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7/7/31 台南極樂寺 檔名:11-002-0004
尊敬的諸位同學,大家好,我們繼續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的課程。而我們學習《聖學根之根》,學習《三字經》的這些經典,應該說都跟我們的德行是相關聯的,每一句對我們的德行都有受用之處,假如我們這樣來學,就會感覺到有受用,而不是學成又是學一門知識而已了。就像小朋友,可能他背了一些經典,比方說,跟他說學《弟子規》,小朋友會說我都學過了,我都會背了。事實上這些經典裡面的教誨,很有可能我們雖會背了,甚至會講了,但是我們不一定能夠做到。假如做不到,解行不能相應,我們就沒有受用處了,《弟子規》告訴我們,「不力行,但學文」,反而是「長浮華,成何人」。《弟子規》這兩句,其實對我們這一生的道業德行能不能成就,是非常重要的提醒。所以要力行,也要學文,要行要解,要能夠相應。
比方我們這幾節課學到了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對自己有什麼受用?從此刻開始,相信自己有本善,有性德,用佛家講,有跟如來一樣的佛性,有佛性就能成佛,我們就不會懷疑自己。師長老人家有提到,「傲慢是瞋恨的核心,懷疑是愚痴的核心」,聽到這兩句話,那我們下功夫都要下在最核心的問題點,所以我們要破愚痴,就是不能懷疑。而人的人生路上最消耗自己的能量,最感覺無助,甚至於好像掉到深淵,是什麼樣的情況?就是對自己沒信心,否定自己了。那就好像兵敗如山倒,掉到一個深淵,不知道底在哪裡了,有時候一沮喪,可能三個月六個月就這樣蹉跎過去了。所以這句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,不再懷疑自己。我們會說,可是我還有這些習氣,那個是妄心,那不是真實的,那是不覺本無,我們一定可以把它放下。本覺本有,一定可以恢復,我們有這樣的信念,天助自助者,天救自救者,我們懂得自立自強,就感得佛菩薩古聖先賢的加持護念。
但自棄者天棄,我們自己放棄自己,不信任自己了,佛菩薩在身邊也幫不上忙,因為我們不接受他的護念。所以有一句俗話叫扶不起的阿斗,我曾經在課程當中就問這些同修,我說扶不起的阿斗,請問阿斗是誰?底下的同修說是劉備的兒子。我問的時候不是這個意思,就是說這一句話事實上在提醒,假如我們自暴自棄了,假如我們連像諸葛孔明這樣的聖哲人的話都不聽了,那可能阿斗就是我們了。所以我們今天遇到經典,遇到師長老人家,遇到我們修學的善知識,那等於我們人生已經出現這麼殊勝的緣,假如我們還繼續恆順習氣,不改過,不依教奉行,那我們就是阿斗。
所以經典之所以能受用,都在於能夠反觀自己,來觀照,來要求自己,自己就能夠提升上去了。怕的是說我們這個經句一學,沒有往內看,反而往外要求人,這個就犯了孟子很重要的一句提醒,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」,人很大的禍患、人很大的習氣,在喜歡講別人、要求別人,都是當人家的老師,學了道理就是要去講給別人聽、要求別人了。這一個提醒很重要,不止孟子提醒了,我們佛門也強調四大煩惱常相隨,這個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最嚴重的煩惱習氣。真正想要提升德行,都得從嚴重的習氣下手,不然我們這一生成就不了聖賢,我們也只能跟經典結一個緣分,很可能該怎麼生死還得怎麼生死,該怎麼輪迴還得怎麼輪迴。因為這一生要了脫生死的人,那是要有大丈夫的氣概,真為生死發菩提心,我這一生一定要了脫,我不再作踐自己了,我不再糟蹋佛菩薩聖賢教誨了。就像《菜根譚》上講的,「裝身於千古聖賢之列,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」,這個隨波逐浪就是又搞輪迴業去了。我這一生一定要列入聖賢的行列,列入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的行列,這樣的人就非常有志氣。就像佛經裡面講的,「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,所作已辦就是這一生道業成就了,不受後有,就是沒有後來再去投胎輪迴了。所以這八個字我們要常常勸勉自己,我這一生能不能是最後身,不再投胎了。
我在臨終那一刻能不能伏住煩惱,能不能提起正念,提起佛號。其實臨終那一念有沒有功夫,端看我們現在怎麼下,沒有下功夫,現在正念就伏不住,那臨終更是不可靠,不可能伏得了。眼前身體還這麼好,妄念都沒有辦法調伏,臨終就太危險了。所以祖師就曾經有講過,一個人靜中十分,他安靜的時候,比方說有十分功力,動中才一分,他在做事當中,可能狀態只有靜中的十分之一而已;動中十分,病中夢中可能才只有一分;病中十分,可能臨終才有一分。所以我們平常靜下來的時候,假如有一千分的功力,可能臨終的時候只剩一分而已。所以死生事大,我們得要趕緊用功提升自己的境界,一分一秒不可以空過。
可能有同學聽到這裡,可能念頭裡面想,那我才二十歲,我才那麼年輕,好像臨終離我很遠。大家要慎重,無常迅速,黃泉路上無老少,每一個修學的人,要對無常有很高的警覺性,當無常一來他已經心理上有準備了,他不會留戀這個身,不會留戀這個世間,任何情況出現,他提起佛號,他還是可以脫離輪迴。所以假如已經把人生想得比較清楚的人,又很明白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事實,這樣的人怎麼生活?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生活。這個不是消極,這個是非常積極,他把每一天當最後一天,哪一件事我沒有做,我終生遺憾的,我趕緊去做,該給我父母道歉的,已經答應人家的,趕快去做到,「凡出言,信為先」,不然我就妄語了。仁義禮智信,五常,五戒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這是做人的標準,我這五戒假如沒守到,那我下輩子連做人的機會都沒有了。所以當作最後一天的時候,那真是每一分每一秒不能空過,我今天最後一天,我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辦好沒有?我積功累德,夠資格進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門沒有?我的自私自利、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伏得住嗎?所以把這一生每一天當最後一天,用這樣的一種態度警覺性來過日子,就不會混日子了,就會「勿使一秒鐘空過,勿使一句話空說」,會珍惜光陰。
