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7/8/8 台南極樂寺 檔名:11-002-0010
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我們接著《三字經》的學習,上一節課我們講到,「高曾祖,父而身,身而子,子而孫,自子孫,至玄曾,乃九族,人之倫」。我們認識了這個九族的倫常關係,進一步我們談到了五倫十義,從「父子恩,夫婦從,兄則友,弟則恭」,昨天講到這裡。我們談到了同氣連枝,這是兄弟的情義。
而我們這些經句主要談的是五倫十義,這個義是宜也,就是應該的。因為五倫十義事實上都是倫理,而倫理當中我們常用另外一個詞,叫天倫。所以天應該就是自然的,不是說誰規定的,本乎每一個人本有的天性性德,只要去掉了這些執著欲望,很自然的流露了。所以我們觀察幾個月的小孩跟父母的互動,那種親愛是自然的。我們看三四歲、一二歲,這些小朋友的互動,你看那個當哥的、當姐的,那很自然對弟妹的照顧。談到這裡,禮旭的腦海裡就回想自己小的時候的一個場景,我姐姐大我三歲,二姐大我兩歲,剛好發生,比方說一些大男孩欺負我,只要被我兩個姐姐發現了,這個姐姐馬上衝過去,真的是怒髮衝冠,好像在那個當下,就是全心全意不顧危險保護她的弟弟。有些大男生都比她大的,而且還是男孩,但是姐姐表現出這種完全不顧自己的一種情義的時候,都把這些男生給嚇跑了。所以這個是天性。
而在古代的故事當中,像有一對兄弟,三兄弟,田真他們三兄弟,剛好可能受別人的一些影響,所以就想分家。結果就在分財產,分到了一棵荊棘樹,紫荊,他們就說了,那這棵樹是不是也要分成三份?結果當天這棵紫荊樹,可能是幾十年幾百年的樹,就枯死了。古人還是從小有受傳統文化的教育,雖然有時候腦子會不清楚,但是看到這個情境,突然反思了,說你看這棵樹尚且有情,知道我們兄弟要分家,你看它也那麼難過。結果這個三兄弟就懺悔了,之後就不分家了。這個決定一下,這棵紫荊樹很快又恢復生機了,活過來了。所以連樹都可以感受到我們這些人倫的變化。所以我們透過這個故事,也要珍惜這些人倫的情義。包含俗話說到的所謂,這個是禮旭比較熟悉的是閩南話,剛好前不久我們才一起學習,「曰平上,曰去入」,就是古代的四聲,所以閩南話念這句我比較熟悉,叫「拍虎掠賊親兄弟」,就是真的遇到要打老虎了,要抓賊了,那個親兄弟之間是最團結的。往往我們人生有很多很大的挑戰,都是兄弟姐妹幫我們一起扛過來的。
而在這個兄弟姐妹關係當中,我們還有一句比較熟悉的叫長兄如父,因為最大的兒子他有一種責任感,有時候長兄有可能是長孫,古代是大家族,非常重視這些長子長孫長曾孫,因為他很可能就是一個家族的領頭羊。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的長者過世了,他們立這個墓碑,都是照在家族裡面的這些兒子孫子的排名,把他列上去,所以其實列在最前面的就是他的責任。所以同樣的我們現在在漢學院初期,我們等於都是最前面的這些畢業的學長學姐,這個都要有責任感,表法,做榜樣。上一節課也跟大家共勉,以慎重之行立身,則道風日遠。我們在時節因緣當中,遇到了漢學院初期的發展建設,人也要知道自己當下的因緣,當下的一種本分責任。
所以孔子在《論語》當中有提到,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」,所以人要知天命,人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,他的使命是什麼?佛家的說法,人的人生有業報身、業力身,也有願力身。假如是業力身,要隨業流轉,隨著自己的習氣隨波逐流,那就萬般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。李炳南老師說的,該怎麼生死還得怎麼生死,做不了主。甚至於在很多人生的情境,都覺得我不該生氣的,我怎麼還生氣了?那個我不該貪著的,我怎麼還貪著?事後自己也很懊惱,就做不了主,人生常常生活在後悔懊惱當中。這個是業報身、業力身,這樣的人生很沒有意義,這個就像是師長老人家說的,三善道消福報,我們把福報都消完了,消完之後沒福報了,又回三惡道老家了。師父有個比喻,在禮旭初學佛的時候印象特別深,師父說,三惡道是老家,三善道是觀光旅遊,出來觀光旅遊一二天又回老家去了。這個是講得非常的實在,這個比喻也讓我們印象深刻,也讓我們警覺當人不容易,不要覺得說,好像我就是人,理所當然以後就是人,不見得。就像我們學了《三字經》,要知道做人的標準,常道是什麼?「曰仁義,禮智信,此五常,不容紊」。五常就是做人的標準,假如這仁義禮智信我們沒有做到,想不失人身是不可能的,下輩子做人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所以有時候我們在三善道享福報,很多事情沒有想得很仔細、很深入,就在享福當中一天過一天,這個日子太快太快了。尤其像禮旭現在都步入中年,師長老人家說的,四十歲到六十歲是秋天,一想到秋天,這個葉子都開始掉了,時光流逝得非常快。尤其這一、二年,好像覺得,比方說二O一六,這個數字才稍微熟悉一點,哇,它過去了;二O一七覺得還有點陌生,現在已經八月了,太快了!這不是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現在感覺好像是年已過,速度很快。所以人世間最值得愛惜的就是時光,一分時光一分命光。
