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嘉禪宗集 (第二十四集) 1979/7 台灣圓覺寺 檔名:09-012-0024
第24集 A
第24集 B
【奢摩他之餘。入初心時。三不應有。一惡。謂思惟世間五欲等因緣。二善。謂思惟世間雜善等事。三無記。謂善惡不思。闃爾昏住。】
奢摩他正修在前面就告一個段落,雖然是告一個段落,大師慈悲,怕我們要是缺少善友的指點,依然感到困難,再把修止的一些必須注意的事項,就在後面一樁一樁給我們指出來。第一就是講『入初心時』,前面講過初心的狀況,在這個時候『三不應有』,這就是好境界,一有立刻就退轉了。初心確實是很好的時候,未悟將要悟的時候,這時候如果一有這三個毛病,立刻又回頭了,不能開悟,這個要記住。這三種,小註說得很好,第一條『惡』,「則惡人有」。什麼叫惡人?什麼叫善人?惡人絕不是指世間作惡多端的人,不是指這個,指什麼?煩惱重的人,修道的人貪瞋痴慢這些習氣重,習氣重,往往他就想到五欲的享受,去攀這些緣。這是應當要斷的,就是入初心的時候,這個事情決定不能有。不能有,說實話不是說入初心的時候不應有,平常要是有,你還能入得了初心?就是這三樁事情,「善,惡,無記」,唯識裡面講的三性,平常我們就要淡,對於這三樁事一天要比一天冷淡,入初心的時候才會不起現行,才能夠斷得了。
這個東西,給諸位說,不但是入道成功失敗的關鍵所在,就是我們念佛到往生,最後一剎那也是關鍵的所在。臨命終時最後一念相應,這也是入初心時,一剎那之間。如果忽然起惡念,這個惡念裡面,或者是財產放不下,還沒有交代清楚,起這一念;或者哪個人跟我們有冤仇,愈想愈氣,還沒有報復,這也是惡念。這個念頭一起,西方去不了。去不了怎麼樣?壽命又到了,不會再活過來,就死了。死了,西方去不了,隨著惡念去往生,到哪裡往生?三惡道往生去了,你想可怕不可怕?不但惡念不可以有,善念也不能有。善念就是平素喜歡做善事、喜歡做功德的,在佛門是好事情,樂善好施,非常喜歡善行、喜歡善事、喜歡布施,有這個習氣,見到善事就想做,好,真是好事情。可是要是養成這個習氣很麻煩,到時候想,還有好多的好事還沒做。譬如說此地,一旦要往生了,住持和尚靜定法師說今天要往生了,他一想,我這個大殿還沒建起來。這是善事,好了,去不了。講經的法師,我《華嚴經》還沒講圓滿,講了一半。那就不行,去不了。善也不能夠思。所以平素行善事,必須講求三輪體空,做了善事,心裡不落印象,不要有痕跡,這才能夠與道相應,就是與事理不二相應。三是「無記」,無記就是也沒有善、也沒有惡,但是他是在昏沉的境界,他不是惺惺寂寂的境界。這三樁統統是障道的。小註說,「初則惡人有,次則善人有,三則中人有,再往言之,三人俱有,惟多少不同,俱為障道,故宜無之。」這統統是障道的,不要到入初心的時候才斷,不要到臨命終時才斷,現在就要留心,就要把這三種念頭漸漸的要把它淡下來,漸漸要離開它。
【復次初修心人。入門之後。須識五念。一故起。二串習。三接續。四別生。五即靜。】
下面一樁一樁給我們解釋,這就是初修行的人入門之後,五念要認識,你要不認識,也起障礙。請看經文:
【故起念者。】
五種念第一種叫『故起念』,「故」是有意的。
【謂起心思惟世間五欲。及雜善等事。】
就是有意起心,攀緣五欲六塵境界,無論是善、無論是惡,這是第一種念。第二種:
【串習念者。】
『串習念』的情形跟上面是一樣的。
【謂無心故憶。忽爾思惟。善惡等事。】
『無心』的,不是有心的。這種情形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有,並沒有想,忽然起來,有了這個念頭。一個是有心,一個是無心。無心為什麼會生念?給諸位說,阿賴耶識裡面的習氣力量太強。作夢也可以說就是串習念,無心的,並沒有在睡覺之前,我想一想,今天晚上做個什麼夢,沒有這個打算,忽然入夢境。那是無心而起來的,就是屬於串習念,習氣在那個地方遇到緣起現行,在夢境裡頭起現行。三是:
【接續念者。】
