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5)蔡礼旭老师主讲

admin 三字经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

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     蔡禮旭老師  2017/8/1   台南極樂寺  檔名:11-002-0005

MP3下载

尊敬的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我們繼續學習《三字經》,上一次講到的經句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。教不嚴,師之惰。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」。

我們也聽過《朱子治家格言》說到「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」,為什麼留下這一句?為什麼子孫一定要讀經?我們要了解,經典它是亙古不變的真理,假如人不讀經,他就不明理,不明理,就人生不知意義何在。就像上次有跟大家交流到,我們看《大學》開篇就說到,「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,在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他讀了這個經,他就不會隨波逐流,不會行屍走肉,就好像縱欲的人生而已。他知道明明德是成就自己,自覺,親民是成就他人,覺他,自覺覺他都圓滿,止於至善。人的一生可以透過學習,能夠格物致知,能夠誠意正心,誠意正心就是我們《三字經》開頭講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這個誠意正心就是他透過學習,放下了分別執著,欲望,恢復了本善,恢復了真心,叫誠意正心。真心一恢復,所達到的人生價值,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這樣的人生多有意義。

而我們現在看很多孩子,青少年,最常講的一句話,哎呀,「好無聊」。大家不要小看這句話,這個意思是每一天不知道活著為什麼,那就一天一天這樣空過下去。其實禮旭自己回想年少的時候,也是這個狀況,好像二十多年的歲月都在應付考試,應付完了不知道要幹什麼,好像要去找很多的樂趣,把每一天塞得滿滿的,也不知道活著做什麼。而塞滿的那些都是一些玩樂,最後染上一些習性,自己都變欲望的奴隸而不自知。所以佛家講,經是佛母,經典是佛的母親,所有的眾生透過經典覺悟了,他作佛。所以經典是寶,非常非常的珍貴。所以我們讀經知道人生的意義,當一個明白人,不當一個糊塗的人。大家不要覺得,好像我們一定隨著年齡的成長就更懂事,事實上假如不知人生意義,愈活會愈迷茫,愈活眼睛會愈來愈沒有神,愈來愈沒有靈性。我們看,可能三、四歲的孩子眼睛非常的清澈,我們再看看三、四十歲的人,眼睛沒有那麼明亮了。就不說別人,就說我們自己吧,拿來小時候的照片,看起來聰明伶俐,現在自己照鏡子,好像有點呆滯了,都沒有悟性了。

所以我們要護好自己的人生,護好自己的慧命,昨天跟大家交流到,《無量壽經》說的「賢護等十六正士」,賢護菩薩,首先要能夠護得了自己。正確的人生學習,應該是愈學愈有智慧,愈學愈有悟性,愈學愈有德行,這個是學對了。假如我們愈學愈傲慢,愈學愈沒有悟性,好像懂了不少知識,但是體恤別人的心弱了。小時候父母一生病我們很難過,遞毛巾、遞湯藥,現在讀到大學了,父母身體不舒服了,我們依然還在那裡打我們的電動玩具,玩我們的網路遊戲,這個都是學錯了,隨著年齡的增長,並沒有真正提升自己的靈性。可是我們要問,學歷那麼高,怎麼會是這個現象?學歷高是知識豐富,是考試考得好,但不代表他有深入經典。所謂經典就是深入了解做人的道理,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甚至於講具體一點,讀到博士,很可能《弟子規》跟《三字經》都沒學過,就是做人的這些基礎經典不一定有學過。所以我們談到這裡就比較體會,「子孫雖愚,經書不可不讀」。讀經,深入經典我們才能明理,也知道怎麼做人。

我們看上一次的這一句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。教不嚴,師之惰」。很多當父母的人,他已經當爸爸媽媽當了好多年,甚至當了十幾年,他的認知裡面覺得教育孩子誰的事?學校的事、老師的事,有這樣認知的人還不在少數。可是他假如學了《三字經》,他一看,原來我有責任,當父母可不只是供孩子吃而已。我們學習了,了解一個真相,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這個孩子還沒到學校去以前,他很多人格的養成,德行的培養,都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。到學校去,假如這個根基不好,要教好就不容易。俗話講的,「三歲看八十,七歲定終身」,所以這些俚語,我們再來看看《三字經》這一句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是非常有分量,家庭教育是四種教育的大根大本。

接著經文講到了,「教不嚴,師之惰」,其實這兩句連在一起的經文,可以讓我們感受到,人這一生受父母跟老師的影響最大。而一個人的成長,最信任的人也是父母跟老師,他最信任的人,他天真,父母老師教什麼他就學。所以怕是教錯了,不然只要父母老師都懂得教育孩子,這個孩子的根基就能扎好。不然我們觀察一個人的成長,三、四歲會講話了,講的每一句話可能大部分開頭都是,我爸爸說、我媽媽說。去上幼兒園,一回到家來跟家裡人講話,很多開頭都是我們老師說。我們聽著一個孩童講這個話,他那個言語的背後是完全的信任,我爸爸說的,我們老師說的。所以身為父母老師的人,其實我們去感受孩子的心靈,我們應該去珍惜他對我們的信任,一個人一生得到孩子的信任、得到他人的信任,我們應該不辜負他們的信任。

