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士全书 悟道法师主讲 (第二十八集) 2018/11/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:WD19-025-0028
《安士全书.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》卷上。尊敬的诸位法师,诸位老师,诸位同学,大家晚上好。阿弥陀佛!请大家翻开经本,我们从六十二页第六行从下面大字,「周时田百亩」这里看起,从这一段看起。我先将这段文念一遍:
按【周时田百亩。止当今时二十二亩。此二十二亩之所入。上农夫可食九人。夫古人每食。必至斗米。一人终岁之粮。约今时七十余石。九人当有六百几十石。是每亩可收米三十石也。余幼时所见闻。吾乡尚见每亩收脱粟三四石者。自康熙癸亥年后。凡从前收三石外者。皆不及三石之数矣。非五谷歉收之验何。】
这段就是再给我们分析前面「五谷渐歉收」,举出这些实际上的例子来给我们证明,证明人福报愈来愈轻、愈来愈薄,福薄。我们这个七宝渐渐隐没,这些金银珠宝就愈来愈少,隐没就好像隐藏起来就没有了。这一段给我们讲这五谷歉收的一个证明,就是我们现在讲粮食缺乏,在地球上,我们的确面临缺乏粮食的危机。此地讲的是康熙那个时代,康熙离我们现在三百多年了,三百多年前就很明显粮食歉收;到我们三百多年后,那更是缺乏粮食。粮荒这个情况,此地在当时就给我们举出很多证明。
这里从周朝开始给我们举出这些粮食收成的数量,周时田百亩,就是周朝时代一百亩地,『止当今时二十二亩』,今时就是康熙那个时代,三百年多前,三百多年前二十二亩等于周朝时代一百亩,每个时代计量土地面积计算法有不同,这是一个比例。所以清朝康熙那个时候,『二十二亩之所入』,就是所收入的粮食,『上农夫可食九人』,可以让九个人吃。为什么?在我们现在人看起来,怎么那么能吃!
下面给我们讲,『夫古人每食必至斗米』,吃一餐饭要吃一斗米,我们现在人是吃不下的。为什么?因为前面也给我们讲,古时候的人身材高大,高大当然他的食量比例上讲也就大。我们现代人身材矮小,食量也就少。所以古人吃一餐饭要吃一斗米。十斗米就是一石,换算现在就是一斗才六点七九五公斤,一斗大概六点七九五公斤,如果十斗就一石,就是六十七公斤九百五十公克。古时候用斗去量这个米,所以这是容量,容量器。
我们再看下面,「必至斗米」,『一人终岁之粮,约今时七十余石』。就是古人每餐都要吃一斗米,一个人吃一年的粮食,大概清朝那个时代是要吃七十余石,也就是说一年要吃七百多斗。『九人当有六百几十石』,就是七十乘以九就是六百多,「六百几十石」。『是每亩可收米三十石也』,就是每亩田,一季可以收到的稻米有三十石这样的数量。『余幼时所见闻,吾乡尚见每亩收脱粟三、四石者』,就是周安士居士,他小时候所看到的,他们乡村里面他还看到每亩田收脱粟(就是米糠都打掉了),脱粟的这有三、四石,一亩田可以收三、四石。
『自康熙癸亥年后』,「康熙癸亥」就是康熙二十二年,公元一六八三年,从那个时候往后。『凡从前收三石外者,皆不及三石之数矣。』他说小时候他在乡村,看到每亩田每一季收割都有三、四石,而且脱粟的,就是说打成米的有三、四石。现在讲公元大家就比较清楚,我们今年是二O一八年,那是一六八三年,康熙二十二年。从一六八三年以后,凡是从前收三石外者,就是以前收的米,每一季都超过三石那些农田,到康熙二十二年之后都收不到三石了。就同样那个面积,收成就减少,这个减少也是很可怕的,减少相当之多。所以这里给我们讲,『非五谷歉收之验何』,当时周安士居士说那个时候五谷已经歉收了,他小时候跟他成年的时候,收成就减少很多了。我们想一想,在大清王朝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这三朝算是太平盛世,你看太平盛世这个粮食都不断在减少,何况遇到乱世?所以过去常常有些时期都闹饥荒,没得吃,真的吃树皮、吃黄土的真的都有,这是给我们讲五谷歉收一个证明。