所以師長老人家曾經就是這麼教導我們,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,不然我們一個非常嚴重的習氣對治不了,什麼習氣?因循苟且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到,「天下聰明俊秀不少」,這句話就是說,有很多本來善根素質都不錯的人,這樣的人不少,「所以德不加修,業不加廣者」,怎麼他這一生沒什麼提升,沒什麼成就?「只為因循二字,耽擱一生」,就因為因循,把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,他給它糟蹋掉了。因循就是不懂得珍惜當下,不懂得珍惜今天,什麼事情得過且過,明天再說,明天再改。真正德行要提升,發現自己的習氣是要痛改,要下定決心,死都不怕,就怕念頭不對,就怕這個習氣改不了。
改習氣要抱著必死的決心,為什麼?因為這個習氣不對治,這個習氣不改過,我鐵定還得輪迴,我不能再幹這樣的事了。所以有這樣的一種覺醒、一種決心,鐵定不用二、三年的時間,一個人就不被習氣控制住了,就能真正自在、做得了主了。不然好像我們做人滿尊貴的,事實上我們不還是做了我們習氣的奴隸嗎?每天被它拉到東拉到西去了。所以師長老人家很多這些教誨,我們都要珍惜,進而依教去奉行。不然聽了這麼多好的教誨,一條也不做,這個變成像李炳南老師講的,玩弄佛法、消遣佛法了,這樣把我們無始劫以來最大的福報就給折損掉了。所以一個人要懂得惜福、懂得惜緣,非常重要。
剛剛有講到孟子,他說人皆好為人師,把嚴重的習氣點出來,你說孟子這句話不珍貴嗎?珍貴,這句話就提醒了我們,最嚴重的習氣要對治。但是我們假如聽完以後,好像這一句經句還是這句,我還是我,那也在糟蹋孟子的教誨。所以一個人懂得知福、惜福,表現在哪?學一句做一句,這個人是真正有福報的人。因為他只要學一句做一句,就是斷惡修善,轉迷為悟,他的福報不得了。師長老人家,我們看他整個學習過程,他三位老師教導他的,他都馬上做,而且一生貫徹,你看他老人家福報這麼大、智慧這麼高。而老人家表演給我們看,我們都看到了,這又是我們的福報,沒有福報我們還看不到,還沒有那個機緣聽他老人家講經,甚至於我們還有機會在身邊親近,這福報都很大。可是我們遇到了,不珍惜、不效法,不學一句做一句,那還是糟蹋掉了。
所以包含我們翻開經典,都要如貧得寶。大家有機會看一下有一個紀錄片,是佛教界拍的,玄奘大師的紀錄片,記載整個玄奘大師一生,他到西天取經,九死一生。之後又在印度學習佛法,從他西天取經到他回到國土,花了十九年的時間。接著他開始翻譯佛經,弘法利生,又十九年的歲月。所以我們今天翻開經典都能想到,這經典很可能都是古聖先賢冒著生命危險去取來的,是一代一代人把它傳承下來的,不然它就斷了。那五千年已經傳了多少代了?那最起碼都超過八十代以上,不是,不是八十代,八十代那是從孔子那時候算起,那很可能五千年都已經一百五十代左右了,你哪一代人糟蹋了經教,忽略了,就傳不下去了。我們看我們這一代,我們下一代,幾乎都已經不懂文化是什麼了,都遇到什麼情況?一個媽媽帶著小孩走在街上,看到孔老夫子的像,這個孩子跟他媽媽說,這裡有一個聖誕老公公。我們中國人連孔子都不認識,以為是聖誕老公公,連祖先都不認識了。
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這麼竭盡全力辦漢學院?再不辦,文化就斷了,這一代人兩代人不傳,真的會斷了。我們要冷靜觀察一下全世界的歷史,全世界,湯恩比教授研究的,文明就有二十幾個文明,全世界的族群那就太多太多了,光是大的文明有二十幾個,我們最熟悉的有四大古文明。那等於全世界這麼多文明全斷了,只剩一個中華文明,所以這一個文明是全世界的瑰寶,這個文明再斷,全世界的人都要從頭再來;這個文明不斷,全世界有福報,全世界可以用五千年的智慧,來經營他的家庭、他的事業、他的國家。所以師父的胸懷是要把漢學造福全世界的,老人家強調,漢學不單是屬於中華民族的,漢學應該是屬於全世界的。
其實我們的祖先本來就是這種胸懷,我們祖先你看在經典裡面,都是講天下的,哪有說只講家庭只講國家的?就像《大學》開篇就講,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」,以天下為懷。尤其這個時代感受更深,地球已經變村了,哪個地方不安定都會波及其他的地方,都要為天下著想。好像是顧炎武先生講的,「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」,每個人對天下對地球都有一個責任。我們有這樣的胸懷,才是標準的炎黃子孫。假如我們都是自私自利,小鼻子小眼睛,那是丟祖宗的臉,祖宗不是這樣教我們的。
所以真的要珍惜、要感恩,感恩心就是菩提心,一個人修學,修身,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。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」,只要菩提心失掉了,所作一切福報而已,不是功德,出不了輪迴。又去享福又墮落,又造三惡道的業,那又墮下去了,佛門叫三世怨,第一世修福,第二世享福,第三世就墮落下去了。所以感恩心,珍惜經典,珍惜我們善知識的教導。所以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講的念本師恩,我們再延伸開來,念三教祖師的恩,念中華民族祖先的恩,都是菩提心,念本師恩,念父母恩,念師長恩,念眾生恩,念施主恩。