而一個人一生當中最痛苦的事情,就是他最信任的人欺騙他了,他最信任的人是言行不一致的,這個給人的內心的衝擊傷害非常大。所以一個孩子為什麼慢慢不信任父母,不信任老師?我們得冷靜想想,我們才能找到答案,哪一個三四歲五六歲的孩子,不信任父母,不信任老師?沒有。長大之後為什麼不信任?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指責孩子,指責青少年。所以老祖宗留了一句話給我們,很有道理,師長老人家說他最佩服老祖宗就這句話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明明孩子是信任的,為什麼現在變不信任?這個不信任的結果,我們得把因找出來。其實一個孩子的心中,真的父親是天,母親是地,非常的敬畏。禮旭自己就覺得很幸運,因為對父親的那一分崇敬恭敬,一生都沒有變過。好像自己從小最崇敬的人就是自己的父親,看父親跟人相處的態度,對自己工作的敬業,還有對爺爺奶奶的孝順,對家庭的責任感,父親的形象是日漸更加的高大。我們怎麼會去不信任父母,怎麼會去頂撞父母?但是父母的形象高大一定來自於身教,因為孩子離我們最近,我們真的言行一致了,孩子跟我們每一天相處,哪有不受影響,潛移默化?哪有不愈來愈尊重我們的道理?

所以接下來這一句,教不嚴,師之惰,也是談出了我們為人師表的責任。在大陸對於老師是這麼說到,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,這責任大,所以老師盡心盡力了,功德圓滿。所以當老師有師道,遵了這個師道,全心全意去愛孩子,這個師道就是菩薩道,做圓滿了,以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,他就了脫生死了。

諸位同學選擇學習漢學,那是要有志氣的,所謂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」,讀書人是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。而天下興與亡的關鍵,就是《禮記.學記》那一句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,得要有人把道理講清楚,然後又表演給世人看。因為人不學,不知道,其實《三字經》有講到,人不學,不知義,這句應該就是從《禮記.學記》來的,因為要押韻,所以人不學,不知義,其實就是不知道做人的這些道義恩義,他得透過學習。我們有這分擔當,又知道教學為先,所以一個人深入漢學,把這些道理都搞明白了,這一生他就做教學工作。

我們看釋迦牟尼佛,他本來可以當國王,他國王都不要了,為什麼?因為有一次他出遊的時候從東門,又有一次西門、南門、北門,四次出去看到了老,人會老,看到了病,人有病苦,看到一群人在送葬,人會死。死了會去哪?我的親人都會死,問題解決了嗎?他們以後能永遠快樂嗎?又有一次看到一個修行人,那種風範感動了他,他發起了修道的心。而他那分修道的心,就是希望真正解決家人眾生的問題,怎麼不再輪迴?怎麼不再受苦?所以他去修道,最後在菩提樹下證果,開始弘揚宇宙人生的真相,弘揚佛法。在佛陀那個時代,因他老人家得度,了脫生死,證果的,那不知道就有多少,而他的教法在這個世間弘揚了三千年,成就的人又不知道有多少,現在的影響還繼續在擴展。

所以我們第一堂課就跟大家共勉,我們不是搞學術,不是搞知識,不是儒學、道學、佛學,我們是學儒、學道、學佛。所以我們的榜樣是佛陀,是孔子,他們都是一生從事教學,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義務工作者,他是用於諸眾生視若自己,同體大悲的心來做這個事,不跟眾生談條件,無所求的去付出。我們以這些聖人為榜樣,我們走教學的路一定可以走得好。

李炳南老師曾經跟學生講了一個故事,就是有一個人從事醫學,結果草菅人命,把人害死了,結果死了之後墮到十八層地獄。他墮到十八層地獄,還在那裡唉聲嘆氣,在那裡抱怨,我又不是故意的,給我判這麼嚴重。他墮到十八層地獄,假如沒有好老師教他,他還在找藉口,還在那裡怨天尤人,還在那裡跺步。結果突然他聽到底下有一個聲音,老兄、老兄,你別在那裡跺了,別再踩了,灰塵都掉到我身上了。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,十八層地獄是最低的了,怎麼底下還有人?他馬上問底下的人說,我是幹醫生的,墮到十八層地獄,你是幹哪一行的,怎麼到十九層?底下的聲音傳來說,我是做老師的。

禮旭當時候聽這個故事,印象也很深,大家可不要聽完之後說,那我不當老師了。這個故事重點不是嚇我們,這個故事的重點,讓我們深刻了解老師的影響有多大。其實我們只要知道這個影響有多大,責任有多重,就會非常謹慎,非常用心的來做老師,那就絕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了。因為醫生治人的身命,他不好好做,害死的是一條命。假如這一個人沒有犯什麼大錯,他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,他只是害了他這一生的命。可是老師是治人的慧命,他今天遇到經典,遇到佛法,那是他無量劫來所積累的福報現前。假如這一生我們把他誤導了,那是毀了他無量劫來這麼難得的因緣,那個比傷人家的身命那個罪過多得多。而且你傷了他的身命,那是只有一條;可是你傷了他的慧命,把他教錯了,他就又把這個錯誤的觀念,傳給他的兒子,給他的孫子。我們昨天講到美國那個珠克,你看他八代子孫多悽慘。但是假如他遇到的老師是好的老師,又把他的觀念扭轉過來,你說他多少子孫受益。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,老師的影響可能比醫生大得多,影響得深、影響得遠。人一生遇到好老師,明理了,他可以積大功累大德;他不明理了,那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。

在美國有一個老師,他是從南美玻利維亞到了美國,自己的英文不是很標準,那就不可能教語文,他教數學。結果因為他所在的地方,比較是經濟不發達的地方,所以他班上的學生,可能他的父母都是農夫、是工匠。結果他剛到,學生非常調皮,到高中教書,都很傲慢,都是荒廢學業,往前一看,從這個學校出去的很多都是不務正業,在我們台灣叫流氓這一類的,他所面對的是這樣的學生。可是他提起了一分責任、使命,很用心的教導這些學生,結果若干年之後,好像也沒有多少年,他很努力的教這些孩子,可能在七八年、十來年,他就送了四百多位學生入了哈佛跟耶魯,美國頂尖的學校,四百多個是到哈佛、耶魯,其他各個不錯的大學那就更多了。他的名字叫杰米.愛克蘭特,這個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老師,所以有愛心的老師,東方有,西方也有。我們看到他等於是改變了幾千個學生的命運,也改變了他們以後的家庭。

