傲慢這些現象。所以《弟子規》才提醒,「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」,因為只要傲慢起來了,成不了真正利益社會的人才了。所以《弟子規》這一句,我們再用《論語》當中孔子的教導,印象就會很深刻了,孔子說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」,那他的才能跟周公一樣的水平,辦事也很會辦,「使驕且吝」,他驕傲而且還吝嗇,「其餘不足觀也已」。就是他有這麼高的才能,只要他德行不穩定,德行不穩健,有傲慢又有吝嗇,那這些習氣,假如真的讓他處在一個重要的位置,那就非常危險了。他會瞧不起人,他吝嗇了,他會比較想自己,那他想自己要保留這個位置他的利益,他就有可能去嫉妒他人。
所以《大學》裡面就提到,真正好的人才,「若有一介臣,斷斷兮無他技,其心休休焉,其如有容焉,人之有技,若己有之」,他的才能不是說要非常高,但是他度量大,懂得欣賞佩服他人,那這樣是可用的人才。但是假如他的心量小,容易嫉妒人,跟人計較,那他很可能就變成像歷史當中,造成安史之亂的李林甫,那才華很高,唐玄宗覺得把事交給他他很放心,他種種這些社會制度的改革、軍事的改革,他都給它做得挺仔細的,也挺有這種規畫能力的。但是你看心胸狹隘,傲慢嫉妒,最後所有這些忠臣統統被他害、被他貶。所以成語有一句叫口蜜腹劍,他的笑裡藏刀,很奸詐,就是講李林甫,把整個唐朝從盛世,搞到幾乎亡國的安史之亂。
所以大儒張南軒強調,沒有根本,沒有德行的根本,學六藝那只是學一些技藝,甚至於會影響他的德行。因為他沒有基礎了,學了這一些才藝,可能變成他起這些傲慢嫉妒的增上緣。所以我們得時時很慎重,德者本也,要護念好德行,護念好他的善心。佛門講善心所有十一,惡心所有二十六,所以人處在這個世間,假如沒有像孟母三遷這種精神,有父母護念,有老師護念,把他德行的根扎得很深,能夠立得住,世間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,假如不能扎到這個程度,確實我們看到,處在這個世間不進則退,確實大部分的人他的靈性是在墮落的。所以總在遇緣不同,他得有好的父母老師,好的團體來護念他,這是這一生的重要性。
而我們娑婆界退緣太多了,釋迦牟尼佛一直勸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邊到了就圓證三不退,不會退步了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六塵都在說法,你所有的同學都是諸大菩薩諸上善人,老師又是阿彌陀佛。所以真的明白西方依正莊嚴的殊勝,我們時時不要忘了人生最終的目標,要淨土為歸。而且我們要到西方去,對這個世間不能有貪戀,貪戀世間一根草都不能往生。我們今天走弘揚正法,弘揚漢學的路,這是我們一個法緣,積功累德的法緣。但是可不能在走這條路過程,對世間五欲六塵有所貪求,那我們就不是積功德了,只是修福報而已了。只要有貪求,出不了六道,又得要搞輪迴了。
所以師長講,我們這一生往生,弘揚漢學傳統文化,生生世世都能做。這一生不往生,弘揚傳統文化只能做一輩子而已。而且實在講,我們假如對世間還有貪求,做傳統文化也不圓滿,甚至還會有流弊出現。甚至魏徵大人送給唐太宗的八個字,「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」,每一個勵精圖治的君王,他一開始志向遠大,也很勇猛精進,但能不能保持到終了。老祖宗留了一句話給我們,「蓋棺論定」,孟子說的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,他終其一生都是戰戰兢兢,不鬆懈的。但是能這麼下功夫的聖哲人畢竟少數,發心容易,恆心難。佛門有一句話提醒我們,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天邊;學佛三年,佛化雲煙。那我們可不能學成這個樣子,不能做這樣的弟子。所以佛門說,初發心成佛有餘,一開始那種勇猛,只要能保持下去,這一生決定可以成就。
所以為什麼鮮克有終,很少人能夠保持到終了。我們就舉唐朝唐玄宗,開元之治是他成就的,安史之亂也是他後來中晚年,怠於朝政,荒廢朝政,又用了奸臣李林甫、楊國忠,才感來這麼大的戰亂。所以他當初一登基的那一分勵精圖治,沒有能夠保持,最後還是享樂安逸,世間的對於財色名食這些欲望起來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剛剛講道,我們剛剛講到的這一句,做傳統文化只要不求生淨土,只能做一輩子,而且這一輩子是不是能夠做得圓滿,打一個問號。很多人剛開始出來做,利眾的心很強,慢慢得到讚歎,慢慢別人很照顧,福報現前,就容易染著了。一開始無求的心,講學不辭勞苦,不求報酬,慢慢的也強調要多少報酬了。所以人有時候染著墮落,都在不知不覺當中,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性,才能不染著。