我們看每一天我們的生活學習,極樂寺這麼多的長者同修,義工菩薩們在照顧我們,我們每天看到他們就鞭策自己,我這一天要很用功才對得起,所以我們吃飯前都是食存五觀,這個就是念施主恩,念眾生恩,都是菩提心。剛剛提到玄奘大師那個紀錄片,禮旭看了幾遍,每一次看那種感悟愈來愈深。真的,我們真的知道恩德兩個字,我們整個身心的狀況不一樣了。我們真的知道我們受的無量無邊的恩德,我們再不用功,那糟蹋了無量無邊的恩德,我們不願意做這樣子的人。就從玄奘大師一生對我們的恩德,那都已經無法用數字用語言來表達,更何況我們歷代的祖師,我們所有的祖先,那個恩德無法估量。所以念恩的人,這個良心、這個願力就發出來了。所以感恩心一起來,比方說我們現在遇到身邊,請問您貴姓?他說我姓孔,我姓孟,禮旭都肅然起敬。因為這是孔子孟子的後代,我們都是受他們祖先的恩德,那種對孔子孟子的感恩心,很自然的就會轉移到他的後代子孫,我們對他子孫好就是報孔子孟子的恩德。
而事實上,假如大家去看這個《德育課本》,總共有五百多個聖賢的例子,五百七十六個聖賢的風範,結果這些聖賢人幾乎什麼姓氏的祖先都有。而這一些風範影響了我們整個民族,所以那個讀下來,王氏、張氏、李氏,哇,他們好多歷代當宰相的,多大貢獻,整個文化都因為他們保護承傳,你說哪一個祖先,哪一個姓氏的祖先我們不應該感激?我們既然感激中華民族這些先祖,那他們的後代我們都要尊敬,我們都要愛護,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。我們把感激所有老祖宗的這一分心,去愛護所有的同胞,那真的是「以祖宗之心為心,天下無不和之族人」,我們對待所有中華民族的同胞都和氣,都有愛心,這個是懂得恩德的人,懂得報恩的人。我們假如還會看哪一個人不順眼,甚至還欺負哪個人,這個是恩將仇報,人家祖先都對我們有恩德,我們還在欺負人,那就不會做人了,那下輩子連做人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孟子提醒我們,不要傲慢,不要犯了人皆好為人師。佛經告訴我們,四大煩惱常相隨,第一身見,就是我見,第二我貪,第三我慢,第四我痴,這個我愛就是我貪,四大煩惱。我見當中,這個身體是我,這個很難放,就因為執著這個身是我,造了很多的罪業。我們別的不講,這個身是我,我要吃好吃的,光是這個舌頭,就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的生命,我們還沒有吃素以前,那不知道吃了多少眾生肉。所以真正明白殺業的恐怖,佛經裡面講,「吃牠半斤,還牠八兩」,知道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,哇,那我以前這麼糊塗,怎麼還可以吃眾生肉?有了這個深刻的感悟,這個殺業的罪一定要懺掉。所以我們今天覺得殺業重,應該每一天都做迴向,我每一天好好修行,積功累德,每一天迴向,累世今生殺害傷害過的一切有緣眾生,統統迴向給他們,這個就化冤業為法眷屬了。而且每一次這麼迴向,我們就長養我們的慈悲心,不能再做傷害眾生的事情了。
我見,我愛,貪愛,要對治,貪戀世間一根草都不能往生,統統要放得下。事實上愛跟恨是一回事,都是情感作用,為什麼會恨?愛不到了就變恨了嘛,所以恨的人也是很貪愛。所以「諸苦皆從貪欲起,不知貪欲起於何,因忘自性彌陀佛」,我們把我們的佛性忘了,隨順煩惱習氣,搞得「意念紛馳總是魔」,我們這個貪愛的念頭相續不斷,被貪鬼給控制住了,著魔了。沒有得到這個東西,心神不寧,所以這個都把人生搞得亂七八糟了。所以我愛,我慢,傲慢,所以這個四大煩惱,您看是不是跟孟子強調的這個不要好為人師,都是一個道理,而且都點出嚴重的習氣。
最後一個,四大煩惱最後,我痴,就是不能愚痴,不能感情用事,要理智,要有戒定的功夫,不能隨順習氣,不能隨順業力。然後也不能著相,不愚痴的人知道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不要放在心上,不要對人有成見,不要什麼事都耿耿於懷,那都變愚痴了。所以跟大家談到《三字經》的每一句經句,都是提升我們的德行,都是對治我們的習氣,這樣學才學得對,這樣學才有受用。人之初,性本善,對治我們的懷疑,不懷疑自己,也不懷疑任何人,這個傲慢就沒了,懷疑就沒了。你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佛,哪還會去輕慢任何一個人?所以你就看那一句經文有多大的受用。所以照理講,有一句經文我們真正納受去做了,我們的氣質就變了。只要做一句,很可能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說,你最近好像不大一樣了。我們勘驗一下自己,我們學了傳統文化這段時間,身邊的親戚朋友有沒有人跟我們說,你最近不一樣了,覺得你最近氣質不錯,氣色很不錯。假如學了老半天,沒有一個人這樣跟我們講,那我們可能沒有真正去做,可能經典還是經典,我還是我,變成兩截了,不得受用了。
所以學一句做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習相遠。苟不教,性乃遷」,你看這幾句經文一念,每個人都有佛性,可是他現在為什麼不能受用?因為他被習氣障礙住了,憐憫心就出來了。就好像一個人家裡面有家財萬貫,結果這個人在外面乞討,他看不懂他家裡有萬貫家財,假如你知道了,你會怎麼做?你不會說跑去把他家財萬貫偷掉吧?那這個就自私了。你鐵定跑去跟他說,你趕快回家,你們家有萬貫家財,你不用在這裡這麼可憐兮兮的,你一定會這麼做。你不止不會責怪世間人,你會憐憫他,你會幫助他,因為你知道他有家財萬貫,因為你知道他有佛性。所以這些經句就影響我們對人的態度,怎麼跟人相處?他現在被習氣障礙了,不要跟他計較,要寬恕他。他今天為什麼會被習氣障礙?他遇到不好的緣,他沒有好的教育,才會搞成這樣,他家庭環境不好,你看寬恕的心包容的心都出來了。