『接續念』,前面兩個念一起來,立刻就要覺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,一覺,念就斷了,他這個是不覺,不覺怎麼樣?接續在念,續繼增長。
【謂串習忽起。知心馳散。又不制止。更復續前。思惟不住。】
這就是相續心生起來。第四種:
【別生念者。謂覺知前念是散亂。即生慚愧改悔之心。】
『生慚愧改悔之心』,這是什麼念?給諸位說,這是善念,善念也不能要。這個念叫『別生念』,從這個念頭又生一個念頭起來,本來是一個妄想,現在生成兩個妄想。這個諸位要知道,叫你斷念頭,不叫你生念頭,斷不了,生慚愧心,好,初級的學法,不是圓修。圓修不可以,圓修講求無念,有念就錯誤了。善念、惡念、無記念是一樣的,統統是錯。末後一個:
【即靜念者。謂初坐時。更不思惟世間善惡。及無記等事。即此作功。故言即靜。】
前面四個念都不是好念頭,唯有第五,行,清淨。小註說,「前之三念同於前二,但無無記,與之為異耳」。在用功上說,觀心、念佛、參話頭都要懂得這五念,換句話說,都得要認識哪些是錯誤、是障礙的,哪些是正確的。正確的只有一個,『即靜念』,一切善、惡、無記統統要離開。底下一樁一樁給我們分析:
【串習一念。初心者多。】
初發心的人,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煩惱種子壓不住,不定什麼時候起現行,控制不住,初心的多。
【接續故起二念。懈怠者有。】
放逸懈怠的,馬虎一點,這個念頭起來了;換句話說,你自己控制不了自己。由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覺悟到,凡是有這個念頭,自己就要曉得我懈怠了。否則的話,跟你講懈怠,你還不承認,我很精進,我哪裡有懈怠?成天打妄想,怎麼不懈怠?故意去打妄想,這就是懈怠;妄想起來之後不曉得把它停止,還繼續打下去,這是懈怠。由這裡可以認識,我們到底是懈怠還是精進。
【別生一念。慚愧者多。】
有慚愧心的,常常有這個念頭。
【即靜一念。精進者有。】
什麼叫『精進』?心裡面常常是清淨。什麼叫清淨?就是前面那幾種念都沒有就叫清淨。
【串習。接續。故起。別生。四念為病。】
這四念都是毛病,要認識這是病。
【即靜一念為藥。】
要認識它,它是藥,它也不是什麼好東西。藥是治病的,病沒有了,藥不能要;病沒有了再吃藥,又吃出病來了。這五個哪個是病、哪個是藥,你要把它弄清楚。
【雖復藥病有殊。】
一個是藥、一個是病,它不一樣。
【總束俱名為念。】
總而言之,他還是有念。有念就不能見性,就是障礙。前面四種念是病態的念,後面一種念是對治的念。觀心、念佛、參話頭,這些都是有念,什麼念?即靜一念。必須到有相當的功夫,功夫有力量,把即靜一念也斷掉,那時候就開悟了。即靜一念斷掉,就是底下講的,叫一念相應。一念相應我們常常聽說,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。什麼叫一念相應不知道,還以為我心裡想著佛、口裡念著佛、耳朵裡又聽著佛,我相應。早就不相應了,為什麼?你起這麼多念頭,你還相應什麼!心一點也不清淨。你看底下說的:
【得此五念停息之時。名為一念相應。】
『一念相應』就是前面這五種念都沒有,病要沒有了,藥也不要了,人恢復健康,不要吃藥,這叫一念相應。再給諸位說,你看大經裡面常講,一聲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就是那一聲佛號相應,一念相應,所以才有這個功德,這不假。我們念十萬聲佛號,一樁小罪業也消不掉,人家一聲佛號就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我們也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他也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你看不是一樣?不一樣。人家念那一聲阿彌陀佛,這五種念離開了,沒有,清淨心裡面一念佛,相應;我們念的時候,前面講的五種念沒停息,都有,怎麼念也不相應。