我们看下面的小字:
按【隆万间。】
『隆万间』是指明朝,明嘉靖甲寅三十三年,公元一五五四年,这是嘉靖那个时候,明朝嘉靖。讲到嘉靖,应该我们同修这些读过《了凡四训》、《俞净意公遇灶神记》,都很熟悉这个年代。嘉靖年间,甲寅三十三年,公元一五五四年。
按【有人修昆山荐严禅寺。】
有人发心去整修昆山,昆山就是在江苏省东南部,它接近上海市,是苏州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,现在还是属于苏州,所以讲苏州昆山。昆山,我们台湾就比较熟悉一点,因为台商在那边很多,台商在昆山非常多,它那边有个工业区,现在是属于苏州。周安士居士他是昆山人,就是苏州昆山那里的人。他讲有人发心去整修昆山荐严禅寺,那个也是古寺院了。
按【出其瓦间所塞稻束。犹唐朝故物。其穗长至尺余。计其所收。每亩必有十余石。今之稻穗。不满四寸矣。】
这是讲明朝那个时候,有人去整修昆山的荐严襌寺,整修,在屋顶上,寺庙的瓦翻起来要整修。往往那个会漏水就要重新翻过。翻那个瓦当中有发现稻束,就是一束的稻束,看起来好像唐朝那个时代的。那个稻束(稻穗)有一尺多长,一尺多长的稻穗,它那个穗长一尺多。根据穗比较长,稻米就多;穗比较短,当然就比较少,一尺多那个米就很多!照他发现那个来计算,这就是当时的一个考古学,现在都有一个考古的。当时每亩地如果照稻穗一尺多长,计算起来一亩地应该有十余石,可以收十余石的米,是唐朝那个时候一亩地可以收十几石。『今之稻穗,不满四寸矣』,「今」就是清朝康熙那个时代(三百多年前),那个稻穗都不到四寸。到我们现在可能又少一点,可能又要减少一点。这是给我们讲「五谷渐歉收」,渐就是渐渐的、慢慢的减少,一段一段时间不断的减少。
减少到我们现在,的确整个世界,现在大家网路上查这些资料都很方便的,都可以去查的。的确你计算现在全地球有多少人口,全球现在这个农作物的收成有多少,大概不难计算出来。实在讲的确有粮食短缺这个危机在,粮食短缺,而且会愈来愈减少,不会愈来愈增加,是愈来愈减少。现在农业科技发达,似乎我们还没有很明显感觉到粮食短缺,实际上如果你整个统计起来,的的确确不如以前。特别现在替代产品太多,实在讲现在做了很多人工的食品,其实那个都不是天然的,吃了都有毒的,都是化学的,那些东西可以说太多了。所以过去李炳南老居士,早年在台中莲社讲,他说现在人都是三餐服毒,就是三餐吃的都是毒。所以现在人病很多,医院是愈开愈多,医院开得很多就表示病人多,供不应求。所以有些医院都是人满为患,主要跟饮食有关系。实在讲粮食短缺,一些替代的食品一直出来,特别现在科技发达,要做一些味道很像的也不难,用化学的去做,做成跟那个味道很像的。我听说麻辣火锅现在都有用化学做的,现在吃得都有点怕怕的,毒吃了一肚子,你不病才怪!这个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也是粮食短缺的一个现象。化学的替代食品愈来愈多,我们很难吃到真正健康的饮食,包括饮水、包括空气都很难,这些我们必须要明了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:
按【古者国无十年之蓄。曰不足。无六年之蓄。曰急。汉唐盛时。尚可比昔年之不足。今则求为急。而不可得矣。非衣食艰难之验何。】
这一段跟我们讲衣食艰难,衣服饮食都愈来愈艰难,这个艰难举出古时候,像夏商周那个时候,一直到汉唐盛时。最早国家的存粮要有十年之蓄,譬如说十年都闹饥荒,都没有收成,那全国的人还可以吃十年。如果国家存粮没有十年的积蓄,『曰不足』,就不够,那是存粮,预备紧急时用的存粮。『无六年之蓄,曰急』,没有十年的存粮就叫不足,如果存粮达不到六年,就是完全没有收成,还可以吃六年。但是达不到六年,譬如说五年或者四年,存粮只能吃四、五年,不到六年,这个国家叫急,急就是很紧急了。『汉唐盛时,尚可比昔年之不足』,汉朝、唐朝那兴盛的时代,还可以比较夏商周更早古时候的不足,那个时候五、六年存粮都还有,那是盛时,那已经算不足了,因为不到十年就不足,六年叫急。
