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6)蔡礼旭老师主讲

admin 三字经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

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     蔡禮旭老師  2017/8/2   台南極樂寺  檔名:11-002-0006

MP3下载

諸位同學,大家好。我們接著《三字經》的課程,上一次我們講到了,「為人子,方少時,親師友,習禮儀」。在古代八歲入了小學,這個時候跟著老師學習,跟著同學切磋琢磨,互相砥礪、互相扶持,彼此都安在學習當中。《論語》裡面講的,「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」,都是用這些經教來切磋,然後彼此都是善友為依,我們佛家講依眾靠眾,互相之間彼此成就,所謂在苦厄不相棄捨,同學遇到瓶頸遇到厄難,我們同學之間都要盡力去幫助他。

而以前學習其實都是手把手帶,這樣學生跟在老師的身邊,老師怎麼處事待人接物,應對進退這些人情事理,學生就可以跟著學習,老師也會抓住一些機會點來點化學生。所以師長老人家提到,當初他在台中蓮社的時候,他們是李炳南老師的常隨眾,老師去哪他們就跟到哪。師長回憶到,當初很多人情事理,真的,沒有李老師講他們也不懂得。所以假如我們有機會跟隨善知識,就要好好抓住在身邊學習的機會,懂得多觀察,懂得多請教。不然假如不懂得觀察、不懂得請教,都是背了一大堆的經典知識,很可能變成書呆子了。所以李炳南老師談到,學佛,學傳統文化,就是學人情事理,不懂人情事理學成書呆子,真正遇到事不會辦,反而會害了事情,會障礙了很多的工作。

我們聽師父講經,或者有機會在身旁親近,事實上都可以觀察體會出他老人家的行誼。比方我們看到老人家攝影棚裡面,一定都掛有他老師的照片、母親的照片,還有校長的,周校長的照片,包含還有韓鍈館長,護法的照片,父親因為找不到照片。所以其實我們仔細去看,都可以看到,老人家時時念父母恩,念師長恩,念護法的恩德。包含我們在英國漢學院攝影棚裡面,一定有英國他們的女王、王子,他們的照片,得感謝這一片國土對我們的護持。也會在攝影棚裡面,擺上我們國家這些領導人的照片,我們時時祝福我們的國家,因為我們能生為炎黃子孫,才能有五千年的文明可以傳承。所以老人家這些點滴的行誼,都在給我們表演,菩提心不能忘失,念本師恩、念父母恩、念師長恩,念師祖護法恩,還有念眾生的恩德。

談到行誼,我想德行在我們老祖宗歸納裡面,就是八德,八德有兩個說法,合起來十二個德目,「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」。我們觀察老人家,他這十二個字圓滿的做到,我們跟著他老人家學習,真的是大福報。很多經文我們看起來不容易理解、不容易體會,我們就可以將這個經文,跟老人家的行誼對照一下,感覺就比較容易體會了,看老人家是怎麼去落實的。

就像老人家在新加坡講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是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這種法界一般我們好像覺得比較難體會。可是我們看到,老人家不止講《華嚴經》,還在給我們表演《華嚴經》。這個世界上衝突嚴重的,就是宗教跟宗教之間,多少的戰爭、多少的意外,都跟宗教之間的衝突有關。全世界最頭痛的問題,但是老人家用佛法在一年的時間,把新加坡九大宗教團結成一家人,那這個不是事事無礙嗎?世間人覺得最難的問題,老人家他有平等的心,他有恭敬的心,他有智慧,你看把最難的問題,很快的就能解決了。但師長表演出來了,我們肯不肯效法,那就是我們的善根福德的問題了。假如我們善根不足,福德不夠,不肯效法,那這麼好的表演,我們還是不能受益了。

而我們看到九大宗教團結在一起,是一個結果,原因是什麼呢?老人家是怎麼做到的?我們說內行人看門道,外行人看熱鬧,我們不能看到這個結果,就在那裡拍手祝賀,這看熱鬧而已。怎麼做到的?我們假如看懂了,進一步去學習,我們也可以在我們的社區,在我們所處的單位、我們所處的縣市,隨緣隨分隨力,我們也來推動宗教的團結,宗教的互相學習,宗教回歸教育,都由我們可以來帶動。所以我們跟著善知識,可不能看著他所做的,我們也不懂得觀察、不懂得效法,甚至於都覺得那是師長做得到,我根本做不到,這一個念頭是很大的分別執著。我們跟老人家一樣都有佛性,他要表演給我們看,我們有這個緣,所以應該是要效法。哪有哪一個老師希望他的學生對他講,說老師你做的我都做不到,那老師會很高興嗎?他講了半天,又表演給我們看,最後我們學生都說,老師你做得到,我做不到,那給老師多傷心。

所以師長老人家最高興的是什麼?是我們去效法、去學習,甚至於更高興的是青出於藍勝於藍。所以我們當學生的去體會師長之心,應該是有志氣,師志為己志,把他老人家救世的志向去發揚光大。我想有這樣的志氣跟努力,老人家一看到一定會說,孺子可教也,善哉善哉。所以有機會跟到大善知識,一定要有志氣,不要畫地自限,固步自封。所以印光祖師期許我們,「人皆可以為堯舜,人皆可以作佛」,這個就是讓我們要有信心要有志向。就像六祖大師去拜見五祖,到黃梅拜見五祖的時候,五祖看到他說你來做什麼,六祖說我來求作佛,你看多有志氣。有志者事竟成,所以佛門重視發願。儒家同樣重視發願,就像《大學》開篇就說,「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」,就是經文裡面談的,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」,你看都是這樣的志向,要利益天下蒼生。就像《禮運大同篇》一開篇講,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」,就是目標能促成世界的安定和平。

