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禪宗集 (第二十五集) 1979/7 台灣圓覺寺 檔名:09-012-0025
第25集 A
第25集 B
【譬夫病者欲行。闕杖不可。正行之時。假杖故能行。作功之人。亦復如是。歷歷寂寂。不得異時。雖有二名。其體不別。】
這是以比喻來說明,真正修行用功的人也得要正助雙修。正與助是同時的,而不是異時,這是要特別注意。正與助在此地就是指歷歷寂寂,就是惺惺寂寂,是指這個,並不是指其他的助修。我們通常講的助道法,範圍非常的寬廣,此地專門講禪觀,所以它範圍比較狹小。正助都是指內心裡面的功夫而已,這在我們現前初學還不容易用得上。初學的人,這個初學不是此地講的初學,此地講初學是一念相應叫做初學,我們現在還到不了這個程度,一念相應就是剛剛證得理一心的時候。我們現前念佛的功夫,功夫成片還不到,就是二六時中佛號不斷這個功夫,我們還做不到,何況事一心、再到理一心?所以永嘉大師說的境界,這種用功的方法距離我們來說是相當的遙遠。
我們現前下手,初學的學人下手也要正助雙修,也是同時而不能偏廢。念佛就是正修,除了念佛之外,放下萬緣,提起佛號,放下萬緣是助;說得更粗一點,斷惡修善是助修,正念佛號是正修。《彌陀經》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。念佛就是善根,斷惡修善是屬於福德,善根是正修,福德因緣是助修。因緣是屬於境界裡面的增上緣,包括我們共修、聞法、研教,乃至於臨終助念,阿彌陀佛來接引,都是屬於因緣,屬於助緣。這三者都要具足,這才能夠往生。這是說什麼樣往生?給諸位說,重點是帶業往生。證到事一心就不帶業了,因為他見思煩惱斷了,粗重的業沒有了。證到理一心,無明已經破了,換句話說,他連塵沙之業、無明之業也破個一分兩分。功夫愈往上,境界愈高。細說,三輩九品都離不開善根福德因緣,都要具足。這是講我們現前能夠辦得到。
可是永嘉大師這篇開示裡面,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是莫大的因緣。為什麼?它能夠幫助我們懂得什麼叫理一心、怎麼叫理念法。「歷歷寂寂,不得異時」,這種念法叫理念。歷歷就是六字洪名清清楚楚,一個字也不錯;寂寂是除了這一念之外,什麼念頭都沒有,乃至於這一念也沒有。一念沒有,念不念?念,念而無念。為什麼說這一念沒有?他不執著這一念,正在念的時候,像《般若》裡面講的,正是三輪體空,脫離能所,脫能所、絕對待,它不是相對的。如果是相對的就錯了,歷歷分明,一切妄念、妄緣放下了,我現在在幹什麼?我念佛號。諸位想想,有能念之我,有所念之佛,還有所放下的萬緣,能所宛然,這不相應,你有能有所。幾時把能所念斷了,念不念?念,一天十萬聲佛號,念的得清楚楚。可是人家念是三輪體空,沒有能所、沒有對待,這叫做理念。有能所、有對待,給諸位說,叫事念。放下萬緣,二六時中十萬聲佛號清清楚楚,念到一心不亂,這叫事一心,為什麼?有能有所。幾時把能所念掉了,真正講到三輪體空,一空是一切都三輪體空。
我念佛的時候三輪體空,不念佛就不三輪體空,那不行!一空一切空,一假一切假,這時候煩惱真正斷掉了,這才入理念。平常我們不曉得,什麼叫理念、什麼叫事念、什麼叫功夫成片,搞不清楚,甚至把功夫成片就當作理一心了。念一支香的佛,裡面沒有打妄想,「我已經得到一心不亂了」,他已經得一心了,哪有這種道理!這是誤會,所以要明瞭。事一心破見思惑,換句話說,你念到事一心,你是什麼境界?你的功夫等於阿羅漢,阿羅漢斷見思,你也斷見思。在斷證的地位上,事一心是跟阿羅漢平等的。理一心是跟初住菩薩平等的,你只要得理一心,你就證到圓教初住菩薩;如果在別教上說,你已經登地,初地菩薩,你看看這個地位多高。所以這裡面一定要揀別,要認識清楚,千萬不要誤會。