『今则求为急,而不可得矣』,现在连急都谈不上了,不到六年曰急,可能你存粮只有一二年、二三年,那都谈不上急了。有六年的存粮就算急了,现在不到六年,急都谈不上,而不可得,连急都谈不上。可能只能维持二三年,或者只有一年、一二年、二三年。我们现在吃的米,我们一般人都没有吃存粮的米,一般我们现在买的都是新鲜的,都是很新鲜的当季出产的米,没有吃到存粮,所以我们对这个概念比较不清楚。这里讲这个概念,我比较有一点概念。因为我以前当兵的时候,在部队里面都吃那个有虫的米,那个米就是存粮,战备粮。战备粮就是去年存的粮没有吃,我们就要吃去年存粮,新的米它再存进去仓库,要先吃旧的。所以我们永远吃不到新米,而且我们的饭真的煮起来都有虫。所以那个时候我们部队里面流行说「我们当兵的都是米虫」,我想一想也不无道理,因为我们吃的米都有虫,旧米它会生虫,吃那个存粮。所以国家都必须有存粮,现在的存粮情况如何我不太清楚,但是照经典的讲法,那肯定是非常不足的。
我们举出一个现代的例子,这个讲的都是清朝时代的,距离我们三百多年了,可能我们也比较不好体会。但是我们根据这个事情,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,再看我们现在,你注意去看新闻报导,只要有个灾难,一个水灾,或者地震、海啸,大家去看那个超级市场,都被抢空空的,一下子东西都没有了,要买也没有了。日用品这些一下子大家都去抢,没有了。我是从看新闻报导,好像今年日本,还有香港、台湾,台湾前一阵子还缺少卫生纸,卫生纸都买不到的。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去体会到,你看,现在还不是很全面性的灾难,一个水灾、一个地震,那些超级市场一下子东西就没了。我们想想,我们去超级市场买一些食物、一些日用品,那些统统把它搬回来了,那能用多久?有没有这里讲可以吃六年?大概没有,恐怕吃六十天都有问题。所以这个的确有危机在。
『非衣食艰难之验何』,现在衣食很艰难,因为我们现在没有遇到灾难,所以没有感觉,好像这个衣食还都不缺乏。但是如果一旦,不要说大灾难,一个小灾难就很明显能感受出来,这个也必须我们要明了,现前我们是处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。知道这些,对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有帮助,我们知道现前娑婆世界,这个末法时期的五浊恶世情况,我们认识得愈清楚,我们求生西方的愿就愈恳切了,那才会发愿去西方,知道非去不可。到西方极乐世界衣食自然,没有衣食艰难,是衣食自然。我们活在这个世间,实在讲特别现代,危机重重,我们要觉悟,觉悟了,对我们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就有很大的帮助。我们再看下面:
按【古者王公之贵。下交岩穴。卿相之尊。劳不坐乘。今者甫膺一命。便藐视知交。而皂隶牧圉。有乘轩执盖者矣。非风俗骄慢之验何。】
这一段主要是跟我们讲,现在人得一点势力,有些钱就很骄慢,骄奢、傲慢,就瞧不起人了。所以这里讲古者,古时候『王公之贵』,王公那地位很高。在古代,这个爵位公侯伯子男,做为公就很高了,再来侯、再来伯、再来子、再来男。王是封王,王爷,这是古时候王爷,古代的王爷,王公都很高的地位,这个地位很高的。上个月我们到山西大同去做法会,同修招待我去看明朝的王爷府,那很大,仅次于北京的故宫,那个比例差不多,王爷府很大。这个地方,周安士他是清朝康熙那个时代的人,明清时代的人,他讲『古者』,「古」当然是清朝以前,清朝以前至少是汉唐,再早就是夏商周了,这个都是古者。愈古代的人愈谦卑,做皇帝、做王公没有那个架子,现在讲架子,不摆架子。所以王公之贵,他的地位那么高贵,『下交岩穴』,他可以跟住在岩穴的人交往,「岩穴」就是山洞、洞穴,住在洞穴里面。住在洞穴里面有的是很没有钱的,连搭个茅蓬能力都没有,找个山洞住,住在这个山洞岩穴里面,那可以说很低贱。你看王公都可以跟住在岩穴的人来交往,做朋友交往,没有嫌弃他们。
