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7/8/17 台南極樂寺 檔名:11-002-0016
尊敬的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我們上一節課將《三字經》歷史的部分告一個段落。我想雖然學習告一個段落,應該每一個朝代的興衰、每一個歷史人物的成敗,應該都留在我們的心中。我們能時時如《弟子規》說的,「見人善,即思齊。縱去遠,以漸躋。見人惡,即內省。有則改,無加警」,這些學習對我們就有長久的受用。等於是學一段歷史,學一個良臣賢相這些典範,我們就有所成長。甚至於今天我們在歷史當中學習諸葛孔明,諸葛孔明的廉潔忠貞,就跟我們的人格融在一起了。我們學習范仲淹,他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,就跟我們的人格融在一起。我們學到文天祥先生,「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」,大無畏的精神也跟我們的人格融在一起。真有這樣學習的態度,我們每一天絕對德日進,過日少。
而歷史的部分學習結束,作者王應麟先生也非常慈愛,這經子史的部分綱要我們學習一遍了,後面勸勉大家要有很好的學習態度,態度決定成功,而不是成功之後才改變態度。所以接下來經文就提到了:
【口而誦,心而惟。朝於斯,夕於斯。】
等於我們讀經典是用諷詠,諷誦含詠的一個讀書法,都是把經文念出來。而且有一些經都有韻文,都有押韻,所以有時候讀著讀著,很自然那個韻律就讓人讀著書會搖頭晃腦,當然這個是很投入在讀誦。而且那經文的義理、經文的意境,隨著我們在讀誦,在心中在感悟,在感受。像那一天聽聶老他在唱「滿江紅」,我們光是聽他唱,聽到一半,都可以深刻感覺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。禮旭那時候都感覺眼眶淚水在打轉,所以可以感覺到,這些文章藉由音樂讀出來、唱出來,那是有磁場的,它隨時在感染自己,也在感染聽到的人。所以要『口而誦』,把它讀出來。
而且我們娑婆界的人,六根當中耳根特別利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禮旭不知道其他人是什麼情況,但是比較明顯觀察自己,比方說師長老人家他的教誨,我看一遍這一集的文字稿,跟用影像聽一遍文字稿,感覺收穫不同。用聽的好像能特別記得住,又比較能領悟。但是用看的,只是看到字,效果不如聽。這是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,他點出了娑婆界耳根最利,所以我們也要善用我們比較長的這個能力,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,所以古人這個「口而誦」還是很有道理的。
而文天祥有一句話講,「哲人日已遠,典刑在夙昔。風簷展書讀,古道照顏色」,展書讀,把它讀誦出來。這些都是千古文章,比方說「岳陽樓記」,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。我們自己在讀誦,好像范公的先憂後樂的胸懷,好像隨著我們讀誦的聲音,入了我們的心田,佛家叫隨文入觀。在學習讀誦,口到心要到,學習要很專注。有時候同時手也要到,手讀誦的時候可以指著,比較專注。同時我們學的字、學的句子,都可以給它練習寫一遍,這樣印象深刻。
這個『心而惟』,這個「惟」是思惟、思量。有跟同學交流到,釋迦牟尼佛在經典當中講最多次的,重複的這些經句教誨,都是最重要的。同樣的,師長老人家在講經當中,重複最多的叮嚀也是最重要的。所以師長講經的時候常叮嚀的是,要把佛陀的教誨、經典的教誨,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。其實就是我們對於經句,這是解,解了之後它要落實在哪裡?這個時候我們就思惟,這一句如何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?我們像前面講到的仁義禮智信,仁,仁者愛人,不惱害眾生,我在生活當中怎麼做?我在工作的情境當中,應該怎麼去落實?處事待人接物的這些場景,我應該怎麼去設身處地為人想?這就「心而惟」,他就能舉一反三。
比方說普賢十大願王,「禮敬諸佛」,什麼是諸佛?師長講了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所以一切人事物都是諸佛,都要禮敬。這個道理我們聽到這裡了,一切人事物都要禮敬,那我一天遇到所有的人,遇到所負責的事,我都要很恭敬的去對待。包含物品,我們每天要用到的電、要用到的水,我們要吃的食物,我們要使用的器物,我們都要恭敬,我們都要愛惜。這麼去思惟,一個經句,以至於師父的一個開示,都能讓我們完全結合到生活的點點滴滴,處世的種種情境,就得很大的受用了。一即一切,恭敬心在哪裡?真心在哪裡?一切時一切處。我們對這個人說用真心,對那個人不用真心,這還叫用真心嗎?我們前面講到的這叫愛緣慈悲,喜歡討厭。可是你用喜歡,這個喜歡會不會之後變成討厭?會變心的。為什麼喜歡變討厭?你喜歡他,後來他不順你意了,就變討厭了,愛就變恨了,都是情見,都是自私自利,我貪,我痴,我慢在作用。所以我們用真心,師長教導我們的,時時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。所以這個心而惟,每一句經句,沒有一句不是教我們恢復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沒有一句不是教這個的。但我們就要觀照,所以這個心而惟也是善觀己心,觀心為要,觀照自己的念頭有沒有在道中。所以這個心而惟,也是讓我們整個經教不要跟生活脫節了,不要變成知識的學習了。
