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行基础《三字经》心得分享(3)蔡礼旭老师主讲

admin 三字经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

德行基礎《三字經》心得分享     蔡禮旭老師  2017/7/29   台南極樂寺  檔名:11-002-0003

MP3下载

尊敬的諸位同學,大家好,我們今天是《三字經》課程第三節課。我們學《三字經》,學《聖學根之根》的課程,都是要把我們道德學問的根基把它扎牢。而這個根基要牢,我們上一節課講到,李炳南老師說的要行解相應。學了一定要好好去做,不然又變成搞知識了,又變成搞學術了,那走的又是儒學、道學、佛學,利益不了自己,也很難去利益到他人。我們學儒、學道、學佛,而這個學儒、學道、學佛,很重要的精神,學得一句,體會一句,就好好去做一句,這樣就能行解相應。不然假如學了很多,沒有去做,《弟子規》提醒我們,「不力行,但學文,長浮華,成何人」,我們絕對不能走這樣的路。就像那一天引廣州香山書院的楹聯,我們彼此共勉,我們到極樂寺的目的,我們來參與大學本科的目的,我們走學習弘揚漢學的這條路,我們的目標是什麼要非常清楚。而且在走的過程,因為我們決定走了,那是幾十年的人生路,走的過程時刻不能偏離了這個目標。所謂行百里路半九十,走著走著可能一些誘惑現前了,境界現前,我們就走偏掉了。

所以尤其在這個時代,我們內的煩惱比古人多很多,外的誘惑,不知道比古人多幾十倍幾百倍都不止,所以大家發心走這條路非常可貴,但是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是相當大的。所以曾經有一位長者問師長老人家,說現在的年輕人走這條路,跟您老人家走這條路的難度相比較,是如何?師長老人家講,現在的年輕人走這條路,比我困難十倍百倍都不止。我想老人家這句話是勉勵我們願心要真切,勉勵我們走這條路警覺性要高,我們自身要下更大的功夫,不然煩惱調伏不了,我們要抵得住誘惑。而且我們所面對的大眾,很可能都是沒有傳統文化基礎的大眾,我們要更有耐性才行。記得有一次聽老人家講經說到,他剛好從國外回來,在回來的飛機上,看到旁邊一些小朋友都在那裡打電動玩具。老人家看到這個情景,回來之後,就對著所有出家在家,要走弘法利生路的弟子們說到,說你們要用功,你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這些孩子,以後都是你們要度的眾生,都是你們要護持的眾生。所以我們選擇走弘法利生的路,我們不忘初心,我們百折不撓,我們也要很清楚的看到我們的自身情況,也要看到外在環境的情況。

而真正能夠達到很好弘法利生的成就,重點還是在根基,我們都看到師長老人家,他一生對正法、對眾生,對整個世界的貢獻這麼大,大家都很佩服,但那是枝葉花果,能夠枝繁葉茂必是根深蒂固。那師長老人家很多專題,都是把他一生修學的這些智慧和盤托出,像去年在台灣清明祭祖,老人家發表的就是,「孝親尊師是成佛的大根大本」的一個專題開示,他講得非常清楚,我們認真看,就知道一定要從孝敬下手。所以大家來到極樂寺,也要從孝敬下手,《孝經》裡面講,「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;教以悌,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」,我們來到這個環境,面對年齡跟我們父母相近的,要當父母一樣來恭敬、來服務,面對跟我們的兄姐相近的,或者是長者,都要用悌道來應對進退,來侍奉他們,這個就是在扎孝敬的根。

而且我們與人相處,有不和諧的地方,有對立、有衝突的地方,應該也都反應出我們孝敬根基不牢。因為《孝經》告訴我們,「愛親者,不敢惡於人;敬親者,不敢慢於人」,所以真正對父母孝敬的人,他這個態度內化了,他的真心現前了,他就會對一切的人愛敬,決定不會有憎恨誰、討厭誰,對誰輕慢,不會有這樣的行為出來。所以我們在一起共住,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,一個人自己學習,有時候在家裡父母還順著我們,甚至於一些習慣都比較隨便,很難修學得力。反而在大家一起共住了,你要處處替人著想,就不能只考慮自己了,只隨順自己的方便了,反而是應該處處給人家方便。所以這個時候就常常能夠觀照到,自己有哪一些性格,跟人一相處,這個攀求的心、情緒化,或者傲慢,或者對人疑心重,或者對事容易退縮、不敢勇於承擔,這種種一些習氣,很可能都在共住當中顯現出來。可能有些人會覺得,我在家都沒有這些煩惱,怎麼來到這有這些煩惱?事實上我們這樣理解就不對了,事實上這些習氣都在,是藉由這些境緣提醒我們確實有,反而要感謝這些境緣,不然我們怎麼知道要修?而且假如這些習氣現在不認知到不改,以後更難改,為什麼?習氣愈來愈重。甚至於是臨終的時候現前,那這一生幾十年的努力,可能就白費掉了,還是得去輪迴了。所以真正冷靜想想,凡事都應該感恩一切人事物,對自己的啟發、對自己的提醒。

而在聽師長老人家教誨過程,有一句話對禮旭的一個震撼挺大的,就是老人家曾經講經多次都說,他沒有學生。當時候乍聽之下,禮旭自己想,聽老人家講經,甚至於這麼幾十年來,跟在身邊的弟子那麼多,老人家怎麼說他沒有學生?所以這句話對於我們當弟子的,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提醒,不是說聽師長講課,或者跟在他的身邊,就一定是弟子。我們佛門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教導,叫「重實質不重形式」,形式的東西搞多了,根本都是虛的,不是實學,不是實修了。但是我們都很容易著相,都是修在表象上,那就變成騙自己,也騙別人了。比方說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師長的弟子,可是假如實質來看,那就不是跟多少年的問題了。實質來看,哪一句他老人家的教誨我們做到了,哪一個他老人家的風範,我們效法了,我們學習到了,這個才是實質的,才是真實的弟子。比方我們看老人家,隨時都是非常有親和力,很溫和,我們當他的弟子,假如跟人相處都板著一張臉,甚至講話都比較衝,比較強勢,那聽經聽了十幾年,甚至跟了十幾年,這個是有名無實的弟子了。所以老人家講這句話,我們都要當作就是講給自己聽的,就有受用,就懂得去反思了。