最值得珍重的是我們的精神、是我們的念頭,說精神範圍比較大,就是念頭,為什麼要很珍惜很重視?因為一個念頭就是十法界的種子,一念起十法界就生。可能我們會覺得十法界依正莊嚴,那我現在在人道,看我下輩子到哪一道去,這是粗的。其實我們一天不知道在十法界進進出出多少趟。在聽師父講經,這個法帶一轉,師父說要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當下一聽很高興,平等慈悲心生起來了,在佛法界。突然有朋友打一通電話來,給你講了幾句話,誰怎麼這麼批評我,火冒三丈,就從佛法界到地獄去報到了。你看一天那麼多境界,我們起的是平等心,還是菩薩的六度心,還是天人的十善心,還是人道的五常心,還是三惡道的貪瞋痴。所以師長老人家常常說,自己會去哪裡不要問別人,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哪一個念頭最強。
所以真修行人、真明理的人,不去給人家算命,自己算最準。因為算命的他修行也不是很高,他也不見得算得準。而且修行人還被人家算準了,那就白修了,還被算準就是一點改變都沒有,根本就沒有修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說的,「極善之人,數固拘他不定」,你的心量一擴寬,每一天,一個人積累的福報功德是加減乘除,你心量一擴寬,你的功德福報乘以幾倍。就像《了凡四訓》衛仲達那個例子,他給皇上上奏,因為皇上要建三山石橋,勞民傷財,他那一念是為天下蒼生著想。而他自己才四十歲左右,所有的錯的檔案都在閻羅王那裡,一調出來,擺了一個房子、一個房間那麼多。他自己都嚇一跳,他說我才四十歲,哪有這麼多惡?你看那個閻羅王怎麼講?「一念不正即是,不待犯也」,一個念頭不對,陰間就有記載了。不是等到說你有什麼言語了,你有什麼動作了才是惡。
所以修行人決定要從意惡開始對治起,不然會像俞淨意公還沒遇灶神爺之前,讀書人讀了那麼多書,結果活到四十七歲窮困潦倒,還不知道問題在哪?還怨天尤人,覺得上天對他不公平。最後是灶神爺點化他,「意惡太重」,念頭不好,「專務虛名」,做任何善事都不是發自至誠的善心,統統是搞名聞利養,都做表面,希望人家讚歎。「滿紙怨尤」,內心裡很多埋怨。「瀆陳上帝」,這種心念事實上是褻瀆了神靈,而這個意惡太重,俞淨意公還具體的點出了他實際的意惡狀態。
事實上我們自己在讀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,禮旭自己是感覺,這一篇文章可以說是代表了一個人修學,要能打破自欺一關,要能打破自己的習氣渾然不知的狀況,這一關要破了,才是真正走上修行。就像夏蓮居老居士說的,「須打破自欺一關,始有商量處」,那個商量處就是才談得上要修行了。什麼是自欺?比方明明心裡很罣礙,放不下孩子,然後嘴巴還說,我都看得很開了;明明自己脾氣起來了,然後還說,我哪有生氣,我沒有,這個就自欺了。所以這個習氣使然,渾然不知,這一關一定要破。
而這一篇文章我們常常讀誦、常常反觀,受益良多。這一篇裡面有講到,上帝派很多神來監察主人翁俞都他的行為,結果好幾年一個善事也沒有,但是發現他的「貪念、淫念、嫉妒念、褊急念、高己卑人念」,傲慢,「恩仇報復念」,瞋恨,就是很多事情放在心上,要找機會報復,「憶往期來念」,就是懊惱過去、擔心未來。其實這個是愚痴,過去已經過去了,還在那懊惱什麼?未來還沒到,擔心什麼?而且擔心又對事沒幫助,懊惱又於事無補,我們可不能每天都在幹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益處的事,那不是糟蹋自己每天的命光、時光嗎?所以真正明理的人,他知道因果相續,但行好事,莫問收穫,「欲知將來結果,只問現在功夫」,他不會去希求擔憂未來。所以理得心安很重要,人要明理,不然妄想一大堆。所以經文當中提到的都是意惡,而這一段話我們一反觀,這些念頭我平常也都有。再想想《了凡四訓》這個衛仲達的故事,動了這些邪念,陰間都有記載。
所以《了凡四訓》,好像這幾天禮旭跟大家分享,也舉了不少句子,都是《了凡四訓》的句子,也奉勸大家這部書多讀,對自己的幫助非常大。因為裡面道理講得清楚,我們一明理了,明理叫看得破,看破就幫助放得下。道理就是這樣,我幹嘛還跟著真理去頂?幹嘛還跟著自己去過不去?所以真的放不下,因為還沒看破。禮旭自己比較有體驗的,就是一聽師長老人家說,人根本沒有死,身體是個工具,身體壞掉了,靈魂不會死。搞明白這件事了,那就不會因為死而傷心了。不止不會傷心,又知道靈魂不死,所以死生事大,他身體壞了,他這個靈魂下輩子去哪?這是一生當中最關鍵最重大的事。面對親人去世了,不止不流眼淚不傷心了,更是要提起精神,護念好他最後這個關鍵時期。臨終跟斷氣之後八到十二個小時之內,這是黃金時段,這段時間護得好,他的念頭都是正念,尤其是念佛,他可能就去作佛了。那你對這個親人真是最大的護持,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此。所以真的,師父把這個真相給我們開示之後,禮旭從聽懂那一刻開始到現在,超過差不多二十年左右的人生歲月,沒有再因為生離死別再掉一滴眼淚了。你掉眼淚對誰有幫助?對自己沒幫助,對對方不止沒幫助,還害他,我們這麼一哭,他本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,就被我們給拽回來了,明理了不能再愚痴了。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,放不下真的是因為看不破。