所以學習在《中庸》告訴我們,「博學、審問」,這個問也很重要,有不了解的,或者是這個領悟對不對,也要去請教,會不會悟錯了?那也請教善知識。所以我們學習一段時間,要去跟善知識匯報我們學習的情況,善知識才能指導我們,我們領悟的正不正確,解行相不相應,這個審問。「慎思」,謹慎的依照聖賢佛菩薩教誨來思考,來應對進退,思考完要判斷。「明辨」,比方《弟子規》說,「事非宜,勿輕諾,苟輕諾,進退錯」,我們面對一些因緣,我們是答應不答應,都要慎思,不然最後會搞得進退兩難,這裡面就有慎思明辨。慎思當中我們要度德量力,這是自己的部分,你不要打腫臉充胖子,這個就沒有慎思了。再來條件具不具足,形勢許不許可,這做事都要審時度勢,不能強求,這是審勢。擇人,哪怕是好事,有沒有人才可以用?假如一件好事你用錯人,就把好事給搞砸了,還有副作用,你說多難過,情何以堪。所以佛門講萬法因緣生,因緣就是條件,條件比較具足才能做,條件不具足變攀緣。所以這裡面要不要慎思?這裡面要不要明辨?都要。
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這是解,解得圓融,解得透徹了,進一步要幹,要做,行,要解行相應。所以「口而誦,心而惟」,這都還屬於解的部分。但是這個觀照就很重要了,真正用心的人解中有行,剛剛在理解禮敬諸佛,他在思惟當中他想到了,我對於什麼人不恭敬?我對什麼物品太糟蹋了?他思惟當中,自己真的調整自己的心,轉變了。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自己,或者看別人的一個體會?今天聽師長講經,自己剛好最近發生一件事,在那裡很糾結、很懊惱,結果聽著聽著,聽懂了,念頭轉了。本來五官是糾在一起的,結果聽明白之後豁然開朗,臉上放光。這個解中有沒有行?有,他把他的心轉了,調整過來了,這個叫解中有行。一個人在念念為人著想,他在這些每天他都在觀察別人的需要。他在行,行中他也在觀照,我這些念頭有沒有念念為人想?我是不是有不舒服上來了?我是不是有自私的念頭上來了?我是不是有傲慢的念頭上來了?他行中有解。不能讓貪瞋痴慢起作用,他都在觀照,用經教在觀照自己。
而學習還有進一步,經文當中提到很重要的一塊,經文講到,『朝於斯,夕於斯』,「朝」是早上,「夕」是晚上,所以早晚都要讀誦。這個延伸開來,早晚都要依照經典去做人做事,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,早晚都要保持這顆真心。這個就是懂得用功的人,這個是很有恆心,所以有恆為成功之本。而我們要了解,這個學習是不能鬆懈的,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。可能講到這裡,學習不能休息,那不是太苦了。孔子在《論語》一開頭就告訴我們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所以人在學的過程當中,只要真的依教去奉行了,比方說師父說,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是自私自利,好,那我們學著放下自私自利,真去放,習就是練習,就是實踐。
所以假如我們今天說,學習不可以鬆懈,我們馬上的感覺就是很痛苦的話,那可能我們還沒真的學而時習之。因為真正解行相應,學而習之者,他就能感覺到真正解行相應,真正有對治習氣。放下了習氣,不亦說乎,身心輕安,那個快樂從內心湧出來了。所以學習正確的人,他是不願意停止學習的,所以顏淵是欲罷不能。顏夫子是「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,因為他已經不被欲望控制了,他的起心動念、一言一行,跟自己的真心相應,那個就有自自然然的法喜在其中了。所以這個有恆心重要,不能間斷。
我們要調伏習氣,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,念佛不能中斷,一中斷,那個效果就大打折扣了。那大家想,念佛都不能中斷,一直念一直念,那不是很累嗎?假如這麼想的人,那鐵定沒有好好一直念佛念過。真的佛號都不間斷,愈念愈法喜,愈念愈欲罷不能。所以很多人去打佛七,打到第三天、第四天、第五天,整個臉都發亮,他因為沒有妄念,身心輕安。而且念這一句佛,十方諸佛又放光加持,所以身心的狀態愈來愈好。結果到了第五天、第六天,再過一、二天要回家了,突然起一個念頭,快結束了,又要見到那些人,又要做那些事,一下子煩惱又來了,臉又變黑了。
所以不只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念佛,師父老人家給我們教導,這個念字是什麼?會意字,今心。所以念佛是心上真有佛,這是把念佛開解得更廣更圓。所以我們念這麼多天佛,是要把我們的真心喚起來,本有的佛的慈悲、佛的清淨、佛的真誠喚起來,再用這一分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,統統生活是念佛,工作是念佛,應酬是念佛。應酬為什麼是念佛?大做夢中佛事,統統都是護念人家的道業,護念人家往生西方,那應酬怎麼不是念佛?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。這個是老人家在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」,非常精闢的開示。所以這些經文,我們都要靠自己去力行之後,冷暖自知,自己就會有很多感觸、感悟。