句句經文都有大受用,句句經文我們納受在心田,我們就改心。心一轉,相由心生,我們的相貌跟體質跟著就不一樣了。因為這身體是我們的依報,我們的心轉了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所以心轉了,身體轉,心轉了,接著家庭也會轉,他的修學更好,甚至於他的社區,甚至於他的團體,以至於他的國家,甚至於他所在的環境都會跟著轉。我們看到師長老人家只要住到哪裡,那裡的環境就變了,就變得和諧了,整個發展起來了。包含老人家在的地方天氣都變好,這個應該我們在英國漢學院的同學們、同修們應該感觸特別深。老人家在的時候這邊天氣非常好。不過老人家已經表演給我們看了,我們也有志氣,以後我們在哪裡,這裡的天氣因為我們慢慢愈來愈好,這個人有志氣,他自己也在印證佛法。佛法是平等法,在師長老人家身上可以印證,在我們自己的身上都能印證,這才叫真理。假如只有某一個人可以印證,那個叫偶然,那就不叫真理了。所以假如我們的德行,下的功夫跟老人家一樣深,那我們的依報也會跟他老人家一樣的莊嚴。
所以每一句經文都可以讓我們改心,其實禮旭讀到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就會想起師長老人家講到《無量壽經》的一句經句,說「先人不善,不識道德,無有語者,殊無怪也」,他的父母、他的祖先沒有教他,因為他的祖先也沒學,不要去責怪他,包容他。甚至於我們跟他有緣,我們為人演說,做給他看,跟他結個法緣,讓他對傳統文化有信心,這個叫道義人生。有一分責任,利益生命當中每一個有緣的人,假如我們有這種心境,那叫行菩薩道。也確實,你生命當中任何一個有緣的人,都是過去生有比較深的緣分,不然七十幾億人,為什麼我們會跟對方見面?所以這個是惜緣。
經句裡講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我們學了這一句,就知道學習的方法一定要專,這個就對治我們不專注,對治我們學習貪多,今天想看看這個,明天想聽聽那個,就變雜學了。所以要精才能進步,專注,一門學通了再學另外一門,一部經學好了再學另外一部經。我們看到很多修學的人,還是沒有抓到貴以專的重點,學了十幾年了,問他有沒有完整聽過一部經,搖頭,這個都沒有掌握貴以專的原則。
經句講的「昔孟母,擇鄰處。子不學,斷機杼」,對我們有什麼受用?孟母懂得栽培她的孩子,你說我現在又不是媽媽,那你就學呆了,媽媽懂得護念孩子,那我們懂不懂得護念自己的道業?舉一要反三。《三字經》跟《無量壽經》不一樣嗎,不一樣就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《無量壽經》德遵普賢第二品,開頭就說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那一品裡面賢護等十六正士,賢護,第一尊菩薩是賢護,護持護誰?我們自己都護不了還能護別人?所以首先要先護念好自己,尤其護念好自己的起心動念,克念才能作聖。而且要慎重選擇自己的環境,因為我們都已經是成年了,我們要慎重選擇朋友,慎重選擇我們看的書,接觸的東西,要護念好自己的清淨心。我們所接觸的環境都能增長我們的善根,那不就是這一句「昔孟母,擇鄰處」,給我們的啟示嗎?
所以師長老人家教導我們,他學習不看電視、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,因為不知道這些東西有沒有分別執著,有沒有殺盜淫妄,會不會污染我們的知見。所以他聽老師的話,老師讓他看的他才看,他就得受用,他心就清淨了。他因為就聽老師的,整個老師的思想體系,善知識整個教誨的核心綱領,他完全掌握住了,綱舉目張。所以老人家跟著李炳南老師,很快就得利益了。所以什麼樣的人有福報?真聽老人言,幸福在眼前,這樣老實聽話真幹的人有福報。什麼人沒福報?不聽老人言,不聽過來人的教誨的人,那是沒有福報。因為過來人的話一字千金,那個你真聽了,少走幾十年彎路都有可能。
所以我們要善用心去領悟經文,你把這句經文道理聽明白了,馬上再拉回來觀照自己,就有受用。因為任何的經教,統統都是幫助我們轉惡為善轉迷為悟,所以這個道理一觀照,善觀己心,一觀照我們的心,偏了,趕快調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所以這個就是夏蓮居老居士講的,「以理折情」,以理智折服調伏自己的情識,調伏自己的分別執著。理智在哪?每一句經文就是理智,它跟性德,它跟真理相應,每一句善知識的教誨就是理智。
下一句講「子不學,斷機杼」,那是孟母非常有教育的愛心,她念念要成就她的孩子。這句當中我們有沒有學到當母親的心,念念成就別人的心。假如我們有念念成就別人的心,往往在那個當下善巧方便就出來了,他就能抓住機會教育點。很多當父母的人,遇到孩子錯的時候,他有沒有能像孟母這樣的智慧?那可能很多人聽到這裡,孟子他母親這麼偉大,這麼有智慧,那我不行。大家看,這個念頭裡面就是懷疑,懷疑自己不行。所以要認識自己跟佛菩薩一樣都有佛性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只要我肯學了,我本來具足的善根福德都會恢復的。
所以有一句俗話叫什麼?「為母則強」,為什麼一個人當媽媽了,她提升得很快?可是也有人當媽媽提升不快的,那就看她怎麼用心。假如她生個孩子,累贅,她用這種自私的心,那她愈當媽媽愈墮落,愈造業。可是她假如孩子來了,這個孩子跟我緣這麼深,我鐵定要全心全意把他培養成聖賢,這個孩子的到來,決定可以幫助這個母親德行智慧不斷提升。所以內行人看門道,每一句經句,每一個歷史的故事,我們能不能從中得到啟發?不是孟母可以,任何一個愛子女的母親統統辦得到,因為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,她有真慈悲了,她慈悲起作用,就會有善巧方便的智慧,她的慈悲心甚至會感應好的因緣,來護念她的孩子。