所以這一句「教不嚴,師之惰」,所以當老師的人責任重大,他得要非常用心嚴謹的來教學,所謂嚴師出高徒,這一句俗話大家應該都很熟悉。而這個嚴師出高徒,我們看到這個嚴字會想到什麼?會想到威嚴,想到嚴格。而威嚴從哪裡來的?可能有些人一看到威嚴,好像就是要很凶。那孔子沒有很凶,我們看孔子一生教學沒有很凶,他「望之儼然」,遠遠看著老師非常有威儀,「即之也溫」,親近孔夫子,覺得他非常溫和善良,不是說很凶,不是亂罵人,「聽其言也厲」,只要聽到孔夫子講話就會提起正念,正能量就會不斷提升起來。因為孔老夫子講的每一句話,都是給我們很正確的思想觀念,正確的引導。

所以這個威嚴我們不能誤解了,所謂有道德之威、有暴察之威、有狂妄之威。道德之威,他的威嚴從他的德行出來的,他的身教,他的一言一行都把五常八德落實,學生看到他就肅然起敬。就像孔老夫子他的教學態度是,每一句好的教誨他自己先去做到了,做到之後再來引導學生,他是做到再說,師長說這個是聖人,所以學生非常佩服他。就像我們今天聽師長講經,為什麼我們這麼服氣?師長講的我們細細去體會,他老人家都做到了,所以這個叫道德的威嚴。暴察之威就是用暴力,然後這個察就是很苛刻,都是指責他人,不反省自己,這種威人家是口服心不服,這不是真正的威嚴。第三狂妄之威,人很狂傲,好像目空一切,一講起話來就要把別人壓下去,那個事實上別人根本不可能會服氣的,不會佩服的。而這種狂妄之威,講的很多話都是大話,都是造口業,這樣的人以後墮地獄的可能性非常大,因為狂妄不只妄語,還有可能因為狂妄批評聖賢佛菩薩,這個就非常危險。

所以威嚴從身教來,而且教育有身教,也要有言教,機會教育點出現了,得要提醒學生,你不能放任他。我們聽師長講到李炳南老師在台中蓮社教學,有一些肯學的學生李老師有打有罵。但師長說的,這些學生被打過被罵過之後,更加感激老師,因為他們感受到的是李老師對他們的愛護,都是為了成就他們,所以處罰之後更感恩,所以叫嚴師出高徒。所以我們今天對孩子對學生嚴格,首先我們自己要先做到;再來,嚴格的時候不是發脾氣,不是暴察之威,而是真正為學生好。有時候處罰是打在兒身痛在娘心,打在學生身上,痛在老師的心,這個才是正確的言教。不然我們這個處罰學生,這個學生孩子的內心只留下,老師脾氣很大,老師很凶,這個絕對不是為學生好表現出來的態度。所以李老師教學,也是我們往後教學的好榜樣。曾經聽到有一位老師,他教學也是非常用心,也是嚴格,他的學生一開始接觸他,就會覺得老師要求得比較高。可是他教的學生幾年之後離開學校,每一年都回來看他,為什麼?他的學生離開學校之後,開始經歷很多事情,都會回想到當初在學校,老師講的那個很有道理,很重要的提醒。當時候還覺得好像老師挺囉嗦的,結果他經歷事情了,原來老師為他們好,所以他的學生畢業之後常常回來找他。後來這個老師去世的時候,他的學生來送老師最後一程的,一千多個人。

所以當老師或者為人父母,也要深刻體會《論語》第一章最後一句話,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」。你對學生對孩子很好,他一下子不理解你,你不要難過,你現在播下了這個種子,之後會開花結果的,不被理解不要難過,這樣才是一個君子的風範。甚至於被誤解了,我們還是一樣的愛心對待學生,所以老師的威嚴從身教從言教而來。

而確實教學是一門藝術,為父之道是嚴而不親,很有威嚴,但是跟孩子不太親,不要太親密;母親是親而不嚴,跟孩子比較親密,但是比較不會太嚴格。其實這個也挺有道理的,因為這個父親跟孩子太親密了,禮旭現在看到很多當爸的人,蹲在地上給孩子當馬騎,這有點不妥當。你說小孩子玩這種遊戲玩多了,他怎麼尊重他爸爸?父親是天,是有威嚴的,而那個威嚴可以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不放肆不造次,非常重要。一個父親不威嚴,那孩子就鬧翻天。禮旭回想自己成長過程,父親很有威嚴,我們稍有一個不妥當的動作,父親咳一下我們就很收斂,哪敢還亂來?所以很多人可能長大了,有時候還會想說,父親幹嘛這麼嚴格?其實父親的嚴格就是為了成就我們的,我們不能不理解當父親的人。