所以《三時繫念》告訴我們,「須臾背念佛之心,剎那即結業之所」,我們一不念阿彌陀佛就起妄念,就可能會起貪瞋痴慢的惡念。這念頭一起就造業了,起個貪念就是個餓鬼的種子,起個瞋恨心就是個地獄種子,起個愚痴心就是個畜生道的種子,所以不可以須臾離也。所以真的道業要提升,印祖講的,「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」,就讓我們不打妄想。讀經的時候專注讀經,做事的時候認真專注真誠去做事。只要不是聽經、不是讀經、不是做事,趕緊把佛號提起來。這才能護得住我們的道業,才能讓我們這個真心保持。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妙法,雖然我們理論懂很多,「克念可以作聖」,這理上是這麼講,放下屠刀是可以立地成佛,沒錯,可是很難保持。所以就靠這一句佛號,就很容易讓我們妄念愈來愈少,正念愈來愈多。所以我們平常多念佛,遇到境界需要思惟的時候,我們一定隨順聖賢佛菩薩教誨,不隨順煩惱習氣。
所以「朝於斯,夕於斯」,就是時時依經典為師。經是佛母,每一尊佛都是靠經典的教誨,他依教奉行,他才成佛的。之前有跟大家一起共勉,我們幾十年來錯誤的思想觀念,我們現在明白了,那是錯誤的,不要認煩惱賊作父親了,把它打包扔掉。我們現在都隨順經典佛菩薩教誨,「口而誦,心而惟,朝於斯,夕於斯」。這個功夫真的下下去了,正念都一直保持,慢慢心都在戒定當中,功夫到了自然就開悟了。
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說,「以不忘正念為禪定」,這個教誨就讓我們知道,下手處在保持正念上面,因定就能開慧。但是這個就要精進,精不雜,不能夾雜妄念,要精才能進步。所以我們剛剛跟大家聊到不能休息,因為那個妄念一進來,它就相續不斷了,太厲害了,我們得看清楚這個妄念的作用。大家有沒有聽過哪一個人說,好,我現在坐下來,好好的來煩惱一下,都不用,都是好好的來念一下佛,因為煩惱你不用叫它,它就一個接著一個。所以這個修學是有過程的,生處令熟,熟處令生。這個正念跟佛號是陌生,要把它轉成很熟,任何情況都提得起來。哪怕突然無常到了,沒有其他念頭,馬上這一念就出來了,阿彌陀佛,要熟到這個程度。熟處令生,本來這些貪瞋痴,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太熟了,慢慢就調伏到不會起來。不然你下功夫下了好一段時間,突然一個瞋恨心,就火燒功德林。
所以勤首菩薩,這《華嚴經》提到的,這尊菩薩很慈悲,有一首偈來護念我們的修學。菩薩談到,修學就像鑽木取火一樣,「如鑽燧求火,未出而數息」,你火還沒有出來,這個火就像智慧一樣,你沒有定到開慧了,未出而數息,你就懈怠了,你就休息了,你就退轉了,「火勢隨止滅」,本來已經火快出來了,你看你又懈怠了,它溫度又降下去了,要重頭再來,火勢隨止滅,「懈怠者亦然」。所以懈怠、苟且、因循,是不可能有成就的。所以朝於斯,夕於斯。
【昔仲尼,師項橐。古聖賢,尚勤學。】
勉勵我們好學,接著又具體舉一些榜樣,讓我們能見賢思齊。首先舉的是孔子,過去,我們至聖先師孔子,他有這麼高的道德學問,但他很好學,很謙虛,還曾經請教項橐。而這個項橐,依據傳說,當時候他是七歲,剛好跟幾個小朋友用泥土在建土城,城牆。結果剛好孔子跟弟子的車隊過來了,其他小朋友聽到車馬聲來了都跑掉了,只有他還留在那裡。孔子就跟他說到,你怎麼沒有避開?結果項橐講,都是車避開城,哪有城避開車子的?他在築土城。結果孔子就說,你年紀小,但懂得還不少。接著項橐講,魚生下來三天就可以在江河游了,兔子生下來三天,牠就可以跳三畝地遠,我都已經七歲了,怎麼可以不多懂一點?他很會舉這些例子、常識。接著孔子就問他,什麼山沒有石頭?什麼樹沒有葉子?什麼火沒有煙?什麼牛不生小牛?什麼馬不生小馬?接著他就說,泥山沒有石頭,枯樹沒有葉子,螢火,就是螢火蟲的那個亮光,螢火沒有煙,泥牛,泥做的牛不生小牛,木馬,木做的馬不生小馬。孔子就覺得他很機靈,都能應答得上。結果變成了他問孔子,他就問孔子說,白鵝鴨為什麼都能浮游在水上?松柏為什麼可以長青?孔子說,因為牠們都有蹼,腳爪上都有蹼,所以能在河面上浮。松樹它的樹心很結實,所以它可以長青。結果項橐說,不一定,烏龜牠的蹼也不大,可是牠怎麼可以游那麼遠?竹子它是空心的,為什麼可以長青?就反駁了孔子的話,所以他知識還是相當豐富的。孔子看他的回答,就跟弟子們講,你看他小小年紀就有這麼豐富的知識,也是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。所以有這個典故,所以『昔仲尼,師項橐。古聖賢,尚勤學』。
當然孔子已是聖人,但是他時時是謙卑,一有學習的機會,都會主動的向人家請教,這個也是我們應該效法的態度。當然我們在學習過程,聖人無常師,他沒有固定的老師,他隨時接觸一切人事物,統統在學習、在體悟。那是聖人無常師,可是我們還不是聖人,我們的學習還是要很知道它的次第、它的先後。佛陀在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當中告訴我們,學習要從明師受戒,這個明是明白的老師,接受他的教誡、接受他的教誨。這個是一個很關鍵的點,修學最重要是師承。我們不能把這個學習當作是拿一個博士學位,拿一個什麼學位,或者是不斷積累知識。積累知識不一定能開悟,甚至積累知識,沒有真正明師來指導,知識會變所知障,知識多了會增長傲慢。所以我們什麼時候心用錯了不知道,心一用錯了,又沒有明師指導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
所以善財童子他的修學過程,就是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法,就是他是先跟著文殊菩薩學習,得到根本智,之後才出去參學,後得智。不然現在年輕人十五六歲、十七八歲,教理還沒有很通達,是非、善惡、邪正、真妄,還不能判斷的時候,你讓他到處團體去參訪,參了之後可能會搞不清楚狀況,甚至於看到一些現象無法理解都有可能,甚至於參訪到最後,整個知見都亂掉了。為什麼?他到一個團體去,每一個人假如又好為人師,你要這樣這樣學,另外一個說你要那樣那樣學,那他到底要咋樣學?