能與所,說實在話相當的細微,前面那個比喻好像也有很多同修們還是搞不清楚。前面比喻手拿如意,手拿毛巾不是一樣嗎?這就是講什麼?就是講一個能與所,手是能拿,毛巾是所拿,有能、有所,這個相很粗。手不執如意,不拿毛巾,所沒有了。所沒有了,能還在。能既然還在,所是沒有真正斷,沒真斷,這個相粗。再細一層,你手握拳,手是能握,拳是所握。前面是外境,一個能、一個所,現在是自境,能所都在你手上。外境容易離,內境難離,所以你要明白。以這個比喻,比喻更微細的就是知知,這多麼微細,完全是心地上的功夫。我有知見,有知有覺,我知道自己有知有覺,那知與覺就是所,能知道我自己有知有覺這就是能。這要用唯識的四分給諸位講就很容易明瞭。你看唯識的四分裡面,相分是所,見分是能,這是粗相;自證分是能見,見分是所見,這又是一重能所;證自證分是能見,自證分是所見,又是一重能所。它兩個還可以互緣,自證分是能見,證自證分是所見。所以唯識,給諸位說,非第一義。
前面的比喻就是叫你懂得這個關係。懂得這個關係,統統不可以執著,唯識修觀要把這個統統斷掉,他才能見性。他能所這個觀,到證自證分、自證分,這個能所太微細了。這個關係實在就是《楞嚴經》裡面講的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,就是自證分跟證自證分。前面那個比喻就是說這個道理。所以告訴我們能與所要斷。細的我們斷不了。到這種程度你要是能見到八識裡面的四分,你已經是大菩薩了,在圓教講就是初住以上的菩薩,明心見性了,別教就是登地的菩薩。不到這個境界見不到,就是微細的能所你見不到。見都見不到,你怎麼能斷?這是原理原則,本著這個原理原則,我們修行要往這個理上去會,要與理相應,這就叫道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能有所,要曉得能所都是空的,能所都是虛妄的,能所是一體的,名雖然不同,體沒有兩樣。在能所方面要看得破,要看得開,淡一點。我是能,能有,扇子是我所有,能所,別人要把我的扇子拿去,我就不高興了,我的扇子你怎麼可以拿去?能與所放不下。這是粗相。可是要從粗相上修到微細相,由淺而深,這是用功的次第。大師在此地說到這樣深位的境界,你看看前面我們所講的,豈不是從戒定慧講起?更前面,給我們從皈依三寶、發願上講起,那是最初方便,從皈依三寶、從發願、事師、衣食教誡,從這裡做起。這個才叫有根有本,有立足地。捨棄這個,要從這上面下功夫,那是空中樓閣,辦不到的。
諸位明瞭這一點,後面這些理我們聽,懂多少算多少,將來還有機會講。有機會講,你們要把握機會,一定要多聽。多聽就是阿賴耶裡頭多薰習,薰習多了,時間久了,種子才有力量。什麼力量?觀照的力量,觀照功深可以破惑。阿賴耶識的種子沒有力量,有也沒用處,沒有力量不能破惑。所以古來大德聽經聽幾十遍,我也給諸位說,清涼講《華嚴》講五十遍,人家當然有功夫。什麼功夫?阿賴耶識裡頭佛法薰習的功夫,他有這個力量。他不動念則已,一動念就是般若的觀照。我們現在不動念則已,一動念就是煩惱現前。我們一動念必然落在能所裡,人家的念頭是三輪體空,高就高在此地。我們要學,著眼點也在此地,我們是初初起步,起步就要向著這個目標,這個路就是直路、是近路,很容易到達。不向這個目標,那你走的路是迂迴的,你要走很多冤枉路。能夠給你走到,那還是很幸運,怕的是走上岔路去,永遠達不到這個目標,這是特別要注意的。這些話要是懂得,這一大段的經文都是說這個意思,此地是說明正助雙修。
【又曰。亂想是病。無記亦病。寂寂是藥。惺惺亦藥。】
這一看都好懂,這是叫我們要認識哪是病、哪是藥,知道怎麼對治法。
【寂寂破亂想。惺惺治無記。寂寂生無記。惺惺生亂想。】