中華文化是內學,都是要反過來反省就受用,假如我們學了這麼多教理,學了之後都是往外看別人,那很可能又落入了一個學習的誤區了。所以剛剛跟大家提到,這個香山書院的楹聯,其實它等於是,在每一個學子要來書院學習,給他上的第一堂課,就是讓他很清楚學習的目標,不要搞錯了。假如搞錯了,那就會走到另外一個誤區,哪一個誤區?它講到,「諸君到此何為,豈徒學問文章,擅一藝之長,便算讀書種子」,那等於是提醒我們,來到書院讀書,就像我們現在來到英國漢學院大學本科預科班,我們是為了學點學問,會寫文章、會寫書法,有這個才華,這是我們的目的嗎?所以這個提醒就非常重要了。所以下一句才說,「在我所求亦恕」,對於大家的一個期許並不高,不過是「子臣弟友」,其實就是把五倫關係的本分做好,盡五倫本分,「共成名教中人」,我們一起做孔老夫子,一起做聖賢佛菩薩的合格學生。五倫關係做好了就能齊家,就能影響社會,就能治國,我們的家、我們的國要做出榜樣來,自然可以去影響世界各族。

談到這裡,禮旭想到《論語》的另外一句話,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餘不足觀也已」,他的才能、辦事的能力種種,這些都屬於才藝的部分,跟周公一樣高,那不簡單。可是問題是才能是為德行所用,就像《才德論》裡面講的,「德者,才之帥也」,德行率領著才能去服務人群。可是假如沒有德,那這個才華就很可能變成什麼?炫耀了、傲慢了。甚至於以後位置高了,又那麼有才能,這個時候恃才傲物、好大喜功,這個時候以才謀私,就會造很大的罪業。我們看歷代這些奸臣,歷代對國家破壞很大的這些臣子,書也讀得不少,但是他們沒有重視到孝敬、重視到五倫,最後就變成貽害家族,甚至貽害國家社會。而事實上才能比較吸引人,為什麼?因為人總想學一點東西之後,好像覺得自己比較踏實,比較有自信。所以往往我們看到一個有德又有才的人,我們都會先去學他的才,甚至看不到他的德。

所以我們現在有機會親近師長,親近一些老師善知識,不要只是想著多學一些學問,有時候實在積累的學問不少了,那傲慢會不知不覺增長,一不警覺真的就墮落下去了。就像有時候,我們跟一些三四歲、四五歲的孩子,在一起的時候,剛好談到哪一個經句,他剛好背過的,他就急著要講出來。我們看到小朋友這種行為,其實他也是學了點東西,他就想要表現。《弟子規》說,「對尊長,勿見能」,我們這些貪瞋痴慢的習氣,過去生沾染的,所以說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有沾染了,都是要透過經典的提醒,都是要透過父母、老師、長者的護念,慢慢把無始劫一些習氣轉變過來。轉變到用孝心、用恭敬心、用謙卑的心、用真心來處事待人接物,那只要是這樣來修學,鐵定是「德日進,過日少」。而且每天用這樣的心積功累德,這一生功德圓滿,決定成就,往生作佛。

但是假如不知道修學的根本是心,起心動念是根本,心是根本,不在這個真心上下功夫,反而都著在學很多外在的才能知識,可能自己心偏掉了,到最後拉不回來自己都還不知道。所以禮旭也有看到,真的隨著我們知識的積累,反而反省的能力愈來愈低,指責別人的狀況愈來愈多。這是一個修學的誤區,我們決定要慎重。所以古人的成語都是非常好的提醒,不要本末倒置,不要捨本逐末,「德者本也,財者末也」。成語又說「德才兼備」,為什麼不說才德兼備呢?它這成語當中都含有,提醒我們本末這個重點,不要我們的人生搞成,捨本逐末,本末倒置了。所以其實師長老人家有很多話,都是他老人家一生走過來了,深刻的感悟,甚至是因為看到學生們的感觸,我們假如能重視,我們人生的修學之路,會少走很多的彎路。

我們德行的課程,一句夏蓮老的提醒,「說得千里,不如行得一步」,我們講得再多,甚至課講得都讓人家讚歎,但很可能對自己的受用有限,不如老老實實做一句,我們就提升上來了。可能有人會說,他說得很好,那還是有人受益。雖然有人受益,那只是眼前當前的狀況,首先他假如不是解行相應,他哪怕道理講對了,可是因為他自己沒做到,那個攝受力是有限的。我們看老人家講經都是娓娓道來,都是他自己落實的心得流露出來的,所以我們聽的時候,特別攝受、特別感動。所以哪怕理講對了,我們不是解行相應,攝受力有限。再來我們假如只講不做,我們的德行上不去,德行上不去不進則退,我們遲早習氣做大,現前,出狀況了。那曾經聽過我們課的大眾,人家就會想那個不是講得這麼好,怎麼事實上是這樣,那這個傳統文化有問題,傳統文化可以學嗎?人家就打一個大的問號,那我們就變成給傳統文化抹黑了。所以有沒有好處,利益,也不能只看眼前。《了凡四訓》有一句話非常重要,這個有助於我們提醒自己修學,有助於我們能夠深遠的去看事情,就是古聖先賢說一句話,做一件事,他都是「不論現行而論流弊,不論一時而論久遠」,不能只看眼前,要看久遠,「不論一身而論天下」,他都是這樣來考慮事情的。所以我們假如修學不時時行解相應,後面的流弊是很大的。