所以真懂規矩的人不會亂給人家建議,你要看他依止的,他最信任的那個人,那他要跟著他學。剛好有機會一談,你要鞏固他對他那個善知識那個明師的信心,這個才是懂行,懂規矩,懂得護念人家的法身慧命。你看李炳南老師當時候在台中教學三十八年,他不輕易讓經過台中的高僧大德,給學生們講開示,因為怕一講他們的知見亂了。你說高僧大德還挺有修養的,他很可能是很有修養,問題是他可能遣詞用句跟李炳南老師不一樣。所有的學生大部分他這些義理還沒有貫通,這些文字遣詞用句不同,他一聽好像不一樣,他就有可能會亂。
所以人還沒有得根本智以前,都要跟著一個善知識,跟著這個師承學,不會亂。他真的得根本智了,以後他接觸什麼,統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那就沒有問題了。所以現在真明白師承重要的人不多,真的會護念他人的人不多。所以我們想到了師長老人家說的,一個老師一條路,兩個老師兩條路,三個老師三岔路,四個老師就十字街頭了。所以我們現在學漢學、學經教,我們依止的就是師長老人家,他是儒釋道傳承在我們漢地算是最後一代了。他的弟弟小他六歲,都沒有這個機會,都沒有接受到私塾傳統的,依照開根本智的教學方法沒有了。所以我們最近接觸像聶老,他們從小,外婆都是用傳統的私塾教他們的,所以從小妄念少,都是接受經典的薰陶。所以他寡欲,養正氣,七十多歲了,從早講到晚,丹田還很有力,聲音還很宏亮,我們說語如鐘聲,確實養浩然之氣。這是我們看到長者從小依傳統的教學法,扎下根基的這些聖賢弟子。也看到我們一些同學,也是比較早比較小就讀經,這個就緣分比較殊勝、比較幸運,當然這也都是他們的老師、他們的父母良苦用心,才能夠成就他們學習的因緣。
當然我們縱使沒有遇到這個緣,也不要難過,每個人的緣不同,每個人可以表的法也不同。我們不是從小學的,沒有關係,我們表的就是「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」,我們表的是勤能補拙的法,同樣可以供養所有有緣的人。所以人生只要遇到佛法了,不會有什麼遺憾。所有的遺憾、所有的苦難,都可以轉煩惱為菩提,化危機為轉機,化悲憤為力量。佛法是圓融無礙的,所以我們現在遇到什麼事會產生煩惱,鐵定我們沒有用佛法去思惟,就沒有朝於斯,夕於斯。
所以我們現在學習經教,學習儒釋道的漢學,我們所依止的就是師長老人家,教課的老師們,也都是依止老人家的經教在學習。所以我們跟他老人家的經教,能真正調伏我們這些分別執著,進而放下這些習氣。般若無知,這就是根本智,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懂得放下,煩惱輕了,智慧就增長了。所以有根本智了才可以去參學,當然師父也講,最低標準,還沒有達到根本智開悟以前,最低標準,能分辨是非、善惡、邪正、利害、真妄,有這個能力了才可以離開老師,這些都很重要。我們真有這個態度,善知識對我們負責,我們不遵守這些重要的規矩,善知識也不可能勉強我們。所以師長老人家才說,現在是民主時代了,誰也管不了誰,我們年輕人聽到這個要會聽。你不要聽到這句話說,不被人家管,很好。有真正明白的善知識管我們,那是對我們負責任,是我們的大福報。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,沒有善知識,我們學佛會理解錯,會學偏掉的。所以換一個角度想,誰喜歡管人?管了對方不理解,還誤會,甚至還怨恨。所以這個時代,會管我們的是真正要為我們好的,父母管我們,師長管我們,真正希望我們這一生成就的法眷屬會提醒我們。所以人要知好歹,不是順著我們的感覺講話的人是幫助我們,「忠言逆耳利於行,良藥苦口利於病」。
經文一開始,舉至聖先師孔子他學習的榜樣來勉勵我們,接著舉宋朝的宰相,一個是聖人,一個是宰相,他們這麼有道德學問,地位又這麼高,可是我們來看他們學習的態度。
【趙中令,讀魯論。彼既仕,學且勤。】
『趙中令』是指宋朝開國的功臣趙普,他輔佐趙匡胤建立宋朝,還進一步輔佐第二位皇帝宋太宗,等於太祖太宗他都輔佐。他以半部《論語》幫助太祖得天下,又接著以半部《論語》幫助太祖太宗治天下。而事實上他年少讀書也少,曾經宋太祖都勸他多讀書,太祖勸完他之後他真接受。所以《弟子規》說,「聞譽恐,聞過欣,直諒士,漸相親」,他不只聽了,他聽了之後很珍惜太祖對他的提醒,他之後手不釋卷。大家想一想,今天你勸一個朋友,勸了之後他很感謝,進而照作,我想我們一定很願意繼續護念他,繼續幫助他。所以人與人是互相的影響、互相的交感,所以假如今天我們想一想,好像沒有人敢勸我們,那鐵定是我們沒有受諫的態度。不然你很謙虛,會感得很多法眷來護念自己的道業。趙普手不釋卷,每一次從朝廷回府就閉門,從竹篋裡拿出《論語》來讀。好像他死後家人打開這個竹篋,發現裡面就有《論語》二十篇。所以經文講『彼既仕』,「仕」是做官,而且做到這麼高的官,他的學習尚且這麼勤奮。而且官愈大責任愈重,因果責任愈重。所以學而優則仕,我們深入聖賢經典,學得好了,有機會可以當官,可以服務大眾,緣成熟,要盡忠盡力去做。但仕而優則學,這個官當得不錯,可是畢竟這個當官遇到的種種人事,種種的一個挑戰不少,甚至於扛的責任是愈來愈重。
