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12)蔡礼旭老师主讲

admin 三字经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

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     蔡禮旭老師  2017/8/11   台南極樂寺  檔名:11-002-0012

MP3下载

尊敬的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我們這幾節課都談到一個學子學習經典的次第,因為學習不能躐等,都需循序漸進,不能操之過急,不能急於求成。我們以前小的時候有聽一個詞叫走火入魔,練功不能走火入魔。其實在修學的過程當中,最怕的就是太著急了,想要一步登天,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讓自己浮躁,讓自己心煩意亂。所以我們應該是扎扎實實,一步一腳印,循序漸進來學。

經文上講到的,「為學者,必有初。小學終,至四書」,《小學》我們之前提到,朱熹編的一本書,主要就是學習怎麼做人,灑掃、應對、進退,然後接著學四書。經文當中講到的,「論語者,二十篇。群弟子,記善言。孟子者,七篇止。講道德,說仁義」,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兩本書,事實上就是孔子跟孟子,把古聖先賢這些教誨,在那個時代他們處事待人接物當中,把它落實了,把它表演出來。其實我們對於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很多的話都熟悉,比方《論語》裡面講到的,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」,「不知命,無以為君子」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這些句子我們都很熟悉,像「曾子曰:吾日三省吾身」。而這每一句,我們能真正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就有很大的受用了。俗話講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,讀書明理了,明一句道理就有一句的受用。所以《論語》開始就講,「學而時習之」,學是解,習是行,所以要解行相應,學一句要做一句,這樣自己的悟性、自己的道德,就能不斷提升上去。所以這一個教誨對我們的修學相當關鍵。

而在我們這一代,甚至是我們的下一代,因為我也要補充下一代,因為禮旭也是步入中年了,像這一次我們福州實修班,參與的這同學們,很多跟我外甥外甥女的年齡都差不多。所以這個時光飛逝,自己不知不覺十五個年頭已經過去了。因為回想當時候剛到海口去,禮旭跟大眾交流《弟子規》,當時候來聽課的人,我們主要這二十個人左右,禮旭的年齡是最小的,沒有一個來聽的學長年齡比我小。可是不知不覺,居然現在在我們實修班裡面,不止大家的年齡比我小,還小我一倍。所以說時光飛逝,現在有時候照照鏡子才知道光陰似箭,為什麼?白頭髮多很多了,當初一根都沒有。當然更重要的,十幾年這麼快過去了,自己這個西方的護照辦得不怎麼樣,實質上放下的習氣很少,甚至還有可能不知不覺增長,為什麼?因為很多人愛護照顧讚歎,這是在福報順境當中,不知不覺會染著了。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,觀照自己的心念才行,所以像曾子這一句話,我們在每一天睡覺以前,都能用這一句來觀照,對我們道業的護念有很大的受用。「吾日三省吾身,為人謀而不忠乎?」忠是盡心竭力,忠是不偏不倚,我這一整天做任何一件事,甚至對待任何一個人,甚至說的任何一句話,是不是都是盡心盡力?是不是都是為了成就對方?自己的心有沒有不偏不倚?還是有目的?還是有自私自利摻雜在其中?還是有貪瞋痴慢摻雜在其中?那這一句對我們在一天當中的反思,應該就能有很大的受用。

這麼一反省起來好像有不少,我們可不能一反省起來又很氣餒、又很沮喪,因為沮喪跟氣餒也都是煩惱,沮喪跟氣餒不是反省,是懷疑自己了,是退縮的習氣起來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在「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」中,有一句開示非常讓我們印象深刻,就是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,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。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以前,用曾子這一句經句來觀照,或者用《十善業道經》這個十善來觀照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、不妄言、不綺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一發覺哪些言行甚至念頭跟這個違背了,我們一有發現,就發覺自己的問題了,這個叫領悟到了,開悟了。開悟不是壞事,不應該是沮喪,不應該是氣餒。所以我們假如不觀照自己的念頭,真的,嚴重的煩惱相續不斷,拉都拉不住。所以我們觀照自己的念頭要更深入,才能看清自己,不然每天稀里糊塗的過日子。

《了凡四訓》特別提醒我們,「一日不知非,則一日安於自是」,安在自以為是,安在自我感覺良好,好像修得不錯了。其實修得不錯不是看不到自己有缺點,這個得要認知清楚。一天當中看不到問題,只有兩種可能:一種是已經是聖賢人了,完全沒有問題;另外一種就是連看自己問題都看不到了,習氣使然,渾然不知,都起作用了自己不知道。就好像四川的廚師,他每天都煮飯,一定很多菜都放辣椒。有客人來了,怕吃辣的,拜託一下別放辣椒,他在煮煮,不放辣椒,欻,還是放下去了,他太習慣了,提醒了,他有時候還照樣是這個慣性。所以我們提醒人一次兩次三次,別人還是照樣如此,大家也不要生氣或者不耐煩,因為他的習慣有一個轉變的過程。按照科學家講,一般的人記一個東西要提醒二十一次,這個科學數字對我們有沒有啟示?有,假如你提醒哪個親戚朋友,提醒了,你有點上火了,真是不受教。小心,你起這個念頭,一上火了,火燒功德林。你本來「善相勸,德皆建」,這個是有功德的;你勸了二、三次上火了,這個功德一把火就燒掉了。所以提醒別人別人還沒改,幽默一點,反過來提醒自己,因為還沒有二十一次,總要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這一段話提醒的,一日不知非,則一日安於自是,自以為是。所以一個人修學有得力的狀態,是每一天會發覺自己很多的問題,滿身的過失,這樣功夫才有下手處。