『卿相之尊,劳不坐乘』,「卿」是宰相,你看实在讲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这是非常尊贵。「劳不坐乘」,他不坐车,不坐乘,就是车乘,他都可以用走路的。『今者甫膺一命』,「今」就是周安士那个时代,三百多年前,那个时候民风已经不如古代。那个时候不要说做到「王公之贵、卿相之尊」,就是做一个官,一个芝麻小官那就架子摆得很大了。这里讲甫膺一命,接受上面的上司一个命令,就威风凛凛。『便藐视知交』,平常跟他知交的人他就瞧不起,「藐视」就是瞧不起,以前跟他知交的他都瞧不起,目中无人。
『而皂隶牧圉』,「皂隶」就是他出门的阵仗,那是很气派的,非常气派,现在讲很气派的,你看一出门衙役很多。皂隶牧圉就是坐马,「牧圉」就是古代养马的地方,坐车、坐马,下面大家前呼后拥,一大堆人大阵仗。『有乘轩执盖者矣』,「乘轩」就是古时候大夫坐的车。执伞盖,出门有人执伞盖,坐这个马车还有伞盖,走路还有人执这个盖,这个很风光的,这个排场很大的。就是觉得上面一个命令,他就不得了,排场就很大了,很多人车都坐很好的,乘轩执盖,轩就是车。像我们现在讲Benz不够看,现在讲要凯迪拉克什么的,这些都是古时候讲的乘轩执盖。现在讲高级进口车,高级进口车它有分档次的,最高档的,这个都是属于风俗骄慢,这个风俗就不好。现在看一看,的确风俗骄慢,在社会上我们也都看得到,所以现在的风俗都是愈来愈骄慢,骄奢、傲慢。我们再看下面:
按【古者高僧见天子不名。诏书必称师。唐太宗叙三藏圣教。极意钦崇。玄奘法师示寂。高宗告左右曰。朕失国宝矣。辍朝五日(见《高僧传》)。中宗景龙二年。敕高安令崔思亮。迎僧伽大师至京。帝及百僚。皆称弟子。】
好,我们先看到这段。这段就是给我们讲古时候皇帝、大臣,对佛教出家人的尊敬,也就是恭敬三宝,古代皇帝恭敬三宝。皇帝是一国最大的,他恭敬三宝,当然下面的文武百官、社会大众自然就带动了,大家对三宝都知道要恭敬,上面就是他带头的。所以古时候『高僧见天子』,「天子」就是皇帝,『不名』,不称自己的法名。『诏书』就是皇帝下圣旨,皇帝下圣旨给高僧『必称师』,对这个高僧尊称他老师,师就是老师。不会给他讲某某某,这个很不尊敬,圣旨都写师,尊称,古代是这样的。古代,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知道,佛法能够在中国这么兴盛,主要是皇帝都当护法,皇帝都学佛,都是虔诚的三宝弟子,当然文武百官、社会大众,没有不尊敬三宝的。佛法在中国从汉朝正式传入之后,历朝历代都很兴旺,到民国成立之后就衰,大家不知道要恭敬三宝了。
唐太宗,大家都很熟悉,贞观之治。贞观,公元六二七年到六四九年,这段时间二十几年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,他执政的期间真的是太平盛世,所以这是有名的贞观之治。这个贞观之治也享誉国际,当时外国都非常仰慕唐朝,办的政治办得这么好。所以外国人称唐太宗叫天可汗,大家非常尊敬,都向往到唐朝来学习,大唐国。所以现在外国,有很多中国人的街道都叫唐人街,这个唐人街就是这么来的。中国城、唐人街,等于是说把唐代表中国,讲到中国,唐朝它是个代表,就是贞观之治它是个代表,所以我们现在叫唐人街,这是外国人讲的,中国城、唐人街。我们澳洲也有唐人街,澳洲好像布里斯本也有唐人街。主要是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,政治办得好。