就像我們當老師,我們自己經驗也有限,禮旭當時候剛出來教書,也怕耽誤學生,學生也會發現種種情況。當我們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事,禮旭當時候都是趕緊念阿彌陀佛,求佛菩薩加持,心定下來一段時間,就有靈感了,方法就出來了。有時候是剛好跟同修念佛,在經行念佛,走一段時間,念著念著剛好那一件事就想通了,方法就出來了。所以我們雖然現在還不是大徹大悟,可是我們還是有自性,只要當我們不為自己了,真的為孩子、為眾生,往往這個智慧也會透一點出來,我們說靈光會乍現。假如我們這個為孩子的心念念保持,這個智慧慢慢慢慢就愈來愈彰顯。這個不是佛家這麼講,儒家也說「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,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」,一個讀書人,他真正要去利益百姓,任何困難他都不退縮,他不忘他的初心,就是要去造福老百姓,他就會生出萬變不窮的妙用,他就有很多好方法就出來了,因為他這一念也會感應所有佛菩薩跟聖賢人給他加持。
我們說近的,清朝有一位清官山西人于成龍,今年大年初一,中央電視台還把他的連續劇播出來,多少人看了很感動。他當官的時候遇到好多的難題,好多考驗,但是都憑著一顆愛民如子的心,說服了很多的強盜,化解了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,所以有萬變不窮之妙用,從這裡來的。所以孟子的母親她當下愛他的孩子,她就掌握了這個機會點,把這個正在織的布把它剪掉,震撼了孟子的心,進一步引導他,學習就跟織布一樣,你只要一中斷,一懶惰,前功盡棄,一定要努力不懈怠,才會有成就。
所以孟子成為亞聖是結果,原因是他的母親會教育他。所以孔子的母親、孟子的母親,那功德不得了。所以印光祖師有講,組織婚姻的人,組織家庭的人,他為人父母最大的功德,把他下一代教好。教好了,假如又出一個范仲淹,那她養這個孩子的功德,Computer都算不出來,這功德大了。為什麼?一個范仲淹不止是影響這一代人,後面這八百多年,哪一個人不受他影響?所以這個功德是沒有辦法計算的,一直在增加。這一句話反過來看,為人父母者,很大的罪過在哪?你孩子該教沒有教,他出去傷害很多的人,他造的罪業父母都有責任,都有因果在裡面。這個也是《三字經》講的,不是我講的:
【養不教,父之過。】
這裡面因果也在交代。
【教不嚴,師之惰。】
所以這個我們從事教育工作,是一條不歸路,只有兩個地方可以去,要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報到,要不就到阿鼻地獄報到。不過我們假如有決心要走,那應該會得三寶加持的。所以禮旭也常常在想說,假如不好好教書,好好教學生,哪一天聽到某某人犯了什麼大錯,那誰教出來的?這個閻羅王那邊都記我一大筆了。所以當父母當老師責任很重,盡了責任,功德圓滿,有好地方可以去。而父子有親本來就是天性,本來就是自然的,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好?不希望孩子成才?
那孟母懂得機會教育,我們自己懂不懂機會教育?我們可以自我教育,怎麼自我教育?學顏回的不貳過。我們今天發覺自己哪一個念頭不對,哪一句話講錯,哪一件事做錯,就馬上提醒自己,我怎麼又犯了?我不能再犯了。比方今天不小心,洗一個杯子,沒有專注,一滑掉,把個杯子摔壞了,這個是十方財,我不小心雖是無心之過,但畢竟糟蹋了十方的血汗錢。我的警覺性一提高,決定後不再造,後不再犯同樣的錯,這個不就是把每一天的事,拿來自我教育,自我鞭策?跟孟母把那個布給剪斷,她是提醒兒子。
那我們可不可以每天發生的事,每天的錯誤,來深刻提醒自己?這樣的人就是普賢行,普賢行第四,「懺悔業障」。章嘉大師給老法師很重要的一個教誨,什麼叫真懺悔?後不再造叫真懺悔。所以我們從每一句經句的教理,再回到自己身上,都有受用,這個叫內學,佛法都是往內的。學了之後不往內叫外道,佛的門都進不來,學習的方向就錯了。我們可不能讀了這一句說,孟子都有他的媽媽,然後我媽媽她們不懂,那就完了,學了東西開始指責媽媽爸爸,那還得了!父母不一定有做到像孟母這樣的行為,但是心是一樣的,她們也是盡了她們的能力。每個人遇的緣不同,他的見識見地不一定相同,但是我們父母的用心跟孟母是一樣的。所以真正體恤父母的心的人,不會拿父母去跟別人比較,會珍惜父母這一分真心。而且我現在是成人,我也遇到聖教了,我也能夠判斷了,我感激父母這幾十年的養育教育,我現在遇聖教了,我有一個責任,使命,可以護持父母也脫離輪迴,往生作佛。這是蓮池大師給我們的勉勵,「父母離塵垢,子道方成就」。
所以我們今天學習佛菩薩處事的態度,見性不著相,體會人家的心,心性,不是只是在行為當中去分別,去攀比。比方說一個孩子他做的一個動作,你不要又在他的動作當中先批評。比方說一個孩子他端一杯水,他就是一分孝心,要給父母喝,但是因為他走路有點慌張,一下子跌倒了,把杯子都打壞了。但是當父母的人馬上就開罵,你知道這杯子多少錢嗎?這個就是著相了,沒有體恤到孩子的孝心。所以假如是佛菩薩,他一體會這個小朋友的孝心,他一定會說,謝謝你這一分孝敬,下一次走路要怎樣,就不會犯這個錯了。
在佛陀那個時代也有,佛陀出去托缽,有一群小朋友看到佛陀很高興,因為他們剛好在玩耍,在玩土堆,看佛陀來了心生歡喜,把他的土堆就倒到佛陀的缽裡面去了。旁邊的侍者想要阻止,但是因為小朋友這個動作也快,來不及阻止。突然佛陀又接一句話,今天收到好東西了,這個侍者一聽佛陀講的這句話,他反應過來了,他說,哎呀,剛剛差點就指責孩子了,剛剛我差點就犯錯了。因為佛在那個當下是完全感受到孩子對佛陀的恭敬,小孩子還不懂,他覺得這個是最好的,這些土堆最好,他要把最好的供養給佛陀。所以你看佛菩薩跟人相處,見性不著相。
所以我們對父母,對一切親戚朋友,我們都要能體會他們對我們的愛。至於方法上,都跟每個人他的人生經驗,他目前所處的智慧有關,但是他的心畢竟是盡心盡力的。當然這個例子也是提醒我們,跟任何人相處,都能先去體會別人的心,不然有時候體會不到,反而會不能珍惜別人的用心,甚至還多了一些指責。舉一個例子,曾經有一個同修,他提出來希望多親近一下師長,當時候悟行法師就答應他了。有一天,應該是在澳洲黃金海岸旁一個飯店,就安排了這一位同修坐在師父旁邊。結果她一到,看到她的位置在師父旁邊,她就跟悟行法師說,你怎麼排這麼近?悟行法師說,妳不說要親近嗎?我給妳排最近了。她坐下來了,結果一坐下來,看到師父的法相,她忍不住那種心情,她就跟師父說,師父,你真是天生麗質。她看師父那個皮膚都透著那種光澤,泛紅的,皮膚像嬰兒一樣,她忍不住讚歎,天生麗質。結果她話講完,對面有一位老修,聽了以後馬上眼睛瞪很大,跟她說,法相莊嚴,什麼天生麗質?那個同修被他一罵,好像被打了一個悶棍,也搞不清楚狀況。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人家的心情,其實這位同修已經用出了她生命當中最高級的詞彙,讚歎最高級就是天生麗質這四個字,法相莊嚴她還沒聽過,她還不知道這個成語。所以這位老修那不就是好為人師了嗎,他又把學的東西要去要求別人。