這就是單單說你偏了,藥用偏了,哪個藥的分量用重了,哪個輕了,一重一輕就有毛病發生。所以禪,你看禪的定義是止觀等持,修禪的人就講調心,調個什麼心?寂寂的心,惺惺的心。寂寂跟惺惺什麼時候等了,兩個平等就開悟了。這就好像你收無線電廣播一樣,頻道對準聲音就現前,差一點點都不能現前;開保險櫃的號碼鎖,一點都不差,門一打就開,差一點點都不能開。功夫就在此地,幾時我們定與慧能夠調,剛剛好調好,這一調好就碰上了。我們所以不能開智慧,換句話說,就是我們定與慧不等。兩個相差距離愈近,境界愈好;相差的愈遠,境界就比較差一點,煩惱重了,不是落在無記,就是落在亂想上,這就是調不準。要是調得接近了,無記的相也少,亂想的相也少,這就是調得差不多,沒有調等。均等的時候,境界就入了。調不準、多少不勻的時候,就起這個毛病。寂寂多了就生無記,惺惺多了就生亂想,雖然它能夠治病,用得不妥當,藥也變成病。
【寂寂雖能治亂想。而復還生無記。】
你分量用多了,用得不妥當,它雖能夠對治亂想,但是它還可以發生副作用,就是無記的毛病。
【惺惺雖能治無記。而復還生亂想。】
用得不妥當、用得太多,也產生毛病。
【故曰。惺惺寂寂是。無記寂寂非。寂寂惺惺是。亂想惺惺非。寂寂為助。惺惺為正。思之。】
『思之』就是叫我們好好的去想想這個道理。小註說,「類通識病」,這段的文字跟前面六種認識病是一類的,是相通的。「通識病、識藥、對治、過生、是非、正助六門」,前面這六門是分別說,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總說。諸位要曉得,這看起來就是重複了,雖重複而不重複,為什麼?前面是逐條講的,此地是歸納起來講的。歸納起來也可以說不必要,既歸納在此地又說一遍,就是說這段在修功裡面是關鍵的所在,不厭其煩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給我們開示。「令學者一一諳練方藥」,諳練是熟悉,理論、方法要熟,境界現前你就可以鍛鍊,在境界上鍛鍊,哪是方法、哪是藥物對治的。「臨機應變以用之,則無不奏效矣」,什麼時候該用什麼,有什麼毛病,你用什麼方法來對治,自己要懂,自己要會,自己要在境界裡面鍛鍊。
大師所說這個原理原則跟方法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四十經裡面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去看,善財童子在境界裡頭就是用這個方法鍛鍊。從圓初住一直到如來地,他怎麼成佛的?他就是用這個方法成佛的。他懂得鍛鍊,懂得隨機應變。五十三參的境界就是我們日常生活,換句話說,善財童子就是教給我們學佛的人怎麼過日子,學佛的人怎麼在這個境界裡面相處。哪個地方不是道場?哪個人、哪個物不是善知識?一切皆是。會者自會,不會的,佛菩薩也幫不上忙。這是一定要把它牢牢的記住。
【復次料簡之後。】
六種料簡以後還有事情,不是說就完了。
【須明識一念之中五陰。】
『明』是很清楚、很明白,『一念』當中的『五陰』,色受想行識,你看這個境界多麼微細。看小註,「此文來意由前云,一念靈知自性」,解釋前面那一句,是從前面那一句來的,文字前後都有照應。「慮淺學之流,不達一念無念,無念之念,即靈知自性」,這是念佛人常講的「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」。什麼叫無念?無念絕不是無記,無念是什麼?是曉得念性空,它不是無記。所以怕的是「反認緣塵有知者為靈知,如此則謬之甚矣」,大錯特錯了。什麼叫靈知?攀緣心,把攀緣心當作靈明覺知,當作真心。這就是楞嚴會上阿難尊者所示現的,他就是代表我們大眾,把妄想心、攀緣心以為這個就是真心。