尤其我們最近做定課,老人家特別讚歎《淨修捷要》,同學們做早課也以這個《淨修捷要》,因為這個《淨修捷要》,它含攝了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,還有禪門,禪淨、密律,這些精華都在短短的三十二拜當中。而每一拜都是一心觀禮,禮是恭敬,一分誠敬,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,得十分利益,我們十分恭敬的去禮拜,而且是觀禮,那個觀就是能夠隨文入觀。你看每一拜都是讓我們效法,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。

你看第一拜,效法本師釋迦牟尼佛,「棄位出家,苦行學道」,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己身求安樂,「宣說易行難信之法」。你看我們念到這裡就知道,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宣說難信之法,太不容易了、太偉大了。假如真的懂得觀禮的人,他就期許自己效法釋迦牟尼佛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。

第二拜,禮敬觀察,「極樂教主,阿彌陀佛」,他因地怎麼修行的,他怎麼用功的,「因地聞法,即發無上正覺之心,誓拔勤苦生死之本」,就發願要幫助苦難眾生脫離六道輪迴,脫離生死,就像《無量壽經》那一句,「一切皆成佛」。我們在禮拜的時候,就要觀察到,學習到,阿彌陀佛那種弘願,那種「於諸眾生,視若知己,拯濟負荷,皆度彼岸」的精神。所以我們看,親近善知識要會觀察,我們做早課隨文入觀,也要會觀察,也要會體悟。《淨修捷要》裡面你看,又拜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普賢、文殊、彌勒菩薩,這些大菩薩的行誼都值得我們學習。

包含像第三十拜,「一心觀禮,從上以來蓮宗諸祖,暨弘宗演教,皈向淨土,諸大善知識,以及本身皈依、授戒、傳法、灌頂,諸位大師」,這一拜就是師道。我們菩提道上,所有成就我們法緣的每一個善知識,這個恩我們都要放在心上,那就很有動力了,不讓所有這些成就我的人失望。我們古人講,受人點滴當湧泉相報,更何況是成就我們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法緣的這些善知識。

包含第三十一拜,「一心觀禮,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,十方護法菩薩,金剛、梵、天、龍、神,聖賢等眾」,這一拜是拜護法的恩德。我們今天能在極樂寺很安定的學習,看得到的這些護法大德義工菩薩就有多少?所以我們時時看到他們的辛勞不容易,我們學習就不懈怠。看得到的就有這麼多恩德,很多看不到的,住世三寶佛法僧,還有看不到的這些天龍八部護法,雖然看不到,我們心裡很明白,他們時時都在加持我們。禮旭有時候跟同仁在談的時候,比方說我們在一起開會,禮旭說我們開一次會,可能看不到的佛菩薩龍天護法,他們可能開十次、百次都說不定,他們得要調兵遣將。大家聽起來覺得好像有點道理,但是真是如此嗎?這個對很多事情的感悟,都是隨著經歷過的事,體會愈來愈深。

比方就英國漢學院的因緣,禮旭常常聽師父講,我們現在做弘揚傳統文化的工作,這不是人幹的事情,誰都不能邀功,都是諸佛菩薩的加持,都是聖賢祖宗的護佑。這個話禮旭聽好多次了,結果來到英國漢學院,去年七月來了,了解了一下整個因緣,不覺內心暗暗覺得非常的微妙。湯恩比讚歎中華文化,全世界很多人都受他的影響。而他老人家最佩服的就是宋朝,他覺得宋朝那時候整個中國的文化教育,包含人民的生活,都是他最嚮往的。我們到故宮去看清明上河圖,就是指宋朝那時候人民生活的安樂。而且湯恩比教授還說,假如有來生他一定在中國,您就看得出來,他對中國的那一分仰慕。他又最佩服宋朝,結果現在剛好老法師到英國來辦漢學院,宋朝最重要的開國的帝王,還有這些元勛,在哪裡看得出來?在《百家姓》,《百家姓》是宋朝編的,叫趙錢孫李、周吳鄭王。

結果老人家二O一五年到英國來,被安排到上議院去講宗教團結,是趙氏公會促成的,你看趙錢孫李,趙氏,趙匡胤創了宋朝。後來是我們威爾士大學的趙博士,帶著校長去見老法師的,你說這個他祖先有沒有調兵遣將,哪有這麼巧的事情。我們漢學院的總監,整個行政他負責,錢總監,趙錢。你看我們從一開始,廚房就由我們孫師姐,她都給我們煮吃的。你看我們以古代打仗的說法,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,你看一場仗要打得好,這個肚子要吃得飽才行。包含一開始也有一位孫師姐,她來給我們做規畫的。所以趙錢孫李,我們的董事之前一開始,李越老師就來給我們,就教文化的部分做規畫,包含整個實修班她是班主任,都在護念每一個來到漢學院的學生。我們就這幾個幹部,你看怎麼姓都是在這幾個姓,你說這不是祖宗在調兵遣將,趙錢孫李。周,周春塘,長老院長,所以這次師父在英國祭祖的時候講到,周院長他祖上積德,他的父親就是師父初中的校長,周邦道校長,祖宗積德才能來做這個事情,弘揚漢學的工作,師父說五千年來第一等好事,所以周院長。吳,吳董事長,他是整個漢學院最大的護法,阿彌陀佛大飯店的吳董,我們整個實修班都是他護持的,給我們住得這麼好、吃得這麼好。還有我們基金會的王會長,我們整個漢學院經濟的支持,都是靠基金會。所以所有最重要的幹部,大部分就是這幾個姓。所以往往師父常常講的話,禮旭等於是後知後覺,後面才觀察清楚,師父講的這個話真實不虛。