【一念者。靈知之自性也。】
這就說出『一念』是什麼?一念就是真如本性,靈明覺知。小註說,「五念都息,一念現前,一念者謂無念也。無念之一念,即靈知之本源。經云:息心達本源,故號為沙門。」再說五念究竟是怎麼回事情:
【然五念是一念枝條。一念是五念根本。】
『五念』是妄念,『一念』是真念,真妄原來不二。可是妄妨礙了真,源頭是不二,就是在理體上是不二,在作用上,它有障礙真性的作用,所以不可不知。
【復次若一念相應之時。須識六種料簡。一識病。二識藥。三識對治。四識過生。五識是非。六識正助。】
諸位看看,用功真的不簡單,不是那麼單單純純的。前面是講去了五念才得一念相應,得到一念相應之後,並不是就一了百了,還不行,你是初得一念相應;換句話說,你真如本性是剛剛透出來。在這時候要小心謹慎,所謂是長養聖胎,好比小孩剛剛生下來,很小心的去照料,粗心大意他就活不成,他的生命太脆弱了。剛剛得一念相應,你要不好好的去照顧,很容易失掉。失掉再要叫它現前,那又是相當麻煩的事情。這裡教給我們必須懂得『六種料簡』,料簡就是揀擇的意思。第一個要認識病:
【第一、病者有二種。一緣慮。二無記。】
這兩種是病。前面講三種是病,此地講二,二就是三,三就是二,他把善惡二念歸到緣慮。
【緣慮者。善惡二念也。雖無差殊。俱非解脫。是故總束。名為緣慮。】
善惡雖然是不同,但是都不是解脫,你要想求解脫,斷惡修善不行,斷惡修善是培福,是修人天福報。但是諸位要曉得,這樣說起來,我們斷惡修善就不要做了?不做也不行,斷惡修善一定要做。為什麼一定要做?就是我們現在念頭息不掉,念頭息掉可以不要,息不掉。息不掉我們怎麼辦?我們先斷惡的念頭,培養善的念頭,先做這個,舉心動念都想善事、都做善事;再懂得理,雖做善事不著相,這樣慢慢的惡念就可以離開;定慧功深,善念也可以離開,善惡二邊才離得開,離開了,心清淨了。心清淨,還是要斷惡修善。那是有過程的,當你功夫到一念相應的時候,這個時候不行,為什麼?這個時候你沒有力量,你那個時候善、惡、無記統統沒有。你看從前龐居士,他把他的財產統統裝在船上,把船划到江當中,船打個洞,統統沉到底下去了。人家就問他,你既然財寶都不要了,為什麼不拿去做善事?他說了一句話,好事不如無事。這個只有懂得用功的人曉得,不懂得用功的人,這個沒有道理,你自己不做,你送給別人去做也好,你不也很清淨?你不也無事?你為什麼把它沉到江裡面去?可見這就是示現善與惡都要離開。
【無記者。雖不緣善惡等事。然俱非真心。】
無記性也不是真心,為什麼?這裡面沒有慧,這只是捨受而已,無記性就是捨受,「十四表」裡面給諸位講過五種受,屬於捨受而已。這個捨受是非常粗的捨受,不是細的,細的捨受就是世間禪定,世間四禪八定也是捨受。無記的捨受,我們凡夫有;四禪八定的捨受,我們凡夫沒有,有,你就到四禪天、四空天去了。而有,怎麼樣?短暫的。換句話說,我們現在這個緣慮心,不緣善就緣惡,不緣惡就緣無記,總是這三個在循環,一定會緣一個。什麼時候緣無記多?熟睡的時候,睡著沒有作夢,這就緣無記。睡覺要是作夢,夢境是善是惡?是善,它還是緣善;惡,還是緣惡;善惡都不緣,它緣無記。這就是說我們現前這個妄心,二六時中,你看看,統統落在這三處,沒有辦法超越。
【但是昏住。】
所以無記是昏住之相。
【此二種名為病。】
緣慮跟無記是病。
【第二、藥者。】
第二,叫我們認識藥。
【亦有二種。一寂寂。二惺惺。】
這兩種是藥。
【寂寂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。惺惺。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。此二種名為藥。】
換句話說,修行人毛病非常多,但是可以把它歸為兩大類。這兩類,一類就是緣慮,一類就是無記。通常我們把緣慮說之為掉舉,掉舉就是緣慮,心七上八下,控制不住,到處攀緣。再不然,毛病就是昏沉,精神提不起來,念佛念一念,瞌睡就來了,他的心倒不亂跑,打瞌睡。這是兩種大毛病。這兩種藥,『寂寂』,心清淨了,一切善惡境界等事都不緣,所以它是個藥。『惺惺』,惺惺是精神提得起來,一切境界歷歷分明,不生昏住無記。第三講對治,要用這個藥治前面的病:
【第三、對治者。以寂寂治緣慮。以惺惺治昏住。用此二藥。對破二病。故名對治。】
這是講一念清淨的時候,還要注意到對治,我們現在沒有得到一念相應的時候,也有這個毛病。我們這個毛病,給諸位說,是粗相,證得一念相應之後還有細相。如果要是統統都沒有了,菩薩為什麼還要分四十一個等級?換句話說,到等覺菩薩還要不要用這個藥?還是要用,為什麼?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;換句話說,他還是有病,他還要用藥來對治。用什麼藥?還是『寂寂』、『惺惺』。這個辦法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要用,都離不開,我們不要把它看輕,我們要把它學會。當我們心亂想的時候,我們就要用定來對治;當我們心昏沉的時候,我們用觀,惺惺就是觀照,用觀把精神提起來,來對治它。
小註說,「良醫因病立藥,亦復因之設方,病有虛實之因,藥有補瀉之力,昏住失於實,以惺惺瀉之,緣慮失於勞,以寂寂補之。天台云:止乃伏結之初門」。伏是降伏,結就是結使,就是煩惱,「止」就是這個地方講的「寂寂」,這是降伏煩惱的初門。「觀為斷惑之正要」,觀就是惺惺,是破除迷惑,正法,也是最重要之法。「止乃愛養心識之善資,觀為策發神解之妙術」,它不但能斷煩惱,能夠斷惑,而且止(就是寂寂)它還有養心的作用,是心識最好的滋養品,資糧;觀能夠叫你開悟,能夠策發神解、妙悟,有這兩樁大利益。「大哉醫王,可謂神聖工巧矣」。這段裡面諸位仔細看,不但是修行的妙法,你要是看懂了,它是世間人養生的妙術。
世間人不學佛的,哪個不講養生?人都怕死,都想養生。養生的妙訣,用什麼方法養生?用止觀,用定慧。諸位要曉得,身體之健康最重要是心,先要叫心理健康。所以說養心第一,心健康,身一定健康;心不健康,身再健康都很脆弱。養心要用什麼?寂,你心地清淨,你就健康、就長壽。你心裡面要是妄念多,這是不懂得養心的方法,也不懂得養生。妄念多,勞,失之於勞,這是心裡面疲勞了。心疲勞,身體支持不了;身體疲勞,心清淨,不算勞,能支持得了。從前叢林裡面出家人一天到晚做工,身體勞,心不勞,心裡面沒有念頭,所以他的工作雖然很重、很多,他很自在、很輕鬆,他不感覺得勞苦,為什麼?心清淨。你看看,有一些讀書的大學生,大學裡面找用功的,不用功的那他心不疲勞,真用功的,他也不做事情,你看他那種疲倦之相。他怎麼疲倦的?心疲倦,思慮太多,讀書就打妄想,一門功課是一個妄想,十門功課就十個妄想,天天在打妄想,天天在緣慮,他怎麼不勞?身心疲勞。這是不懂得養生之道。這是講對治,這個方法雖然是見道的人他用,我們沒有見道的人也用得著。甚至於不學佛的人都用得著,不學佛的人用它來養生,用它來求長壽。
【第四、過生者。謂寂寂久。生昏住。惺惺久。生緣慮。因藥發病。故曰過生。】
這就說明藥也是毛病,並不是說藥就好,藥要用得分量很恰當這就好;過了頭,麻煩來了。過了頭怎麼樣?過了頭又出毛病。『寂寂』這是修定,心裡面不攀緣,把緣慮、無記都離掉,心定了。定久了怎麼樣?定久了昏沉,這都是說功夫不到家,定久了昏沉,落到無記裡面去了。所以定跟無記的樣子很像。這時候怎麼辦?再用「惺惺」來對治。如果無記心重的話,你用惺惺去對治。惺惺對治久了,怕又引起妄念,又出毛病了,毛病一出,趕緊要用「寂寂」去對治它。這是說『因藥發病,故曰過生』,這也是應當要曉得的。小註講,「圓修之人,須知破過」,過生之後,你要懂得把它怎樣破掉。「有能破不如所破者」,病是所破,藥是能破。「服寂惺之藥,能治昏妄之病是也」,這是有能破不如所破的。「有能破如所破者,寂寂久生昏住,惺惺久生緣慮是也。始則豈非能破,今則翻成所破矣。」原來藥是破病的,現在久了之後很不幸,藥又變成病,又變成所破。可見得藥互為能所來對治。這些方法都要懂,隨時自己要曉得調理。這種調理的方法,就是禪家所講的調心的方法,不叫心昏沉,不叫心緣慮,要叫心二六時中保持著寂寂惺惺。
【第五識是非者。】
第五,我們要認識什麼是「是」、什麼是「非」。