所以我們有時候都是學的東西去要求親人,其實親人的心是圓滿的,是真為我們好的,我們反而又去指責。真正學佛有得力,你一聽父母親人的言語,你都會馬上感覺他們為你好,這樣你跟父母親人溝通沒有絲毫障礙。我們就是太多這種好為人師,要求,攀比在裡面,才會產生障礙。這個更妙的,你看師父怎麼應對這個?因為這個老修一講出來,本來這位同修說天生麗質,所有的人都笑得很開心。然後他一指責說,法相莊嚴,不是天生麗質,所有的人一下子好像進入了一個冷凍的狀況,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要說什麼了。當下師父笑著說,天生麗質就天生麗質,一下子又化開,大家又笑成一團了。所以佛陀也好,師長也好,人家隨時可以感受到眾生的心,見性不著相。所以這個處事的修養,我們很多真的要跟佛菩薩,跟師長學習。所以這個跟大家交流,「昔孟母,擇鄰處,子不學,斷機杼」,這些句子我們都有很多受用。
其實懂得往內觀內學,懂得舉一反三,這個不都是自我在教育自己嗎?每一天我們跟自己相處二十四個小時,我們不懂得自我教育,那不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我放縱了嗎?所以人要先懂得自愛,不能糟蹋自己,要愛自己,要護持好自己的清淨心,這個就是把《無量壽經》的賢護菩薩,就拿到你生命當中來受用了。會護持自己就能護持別人,所以「欲愛人者先自愛,欲助人者先自助,欲救人者先自救」。我們自己的生活搞得亂七八糟,我們拿什麼去愛孩子?我們得自愛,身體好了,生活有規律了,每一天過得有意義了,我們就能把這個心得教給孩子。而且我們的身教每天都在影響孩子,所以《大學》說,「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」,先做什麼重要,要懂得自愛,才能懂得怎麼去愛人。自己不做欲望的奴隸了,才能幫助別人不做欲望的奴隸。
下一句經文講,「竇燕山,有義方。教五子,名俱揚」,這個例子提醒我們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。本來一個短命,最後是斷子絕孫的結果,因為接受了祖父的勸導,斷惡修善,最後整個果報變成這麼殊勝,教五子,名俱揚。而這個故事也是彰顯了一個事實,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《易經》這句話很有道理。當初孔子的外公要嫁女兒的時候,就是查了孔子他祖先做了很多的善事,然後就可以判斷這個孔家後代會出聖賢人,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先生。所以我們感恩孔子,也要感恩孔子的外公有智慧,沒有孔子的外公,孔子也有可能生不出來,所以要感恩的人太多了。
從這裡我們知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延伸開來,子孫是感應,《了凡四訓》說的,「有百世之德者,定有百世子孫保之;有十世之德者,定有十世子孫保之」。不止子孫是感應,所有的事情,人與人的關係都離不開感應兩個字。所以朋友也是感應,另一半也是感應,有沒有好的下屬是感應,有沒有好的同參道友,統統都是感應。《易經》講出了這個真相,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所以假如真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他會不會怨天,他會不會尤人?不會,他不會去埋怨,都是自己的心感召的。「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,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」,他有德行,他感召來很好的志同道合的人,感召來人民,慢慢一起打拼,此有土,他們建設出自己的家園,慢慢有土此有財,有財此有用。
當初周文王,當初商湯,他們的土地都很小的,為什麼之後可以統領天下?不都是因為有德嗎?他感應了這些賢臣,慢慢慢慢就發展開來。所以教五子,名俱揚,他為什麼能夠感應這些好子孫,可能同學們聽到這裡說,我又還沒結婚,我以後也不打算結婚,所以我們有這些念頭,都好像那這句也跟我沒有關係了。我們學習經典,有一個態度非常重要,就是每一句經文不是講給別人聽的,是佛菩薩聖賢人講給我聽的,這個態度要建立起來。禮旭曾經剛好在分享課程,就看到有一對夫妻坐在底下聽課,他的孩子很小,可能才五、六歲,坐在中間。我在那講講,突然看到那個先生身體往後側,然後他這個手繞過他的兒子,拍拍他的太太,拍的時候眼睛看著他太太。我在台上看得一清二楚,雖然他們沒有講話,她那個先生的眼神,拍拍他太太的意思就是,老師在講妳,注意聽注意聽。結果我又看到這個太太的反應,瞪了她先生一眼,都沒有言語。這兩個動作可有意思,他那個太太瞪他是你先管好你自己。所以就是說我們這個學習態度不對很麻煩,態度就一聽課、一讀經,這個在講我兒子,這個在講我弟弟,這個在講我媳婦,這個在講誰誰誰,不得受用,還形成障礙。
所以我都是當機者,都是講給我聽的,有這種態度,受用無窮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這個經句就是佛陀為了讓我去作佛,講給我聽的,把這個經句納受在心。我們今天講「教五子,名俱揚」,禮旭也沒有結婚,那這句跟我沒關係。我們沒有小家,我們有大家,我們好好學,好好積功累德,希望後面走弘揚文化的人,我們都可以招感來真發心的年輕人,我們這一生盡心盡力,我們的福報也庇蔭他們,我們也好好幹,樹立風範,讓他們可以效法,那不是竇燕山這句話跟我們有沒有關係?有關。