也很感謝師長老人家,在禮旭一開始學佛,給了禮旭很多非常正確的態度。比方老人家就有講,你學《無量壽經》,就是要轉《無量壽經》為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,就是讓《無量壽經》成為你人生的劇本,這個教誨很受益。假如沒有先建立這樣的態度,我們邊讀經,就覺得那是佛菩薩幹的,我是我,我做不到。可是老人家先入為主,你學《無量壽經》就是要做《無量壽經》,這個態度就建立起來了,學一句都會想著,怎麼落實在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之中。

記得當時候老人家還講到一個故事,有一個弘法利生的人,生活的情況比較拮据,剛好那一天講完經到了一個破廟休息。結果一坐下來他就講了一句話說,「哎呀,很辛苦」,結果他話一講完,空中傳來聲音說,「我們比你更辛苦」。當時候聽這個故事印象很深,為什麼?因為自己後來也從事傳統文化弘揚,我們只要上台把課講好就好了。可是護持我們的人,柴米油鹽醬醋茶工作可多了,所以這一個弘法的人,他一說,哎呀,很辛苦,他也不用去為他的三餐,住宿種種他都不用去操心,都是這些無形的護法在幫他打理。所以他那一句話出來,旁邊這些看不到的護法就回應他,我們比你更辛苦。留下了這個印象,就會比較仔細去觀察,護持我們的這些義工菩薩,他們的不容易在哪裡。所以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非常重要,我們愈懂得去體會,就愈知道,人,不要說一生,就是一天所受的恩德都無量無邊,都很難算。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,叫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,人光是一天在整個生活當中所需要的,就有百工,百工就是比喻各行各業在服務著我們。所以佛門講眾生恩、施主恩,非常有道理。

說回來我們剛剛講的,要懂得觀察善知識,今天師長能夠成就宗教的團結,從理論上來講,老人家說他用的是佛陀的四攝法,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而更重要的心境,禮旭的觀察,是先人後己,把其他的宗教擺在前面,自己的事擺後面。有一次剛好其他宗教需要一筆錢,護法就來問師長,說這個宗教也需要錢,問老人家要捐多少。當時候師長就說了那你要捐多少?這個護法說三千。師長說太少了吧?那五千呢?結果師長就問,他到底需要多少?護法講一萬三。師長接著問,那你有多少?護法說全部只剩一萬五。結果師長說全給他,所以從師長這個指示我們就看得出來,全心全意幫助別人。那我們呢?到時候再說,不要為自己想,要先為眾生想。所以從一個事例我們就可以看出,老人家為什麼可以感動各個宗教,他可以捨己為人,哪有不能感動的道理?這一些不管我們是親眼看到,還是聽到這些事例,我們都懂得用心去體會去觀察,我們就有很大的受用了。

所以師長老人家他講經,他完全是他學習經教的心得體會,完全是他老人家的心聲,娓娓道來。比方我們聽他老人家講,他犧牲身命都要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,我們弟子聽到這句話,就能感覺到老人家對祖宗的孝心,孝就表演給我們看,犧牲身命都要幹。老人家小時候才讀幾個月的私塾,他就對祖先感恩戴德,老人家講就是因為讀了那幾個月的私塾,給他扎了根,面對這個時代的這些洪流,這麼多的誘惑,他能夠不被動搖,這都歸功於祖先的教導。所以我們光聽老人家講話,就能感覺他是怎麼孝順祖先的。

還有悌,我們觀察老人家,對方東美教授的孩子、對周邦道校長的小孩,確實無微不至的照顧,我們親眼看到師父對周院長的愛護,這個是悌道。包含我們聽師長老人家,他講到他在台中蓮社,都是跟這些師兄弟一起學習,老人家都在背後默默的鼓勵支持同學。同學們不大敢承擔,師父都全力鼓勵他、支持他,甚至於這聽完的筆記都供養給他們。這個都是在底下協助老師成就學生,所以師父是李炳南老師的知己。你看這個悌,落實在對師兄師弟的照顧。

忠,我們常說盡心盡力叫忠,這個毫無保留叫忠,忠於自己、忠於老師、忠於國家民族,包含忠於他生命當中所有的有緣的人。師長對他自己的學習很負責任,他不糟蹋自己的法緣,從一接觸就非常認真學習,他不辜負自己。忠於老師,老師教什麼他依教奉行。忠於國家民族,老人家對整個儒釋道的弘傳,竭盡全力在做,九十一歲都跑到最前線。包含老人家對於每一個發心的年輕人,老人家說年輕人發心,我全力給他們做護法。像這一次師長五月初到了英國漢學院,七月十一號離開,都看到在這一段時間只要有機會,就勉勵我們英國漢學院第一屆的同學們,真是全心全意幫助他們。我們一提到忠,都會想到諸葛孔明,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,其實老人家對眾生、對正法、對弟子們,也都給我們這樣的表演。