所以我們看我們《三字經》的學習,我們假如用行解相應來看,比方第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一句話我們懂了,每一個人都有本善,那體會到了,從今天開始,不再做違背本善性德的事情,不然就不自愛了,就在糟蹋自己了。假如我們學了這一句,壞習慣依然如故,甚至還在增長,那學這一句話是知識,這只是給人家賣弄,自己沒有受用。而且學了這一句,我有本善,任何人都有本善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所以這一句真理了解到了,對任何一個人不會輕慢。我們面對別人還會,我才不理他,我才懶得跟他講話,他有什麼了不起?我們都還有這些態度出來,那這根本不是從宇宙人生的真相來處事待人,我們不能對人家這樣輕慢。事實上當我們起這個輕慢心的時候,我們也在作踐自己,因為我們起這個傲慢的念頭,不自愛,沒有隨順自己的本善。「率性之謂道」,我們隨順心性、性德,這個才是在道中,才是在修行。所以一句經文,只要納受在心田就有很大的受用,為什麼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?因為這些教誨一納在心裡,就調整自己的心,改自己的心,相由心生,哪有可能氣質不變的道理?假如學了三個月、六個月、幾年,氣質沒有變,笑容更少了,那這個就學錯了。

而我們學到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,那就要很謹慎了,我們跟佛菩薩一樣、跟聖賢一樣,都有如來智慧德相,「人皆可以為堯舜,人皆可以作佛」,是「性相近」但「習相遠」,他們都已經作聖作佛,自己還被煩惱給困住了。所以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沒有得到好的教化,所以性德迷失了,然後妄心做主了,習性做主了。所以這個教很重要的,要有好的教育。那當然從一個人的成長過程,從他的胎教就要開始,還有家庭的教育、學校的教育、社會的教育,還有宗教的教育。這個宗教是用我們中國的一個見解,宗,主要的、重要的、尊崇的,教,是教育、教學、教化,主要的教育、重要的教學、尊崇的教化,甚至是這個宗教教育,就是可以完全圓滿恢復性德的教育。而家庭教育是根本,學校教育是延續,社會教育是發展,宗教教育是圓滿。假如這四個教育都沒有很好的去發揮,那這個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我們就可以看到,現在人心墮落的速度很快,對於這一句話體會就很深。師長老人家曾經講到,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,教育是文化的生機」,我們沒有很好的文化教育、文化的承傳,就變成沒有靈魂的一代了,變行屍走肉,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,變成只是功利主義、享樂主義,就變成縱欲,行屍走肉的情況非常嚴重。

在河北有一位老師,他是范仲淹先生范公的後代,確實長相也像,精神也有承傳他的祖先的風範,盡心盡力在辦道德講堂。他們條件有限,每一次都是二、三十個學員來參加,而每一次雖然人數有限,都有青少年來參與課程,而且基本上都是被父母拉來的,談條件來的,甚至是騙來的都有,不然一般青少年不肯學習傳統文化,因為他不了解,不知道它的好。而這位范老師就說到,這些年輕人、青少年上了幾天課,在跟大家交流分享的時候,每一次就等於是每一個月辦班,都有這樣的孩子,幾乎都說到同樣的話,就是還沒來上課以前,自己腦海裡常常都會想,怎麼樣殺害父母?怎麼樣害老師?都起這些邪念、惡念。結果問他為什麼會有這些念頭?他說父母老師把我的ipad,把我的掌上電腦收掉了,我很生氣。你看人瞋恨心起來,父母老師的恩德完全拋在腦後了,只有瞋恨心做主。所以確實是欲令智迷,利令智昏,欲是深淵,整個都拉不起來了。所以這個享樂主義很厲害的,人整個腦海裡只有欲望,誰不滿足他,他就跟誰過不去。這是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。而當他來上課,上了課以後,他馬上能夠反省,而且分享出來的時候還懺悔,覺得自己以前太不應該了,還生起要來做義工的善念。所以從這個例子我們就看到,確確實實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不然怎麼一個短暫的因緣,就讓他生起一個服務他人的心?但他以前居然會這樣去對待父母老師,那是因為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習氣做主了。

所以我們感觸到總在遇緣不同,總在遇到的緣不一樣。所以佛家講因緣,這個對我們來講很重要,父母老師再愛我們,再怎麼用心教我們,受用的程度還是自己的態度決定的。所以佛門講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、增上緣,我們從這裡來看,對於這個《三字經》前面八個句,八句話就可以體會到。這個「親因緣」,我們在過去生所積累的種子,業習種子,有成佛的種子、成菩薩的種子,生天,作人,甚至三惡道的種子都有。平等心是佛法界;六度心是菩薩法界;四諦,聲聞法界;十二因緣,緣覺法界;十善,天界;五戒,人界;貪感餓鬼,瞋感地獄,痴感畜生道,所以這個親因緣每一個人都具足。「所緣緣」,他現在所接觸的這個緣,那也要他主動。譬方說這些孩子,父母拉他他又跑掉了,那他這個所緣是自己決定了。所以親因緣自己決定的,所緣緣也是自己決定的,願意接觸。還有「無間緣」,接觸以後你是陽奉陰違,接觸以後有一天沒一天的,心不甘情不願的,那這個學習整個就是間斷的。無間緣是從此以後都不間斷,我們今天學聖教了,每一天都不間斷,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,我都要用在道上。那他遇到好的緣,所緣緣,他又不間斷這無間緣,那就像剛剛說的,他都用真心,他都用平等心,平等心感佛法界,那這個人哪有不作佛的?所以性相近,習相遠,就要看他整個人的態度。