「教而後知困」,教學者一教教教,覺得我還有不夠。當官的人做事,做做做也覺得,好像肚子裡的東西還不夠,所以邊做又要學。而且在做當中去學會很深刻,因為你完全就是在境界當中練。因為你有責任,你不能鬆懈,現在就要解決這個問題,趕緊讀經,趕緊深入經典,哪一段教誨可以解決現在這一個問題。所以有責任,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,逼著我們不得不用功,逼著我們不得不成長。而且我們也是成年之後才學,畢竟基礎不如從胎教從小學的這些學者專家,所以他們有童子功。所以我們往後可能會面對很多學術界的朋友,所以我們基礎已經比較弱了,人有自知之明,確實要多積累。就像趙普,他知道自己不夠,他知道要加功用行,所以他手不釋卷。用功就像《論語》教導的,「日知其所亡」,每一天積累自己不懂的,「月無忘其所能」,還不能學過的東西忘了,丟掉了,這不行,還要溫故知新。所以我們曾經學過的經典,一個禮拜、一個月、一段時間,都要拿起來好好複習複習,月無忘其所能。而每一天要積累,知其所亡,活到老學到老,不懈怠,所以古人說學無止境。
接著我們看下一個例子:
【披蒲編,削竹簡。】
這個字可以念ㄒㄩㄝ,也可以念ㄒㄧㄠ。
【彼無書,且知勉。】
『披蒲編』是劈斷蒲草葉,然後將它編訂成冊來抄經,來書寫。這個是西漢的路溫舒,他因為家裡貧窮,父親派他去牧羊,他剛好就特別想學習,就取了水澤中的這個蒲草葉來編書,把借來的書抄在上面,這個披就是劈開,劈斷。
『削竹簡』,將竹子削去竹皮,製成簡冊,也是在上面寫上字。而且以前的竹簡都是用刻的。這個「削竹簡」是指公孫弘,他也是漢朝的一個大臣,他也是五十歲還在給人家放豬,在竹林裡放豬。結果他也是很想多學習,所以才削竹簡來做簡冊,而且借了人家的《春秋》來抄寫。所以他們兩個人連書本都沒有,但是都克服很多的困難,然後抓住一切的機會時間來學習,後來都有很高的成就,兩個人都是很有名的大臣,對國家也做出很大的貢獻。這兩個例子也給我們一個啟示,你看他們的條件這麼困難,但是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而且一個人的心念能夠招感未來,甚至是當下很多的助緣。所以貴人也是要靠自己的心感召來的,一個人不好學,一個人沒有使命感,貴人來了他也不認識,貴人來了他嫌囉嗦,貴人來了他趕快跑了,因為他比較喜歡懶散、怠惰、玩樂。
夏蓮居老居士有一段法語非常好,這個也適合勘驗自己。「天降之福」,這個上天要給這個人大福報,「先開其慧」,「天降之罰」,這個人的責罰禍患要到了,「先奪其魄」,他整個人就像沒有魂魄一樣了,行屍走肉。怎樣的一個態度是天降之福?怎樣的一個行為態度,可以判斷出上天要給這個人福報了?所以夏老說,「慚愧、奮發、改過,皆天開其慧」。你看到一個人他的態度常常生慚愧心,他一看到這些聖賢、佛菩薩,他說我慚愧,我要效法他們,他有這個態度。奮發,你看條件再不足他會去克服,就像剛剛這個路溫舒跟公孫弘,人家非常振作奮發,不會因為貧窮,不會因為外在條件這麼不好而氣餒,所以這樣的人老天爺怎麼會不降福給他?後來他就會有貴人來提拔他了。慚愧,奮發,改過,皆天開其慧,你看後來很有成就。
「天奪其魄」是什麼情況?「悠忽、昏惰」,渾渾噩噩,沒有目標,遊手好閒,常常都是昏昏沉沉,又很懶散怠惰,又自欺欺人,又飾非,就是有錯誤都在那裡掩飾,找藉口。這樣的人大家看,慢慢慢慢就行屍走肉了,心都是不安定的,惶恐的,都是在那裡怕別人看穿他的一些錯誤,他就常常處在那種要解釋,要掩飾當中,那太累了、太可悲了。所以夏老說,「自助者天助,自救者天救」,舉的這些就是很好的榜樣。自棄者,就像我們前面講歷史講扶不起的阿斗,老天、佛菩薩也只能等待他回心轉意,緣成熟了再來幫他。
再來這個事例也在提醒我們,他們條件這麼困難,但是卻且知勉,『彼無書,且知勉』。我們現在是拿到書太容易了,請了很多法寶,沒一本好好用心去深入。三年前請回來的,還在原地不動,這個不是如如不動,這個叫蹉跎光陰,這麼好的法寶,拿到手了。所以我們現在難就難在輕重緩急搞不清楚,摸摸這個,摸摸那個,打打那個電話,講講喝咖啡,聊是非,八卦新聞,看看看看,最後沒事做了,好吧,看看佛書吧,好吧,念念佛吧,好吧,讀讀經吧,那全部排最後了,這個輕重緩急搞不清楚。所以禍福相倚,我們現在法寶太容易了,可是你看人家沒書的人,他就自己想辦法去克服,我們現在一堆書都不學,差就差在這。所以人家本來無福轉有福,我們是福很大,每天在折福。最後很多我們很好的學習機緣,我們沒有加緊用功,福報一花完,好緣不是隨時都在的。