包含信,師長老人家承諾李炳南老師,弘揚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,答應了,終生奉行,不管遇到再大的磨難都不退縮。所以師長講,全世界都沒有人弘揚了,他老人家一定弘揚,他假如不弘揚,他就失信於老師,他背師叛道了。所以我們看師長老人家講這樣的話,他那個信念,那個對信諾的一種忠貞,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,這個信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。所以古人對於道德,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,寧可損生命也不違背五倫八德。

孝悌忠信禮,這個禮,我們剛好有機會看到老人家怎麼接待客人。像之前不久,索達吉堪布來拜訪師長,師長很恭敬,趕快先了解密宗的禮儀,我們對這一位法師要恭敬,安排考慮得非常周到。這個是禮旭聽李越老師講的,因為她剛好在香港,主持這一次兩位大善知識的會面。而禮旭是有一次是親眼所見,老人家接待一個女導演,女導演剛好去拜見老人家,住了差不多十二天左右。而且這一位女導演來參加佛學講座,老人家親身幫她介紹整個淨宗學院的環境,為什麼要設立萬姓祖先紀念堂,種種這些意義,親自幫她解說,對她的生活非常細膩的關心,包含每一天都陪著這位女導演,妳今天聽完課程有沒有哪一些收穫?都在護念著她每一天的學習。這接待客人可謂做到盡心竭力的恭敬禮敬。結果上完課,十天的課程結束了,這一位女導演主動提出來,因為這一個客人她不是佛教徒,她只是聽了她的朋友談老人家,覺得很願意來親近。結果親近老人家十幾天,主動提出來,說她能不能皈依?結果老人家當場答應她,師父老人家說,「好」,那個字一出去,這一位女導演就開始流眼淚了。師父親自幫她皈依,師父穿袍搭衣拿著引磬,禮旭這一輩子只看過這一次,老人家親自拿引磬幫她做三皈依。到儀式結束,她的眼淚還沒有止住。所以老人家那個接待客人的恭敬,深刻感動對方,也由此佩服出家人的行誼,願意皈依三寶。所以這個禮,我們也看師父是怎麼做的。

義,老人家是道義人生,情義、恩義、信義、道義、節義,種種都做得讓我們很佩服。禮旭舉個例子,老人家跟印尼前總統瓦希德,是非常好的朋友,後來瓦希德先生去世了,老人家有一年到了印尼,特別要去追思這一位老朋友。那時候老人家年齡應該差不多八十五歲了,結果因為瓦希德的故鄉是在鄉間,光是坐車可能都要五、六個小時的顛簸,老人家很有情義,就堅持一定要到他的墳前去追念他,這個是我們感覺到老人家的情義。

廉,老人家很廉潔,生活非常的節儉,看用一張面紙,都要分幾次,不浪費。看到桌上的水果已經切了,都會叮嚀我們,已經切了,把它吃掉別浪費了,非常惜物。而且到哪一個道場去講經,所有的供養都給當地的常住,這都是我們的榜樣。

恥,有羞恥心,我們聽老人家在講經的時候講,我們不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,我們就變成祖先的罪人,變成佛陀的罪人,這些話語都表現出,知恥近乎勇。老人家講到,現在佛教變成這樣釋迦牟尼佛都流眼淚,而老人家終其一身為佛教正名,佛陀,佛教是釋迦牟尼佛,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,它不是宗教,它不是迷信。所以這個是有羞恥心,不願意佛陀、不願意佛教,被世間人誤會得這麼嚴重。我們也都是因為接觸了師長,才正確的認識了釋迦牟尼佛,認識了佛教。

仁、愛、和平,仁慈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所以師父希望哪一個地方因緣成熟,帶頭來做,落實大同世界,老人可以蓋老人樂園,讓老人晚年非常幸福。這是真正懂得恩德,因為每一個老人都為了家庭,為了整個社會,奉獻了一生,假如一個國家一個地區,讓老人是最痛苦的,那種這個因,這個國家沒有福報了。讓老人痛苦,那代表子女不念恩德了,這個社會的人不念恩德了,那怎麼會有福報?福田心耕,他不念恩,他就沒有種福田。所以這一次師長老人家來了,晚上看這些很有意義的戲曲,因為老人家知道,這些戲曲都是演忠孝節義因果報應的,特別有教育意義。禮旭都覺得老人家看這個,是為天下的老人看的,幫他們挑好的,以後有機緣哪個地方辦老人樂園,這些好東西都能夠提供給他們。所以希望老人可以過上好日子,孩子讀書不用錢,老百姓看病不用錢,把這個軍隊,把這個買武器這些錢都省下來,全世界不要戰爭,都來好好的照顧好老百姓。禮旭聽到這些理念很佩服,而且也很有信心一定做得到,而且不用很長的時間。因為「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」,這個世界已經亂到一個程度了,應該是人反省,重新調整腳步的時候了。我們發這樣的善念,佛菩薩跟各個宗教族群的祖先,都會庇蔭的。

愛,師父為什麼這麼積極弘揚漢學?就是希望漢字,文言文這個載體,能夠成為全世界各個宗教民族,他們承傳宗教民族文化的一個平台、一個載體。因為假如他們沒有用這個載體,他們的文化傳著傳著也都要斷掉了。所以不只愛護現在全世界的人民,也是愛護他們的子子孫孫。