第四個是「增上緣」,所以前面三個是自己決定,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,第四個增上緣才是外在的緣分,遇到師長了,我緊緊抓住這個機會,那這個增上緣就產生力量了。那老人家走了幾十年,這些這麼寶貴的智慧經驗,你整個全部納受,那這個孩子一定青出於藍勝於藍。這個也是師長以及所有的老師,最歡喜看到的。父母老師是決定不會嫉妒我們的成就,只希望我們更好,那個言語當中,都可以感覺到父母老師都掏心掏肺,代表他自己珍惜,那這個增上緣才能對他產生益處。

還有一個叫逆增上緣,也是增上緣,但是是逆的,考驗你的、磨鍊你的。所以孟子有一句話叫,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」。那孟子這句話我們很熟悉,所以以後面對比較大的挑戰,我們要自我安慰,甚至於給自己幽默一下,遇到愈大的挑戰就告訴自己,老天爺太瞧得起我了,假如老天爺覺得我是扶不起的阿斗,那他幹嘛用這麼大的考驗,來磨鍊我、來提升我?根本就不需要來磨鍊我們了,因為我們都是自私自利只想自己,也扛不了重責大任。所以孟子這段話提醒我們,我們遇到愈大的挑戰,就代表以後有重責大任要承擔。我們好好的歷事練心,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薩化現,來成就我的、來提升我的。有這樣的心態,任何的緣分都是增上緣,這個時候,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。

所以因緣我們可不能理解成,好像都是外面才是重點,事實上因緣當中,這個因還在自己身上,還有我們的心態重要,你有沒有珍惜?你有沒有掌握?你有沒有恆心?你有沒有毅力?這樣才能產生莫大的益處,力量。所以我們從這個青少年,沒學前跟學了之後,我們就體會叫「人之初,性本善,苟不教,性乃遷。」你現在有好的機緣出現了,他本善又顯露了,可是重點在要保持它。他自己要從此浪子回頭,不要再去染污了,不要再去結交壞朋友,不要再去不好的環境了,他都接觸的所緣緣、無間緣,都是師長的經教,都是經典,都是「能親仁,無限好,德日進,過日少」,那這樣的年輕人也非常可貴,他以後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的榜樣。

而我們從這個例子,也可以深刻體會到,現在把傳統文化介紹給所有的眾生,這個急迫性可以說比救火還急。比方救火,你可能差了幾秒鐘,這個人命就沒了,所以非常危急。那為什麼把傳統文化弘揚,像救火一樣急?比方說,今天你不告訴他正確的這些思想觀念,可能他念頭轉不過來,消極了、絕望了,很可能生命就結束了。這個是禮旭曾經都經歷過的,我在補習班的時候,當時候是要考師資班,想去小學教書。補習班老師講到他一個學生,好像被其他的空間的眾生干擾,然後非常痛苦,然後還跑到佛寺去住,當時候聽了覺得這個人應該很痛苦。結果下一節課老師又來,說這個同學死了,自殺了。當時候聽了很難過,那一天下課,晚上自己騎著摩托車回家,突然很傷心就流起淚來了,就覺得假如我傳統文化學得好一些,自己的道心道力很強,我可能就可以去跟這人談一談,就可以轉變他的思想,他就不會走上絕路了。這是禮旭自己親身遇到的事情,當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慈悲,沒有這樣的承擔,也沒有這樣的能力,很遺憾。

所以後來我們跟大眾交流傳統文化,有一次在秦皇島,五天課結束了,我們正要離開,一位女士把我們的車攔下來,說老師們,我只想講一句話,讓你們了解,我要來聽課以前已經決定要自殺了,但是這五天課聽下來,我知道我往後的人生應該怎麼過了,我也找到問題出在哪了,我不會再做這個傻事了。所以這一幕讓我們感覺,弘揚傳統文化確實比救火還要急。所以因有眾生而生大悲,《普賢行願品》裡面講的,因為有眾生的苦難,我們生起一個大悲心。所以這一位女士她的這一番話,也讓我們所有的人,聽完覺得自己的責任是很重大的,任重而道遠。因為我們有學,我們有這個機緣,就要有這個道義去給沒機緣的人宣講。就像我們歷朝歷代這些祖師,為了讓眾生得到法益,甚至都冒著生命的危險。像玄奘大師西天取經,那是九死一生;像鑒真大和尚東渡,那前面五次也都有生命危險,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己身求安樂」。

所以這個是自己在補習班的時候遇到的。還有一位朋友來跟我說,他說他有一個朋友,打電話跟他要傳統文化的光碟,他說好好好。結果因為忙,那幾天沒顧得上,結果還沒拿去就接到,他這個朋友已經自殺身亡了,想不開了。他懊悔一生,他說我當時候假如能夠,當場能感受他的苦,內心的那種掙扎,我趕緊給他拿過去,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。所以我們經歷過人生這些事情,對於老人家講的一些話,體會不一樣。人生總在遇緣不同,所以我們自己要知緣、要惜緣、要造緣,我們自己除了自受用,自己受益了,還要再造眾生能夠聞法益的因緣,能夠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的因緣。就像杜甫說的,「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」,他有福報了,庇蔭更多的讀書人,深入經典,之後可以教化一方,老百姓都得利益了。而杜甫這一句話,我們可以看到老人家真做到了,師長真做到了。老人家弘法幾十年,積累的智慧、經驗、福報,庇蔭我們所有這些發心的年輕人,老人家說,誰肯發心他來護持。老人家還說,我們堅定這麼走,這一生都在一起不分開了。所以我們在實修班的時候,大家共同的願望,一輩子,一條心,一群人,一件事,就是為「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。