『唐太宗叙三藏圣教』,「叙」是叙述,作序文。『极意钦崇』,「极」就是非常钦佩推崇佛教,所以唐太宗在唐朝是佛门的大护法。在唐朝那个时代,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佛法的很多,特别日本、韩国、越南,都这个时候来。你现在到日本去看、到韩国去看,都是唐朝的,唐朝时代的寺庙京都最多了,京都我去昭提寺。唐昭提寺律宗的道场,华严宗的道场、禅宗的道场、天台宗的道场、净土宗的道场、密宗的道场,还有小乘两个宗,这些现在日本它保留得很完整,这些资料我们都可以去考察的。那个建筑也都是唐风,都是唐朝的建筑,日本的寺庙就是唐朝的建筑,你要看唐朝以前什么建筑,到日本去看,到处都是。所以那个时候唐朝唐太宗政治办得好,又是三宝弟子,虔诚的佛教徒,护持佛法,所以外国的法师到中国来留学的特别多。那个时候都是外国人来留学,就像我们现在中国人到美国、到英国去留学,到澳洲来留学,那个时候是外国人来中国来留学。
『玄奘法师示寂』,玄奘法师也很有名,我们佛门弟子应该大家都很熟悉,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,在传记里面讲《大唐西域记》,《高僧传》这些里面都有记载《大唐西域记》,他往西北走,往印度去取经。玄奘法师在历史上,等于是我们中国法师到印度留学的一个代表人物。实际上当然去印度留学不止玄奘法师,很多,我知道的还有一个叫义净法师,但是名气没有玄奘法师这么大。还有很多很多法师去印度留学的,有很多也是死在半途当中,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,到印度取经,的确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去取经的,那个没有很大的毅力、勇气、大愿力,实在讲是办不到的。因此玄奘法师,后来有人给他写成小说,写成《西游记》,《西游记》这编一个小说出来。
我小时候也是看这个漫画,以前看漫画书很有趣的,小时候很喜欢看。小时候也没有钱,实在讲那个漫画书我们也买不起,要去租,租也没钱。是我妈妈她卖菜,又再出租小说,叫我去看店,没有人来租,全部我自己看,看得可多了。看那个店,小时候要帮忙看店,人家来租,那就拿书给人家,那登记一下,收个押金。然后没有人来,全部是我在看,所以《封神榜》、《七侠五义》、《小五义》那些,我看的漫画书看得可多了。所以玄奘法师就很有名,所以后来写成小说了,实际上正史的记载都在《唐书》,在佛门《高僧传》,这是正史的记载。
「玄奘法师示寂」,『高宗告左右曰』,唐高宗,玄奘大师往生那个时候,是到唐朝高宗的那个时代,示寂就是他往生,唐高宗就告诉左右说『朕失国宝矣』!你看以前皇帝对佛教的高僧,不只国师,称国宝,国宝比国师又更高了。你看国宝,国家的宝贝失去了,当然非常惋惜,非常伤心,所以『辍朝五日』。「辍」就是停止,没有心情料理朝政,丧失国宝,所以放假五天追思,我们现在讲追思。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唐朝那时候皇帝对这些高僧,他敬重的程度到什么样。下面小字讲:『见《高僧传》』,这个我们可以去看《高僧传》,都有记载。
『中宗景龙二年』,中宗就是唐朝「中宗景龙」,公元七O八年,『敕高安令』,「高安」是一个地名,是在江西省宜春高安县,令就是县令,县令叫做『崔思亮』,姓崔,名叫思亮,那个时候高安县的县令,就是我们现在讲县长,「崔思亮」。『迎僧伽大师至京』,也是迎请高僧到京城,迎请僧伽大师到京城。『帝及百僚,皆称弟子』,「帝」就是中宗皇帝,「百僚」就是文武百官,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僧迦大师,到京城来弘法。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都称是僧迦大师的弟子,弟子就是学生,他是老师。古时候称老师不简单,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,称老师那都非常尊重。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,第一是父母,第二就是老师,所以老师跟父母他们等于是平等。这也就是说非常的尊重,最尊重之礼。