所以我們看師長老人家,學佛六十六年,弘法五十九年,你看在他身邊來來去去多少弟子,那曾經都有機會親近他老人家。假如這麼大福報沒有珍惜,之後可能機會就過去了,所以後悔後悔,都是後面才來悔。所以老子這段話,禍福相倚,確實值得我們很冷靜的來體會,來觀照自己。所以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佛經不容易看到的,「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師長老人家這樣的善知識也不容易遇到的,我們看到老人家有三位好老師,又有好的母親父親教導,又有韓館長這麼好的護法護持,才有今天師長老人家的成就,都不容易的。
我們愈珍惜,知緣、惜緣、造緣,知福、惜福、造福。我們一珍惜,我們就帶頭依教奉行,做一個好學生、好弟子,很多人因為我們的依教奉行而感動,而受啟發,我們就是有福報的人。為什麼?福田心耕,你帶頭好學,那是老師最好的幫手。這一念心就是孝親尊師的心,這一念心是恩田,也是敬田,也是悲田,你帶頭為人演說,不就利益所有跟我們有緣的人?這也是悲田。所以我們謹記《無量壽經》說的,「如貧得寶,改往修來,洒心易行,自然感降,所願輒得」,老天就要降福報給我們了。但福報不要享,福報一來,福慧雙修,我們拿著福報去利益眾生。你沒有福報,很多利益眾生的事做不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為什麼能夠辦漢學院?為什麼能夠推展宗教團結?為什麼能成就像圖文巴這樣,這麼成功的宗教和諧示範城市?也都是除了老人家的智慧以外,也是他老人家的福報。福報從哪裡來?一生念念正法久住,念念為苦難眾生,所以這樣的弘法利生福報大。
下面再舉兩個例子:
【頭懸梁,錐刺股。彼不教,自勤苦。】
這也是舉的兩個歷史人物。『頭懸梁』就是把頭髮拴在屋梁上,因為假如讀書打瞌睡了,你一打瞌睡,因為這個頭髮已經綁在這個屋梁上,你馬上啊,就被扯得很痛,所以就強迫自己不能打瞌睡。這是漢朝孫敬的故事,等於是他非常刻苦勤學,不敢絲毫鬆懈。『錐刺股』就是拿著錐子,錐子前面是尖銳的,只要有睡意了,他就戳自己的大腿一下,這個一戳下去睡意全消了,指的是戰國的蘇秦。當時候他到秦國去遊說,結果不得到重視,就落魄回家,被很多人瞧不起,連妻子跟嫂嫂都對他不屑一顧。結果他知恥近乎勇,發憤讀書,用這個方法讓自己不懈怠。然後很用心深入姜太公的《六韜》,最後積累了足夠的學問,後來得到六國的重用。他是合縱政策,把六國的力量合起來對抗秦國,他就變六國的宰相,也有一定的成就。
所以這兩個例子,他不是人家催促他們學習的,是他主動奮發向上的。所以『彼不教』,這個「教」就是不待別人催促他,不待別人教他,他自己自動自發的,所以這個是有剛剛講的慚愧心、奮發的心、改過的心,他不讓怠惰的習氣現前,下功夫把它克服過去。其實真的要克服每一個習氣不容易,都是要發勇猛心,立決定志,這個決定就是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,勇猛心就是我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不對。而且還要不顧生死,不計成敗,因為每一天萬境交集,修學的路上一開始打敗仗都是正常的,不能一打敗仗了就氣餒,沮喪,退縮,那就玩完了,就兵敗如山倒了。要不計成敗,過去的過去了,安住當下,勇往直前,百折不撓。不計成敗,不顧生死,就是死都不怕,就怕邪念做主。因為他很清楚每一個邪念,那個對身心,甚至對他整個道業的損傷有多大。
所以師父常常講,「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」,三百二十兆個種子。假如我們一個邪念讓它一直相續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,甚至好幾天,那對自己的損害太大太大了。所以人真正明白,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他不敢亂起念頭,他看清楚這個真相,看破就會放下,不敢亂起念頭,所以明理重要。我們沒有讀過這一段經文,就不知道念頭的損害有多大。
我們還看一些事例,佛經裡面就有的,看到一個沙彌年紀很大了,看他在讀經的樣子,這個小沙彌失去恭敬心,取笑說,你在讀經,好像很像牛的嘴巴在那動。結果這一位比丘他已經證果了,所以這種輕慢,種這種惡因要墮地獄的。所以這個比丘勸他,你要趕快懺悔,他也趕快懺悔,沒有墮地獄,五百世做牛。結果到遇到釋迦牟尼佛的時候,他因為之前五百世做牛,那習氣還在,所以那動作,吃起東西來,人家一看也會想笑,也會取笑。所以佛就不讓他去托缽,怕眾生種這個惡因,因為他已經這一世也是修得證果了,就讓天人,天人他有天眼,他知道這是聖者,不能輕慢,讓他接受天人的供養。就一個取笑的念頭果報那麼大,所以真明白了,克念作聖。所以不顧生死,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錯了,有這樣的態度,慢慢慢慢功夫就能得力了。所以剛剛這兩個例子,「頭懸梁,錐刺股」,他們也是有跟這個發勇猛心,立決定志相應,不過他們是求功名,我們是求出離生死,求道業精進,求功夫得力。