好,所以真的在生活,在處事當中去領悟,看到每一句經句,確實那個義理深廣無盡。包含這句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這個教還有要自我教育,為什麼?別人幫助我們,他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時跟著我們,老師教了,善友勸了,我們自己肯不肯聽肯不肯幹,那是自己決定的。所以師父為什麼說他沒有學生,因為我們假如陽奉陰違,不是他的學生。所以這個教,自我教育太重要了,道德學問成就,修行在個人,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。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,是要靠別人拉要靠別人推的,都是自己好學,都是自己積極主動,勇猛精進,才會有成就。

可能我們要問,那現在教育這麼普及,以前還有很多的人不識字,現在幾乎百分之九十八、九十九,大家都上過學、小學、初中,沒有不識字的,所以這個教不單是學歷,不單是識字的問題,是有沒有教對他東西。孔子四教,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,所以德行擺第一。假如他識字了,他有學歷,可是他是學知識,他還是沒有接受到教育。教,上所施下所效;育,養子使作善也。所以這個教育,最重要的是讓人轉惡為善、轉迷為悟、轉凡成聖,這個是教育。假如我們教導的,都是只是知識、技能,那不見得有收穫。聖賢的教育,假如沒有抓到最重要要教的東西,投入在教育的經費很多,但是教出來不見得是有道德的人。我們現在看,全世界的教育普及率很高,可是下一代的素質,尤其是德行的素質,都在往下降。所以我們這老祖宗教導學生、教導下一代,教學的內容、教學的次第、教學的方法重要。假如我們雖然花了很多錢很多時間教,可是教育的內容、教育的目標、教育的方法不對,那會事倍功半,沒有太好的效果。所以為什麼要承傳?因為一承接下來,那就是五千年智慧下來。假如不承傳,那我們得重新摸索,那麻煩了,那我們下一代變成實驗品了。所以老人家為什麼感嘆,幾千年來教的書都沒有變,代代出聖人,現在每一年都改,反而教的現在都心裡沒底了,到底能不能教成才?所以我們看下一句:

【教之道,貴以專。】

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,教育的這個道,『教之道』的道,就是方法、原則,『貴以專』,就是這個方法貴在、注重在專注。因為我們要知道任何的教育,聖學的教育,就是要成聖成賢,成佛成菩薩的教育,都是走戒定慧的路。那一個人要修戒定,他的心不能散亂,他要專注、要專心。那假如今天一天裡面,又學數學、又學中文、又學語文、又學其他科目,等於是他的心,每一天要換好幾個頻道,那這個就不容易定了。我們實際來看,像禮旭這一代,我們學習的一個安排,一天換好幾科,結果學了小學、學了初中、學了高中,學了那麼多的科目,都是硬記,知識,考試寫出來之後很快忘了,加一加,十幾年的學習,好像記得的沒有多少,效果有限。而這十幾年,幾乎是每一個人學習的黃金歲月。而剛好這一段時間接觸一些,從小依照傳統文化,依照《三字經》教學的內容、教學的次序來教的孩子,他們學習過的經典都是爛熟於胸,都領納在他們心中。而且可以很明顯感覺,他們的悟性,比禮旭這從小是這種同一個時間學很多的、而且是學知識的這個教學方式高很多、悟性高很多,也讓禮旭更相信老祖宗教育的智慧,而且這樣的孩子專注力比較高。

而老人家很慈悲,怕我們這些當老師的當父母的,還不能生起對老祖宗這些方法的信心,老人家進一步開解,老祖宗讓孩子背,背這些經典,當然一部背完了再背下一部,而這個背最重要的,讓他不打妄想。所以把它背起來那是附帶的,不是最重要的,為什麼?因為小孩子記憶力好,他多讀幾遍他鐵定能背起來。而且他這個背起來,那是終生不會忘的,這是因為我們老祖宗,他通達人性,他對一個人成長的規律非常清楚,他掌握每一個人在每一個階段的一個特性,把它發揮起來。因為人十三、四歲以前記憶力特別好,這個是黃金時段,你把它掌握住了,你不讓他背經典,他會亂背一大堆廣告,甚至是一些奸巧語、穢污詞,他都把它背起來了,對他有染污。假如都背經典,那等於聖賢人所教導的一些經典,他都先把它背起來了。所以以前古時候的老師,這學生十五、六歲了,理解力慢慢起來了,他們遊山玩水不用帶課本了,因為大家都背熟了,一講解大家都能領會,那種教學的情境特別令人嚮往。

我們看到像李炳南老師,他們從小接受傳統文化教育,九十幾歲講經都不用翻課本,引經據典,信手拈來。那包含像因緣生老師,他小時候家庭給他的影響,他四、五歲就有機會學經典,那他的緣就跟禮旭的緣就不一樣。當然禮旭也不覺得說很遺憾,因為畢竟緣不同,但是可以轉成一種力量,化悲憤為力量,自己沒有那個機會,但希望往後能成就更多的人,他們能從胎教,從小整個成長都能接受,用傳統文化的方式來學習,禮旭這個遺憾就轉成一種使命、責任。所以老人家為什麼特別希望辦一條龍的學校?就是這樣培養真的能培養出人才。所以師長講的這個方法,讓人不起妄念,所以一個人的天真就可以一直保持。天真保持,他煩惱少,煩惱輕,智慧長,他只要一聽老師講解,他可能就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。所以讓他不要有妄念是最重要的,背起來是附帶的。那我們假如明理的人一聽,老祖宗這個方法,太善巧,太有智慧了。所以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這個也是師長老人家特別強調的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就貴以專了。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這個就是方法了。