【寂寂不惺惺。此乃昏住。】
這是昏住之相,換句話說,這裡給我們說出來,什麼叫做昏住,昏沉,住在昏沉上,裡面沒有惺惺。我們還是舉例子來說好,我們拿念佛來講,念佛,放下萬緣就是寂,提起佛號就是惺惺。如果我們萬緣都放下,沒有佛號,你仔細去觀察觀察,也錯了。
【惺惺不寂寂。此乃緣慮。】
惺惺,譬如六字佛號念得清清楚楚,心不定,還是有雜念妄想隨著佛號生起來,一面在念佛號,一面在打妄想,這也不是念佛三昧,也不是一心,這叫不一心,它也是毛病,是錯誤。
【惺惺不寂寂,此乃非但緣慮。亦乃入昏而住。】
這是把過失說出來。
【亦寂寂亦惺惺。非唯歷歷。兼復寂寂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。】
這四句是「是」;前面講的是「非」,錯誤。這就對了,必須惺惺寂寂是同時的,『亦寂寂亦惺惺』。不但境界清清楚楚、歷歷分明,同時寂寂,沒有妄念,心地清淨,這是還源之妙性,這才叫返本還源。本來我們這個心,他把源比作心,本來心是往外面跑,像水往外面流,現在叫你回過頭來,還源,返妄歸真,真就是妙性。
【此四句者。前三句非。後一句是。故云識是非。】
我們這本書裡面,諸位仔細去看,它圈個圈,圈在旁邊的是句點;圈在文字當中的,就是現在用的逗點,不是一句;圈在旁邊的,這是句點,這是一句。你仔細看,你就看到前面三句是病。後面一句,就是「亦寂寂亦惺惺」這個地方起,到「此乃還源之妙性也」,我們這裡看是四句,它是一個句子,那四句是逗點,是一個完整的句子。總共前面是『四句』,前面『三句』是『非』,末後這一句,就是「亦寂寂亦惺惺」到「此乃還源之妙性也」,這一句是『是』,所以叫我們辨別『是非』。小註說,「前三句或是執藥以成病,或是藥病不主對」,就是藥跟病不對症。怎麼不對症?緣慮心現前,你要是用惺惺去對治,那好了,加倍的緣慮;無記這個病,昏沉這個病現前,你再用寂寂,那就呼呼睡大覺了,你怎麼能成功?這就叫不對症,藥不對症成了毛病,「故生過患」。「惟第四句因病服藥,藥效則病痊,既元神充實,亦體用不孤,故稱為還源之妙性也。」這是在功夫裡面得認識的,哪個功夫上道、哪個功夫不上道,哪樣用功得力、哪樣用功不得力。非,不得力;是,就得力,功夫得力。
【第六、正助者。以惺惺為正。以寂寂為助。此之二事。體不相離。】
我們看小註裡面,正助體修,要看根性,也不是一概而論的,小註裡頭就有說明。「論此二法,謂體則俱體」,兩個都可以做體,換句話說,惺惺可以做寂寂之體,寂寂也可以做惺惺之體,互為體用。「用則俱用」,寂寂是體,惺惺就是用;惺惺是體,寂寂就是用。「約相須而言也」,彼此互相相輔相成。底下再分別來討論,「若約動靜論體用者,豈不以寂為體而惺為用乎」,這就是從動靜上說,靜是體,動是用。靜是體,當然是以寂為體,以惺為用。這是就動靜上說的。
下面舉個比喻說,「譬如空之與日,十方世界同一明照,當爾之時,空不異日,日不異空,非體用之必俱乎,然而虛空則靜,日光則動,豈不以空為體,而日為用乎」。這段說明從動靜上看,必然是以靜為體,以動為用。所以我們常常講,清淨心是體,這都是講動靜,般若智是用。止觀裡面講,止是體,觀是用,這是就定上說的,戒定慧,就定上說的,定是體,慧是用。如果要從靈知上說,就是靈明覺知,底下說,「第以一念靈知」,這是再就一念靈知上來講,就是惺惺為正,寂為用。這怎麼說法?譬如我們學佛,佛是什麼?佛是智、是覺,佛是智,當然我們是以開智慧為第一目標,並不是得定就完了,學佛這是要懂得的。學佛就是學智慧,佛教就是智慧的教育,佛法就是智慧的方法,戒定慧是以智為主,終極的目標,它是體,它是主。怎麼樣才能叫智慧開?要定,定就是用,定是達到開慧的目的,所以是「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」。這樣說起來,惺惺是主,寂寂是用。這就是說明你從哪個觀點去看,你要是以定為主,寂寂幫助你得定;以慧為主,寂寂能夠幫助你開慧,惺惺能夠幫助你得定。