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去看《金汤编》,这个小字讲:
按【出《金汤编》及《统纪》。】
佛法『《金汤编》』记载历朝历代高僧大德,每个时代这些皇帝、大臣、长者的护法这些事蹟,护持佛法固若金汤。所以用这个来比喻,他们护持佛法的一个坚定,好像固若金汤一样,所以称为《金汤编》。『以及《统纪》』,就是《历史感应统纪》,《历史感应统纪》印光祖师提倡,二十五史,这个都是历史感应的,二十五史,特别印光祖师提倡整理这本书,编这本书。所以近代也有,民国初年徐子敬居士,印光祖师请他编这个书,他的文笔好,把历史感应的事蹟给它都节录出来,编成一本《历史感应统纪》,我们图书馆应该这书都有,资料都可以从这些《历史感应统纪》去查的,所以出自《金汤编》及《统纪》。下面讲:
按【高宗显庆元年。敕天下僧尼。有犯国法者。以僧律治之。不得与民同科(出《唐书》)。】
唐『高宗显庆元年』,『敕』就是颁布行政命令,等于说我们现在的立法,『天下僧尼』就是出家人,出家男众女众『有犯国法者』,如果有违犯国法『以僧律治之』,僧律就是戒律,以佛教的戒律来处治。『不得与民同科』,不能跟一般在家人,一般社会大众用同样的法律来处罚,这是出自于《唐书》。《唐书》有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,《新唐书》是北宋欧阳修等人编的,称为《新唐书》。北宋欧阳修这些人在整理《唐书》,唐朝那个时代的记事这些书籍,之前记载的《唐书》就称为《旧唐书》,北宋欧阳修还没有作《新唐书》之前,统统称为《唐书》。现在我们有看到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,是从北宋欧阳修他们修《新唐书》之后,才有这种之前的叫《旧唐书》,北宋后来编的叫《新唐书》。那在二十五史里面,资料我们都可以查的,二十五史。以上讲唐朝时代,从唐太宗。
下面讲宋朝,宋真宗,宋朝真宗皇帝:
按【宋真宗朝。诏天下避志公禅师之讳。止称宝公。】
『宋真宗朝』,宋朝真宗皇帝这一朝诏天下,诏就是诏书、圣旨,下圣旨诏告天下,『避志公禅师之讳』,所以『止称宝公』。我们一般讲宝志公禅师,宋朝的真宗皇帝对宝志公非常尊重,讳就是避讳,不称他的德号,只称宝公,这称一个公就是很尊重。台中慈光图书馆朱馆长,他现在退休了,现在交给徐馆长了,以前写信给我都称我道公。只有他们跟李老师写,知道这个写法,其他的人也没有人这么写给我的,大概以前李老师,台中莲社他们这种称呼,古礼。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有根据的,从宋朝真宗朝称宝公,我们现在宝志公、宝志公,他更尊重,就称个宝公。宝公就是宝志公禅师,所以他称这个公就是一个很尊称的。像以前我们师父上人称满成老和尚,叫满公老和尚,他是满公。我们才知道称这就是古礼一个尊称,避讳,一个尊称,不敢称他的法名。
所以现在这个称谓也是我们要学习的,我们年轻的同学就不要叫我道师、道师,道师是我们师兄弟称的,应该称我什么知道了吧!现在你们这么年轻,你称我公也不过分,因为我可以做你们爷爷了,你们才十几岁,我六十八岁了,我做你爷爷做得过。你称我公,照这个年纪讲也不过分对不对?不要说什么出家人什么的,这是礼节,大家学习学习。现在胜妙法师,还有蔡老师(成德法师)都称我道公。所以大家不是要学传统文化吗?我是在这边跟大家讲。但是,不是说我喜欢你们称我道公,你称我道公跟称我道师对我来讲,我也没有什么增加,也没有什么损失,只是说学礼,我们就是表示一个尊重而已。对当事人,实在讲你对他尊称跟不尊称,实在讲对他也没有什么增减,没有什么影响。这个地方,我们学了之后,就在生活当中知道怎么去运用,在写信称呼上就怎么去运用,那学了才有用,学了就要派上用场。所以这是古代人称公,我们现在也可以学习,因为现在胜妙法师、朱馆长,还有成德法师,他们都有这个称呼。所以我私下跟你讲,因为他们也不会跟你们讲,我私下跟你们讲。所以你说成德法师,你们都称他蔡老师对不对?以前蔡老师,你们现在都听他讲的传统文化,胜妙法师,他们都修得很好。他修得好,他这样做也是做身教,做给大家看的。实在讲我不应该讲我自己,我应该称胜妙法师叫胜公,称法性法师叫性公,对我叫道师没关系的。