都看到問題了,趕緊下功夫對治。這個有自私的念頭,要對治;這個是傲慢的念頭,要用謙卑來對治;這個是懷疑的念頭,要用信心、信任來對治。所以我們看菩薩六度萬行都是對治,布施對治慳貪,持戒對治惡業,忍辱對治瞋恨,精進對治懈怠,禪定對治散亂,般若對治愚痴。所以我們發覺這些過失之後,一定效法顏回不貳過,我不能讓這個過失再出現,這樣是好學。好學不是背很多叫好學,那是知識豐富而已,因為學是學覺悟,學是要作聖作賢。

所以怎麼作聖賢?用我們剛剛學過的《大學》,格物致知,這個格物就是格除物欲,能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,放下這些壞習性,才能做聖賢。所以顏回這個精神,孔子才說他好學。孔子那麼多學生都很優秀,但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、不貳過。不遷怒就是他有瞋恨的念頭稍微起來,他馬上把它調伏掉,不是說對一個人發脾氣,不再對另一個人發脾氣,那太粗了。就他覺得念頭不對了,馬上可以轉,這個在佛家講叫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這個其實不容易的,那是能克住自己的妄念邪念。我們一下子功夫要用到這個情況,除非要下很大的決心,我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不對,有這樣的決心,念頭要克服不難。

當然還有一個方法非常好,你任何覺得不好的念頭一起來,趕緊念這一句萬德洪名。這句佛號一念,一切諸佛都加持你,因為這個法門叫他力法門,你真肯念,自己都能感覺到,那個加持力非常非常的大。所以像禮旭自己從小就容易緊張,所以遇到一些重要的事都會驚慌失措。而因為跟師長老人家學習,知道緊張擔心沒有用,這些念頭只會耗自己的能量,也會讓事愈來愈糟。學佛了,學佛就是要做一個理智的人,對自己、對事情、對他人沒有好處的念頭跟言行,從今天開始不要再做了。學佛要做個明白人,不能又稀里糊塗順著這些習氣,沒有辦法控制自己,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就變都被境轉。我們慢慢學著要能轉境,才叫修行。所以後來明白道理了,老人家又說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用這句佛號來轉念。所以老人家說了我們就依教奉行,做做看,真做了,慢慢會有自己的領悟,就覺得真的一念佛,可以感覺到佛菩薩在加持。

像禮旭成長過程,幾乎沒有參加過什麼比賽,因為自己能力才華比較差,可能是小時候貪玩,很多學習的機會也沒有好好的下功夫,所以遇到佛法太晚了,二十幾年很多光陰就虛度掉了,確實是沒啥才華,所以也沒啥信心,因為好像啥事人家都不找我去一起參與。像後來禮旭大學畢業之後去讀師資班,有一次人家比賽八百公尺接力找我了,為什麼找我去參加?因為找不到人,結果就去了。好像去了之後還得了第三名,為什麼?因為只有三隊參加而已。又有一次我在大學的時候,人家找我去辯論比賽,我從小就沒參加過什麼朗誦比賽演講比賽,一次都沒有,因為中文特別差,怎麼大一找我去辯論比賽?因為他們找不到人。

結果因為禮旭有一個能力一直沒有修好,最近幾年慢慢在下功夫,叫「事非宜,勿輕諾,苟輕諾,進退錯」。一件事情你要衡量清楚,首先「宜」就是對不對,這事該不該做。你不能什麼事都哥們義氣,有時候這事沒有意義,不能做。比方說朋友找你去打麻將,別去。你說多少年朋友了,交情,陪他玩一次吧。他好不容易放假,多陪陪妻兒多好,你看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。有時候你常常陪他玩,好像你很有義氣,這不是正的事,所以正義正義,義要跟正擺一起。有可能人家的妻兒都在怨你都說不定,你還覺得自己很有義氣,是吧?就像我們去陪朋友玩到三更半夜,好像很夠義氣,人家的父母家人在家裡不知道擔心得提心吊膽,都提心吊肝了都說不定。

所以這個「事非宜」,要是對的事。哪怕是對的事也不能輕諾,為什麼?要度德量力。對的事情,你不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狀況,時間精力,一答應之後做到一半不行了,做不來了,那不是進退錯?你很難過,可能對方也很難過,把事搞砸了。所以我們在境界當中,都要用這些經句來思惟、來判斷。當時候我都還沒有學位,根本《弟子規》都沒看過,也不懂「事非宜,勿輕諾」,就答應了。結果人家上台去要講十五分鐘,我差不多七八分鐘就沒詞可以講了。結果就站在台上,因為規定時間還沒到不能下來,我就這樣從左邊傻笑到右邊,所以這個傻笑是那個時候開始練的,很尷尬的時候沒有辦法。