要說體,兩個都可以說體;要說用,兩個都可以說用。我們修行過程最後的目標是在智,所以他這裡是以惺惺為主,道理在此地。但是在我們過程當中,我們智沒有開是先求定,定得到之後才求慧。這是圓教,講最後的目標,不講當中的目標。講最後的目標當然是惺惺為主,而不是以寂為主,我們要懂這個意思。可是在我們現在學佛來講,尤其念佛的同修來講,我們是要以一心不亂為主,我們眼前要求這個。求一心不亂,這是禪定,那就一定是寂寂為主,惺惺為用,大家要明瞭這個道理。你只要用得恰當,藥到病除,才能有成就;用錯了,不能成就。我們現在在那裡求一心不亂,好了,你以惺惺為主,寂寂為用,這是顛倒,你一心怎麼能求得到?求一心不亂正是要寂寂為主,放下萬緣為主,去掉前面五種念為主,才能夠得一心。「至於下簡偏圓中,論三德則又以法身為體,般若為用」。可見得體與用是不一定的,看你求哪一個,哪一個是體,用其餘的來幫助、成就你所求的。看看底下的譬喻:
【猶如病者。因杖而行。以行為正。以杖為助。夫病者欲行。必先取杖。然後方行。】
這個比喻很容易懂得,這個比喻就說明正與助。一個害病的人,身體很弱、很虛,他要走路一定要拄個拐杖,幫助他行路。拄個拐杖行路,行路是主、是正,拐杖是幫助他行路的。這就叫我們從比喻當中認識賓主、認識正助。常言說「正助雙修」,只有正行而沒有助修很難成就,你要想功德圓滿、要想成就,一定要正助雙修。
【修心之人。亦復如是。必先息緣慮。令心寂寂。次當惺惺。不致昏沉。令心歷歷。歷歷寂寂。二名一體。更不異時。】
『修心之人』可以說是統指學佛之人,佛法是心法,如果要不修心,那就成外道,外道是心外有法。佛法裡面講萬法唯心,所以我們修是以心為主。大經上常講,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」,一切那些境界上的虛妄相,說實在話,知道不知道,沒有什麼大了不起的事情,為什麼?那是枝枝葉葉。好比一棵樹一樣,世界森羅萬象是樹葉,你要一個一個去數,麻煩透了;心是什麼?心是根本,根本要是得到,樹葉不要數了,為什麼?全都是你的,得到根本之後,枝枝葉葉自然就明瞭。你在根本上求,那是善學的;不善學的,在枝葉上尋求。唯識法相就是在枝葉上尋求。所以古德有個比喻「入海算沙」,那是相當的苦,是個笨辦法。有沒有好處?有好處。淺,一入進去就懂得,理不深,事實都擺在面前,很容易懂。
但是給諸位說,非常的繁雜,並不是它故意繁雜,是宇宙之間事理本來就複雜。「十四表」裡頭還沒講到,到最後一個表才講。本來複雜,所以你要想簡化,簡化不了,枝葉上就是那麼繁。根本簡單,根本就一枝,根本簡單。根本上你想要叫它複雜,它也沒辦法複雜,它就是那麼單純,就是那麼簡單。所以性宗是從根本上著手,尤其我們中國的禪宗,把枝枝葉葉一掃而光,統統不要,就單刀直入,在根本上求。根本上一悟,枝葉一看就明瞭,不看,人家一說你也明瞭。正如同六祖大師悟了以後,人家是在根本上求的,大徹大悟,一切經典裡面的語言文字是枝葉,他不需要讀,他也不需要看,你給他說,他一聽他就懂得。他比你知道得清楚,你迷惑,他清楚。為什麼?人家心清淨。所以這裡一談到修行,首先告訴我們修心,清淨心,清淨心是我們的真心,是我們的本來心。
『修心之人,亦復如是』,也要懂得什麼叫正、什麼叫助。必須『先息緣慮』,這就是常說的攀緣心、妄想心、執著心、分別心,要離開,要把它息掉,息掉之後心就清淨,心清淨就生光明。如果生不起光明,你就用觀的方法把光明引發出來,觀是幫助你生光明的。我們念佛就是如此,六字洪名,字字分明、清清楚楚,這就是引發你的智慧,放下萬緣這是定,一心不亂,這是定慧等持、寂照雙融的一種修法。萬不可以輕視,念佛是老太婆的事情,好像我修念佛法門不夠面子,人家有大智慧,修禪、修唯識、修密,我在老太婆這一類,好像很不光榮、沒面子。實際上大錯特錯,他不曉得念佛法門是上上禪、楞嚴大定,為什麼?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沒有出入。其他的定有出有入,入的時候有定的境界,出的時候就散亂。念佛人是行住坐臥二六時中心清淨,萬緣放下,佛號不斷,一天十萬聲佛號。佛號就是修慧,就是『惺惺』,放下萬緣就是『寂寂』,你看這個法門,了不起!怎麼能看作是老太婆的宗教?怎麼能輕看它?