而且弘一大師的墨寶有一句格言,禮旭印象很深,「以慎重之行立身,則道風日遠」。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非常慎重,因為我們考慮我們的孩子在看,我們後來人在看,有這種責任感、警覺性,道風會遠,有這種態度的父母,他的家風就會好。我們一言一行不可以給後代子孫,不可以給小孩不好的榜樣,叫慎重之行立身。我們現在漢學院才剛辦,師父信任我們,我們要開好的學風,不然對不起他老人家。諸位同學有因緣進到漢學院來,那都是漢學院早期的學子,你們以後學弟學妹很多。你假如有責任感,我這個學長學姐要做好,以後漢學院裡面學弟學妹都會傳,某一屆的哪一個學長學姐,做出來的事讓我們很佩服,你就福蔭後面的人。這個才是落實師父講的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我們這樣的行為,就是轉《華嚴經》為自己的行為,師父說華嚴的精神就是這八個字,所以經典就是生活。
這裡順便還提一下,印光祖師有「求子三要」,因為現在文化復興,這個時節因緣很重要,假如有走入婚姻的人,他有這種責任,他又懂得這個方法,我想可能會感應很多聖賢人來共襄盛舉,復興文化。因為聖賢人有智慧,假如沒有很好的父母,他那個投胎進來,他會誤了自己。所以假如有很有責任的父母,又懂得這些道理,可能就會感應來聖賢人。你們同學們假如有長輩,或者有這些哥哥姐姐們,剛好他們已經結婚的,或者打算組織家庭的,這些你們都可以分享給他。他們就會覺得傳統文化這麼多寶,連怎麼感應好子孫都有教。
這個求子三要:第一個,「敦倫積德,以立福基」,他一積德就感應好子孫。禮旭認識一個長者,他的兒子交的一個女朋友不是很理想,他挺著急的。他著急沒有用,我們剛剛說要用理智,不能用感情。我們現在做的事、想的事,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,別幹了。你看我們每天在那操那麼多心,這叫愚痴,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,你不如好好念念佛,自己提升,再迴向對方也受用。所以學佛人不能幹對自己對別人都沒好處的事,這叫愚痴。所以操心沒用,怎麼辦?修德,他們夫妻在佛門做了很多好事。結果很有意思,他好事做多了之後,他兒子那個女朋友自己走了,後來他兒子再交的這個女朋友就很好了。所以也是感應,不是下一代可以感應,連媳婦都能感應。因為你們家的福報提升到這個水平,這個女子不夠,她進不了門。所以有德此有人,面對人生很多問題,你只要有經教有方法,有佛法就有方法,都可以化解掉的。離不開根本,就是修身,就是積德行善。
所以這是求子三要,第一個,敦倫積德,以立福基。第二,「保身節欲,以培先天」,這個夫妻都要把身心調整好,來懷這個孩子。第三,「胎幼善教,以免隨流」。因為三歲看八十,尤其從胎教就開始,所以懷孕之後這個胎教要做好。然後三歲以前要很好的陪伴這個孩子,他這個基礎一好,不會隨波逐流。
我們接著講到經句:
【養不教,父之過。教不嚴,師之惰。子不學,非所宜。幼不學,老何為。】
從前面兩句我們就看到,要把一個孩子教好,最關鍵的父母跟老師。我們常在聽經當中聽到師父講的,父母教孩子尊重老師,老師教孩子孝順父母,就把一個孩子德行的大根大本,孝敬扎了根。所以王應麟先生,那是通達教育的原理原則,所以舉了故事以後,馬上談到教育裡面最重要的,父母老師的配合,父母老師責任重大。因為教育的根本基礎在家庭,所以家庭教育是基礎,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,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、發展,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,所以基礎還在家庭。而且這四個教育它是一貫的,可是你假如基礎不好了,後面再好,它能產生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。
所以為什麼古人這麼重視婚禮,因為結婚男女結合了,組織家庭,他能把他的孩子教好,那就為整個社會培養一個棟梁,所以怎麼不重視結婚這一件大事?所以古人重視婚禮,都是在提醒所有組織家庭的人,責任之重大。而我們現在在大陸,習主席特別重視家庭家教家風,這個都是抓到了根本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細胞都健康了,社會國家一定安定。家庭都沒有家教了,那孩子不懂事,社會怎麼會安定?犯罪率怎麼可能會下降?
我們看到這一句,『養不教,父之過』,我們把孩子生下來,就有責任要把他教好。而這個教跟不教會有多大的差別?在美國有一個調查,有一位愛德華先生,他是滿腹經綸的哲學家,是很明理的人,所以你當父母、當祖先,你得先明理,不然你想教孩子你不懂,你不就把他教錯了?所以先要深入經典才有智慧,這個哲學家主要就是深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他明理了,他往後八代子孫有十三位大學校長、一百多個大學教授、八十多位文學家、二十多位議員、一位副總統,很重視教育的一個家族,他八代的情況。另外一個同樣是美國人,他叫珠克,他是一個賭鬼,是一個酒鬼,結果他傳了八代是什麼狀況?他後代傳八代有三百多個乞丐、七個殺人犯、六十多個是盜竊的罪犯。我們看同樣是為人祖先,結果傳八代差別那麼大,而我們看到這一句養不教,確實父母有過失。