我們看李炳南老師,他訓練的學生,出去講學連水都自己帶,所以這個精神我們要能體會,不給人添一點麻煩。當然假如主人非常堅持,在人情上我們也可以,推不掉的時候喝一杯熱茶,總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。但是這個表法我們要體會到,就不佔人家,不添人家一點便宜。為什麼?感恩,人家讓我們去習講,讓我們可以學習,可以成長,這都是護持我們的弘法的事業,這些都是恩德。所以常存這個感恩的心,不給人家添麻煩。對自己來講,就是時時都是體恤到別人,時時都不能去要求別人要給我什麼,這才能對治貪。從一開始做這件事就是沒有任何索求,到一生亦如此,這個才能到最後是功德圓滿。
像聶教授,聶老,他這麼多年來講學,在國內、在海外,他到聯合國去過,在日本、韓國、台灣、東南亞這些地方,他都有去講學,兩千多場,他也是分文不取,所以這些也是我們現代很好的榜樣。像師長老人家弘法一生,包含所有的法寶,都是免費供養給大眾。所以我們走這條路,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然後所有的恩德我們要放在心上。
而上一次,師長在英國漢學院的時候有講到,《大學》裡的知止是止於至善,他知道這個人生目標。而能夠更具體的,止於求生極樂世界,那老人家這個指導非常的重要。因為現在這個世界,五欲六塵的誘惑,不知道比一百年前的社會多多少倍,太容易貪戀染著。所以這個時候假如不止於西方極樂世界,真的那種貪欲的增長很快。我們也看到很多出來講學弘法的人,在五欲面前忍不住,我們看在眼裡都會感嘆,一失足成千古恨。所以師長這一個知止,止於脫離六道輪迴,求生淨土,這樣能讓人對五欲六塵的貪求能止得住,這一生什麼都不求了。「知止而後有定」,定在求生淨土的目標,定在積功累德,活一天為正法為眾生做一天,每一天都是最後一天,不留戀世間,不懊惱過去,不貪求未來。「定而後能靜」,這個心靜得下來,能安得下來。心能靜能安,遇到事情不會有很多妄想雜念恐懼,你很多恐懼都是害怕,擔憂未來,你都不會有這些擔心,煩惱。甚至於相信佛菩薩安排,自己不操心了。心能靜能安,遇到什麼事都能夠以經教來思惟。「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」,你遇到事情就能思惟,得到怎麼應對的好態度、好方法。古人留下了這些話,確實是慈悲,是對我們的護念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希望我們發願學聖學賢,不要學成沒有根本,不要學成像無根的花一樣,好看幾天,最後還是凋謝,還是發臭了。所以本來要學聖學賢,最後學成了染著在五欲六塵,那就耽擱了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東土難生的一生了。所以這些都是過來人給我們的叮嚀。
接著經句講:
【惟書學,人共遵。既識字,講說文。有古文,大小篆。隸草繼,不可亂。】
太炎先生這裡講到唯有這個書學,這裡的書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是文字學,學習文字學。『人共遵』,共同遵守的一個應該要學習的。『既識字』,能夠識字了。『講說文』,這個說文就是指《說文解字》。因為我們剛剛提到六藝,禮樂射御書數,這六藝,現在的人有下功夫學習的相當少了。尤其這個書學方面,我們要深入文化,對文字,對文言文,都要下一番功夫,有了這個工具我們才好深入經藏,所以要「講說文」。
接著講『有古文,大小篆』,這是講到篆書有分大篆小篆,大篆是周朝時候形成的,又稱為籀文,就是石鼓文;小篆是秦朝統一六國之後,希望能夠車同軌,書同文,所以宰相李斯建議秦始皇,創造了小篆的文字。所以小篆也稱為秦篆,秦國時代發明的。『隸草繼,不可亂』,這是講到另外兩個字體,就是隸書跟草書。這個隸書是秦朝的程邈發明的,所以隸書也有稱作程邈隸,這是小篆之後有發明隸書。接著在東漢又形成草書,是漢章帝時候發明的,它也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明了草書。所以這是四種文字,四種字體,都有它們的特點。
接著經文講道:
【若廣學,懼其繁。但略說,能知原。】
太炎先生他本身是很了不起的文字學專家,他在一九二三年於上海有一場演講,談的就是我們中國的國學,後來他的學生又把它整理成小冊子。而太炎先生有講道,中國的學問從宋代到清代,大分成三個部分,義理、詞章,還有考據。這三個的順序,義理排在前面,主要是學問裡面,研究經典的微言大義,那這個是最重要的。因為這些微言大義,才能指導我們作聖作賢,指導我們敦倫盡分。詞章指的是文章,詩詞歌賦,這些都屬於詞章。而詞章之學主要是用來講述,用來傳播經典,那當然詞章也不可以輕視。我們看很多這些,在《古文觀止》這些千古文章,它也把很多這些五倫十義,透過很好的文章把它傳承下來。第三考據,就是指我們所說的文字、音韻、訓詁,這一些內容。甚至還包含文獻學、校勘學,這些都在考據的範疇之內。這些是屬於作文章的工具,還是不可少,所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這工具還是要會,才能深入經典。太炎先生講到這三大塊,也是強調義理最重要,考據是做文章的工具,不能夠不掌握。因為中國的文章很多都在三國之前,這些文章有很多是通假字、異體字,所以在南北朝的時候,都還沒有完全規範。所以假如不懂得文字,不懂得音韻,怕你有時候會看不懂古書,往往容易出錯了。所以太炎先生說,這個是要認識的。但是假如『若廣學,懼其繁。但略說,能知原』,就是知其大概整個文字的源流都清楚,這個六書造字這些基本都很了解。至於除非你發心一輩子專門研究文字方面,那可以下得更深的功夫。所以是「但略說,能知原」,這樣可以。