在《荀子.勸學》篇有講到,「鍥而捨之,朽木不折,鍥而不捨,金石可鏤」,就是我們很容易放棄,那就連腐朽的木頭我們都刻不了,但是鍥而不捨,我們一直堅持下去不放棄,那即使是金屬、石頭,我們都可以把它雕成很莊嚴的雕像。所以《荀子.勸學》當中,對於這個貴以專特別特別的強調,要鍥而不捨。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之外,還舉一些事例,荀子有講到,「蚓無爪牙之利,筋骨之強,上食埃土,下飲黃泉,用心一也」,就是用心很專一。蚓是蚯蚓,牠沒有銳利的牙齒,也沒有強健的體魄,可是牠向上可以吃到泥土,向下可以飲到泉水,什麼原因?牠用心非常的專一。這個舉事例,專的效果。接著反面的講到,「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,用心躁也」。蚯蚓看起來很軟弱,但是牠用心專,那螃蟹看起來好像很有力量,牠有六條腿,而且還有兩個螯鉗,但是牠假如沒有鱔魚、蛇,牠們的這些洞穴,自己就連容身之地都沒有。因為螃蟹都是藉人家的洞穴棲身,為什麼?因為牠用心躁也,牠很浮躁,定不下來,所以最後還是得依靠別人。所以我們看人輕浮、浮躁,什麼東西都學不了,學不深。所以為學第一功夫,要降得浮躁之氣定,要把浮躁的這個習慣要調伏,要定得下心。

荀子又有講到一個例子,「梧鼠五技而窮」,有一種老鼠叫梧鼠,牠有五種技能,牠能飛但飛不到屋頂,牠能爬樹但爬不到樹頂,能夠游泳但是游不過山谷,能夠打洞但打那個洞,連自己的身體都掩蓋不起來,能夠走路但是速度緩慢,追不上人。所以後人就用這個梧鼠的五技,形容他很多能力但不精,就是門門都學,門門通門門鬆,根本就學不深入。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這麼強調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確實是悲心懇切,不希望大家遇到聖教了,所謂人身難得,正法難聞,中國人難當,中土難生,這麼好的機緣最後方法用錯了,一生沒有成就,甚至於又得搞六道輪迴,這個就太可惜了。所以《三字經》前面這八個句,真的很重要,我們常常提起來觀照,提起來下功夫,會有很大的受用。而順著剛剛這八個句,《三字經》接著講到:

【昔孟母,擇鄰處。子不學,斷機杼。竇燕山,有義方。教五子,名俱揚。】

舉了兩個歷史上的真實例子,我們可以看到,一個是舉會教育的母親,一個是舉會教育的父親。那回到我們剛剛講的,家庭教育是基礎,所以老祖先會集這個經典,確實它整個教理都是連貫的,而且都是展現出一定要先從根本下手。

所以這個『昔』就是往昔,在古代孟子的母親,在他小的時候,因為孟子的父親去世得早,母親帶著他很辛苦,不容易。一開始住在離墳墓比較近的地方,孟母觀察到孩子,常常都學那個堆墓的遊戲,甚至於還學送葬的人在那裡哭喊,覺得這樣的影響不好,就搬家了。『擇鄰處』,就選擇鄰居,選擇居住的地方。之後搬到離街市比較近的地方,看到孟子常常做一些,像商家在做生意,在吆喝的這些行為,而且這個吆喝講話粗裡粗氣,甚至講話就會誇張,她覺得這種情況不理想,趕緊又搬家。這一次搬到學宮旁邊、學校旁邊,看到孟子都是在做一些祭祀的遊戲,做一些懂得應對進退的禮儀,孟母看了就很放心,這樣的環境能夠讓孩子不斷增長學問、增長德行,就定下來了。

那當然選擇了一個好的環境,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的重要,就像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?因為那個環境好,六根接觸六塵,統統都增長我們的善根,風會說法、花會說法,都是「德風華雨,妙香天樂,泉池林樹,寶網靈禽」,所有這些接觸的環境都在啟發我們。甚至於這些白鶴、孔雀、鸚鵡,都是阿彌陀佛化現,都給我們說法,讓我們身心很放鬆來聽法,教化非常的善巧。這個孟母會選環境教育孩子,我們自己也要選擇,我們這一生要到哪裡去?自己要做主。我們在這個世間退緣多進緣少,所以輪迴路險,娑婆路險,不能再不小心又掉下去了。那包含我們這一生都要掌握住,跟隨著好的善知識來學習,跟著依教奉行,跟著和合的團體來修學,這個對我們這一生非常的重要。那有一個好的環境了,我們談到教育,有境教、有身教、有言教,缺一不可。

那禮旭想這個孟母仉氏,她的身教一定做得非常好,而且她又抓住一些機會點,來啟發教育兒子,因為畢竟學習的過程是漫長的,學問不是一觸可及的。而孟子在求學的過程,剛好有一天回到家來,放學回家來,母親正在織布。結果母親就問他,你學得怎麼樣?結果孟子就回答,還是老樣子,沒什麼太大的變化。母親聽到就很敏銳,假如一個人真的用功,那他應該是法喜充滿,應該覺得有不斷在進步提升,怎麼會這樣回答?所以接著經句講到:

【子不學,斷機杼。】

這個『杼』是指紡織的梭子,那在這裡指的其實就是,孟母她看到孟子沒有很用心的學習,母親就當場把正在織的布給剪斷了。原來織布不容易的,它要絲成寸,寸成尺,尺成丈,丈才能成匹,這一匹布要織很久的。這個孟子也知道,織布不容易,而且他們經濟又非常拮据困難,母親這個動作一做,很震撼他的內心。所以母親告訴他,就像織布一樣要不斷的積累,最後才能織出一塊布來,假如你學習不認真,斷斷續續,根本就不可能學得成。所以要貴以專,要不懈怠。