修行是修心的,心有真妄,你要是把妄心誤會當真心,《楞嚴》上有個比喻,好比「蒸沙作飯」,縱經塵劫,沙也不會變成飯。為什麼?因不對,沙怎麼會煮出飯出來?換句話說,你要想證無上菩提,你要是以緣慮心來修,不能成功。為什麼?緣慮心是妄心,不會修成正果的,修成正果一定要真心。真心是什麼?寂寂惺惺是,這是真心,定慧等持,一點也不能差。《楞嚴》裡面稱之為「常住真心,性淨明體」,說的是這個。所以《楞嚴》前面一大段叫阿難找什麼?找真心。把真心找出來,然後用這個做本修因,才能夠圓滿證得無上的佛果。我們拿大師的集子以及幽溪大師這個註解,要是跟《楞嚴》裡面合起來看,是互相發明,它裡面的註子,乃至於經文,不少地方是引用《楞嚴經》的經文。
【謂歷歷分別。明識相應。即是識陰。】
這是八識邊上的事情。
【領納在心。即是受陰。】
『受』是有領受、有感受。
【心緣此理。即是想陰。行用此理。即是行陰。污穢真理。即是色陰。】
這五陰相是極其微細的,這是講一念之中,一念裡面有五陰。小註說,「五陰之義有二種,一生死五陰,二法性五陰」,有這兩類。「生死五陰,九界有之」,在十法界裡面除了佛,其餘統統都有。這樣說起來,羅漢不是沒有生死了嗎?羅漢沒有分段生死,羅漢有變易生死。到如來地,變易生死才真正斷掉;換句話說,等覺菩薩還有一次的變易生死,到如來地位上才沒有,真正斷盡了。斷盡之後叫什麼?就換個名詞,就叫法性五陰,「法性五陰,惟佛證之」。換句話說,統是五陰,因緣所生法。十法界裡面,在佛法界我們叫做法性五陰,其餘九界我們就叫做生死五陰,生死五陰與法性五陰不二。底下再解釋,「生死五陰,又有二種」,一種叫「分段五陰,六凡有之」,六道凡夫。「變易五陰,三聖有之」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他有。
再分析,「分段五陰,又有二種,一期五陰,感報有之」,一期就是說,我們生命過程當中叫一期,從我們出生一直到老死這叫一期。「一念五陰,緣慮有之」,現在要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,一念五陰。一念五陰是什麼?我們打個妄想、動個念頭,這一念裡面就有五陰。我們如果要問,一期五陰是怎麼成的?就是一念五陰是根本,迷於一念五陰所以才有分段生死、才有變易生死。要是悟了一念五陰,生死就了了,三界就超越,你看就在迷悟之間。「今文所辨,即緣慮五陰也」,這底下註解有,「緣慮為因,一期為果」,因果循環,分段生死才相續,它才不斷,生死不斷就是輪迴相。「苟未脫此,焉契靈知」,假如你要沒有能夠把一念五陰脫了,擺脫掉了,本性裡面那個一念靈知自性決定顯不出來。自性裡面般若智慧光明顯出來是什麼時候?是一念相應的時候才顯得出來。「不契靈知」,如果一念靈知(就是自性)不能現前的話,「焉超生死,故須識之破之」。靈明覺知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,惑不能破,迷惑不能破。惑不能破,諸位想想看,業怎麼能空?空不了。為什麼造業?迷惑才造業,造業才受報,惑業苦互為因緣,受苦的時候又迷惑,迷惑又造業,造業又受報,永遠是這樣輪迴。要想破輪迴,「我不造業了」,不可能的事情,要從哪個地方拔根?破迷惑,叫你覺悟,悟了以後自然不造業。
迷的時候我們造善業、惡業,悟的時候,一切的造作不叫業,或者那個業,善、惡、無記裡頭都包不住,我們常說叫淨業。淨業就不是業,淨業不受報,三界裡面輪迴裡頭找不到果報處。淨業是什麼?給諸位說,淨業就是成所作智,你看,說法不一樣,意思相通。淨業要憑什麼自己造?要憑妙觀察、要憑平等性,你要是沒有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,你造的業怎麼是淨業?換句話說,妄想、緣慮心所造的業就不淨,是非人我心造的業怎麼會淨?不要以為我們念阿彌陀佛,我們修的是淨業。不錯,有名而無實,為什麼?心並不清淨,還是是非人我,還是緣慮、還是妄想、還是執著分別,那我們造的這個業,哪裡來的清淨!