還有一點印象特別深,剛好有一陣子自己也是很愚痴,為情所困,流了不少眼淚。結果有一天晚上還是在那流淚,想說流淚也沒有用,不然就讀讀經好了,就把《無量壽經》拿起來讀,邊讀還邊流淚。結果突然讀讀讀,那時候晚課都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,讀到其中一句,「人在愛欲之中,獨生獨死,獨去獨來,苦樂自當,無有代者」,我把這幾句讀明白了,我在強求些什麼?真的,這幾句一念完了,眼淚自己止住了,不再流了。不止沒哭了,還笑了一下,笑自己愚痴。所以從那一刻開始,這輩子沒有再為情再流過一滴眼淚了。所以對於師父講的,看得破一定放得下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而人真正明白到一個念頭有多大的力量,自己就不敢亂起邪念。還會起邪念,就是真還沒有明白一個念頭的力量。我們看師長老人家去年,在香港清明祭祖,有一個因果的專題開示,讓我們明白因小果大。你看目犍連尊者,起了念頭要害自己的父母,最後得的果報不得了,在地獄很長的時間。那一世就短命了,結果要在地獄很長的時間,之後又在畜生、餓鬼,好不容易出來當人,五百世都是被人家活活打死,打到骨頭碎了。連他已經證阿羅漢,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,那一世還是被外道打到骨頭碎掉而死,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念頭。
所以真明白念頭的力量,我們就要克念作聖,克服自己的念頭。尤其明白,在《觀無量壽經》講的,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,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這一個真相明白了,分秒必爭,死心塌地的念。就像《淨修捷要》第十五拜,「一心觀禮,萬德洪名,能滅眾罪,果能一向專念,自然垢障消除」,業障重不怕,就怕不肯好好的念佛,只要肯念,再重的業障很快就消掉了。「不但道心純熟,且可福慧增長,臨命終時,聖眾現前,慈悲加佑」,我們臨終的時候,阿彌陀佛跟西方諸大菩薩來了,放光照我們,「令心不亂」,這個光一照,我們修行的功夫提升非常多,心就不容易亂。所以我們對這個佛號功德要有正確深刻的認識。就像唐朝的張善和,他殺牛殺了一輩子,臨終的時候好多的牛要跟他討命,他等於是地獄業報已經現前,你看罪那麼重。那他過去生有結善緣,他在那嘶吼的時候,出家人出現了,點了香給他,讓他大聲念阿彌陀佛。他念幾聲,整個牛頭就從退離他到整個消失,他念了不到十聲就往生到西方了。大家可以看,幾聲佛號就讓一個馬上要到地獄的罪人,最後去作佛,這佛號的功德有多大?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。
而且我們要更清楚是,我們不念佛那會念什麼?所以三時繫念有一句話特別重要,時時要提醒自己,「須臾背念佛之心」,我們有一絲一毫一刻不念佛了,「剎那即結業之所」,你一不念佛了,起的念頭要造新業了,要造新殃了,又起貪瞋痴慢疑了。所以不念是迷,念是悟,我們一不念佛了,妄想就進來了。所以印光祖師提醒我們,「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」。可能諸位同學會想,我現在那麼年輕,是不是這個念佛老一點再來好好念?其實我們要了解,對於人世間的無常不能掉以輕心,因為我們過去生造了哪些業不知道,所以有時候無常突然來了,那個是沒有預警的,常常無常一現前,我們就被無常吞了,這一生的修行要從頭來了。
而且我們真的要走弘法利生的路,最重要要真誠心現前。真誠心不現前,讀的很多的書都是知識而已,感動不了自己、感動不了別人,你要做弘法利生不大可能。學者專家不少,他的知識量很大,可能連家裡人都不服他,因為他沒有真誠。我們走的可不是知識學術的路,我們走的是弘道。「人能弘道」,什麼樣的人能弘道?真誠現前的人,所以叫格物致知,誠意,真誠心要現前,誠意正心才能修齊治平,重點來了,真誠心重要。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,「大樂莫如無愧怍,至誠乃得有經綸」,這個我們來寫一下。古人講到最大的快樂是什麼?對得起良心,俯仰無愧,隨時都是在正能量當中,平生所為的事,就沒有不可以跟人家講的。而至誠乃得有經綸,人真誠心的時候,才跟《中庸》、才跟《四書》,才跟一切經教相應。他一相應,至誠一感通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那個就有攝受力了,而不是都是好像在背一大堆知識給眾生而已。所以儒家所有這些重要的經典,統統在教導我們怎麼恢復真誠。所以事實上我們德行,不就是要恢復一個人的真心真誠嗎?真誠的人就有德。那怎麼恢復?什麼方法最能快速恢復真誠?曾國藩先生講的,「一念不生是謂誠」,就是一個妄念都不生,這樣的狀況就是真誠。進一步我們要想,怎麼讓自己一個妄念都不生,生的都是正念?那沒有比念佛更快恢復到真誠心的。而一個人真的少分跟真誠心相應,你一聽經、你一讀經,很快就有悟處了,就有法喜,至誠乃得有經綸。所以我們真的明白念頭影響很大,我們戰戰兢兢對待自己的念頭,不放縱它,就很快能恢復真誠,很快能改造命運,從衛仲達的例子、從俞淨意公的例子,我們得到很大的啟示。
所以我們起的都是正念,起的念頭都是為一切眾生考慮,這個人願力身、不是業力身。所以師父老人家給我們教導,什麼叫乘願再來?不只是說下輩子再來,就是我們的願力超過業力的時候,就是乘願再來了。就是彌陀釋迦的好弟子,就像《無量壽經》裡面說的,「於我法中,得名第一弟子」,就是我們這一生,就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幹的是同一件事。哪一件事?一切皆成佛,幫助眾生趕快成佛。而且我們想一想,一念遍虛空法界,我們的念頭都是跟西方諸上善人、跟四十八願相應,那請問他們會不會加持我們?所以師長常常說,年輕人不要太吝嗇,要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。師父這個勸請很有道理,你這個念頭真發出來了,虛空法界都收到了,佛菩薩他的接收器是正常的,他一定接得到。我們現在這個接收器有點故障,接不到。所以發心重要,使命感重要。