所以這個真的自己沒什麼才華,沒才華跟隨著就沒信心,好像什麼都比不上人家。沒信心不行,很容易就退縮,很容易好像就沒什麼動力。但是接觸師父之後,師父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有信心了,我們跟如來的智慧德能相好是平等的,只要肯努力都能恢復。這句話真搞明白了,不會再懷疑自己了,懷疑自己也是懷疑佛說的,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,怎麼可能騙我們?所以真正相信佛說的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不自卑了。你看一句話有多大的受用,有自信了。「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」,那又認識清楚自己還有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,所以不自傲了。因為還有這些習氣都來不及改,哪有什麼好傲慢的?自己還是凡夫,有什麼好傲慢?所以你看一句話當中,對治我們最嚴重的習氣,傲慢跟懷疑,懷疑是愚痴的核心,傲慢是瞋恨的核心。所以佛陀開悟這一句「奇哉奇哉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」,這句話你完全相信、完全理解,在境界當中,都能用這個正確的知見來調伏自己的習氣,信解行證。體證到什麼?煩惱輕,智慧長。太多的念頭統統是傲慢跟懷疑,只要這句話真的去做了,相信了、理解了,真的用這個經句去轉念,煩惱最少減掉一大半,自己就會有體會了。人為什麼緊張?沒有信心,才會那麼緊張,得失心,所以都是貪,都是懷疑,就是這五毒在作用。所以自己接觸師父經教了,學佛了,人生走了二十幾年,搞得這麼稀里糊塗、亂七八糟的,現在已經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,這樣的因緣要好好珍惜,不要再用過去的思想觀念來糟蹋自己的佛性、糟蹋自己的人生歲月。

剛好師長又說多學《了凡四訓》,要念三百遍,你念熟了,遇到境界,這個書中的教誨馬上就能提起觀照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,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」,要這樣期許自己。而且我們要認知一個正確的觀念,思想決定了行為,行為形成習慣,習慣形成了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。所以要改命,根源要從思想觀念改起,李炳南老師說的要改心,改自己的念頭。這要改自己的思想觀念,我們二十幾年前所思所想是不對的,因為沒有佛法指導,以前的想法看法放下,把它打包起來,把它放下。為什麼?它是垃圾,污染了我們二十幾年,幹嘛還要用它?打包起來,讓垃圾車把它收走,我們台灣叫垃圾車。我們成長過程,每一天一定都會聽到這個音樂,叫少女的祈禱,每一天垃圾車來收垃圾,就會放這個美妙的音樂。現在我們要痛定思痛,要洗心革面,《無量壽經》說的,「改往修來,洒心易行,自然感降,所願輒得」。我們下了決心,好,把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打包起來,放下了,不要再用它了,就好像一包垃圾,很痛快的就把它扔出去了。有沒有人要扔出去的時候又拉回來?這包垃圾陪了我二十多年、三十多年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這就沒辦法了,那叫認賊作父,你還把它拉回來了。

所以認知清楚了,就是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障礙我們以前的人生,所以看破了,明白了,要放下它。放下之後要提起,在宋朝時代,剛好彌勒菩薩示現布袋和尚,就有人遇到布袋和尚就說,說佛法該怎麼修學?什麼是佛法?布袋和尚拿個布袋,雙手一放開,鏗,掉地上。問的人想一想,哦,要放下。接著又問,那放下之後要怎麼做?布袋和尚又把布袋提起來,走了,要放下該放下的,提起該提起的。所以我們錯誤的放下了,接著要提起什麼?跟性德相應的念頭,跟性德相應的一言一行。所以我們認知到這個道理了,我們所思所想,一言一行,都要想著經典怎麼教的,孔子孟子他是怎麼教導的,他們是怎麼做的,這個就有受用了。

我們講《三字經》,一開始跟大家有共勉,英國漢學院是在海峽兩岸以外,第一所用漢文、用中文教漢學的漢學院,其他的漢學院都是用英文教漢學的,所以這一所很珍貴,是在海外用漢文教漢學。而為什麼老人家要辦漢學院?全世界的漢學院不少,為什麼要辦?因為老人家去過很多間頂尖的漢學院,看到了他們的方向偏掉了,把我們漢學當作古董研究,當作知識積累而已,完全跟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沒關,是知識學術的漢學,沒有辦法對他自身產生利益,沒有辦法產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用。所以師長老人家說,弘揚這種傳統文化,照理講不是他出家人做的事,他出家人主要弘揚佛經。可是為什麼要做?因為世間人不相信傳統文化,他不相信他就不學,不學他繼續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,這個世界就完了,這個社會就完了。

所以看到這個世界變成這個樣子,人心變成這樣,我們假如不帶頭走出一條活路,走出一條正確的路,我們就不慈悲了。而佛門講慈悲為本,佛門的四大菩薩都是我們修學要效法的榜樣,可不能說觀音菩薩是觀音菩薩我是我,地藏菩薩是地藏菩薩我是我,那學不了。菩薩表修德,每一個人修行一定要效法。而四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,所以師父在這個大時代,他體會到一定要帶頭走出一條活路,走出一條正確的康莊大道,老人家其實也在表演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給我們看。