我們接著看接下來的經句:
【凡訓蒙,須講究。詳訓詁,明句讀。】
我們看這個『訓蒙』,這個「蒙」是《易經》的蒙卦,指草初生的狀況,形容孩子小,懵懂,不甚明白。在這個時期給他很好的教育非常重要,因為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就很重要了。你錯過了這個教育的時機,要再把他導正,我們前面講的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就很辛苦了。「時過然後學,勤苦而難成」,這個勤苦而難成,不只是說他的學問方面,成年之後再來學,辛苦,記不住,這是學問。我們看小孩十五歲以前背的東西,一輩子都不會忘,抓住了他記憶的黃金時段,這叫及時法,「當其可之謂時」,他這個機會教育點要掌握住了。時過然後學,他記憶力的黃金時段錯過了才學,那勤苦難成,比較辛苦。學問如此,道德亦如此,他從小扎德行的根,他沒什麼染污,那扎下去了,三歲看八十。可是假如三歲以前這一千天沒有掌握住,染上習氣了,就像我們成年以後才學聖教,要改一個習氣有時候真的感覺要命,像扒一層皮。所以這個為什麼說蒙以養正聖功也,趁孩童那麼年幼,把他的正知正見,把他的品德建立好,這是多麼殊勝的功德事。所以師長老人家說,重視胎教可以出聖人,重視三歲以前的教育可以出賢人,成人以後才學,能學到君子不錯了。所以老人家講這一段話,我們再看《易經》這一句,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,非常有味道。
當然可能說到這裡,可能有同學都是年紀比較大了才開始學的,所以有開始就不會太晚,也不要有遺憾。有遺憾是煩惱,轉煩惱為菩提,我們要把這個遺憾轉成一種願力。把我人生的遺憾轉成願力,就是去護念所有跟我們有緣的後進,看到親戚朋友剛好有懷孕的,你就要趕快提醒她,這個時候胎教重要,把三太的故事告訴她,說不定就讓她胎中的孩子可以享受到胎教,跟三歲以前的教育。所以人生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走,遺憾可以轉成願力,苦難也可以轉成願力。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,有佛法就能轉。師長老人家從小經歷戰亂,那戰亂是世間人看起來是非常苦難的,可是因為經歷了戰亂,老人家才有悲天憫人的胸懷。好,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經句,就會明白教育這些重點,然後我們往後自己,為人長輩、為人老師,就要更盡力護念好民族的這些幼苗。
所以接下來講到的『須講究』,需要講是講解,究是深究,追根究柢。這是談到一個做學問的態度,所謂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」,不能打迷糊仗,不能稀里糊塗的,不能不求甚解,這是一個做學問的態度。『詳訓詁』,詳細解說,這個「訓詁」是指了解字的意思。比方同一個字,它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意思不一樣,都要給學生詳細講解,不然會領悟錯誤。禮旭自己以前在讀書就有這種感受,怎麼同一個字在這裡是這個意思,在那裡是那個意思,有時候都把它錯解了。像現在有《形音義大字典》,它可能一個字,在《左傳》是什麼意思,在《論語》是什麼意思,它都把它列出來,那就比較全面去了解。甚至一個字有不同念法,然後念法念音不同,表的意思也不同,都要詳細了解,詳訓詁。比方這個我們常常看到的一個字,著,穿著、拿著,這個狀況也不一樣,拿跟穿不一樣都是用這個著。還有另外一個讀法ㄓㄨㄛˊ,ㄓㄠˊ,好幾種念法,著(ㄓㄠˊ)火了你就不能念ㄓㄜ,而且這著(ㄓㄠˊ)火意思又不一樣了,好。
再來『明句讀』,因為字字連綴成一個完整的意思,稱為句,那也是它的文辭語氣已經結束了,它表達完整了,語氣結束了,這是句。讀就文辭太長,略微停頓,這個是讀,我們說逗號。因為以前的書它沒有句讀,那都要你讀的時候要把句讀標出來。那假如不明白句讀,沒有學會句讀,有時候句讀弄錯了,可能整句話的義理都了解錯誤了。所以能會分句讀,對於一篇文章才能略知它的大概,才能不把這個句子跟文章意思錯會了。那剛好有個笑話講道,有一個客人在主人家住了好多天,因為也下著雨。結果這主人覺得想請客人走了,實在太多天了,那他就寫了底下的這個句子,下雨,天留客,天留,我不留,意思是提醒那個客人趕緊走了。但是因為這個寫的時候沒有逗號,所以這個客人他就理解成,下雨天,留客天,留我不?留。所以他還要繼續住了。所以這是句讀不同,整個意思就很不一樣。