禮旭也是在姐姐出嫁的這個過程,深刻體會一個父親的不容易。因為我姐姐出嫁,我姐夫來迎娶,整個儀式最後拜別父母,姐夫帶著我姐姐跟我父母行三跪九叩。姐姐姐夫一跪下去,因為我在旁邊觀禮,看我父親馬上眼眶就泛著淚水,當下我父親那個感受,像一道光一樣射進我的心,我幾乎是同時也泛著淚水,那種感覺很深刻,好像在那一刻我特別理解我父親,拉拔一個女兒可不容易。確實,像我姐姐從小身體就不好,常常得要跑醫院,學習的過程也比較不順利,父母操了不少心。你看二十幾歲了,終於給她找個好人家,她有一個歸宿了,那個淚中有多少的酸甜苦辣,又加了一些欣慰,這錯綜複雜。但是,感覺那一刻以後好像特別能理解父親,特別能跟父親溝通。

所以老祖宗說學習聖教第一個目的,父子有親終生保持。禮旭是學了之後,因為沒學,這個父子有親已經離得比較遠了,透過師長老人家教導,慢慢去做,慢慢找回來了。找回來很快樂,跟父母沒有任何的隔閡,就像一個小孩,你看他每天樂呵呵的,因為他覺得父母愛他,他覺得他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人。人跟父母沒有任何的隔閡,那個天性恢復了,就會很快樂。你看小孩,他又沒有房子,他又沒有車子,他又沒有那麼多昂貴的東西,他為什麼那麼高興?我們現在一大堆這些東西,反而笑不出來了。所以快樂是從內而外的,我們慢慢恢復性德了,恢復孝心,恢復本有的五倫八德,我們隨時都是快樂的。孟子說「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」,這個叫天倫之樂,這個叫助人之樂,這個叫不違背良心的快樂。

而還有一幕禮旭印象也很深,就是後來姐姐有了孩子,回家把孩子帶來,我看我父親跟外孫跟外孫女在一起相處,非常的慈祥、非常和藹。我就在那想,我父親從小對我們比較嚴格,怎麼對外孫、孫女這麼和藹可親?我突然在那一刻體會到,原來父親的威嚴是為了教育好我們,所以覺得當父親不容易,這麼多歲月當中,他得要有威嚴鎮住這個家,鎮住小孩不要造次。現在三個孩子長大了,現在是孫子了,孫子自有他父親管,他已經是爺爺輩的,含飴弄孫。所以我想父親這種威嚴也是很自然流露的,為了成就孩子。母親是親而不嚴,所以現在當媽的人也不容易,又要關心,又要愛護他,然後父親又沒有威嚴,父親又常常寵孩子,這個媽媽看不下去了,就嚴父她也得演,慈母她也得演,所以一下子要慈祥,一下子又要很威嚴,所以現在當媽不容易,聽說內分泌失調的人比較多。所以古人通達人性,父親要嚴而不親,母親要親而不嚴,這個也都是符合陽剛男女的特性。

接下來老師就不容易了,老師是又要嚴又要親。因為嚴格,學生不造次;但是又要親,學生才敢親近,才願意學習,願意發問。所以我們佛門有四大天王,其中一個是東方持國天王,他手上拿著一個琵琶,這不能太鬆,也不能太緊,所以說教學是一門藝術。所以老師這個威嚴從身教來,絕對不能是好像很嚴苛,因為有時候這個言語有可能會傷了學生的自尊,這個都是我們當老師的要很謹慎的地方。所以要因材施教,講一下他就能反省的,你就不需要講太嚴格的言語;有一些你得要嚴格他才會長記性的,那就用這樣的方法。但最重要的,不管任何方式,決定是慈悲為本,用一顆慈悲心去說去做的。

下面的經句講,「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」。假如我們當孩子不肯學習,這個非所宜的宜就是應該,假如我們不好好學,這個就是不應該的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本分要去做好,父親有父親的本分,母親有母親的本分,當孩子有當孩子的本分,我們要孝順父母,友愛兄弟姐妹。而且我們是家庭的一分子,我們也是社會國家的一分子,我們以後都有責任要服務社會。可是我們不好好學,我們怎麼有能力,有德行智慧去服務社會?

所以諸葛孔明在他教育孩子的一篇文章,《誡子書》當中提到,「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」,不學習,你怎麼會有才能?不立高遠的志向,你怎麼學習會有動力?所以在台灣青年十二守則裡面就有講到,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這個就是人生的意義,你活著的意義就在你可以服務人,你可以幫助人,「學問為濟世之本」,你今天要去幫助這個社會,幫助這個時代,你沒有學問,你沒有道德,那我們只是添亂,談不上可以利益了。諸葛孔明對孩子的期許非常的可貴,所以一個人時時都要想到自己的角色本分,每一個人在家族當中都要有責任光耀門楣。

《孝經》裡面也告訴我們,「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」,以顯祖先,這才是我們報父母、報祖先,甚至於是報整個國家社會對我們的栽培。人總要是知恩報恩,不然就枉為人,所以有這樣的責任,就知道要好好學習,不應該不學習。所以下一句提醒了,幼不學,老何為,年幼的時候不學習,時光蹉跎掉了,年紀一長,能幹些什麼?不是讓父母終究對我們沒有辦法寬心放心嗎?《長歌行》有一段話講得好,說「百川東到海」,所有的河川都是往東流,流入太平洋,「百川東到海,何時復西歸,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」,學習的黃金時間我們蹉跎掉了,之後再來遺憾就來不及了。所以有一對對聯這麼寫的,它這個兩句話字完全一樣,可是念法不同。念法是「好讀書,不好讀書,好讀書,不好讀書」,有點繞口令,但是很有味道。我們這一輩人讀這兩句話,真的是心有戚戚焉,很有感觸。第一句話告訴我們小時候好讀書,小時候記憶力好,不好讀書,記憶力好,想玩,不想讀書。現在年紀大了,好讀書,年紀大了知道讀書重要,明理重要,那就不好讀書了,昨天背過了,今天再拿起來又忘了,就不好讀書了。