而衛仲達先生他四十來歲,他造惡的檔案記錄就充滿了一個房間,所以修學一定要從對治意惡下手。可是他的善只有一軸,放在天平上一稱,這一軸還超過整個屋子的這種惡的卷軸。他自己也很驚訝,那到底這一卷是什麼?打開來,就是他建議皇上不要建三山石橋。他說了,皇上又沒有答應,他也沒有照我的做。閻羅王說,「君之一念,已在萬民」,你這一念是為萬民蒼生,所以善的功德力很大。「向使聽從,善力更大矣」,假如皇上還接著依照你的勸導去做,那你善的力量就更大了。所以我們一開始跟大家提到,留住人身不容易,這個五常要做到,五倫十義要做到,不然很容易回三惡道老家。
禮旭曾經有一個思考,為什麼會有這個思考?因為還沒有認真學佛以前,禮旭自己也有興趣研究昆蟲草木這些東西,因為我也曾經做過自然老師。那時候喜歡研究到,比方說你走在一個樹林裡,就開始這一棵是什麼?大花紫薇。這一棵是什麼?楠木,就都在記這些東西。還有昆蟲,牠是屬於哪一類昆蟲,花時間在研究這個。有一次到藤枝森林遊樂園,結果晚上出來研究昆蟲,好多昆蟲都是晚上出來了。所以大家要注意,假如都熬夜,白天都睡大覺,晚上很活躍,跟昆蟲滿相應。所以人還是要活得像人,那個作息不要跟昆蟲差不多,不要跟鬼道差不多,很麻煩,不然那個相應下一輩子會去。結果當看到那個樹林裡面,整片都是螞蟻,整片都是這些昆蟲,起雞皮疙瘩,突然想一想說,現在這個數量有多少?接著問自己,那一座山裡面的螞蟻有多少?就其他昆蟲都不算,就算螞蟻就好了,一座山的螞蟻可能都超過人類的數量。那請問全世界的畜生是人類的幾倍?我們就不說畜生,就全世界光是螞蟻這一種昆蟲,就是人類的幾倍?所以我們不要以為當人很容易,這個認知不一定正確。
所以江逸子老師畫地獄變相圖,我們有機會要多看看。尤其他畫到其中一個景象,禮旭印象深刻。就是有一個人,他可能就是人要輪迴,他是守那個關鍵的,你通過他,看你是到六道哪一道去?結果這個守門的他旁邊寫了四個字,叫人皮缺貨,這個真的用藝術來教化,看到這一幕說人皮缺貨,要當人可不容易,得要很認真修五戒十善才行。所以佛門有講,不要落在斷常見當中。斷見,死了就沒了叫斷見。常見,死了之後我還是人,這個也不正確的。所以我們最起碼要立住人道、立住人格,進一步往上攀升,脫離輪迴。假如我們現在處事待人接物都不能立住人格,那未來是堪憂的。所以我們看到這些五倫十義,對我們的修學是最重要的基礎。我們也得從把這些道理明白開始,人不明理,有時候會隨自己的感受認知,我好像不錯了。
比方禮旭自己,還沒有看《德育課本》的二十四孝,它裡面有寫孝悌的故事擺在前面,所謂「孝悌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」,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仁慈之心,首先要看他有沒有孝悌的基礎。他連父母兄弟都不愛,他怎麼可能去愛別人?看到這二十四孝,你看子路為了讓父母吃到白米,他走百里之遠把米扛回來,完全忘了自己的身體,那念頭裡都想著,只要父母吃到白米有多高興。自己想一想,現在幫父母做點事,有時候還不耐煩,看到這些榜樣慚愧。你看子路他後來在楚國當了大官,每天吃那麼好的食物,他反而吃不下了,他也很遺憾,沒有讓父母能夠享受到這些食物。他反而懷念當時候雖然比較貧窮,能夠自己去賺錢去扛米來奉養父母,那才是他人生覺得最快樂的事情。
所以「德比於上則知恥」,我們看到這些二十四孝的風範,我們自己羞恥心生起來了。就像禮旭看到這一句,「兄則友,弟則恭」,昨天也跟大家分享到,法昭禪師的一首描述兄弟之情的詩,「同氣連枝各自榮,些些言語莫傷情,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為弟兄。弟兄同居忍便安,莫因毫末起爭端,眼前生子又兄弟,留與兒孫作樣看」,這念起來讓我們反觀,自己跟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。而事實上這每一句當中,我們只要去看這個《德育課本》,都能看到跟這些句子非常相應的風範。比方說一回相見一回老,能得幾時為弟兄。唐朝開國的功臣之一李勣,他回去,他年紀也大了,回去看他的姐姐。他那時候是大官,底下好多的下人,結果他親自要幫他姐姐煮粥。結果不小心,因為他年紀大了,有鬍子,把自己的鬍子都燒起來了。他姐姐就說,你都年紀這麼大了,底下有人,讓他們做就好了。結果李勣講,我們年紀都大了,我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機會可以幫姐姐做些事服務姐姐。所以像李勣這種大臣,他已經這麼尊貴的地位了,可是他並沒有因為他的尊貴,他內心對父母對兄姐那個感恩,他沒有絲毫受影響,這是真正有道德的人。就好像漢文帝,他已經是皇帝了,他可以安排底下的人去伺候他的母親,為什麼他自己要親嘗湯藥?因為他覺得做這些事是他最踏實的事情,就是人沒有被名跟利而染污了他的天性。二十四孝裡面還有黃庭堅,他已經是太史,也是大官,每一天回去都親自幫他母親洗尿桶,好像覺得今天沒有幫母親做點事,好像今天白過了,那種知恩報恩的心終生保持,可貴。