那整個世界為什麼這麼亂?東方忽略聖賢教育,西方忽略宗教教育。所以一定要再把中國的儒釋道復興起來,整個東方人接受了教育,人心轉變,他才能得到幸福安樂,他才能不繼續墮落。而且這個時代中國人的影響力非常大,大家都在學中文,所以我們能真正把五千年的智慧找回來,再把它向全世界推展。畢竟現在全世界二十幾個古文明,大的是四個,其實依湯恩比教授研究,有二十幾個古文明,現在只剩一個,就是中華文明,所以中華文明應該算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瑰寶,我們的祖先也是希望利益天下蒼生的。

但是又看到這麼多研究漢學的,漢學院方向不對,老人家才親自來帶頭做,以九十一歲高齡來做,周院長是八十三歲高齡,這兩位老人家也是在給我們表演,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己身求安樂」的菩薩精神。而我們要謹記老人家在這個因緣當中一些重要的開示,其中我們之前提到的,在劍橋大學老人家寫了六個字,「儒學、道學、佛學」,是從左邊寫右邊。老人家對著這些劍橋的漢學博士生講到,你們是這邊念過來,我們是這邊念過去的,我們是學儒、學道、學佛,這是我們辦漢學的精神,跟其他的漢學院都不一樣。接著師父的開解更重要,學儒學孔子,學道學老子,學佛學釋迦牟尼佛。所以我們以前那些錯誤的思想言行統統放下了,從今天開始,起心動念一言一行,孔子怎麼做的?孟子怎麼做的?《大學》《中庸》怎麼教的?就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了,隨順聖賢佛菩薩的教誨,這是修學,這是提升德行最重要的關鍵所在。繼續隨順本來的習氣,我們不可能有所提升。而且不提升,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那反而是在退步當中了。

所以剛剛跟大家講,我們為學必有初,從小學至四書。而面對四書這些教導,我們也要常常拿來觀照才有受用。而剛剛跟大家提到,自己本來比較沒有信心,容易緊張,但是聽了佛陀這個開示,不懷疑自己了,又相信佛菩薩會加持,所以後來有機緣跟大眾分享傳統文化,就用佛號調伏緊張,調伏得失心。所以每一次要上台以前,我都在底下就開始默念,把自己的心這些妄念都調伏,就不容易緊張了。所以學了那麼多經典,聽了那麼多師長教誨,只要真正去做一句,自己絕對會有受用,氣質也會改變。所以一個人學了三個月六個月,假如沒有人跟你說,你最近看起來很不一樣,好像氣質變好了。假如我們學了老半天,好像也沒有一個人這麼講,甚至於還有人走過來說,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?那我們就不得利益了。

夏蓮居老居士送我們一句話,「說得千里,不如行得一步」,我們能講得天花亂墜,一句都沒有做到,這就麻煩了,「長浮華」,根本經典是經典,生活是生活。但是假如能夠扎扎實實做一句,就能觸類旁通。比方說師父講念念為他人著想,這句話真做,我貪起來了,念念為他人想,把它伏下去了;我瞋,我不高興了,念念為他人想,這個瞋就下去了;慢心要起來,念念為他人想,這個慢心就調伏下去了,那這一句教誨能得多大的受用!所以夏老這一句話,說得千里,不如行得一步。而我們真正有行一步了,真正比方說落實念念為他人想了,自己的貪瞋痴慢一輕,本有的悟性就上去了,你聽師父講經悟處愈來愈多,你在接觸一切人事物都很有領悟,這是你本有的悟性慢慢恢復了。假如我們不行一步,不調伏我執自私自利,讀的書再多,悟性出不來。

所以「至四書」,而這個四書我們了解了,接下來經句說到這個學習的次第:

【孝經通,四書熟。如六經,始可讀。】

我們從剛剛提到修學的次第,《小學》,四書,現在是『孝經通,四書熟。如六經,始可讀』,它是有次第一直積累提升上來。就好像淨業三福,你不能說你第一福沒有就要二三,不可能。而且它的次第由淺而深,由近而遠,你看一開始學《小學》,那就是每天的生活,由近而遠,由根本到枝末,這樣的次第來學習。而這一句裡面有講,《孝經》要通,通達,四書要熟,不能囫圇吞棗,你真正要在四書當中下解行相應的功夫,這樣才能進一步,「如六經,始可讀」,這些用的字都很重要。

而這個《孝經》,我想大家也都有一定的了解,《孝經》是孔子所作,曾子把它傳承下來。而曾子本身也是一個孝子,而且曾子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,他的素質天分不算是高的,但是他非常用功,最後還是成就了,傳承了孔子之道。而他的用功確實是時時刻刻不敢鬆懈,就像我們剛剛舉的,他三省吾身。曾子在晚年病得很重的時候,他的學生來看他,他對學生講,看看我的腳、看看我的手,「啟予足,啟予手」,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而今而後,吾知免夫,小子!」他可能生命要接近終了了,學生圍在他身邊,他帶著學生說,你們看看我的手跟腳,我的手腳是完好的。身體髮膚是受之父母,所以我要把它保護好,不能讓父母擔憂,不能傷了父母的心,我是以戰戰兢兢的態度愛護我的身體。我現在要離開這個世間了,我不會做出傷害身體傷害自己德行的行為,這樣也算是這個孝道不會再有虧了。所以到臨終的時候,把他一個行孝的態度、修學的態度,告訴他的學生。所以怎麼樣修學?從曾子這些話我們可以體會到。就像《弟子規》講的,「身有傷,貽親憂。德有傷,貽親羞」。身體有損傷,父母擔心一段時間,可是德行有損傷,父母可能抱憾終生,終生遺憾,那個對父母的傷害就太深了。所以曾子這個態度我們要效法,因為他有這樣修學的態度,這麼重要的經典他是當機者。