你看,皇帝对高僧都这么尊重,称宝公:
按【见《志公禅师后行状》。】
宝志公禅师是梁武帝南朝时代的高僧,跟达摩祖师,还有傅大士,当时称为三大士。达摩祖师、傅大士、宝志公禅师,都是梁武帝那个时代的,称为梁代三大士。傅大士据说是弥勒菩萨化身的,《志公禅师后行状》资料上有记载。
按【系张南轩父。忠献公所撰。】
『张南轩』他是公元一一三三年到一一八O年,我们前面有讲过南宋的理学家。张南轩他的父亲忠献公,他所撰的《志公禅师后行状》,这个文是他父亲撰写的。
按【宋之太祖。太宗。真。仁。高。孝。皆兴隆大法。】
这是举出宋朝的宋太祖、宋太宗、宋真宗、宋仁宗、宋高宗、宋孝宗,『皆兴隆大法』,「兴隆」就是兴隆佛法。
按【有时驾临佛宇。有时问法禁中。】
有时候他御驾亲临佛的寺院,去向高僧大德请示;『有时问法禁中』,「禁中」就是宫中,请高僧大德到宫中里面,来请问佛法,礼请这些高僧大德到宫廷当中讲经说法,来请问佛法,就是请高僧大德到宫廷讲经说法。就像现在总统请高僧到总统府去讲经说法,以前皇帝是这样的,不然就是皇帝自己亲自到寺院去请法,都有。
按【为林间盛事。】
林就是丛林,古代丛林道场之间的盛事。这是讲宋朝、唐朝,一直到魏、晋、南北朝,一直到汉朝,愈早的皇帝对高僧愈尊敬,皇帝都称弟子。
按【今则士流倨傲。多有见佛像不参。遇高僧不礼者矣。非佛法凋废之验何。】
今就是讲周安士那个时代,清朝康熙年间,我们想一想,三百多年前那风俗比我们现在好不晓得多少,三百多年前已经不如宋朝以前那个时候的风气了,对佛教、对三宝恭敬的风气已经不如了。但是我们看记载,清朝皇帝还是都学佛的,清朝皇帝对高僧还是非常尊敬的。我们知道康熙、雍正,雍正,印光祖师对他是赞叹的,他对佛法、对三教那很内行的。雍正皇帝他有《拣魔辨异录》,印光大师非常赞叹,把当时那些参禅有些人邪知邪见,错了,他把它纠正出来。所以写一本《拣魔辨异录》,把它错误的地方指正出来,所以印光祖师对雍正非常赞叹。乾隆这几个朝代对佛教三宝都非常的敬重,后来也就慢慢凋废了。
此地讲『今则士流』,「士」就是一般读书人,那时候皇帝对佛教三宝还很恭敬。现在士流『倨傲』,倨就好像人走过来,他蹲著、坐着都不起来的,这叫倨。或者坐在那里两腿伸开,这些高僧走过来,他不懂得尊敬,「倨傲」就是很傲慢,态度很傲慢。『多有见佛像不参』,看到佛像他也不参拜,在当时社会上这种读书人就很多,看到佛像他不参拜,可能连个问讯都没有,看一眼,可能他眼睛还往上看的,这个态度都很倨傲。『遇高僧不礼者矣』,遇到高僧不懂得去礼敬,为什么不礼?因为他不懂,也不认识。实在讲高僧是国宝,其次是国师,应该要礼敬,要礼貌。现在不懂,读书人都不懂,看到佛像也不拜,看到高僧也不理,那很多。我们现代那就更离谱了,有的人看到出家人不骂你几句他都还不痛快,别指望他来给你敬礼了,这是讲一般社会大众他不懂。
但是我们现在佛门弟子,知道对三宝恭敬的还是很多。这个我是看到李炳南老居士在世的时候,我出家十几天,日常法师、果清律师,还有简丰文居士,我们四个人去看李老师,那时候日常法师五十几岁,李老师已经九十五岁,去他住的地方正气街去看。李老师九十五岁的高龄,看到日常法师出家人就跟他顶礼,供养红包。我们走了之后,他老人家站在门口合掌,一直看到我们的车子转弯,转弯还看到他站在那里。真的是「过犹待,百步余」,做得很标准,他都目视,他那个恭敬就是表现得无遗,合掌恭敬一直看,看着你的车子走。所以过犹待,百步余就是这样的。不是过犹待,百步余,站在那边送,然后再眼睛看着跟旁边这个人聊天。所以你要看,等一下大家送我,要看,不要车一开走,头就转过来,不标准,重来。要练习的,不是念一念就好了。这个以前我们当兵有训练过,长官经过要目送敬礼,要眼睛看着。其实你们送我,我也不是很自在的;你不送我,我也满自在的。你送我,我也不自在,我要回头看看你们,看看你们有没有送、做得标准不标准!