我們看底下的經句:
【為學者,必有初。小學終,至四書。】
我們追求道德學問,要重視學習的次第。在《禮記.學記》當中講,「學不躐等也」,學習躐等,基礎不穩,學習躐等,會急於求成,這樣學習很難成就。不只儒家強調這一點,佛家本師都有講道,「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你要學大乘佛法沒有小乘做人的基礎,這樣是很難學成就的。就像韋提希夫人,她家庭發生很大的變故,她祈求佛陀,能不能告訴她,在這個宇宙間還有沒有更好的國土,她願意求生去修學,她覺得這個世間太痛苦了。她也很有智慧,佛陀讓她看了許多的佛國土,她最後還是選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佛首先告訴她淨業三福,所以她要圓滿功德往生西方,都要從這個三福修學開始,要有這個基礎。而這三福裡面的第一福,就是基礎中的基礎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要從孝敬慈心,還有修十善扎根。這個都是告訴我們,學習不能躐等。
《增廣賢文》當中也講道,「訓子須從胎教始,端蒙必自小學初」,要從小學開始學起。而我們看到小學兩個字,那得要了解這兩個字代表什麼意思。一般古代八歲入小學,十五歲才入大學,那這個小學這兩個字是指學校。他從家庭到學校讀書,等考試成績好了,再入國家的大學,那個都要參加考試的。而在《養正遺規》陳宏謀先生序文裡面有說道,童蒙小時候記性好,理解力還沒有上來,所以當讀之書一定在十五歲之前讓他完全背誦。所以假如說這個小學是指學校,小學終,小學畢業了再來學四書,這個說法就說不通了。所以這個小學,因為《三字經》,也是南宋末年這王應麟先生編的,應該這個小學是指,朱熹夫子和他的學生劉清之合編的一本書。而這一本書是從《禮記》,還有史部裡面的一些歷史故事,合編起來的,教導童蒙日常行為的規範,跟一些歷史典故。這本書在宋朝還有元明清,影響非常大,這個我們要了解一下這一個典故。而且在清朝的時候,甚至國家明文規定,童生考試必須考《小學》,這個就是指朱熹夫子編的這本《小學》。
而《小學》主要教什麼?我們剛剛講到的,就是整個教童蒙日常生活行為的規範。曾經有人向朱熹夫子請教,學習該怎麼學?這是成人問的問題。朱夫子回答,從《小學》學起,就是從《小學》這一本書學起。朱夫子強調,因為學《小學》才懂得做人,《小學》教我們如何做人,而朱夫子他的原話說,這是個做人的樣子,其實就是把做人德行的基礎要先建立好。『小學終』,才能『至四書』。
談到這裡我們就想到,林則徐先生他的「十無益」,其實這十無益對我們的人生啟示非常大,因為他談的都是根本。假如我們對這十無益沒有領會,我們的人生再怎麼努力,都是捨本逐末,本末倒置的人生。所以林則徐這個對人生的總結,很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,我相信這也是他一生智慧的總結、歷練的總結。所以聖哲人都是毫無保留,把他人生的體悟和盤托出,我們肯領納,甚至去落實,人生會少走很多彎路。像他十無益一開始就講了,「存心不善,風水無益」,我們看現在人花多少精力跟金錢,都在研究風水看風水。其實真正福田從哪裡?心耕。六祖大師說的,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,從心而覓感無不通」,這句話真看懂了,就不會把時間金錢耗在這些枝末打轉。「不孝父母,奉神無益」,所有的神明不是教我們從孝道做起?只是去燒香燒很多炷香,就想求神明保佑,這不顛倒?甚至褻瀆神靈了。所以不孝父母奉神無益,福田要靠心耕,最大的福田就是恩田,就是父母恩。「兄弟不和,交友無益」,連手足之情都不懂得珍惜,不懂得感恩付出,還能跟人真心交朋友嗎?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。包含讀書,林則徐先生說,「行止不端,讀書無益」。這個行止不端正,就代表他規矩德行的根沒有扎好,很多書都背起來,也是輕浮也是傲慢,成不了大器。所以這裡講「小學終,至四書」,就代表做人的根基要先扎牢。所以林則徐先生也是這樣提醒,其實各個朝代的聖哲人,談的做人做事,這些理都是相應的,而且是不厭其煩提醒我們。「行止不端,讀書無益」。「心高氣傲,博學無益」,我們剛剛已經舉了孔子的話,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餘不足觀也已,你再怎麼博學,你哪怕是雙博士,甚至拿三個博士沒用,跟人合不來成不了事的。