所以從這一首詩,從《德育課本》裡面,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,就初集,《德育課本》初集,孝有二十四個故事,悌有二十四個故事,多看,古人的風範對我們很有啟發,我們也可以從中學到兄弟姐妹相處之道。這些風範,我們給它體會體會、整理整理,不外乎禮讓。我們前面講了孔融讓梨,包含泰伯、仲雍,連國家都可以讓給他的弟弟王季,這是禮讓。包含那個故事裡面陳昉百犬,他們那個兄弟之間大家族,幾百個人住一起都很禮讓,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到了才吃。後來他們家養的一百條狗也很有規矩,被他們感動了,那一百條狗都到了才吃飯,禮讓。忍讓,「財物輕,怨何生,言語忍,忿自泯」,能夠不計較錢財,能夠忍住情緒,兄弟之間就不容易摩擦了,這個是忍讓。就像唐朝的張公藝,當時候記載,好幾世同堂,家族很大,當時候的唐高宗很佩服,去請教他怎麼治家。他回答皇帝用寫的,寫了一百個字,同一個字,忍。所以後世叫公藝百忍,百忍家風就從這裡來的。
禮旭有注意到,好多朝代的宰相姓張的特別多,你看唐朝張公藝,還有張嘉貞,子孫三代都是宰相,這是唐朝,近一點的清朝,張英、張廷玉。所以這個跟人有關,這個跟度量有關,難怪張氏現在有好幾千萬。這個都是大姓,王姓、張姓、李姓都是大姓。但是很有意思,王姓當宰相的也特別多,因為當宰相利益的是全國人民。像宋朝的宰相,我們說聖相,就是契入聖賢境界的宰相,我們熟悉的就好幾個姓王,王旦、王曾都是。所以我們從現在這個時代,都可以看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。「觀德於忍」,這個人有沒有道德,看他的忍辱功夫,「觀福於量」,有沒有福報,看他的度量。所以兄弟之間,家人之間相處,禮讓、忍讓、謙讓,要懂得謙退,還有要團結一心,不分彼此。
像古代那個二十四個兄弟相處裡面,趙孝趙禮兄弟可以不分彼此,可以為對方去死。後來兄弟之情就感動盜賊,本來要傷害他弟弟的,被他哥哥感動了。不分彼此,互相照顧,不能大小眼,我們閩南話說的tua se bak (大細目)。鄭濂他家上千人,皇帝賞了他兩顆水梨,你看他怎麼做?拿了兩個大水缸,一邊一個,把這個水梨打碎,那個汁就滲在整個水缸的水,之後每個人喝一碗,公平,共同得到皇帝的恩賜。這個是治家有道,平等愛護。尤其這個離他愈遠的這些家族的親人,感佩他的德行,離最近的兒子孫子也接受教育,你在家族當中大大小小都要顧得到,這個家你才愛護得好,團結得好。包含剛剛講的李勣,這個就是兄弟之間要念恩,時時把恩放在心上,忘怨,所有的摩擦不放在心上。我們現在兄弟相處搞顛倒了,念怨忘恩,不能搞這種顛倒事。
還有懂得多體恤、多包容,要有耐心。要像司馬光,照顧他的哥哥就像照顧自己父親一樣,非常體恤。包含弟弟有過失了,《德育故事》裡面提的陳世恩,他很有耐性的,用他的關心感動他遊手好閒的弟弟,最後也奮發,所以要包容、要有耐心。還有相處之間有一些事情要懂得反省,「因事相爭,焉知非我之不是?」然後要不聽讒言,兄弟之間的感情能好到任何人想進什麼讒言都進不了。像《德育故事》裡面的文燦,他哥哥對他很不好,他照顧他哥哥,他哥哥喝醉還打他,鄰居都看不下去了,要來罵他哥哥。他去阻止這些鄰居,你們不要離間我兄弟的感情,這些鄰居都很佩服他。大家想一想,等到他哥哥酒醉醒過來了,一了解,我這麼打我弟弟,我弟弟還護著我,他哥哥慚愧心就起來了。所以兄則友,兄友愛弟弟,弟則恭,弟弟恭敬兄長。
接下來經句講長幼序,長幼有次序。這一點很多大的家族他都有分輩分,因為隨著整個發展,有時候家族到幾千人、幾萬人,甚至像孔子的後代,那已經超過百萬人了,所以他們有輩分。而且他們的輩分,往往都是當時候的皇上或者是政府賜給他們的。像道光十九年,一八三九年,皇上就賜孔氏後代,「令德維垂佑,欽紹念顯揚」,所以七十六代是令字輩,七十七代是德字輩,七十八代是維字輩,七十九是垂字輩,八十代是佑字輩,這樣他們整個輩分就不會亂。有一次我們在南京辦課程,多巧,剛好來了四個孔子的後代,一個是七十四,接著七五、七六、七七,結果他們四個站在一起拍了一張照片,四代同堂,他們都知道自己的輩分。所以從孔子他們的家族,我們也體會長幼序。同時我們也體會,真的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。
而且老祖宗說的,「不讓古人,是謂有志」,我們的志氣要跟古人比,孔子做得到,我們也做得到。尤其孔子遇到中華文明存亡之際,他老人家竭盡全力,刪詩書,定禮樂,作春秋,闡明易道,把他之前的二千五百年傳承下來了。到我們現在已經差不多,孔子上下二千五百年,到我們手上是五千年文化,而且現在的危急存亡的這種難度,不輸給孔子那個時代。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也能像孔子一樣,毫無保留,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去做,很可能這個時代我們這麼去做了,會再開一個像孔子一樣興旺的家族。所以「勿自暴,勿自棄,聖與賢,可馴致」,所以孔子這個例子也給我們很大啟示。而且禮旭自己也覺得,好像比方說認識朋友、新朋友,結果他跟自己同姓,感覺就很親,這個應該也是因為是同宗,還是有他的因緣在,就顯得特別親。而我們把這個家庭家族的這一分親情要再擴展開來,所謂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,大我們二十歲以上的,我們當作父字輩來恭敬;大我們十歲以上,這個當作自己的兄姐來對待。