接著:
【如囊螢,如映雪。家雖貧,學不輟。】
再舉歷史當中兩個例子。東晉的車胤他家裡很貧窮,買不起油來點燈讀書,所以他在夏天夜裡就用紗囊,能透光的紗囊裝螢火蟲,來供他照明讀書用。後來官做到吏部尚書,很有成就。『如映雪』,這個映雪也是晉朝的孫康,也是買不起油燈,最後在冬夜裡,常常借白雪反射的月光來苦讀,後來也做到御史大夫。所以他『家雖貧,學不輟』,輟是停止,所以他的學習不中斷,想盡方法來克服環境,來抓機會學習。後來孫康的後人非常敬佩他的祖先,所以他們的堂號叫映雪堂。您假如看到人家堂號寫著映雪堂,那就是這個孫康的後代子孫。像四知堂,那個就是楊震的後代。
這兩個例子也給我們啟示,人在面對困難困苦挑戰的時候,要有一個態度,就是能夠去突破、去改善。所以孔子說,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」,孔子這段話就是,假如一個人遇到事情了,他不主動去想辦法,主動去克服,沒有這種人生態度,那孔子也拿他沒轍了。所以我們看到車胤、孫康,假如他沒有主動去突破環境的限制,那他也可以是,反正我本來就沒錢,他就開始自暴自棄、自甘墮落,那就不可能有後面的成就了。而且往往是條件困苦的人,他能自立自強,他能不畏懼艱難險阻,反而磨鍊出他百折不撓的性格。
所以孟子有一段話講,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」,這一段為什麼?要「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」,要提升他的能力,把本來不會的要磨鍊到會。孟子這段話也是期勉我們要禁得起鍛鍊挑戰,所以假如你往後遇到很大的挫折困難,不要難過,反而轉個念要高興。為什麼?因為老天瞧得起我,才會這麼大的困難讓我面對。瞧不起我,根本就不用考我試。
經文講:
【如負薪,如掛角。身雖勞,猶苦卓。】
剛剛舉的是貧窮,現在舉的兩個例子是西漢的朱買臣,他家裡貧窮,而且靠賣柴為生,這個『負薪』就是常常去砍柴,背著柴火去賣。但是他邊挑柴討生活邊勤奮的讀書,所以『身雖勞,猶苦卓』,這個苦卓是在勞苦中卓然自立,懂得苦學,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『如掛角』是指隋朝的李密,他也是小時候有志於學,但是家貧,他是放牛,常常就看《漢書》,所以他騎的牛,牛角上會掛著《漢書》。這是另外兩個例子。而且他們也很清楚,真的要對社會有貢獻,要出人頭地,你不懂得這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智慧,我們就根本出不了力。所以台灣青年十二守則,其中有一條,「學問為濟世之本」,你一定要有很高的學問,你才知道怎麼齊家、怎麼治國。所以以前十幾歲他讀書積累得很厚,有的十八歲就當縣長的,我們待會再舉的例子七歲就當官了,那都是有學問的。
下一句舉例:
【蘇老泉,二十七。始發奮,讀書籍。彼既老,猶悔遲。爾小生,宜早思。】
『蘇老泉』指北宋文學家蘇洵,四川眉山人,他號老泉,他到了二十七歲才發憤讀書。他雖然已經老了,讀書的時間已經比較過去了,但是他還是懂得知恥,雖然晚了,但是還是可以勇猛精進來彌補,所謂亡羊補牢,猶未晚矣。所以『爾小生,宜早思』,就我們這些後生晚輩,「宜早思」就是也要好好為自己打算。所以蘇洵也給我們一個啟示,要趕快開始,不管你現在多大。而且愈早愈好,不然到時候就會悔遲了。
為什麼蘇洵能夠奮發?佛門有一句話叫總在遇緣不同。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太太程氏,他這個太太觀察他的丈夫,很善良,行俠仗義,但是對於求取功名這個志向還沒有立得很堅定。有一次剛好酒喝多了,傷到身體,在房間裡休息。太太看到這個情況,在蘇洵的書房寫了一段話,寫到,「童年讀書,日在東方」,像剛剛從東方升起的太陽;「少年好學,日在中央」,十幾歲好學,黃金時段;「壯夫立志」,已經中年了,像禮旭現在也是中年,壯夫立志,「兩山夕陽」,已經快下去的夕陽了;「老來讀書,秉燭之光」,老了才讀書,就像拿著蠟燭一樣,就這麼一點光亮。所以「人不知書,悠悠夜長」,你不深入經典,沒有智慧,沒有學問。「嗟爾士子,勿怠勿荒」,所有的讀書人不能荒廢,不能怠惰。蘇洵看完這段話,體會到太太的苦心,又看看自己二十七歲,這個鬢髮都白了,最後領悟了,就發憤讀書了。所以後世對於他的夫人程氏有這一段讚歎,「賢婦從來勵丈夫」,都是砥礪丈夫的,幫助丈夫,相夫教子,「老泉三九始通儒」,「不是閨中勤警策,人間那得顯三蘇」,假如不是程氏這麼賢慧,時時抓住機會點來提醒他的丈夫,那人間怎麼最後會有三蘇的千古文章我們可以看?所以三蘇的背後,最重要是有程氏的相夫教子成就的。