所以我們看這些經句,不得不感受老法師講的一句話,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懂教育的民族,有五千年的教育的智慧,五千年教育的理念、方法、經驗,還有成效。五千年來每一代都出聖賢人,清朝你看有出那麼多聖賢。所以《禮記.學記》,你看那個都是整個我們老祖宗教育的智慧,裡面就提到,「當其可之謂時」,正當他最好學習的時候,他掌握住了,這個叫及時法,掌握住最好的學習機會點。假如這個機會點錯失過了,《學記》經文裡面講,「時過然後學」,這個學習的黃金時段過了才肯學,「則勤苦而難成」,就是很勤勞,費了很大的勁,但是收效就比較有限。我們看到李炳南老師他們從小學的,九十幾歲,信手拈來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,都不用翻書的。但是我們小時候錯失了用老祖宗的學習方法,我們現在學就得費比較大的勁。

但是又有一句話勉勵我們,「亡羊補牢,猶未晚矣」,而且佛經告訴我們,「轉煩惱成菩提」,化悲憤為力量,反正錯過已經錯過了,我活在當下,我好好用功,也做好榜樣。所以您看佛法,在我們人生任何時候,都能讓我們積極向上,絕不氣餒。《三字經》也做到了,「蘇老泉,二十七,始發憤,讀書籍」,他也是成年以後才要發憤,被他兩個兒子刺激的。所以有時候人還是要被刺激,那個志氣才會被激發出來。「若梁灝,八十二,對大廷,魁多士」,你看他八十二歲考上進士入朝為官,你看人家很有志氣,不氣餒,有恆為成功之本。

因為剛好最近我們漢學院講學有兩位教授,這兩位長者給禮旭,給我們的學生非常多的啟發教導,而且他們不只課講得好,他們的一言一行對我們都是最好的身教。像張教授,他是六十歲的時候,師長交代他講《群書治要》,他已經六十歲了,他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他把它承擔下來了,先講了《孝經》,又講了《老子》《莊子》,這都不容易的,第三講《易經》。張教授說,他一打開那個《易經治要》,像看天書一樣,都看不懂,年紀也那麼長了。但是對師父有這一分孝心,結果下了一、二年的功夫,深入《易經》,已經把《易經治要》講過一遍了。而且我們在一起談話的時候,談到某種情境,張教授馬上說,這個就是《易經》的哪一卦。我們聽他談了幾天,我們所有的同仁都要跟他學《易經》,就覺得《易經》太好了。所以張教授他也勉勵,給我們鼓舞,哪怕是成年以後學,只要肯用功,只要有孝心,有使命感,都能學好。所以《中庸》告訴我們,「人一能之己百之,人十能之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」。就是我們抱著什麼樣的學習態度?人家學一次會,沒關係,我學一百次,我照樣可以會;人家學十次會,沒有關係,我學一千次,我還是會。抱定這樣的學習態度,雖然本來資質差一點,慢慢的智慧也會開顯,雖然本來柔弱,也會慢慢變得有能力,有擔當。另外聶教授,他人生也遇到很多的坎坷,遇到那個時代,初中之後就沒有辦法讀書了。可是他不簡單,他不被境轉,環境不能讓他讀書,他自己更用功。所以在他人生一般人看起來最苦難的十八年,在他的心中,他的態度居然是,他覺得上天厚睞他十八年,讓他苦讀。沒有學校上,自己用功,常常去抄經,用毛筆這樣抄回來,所以他寫了一手好的毛筆字。所以這個真的講到這裡,那就像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經文:

【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學,不知義。】

所以『玉不琢,不成器』,人要接受磨鍊,聶老面對逆境,他反而以感恩的心對待。所以師長老人家有一段法語,對我們的人生啟示很大,就是永遠「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:感激傷害你的人,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;感謝欺騙你的人」,我們被人家騙都氣得半死,感激欺騙你的人,「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」,你就經一事長一智了;「感謝鞭打你的人,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;感謝絆倒你的人,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」,倒了再爬起來,愈挫愈勇;「感謝遺棄你的人,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該自立」,不要依賴別人;「感激斥責你的人」,一個人很無禮的罵你,「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」,你面對人家這麼無禮,你如如不動,不受影響,他在提升你。所以最後,「感激所有讓我們堅定成就的人」,這一句話就告訴我們,所有的人都是來成就我們的。

所以這一段話是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,其實就是老人家期許我們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要落實在我們的生活工作,處事待人接物當中。只有自己是學生,其他的人都是諸佛如來的化現,都是老師,都在提醒我的內心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,都在讓我發現我的習氣在哪裡,統統是來幫助我的。我們就不跟任何人對立,我們也不怨天不尤人,有了這樣的心境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。所以師長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我們可要學對了,不能愈學煩惱愈多,那就學錯了。所以我們剛剛兩位教授的這個風範,我們要向他們效法,《弟子規》說的,「見人善,即思齊,縱去遠,以漸躋」。而我們肯學了,那學習的態度很重要,想學了,可不能五分鐘熱度,可不能急於求成,沒有耐性。有一句俗話講,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天邊;學佛三年,佛化雲煙」。這個就說我們一開始還是很勇猛,但是後來慢慢退心了,所以學習一定要有恆心毅力。我們今天剛好講了好幾句,我們在台灣從小學的青年十二守則,其中就已經講出了,成就世出世間的事業,有恆為成功之本,要禁得起磨鍊、鍛鍊。

所以接下來經句講的:

【玉不琢,不成器,人不學,不知義。為人子,方少時。親師友,習禮儀。】

在《爾雅.釋器》篇裡面有講到,製作骨質的器皿,那個手法叫切,製作象牙的器皿,用象牙做的器皿叫磋,製造玉質的器皿,用玉做的器皿叫琢,製造石頭做的器皿叫磨。所以我們《大學》裡面說,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,這四個字是製造不同器皿所用的手法,而玉器就是用琢,所以叫玉不琢不成器。而且我們今天看到一個玉器,它不知道已經經過多少的功夫,才做成美觀的玉器。首先它得要在深山裡面找到玉石,而且還要有眼光才挑得出玉石。古代有一個和氏璧的故事,他可以挑出這麼好的玉石,可是拿去給國王,國王覺得他是在騙國王,反而還處罰了他,所以首先要製造玉器得要能選出玉石。而且玉一般還包在璞裡面,得把它切開,切開以後還要把一些廢石磋掉,還要針對這個玉石的形狀顏色,來決定做什麼樣的玉器,要把它琢成什麼樣的樣式,工序非常多,之後還要整個把它細磨到平滑光亮。所以透過這個玉的製造過程,讓我們了解道德學問要成就,絕對不是一蹴可幾的。

而學習者很常犯的問題就是沒有恆心,行百里路半九十;或者得少為足,學一點就不願意再學了;或者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學,愈學愈雜,學不深。所以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講,「或失則多,或失則寡,或失則易,或失則止」,這個易就把學習看得太容易了,或者是學習了,很容易就又換學其他東西了,變來變去,學不深入,或失則止,就是容易半途而廢了。我們以前學過一首詩叫,「古人學問無遺力,少壯工夫老始成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」。我們從經典裡學的東西,不是說會背了會講了就學成了,少壯工夫老始成,下幾十年的功夫,最後成就了道德學問,所以絕知此事要躬行,每一句經文要下很深的功夫。比方舉個例子,《弟子規》說,「聞譽恐,聞過欣,直諒士,漸相親」,我們聞譽誠惶誠恐,這不是我的能力,這個是佛菩薩加持,父母老師教導的,這聞譽恐。但是我們一般的習氣,聽到人家稱讚就很得意,所以這句經句雖然明白了,但是不知道要多少回合,才能把這個本來一聽人家讚歎就得意的,轉成謙虛,轉成懂得誠惶誠恐,懂得聽人家稱讚,不止不得意,還會反省,其實我沒那麼好,我更要更努力才是。聞過欣,別人講我們的過失,我們很多時候第一個反應就不舒服、不高興,那要轉變,學佛是改心。我假如不轉變,以後人家不提醒我了,我就沒有一個同參道友了,因為我們都只聽好話,不聽真話,所以要聞過欣。所以聞譽恐,聞過欣,就能感得直諒士漸相親,可是這兩句,我們要到多少年後才能完全做到?

所以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學,不知義。我們雖然有如來的本性,人之初是性本善,但是也要遇到好的緣來啟發我們的善根,所以緣分就非常重要。上一節課有跟大家談過,因緣有四個很重要的原則:親因緣,這是我們都具備的;所緣緣,我們得肯去學;無間緣,學的時候不間斷,不懈怠;增上緣,我們去珍惜善知識的因緣,依教奉行,這樣就學得好。禮旭當時在二OO三年、二OO四年,剛到海口,接觸一些小朋友,當然教小朋友很重要的要從孝道教起,《孝經》裡面說的,「夫孝,德之本也」,孝順是道德的大根大本,「教之所由生也」,教育就要從這個地方開始。所以假如不教孝道,那就不叫教育了,那叫知識的傳授而已了。這些六、七歲的孩子,小學生,聽了《弟子規》這些孝子的故事,他們在跟老師交談的時候就有說到,他們是學了以後才知道,原來做人應該要孝順。所以這句話從小孩的口中講出來,讓我們印象深刻,確實人不學,不知義,他不知道做人應該有的道義,做人應該怎麼做。

所以這個義我們把它延伸開來,五倫十義,我們人與人的關係,不會超出這五個倫理關係,所謂「人無倫外之人,學無倫外之學」。人與人的關係不會超出父子關係、夫婦關係、兄弟關係、君臣關係、朋友關係,所以叫五倫大道。而學問可以深入達到圓滿,其實就是對這個五倫已經完全通達,完全知行合一了,這叫真正有大學問的人。假如學歷很高,五倫關係處理得亂七八糟,這個不叫有學問了,所以學無倫外之學,學問沒有說超過五倫之外的學問。所以其實學傳統文化就是學如何做人。而這個五倫十義,父慈子孝,這個慈是父親之德,孝是子之德,兄友弟恭,這個友就是兄之德,恭就是弟之德,夫義婦德,君仁臣忠,長惠幼悌,或者朋友有信。所以在五倫的角色當中,都有他的本分,他應該落實的德行,所以才有五倫十義。這些都是透過學習我們才會懂,不然我們說真的讓我們做領導了,我們懂得仁慈嗎?懂得愛護屬下嗎?假如沒有學過,當領導了,作威作福都有可能。