所以講修淨業,你也得懂得這個道理,心淨,一切業都清淨,就是成所作;心淨,五陰就叫法性五陰。嚴格的說,還不能說嚴格的說,嚴格的說,唯佛才是法性五陰;廣義的講,菩薩就證得法性五陰,證一分。法性五陰也不是一下證得的,分分證得的。法性五陰身就是法身,初住菩薩破一分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狹義的說法,那只有唯佛,到如來地才圓滿;菩薩地雖證,不圓滿,分證佛,如來地是圓滿佛。這個理,諸位想想,對我們真正想用功、想做功夫的人,怎麼能夠不明白?不要聽經,不要研究教理,我就一昧念佛,我就成功了,哪有這個道理!說他盲修瞎練,他不服氣。他不服氣,那就是了,為什麼?他心不清淨。真正心在道上,八風吹不動,「盲修瞎練」,馬上就生氣,豈不是心就動了?一點功夫都沒有。這個境界相,諸位自己好好的去想想。
一念,時間非常之短,太短了,一念裡面的五陰行相,此地是說得這麼清楚。我們會不會覺察?不會覺察。你想想看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九百生滅,一個生滅就是一念,一念裡面有『歷歷分別,明識相應』,你會覺察得到?覺察不到。這就是說明,一念那麼微細、那麼短暫,裡面還有五種相,這五種相是同時的,一念具足,它有這五種相,所以叫一念五陰。沒有到初住以上的菩薩,根本他就不了解,他沒見到,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。曉得這個道理怎樣?就不要誤會,以為我們的攀緣心、緣慮心,以為這個就是靈知,那就錯了,大大的錯誤。不但走入歧途,把不相干的目標當作如來地,過失就在這個地方。好像我們到高雄,走到板橋以為就到了,這不就錯了?以為自己靈明覺知現前了,殊不知遠之遠矣。
【此五陰者。舉體即是一念。此一念者。舉體全是五陰。】
小註裡註得很簡單,「總在一念,別分色心」,色心就是五陰。講一念是說總相,說五陰是說別相。好比我們說一個人,人是說總相,說頭、目、腦、髓、四肢是別相,總就是別,別就是總。
【歷歷見此。一念之中。無有主宰。即有空慧。】
這就修觀。此地講,「人以主宰為義」,人就是人我,說我那就更好懂,人我空、法我空。我,我是主宰為義,經論裡面對於我的定義是主宰的意思、自在的意思。諸位看大經,大經裡面對我有八種意思,但是八種意思,不外乎主宰與自在這兩種。五陰裡面一一去觀察,有沒有主宰?沒有。色受想行識裡面,統統找不到主宰的意思,也找不到自在的意思。所以,五陰非我,四大本空,這裡頭沒有我。你一下觀察到這個地方,曉得這裡頭沒有我,開悟了,人我空證得了。人我空證得,見思煩惱斷掉了。諸位想想,是不是破惑之功由於般若觀照?小註說,「見此無宰,故契人空」,契就是證入,他證得人空。
【見如幻化。即法空慧。】
『法』是五陰之法,這就是講的法我。「法以陰實為義」。五陰,我是假的,我沒有!五陰有,好像毛巾是假的,線有,線織成的毛巾,毛巾是假的,你把它抽出來就曉得,它是假的,它是一團線,線有。我們一念總相裡面,這是假的,但是別相促成一念五陰,五陰不假,這是法執,以為這個是實在的,陰實為義,以為五陰之法是實在的。「我」是曉得沒有,從五陰上看沒有我,五陰之法有的。五陰之法從哪來的?沒有,『幻化』而成的。這就是經論裡面常講的「一念不覺」,就是一念不覺裡頭變現出來的,心法、色法統統是裡頭變現的。一念不覺這就是無明,無明很快,速度非常快,無明立刻就生三細相,無明的三種狀態,可以說同時的,速度太快了。
第一個叫業相,業是什麼?業是動,不動就不造業,業是動的。所謂業相就是說的動相,一動就有能所,不動沒有能所。於是產生轉相,轉相就是見分,就是能;由轉相再一變就變成境界相,境界相就是相分,就是所,是這樣的關係。再給諸位說,見分裡面生出來的就是心法,心法從見裡頭生出來,色法從相裡面生出來的。無明就是本性的迷惑,根源是在真如本性,本性是靈知,識沒有靈知,這是要辨別的。本性這個靈知就叫般若,法身、般若、解脫是性邊上事情,不是識邊的事情。這是任何一個行門,八萬四千法門修行理論的依據,最高的理論依據是根據這個修,要不能辨別,那怎麼不叫盲修瞎練!這個地方觀的實在是深,正是《心經》裡面所講的「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五蘊皆空了,修法空。