过犹待,百步余,日本人做得最到位。三一一那年我去仙台做法会,去日本寺院做法会,那个日本住持他的太太、女儿,他女儿是出家,日本出家女众很少的,我就看到那么一个。还有一次跟我们师父到一个地方,说那是天皇的什么公主出家,我就看那么两个。我们要走,下雪,站在雪地送我们,穿着出家衣服很整齐,母女站在那里送我们,我的大巴车赶快停下来,跟她们打招呼。宾馆的经理大堂站在雪地送,过犹待,百步余,他们学得真到位。还有鞠躬弯腰的,有一年我们到鬼怒川去旅游,到一个宾馆,我们大巴车还没有到,那两个穿和服的小姐九十度鞠躬在那边等,庄义师说这不是《弟子规》吗?我们练了半天都练不像。这就是礼敬的外表,当然内容就是恭敬心,不是只有做个表面,内心瞧不起人,这也不是真正的礼。外表的鞠躬敬礼,它是礼的外表,它真正的内容就是自卑而尊人,就是尊重,一个尊重心。
这个礼,这个讲见高僧,跟出家人要礼,这个礼也是要有一个节,所以叫礼节、礼节,礼要有个节制。「恭而无礼则劳,慎而无礼则葸」,就是恭敬心如果没有礼来节制,你就很辛苦、很辛劳、很疲劳。谨慎如果没有礼来节制,葸就是你会很不自在,不晓得该怎么办,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,所以礼要有个节。我在当兵的时候,当时我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礼节,但是规定,就是我是做兵的,上面是二等兵、一等兵、上等兵,二等兵见到一等兵要敬礼,一等兵见到上等兵要敬礼,上等兵见到下士也要敬礼,我们住在营区里面,我们看到统统要敬礼,我们是兵,是最小的。后来我们同班有一个姓曾的说,我们干脆绑个塑胶带,手这样,他说我们刚要放下又看到一个,又要敬礼了。后来读儒书才知道,恭而无礼则劳,那些礼要有一个节制,你不懂这个节你就会劳,劳就很疲劳。慎而无礼则葸。所以这里讲非佛法凋废之验何,看到这些都也不参、不礼了。现在见到佛法恭敬的,就是学李老师学得很像的,就是徐醒民老居士,他学得很像。我们再看下面:
按【孔颜立教。止贵躬行。不尚口舌。厚于自治。薄于责人。孟子距辟杨墨。出于万不得已。譬如大黄巴豆。良医偶一用之。非日日必需之物。】
这段就是『孔颜立教』,孔子、颜回,立,建立这些教学。『止贵躬行』,躬行是最重要的。『不尚口舌』,不是会说、会讲,但不去做。可贵是要去做、要去行,讲一讲不行,那也没有用。所以「止贵躬行,不尚口舌」,不是讲一讲,很会讲。『厚于自治,薄于责人』,自治就是说要求自己,不要求别人,别人做得怎么样不去要求;「薄责于人」,去责备人很少,这是「孔颜立教」的一个精神。
『孟子距辟杨墨』,辟就是驳斥,「距辟」就是去驳斥杨朱、墨子。墨子主张兼爱。杨朱他提出自我中心的主义、主张,追求个人独立;墨子他是利他主义,兼爱,利他主义。这个跟儒家都有不同,孟子他是学儒,学孔子的儒,过去有诸子百家各有说法,他是学习儒,他去辟杨墨也是不得已的,因为他学儒。他当时的环境也是万不得已,就是不是他故意要去排斥别人的说法,不尊重别人,也是不得己。维护儒家,不让儒家被淹没掉,也万不得已,那不是常常这样的。
『譬如大黄巴豆,良医偶一用之,非日日必需之物。』「大黄」就是中医的药,攻伐之品,大承气汤用大黄治阳明,大便不通阳明症,大便不通有阳明症,用大黄大承气汤。「巴豆」它是适用于寒邪食积,阻结肠道,大便不通,所以大便不通有不同的病因。如果阳明实证的大便不通,要用大黄大承气汤来治。如果是风寒邪气,饮食积滞在肠道,这个寒气积在肠道大便不通,要用巴豆。良医偶一用之,良医就是很好的医生,偶尔遇到这种症状再吃。「非日日必需之物」,不是每天吃的,每天吃你会吃出病来。好像排便泻药一样,是有那个病症你才需要吃,病症解除了你就不能再吃,所以不是日日必需。这是讲用这个来比喻。
按【今则白衣小子。止拾几句谤佛常谈。便自谓程朱复出。黄口儿童。但有一种夸大习气。辄主张道学门庭矣。非真儒稀少之验何。即此数者。余可例推。】
从孔颜立教到这里,就是讲真的学儒的人也愈来愈少,真正学佛的人也愈来愈少,真儒、真佛、真道都愈来愈少了,佛讲这个应验,的确是这样的。这个都举出实际的例子来给我们证明,现在真佛,真正学佛的人少了,真正学儒的人也少了。都是信口雌黄,逞口舌之快这样而已,真学的人少,会讲的很多,真修的很少。儒跟佛都是一样的,甚至包括其他宗教也是一样的,这个时代就是愈来愈少了,真修真学的人真的是愈来愈稀少。
我们先学到这一段,今天时间到了。下面「人死有六验」,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来学习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