這一部經一開始孔子就講,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,汝知之乎?」孔子講到,古聖先王有一個最好的道德,最精要的治理國家的方法道理,用了它能夠讓天下都和諧、都和順,而且上下無怨就是不論尊卑上下都能和睦相處,而且沒有怨言,這麼好的道德道理,曾參你知道嗎?曾子就從他的位子上站起來,對夫子說,我還不夠聰明,哪裡知道這麼高的學問?夫子再說,好,你坐,我來跟你講。接著夫子講,「夫孝,德之本也」,道德的根本,「教之所由生也」,教育教化就從這裡開始。禮旭當時候在學校教書才讀到《孝經》,讀到這一句真的是非常喜悅,為什麼?假如沒有明白這一句,可能教學教了三、四十年,都是沒有根本的教育,那不是愧對納稅人,愧對大眾的信任嗎?德之本也,道德的根本是孝,教育要從這裡開始。沒有從孝道開始的教育,那是無根的教育。

而確實我們二OO五年底在湯池,主要以《弟子規》,甚至於可以講主要以孝道,在跟當地的老百姓交流。真的,幾個月的時間離婚率下降了,為什麼?人有孝心了,他要夫妻家庭經營好,別讓父母擔心。包含犯罪率下降了,犯罪多傷父母心,所以真的是「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」。所以《孝經》裡面也告訴我們,「愛親者,不敢惡於人。敬親者,不敢慢於人」,他真的孝內化了,他可以把對父母的愛敬延伸到對一切人,不會對人傲慢、不會對人厭惡,他會對人柔軟恭敬。所以「愛敬盡於事親,而德教加於百姓」,雖然這個是說天子之德,但是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,期許自己的人生可以修齊治平,我們真的把孝道做到了,我們也可以正己化人,影響感動感化身邊有緣的人。

所以《孝經》很重要,夫子一生他的道行在《孝經》。而有說法提到《易經》統領六經,我們提到的如六經,始可讀,而六經是《易經》統領六經。而《孝經》統領群經,那《孝經》的重要性就很高了。其實整個中華文化,師長老人家說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「孝」,所以確實是統領群經。這個是《孝經》要通達,四書要能真正深入。所以《孝經》跟四書,這個算是中華文化的總源泉,你不把它搞明白,不把它搞通,甚至忽略了,這個就像成語裡面講的拔本塞源。這個成語大家應該比較熟悉,那就相當於把河流的源頭,你把它給塞住了,把一個樹的根本把它給拔掉了,這個河就枯竭了,這個樹就長不成了。所以「孝經通,四書熟,如六經,始可讀」。

我們接著看經文講:

【詩書易,禮春秋。樂六經,當講求。】

這句經文講到的《詩經》《尚書》《易經》《禮經》《春秋》,還有《樂經》,這個合稱六經。『當講求』是要用心深入,用心研究。而有另外一個用法,另外一個說法是號六經,不是樂六經。因為《樂經》已經失傳了,所以一般講四書五經,是不包含《樂經》的。但是確實,這個六經的說法在古代一定有的,只是後來失傳了,很可惜,我們清楚確確實實是有六經。現在《樂經》失傳了,《禮記》當中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樂記,也可以補這個缺憾,學習樂記,也可以對樂的教化比較深入的了解。而我們談到《樂經》失傳了,我們延伸開來也了解,事實上我們幾千年來,大部分的經典都亡失掉了。這個是可以推算得出來的,我們就不一一舉了,就光是一個秦朝的焚書坑儒,請問大家多少書不見了?那只是一個事件。那五千年來多少事件?

體會到經典傳承的不易,我們再翻開經典,自然提起難遭難遇想,多少聖賢人為了保存這個文化,可謂犧牲身命都在所不辭。包含像我們讀佛經,玄奘大師是代表人物,九死一生才把這個經典帶回來,又翻譯給我們,所以我們要很珍惜,來學,來傳承。而我們也想到,師長為什麼《四庫全書》他要印一百一十二套,《四庫薈要》都印了三百三十多套?因為怕文化的瑰寶又在很多事件當中亡失掉了,所以師長確實是心繫文化的承傳,不能讓全世界唯一保留下來的古文明的智慧再亡失掉了。所以贈送給全世界各個知名大學,不會有亡失的危險了。