這個地方叫『見如幻化』,見到五陰,幻化就是假的、空的,不是真的。為什麼不是真的?它是從無明業相裡頭幻化出來的假相,不是實在的。《金剛經》裡面講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「應觀一切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這是真正的根源,要不是佛給我們說明,我們怎麼會知道?世間聰明智慧的人,他怎麼樣也想不到,永遠想不到。他為什麼想不到?因為那個想是緣慮心,用緣慮心去想靈知,是想不到的。佛法怎麼能知道?不用這些東西,這個東西不要,靈知才現前。統統不要了,剩下來的就是靈知,只要有這個東西,決定見不到靈知,般若智慧也不能現前,這些東西全是障礙。諸位要學佛,你要修學佛法,你要修行,這個道理先要搞清楚,很明白、很清楚,你才有下手處,你在一切行門當中才不迷惑,心才不動搖,功夫才能夠得力。
【是故須識此五念。及六種料簡。願弗嫌之。】
這句是大師勉勵我們的話。『是故』,就是接前面所講的,因為這個緣故,必須要認識前面所講的『五念』以及『六種料簡』,六門料簡必須要認識。『願』是希望,不要嫌麻煩,不要嫌囉嗦。小註說,「他不見者,謂為煩芿,若不委示,學者焉知」,不見的人聽了這個,修行,參禪就參,念佛就念,哪有這麼麻煩的!不麻煩不行,所以這裡說,如果要不是委曲婉轉的開示,學人哪裡知道這個道理?不知道這個道理,諸位想想,憑什麼修?念佛憑什麼念?懂得這個理的,人家要不了多久就得一心,我們念了幾十年,一心還沒得到,原因在哪裡?人家懂得這個道理,理懂得之後真放下,不是假放下,他曉得能所俱空,他還有什麼執著?還有什麼分別?心不清淨自清淨了。不懂這個理,勉強的放下,「憑什麼?我為什麼放下?你為什麼不放下?」過去我還聽一位老法師說,放不下,你們統統放下,你看,我馬上就放下了。你們大家統統放下我才放下,你們不肯放下,你要我放下,那辦不到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你們統統下地獄,叫我不下地獄,我辦不到,我也得下地獄,這就是這麼個意思。這個說老實話,就是不明理。末後這句總結,妙,太妙了:
【如取真金。明識瓦礫。及以偽寶。但盡除之。縱不識金。金體自現。何憂不得。】
這幾句話說得太妙,你就是不懂得真如本性,不懂得法身,沒關係,那是真的;這個是假的,你只要把假的認識,假的都去掉,真的自然就現前。曉得這一大堆裡頭有真有妄,真的我不認識,假的我認識,我把假的統統拿掉,剩下來不就是真的?這個就是說明真性當然難領會,為什麼難?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念頭都不能動,怎麼能說得出來?說不出來,所以體會很難。但是妄的可以說,凡是能夠想像思惟統是妄的,絕不是真的;你能夠言說的也是妄的,也不是真的。所以說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有沒有說法?沒有說法。法是什麼?法是真性,真性說不出來的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他能說出什麼?他說的都是妄的,妄的是假的,所以一句沒說。但是,為什麼假的要說?就是這個意思,叫你認識假,你把假的揀出去了,真的就現前。這是佛不說而說,說而無說,道理就在此地。
佛既然無法可說,這些菩薩們、歷代祖師們、天下弘宗演教的善知識們,他們有法可說?沒有法可說。法尚且不執著,其餘東西還執著?雖無說,他熾然言說;雖熾然說,實在無說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。這也是初心不大容易體會的,明明說法四十九年,留這麼多經典,為什麼說沒說?沒說就是真的一句也沒說,說是為了要說真的,說了一大堆都是假的。假的目的就是此地講的,叫你認識什麼是『瓦礫』、什麼是『偽寶』,假的七寶,不是真的。你把瓦礫揀掉,把假的東西揀掉,剩下來那不就是『真金』嗎?『何憂不得』。換句話說,真如本性我們不知道,現在曉得有幾樁假的東西,分別是假的、執著是假的、緣慮是假的、妄想是假的,把假的統統揀掉、除掉,剩下來的就是真的。
《楞嚴》裡面捨識用根,多少同修聽了《楞嚴經》之後來問我,根是什麼?怎麼樣用法?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,很清楚明白。根中之性不必問,把假的去掉就行了。分別心、執著心、緣慮心、妄想心統統去掉,你眼能不能見?能見;耳能不能聽?能聽。能見的,見性之見;能聽的,聞性之聽,絕不落在這個裡頭,那一邊叫靈知,見是靈知,聽也是靈知,六根對六塵境界無一而不是靈知。只要把妄的揀掉就行了,不要再找真的,一找真的,就又生一個妄,頭上安頭,麻煩大了。妄的去掉,現出來就是真的。千萬不要找真,找真這一念就是妄,就是個妄念。妄的去掉,真的現前,諸位想想看,又是一番能所,還是落在妄邊。所以這個境界微細。講到這個地方,把奢摩他這一段講完了。