有一個老師,他輪流讓他的學生來做班長,也跟他們講一些歷史故事。有同學起來做班長了,不做班長還好,一做班長,慢慢那個跋扈、傲慢、強勢,慢慢都露出來了。結果這個老師就提醒學生,你愈來愈像夏桀,愈來愈像商紂王了,這個孩子才警覺到說,對,我怎麼變成這樣?所以我們假如不好好學習,自己真的當領導了,很多錯誤的習氣都會出來。假如我們現在是做下屬,沒有真正了解怎麼做下屬,其實我們可能在團體裡都是在添亂而已。像李越老師在福州實修班,給我們上過一個很重要的課程,七個及時,我們深入以後,再觀察自己平常跟父母、跟老師、跟領導的互動,都還沒有做好這些很基本的本分。之前我們就舉一個例子,我們還沒有聽這個例子以前,我們都還搞不清楚,原來打招呼跟請假是不一樣的。打招呼是發一個短信給領導,我明天有事,明天我不上班了,這個不叫請假,這個叫打招呼,這個不恭敬,你這樣臨時要請假,剛好團體有任務呢?那你不是讓領導很為難嗎?不給你請假,你又耍脾氣了;給你請假,都壞了團體的事了。所以一個人在團體當中常常要學習放下自我,處處能為大局想。所以請假是有恭敬的態度,我有事情要辦,不知道我明天請假方不方便,假如不行,我可以再找時間。你看這領導一看,這個懂進退,恭敬領導,尊重工作,這個才叫請假。

而我們在慈善的團體裡面,傳統文化的團體,這個五倫十義也要很用心的學,為什麼?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心態沒有被提醒到,看起來是來做義工,是來積功累德,但是基本的倫理態度沒有,很可能變造罪業了。因為有時候我們的心態覺得,我又沒有領錢,我能做就不錯了,還嫌東嫌西的,那假如以這樣的一個心態來做義工,我想帶我們的人挺累的,他事已經很多了,我們這種態度鐵定讓他很辛苦。我們不領錢,不就變成一個傲慢的一個緣了嗎?我不領錢,對待那個領錢的同仁,那有沒有高下見?再來,我們雖然不領錢,可是我們賺的是比錢不知道更有價值多少倍的西方財。一般世間人工作是領money,人民幣,還是英鎊、台幣,可是我們雖然沒領錢,我們積功累德是賺西方財。世間的財,他有十億、一百億、一千億,解決不了生死問題,那只是過眼雲煙,給他拿在手上樂一樂,死了之後一張也帶不走。可是我們做義工的西方財,是可以送我們到西方去作佛,所以那我們做義工的認真程度,要超過世間賺人民幣的人、賺世間財的人,所以更要守本分,更有知道君仁臣忠,朋友有信,這些倫常道理我們要落實得更好。

落實五倫十義,扮演任何一個角色都是積功累德。所以禮旭有時候跟同修們舉例,尤其我在台灣,我一定舉王永慶,那是台灣經營之神,你看他活到九十幾歲,工作都不懈怠,中午都只吃一個便當,這麼努力,所以他事業做得好。那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,當生成佛,這個事業不知道比他大多少倍,我們是要了脫無始劫的輪迴,我們輪迴的次數都超過他的財產不知道多少。所以我們的事業做得比他大、大多了,你的認真還不如他,那怎麼成就?所以我們在義工的因緣,我們也會做領導,我們也會做下屬,這個不能不學。我們後面講「三綱者,君臣義,父子親,夫婦順」,這講三綱的時候我們再來進一步探討,這個三綱很重要。所以人不學,不知道。

【為人子,方少時。親師友,習禮儀。】

為人子女,一定要掌握年少的時候好好學習,抓住這個黃金時間。而我們談學習,老祖宗的智慧是從胎教開始,而胎教最重要的是母親。之前也提到了三太,她怎麼做的?「目不視惡色」,不看不好的;「耳不聽淫聲」,不聽染污的聲音。現在很多音樂你一聽心煩意亂,這個不能聽。要聽中正的音樂,聽了之後增長善根,調和性情的音樂,耳不聽淫聲。「口不出傲言」,所講出來的話,都沒有情緒的話,沒有急躁的話。母親能做到這三句,這個胎教一定做得好。

有沒有人聽到這裡說,那我現在已經幾十歲了,來不及了,有佛法就有辦法,有開始都不嫌晚,胎教這三句話用在我們護念自己,太好了。我們現在要護自己,恢復自己的清淨心,所有的修學都是為了恢復清淨心,因為恢復了清淨,煩惱輕,智慧才會長,清淨心生智慧。所以應該我們聽完三太的風範,用在自己身上,從此刻開始眼睛不能看不好的,看一切東西會讓我們起邪念的,這種東西不能看,聽了會起邪思的,不能聽,講了我們的心會起貪瞋痴的,這種話不能講,所以每一句對我們都有受用。

所以老法師說他修學佛法,一輩子他不看電視、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,其實我們聽到師父談到他的修學,我們得要有一個警覺性,得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考,是什麼?師父的根性這麼好,尚且需要這樣用功,我們的根性遠遠不如他老人家,假如再不照這樣做,根本不可能成就。不要說成就,修學根本就不可能得力,甚至不可能得到法喜。

所以假如我們聽他老人家講經,時間再長,只要不肯照著他老人家修學的態度方法去做,親近再久,得不到利益。所以我們一起交流到當下,那得下一個決心了,不看電視、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,這個是從文字上。其實從理上,就是任何會擾亂我們清淨心的人事物,盡量不要接觸,最好不要接觸。但是這得要克制力,得要收攝自己的這種壞習慣,在境界當中得把持得住自己,慢慢的就抵得住誘惑了。這個是講胎教,還有家庭的教育。

在這裡是講,『為人子,方少時。親師友,習禮儀』,在古代親師友,比較是八歲左右入私塾,入小學,這個時候要多親近老師,親近好同學,然後好好的學習禮儀。古代民風純樸,八歲入小學,十五歲入大學。八歲的孩子入到小學,他要學灑掃應對進退,還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,這些都是他學習的重點。