和,老人家這個和表演得淋漓盡致,一生沒有冤家對頭。攝影棚裡面,那些毀謗侮辱他最嚴重的人,他幫他立牌位,講經的時候都迴向給他,都做給我們看。所以我們遇到師父了,心裡面還有看誰不順眼,還有跟誰鬧情緒,還有對立,那我們白跟老人家了。他表演給我們看,我們還不學,那不是糟蹋他老人家的教導,也糟蹋自己嗎?所以老人家說別人不跟我們和,我們一定跟人家和。只要依教奉行了,一個巴掌拍不響,他現在不跟你和,可能過去生結不好的緣,你一味的真誠,一味的和氣關懷他,慢慢時間久了,以前那些惡緣化掉了。對方也感覺這個人修養很好,都不跟我計較,這個惡緣就轉成法緣了。這個是和。

平,這個平就是平等的恭敬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而且對一切境界也平等,善緣是善知識,惡緣也是善知識。所以師長有一句法語,對我們很有啟發,「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,業障盡消;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,福慧全現」。這一句就告訴我們,老人家是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都平等恭敬,都感恩它們的成就自己,所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,這個是落實和平的平。所以跟著善知識要會觀察,自己才有更深更廣的受用。

「親師友,習禮儀」,這個友是一起學習的師兄弟,同參道友。人這一生離開家庭之後,對自己影響很大的是朋友。我們看一個人的成長,三、四歲的時候講話,我爸爸說、我媽媽說;五、六歲到學校去了,開頭就是,我們老師說;等到他十三、四歲了,不知道我們有沒有仔細去觀察,不管是這些青少年還是我們自己,講話的時候,我同學說,我同學講了什麼。從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,他講話那個開頭就知道,那個時期誰對他的影響最大。

所以孔老夫子特別重視交朋友,所以《論語》真的要學,《論語》裡面真的,我們人生每一個階段應該懂的道理,《論語》都有。所以孔子有講,「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」,對我們真的有幫助的朋友,孔子舉了三種朋友,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。這個朋友非常公正,正直,這是友直;友諒,這個諒就是他很有度量,很能寬恕人,或者說這個諒就是非常的真誠,誠信不欺的朋友;再來,友多聞,就是這個朋友見識非常的廣博,你一接觸他就長見識,這是益者三友。

讀書人也留了一句話,說到,「生我者父母,成我者朋友」,親附善友就是常常跟同學在一起,善友在一起,「親附善友,如霧露中行」,就好像你走在早晨剛好有霧的情況,在霧露中行,「雖不濕衣」,衣服好像沒有濕,「時時有潤」,其實這些霧氣隨時隨地,都在滋潤著這個衣服,身體,所以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潛移默化。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去觀察過,比方說這一段時間,你剛好每天相處的是北京的朋友,結果那段時間你講話,就有一點北京腔就出來了;或者剛好這段時間,接觸的都是馬來西亞的同修,可能你講話就,你先走就變你走先,講話,每天聽啊聽啊,無形當中都在影響。所以為什麼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?那裡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接觸這麼好的善友,那就圓證三不退,都不會退步了,一直往前進。所以去西方極樂世界,為什麼十方諸佛都勸請?因為那個環境成佛最快,都是進步。阿彌陀佛是老師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諸大菩薩是同學,所有的諸佛都希望他的學生趕快作佛,所以都幫西方極樂世界招生,都把人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所以才有華藏世界,文殊普賢菩薩勸請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,所以環境重要。那人真心想這一生成就,這個真心一發出來會有感應,人生什麼際遇都跟感應有關。我們這一個心發出來,必感得善知識,感得好的善友,跟我們一起走這個菩提道。

孔子這個叮嚀,就教導我們如何選擇朋友,益者三友,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。「損者三友,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」,這個便辟就是,他是很會裝飾他的外表,但是內心不真誠,這是便辟;友善柔,就是他處事比較虛情假意,都是逢迎巴結他人。因為親近這樣的人,我們無始劫一些習氣,會被他們帶動起來。大家冷靜去看,今天假如一群人聚在一起,某一個人先開始聊,哪一個化妝品很好,哪一個野味很好吃,就聊得翻天,你看一個人一帶頭,其他的人這些欲念就被調動起來了。所以孔子提醒,這三種朋友會給自己不好的影響,應該敬而遠之,不然從佛家講,我們這些惡心所、惡習氣就會被調動起來。友便佞,這個便佞就是巧言好辯,但是卻沒有真實學問的朋友,我們接近他慢慢也變得很會狡辯,就是死的講成活的,那個就強詞奪理了。這個是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

不只是朋友,甚至於是自己的習慣,對自己的影響都很大,這個延伸開來,就是每一個朋友的習慣也會影響我們。孔子講「益者三樂,損者三樂」,就是我們很喜歡做的事情,這些事會提升我們的善根,還有損者三樂,你做了這三件事情對我們的德行有損。益者三樂,「樂節禮樂」,就是很喜歡禮節,還有善樂,因為這個都能夠長養我們的善根,所謂禮樂,接受禮樂的教化。像昨天大家去聽交響樂,這些假如都是很好的古典音樂,像我們中國的古琴,這些古樂,陶冶性情,所以樂節禮樂。「樂道人之善」,喜歡稱讚別人的優點,長處,聚在一起都是,某某人的優點我們怎麼效法,或者古人的,或者今人的,樂道人之善。「樂多賢友」,喜歡結交賢德的朋友,這些都是有益的。那損者三樂,就是喜歡,「樂驕樂,樂佚遊,樂宴樂」。驕樂就是喜歡很奢侈、很鋪張,去給別人炫耀,好像自己特別厲害、特別有錢,這個叫驕樂,就是以驕傲來炫耀自己。樂佚遊,這個佚遊就是遊手好閒,無所事事,人生沒有目標,每天晃來晃去,他以這個為樂。樂宴樂,就是喜歡飲酒作樂。這三個都是有害的。所以我們懂得選擇朋友,懂得養成好的習慣。