但重點進一步,假如沒有人能讀,沒有人能深入,沒有人能去講解,甚至翻譯成各國語言,利益到全世界的民族,那也是一堆廢紙。這是老人家為什麼辦漢學院的一個因緣,他老人家的深思熟慮,得要有人弘道。所以我們漢學院之後的任務,把《四庫全書》的精華,其實唐朝魏徵大人帶領的團隊,編出了《群書治要》,就是唐以前傳統文化的精髓。所以老人家說我們發心,唐以後的這些重要經典,我們也把精華選出來,編一個《群書治要彙編》。整部《群書治要》就變成中華文化的精華,再把它翻譯成各國的語言,我們就算是在這個時代,為中華文化承傳盡了我們的力量了。師志為己志,父母呼,應勿緩,我們共同發這個願來做。所以看到亡失我們也有所觸動,進而有所承擔。所以假如我們每一句《三字經》都能反觀回來,都有受用處的。

接著六經裡面先談歷史最悠久的《易經》,我們剛剛才說《易經》統領六經,《易經》的教誨可以說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源頭,我們很多言談,甚至很多成語,它的出處很多都在《易經》當中。

經文講到:

【有連山,有歸藏。有周易,三易詳。】

我們先《易經》這個部分。這句告訴我們《易》有三部,首先『有連山』,《連山易》,傳說是太昊帝伏羲氏所作。而它是以艮卦為首,艮象徵是山,所以它才叫《連山易》,所以叫有連山。而這個有傳說孔子在周遊列國,到了陳蔡的時候剛好遇到發大水,沖過來一塊人頭骨。而這個頭骨頭上是有長角的,孔子看了之後就很傷心,因為他覺得這個應該是伏羲始祖的頭骨,結果他就把這個頭骨葬在淮陽這個地方,之後很多帝王都到這裡來祭祀。而明朝開國帝王朱元璋,當時候跟元兵在作戰,有一次敗得很厲害,結果落荒而逃,剛好逃到了伏羲氏的陵墓。陵墓前有神廟,他就躲進去了,他自己的處境是相當危急,因為後有追兵。結果他就對伏羲始祖講,他說人祖爺,假如能夠保護我逃過這一劫,我以後真的得了天下,一定照皇宮的規模給你修廟宇。結果他許完這個願,這個門口就出來蜘蛛,然後就在這個門口很快的結了一個網,好像把這個門給封住了。結果追兵後來趕到了,看到這個門口有這麼大一個蜘蛛網,這個沒有人進去,這個追兵就沒有進來,就離開了,朱元璋就逃過一劫。所以後來他真的做了皇帝,也兌現了他的諾言,修了十重宮殿,報答伏羲始祖的護佑。雖然是個傳說,感應確實是不可思議的。

而且真的我們的祖先是最慈悲的祖先,能為千年萬年之後的子孫考慮,所以我們很有福報。而面對現在文化承傳的關鍵點,真的是危急存亡之際了,哪一個年輕人肯發心,禮旭覺得都能感得中華民族各個祖先庇蔭加持他,他感應是很快的。所以他真的發願,他是中華民族祖先的獨生子女,他以後會很有福報。所以我們以前剛學佛,師長老人家說,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後台老闆。所以弘揚中華文化,弘揚儒釋道,儒釋道這些聖賢祖先都是我們的後台老闆。所以假如走這條路,我們還擔心未來會不會沒飯吃,這個都是杞人憂天,不需要去煩惱這些事情,所以有道不怕沒有人護持。所以人會對未來煩惱,還是因為不明理,還是因為信心不足。

禮旭初學佛聽師父講經,有一次有一幕印象特別深。老人家在講經就講到,你真發心,絕對有佛菩薩龍天護法護持你,你不要擔心沒飯吃。你真弘法沒有飯吃,韋馱菩薩撤職查辦。老人家邊講還比著,因為他講經的地方應該有韋馱菩薩,老人家比了個手勢,你真沒飯吃,那韋馱菩薩都要撤職查辦。韋馱菩薩是總護法,你一心弘道了,還讓你沒飯吃,那他的願不就沒實現了嗎?不可能的。其實最重要的,禮旭聽經的時候,就是可以感受到老人家那個對韋馱菩薩、對護法龍天那個信心,沒有絲毫的懷疑。我們會有煩惱,就是對經典有摻雜懷疑,就會有煩惱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你假如有十足的信心,起心動念都是功德,都是善用其心,成就殊勝功德。會有煩惱,根源就在信心不足,有懷疑在。這個是《連山易》。

接著『有歸藏』,《歸藏易》傳說是軒轅黃帝所作,它是以坤卦為首,為開始。而坤卦,坤象徵地,地是萬物歸藏之所在,所以它是以坤卦為首,又稱為《歸藏易》。

『有周易』,接著這個《周易》,傳說是周文王被商紂王困在羑里這個地方作的。等於是文王在監獄裡面,還能作出這麼有智慧的《周易》出來。所以從這裡我們體會到,我們的這些祖先不被境轉,在世間人覺得最落魄最痛苦的地方,他居然能靜得下心來,作出《周易》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當時候學佛,有問過李炳南老師,說我們這些祖先,古聖先王,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?李炳南老師說,「理上說得通,事上沒證據」,就是他們的本跡沒有洩露,但是理上確實講得通。《易經》裡面這些道理,都跟大乘佛法很多都是相當的相應。而禮旭曾經讀過永明延壽大師有一本教誨,叫《萬善同歸集》,裡面就有提到佛經《起世界經》的經文裡,就有說到釋迦牟尼佛遣兩個菩薩,於震旦方向教化眾生。印度的震旦方向,震旦是東北西南方向,就是指中國。你看釋迦牟尼佛那時候就已經在安排,我們中國人得度的機緣,他已經派兩大菩薩先來教化我們。結果這兩大菩薩從他們的法名,有一尊叫儒童菩薩,那不就是孔子嗎?所以我們這儒釋道三教,其實從《起世界經》我們就知道,孔子跟老子那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。再往上推,伏羲氏、神農氏、黃帝、堯舜禹湯、文武周公,很可能都是佛菩薩來示現的,來給我們表法的。