所以把《小學》學好了,再來學《四書》。那大家可不要看了《三字經》這一句,趕快去找朱子的《小學》,其實那個是宋朝編的書,是那個時候的禮,那個時候的規矩。而離我們最近的,清朝李毓秀夫子編的《弟子規》,李炳南老師編的《常禮舉要》,就包含了,包含《小學》裡面的一些歷史典故,《龍文鞭影》講的還更多。所以我們就可以以《弟子規》《常禮舉要》《龍文鞭影》,這些教材來代替《小學》。而且《小學》它是會集的,不容易記誦,反而我們《聖學根之根》這些,《弟子規》《太上感應篇》《龍文鞭影》,這些都容易記誦,很多都是有韻文的,小孩子或者我們大人,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住。我們雖然成人,只要肯下功夫,尤其多讀誦,因為我們這個娑婆界的人耳根最利,常常聽就容易記起來。
像張教授,他六十歲才開始學《易經》,這一次他到我們漢學院負責佛學組,《無量壽經》的教學,他也教了二十年左右了,下的功夫也很深,我們佛學組的同學學得法喜充滿。而張教授也是六十歲才開始學《易經》,他說一開始看真的是像看天書一樣的,都看不懂。但是因為是師長交代,他來講《群書治要》,《群書治要》開篇就是《易經》,所以他們已經完成《孝經》《老子》《莊子》,還有《易經》的教學,也編成書講解清楚了,還有一些實際怎麼去落實,落實出來的一些案例都有,這個非常可貴。他那個好學的精神,父母呼應勿緩,師長呼應勿緩的精神,我們也要向張教授學習。
那小學終,「至四書」,四書是朱夫子編的,而在漢朝時候,其實就有人把《大學》《中庸》,從《禮記》當中摘出來單行流通。唐朝的時候韓愈夫子,對《大學》《中庸》也非常推崇。後來在北宋宋仁宗天聖年間,《大學》《中庸》都有單行本。到了南宋朱夫子才把,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,合編成《四書》。《四書》可以稱為中華文化的總源泉,等於是我們讀書人假如不懂《四書》,那就不能稱為中國的讀書人,要在這個基本上下功夫。
禮旭再補充一下,因為我們剛剛說朱夫子的《小學》,你好好學就是個做人的樣子,那假如不這麼做就不是個人樣了。主要教的灑掃應對進退,其實我們一開始先學這一些,就懂得學問都是要拿來做的,要知行合一的。
灑掃,看起來好像很平常的事情,但是你灑,你假如灑的那個水灑了沒有技巧,你灑了濕了一地,那不好掃了;你要灑那個水珠是非常小的,灑得好了你就好掃,都是有很重要的這些做事的能力。甚至於在做這個事當中要善於去體會,怎麼把事愈做愈好,你灑得好才好掃,那怎麼掃這個土才不會飛揚起來,怎麼掃能乾淨又有效率?現在很多學生連掃把都不會拿了,連掃把不會拿,要說很會做事也不容易了。在生活上的鍛鍊不可少,做事的鍛鍊。
應對,我們常說應對得體,這個是指言語。應對進退不能浮躁,你應對話很多,顯得浮躁。話很少了,講不清楚,甚至於不會應對,這樣都不妥當。所以這個應對也是指言語的鍛鍊,所以言語馬虎不得,而且還要簡要詳明。所以這個言談,都要在生活當中不斷提醒,而且要常常鍛鍊。我們現在看現在人不會講話,現在接待客人都不懂,好像變成只會考試了,死讀書了,變書呆子這不行的。不會做人做事,我們怎麼去利益家庭利益社會?所以孔子在言語的一個教學上是非常重視的,好,我們待會談到《論語》,可以再舉一些例子。
再來進退,你跟人的進退,好像待客之道,或者在路上見到長輩,這個都要知進退。「進必趨,退必遲」,這個才能不輕浮不莽撞。而且這個進退它也是靈活的,要因人因時因地都有差異,都要懂得體會,懂得怎麼反應。所以小孩從小這些鍛鍊不可少,我們也聽師長老人家有提到,李炳南老師他說小的時候,常常長輩帶出門去,都是在很多場合當中鍛鍊應對進退。做得不妥當,有時候就大人處罰,讓他長記性,這都要鍛鍊。那現在我們可能成年都不會,假如有長輩願意提醒我們、願意教導我們,我們得要好好珍惜。所以師長說當時候在台中蓮社學習,算是李炳南老師的常隨眾,要隨時一舉一動,他們都懂得觀察,懂得去學習。那老師也會主動在一些人情事理當中,提醒他們,怕他們體會不到,主動提出來讓他們長見識。我們這一句,「小學終」,接著就「至四書」,《四書》也是朱夫子選出來,之後在科舉考試非常重視《四書》,讀書人也都覺得要成就道德學問,一定要在《四書》當中下功夫。
下一句經句:
【論語者,二十篇。群弟子,記善言。】
《論語》有二十篇,是夫子他的學生把它記下來,有關夫子所謂好的言行,也等於是他智慧的結晶。而這些善言,包含夫子跟學生的對答,還有跟當時候的人的一些對答。這二十篇包含談論道德學問,尤其談論仁,所謂仁愛大道談了不少,還有怎麼辦政治。其實就像師長說的,不離五倫五常四維八德,所以有關這些的談論,把它記錄下來。而每一篇每一章,可以成為我們言行的準繩、標準。比方開篇,「孝悌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」,那這個孝悌就是我們言行的標準。曾子曰,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這也是我們的標準,「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」這個就是忠信的標準,「傳不習乎?」那就是我們當學生也有標準,也要盡的本分。而且這些標準,不論古今,放諸四海皆準,所以一定要好好學《論語》。不只我們中國人要當標準,現在外國人,在聯合國都是以夫子這一句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都是做人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。