所以我們講到親師友,接著習禮儀,我們親近老師,親近善友,很重要的增長我們的道德學問,學習禮儀。這個禮字非常重要,《論語》裡面講,「不學禮,無以立」,我們不學禮,我們的人格道德立不住。在《禮記.經解》裡面有講到,「恭儉莊敬,禮教也」,我們學禮能夠學到什麼?恭儉莊敬。學禮,人就變得恭儉莊敬,恭遜,恭敬謙遜,節儉,莊重,還有敬慎,人的生活就有節度,舉止端莊,內心誠敬,所以他從內時時保持恭敬謹慎,到對待自己的生活,對待一切物品都恭敬。所以「禮者,敬而已矣」,禮的本質就是敬,所以《曲禮》一開始第一句話,「曲禮曰:毋不敬」。而恭敬就是真心,所以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」,所以一個人學習聖教,一個人修道,真心須臾都不可離,所以真誠恭敬心要保持。而禮的教化,就是我們生活的這些細節,都能夠去觀照自己,都能夠去禮敬他人。

所以禮教的範圍就非常廣,而且是從小學起,假如小時候沒有學,養成了很多隨便傲慢的習慣,長大了才來學,就會覺得很不舒服,怎麼這個也限制我,那個也限制我。其實戒律,佛家的戒律,還有儒家的禮,那不是來限制我們的,那是來保護成就我們的。戒是佛的行為,那是跟他性德相應的行為,心行一如,他是真心表現出來的行為,也是真心,都是性德的流露。所以戒是佛的行為,它是稱性表現出來的行為,所以我們遵照戒、遵照禮,那是尊重我們的自性。我們不守禮的時候,我們那個行為就是違背了自性了,那就已經在糟蹋自己了,在隨順煩惱習氣了。所以守禮是真正自愛的人,守禮。而且守禮是防微杜漸,現在人不懂禮了,比方說現在男女關係為什麼這麼混亂,因為不懂禮了。尤其女孩子也不懂,這些分寸都沒有拿捏好,最後很可能遇到一些危險的情況,雖然最後她很痛苦、很遺憾,但是冷靜想一想,因為我們不懂這些禮教分寸,就不懂得怎麼保護自己。所以假如不懂得保護自己,不懂得這些禮教,很可能我們都會遇到,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。我們看到師長他持戒,他守禮,他是嚴以律己,表現出來通權達變,活活潑潑,這個才是學通了。

我們看我們傳統的教育,從小怎麼教孩子習禮儀,在《養正遺規》有「童蒙須知」,這個是朱子會集的。一開頭就講到,「夫童蒙之學,始於衣服冠履」,首先戴帽子,穿衣服,穿鞋子,都要學習。所以這個是莊重自己,才能莊重他人,不能邋邋遢遢的。「次及言語步趨」,言語的分寸,應對,步趨,應對進退都要懂。「次及灑掃涓潔」,怎麼照顧好自己,怎麼照顧好環境。「次及讀書寫文字」,你看教小孩不是先讓他讀書,他得要懂禮,他得要會生活,不然學著學著只會考試,不會生活,不會做事。「及有雜細事宜,皆所當知」,所以禮教就完全教導他,這些生活的細節,怎麼守禮,怎麼應對進退。

所以陳宏謀先生談到,教孩子這些禮節,重要的「閑其放心,養其德行」。閑就是防範約束,我們佛門講的攝受,攝受他的妄心,攝受他放縱的心,或者是放逸不專心的心,就散亂的心,透過禮教把它收攝起來。我們知道,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,就像我們現在修行,一個妄念進來就相續不斷,都不知道到哪兒去了。但是有這些規範,我們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,都不要放逸,這樣就閑其放心,養其德行。所以人在落實戒律,落實禮教,一點一滴當中,他就在長養他的德行了。比方說,「置冠服,有定位,勿亂頓,致污穢」,他對物品恭敬,物有定位,那長養他的恭敬心。所以《普賢行願品》第一、「禮敬諸佛」,諸佛是一切人事物,都要禮敬。他做了置冠服,有定位,他就在恭敬心中,就在普賢行中;他假如不做了,他就放逸了,他就糟蹋東西了,他就造業了,所以有沒有做,差很多。所以古人為了成就孩子,成就學生,用心良苦。所以養其德行。

而在《論語》當中,《論語.雍也》篇,孔子也說,「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」。就是君子學習博學於文,這個文就是典籍,很廣博的學習典籍,但這個學習要一部學完再學下一部。就像我們現在漢學院開課,一門課專注學完,再學下一門。所以一部經學完再學一部,不能雜學的,教之道,貴以專。學習了典籍落實在哪?約之以禮,落實在禮教當中。五倫關係都屬於禮,所以禮是儒家的倫理觀。「父母呼,應勿緩,父母命,行勿懶」,是孩子對父親應有的禮節,這個就是倫理的互動。「長呼人,即代叫,人不在,己即到」,這個是我們對長輩,甚至是對老師,這些應有的禮節。所以約之以禮,所有的經典落實處,都是在生活的這些禮節當中了,所以沒有禮就沒有儒家了,沒有戒就沒有佛法了。所以《禮記》裡面才講,「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」,我們要追求道德仁義,落實在哪?就是落實在禮。不然學不成的,沒有落實在禮,道德仁義都變口號了。所以君子能夠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這樣下功夫就能,亦可以弗畔矣夫,這個畔就是不偏離,不會學偏了,會合乎中道,中庸。