所以這個《周易》是文王作卦辭,周公作爻辭,因為每一卦有六個爻,所以文王把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。因為一個卦重疊,那八卦一重疊,八八就六十四卦。每一卦又有六個爻,所以總共有三百八十四爻。所以卦辭是講每一卦的吉凶,這文王作的;爻辭是指每一爻的吉凶,是周公作的。而因為《周易》是文王跟周公作的,所以稱《周易》,它是以乾卦為首。所以這個,有連山,有歸藏,有周易,『三易詳』,是歷經了四個聖人才傳承下來。而這個《易經》之後,還透過孔子作了《十翼》,這些都是孔子作的,稱《十翼》,等於把《周易》再進一步把義理,把它彰顯發揮出來。這是《十翼》,等於是《易經》當中的微言大義,透過孔子來把它註解顯發,後人就更容易理解了。

而且孔子很用功,學《易經》手不釋卷,所以有一個成語叫韋編三絕,這個韋是指牛皮,等於那個書是用牛皮捆起來。孔子一直看一直看,那個牛皮的帶斷了三次,就代表孔子非常勤奮的一直在學習。在《論語》當中夫子還講到,「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」。孔子講到,假如能夠再多給我五年、十年,繼續深入《易經》,就可以沒有什麼大的過失。當然這段話也是夫子的好學,還有自律甚嚴,同時這段話也是告訴我們,《易經》確實是讓人趨吉避凶,在一言一行,在念頭當中不要犯過失。所以《易經》教的是非常細的,可以說人生每一個階段、每一個人生的際遇挑戰,《易經》當中都有答案。所以說世間好話聖賢人都說盡了,是看我們懂不懂得珍惜,去深入它,去運用它。

易有三個含義:不易,不易就是天地宇宙間不變的真理,不易;簡易,那等於是做人做事都有一些原理原則,我們能不能掌握綱領?第三是變易,變易就是世間的任何事物它也是瞬間在變化,就好像一件事情它會一直演變發展,一個人的人心也會一直在變化。但你在整個變化當中,你能觀得出它的規律,又能掌握不變的原則,又能掌握它的綱領,那我們就能趨吉避凶,我們就能應對進退,都能心裡有所主宰。《四庫全書》的總目提要裡面有提到,《易經》是「《易》之為書,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」,就是我們的祖先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他從天地萬物當中的現象,去領悟的道理,再能運用到整個人事上,就是每個人的人生上面來。

所以這個《易經》其實也有,我們佛門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。所以我們的祖先他們的一種心境修為,其實都跟大乘菩薩是暗合道妙。「見人善,即思齊」,見一切人事物即反觀,即反省。學《易經》,在《禮記.經解》當中就講到,學《易經》能夠潔靜精微,我們人更潔靜,看事情更精密、更細微,甚至於都能防微杜漸,一葉知秋,看得深、看得遠,而且心地愈來愈清淨,這是學《易》的好處。

接著經文就講:

【有典謨,有訓誥。有誓命,書之奧。】

這個『奧』是指精深,因為學《書經》,經解裡面講可以疏通知遠,人看很多事都很通達,而且可以看得很遠。所以我們學《書經》,要能了解它的精微深奧之處。而典謨、訓誥、誓命,是指《尚書》裡面的六個文體,不同的文體。

我們先看『典』,典是記載著帝王的這些事蹟的文獻,也有包含國家的一些典章制度,像堯典、舜典,都屬於這個典的文體。第二個是『謨』,這個謨記載著君臣之間在商議的言辭。比方要利益人民,要推展哪些政策,君臣之間要探討商議,這樣才能匡正贊助君主的施政方針。所以從這個《書經》的「謨」,我們就看出來君臣一心,一起利天下蒼生,那種君的胸懷,臣的盡忠,都可以從他們的言談當中看到。所以大禹謨、皋陶謨,就是指禹王跟皋陶給舜帝的進言,把它記下來了。

『訓』,「訓」是誨也,教誨,主要記載賢臣勸導君王的言辭,這樣才能補救君王施政上不及之處。像「伊訓」,這一篇就是商湯王去世了,後來太甲即位,宰相伊尹寫了一篇訓導太甲的,這一篇教誨就是伊訓,也記在《尚書》裡面。

接著是『誥』,「誥」是君王告誡慰問慰勉的文書,就是頒布這些號令,這是針對天下百姓的。像「湯誥」,就是商湯王討伐夏桀勝利之後建立了殷商,然後做了湯誥通告天下,我們一般講說昭告天下,這個誥是針對百姓的。