那夫子這本《論語》,是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把它編輯成就的。像我們剛剛談到灑掃應對進退,這應對就是言語,言語就不能巧言令色,這就跟仁違背了。包含我們跟父母言談的進退,所以儒家沒有愚孝,《弟子規》說的,「親有過,諫使更,怡吾色,柔吾聲」,《論語》當中講的,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」。這個幾就是指,發現父母有不是很妥當的行為,就剛開始出現了,就要懂得勸父母。看父母不是很接受,又敬不違,我們還是依然很恭敬,不違逆他。勞而不怨,那個勞就是再找機會提醒勸諫,悅復諫,趁他高興的時候再勸,他的心情好,場合又對的時候再勸。毫無怨言,一心希望父母好,這個就是跟父母言語的進退。《孝經》裡面也是強調,「父有爭子,則身不陷於不義。故當不義則爭之,從父之令,又焉得為孝乎」。所以這個孝不是說是愚孝的,不,沒有這樣的,因為孝終極目標也是要成就父母,養父母之慧,那一定要護念父母的法身慧命。包含《論語》又有講道,「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。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」。你可以跟他講你不跟他講,對不起他;不可以跟他講,你急著跟他講,那你講錯話了。這個都屬於應對,言語應對的標準。
因為《論語》的教誨很多,我們以後在漢學院求學過程,有專門《論語》的課程,我們《三字經》的部分,就不繼續深入了。我想以《論語》第一篇第一章,對我們現在學習很重要。「學而時習之」,代表學還要習,就是解行相應,知行合一。而且那個時習的時,要時時保持,不能中斷,這樣才能精進,不然提升不上去。今天學明天又怠惰,進進退退,甚至是進少退多,成就不了道德學問。所以第一句就給我們總指導,只要肯學都可以成聖賢,但是一定要學、要習,要解行相應。我們現在所以學習不能提升,有瓶頸,都出在於解行不相應。解是看破,行是放下,看破幫助放下,放下又幫助看破,解幫助行,行幫助解,就像車的兩個輪子運轉得非常順暢。所以有解無行「長浮華」,有行無解,「任己見,昧理真」,都不妥當。所以我們假如修學沒有法喜,愈學愈苦悶煩惱,問題鐵定出在這裡。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這個也告訴我們,在這一條修行的路,弘法的路,善友為依,依眾靠眾非常重要,要珍惜彼此的法緣。好,我們在實修班裡面講的,一群人、一條心、一輩子、一件事,「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。師長老人家說的,誰發這個心,他護持他。大家發這個心一起來承傳文化,一輩子在一起,所以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
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我們走這條路,不隨波逐流,那可能親戚朋友不一定能理解我們。但我們不會難過,我們還堅定自己的志向,這個是君子風範當中一定要修學的,一定要下的功夫。不要去希求別人認同你、理解你,只要是正確對的,沒有任何人認同,我們也義無反顧的去做。甚至於是你對人家很好,人家不理解,甚至還毀謗你,你也不難過,你還是依然不忘初心對他好,這個才是君子之風。所以這個三句對我們求學、對我們做人,都是很重要的提醒。
《論語》我們很熟悉的宋朝的趙普,他跟宋太宗講,他以半部《論語》幫太祖得天下,之後再以半部的《論語》,幫太宗致太平,就是能夠把國家治理好。確實他做到了,留下了這句「半部《論語》治天下」。事實上隨著我們對《論語》的深入,所有社會的亂象,很可能一句《論語》就把它講透了,甚至一句《孟子》就把它講透了,所以聖人的智慧太高了。我們看孔子講的,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」,那不就把問題講透了嗎,所有的問題看起來複雜,都是人心的問題。而我們把人心都引導成利害利欲,才會有種種的亂象,我們應該教他義,教他道義,只要有道義了,家庭的問題、社會誠信問題,還會存在嗎?所以我們得趕快聽老人言,我們幸福才能在眼前。所以「論語者,二十篇,群弟子,記善言」。
接著:
【孟子者,七篇止。講道德,說仁義。】
《孟子》一書有七篇,梁惠王、公孫丑、滕文公、離婁、萬章、告子,最後是盡心篇,七篇。都是『講道德,說仁義』,這個道是道路,道就是指我們的本性,也可以指五倫大道。因為這五倫也是我們的天性,所以隨順道,不逾越的去做人,就有德。依正道去做人,有德於心。他依為父之道,有德於心,他是慈,他依為子之道有德於心是孝,他為君之道有德於心是仁。所以「講道德,說仁義」,這個仁義我們前面講得比較多,仁者愛人,義者循理,合情、合理、合法做人。這個義也是我們儒家讀書人做人的標準,要有情義、恩義、道義、忠義,不能偏離義了。孟子是亞聖,是孔子之道傳曾子,曾子傳子思,子思之後傳孟子。