接下來講到「友與朋」,這個友跟朋還是不一樣,朋是同門師兄弟,一起學習,一起上課,這是朋;友是志趣相投,志同道合,這是友。所以友應該在因緣交情上要再深一層,因為你一起學習,有時候志向不一定相應。所以《論語》裡面才說「以文會友」,以文這個文就是經典,就是這些聖賢教誨,會友,這些志同道合的友一相聚了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;「以友輔仁」,就是有這些志同道合的人,大家互相扶持,彼此善友為依,提升道業。所以古人對於交友很慎重,我們之前已經跟大家交流過了,孔子說的,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,因為朋友對我們影響很大。
所以在古代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故事,就是管寧割席,管寧當時候有一個朋友叫華歆,他們一起讀書,有一天外面正敲鑼打鼓,結果華歆就坐不住了,跑去看熱鬧,一看人家考上功名了,當官了,遊街,他就很羨慕。結果這個華歆回來,管寧因為坐在同一個席子上面,他就把它切了,把這個席子切兩半,等於是志向不投。華歆一看也很慚愧,你看管寧他完全不為動,他心是定的,他心在道中,而不是在名利當中,華歆慚愧了。之後又發生一件事,剛好他們在鋤地,結果管寧鋤到了一塊金子,就把它放在旁邊去了。結果華歆之後看到了,金子!馬上就很貪求這個金子。後來管寧就覺得他的心性還是在名利中,之後就離開了,因為不相應,志趣不相投。結果後來管寧到了遼東一帶教化,當地非常安定,當地百姓非常佩服他,都接受他德行的感化跟他的教化。而華歆後來還是貪圖名利,最後當官也被人家害死了。
這個是歷史當中一個很有名的例子,從這裡我們也去體會要選擇朋友,進一步朋友怎麼相處,怎麼進退。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有講到,「不欣世語,樂在正論」,朋友之間以道相交,不談這些世間的是是非非。就像《學記》講的,「樂其友而信其道」,大家之間都這樣切磋很有法喜,對自己的道業信心愈來愈堅定。當然,朋友之間相處也會有一些情況發生,在佛的《因果經》裡面,有講到交朋友的三條,我們朋友之間也有該守的道義,這三句就是一個原則。「見有失」,朋友有過失了,「輒相曉諫」,就互相勸諫。「見好事」,人家有好的表現,有優點,有好的貢獻,見好事,「深生隨喜」,就打從內心為他高興,打從內心讚歎他。「在苦厄」,就是朋友遇到苦難,「不相棄捨」,絕對不捨棄這個朋友,盡心盡力把他拉起來,盡心盡力陪他度過難關,這個就是朋友之間的道義了。
而朋友之間的進退,《論語》裡面也講到「忠告而善道之」,忠告就是你盡心盡力提醒勸告他、引導他,結果你做了,「不可則止,無自辱焉」,你勸了以後他不聽,你不要一直再勸了,到時候他惱羞成怒,那變成我們自取其辱了。而古人說的勸三次,朋友之間勸三次,勸不聽了,不可以勉強,不可則止,三次之後不行,不要再勸了。假如勸了之後都沒有用,這樣彼此的性情,彼此的人生目標,很可能就暫時不是很相應,這個時候可以敬而遠之,恭敬,但是不相應,我們還是朝著我們的人生目標去邁進。但是決定不可以惡言相向,現在不相應,我們先敬而遠之就好了。所以《常禮舉要》裡面有一句講,「絕交不出惡聲」,就是你覺得不相應了,但是也不能夠有任何惡言相向。所謂「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見面」,不然你到時候惡言相向了,這個結了惡緣,以後就不好見面。所以絕交不出惡語,是很重要的朋友,以至於人與人相處之道。
當然假如對方改過了,對方調整人生方向了,我們隨時都願意再結交,隨時都願意再幫助這個朋友。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,這個緣分不可強求。你說可是他現在在墮落,墮落,他肯聽你話才有緣,不肯聽你話,你乾著急沒有用。而且我們要知道,你要幫別人首先自己要強壯,不然你說,好,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,結果你要去度眾生,最後被朋友被眾生給度走了。所以我們要先成就自己,才有能力去幫他人。所以現在哪件事最重要?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最重要,去了之後能力跟阿彌陀佛差不多,你再回來就很有能力幫人。我們現在是泥菩薩過江,現在要多花一些時間提升自己,這個重要。什麼時候要度德量力,不可以感情用事,不然要幫別人,最後是自己壯烈犧牲。
接下來是提到「君則敬,臣則忠」,君指國君,可以延伸開來指領導者,像我們這個時代的,你是長官、上司、領導人,都可以算君。臣古代指臣子,延伸開來現在你可以是下屬、部屬,都可以算臣。而這個君臣關係,其實我們踏出家門都是君臣關係,甚至於在古代大家族也有君臣關係,幾百個人在一起有族長,他就是君,底下的這些家族親屬都是臣。君有君的本分,臣有臣應該守的道。為君者要愛民如子,所以叫父母官。君,他是領導,你要帶頭才叫領導,你領頭的,所以要以身作則。孔子講的,「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」。一個領導者他自己做得正了,他不要求,不發號施令,他底下人跟著效法。所以《大學》裡講,「一家仁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。堯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」。所以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他領導人自己做不好,雖令不從,你法令規定得很嚴苛,老百姓不願意服從,尤其是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,為君者以身作則。