所以佛門有一句教誨,菩薩唯一善根精進不能懈怠。在《華嚴經》又有一段,勤首菩薩給我們的教導,一個人修道求學「如鑽燧求火」,就好像你要鑽木取火,「未熱而數息」,火還沒出來你休息好幾次了,「火勢隨止滅」,那整個溫度就降回去了,你一休息等於又要從頭再來了,所以「懈怠者亦然」,用這個鑽木取火比喻,不能休息不能懈怠。所以孟子的教導也好,《華嚴經》裡面的菩薩的指導也好,都教我們不能荒廢學業。而且讀書了才會有經世致用的能力,讀書了才知道怎麼趨吉避凶,所以孟子的母親就提醒他,你好好讀書,這一生不空過,還可以立德、立功,還可以利民,可以安居樂業,遇到什麼變故還能遠離禍患,明哲保身。可是你現在不好好學,以後最多做人家的奴僕,這還不算最嚴重的,因為沒有好好學,一旦遇到什麼變故,就很難遠離災禍了。孟子也非常受教,也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,之後精進不懈,最後成為一個大的教育家、學問家,我們稱為亞聖,所以與孔子並稱孔孟。這個是,「昔孟母,擇鄰處。子不學,斷機杼」。

而這個孟母確實是很賢慧,她教導孩子不止在小時候,包含孟子成年了,只要有機會點出現了,孟母都會教誨兒子。在《列女傳》當中有記載,孟子娶妻之後,有一次進到臥室,看到太太胳臂,胳臂是露著的,孟子很不高興,轉頭就出去了。孟子的太太就找到孟母,就說到依照夫婦之道、依照夫婦之間的禮儀,應該在臥室裡面是不可以太拘泥的,所以禮它還是活潑的,它還是通達人情,它不是死死板板的。結果現在我的夫君,他覺得我不夠守禮,但是是在臥室裡面,可是他又非常生氣,可見夫君沒有把我當作自己人。臥室裡應該是自己人,這個禮沒有這麼拘泥,那他現在那麼生氣,那就不是把我當自己人,把我當外人了。那按照禮儀來講,女子不能夠住在外人的家裡,所以請老母親,可不可以允許我回到我父母家裡。我們看這個孟子的太太,她在跟自己的婆婆進退,言語也都是很明理,也都是很有分寸,也都是很和氣的,也不是在那發牢騷發脾氣。

老太太聽完,就把自己的兒子叫到面前來,就提醒他,我們這個禮的教導裡面說到,「將入門,問孰存」,這個是表示對人恭敬,先問問看誰在裡面?「將上堂,聲必揚」,你要上堂了聲音稍微加大一點,提醒在堂上的人。這樣見到面也不會覺得尷尬,因為剛好人家在做什麼行為,你一出現就變得很尷尬了,有提醒人的作用。「將入戶,視必下」,你進到房間裡面,眼睛要往下看,為什麼禮要這麼教導?就是我們一進房間,眼睛往下不要左顧右盼,這個是擔心去看到別人的過失,讓人家很難為情。孟母接著跟孟子講,你自己對禮儀沒有很好的認知,沒有很好的明辨,反而拿你所認為的來苛責太太,那你這樣的心態、行為,跟聖人反而相去甚遠了。孟子聽完,母親的批評很有道理,他也心悅誠服去向太太道歉,也感謝他母親的教導。

所以我們從這幾個故事,就可以感覺得到,有賢母才有賢子孫。為什麼印光祖師要說,「天下的安危,女人家操之一大半」,因為一個孩子德行人格的養成,尤其胎教,尤其從小的教育,所以三歲看八十,七歲定終生。所以母親對孩子的一生,影響非常深遠。而且我們冷靜看,孔子是母親教育成才的,孟子也是,因為他們的父親都比較早,在他們孩童時候就去世了。我們中華民族,為什麼稱另一半叫太太?這是相當有意義的稱謂,因為周朝出了很多聖賢,而都是他們的母親懂得教育,所以太姜、太任、太姒三代,周朝三代的女子,教化了一代一代的聖賢子孫。所以這個太太的稱呼,期許我們每一位走入婚姻,為人母親的人,這個天下的安定決定在女子的賢德,女子給下一代的教育。那當然母親有責任,父親也很有責任,所以接下來舉的是父親的例子:

【竇燕山,有義方。】

這個『義方』,就是有非常正確的教學理念、教學方法。

【教五子,名俱揚。】

他五個孩子都很有成就,這個是《三字經》裡有記載,包含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都有提到。「昔于公治獄,大興駟馬之門。竇氏濟人,高折五枝之桂」,這個竇氏也是指竇燕山。

那我們依據印光大師補註,對於竇燕山這個歷史人物的事件的一個考證,來了解一下竇燕山他這個人,還有他的家道是怎麼傳承的。他是在五代時候,這個五代是後梁,梁唐晉漢周,他是後晉時代的。他叫竇禹鈞,是燕山人,燕山應該是現在的河北,古代的燕國,因為他後來很有成就,所以很有成就的人,人家尊重他,以他在的地方來稱呼他。這個在我們佛門也有這樣的例子,比方說天台大師,那是智者大師,但是尊重他,用天台,他在天台山,用天台來稱呼他。那我們看到古人是這樣,大家也有志氣,以後你學有所成,道德學問都有成就,而且給國家民族社會做出重大貢獻,那後人可能就以你的出生地來稱呼你。所以不讓古人,是為有志,古人做得到的,我們很有志氣,我們也期許自己做到,這是有志氣的人的態度。