而《孟子》開篇就把這個世界,那時候的世界,甚至是現在世界問題,也是一句話就講透了。因為開篇,孟子見梁惠王,梁惠王就說,長者,你到我的國家來,是不是要利益我的國家?那孟子就順著這個話,把治國最重要的仁義的道理開出來了,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」。假如你都是談利,那萬乘之國都談利,那可能他底下千乘之家就謀反。他千乘之國都一直談利,他底下的臣子,百乘之家的會不會謀反?所以孟子總結,「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」,這國家就危險了。我們現在是體會,上下交征利,而家危矣,家都危險,現在父子兄弟為了錢,上法院的很多。所以孟子說何必曰利,亦有仁義而已矣,治國為什麼不用仁義?只要有仁義了,「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」,講仁,天底下沒有人會遺棄他的父母。每一個人都有義了,不可能不處處想到他的國君,一定把國君把國家擺在前面,為國去盡忠。所以實在講,當時候戰國時代只要真正重視仁義,社會國家一定會強盛起來。
但是我們佛門講的眾生有共業,當時候就沒有明白的國君,懂得用孟子的這些教誨來治國,懂得用孟子來治理國家。這個緣不具足,讀書人也不可能強求,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」,緣成熟了才行。所以孟子也是走了很多國家,因緣沒成熟,也是回到鄒國,跟夫子一樣教授門徒。而我們看到《孟子》當中有很多教誨,我們來對照這個時代,感觸就會很深。像《孟子》當中講的,「飽食暖衣,逸居而無教,則近於禽獸」,故「聖人有憂之」。我們看現在物質社會,物質享受那麼好,可是人的行為,真的是跟禽獸一些行為差不多了,不知廉恥了。甚至於畜生都做不出來的事,人做了,所謂虎毒不食子,但現在人為了利欲,墮胎的非常多。
所以《孟子》這段話我們現在對照看看,確實如此,所以教育重要。所以聖人有憂之,所以趕快讓當時候的教育部長來教倫常,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包含孟子也是期許我們每個人要有志氣,「人之有志,如樹之有根」。孟子講,「舜何人也,予何人也,有為者亦如是」,不能自暴自棄。孟子又提醒,「人必自侮,而後人侮之。家必自毀,而後人毀之。國必自伐,而後人伐之」,問題在這裡,不在別人,這個對我們的人生很有幫助。孟子有講,「愛人不親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禮人不答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求諸己」。這包含我們在團體裡面也常常會抱怨,你當一個領導者或當一個老師,當一個為人父母者,現在也都會有苦水。但是孟子告訴我們,「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。君之視臣如犬馬,則臣視君如國人。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仇」。一切是感應,下屬怎麼對你,主要是你怎麼對待他,所以君仁臣就忠。所以多讀《孟子》,我們就是一個不怨天不尤人的人,是一個負責任的人,是一個養正氣的人,甚至是一個會做事的人。包含孟子講的,「徒善不足以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」,你空有一個善心,你不一定能把政治辦好;你空有一個好的制度,你沒有真正有仁愛心有責任心的人去辦,也辦不好。所以又要用對的人,又要把制度建設好,這樣這個企業這個單位就能治理好。所以是「講道德,說仁義」。
接著:
【作中庸,子思筆。中不偏,庸不易。】
《中庸》有三十三章,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。這個『筆』就是他寫的,應該是怕孔子所教的這個心法,都在《中庸》當中,不能讓它斷掉了,把它寫下來。《中庸》是『中不偏,庸不易』,「不偏」就是不偏不倚,庸是指平常、常道,易是改變,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指不偏不倚,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可常行的大道。而且是應該一直遵循的大道,不能改變,所以時時都要守中庸中道,不要太過,也不要不及。我們人生可能往往都在過與不及當中搖擺,甚至煩惱。比方說教育孩子,太緊張了、太嚴格了,這個是過了。有時候一調整,又太放鬆了、太放縱了,所以常常是過與不及。所以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很有道理,不能太緊,也不能太鬆。