師長老人家在,《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》有提到,我們修學不能愈學愈分別,愈學愈執著。我們假如懂得學禮,懂得學戒,懂得通權達變,我們在生活當中都不離中道,不會偏離中道。所以我們是學禮通世故人情,然後一切的學問都能行在中道,中道就是不偏不倚。不過中道聽起來很抽象,其實行在中道就是時時用真心待人,就是禮敬人,就是恭敬人,就是對人真誠,對人慈悲,就不失中道了。

好,我們接著看下面的八句:

【香九齡,能溫席。孝於親,所當執。融四歲,能讓梨。弟於長,宜先知。】

《三字經》都會藉由一些故事,讓我們知道,學習聖教首先要從哪裡做起。舉的歷史當中兩個例子,『香九齡』指的是黃香,這個是黃氏的始祖。禮旭在馬來西亞的時候,我們中心有四位同仁他們姓黃,結果同一個祖先。他們的祖先在古代做到尚書,結果這個祖先娶了三個太太,有二十一個兒子,後來這個父親非常有智慧,他雖然官很大,但是他覺得他的孩子,應該都要自立自強,不能作威作福,所以跟三個太太商量,讓孩子們自己出去獨立創業,打拼。三個太太最後決議,把她們所生的長子留住,其他十八個就讓他們出去獨立。因為二十一個兒子,三個留下來,十八個出去發展。結果後來他十八個孩子,有一些就到了東南亞發展了,他的子孫,結果我們這四個同仁,都是這個祖先的後代,叫十八子,很有意思,他們那個族譜都有這個十八子的歌。所以祖先有智慧,你看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,他後代這麼興旺。我們在馬來西亞的護法,很重要的護法好幾個都姓黃,因為護持傳統文化是對老祖宗的孝道,而他們的祖先黃香,就是孝道的表率,難怪他們的子孫都這麼孝敬祖先。我曾經去我們大馬中心護法黃先生家,他把他在族譜,這麼厚一大本拿出來。結果一打開來那個始祖黃香,我就講給他聽,他還不知道他始祖是黃香,他一看就很感激,他始祖給他們的庇蔭。

所以叫「香九齡」,黃香,字文疆,因為母親去世了,他非常傷心,那種對母親的感恩思念之情超過常人,看到的人無不動容,成人都沒有他這種孝思。母親離開了,他對他的父親非常的孝敬,點點滴滴無微不至照顧他父親。在《三字經》裡只舉了兩個行為,就是『能溫席』,這個就是《弟子規》經句裡面講的,「冬則溫,夏則凊」。冬天天氣很冷,他是先到被窩裡面,先睡熱了,再請父親來睡;夏天天氣熱,先把枕頭席子搧涼,再請父親來睡,所以體貼入微。所以『孝於親』,這個孝順父母親是做人的本分,所以『所當執』,我們當子女的應當要力行的,這個執就是要力行,要守住的本分。

當時候黃香所在的地方的太守劉護,他知道黃香的孝行,他上表朝廷。結果朝廷知道,這個九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孝行,就非常嘉勉,所以賜了八個字,「江夏黃香,天下無雙」。當然當時候的朝廷也很有智慧,他把這個九歲孩子的榜樣立起來,天下人感動效法,所以這是懂得教化的政府。

所以這些年大陸,每兩年舉辦道德模範評選,這個應該差不多二OO五年的時候就開始做了。每一年參與的國民超過上億人,這麼多孝道,見義勇為,誠信的這些風範,敬業,參與的人有上億人,看到聽到這些模範,哪有人不感動的?所以這個把榜樣立起來,對社會的教化力量非常大。其實這個都是孔老夫子教的,孔老夫子在《論語》裡面說,「舉善而教不能,則勸」。不要說半部《論語》治天下,《論語》一句話甚至半句話的力量,都大得不得了。這個道德模範只用了孔子的半句,舉善而教不能,把善的好的榜樣推舉出來,大家感動效法,風氣就變了。「教不能」,就是對於那些能力比較差的,生活比較難的,都有愛心去教他,都有愛心去照顧這些弱勢團體,社會風氣就懂得去關懷愛護人了。所謂「鰥寡孤獨廢疾者,皆有所養」,就是憐憫這些人生很苦難的人。所以舉善跟教不能,都能把人的善心調動出來。

所以當時候這個太守劉護上表,進一步還舉黃香為孝廉。所以漢朝推舉人才非常有智慧,舉孝廉,他的德行裡面有孝,他就有德,有廉他就不貪污,他沒有私心,他就能把事辦好。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就在孝廉兩個字。後來黃香做官做到尚書令,所以忠臣出於孝子之門。

那這個故事我們進一步想一想,九歲的孩子應該是父母幫他溫床,怕他冷、怕他熱,這應該是父母來照顧九歲的孩子,因為孩子還小。可是他卻是什麼?九歲的孩子做出照顧父母這麼細微,所以這樣的孝行,對於我們已經老大不小而不孝的人,甚至於是孝但是不能盡力的人,我們看到聽到了也會生起慚愧的心,應該向九歲的孩子學習,這個是黃香的風範。