【若梁灝,八十二。對大廷,魁多士。】
『梁灝』是指宋朝時代的人,他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。因為進士考上了,而且考進士這個是要在廷試的時候,是皇帝做主考官,他都能應答自如。『魁多士』,「魁」是指首選,就是第一名,在眾多人才當中脫穎而出成為狀元。他八十二歲才考上,所以他是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,都不放棄,這個也值得我們學習。
【彼既成,眾稱異。】
大家都覺得非常訝異,很佩服。
【爾小生,宜立志。】
我們這些後生晚輩應該立志發憤,才能未來有所成就。
【瑩八歲,能詠詩。泌七歲,能賦碁。】
『瑩』是指祖瑩,北齊人,他八歲就能誦《詩經》《尚書》,所以是能詠詩,能詠誦《詩經》,後來都當到祕書監。而且也是很好學,很喜歡讀書。『泌七歲,能賦碁』,李泌七歲的時候,就能藉棋來說出很好的道理。而且是唐玄宗命他的燕國公張說給他考試,張說讓他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來作詩,而且張說還舉了,當下在下棋,他說「方若棋局,圓若棋子,動若棋生,靜若棋死」。但是他就不能再用棋了,但是就以下棋讓他來對,結果他對,「方如行義,圓如用智,動如逞才,靜如遂意」,所以也對得非常好,後來也都當到宰相。
【彼穎悟,人稱奇。爾幼學,當效之。】
我們初入學,應該學習效法他們。他們已經是聰慧過人,大家都覺得他們很不平凡,但是他們還是很用功。但事實上人這些很高的能力,大家也不要嫉妒,也不要難過,往往都是過去生積累的,但這一生再來下功夫不遲的。「萬德洪名,能滅眾罪」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」,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,就看你願不願意用功,很快你煩惱輕,智慧也能夠長。
【蔡文姬,能辨琴。謝道韞,能詠吟。】
東漢的蔡文姬能夠辨識琴音,東晉的謝道韞能夠出口成詩。
【彼女子,且聰敏。】
這些女子聰明敏慧。
【爾男子,當自警。】
我們男子漢更應該要自我警惕,自我勉勵。這兩個女子也都是歷史上的才女。
【唐劉晏,方七歲。舉神童,作正字。】
唐朝的劉晏他才七歲,就參加神童科的考試,中舉就做了,這個正字是他的官名,掌管圖書的工作,校對典籍的,勘正文字的工作。他七歲。
【彼雖幼,身已仕。爾幼學,勉而致。】
那麼小就為國家服務了,我們現在雖然年紀小,要勉勵自己向他看齊,說不定好好積累,我們很年輕也能夠護持正法。所以有為者亦若是,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我們只要肯努力,一定可以做得到。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,能生萬法。
接著,剛剛舉的是人,現在:
【犬守夜,雞司晨。苟不學,曷為人。】
所以犬幫人守夜,雞晨啼報曉,都在奉獻牠的能力。假如我們不好好學習,那我們的人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,所以人活著應該有他的本分,要發揮他的價值。
【蠶吐絲,蜂釀蜜。人不學,不如物。】
『蠶吐絲』,奉獻牠的力量。蜜蜂採蜜,可以供養人,所以我們不學就不如物了。
【幼而學,壯而行。上致君,下澤民。】
這個就是期許我們學了好好落實,上可以利益國家,下可以利益百姓,有緣的人。
【揚名聲,顯父母。光於前,裕於後。】
這個就是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。光前裕後就是光宗耀祖,福蔭後代。
【人遺子,金滿籯。我教子,惟一經。】
這個是漢代的韋賢他很深入經典,而且他的兒子也深入經典,後來人家很佩服他們父子,所以在鄒魯一帶就傳這句,「遺子黃金滿籯,不如教子一經」,
最後:
【勤有功,戲無益。戒之哉,宜勉力。】
最後期勉我們要勤奮用功,不要蹉跎了光陰,所以『戒之哉,宜勉力』。所以我們寬為限,緊用功,工夫到,滯塞通。勿自暴,勿自棄,聖與賢,可馴致。好,今天《三字經》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