為君者,你決策影響的都是整個團體或者百姓,所以你要接受勸諫。我們看所有的盛世出現,都是因為國君接受大臣的勸諫,那老百姓就有福報了。像唐太宗接受魏徵、接受這些大臣的勸諫,所以為君唐太宗算非常好的榜樣。而且他很用心,他還整理了一本為君之道的書,叫《帝範》,皇帝應該遵守的規範在哪裡,這本書也很有價值,可以為領導者遵循的法則。所以為君者要尊賢、要納諫、要很有判斷力,不能聽讒言,要兼聽則明、偏聽則暗。我們看每一個朝代敗了,都是因為聽了某一個奸臣,他就一手遮天,這個朝代就完蛋了。
我們舉一個例子,同一個皇帝,盛世也是他,結果動亂也是他造成。唐朝的唐玄宗,他開創了開元之治,因為他年輕時候勵精圖治,結果很聽大臣的話,當時候有韓休、張九齡,所以那個時候的盛世,真的全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就是大唐。結果後來他對於政事比較沒有那麼勤奮,就用了李林甫這個奸臣,我們成語裡面講到的口蜜腹劍,這個人很奸詐,就是講李林甫,害了非常多忠臣。最後把唐朝從盛世變成什麼?安史之亂,唐朝幾乎就斷送掉了。後來幸好有郭子儀平亂,所以郭子儀也算是唐朝中興的名臣。所以我們看同一個人,為什麼又是盛世又是動亂?這跟他自己能不能納諫有關。因為他一納諫,才能感得這麼多忠臣良相來輔佐他。
而一個為君的人,孔子講的,「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」,要禮敬大臣、禮敬臣子。在哪裡表現?對於臣子的奉獻放在心上,然後感恩他,照顧好他的家庭。就像魏徵跟唐太宗,剛好魏徵生病了,唐太宗去看他。結果看魏徵家裡連個正廳都沒有,唐太宗很傷心,他本來在蓋一個宮殿,下令他那宮殿停蓋了,把那些木頭移來給魏徵建房子。沒有幾天的工夫,就把魏徵的房子建好了,自己的宮殿不建了。結果很遺憾,建好沒多久魏徵就去世了,唐太宗傷心得沒有辦法上朝,好像是五天不上朝,所以這個君臣之情義可以感受得到。所以有一個國劇,就是描述魏徵跟唐太宗的情誼,這個片子很好看,也很值得看。
所以唐太宗還講了一句話,「以鏡自照見形容」,他用鏡子照,可以照清楚自己的臉,正自己的衣冠,「以銅為鏡正衣冠,以史為鏡」,以歷史為鏡,「知興替,以人為鏡明得失」,他以這些大臣給他的勸諫為鏡子,來反省自己,他可以知道自己的過失在哪裡。唐太宗講完,他就是遺憾,魏徵去世了,我的其中一個鏡子沒了。所以唐太宗能夠成就貞觀之治,他在君臣之義上做得好,這個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《貞觀之治》這一部書,他們君臣之間相處,這個書記載得很詳細。
其中還有一件事,就是一起跟唐太宗打天下的一個臣子,我想在太宗心裡把他當兄弟一樣看,共患難過。後來這個臣子當了大官,但是腐敗了,欺壓百姓、斂財,後來一發現,死罪。可是他跟太宗以前是出生入死,好像連他的兒子都是在戰場當中陣亡,所以他實在念著這個情義,實在不願意不忍心判他死罪,結果自己處罰自己,以他處罰自己來減輕這個臣子的罪過。當然朝廷的這些官員都被太宗感動了,他自己處罰自己,他是天子,其實他可以下令赦他的罪,可是他又不願意不依法辦理,在這個兩難當中,他自己請罪處罰自己。最後沒有殺他,把他流放到邊疆去了。我想太宗這麼做,應該也讓這個臣子悔改了,這麼好的皇上,他居然做這樣的事,之後皇帝還這麼護著他,這個人的良心就被這個為君者的義給感動了。這是君則敬,臣則忠。
君臣之義我們又很熟悉的,就是劉備跟孔明。劉備完全信任孔明,孔明也感這個知遇之恩,所以為臣之道孔明是表率,他一生輔佐蜀漢劉備跟劉禪兩代君主,他一切的行為,真的可以做臣子的一些典範風範,包含他很廉潔,很公正,很敬業,可以算是毫無保留,所以他的風範留下來一句話,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。
所以為臣在《群書360》當中,有整理了主要的四個本分。第一、「立節」,就是他的德行要能為所有臣子的榜樣,這叫立節,他的節義、他的節操。就像我們楊氏的後代楊震,很有名的,天知地知、你知我知,後來楊氏就叫四知堂,他們的堂號就叫四知堂,他這種風範就成為天下臣民的模範了。這是立節。第二,盡忠職守;第三,要勸諫領導者,勸諫也是本分。《孝經》裡面說的,「進思盡忠,退思補過,將順其美,匡救其惡」,這是一個為臣的心境。當然那勸諫也要很有善巧,很有智慧,這個我們也沒辦法細講,大家可以多了解。像唐太宗的盛世裡面,他的太太長孫皇后就很會勸諫,她的一些機會點抓得非常好。包含晏子他服侍齊景公,他的勸諫也是有高度的智慧,都不會讓國君不高興,沒面子,同時又提醒到對方。第四很重要的,要為團體為國家培養人才、推薦人才、選拔人才。對一個家來講,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對一個國來講我們為人臣,對一個團體來講我們為人下屬,也要想到無後為大,我們要多培養發掘人才。假如今天我們能力很好,結果培養不出一個幹部出來,那我們也有虧,不圓滿。所以我們看師長老人家,他很有責任使命,他說我假如下面沒有傳人,對不起佛陀、對不起老師、對不起大眾,這個都給我們表法有後的觀念。所以林則徐先生哪怕被皇上誤解,被流放到新疆,那麼遠,他在路途當中人家沒有難過,他那個忠誠是沒有須臾離也,被貶了,在路上都還在記錄人才,還在推薦人才。那後面好幾個很最要的人才,也都是林則徐先生推薦的。所以留下了那一句,「苟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」。