而江蘇大儒陸桴亭先生,他曾經提醒到,古時候「人心質樸,風俗淳厚」,這個在因緣生老師,《聖學根之根》的緣起裡面有提到這一段話,「小孩至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」,還很單純。「今則人心風俗遠不如古」,我們讀到這裡很有感觸,現在的小孩三四歲、五六歲,精靈得不得了,小聰明很多。古人是讓他的天真一直保持,單純,很容易開啟悟性;現在很小就小聰明,不好教。所以這裡提到,「孩童五六歲時已多被邪知誘惑,遭物欲腐化了」。這個幾十年前講的話,現在更嚴重了。禮旭有一次在一家素食館,看到一個小孩,差不多二、三歲,目不轉睛在幹什麼?滑手機。我看到這一幕想說,他以後咋辦?父母不懂。所以假如五、六歲已經開始受到誘惑,物欲的腐化。「再晚兩年才入小學,即使父教師嚴,也要費上一番手腳」,就很不容易教了。所以「何況父兄的教育又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?所以我以為當今教育子弟入學,必須要在五六歲就開始」,這是大儒陸桴亭先生的建議。但是假如用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,我看得三、四歲就要開始了,不然很難教了。

入了小學要親師友,在《禮記.學記》裡面有提到,「安其學而親其師」,很安定的安心的學習,而且願意親近老師。因為親近了,他就懂得觀察一言一行,好學,聽到不明白的,有疑惑的,他可以就近請教,所以學問學問,要學著好問。「樂其友而信其道」,跟同學相處得很和樂,互相砥礪、互相幫助、互相護念,這叫樂其友而信其道,對自己所學的愈來愈有信心。為什麼樂其友會信其道?因為在那種學習的氛圍,都是以文會友,同學之間、朋友之間,統統都是用經典來切磋琢磨;以友輔仁,透過這個朋友,對我們來講這個友就是同參道友,來護念輔助我們的道業,輔助我們提升仁愛心、提升慈悲心、提升道心。朋友之間是這樣相處,那當然對自己的道業愈來愈堅定,愈來愈有信心。所以有好的老師很有福報,有好的同參道友那是更有福報。《無量壽經》告訴我們,「不欣世語,樂在正論」,同參道友之間都不講一些五四三的,不講一些世間的這些是非人我種種,不提這些東西,樂在正論,談的都是怎麼增長彼此的道業。這種氛圍又互相學習,你看別人都有這些優點,我得更努力了,就是可以相觀而善,就互相觀摩,互相學習,這個是親師友。

而且這個老師,在我們的倫常裡面屬於非常的特殊,《學記》裡面有提到,「師無當於五服,五服弗得不親」,就是老師他不算是在五服的範圍之內。所謂五服,就是古代喪禮當中,依照關係的親疏定出來的五種穿喪服的規範,隨著他的親疏。第一是斬衰,第二齊衰,第三大功,再來小功,還有緦麻,這個後面在經句裡面還會提到。老師不算是這個親屬關係的這五種,可是五服弗得不親,可是這五種親屬關係假如沒有老師,大家人不學不知義,這五種關係也不會親密,不會有道義。所以透過老師的教導,人才懂得倫理道德。所以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裡面提到的,「若無世間師長,則不知禮義。若無出世師長,則不解佛法」。所以老師對於一個人的人生,以至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很重要,所以要親近老師。

曾經我們一個同仁,他回想他小時候除夕祭祖,因為那時候經濟還沒有這麼好,結果北方煮水餃,第一盤水餃出來了,他的奶奶端給他,他還很小,說趕快端到祖先的神位前去供養,不可以偷吃,還叮嚀他,他恭恭敬敬的端到祖先神位前。接著第二盤煮出來了,交代他趕快給教書先生送去,他又恭恭敬敬端去給私塾教書的老師。當時候禮旭聽到這個故事非常感動,這個老奶奶不識字,可是她知道做人的大根大本,就在一個除夕煮水餃就教給她的孫子了。端去給祖先教他什麼?孝,「祖宗雖遠,祭祀不可不誠」。端去給教書先生,那尊師。所以孝親尊師的根,就在一個生活的細節當中給他扎根了,很可能學歷很高的人還不懂這些道理。從這裡我們看出來,在古代,在七、八十年前的社會,對於老師很尊重,甚至於這個鄉黨之間有一些事情,摩擦衝突了,當下都是我們去找教書先生評評理。他一個秀才,一個教書先生,在一個地方他是是非善惡的標準,人家服氣他,因為他讀書人做到了,人家信任他。所以這一個秀才雖然沒當官,安定一個地方的風俗、風氣,他在那做表率,他在那把百姓教得懂得是非對錯,明道德倫理。

所以以前的家族,他們是很重視找這個教書先生,千里尋師。我們中國人把師生關係看做什麼?雖然不在五服當中,但古人是視師徒如父子,所以父母去世守喪三年,老師去世心喪三年,都是守三年喪。你看孔子的弟子,當時候夫子去世之後守喪三年,子貢因為老師去世的時候他不在身邊,他非常遺憾,他是守喪六年。從孔子的弟子跟夫子之間這一分情誼,我們就深刻體會到,古人確實是師徒如父子。我們再看老法師,他跟他三位老師的那種情誼,真的如父子,都是老師的知己,都把老師的孩子完完全全就當作自己的兄弟愛護。所以我們看到師長對周院長的照顧無微不至,去年周院長一到,交代得很仔細,給他買衣服,生活種種都給他準備好,然後又親自好幾次出去幫他看房子,我們看了很感動。師徒如父子,對老師的孩子就像兄弟一樣。好,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07:39:1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652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