【毘婆舍那頌。】
奢摩他重在止,『毘婆舍那』重在觀。看小註,「梵語毘婆舍那,此云觀。豎而明之,義當於假。橫而言之,義開三觀,謂空假中。今且豎明,有照義假義,又觀有三名」,就是三個意思,「觀穿觀,觀達觀,不觀觀」。這些名與義的解釋都在《摩訶止觀》上,諸位要深入研究,那就得參考《摩訶止觀》。現在這些書在台灣都有單行本流通,菩提樹雜誌社是印大字本,毛邊紙線裝的,好像有二十冊,《摩訶止觀輔行》有解釋的,有註解的。這是天台家權威的經典,天台三大部,《法華經文句》、《法華經玄義釋籤》、《摩訶止觀》,這是天台三部最重要的經論,智者大師依據這個建立天台宗。請看經文:
【夫境非智而不了。智非境而不生。】
註子說,「境有事理,智亦同之」,境有事境、有理的境,智也有事的智、有理的智。「了世間事境,達正因緣生,世俗智也」,這是世間之智。「了因緣本空,無人無我,真空智也」,這是先辨別智的區分。世俗智就相當不容易,他能夠通達明瞭世間一切事、一切境界是因緣所生法,他懂這個道理,曉得是因緣所生的,這叫世俗智。世俗智,給諸位說,並不是世間人個個都有這個智慧,是世間那些聰明人才有,學佛的人大概都有這個,這個智慧都有,曉得萬法因緣生。曉得因緣生,但是不曉得當體即空,告訴你這個毛巾是因緣生的,對,我曉得,懂得了,因緣生的,不曉得這是當體即空,不曉得。因緣生,有;不能空,空不了。這種智,因緣生只曉得一邊的意思,不曉得另外一邊的意思,這就是因緣生法觀得淺、看得淺。深入觀察,因緣生法無自性,沒有自體。沒有自體就是當體即空,了因緣本空,無人無我,因緣生法裡面找不到主宰,找不到實法。找不到主宰是人我空,找不到實法是法我空。無人無我是真空智,人我執破掉,在一切法裡頭不再執著人我。
「了空即假,知病識藥,出假智也」,出假就是菩薩的智慧,前面真空智是阿羅漢的智慧,菩薩有這個智慧,菩薩曉得空就是假。假也叫做幻有,也叫做妙有。在《心經》裡面用色做代表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空就是假,就是假色,假色就是真空,真空不異假色,假色不異真空,這個叫出假智。從真空裡頭超越出來,超越出來幹什麼?以真空做基礎,在假相裡面去歷練,歷是講經歷,練是說練達,在假相裡面去鍛鍊。要是不鍛鍊,給諸位說,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種子、迷惑斷不盡。歷練,剛才說過了,就是因緣,我們拿《彌陀經》裡頭講的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」,歷練就是菩薩證入佛果的因緣。菩薩怎麼能成佛?要在假相裡面去歷練。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就是榜樣,什麼樣的境界他要在當中經歷,要在裡頭鍛鍊,把煩惱習氣在境界裡頭真正不動心、不起念了;換句話說,要經過考驗的,不經過考驗不算數。所以小乘人的功夫是沒有經過考驗的,大乘菩薩的功夫是經過考驗的。出假行菩薩道一定要以真空做基礎,就是要以人我空做基礎,才禁得起考驗。沒有人空的基礎,換句話說,沒有資格考驗。你參加考試,譬如我們大學參加聯考,高中畢業才有資格參加聯考,高中畢業就等於真空智一樣,才可以出假,不具足這個條件沒有資格參加。諸位想想,我們現在縱然有世俗智,我們能夠學那些大菩薩從空出假?空還沒有證得,到哪裡出?沒得出。
「了達二邊,惟即中道,中觀智也」,菩薩裡頭有權實兩種,這是講實教的菩薩。剛剛從空出假,還沒有證得中觀,沒有證得不二法門,那是權教菩薩;證得不二法門,這才叫實教菩薩,那不是假的,是真實的。這是講中觀智現前,了達二邊,惟即中道,就是不二的意思,理事不二。理事不二,就是講的一切法,宇宙人生一切法把它總歸納,不外乎一個是事、一個是理,就說盡了。理事不二意思一開,就是法法不二,後面又說萬法皆如,皆如就是不二的意思。這是大菩薩的智慧。這是先說智與境有這麼多區別。
「今明境智」,今是此地所講的,「且言因緣即空,以為出世間空智」。「因緣所生法」,佛在經上說,「我說即是空」,這是出世間空智的張本、依據。「所以下文但云緣生性空,及以色即是空,以為修心創步之方」,創步就是第一步,第一步你要懂得這個理論,以這個理論做依據才可以談得上修心的初步,就是曉得,真正理解緣生性空、色即是空。緣生性空是真空智,色即是空是出假智,從空出假。從空出假是什麼意思?我們話說得通俗一點,真空智,出了三界,出世;出假智是再入世,出世之後再入世,這叫從空出假。即世間而出世間,出世間和即世間不離開,這是菩薩;二乘人怎樣?出了世間他就不再入,那是二乘。凡夫是在世間沒有出,菩薩是出了之後再回來,那就不一樣,就是這個意思。