但是假如我們只在事情上行為上說,那這個中到底要怎麼掌握?這個中也不是中間的中,是適中,不過,不會不及。其實就是用真心,就是《大學》裡面講,「如保赤子,心誠求之」,真心,全心全意去做,哪怕做了,遇到不如意,遇到不被理解,我們那個心不會變,不會變才叫真心。假如我們今天為孩子好,為他人好,做做做,他不領情,我們就生氣,不願意做了,那是我們變心了。所以別人變不變心不是最重要,我們自己首先要做一個不變心的人。真的不變心的人,做一個不變心的人,那就是用真心,用慈悲心,用一個念念成就人的心,往往你在處理事情當中都會有靈感,那個就你的真心一起用,想出來做出來了,都比較跟《中庸》相應。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說,「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」,你遇到任何的挑戰境界,你不忘初心,「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」,那個妙用從哪裡來?他真心裡面自然能生出的善巧方便。
所以《中庸》開篇就講,「天命之謂性」,這句就讓我們體會,我們都有性德,都有佛性。「率性之謂道」,所以我們隨順性德就是道,一個人隨順性德他就是覺悟了。「修道之謂教」,我們不可能一步就契入明心見性,得要接受教化,接受善知識教化。而且師父領進門,修行靠個人,也要自我教育。那他修行的過程是要下很多苦心的,所以修道之謂教。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」,所以這句就指導我們,中庸之道不可須臾離也,也就是人的真心不可須臾離也,菩提心不可須臾離也。
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」,這是省庵大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提醒我們的。菩提心一沒有就不是功德了,這是福報了。福報積得再多,菩提心,自己的真心沒有提升上來,下一輩子福報現前,一享福就墮落了。佛門叫三世怨,第一世修福,第二世享福,第三世就墮落了。所以我們讀《中庸》,這個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對我們很有指導。所以真心不能失掉,正念不能失掉。所以夏蓮居老居士,他是個修行過來人,他說「寧肯碎骨粉身,終不忘失正念」,這個真的是指導我們,道不可須臾離也。
再來:
【作大學,乃曾子。自修齊,至平治。】
這個修齊治平的順序,這裡是『自修齊,至平治』,主要是讓我們念得不會拗口。所以《大學》是大人之學,什麼是大人?用佛家講就是菩薩道,發願行菩薩道的人;儒家講就是「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」,就是願意造福蒼生的人就是大人。而他要透過辦政治來利益人民,所以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他成就自己,在親民,具有愛護,護念人民眾生,然後自己跟眾生都恢復明德,這叫止於至善。《大學》有十章,而《大學》當中的八目,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前面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,這是屬於自己內學,這是屬於明明德的部分;接著修身,齊家,治國,平天下,這屬於親民了。前面是自覺,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,後面是覺他,修齊治平。八目這個次第也不能亂了,我們沒有格除物欲,統統被習氣障礙住了,沒有智慧,都不理智了。
所以格物叫煩惱輕,致知叫智慧長,煩惱輕了,覺照力高了,時時能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調伏自己的妄念。那他正念都能保持分明了,就意誠,你真心現前了,意誠心正,所以意誠是真心的本體,心正是自受用、他受用,心正對自己,清淨平等覺,對他人就慈悲。所以就能進一步親人,進一步修齊治平。但這個不可以躐等,不能身沒有修,家沒有齊,就要去利益大眾,這是做不到的,這也是不老實,不能躐等,「其家不能教,而能教人者,無之」,不可能的。
所以『作大學,乃曾子』,曾子把這個修齊治平的道理,給我們宣講得很清楚。而曾子他本質也是不算是利根,《論語》當中說參也魯,是比較魯鈍。但是他勤能補拙,最後也是傳孔子之道。這個榜樣也是鼓舞我們,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勤能補拙,若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繡花針。
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