這一句說「父之過」,可不能這個女性當媽的人,這父之過,沒有我的。這個因為是《三字經》三個字,其實這個父也包含了母親。當然這個可能用父之過,也提醒當父親的人你同時是丈夫,你也要領妻成道,在家庭裡面做榜樣。教育我們不能教錯了,或者你教導的態度不能錯了。有一些父母他價值觀錯了,他不教孩子仁義道義,他教孩子功利,把孩子給誤了。曾經有一個小孩,他的爸爸還是老師,結果孩子很純樸,爸爸是老師,一下完課,他爸爸可能還在辦公室,收拾一些東西,所以他都跟他爸爸一起回家。這個小朋友他就是最後走,他都會把門窗巡視巡視,把自己的教室門窗都關好。結果做了一段時間,突然有一天他爸爸說,你怎麼這麼傻,都是你做?那孩子愣了,本來做得高高興興的,父親這一句話好像給他一個悶棍,講了幾次,他開始不做了,他那個為人服務的心慢慢不見了,自私自利的心慢慢起來了。到了四年級、五年級,碰到人家同學父親去世,笑人家沒有父親,那很刻薄,人家是父親去世已經夠難過了,他還取笑人家,他同學都哭著來跟老師講。結果這個同學到了初中的時候,他們家遭小偷,他父親脾氣大,硬是要追,一定要追到那個小偷。最後那個小偷狗急跳牆,一轉身拿個刀戳了他一刀,剛好戳到心臟,他父親去世了。他的孩子四、五年級笑人家沒父親,最後他初中的時候他自己也沒父親了。可是這個孩子會變這樣,也是他父親當時候教錯了,假如他父親當時候教,孩子你很好很乖,人生以服務為目的,多付出,可能這個孩子人格不一樣了,他們家的命運也不一樣了,可能這個父親也不會遭遇這樣的危難。
所以我們先要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,諸位同學以後學習漢學,之後來弘揚漢學,我們以後從事教學工作的話,我們的思想觀念要非常正確,這樣是成就人。因為我們幹這一行,是要護念成就眾生的法身慧命,我們自己價值觀錯了,那是斷人慧命。所以下句話就等著我們,『教不嚴,師之惰』,你不嚴謹,你教錯了不行。教學的態度,那一天聽聶教授,他講儒家的經典,在講《左傳》,他一開始就把教育講得非常透徹,我們聽了都很感動。他講到,教學的理念就是孔子的有教無類,平等慈悲,教育的愛心;教育的原則,因材施教,你不能當老師的,一個方法套在所有人身上,不可能,你要觀察每個人的差別;教育的方法,循循善誘,很有耐性;教學的內容,文行忠信,就是孔門講四科,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。那個文就是經典、典籍,行就是德行,忠信是做人的準繩,是一個人向上的動力,所以離了忠信就不像人,所以忠信的教育非常重要。這是教學的內容,所以當父母的人也要學《論語》,這樣對怎麼教孩子,他就能掌握這些正確的存心,正確的教育的原理原則。教學的態度是循循善誘,那就不能是很嘮叨,喋喋不休,孩子聽多了就煩躁了,就很不願意聽父母講話了,這個都會對他的一種心態有影響。假如我們講話不是囉嗦,講話懂得點到為止,懂得啟發他,他就很願意聽父母的話了。
第二,心態不要比較,你當父母的人,常常拿著孩子去跟人家比,他自信心會影響,甚至會變得自卑。這一點禮旭體會很深,為什麼?因為我們家,我是小時候貪玩,不喜歡讀書,我那二姐成績都是全校第一名。可是我父母從來不會拿我姐姐來跟我比,比多了我就沒信心,就自卑了,我母親也從來不會拿我去跟人家比,但是他們很好學,他們都做榜樣給我們看。所以禮旭記得我們在成長過程,初中高中,沒有在看連續劇的,吃完飯休息一下,父母讀書,我們也是讀書,所以身教,還有一個境教。因為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,像我二姐她是開竅得早,我這個業障比較多,開竅得晚,所以慢慢慢慢父母不攀比,都是信任。最後我們就會感覺,媽媽爸爸這麼信任我,我不能再辜負他們了,不能再讓他們擔心了,慢慢就比較主動學習了。不能用情緒打孩子,會讓他沒有自尊,會讓他變自暴自棄。所以現在孩子的問題,很可能是我們教育他的態度,行為方法不對。
我父親沒打過我,我母親打過我一次,而且那是犯很嚴重的錯,那出去玩水可能都有危險的,然後一點多才回來,中午,全家人急得半死。在那樣的情況之下,我母親看到我在那個巷口,沒有發脾氣,回來回來,帶我走回來。你說犯那麼大錯,父母,當媽的人沒有控制住情緒,可能在巷口就打我了。一打,所有的鄰居就看著我被打,那沒有自尊。我媽沒有生氣,沒有發脾氣,把我帶回家。進了門,爺爺奶奶在,姐姐都在,也沒有在他們面前打我,把我帶到房間,把門關起來,才處罰我,你看那個都感覺到母親是很顧及我的自尊。禮旭是成長過程,跟兩位姐姐的一個體會,都覺得當我父母的孩子,是滿有福氣的。所以母親很顧及我們的自尊,所以在房間裡打我們的記性,她就打了兩下,所以這一輩子我母親也只打過我這一次。
再來不能孩子有錯了,就變得忽略孩子,對孩子不關心,甚至有那種放棄的一種態度,這樣孩子就沒有安全感、會恐懼。所以現在孩子所表現的一些行為,很可能都跟父母教育他有關係,常常沒安全感的人,容易關閉自己的心門。所以現在孩子、學生的行為是結果,因在哪?很可能跟對他生命當中影響最大的父母老師有關。所以我們看到結果都能找原因,我們就會找到問題點,可以去改善。再來對孩子不要有懷疑,父母都懷疑孩子,孩子很容易產生一種對未來沒有希望,對未來容易失望。所以這個父母的心態影響孩子的人格,只要父母相信他,他這一生絕不會絕望。父母是他的天地,他小時候父母就不信任他,懷疑他,他這個人格很難健康。再來父母的態度不要講一些諷刺的言語,這樣孩子的人格容易扭曲。而且你這個諷刺的態度,假如孩子也學到了,那他以後處世也會虛偽,處世刻薄。
再來不能溺愛,溺愛的孩子,是我們把他鍛鍊的機會拿掉了,他會很依賴,沒有能力。甚至於溺愛的孩子他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,他就不懂得惜福,不懂得謙虛,甚至會有點狂妄。你溺愛他,不鍛鍊他,他沒有能力,依賴的性格,有時候對未來也會茫然。所以我們都能考慮到你教什麼,會給他什麼影響,這個當父母的人,從事教育的人,要有這樣的智慧跟敏感度。所以這一句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對我們很有啟示,而且不是說結了婚我就能當好父親,人生要扮演好每個角色,都要學習的。人不學,不知道,人不學,不知義,也是《三字經》教的,你怎麼扮演好那個身分,那個身分應該盡哪些道義,都要學。但只要有愛心,只要有責任心,都能學得愈來愈好。
好,今天就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,謝謝大家,阿彌陀佛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