接著是,『融四歲,能讓梨。弟於長,宜先知』。「融」是指孔融,他是孔子三十二代子孫,東漢末年曲阜人,是很著名的文學家,很有道德學問。他在家裡他好像是七個兄弟,他排行老六,當在吃梨的時候,他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,所以能讓梨,四歲的孩子。假如我們現在還跟兄弟姐妹爭東西,那看到這個例子就覺得,真的要找一個桌子鑽下去了。所以他「弟於長」,他懂得敬愛,這個弟就是敬愛兄長,能念兄長的恩。我們哪一個人成長,沒有哥哥姐姐照顧,是吧?可能哥哥姐姐都給我們,洗過尿布都有可能。所以弟於長,「宜先知」,這個宜就是應該,要首先明白做人道理。

兩個故事其實已經告訴我們,做人孝悌為先,黃香是孝,孔融讓梨是悌。而《論語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孝悌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」,就是一個人仁愛心的大根大本,對父母孝,對兄弟姐妹悌,這樣的人出社會能愛人。所以《孝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」,教他孝,他孝心內化了,接觸到別人的父母,他那個恭敬心自然生起來了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。「教以悌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」,他到同學家遇到人家的哥哥姐姐,他同樣生起敬愛之心。「教以臣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」,他懂得為人下屬的道理了,他到別人的公司遇到他朋友的領導,他那個對領導的恭敬心也可以提得起來。就像我們愛自己的國家領導人,我們到了別人的國度,一看到他的總理或者他的部長,我們依然是恭敬的。所以老祖宗教化我們,都是讓這些德行內化了,我們終生可以保持。

所以《論語》對於孝悌,有一個很重要的開解,「其為人也孝悌」,他懂得孝悌了,「而好犯上者鮮矣」,他已經有孝悌了,還會違逆、不恭敬他的上司,這是很少的,鮮矣,鮮就是很少。「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」,他不會違逆他的上司,那就更不可能去造反去作亂了,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。所以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。人都懂孝悌了,他出去了就是好的下屬、好的臣子,每一個團體都安定了,都君仁臣忠。所以孝悌是德行的根本,所以這兩個例子就點出了,我們學習聖教要從這裡下手了。

我們接著看下面八句:

【首孝弟,次見聞。知某數,識某文。】

用這一個首先的『首』,剛好前面是兩個例子,接著這個經句就呼應了,我們學習要知所先後,「首」就是先。我們不知所先後,可能我們學到最後會本末倒置。現在很多學生學歷很高,不懂得孝順,這個就是沒有學過《三字經》,他的學習本末先後顛倒了。這樣的人不只他的父母會很痛苦遺憾,其實他也很可憐,他終生不明事理。學歷很高卻做出忤逆父母的事情,那他不是也很可憐,為什麼?造太多業了。明明有聰明才智,卻因為教育的次序錯了,他就不能成才了。所以看到這個首字重要,所以『首孝弟』要從這裡下手。談到這裡想起林則徐先生有十無益,前面有兩句,「不孝父母,奉神無益。兄弟不和,交友無益」。所以這個十無益,統統抓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。所以這兩句也呼應,《三字經》這一句要「首孝弟」。

接著,『次』就是其次,『見聞』這個「見聞」就是知識學術,德行在前,學問在後。『知某數,識某文』,這個「數」指算數一類的能力,「文」應該指文字、文章,這個也都要學習,學了這些能力才能夠更好的去辦事。

接著講到:

【一而十,十而百。百而千,千而萬。】

這一句主要是教導我們,這個數,十進位,數字從一開始到十是終了,十個十是百,十個百是千,十個千是萬,這個學算數。這個是『知某數,識某文』,接著講到的十進位。

我們再看下面八句:

【三才者,天地人。三光者,日月星。三綱者,君臣義。父子親,夫婦順。】

這八句非常重要,我們談話當中曾經講過,人可不能失了人格,其實人格是很尊貴的。我們看這一句,『三才者,天地人』,所以人跟天地並列三才,這個「才」是才能,就是偉大的能力。

「天」它表的「天道敏時」,天地化育萬物,敏時就是整個日月星辰的運轉,四季的更替它不會亂,日月星辰的運轉它不停息,所以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。那因為這樣,整個萬物的生長才有次序,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這是天。

「地道敏樹」,我們看這個大地,所有的植物依它而生長,所有的動物又需要吃植物,所以等於是一切萬物都是地來滋養的。所以地是母,天是父,所以天地就像一切萬物的父母一樣。而且像這個大地,我們把最臟的糞便給它,它還轉成營養,所有動物死了之後埋在大地裡,它都轉化成營養。就像母親一樣,我們無理取鬧,傷害的言語,母親都包容,慢慢隨著我們長大,我們懂得反省懂得懺悔。

接著「人道敏政」,人效法天地的無私把政治辦好,這個政就是統領大眾,把老百姓照顧好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連一切的萬物都受到福蔭。結果現在人類不修善積德,造作身口意,甚至對於大自然都是予取予求的掠奪,搞得現在所有的萬物都瀕臨滅絕。所以我們人是萬物之靈,現在三才的人搞成是萬物的剋星,是來滅萬物的,所以這個人已經沒有人格了。所以《中庸》是應該人要效法天地,能夠成就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我們是去愛護萬物的。所以才叫「為天地立心」,這個心就是無私去服務萬物,「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。所以這一句「三才者,天地人」,就期許我們為天地立心。

好,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07:40:3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652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