這樣才能保持著既不昏沉,又叫心清清楚楚。『歷歷寂寂,二名一體,更不異時』,是同時的,定慧等運、定慧同時,不是先修定再修慧,不是的,同時的。雖是同時,哪個是主、哪個是賓要分清楚,哪個是正、哪個是助要分清楚,這樣的功夫才能夠上道。小註說,「心體本寂」,這句話很重要,真心理體本來是寂滅相。「因緣慮而生勞」,毛病就出在這個地方,因為妄想執著分別太疲勞,把清淨寂滅相失掉了。這個失掉還是毛病,只是看不到,清淨寂滅相看不到,並沒有失掉。不失說失,經裡面常常講失掉,不是真正失掉,就是你迷了,看不到。「性理本明」,這句話很重要,真性理體本來是光明的,本來是歷歷的,這就是講的般若智慧。般若智慧它的作用究竟有多麼大?給諸位說,整個的宇宙人生、十法界依正莊嚴,沒有一法你不知道,你有一法不知道,你就不明。換句話說,宇宙之間一切道理、一切的現象、一切的因果、一切的事理,我們本來都是明白的。經上說,他方世界下了多少滴毛毛雨,佛在此地如如不動都清楚。佛的神通真大!殊不知道是我們的本能,個個都有這個能力。
這個能力怎麼失掉?「緣昏住而生睡」,睡著了,你枕頭邊上的東西,人家把你偷去,你也不曉得。隔得很近,為什麼不曉得?睡著了。清醒的時候,你眼睛照顧到的地方,人家要拿你的東西都拿不去。現在就是我們真如本性在睡大覺,有什麼辦法!所以宇宙間什麼事情都不知道。我們頭上幾根頭髮不曉得,幾根眉毛不知道,還談什麼?還談什麼他方世界下了幾滴毛毛雨?所以要曉得,所謂神通,神是神奇,通就是通達,一切明瞭,這是我們自己的本能,本來有的能力,一切眾生個個具足,沒有說哪個人有欠缺的。這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脫我們統統具足。學佛學什麼?就是把我們的本能、我們本有的智慧、本有的清淨心恢復過來而已。一旦恢復,大經上說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,沒有一法是你新得到的,統統是你本有的。你恢復了本能,不是你新得到的。過去沒有,我現在得到,不是,本有的,所以是沒有新得的,《心經》裡面才說「無智亦無得」。統統是本有的,你得個什麼?哪一樁是得到的?現在我們本有的喪失了。
諸位要是懂得這個道理,你修行的重點就能掌握得住。你要是個聰明人,是個伶俐漢,枝葉不要去理會,在根本上找,根本上求。根本上求什麼?就是求清淨心。因為你在枝葉上找,障礙了清淨心。這就是教下跟禪宗入手的方法完全不一樣,禪宗是根本,所以一入門,不准你聽經,不准你看經。為什麼?你聽經、看經增加妄想,增長分別執著,那是毛病,統統不要。就修什麼?修清淨心,叫你參話頭,叫你念佛。念佛裡頭也有參究的,參念佛是誰,棲霞山的雲谷大師就是用這個方法,就是修清淨心。教下是怎麼回事情?教下是接中下根性。你一下叫他修心,他不服氣,他認為你沒有什麼了不起,你大概自己沒有學問,你一竅不通,教我這麼一個辦法,叫我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,你根本就沒有佛法,你什麼道理都不懂,你用這個笨法子教給我,算了,我還是找別人去學。教下就接這樣的人,這樣的人不是上上慧,是半吊子。
古德常說,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」。上上根的人,你跟他一說,這個道理他就明白,他不問,他就照這個做,老老實實他去做,他很快就能夠開悟。下愚之人也好辦,參禪都夠資格,為什麼?他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你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,很乖,很聽話。我在受戒的時候,戒和尚道源法師跟我們講了一個公案。他說民國初年的時候,有個廟裡面有個香燈師,非常老實,人家跟他開玩笑,六月天,熱天,「香燈師,去晒蠟燭」,叫他晒蠟燭,他就真聽話,把蠟燭統統搬到外面去晒,一晒蠟燭都化掉,化掉沒有辦法,找到方丈和尚。方丈和尚一看這情形也不罵他,「算了,你不要搞香燈了,你到育王寺去拜舍利,拜釋迦牟尼佛舍利,一天三千拜」。他就乖乖老老實實一天三千拜,拜了三年,開悟了。寫了一首偈子給老和尚看,他原來不認識字。以後不但教理通達,文字好,詩詞也寫得好,無師自通。從哪裡通的?清淨心裡頭通的。