禪家還有幾句比喻話,凡夫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完全住在假相裡頭不知道;二乘聖者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,為什麼?他曉得當體即空,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;菩薩怎樣?菩薩又再回頭,看山還是山,看水還是水。那是什麼?從空出假,你們大家說山,好,這是山;你們說水,好,就是水,他心裡不著相,你說什麼就是隨緣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是出假的事情。凡夫是這麼說,他就隨你這麼說,凡夫說我,他也說這是我,不說我不好說話,說法就不懂了,隨順凡夫。在隨順當中以善巧方便給你做增上緣,幫助你覺悟,這叫菩薩。所以菩薩是慈悲為本、方便為門,他要是不慈悲,他就不出假,住在真的裡頭多自在。出假是慈悲,對誰慈悲?對自己慈悲、對眾生慈悲。怎麼說對自己慈悲?他要不出假,不來歷鍊,成不了佛,這是對自己慈悲;歷練當中一定教化眾生,為一切眾生做增上緣,是對眾生慈悲。兩個合起來才叫做法緣慈、無緣慈,他為什麼?為了法,他不是為人,他是為法,必須要歷練,必須要自行化他,不自行化他不能成就。
我們再把範圍縮小一點,縮到眼前來給諸位說,我過去講經也常說,我在台上講經,天天講,只要有時間,不辭辛勞,為什麼?「法師很慈悲」,實在講,慈悲什麼?自利。不在台上鍊不出來,不在台上不得利益,講一遍,自己的受用、領悟比聽十遍領悟還要大。所以講的人是學生,下面坐的都是老師,你們這些人要是不督促我,我就懈怠了,不督促我就懶惰了,你們大家都是我的老師,是我的善知識,督促我叫我不懈怠、不懶惰,我被你們逼著不得不講,成就自己,為的是什麼?為了法,諸位要懂這個意思。法緣裡面,自行化他,自利利他,偏重在自利;真正開悟了,圓初住菩薩真正開悟,明心見性,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,還住在世間度化眾生,那叫無緣慈悲,那是真正度眾生,於一切眾生有大恩德。你們諸位要是曉得這個意思,怎麼能說不上台?你要想成就自己,想盡方法上講台,有機會就要幹。要是有機會,「不行,這上台我恐怕不行」,躲到後面去,你哪一輩子才能成就?一定要上台,一面講一面學,行解相應。這是說出修心創步,修心的人第一步方法是如此。
「舉一例二,何俟盡說」,這就是幽溪大師給我們說舉一反三,說一條,別的不要再囉嗦了,你就得覺悟,不要再多囉嗦、多說了。「夫萬像森羅,博地共有也。了與不了,智愚之分也。愚則逐境以飄流,起緣塵之分別。生生故生,生以為生死之因。」這是講一個智、一個愚,智與愚就是覺與迷,覺就是智,迷就是愚,這裡頭言語不多,說得很詳細。什麼是愚,什麼叫做迷?逐境飄流。什麼叫逐境飄流?起緣塵之分別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分別心、起執著心,八識用事,不是靈知用事。靈知用事叫智、叫覺,八識用事叫愚、叫迷。世俗智是八識用事,不是靈性用事,是迷。迷怎麼樣?生生故生,生為生死的因,生死六道輪迴就是迷惑,迷惑造業,造業受報。
反過來,「智則觀緣生而制止」,覺悟的人他一看,緣生性空。制止是什麼?就是制止緣慮心,妄想心、緣慮心、執著心、分別心不生了,他制止。為什麼制止?他覺悟了,曉得緣生之法當體即空。所以他「達物性之空虛」,不但一切幻相是空的、是假的,性也是空虛的。「有有而不有,以為涅槃之道」,涅槃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不生不滅,就是常住真心,常住真心一現前,曉得有有而不有,一切萬有,有這個幻相,並沒有實體。「如是則境智相藉,以了以生也。」智與境,了是指了境,對境界一切明瞭;生就是生智,真正的智慧,就是本性裡面的靈知生起來,一切境界的真相都明瞭,諸法實相都明瞭了。這是說,你看看,就是入了門,真正修心的,第一步是要懂得這個理論,依這個理論去起修。這個理論應用在我們念佛法門上,功德無量無邊。我們下課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