而為臣當中,《了凡四訓》也有一段非常好的教誨,是在敬重尊長當中提到的。「家之父兄,國之君長」,所以家裡面的父親長輩,兄長,出了社會,在國家團體裡面也有君長。「與凡年高」,年紀比我們大,「位高」,位置比我們高,「德高」,德行比我們好,「識高」,人生的見識比我們多,這樣的人,「皆當加意奉事」,都要恭敬。但是這樣的態度從哪裡培養的?在家庭裡,在家而奉侍父母。所以現在年輕人在團體裡面不知道怎麼當下屬,因為他在家就不知道怎麼當兒子。「在家而奉侍父母,使深愛婉容,柔聲下氣,習以成性」,他那個侍奉父母長輩的態度內化了,「便是和氣格天之本」,他就恭恭敬敬,對長者、對領導人,他哪有可能說講那個忤逆的話?哪有可能動不動就發脾氣?不可能的。所以這個是和氣格天之本,他走到哪都是領導人的好幫手,知心的人,都是團結同仁同事的關鍵人物,因為他時時大局為重,是在家庭裡面培養出來的態度。
接著《了凡四訓》講,「事君如天,古人格論」,事奉領導者就像事奉上天一樣。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非常好的教誨,為什麼?天子他是代天行化,那我們臣民要輔佐他。在家父是天,在單位領導是天,他有他的本分,我有我的本分。他沒有做好那是他自己的事,我沒有做好可是我的事。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他有他的因果,我有我的因果。我們看孔明事奉阿斗劉禪,那阿斗沒做好,可是孔明盡力了,所以他的功德是圓滿的。所以我們功德圓不圓滿,跟別人都沒關係。我們假如說,假如我領導好我就好了,那靠不住。假如我哥哥好了我就好了,假如誰好了我就好了,講這種話的人好不了,為什麼?他向外求了。他向外要求的人,心都偏了,會好?再來這是什麼?利害關係,他要怎麼樣我才怎麼樣?這不利害嗎?五倫十義是本分,是道義,義者宜也,應該這麼做的,哪還有在那裡談條件的?所以周文王為什麼偉大?他事奉的是紂王,他還這麼恭敬、還這麼盡心。所以我們把這些道理都想清楚了,我們人生省掉很多的煩惱。我們煩惱都花在哪?要求別人先做好。我們這些道理搞明白了,都不要求別人了,正己而不求於人,很多煩惱就化解掉了。所以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,每天重要的是看到自己有什麼不足,改過必生智慧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說,事君如天,古人格論,「此等處最關陰德。試看忠孝之家,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」。所以歷史當中,鮑叔牙他推薦管仲,他後代子孫因為他盡忠、舉賢,十幾代都是大夫,很有福報。
而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,你事奉領導者,「行一事,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。刑一人,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」。就是說你做一件事,不要以為你的領導不知道,你就隨自己的意思自作主張。這個叫「事雖小,勿擅為」,你要請示,你要匯報。刑一人,就是處罰一個人,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,你在那裡耀武揚威,狐假虎威,欺負底下的人,這可不行。所以這個是忠心,要無私,心不能偏,不能隨順自私自利、不能隨順貪瞋痴慢。
所以「此十義,人所同」,這五倫十義都是我們應該做的。也透過落實這個十義,落實這些本分,我們能恢復性德,人之初,性本善,恢復性德。這些經句跟前面的經句是呼應的,我們為什麼接受教化?就是恢復如來的本性,恢復本善,恢復我們無量的智慧德能福報。從哪裡做?從倫常本分做。所以人所同,這個同是我們共同遵守做人的法則。
【當順敘,勿違背。】
是應當順從遵守,這個『敘』還有要繼承的意思在,不能違背了,更不能錯亂,倫常不能錯亂了。現在真的是有錯亂的現象,現在孝子孝子,都變孝順兒子了。現在君臣也顛倒了,當祕書當到最後是,領導是你的祕書了,本來是你負責的事,還得董事長常常來問你,都顛倒。所以『勿違背』。
接著經文講:
【斬齊衰,大小功。至緦麻,五服終。】
這是講到喪禮的儀式。而儒家的禮分五種:吉凶軍賓嘉。吉禮就是祭祀,我們祭祖祭孔,這個是吉禮;凶,喪禮它就算凶;軍,是軍中的禮;賓,這來賓的賓,就是接待賓客的禮儀;嘉,嘉是嘉獎的嘉,這個包含高興的事、喜慶的事,或者聯絡感情,人際溝通,這些禮儀都屬於嘉禮,包含婚禮,包含鄉飲酒禮。鄉飲酒禮就好像整個同族的人一起來聚會,而且很講規矩的,都照輩分。然後在這個家族聚會裡面,晚輩侍奉長者,交流感情。包含成年的冠禮,這個也是值得高興慶賀的事,這都屬於嘉禮。
而這裡講的,『斬齊衰,大小功。至緦麻,五服終』,是指喪禮的五個儀式。「斬衰」是服喪三年,他穿的是很粗的麻布做的,而且上下左右這個邊都不用縫,其實就是表示自己的至親父母去世了,守喪三年,因為三年乳哺之恩不能忘,因為太傷心了,根本就完全顧不到自己的儀容了。所以這是斬衰是三年,服喪三年。「齊衰」服喪一年,比方祖父母去世,或者另一半去世,這個是齊衰。齊衰有一年的,也有五個月三個月的,依照他的親疏不同。有大功,大功是九個月,小功是五個月,緦麻是三個月,這個都是依照彼此的親疏遠近定出來的,從喪服就可以看出彼此的關係。而在喪禮當中,也讓我們時時都提起彼此這一分應盡的情義義務。所以每一個禮儀統統是教化,我們在其中都會潛移默化得到啟示,得到很好的教育。
好,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