這個竇禹鈞,他活到三十歲左右還沒有孩子,因為他用心不善,常常會欺騙人,會佔人家的便宜。結果夢到他的祖父告訴他,你現在走到的命運是沒有兒子了,而且短命,你趕快要修德,看能不能挽回天心。那這個竇禹鈞夢醒之後很可貴,他聽從祖父在夢境的提醒,開始力行善事。這裡也告訴我們,我們跟祖先分不開,跟子孫分不開,一體的。你看,我們祖先多麼關心我們,在夢境都在護念我們。

結果他發了這個善念之後,遇到有一個人偷盜人家二百千的錢,而且寫了一個借條,然後貼在自己幼女的背上,就說就把這個女兒賣掉,來償還自己偷盜的錢,之後就走掉了。結果竇公當時候就很憐憫這個孩子,他把這個借條燒了,自己收養了這個女子,結果養到適婚年齡,就把她嫁給一個好人家,他這非常有愛心了。而且遇到他同宗的還是姻親的親人,因為沒有錢,不能安葬,他就出錢幫安葬。有的親戚朋友有女兒,但是家裡沒錢,沒有辦法辦好婚事,他就出錢,讓人家可以娶妻,可以嫁女兒。

而且他每一年都會考慮得、計畫得很清楚,就是除了一些重要的節日,可能要用的花銷之外,其他的統統拿來救濟他人。而且生活非常的儉樸,家裡的人不會戴這些金玉的首飾、裝飾的東西,也不會穿很昂貴的衣服。而且在自己房子的南邊建書院,聚集好的書數千卷,而且延請很有道德學問的老師,來教導這些窮苦的讀書人、窮苦的這些寒士,或者窮苦人家的子弟,而且也都在生活當中,給他們不愁吃穿,因為他的護持,最後學有所成的非常多。

之後本來他命中沒有孩子,結果不久連生五子,都非常聰明俊偉,長得都相貌堂堂。後來他又夢到他的祖父告訴他,說你這麼多年來,你這些年來功德浩大,天朝已經有你的名字了,他等於是種因得果。而且你會延壽三紀,就是三十六歲,五個兒子都非常榮賢。而且你要繼續努力,勉勵自己,不能退了初心。之後他的長子儀做到禮部尚書,次子儼禮部侍郎,三子侃左補闕,四子偁右諫議大夫,參大政,五子僖,起居郎,這個都是很大的官,都屬於中央級的幹部。之後八孫,八個孫子皆貴。而且享壽到八十二歲,無病,沒有病苦,談笑而逝,他那一天要走以前,親戚朋友都一一告別,然後說完閉著眼睛就走了。所以當時候的一個馮道,也是一個大臣,就讚歎他,寫了一首詩說到,「燕山竇十郎,教子有義方,靈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。」你看他最後五個孩子都很有成就。

而這一個例子在不久之後,歷史當中很有名的范仲淹先生,就常常以竇公的家風,還有他所得到的這個殊勝,來勉勵自己的孩子。而且竇公他是現世得好報,來世又得好報,後世子孫也得好報,所以這個非常殊勝。

而我們現在在大陸,習主席特別強調家教家庭家風,這個竇燕山的例子就非常好。現在在大陸很多的電視台,都是播正能量的節目,其中像河北衛視就有播「中華好家風」,裡面很多歷史當中,家教承傳非常好的例子,我想我們有機會看,都能得到很大的啟示。包含還有一個節目是「鄉愁」,都拍得非常好。

好。這個是從兩個例子,讓我們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。而從孟母的例子也讓我們感覺到,環境重要。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講,「千金買墳,萬金買鄰」,因為葬的風水古人講究,千金買墳,萬金買鄰,有好的鄰居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,包含整個環境影響。《荀子.勸學》裡面也是提到,「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與之俱黑」,這句話就提到的這個蓬草,它是長得比較彎彎曲曲的,但是它生在麻叢之中,那個麻很直,所以它在這樣的環境,反而這個蓬草它也長得很直了,白沙放在黑泥當中,它自然也會變成黑的了,所以環境重要。

不只人是如此,在《安士全書》「文昌帝君陰騭文」的部分,也有提到,不只是人類,連動物都是一樣。在古代有一個華氏國,它有一只白象,這個白象在打仗的時候能夠消滅敵人,而且人犯罪了,會令這一只白象來執行死刑,把人給踏死。後來這一只白象的象廄,牠住的地方被火燒掉了,牠就沒的住了,那一段時間把牠移到佛寺旁。結果這個象因為在佛寺旁,每天都聽到念經,講經,結果有一次牠聽到比丘在誦《法句經》,正念到「為善升天,為惡入淵」,這一句經文,突然間這個象好像精神為之一振,好像若有所悟。之後又安排牠去執行刑罰,結果牠看到這個罪犯,牠不只沒有去踏死這個罪犯,反而用鼻子聞他,用舌頭舔他,不忍心殺害他。我們就看到同一隻白象,環境不同,整個牠的狀態也不一樣。所以不是人之初性本善,動物也是性本善,所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這是佛講出來的真理。結果這個國王知道了這個事情,就把象又移到專門在屠宰的地方,殺氣很重,牠每天又受這種氛圍影響,結果這個象的惡心又生起來了。所以我們每一個人,或者是每一個眾生,他每天接觸的對他的影響就非常大。

所以我們今天一直在談這個環境,對人的影響很大,但是自己決定自己要做主,所緣緣、無間緣,都是自己要選擇的。所以我們這一生明白這些道理,要對自己的法身慧命負責任,所以人這一生最大的遺憾,就是糟蹋了自己,對不起自己,這個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。

好,那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,謝謝大家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2年3月20日07:38:0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652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