下愚容易,我們不要看不起下愚之人。自以為了不起正是半吊子,高不成低不就;換句話說,最難教就是這個人,說他不懂,懂的還滿多,說他懂,他一竅不通。這個病就在此地。由此可知,教下的祖師不容易,真是苦口婆心,把這些半吊子一個個喚醒,好難,好難!用盡了苦心。前面也給諸位說過,禪宗開悟之後,再看經、再聽講,不是他永遠不看經、不聽講。這就是什麼?寂寂之後再求歷歷,先『令心寂寂,次當惺惺』,就是這個辦法。教下的方法就顛倒,先用惺惺,後令寂寂,先把這些理事都給你講明白,你相信了,相信,叫你修定,叫你修清淨心。結果的目的是一樣的、是相同的,方法手段不一樣、不相同。畢竟上智的人少,有幾個那麼聽話的?下愚的人也不多,兩頭都是佔絕少數,大多數都是個半吊子,中人根性。中人根性要不聞法、要不明理,他心靜不下來,他的信心不能生,沒有信心怎麼能修行!所以對於中等人,一定要先求解,這就是說,遇到佛法之後,他一定要求正解,正確的理解,理解之後才生信心。
如果沒有理解就信,給諸位說,那叫迷信。為什麼?對於佛法的道理一竅不懂、不知,不知就是迷,迷,你要信佛,那不是迷信?迷信,給諸位說,是少而非多,過失很多,容易走錯路,容易退失道心,容易毀謗佛法。無論是有意的、無意的,毀謗佛法,破壞佛法,起因都是由於迷信。如果是正信,絕不做這個事情,絕不做破法的因緣。所以迷信過失多,好處少。哪種人迷信有好處?下愚之人,他迷信,他有好處,他只修善,他不敢造惡,造惡,惡有惡報,他害怕,他不造惡。中人以上的,他不解理,他不相信,不但善惡果報他不相信,佛所制定的戒律他還是懷疑,他也不相信,自以為聰明。所以,解了理之後這才相信,信了以後這才起修,這個是行。這是教下的途徑,也就是教下入門修學的過程,跟禪宗不一樣。在我們現前環境裡面,有不少人嚮往禪宗,你要把《禪宗集》讀了之後,你就曉得我夠不夠資格參禪,夠不夠資格自己明白,心裡有條件。
心裡面在日常生活當中定的時間多,沒有什麼妄想、沒有什麼妄念,對境界沒有什麼分別,這種人是學禪的材料。要是一般人看到這個人很聰明、很伶俐、腦子很活潑,不是參禪的材料,他是學教的材料。得法都有成就,不得法,這個材料就糟蹋掉了,不是參禪的叫他參禪,他怎麼會有成就?不是學教的,你叫他去研究教,他不能成就。學哪個法門都是過去生中,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在那裡修行,帶著有過去生中的習氣。你過去生中是個講經說法的法師,你現在再來,教一看就通了,你就說得很好;過去世是個參禪的,現在遇到宗門一接引,你就能得定,叫你去研究教就顯得很呆、很笨,不得其門而入,學幾十年也講不好;前生是大法師,這一生叫他參禪,他入不了定,他定不下來。所以都有前因後果,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,世法都有前因後果,修行也不例外。
我們念小註,小註這幾行很有道理,這兩句是重心,「心體本寂」,「性理本明」,這一定要記住,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綱本。換句話說,因為有這兩句,人人都可以成佛,這是成佛的本錢,本來如是,我們現在不過就是排除障礙而已。「今欲復之勞擾,非寂寂以無功」,現在心體本寂,我們因為緣慮而勞累了、疲勞了,把寂靜失掉,現在一定要用寂寂這個方法才能夠恢復。「昏睡,非惺惺而不力」,性理本明,緣昏住而生睡,現在我們想恢復我們的般若智慧,那怎麼辦?一定要用惺惺的方法。「二者相須,缺一不可」,這兩個方法要相輔相成,要在適當的時候用得很恰當。「第用有先後,治有開除」,適當的時候,適當的用法,會很得力,成就你的定慧。
「今論初入定門」,這是說此地告訴誰的?告訴我們初學的人,一念相應這是定境剛剛現前,初入定門。「必捐塵勞為始」,初入定門是哪個先?定先,所以要息緣慮為先。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的也跟這個一樣,也是要以一心不亂為先,就是要以寂寂為先。「故須以息緣慮為先也」,你要想把煩惱塵勞斷掉,先要息緣慮心,就是妄想心、攀緣心、執著心、分別心,要在境界裡頭把它除掉,才能夠得到清淨,才能夠得到一心不亂。給諸位說,一得到一心不亂,哪個是你家?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的家;什麼是你財產?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都是我的財產,就不一樣了,一切都得到,再不執著了。怎麼說一切都得到?統是你清淨心中所現之法,十法界依正莊嚴、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、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,全是你自己心裡變現之物,不是心外有的,統統是你自己心性當中所顯之物,你看多麼自在。下課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