接著是『誓』,發誓的誓,這是宣誓的言辭,是要對某個地方或者某個國家施行處罰,替天行道。以前那不是亂打仗的,叫師出有名,叫正義之師,才能出兵的。像《尚書》裡面的「泰誓」,就是武王伐紂的時候,會諸侯於孟津這個地方,諸侯們都到了,武王做了一篇演講,這個演講詞叫做泰誓。大家想一想那個情境,那義正辭嚴,這個話講完,凝聚了大家的心,力量,才能伐紂一舉成就了。其實像我們看到這個泰誓這些文章,你身為一個領導人,你的言語可不可以凝聚人心,甚至於是你在家庭當中,很多重要的事也得要能帶動凝聚整個家人,才能把那個事做好。所以這樣的一個心境,還有這樣的一個言語的能力,其實都可以在這些古籍當中去效法,去學習到。

最後是『命』,是國君對臣發布的命令。前面的誥是對天下百姓的,這個命是對官員的,比方擔任官職就是屬於命,像顧命就是這一類的。

所以《尚書》被稱為是經中的至尊,它是很古老的書,而且是最早記錄歷史的文獻。當然因為它歷史很早,所以文字也比較艱澀難讀,所以韓愈在他的「進學解」裡面,就有提到《尚書》「佶屈聱牙」,不是很容易讀。但因為《尚書》文義深遠,而且它的詞句很簡練,這樣反而顯得典雅高古。所以後代朝廷上重要的文獻,也都模仿《尚書》的體裁來寫的。而且因為它裡面的道理太好了,像我們熟悉的,「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」,這個就是《尚書》裡面的。像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的,「天難諶,命靡常,惟命不於常」,這個都是《尚書》教的。因為義理非常好,印光大師很讚歎《尚書》,鼓勵應該多學習。其實我們剛剛講《尚書》這一句,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,那一句話不就把所有的問題都講透了。所有的不吉祥,從個人到家庭、社會、世界,根源就是不善,作不善。只要都轉成作善了,所有問題不就慢慢改善了嗎?所以這些教誨高度的智慧,很值得學習。

《尚書》因為在焚書坑儒的時候就燒掉了,後來漢文帝求全國的書籍,結果有一個伏生,他就把他能記得的《尚書》背出來了,這個屬於《今文尚書》。所以假如以來源來看,《今文尚書》有三十三篇,伏生的就佔了二十九篇。《古文尚書》有二十五篇,依照他們的一個調查,應該是近人所偽作的。這樣加起來剛好五十八篇。但是縱使是偽作的,裡面很多道理也非常好。這個是以來源分的。假如是以時代來分,有《虞書》,《虞書》是指大舜那個時代的五篇,夏朝四篇,商朝十七篇,周朝三十二篇。以它的內容分類,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典謨訓誥誓命,這六類來分。

接下來我們看經文:

【我周公,作周禮。著六官,存治體。】

這一句經文就告訴我們,《周禮》的作者是周公,它的內容『著六官』,「著」是設,設六官,這個六官就是整個政府組織,它的執掌權責,明顯劃分清楚。這個《周禮》就算是周朝的憲法,所以整個治國的體制把它建立起來了。所以這裡講『存治體』,存就是能夠把它保留,傳下去了。其實包含我們現在的政治體制,其實源頭都還在《周禮》上。所以這一本《周禮》,奠定了周朝八百多年的基礎。而且制禮作樂不是一般人能作的,是又是聖人又是在位的負責人才能作,因為他才能頒布實行。我們不在那個天子位,不在那個執政的位置上,隨便每個人都來制禮作樂也會亂掉。那你有這個天子位,沒有聖人的境界,亂作了也會貽害後面的人。所以又有德又有天子位,才能制禮作樂。

而周公也非常令我們佩服,他不止有這麼高的才能,他也是大公無私,而且是求賢若渴。我們一想到周公,首先就想到一句他的風範,「一飯三吐哺,一沐三握髮」。就是他為了治理好國家,吃一頓飯,只要聽到說有賢人來拜訪了,飯還沒咬完,先停下來趕快去接見。吃一頓飯可能,這個三就是很多次都打斷,趕快先去接見賢德的人。一沐,沐是沐浴,他洗個頭,可能又有重要的事了,趕快去辦。洗一次頭停了好幾次,可見得他等於是求賢若渴,對國事竭盡全力,其實動力也在愛民如子。

而這個六官就是指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。天官指吏部大冢宰,他主要管官吏的銓敘升遷調降這些事,所有這個官員都歸他管理的,這個很重要的部門。地官相當於戶部大司徒,掌稅收及國家的財政,像現在的財政部。春官稱大宗伯,相當於禮部,就是管理禮制及學校考試等事。夏官叫大司馬,兵部,整個軍事由他負責的。秋官大司寇,相當於刑部,管整個國家的司法刑法,像現在司法部。孔子曾經做過魯國的大司寇,就是這個秋官的性質。冬官大司空,是工部,是掌管各項技藝。尤其像農業時代,冬天大家沒有農事了,可以學很多的技藝。因為冬官在焚書坑儒的時候亡佚了,後來以《考工記》來代替冬官。這個是講到《周禮》的部分。

好,今天我們先跟大家匯報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07:47:4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652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