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(第九集)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9-014-0009
《金刚般若波蜜经》第九讲。请看经文:
【所谓不住色布施。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】
今天我们从这一段经文开始,下面我们将这一段重要的意思简单的注解在此地。『所谓』,指前面已经说过,怕别人听了怀疑。究竟要如何不住?修学一切的法门,这个问题对于修行人来讲是相当的重要。为什么?如果我们对于佛所说的一切法,我们讲的真实义,像开经偈里面所说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真实义如果没搞清楚,修行确实是费很多的时间、费很多的精神,依然抓不到要领。我们在讲席里面也常常提示同修们,整个佛法以《华严》做例子来说,自始至终都是说如来果地上的境界,实在讲如来果地就是自己本具的理事。由此可知,一切佛法全是说的自己,所谓是自己的体相用,自己的五位次第,因缘果满。这段经文佛给我们指出用功修行下手的处所,我们在这里跟诸位介绍这个意思。
「六尘摄一切世出世间法相」。说六尘,就将一切世间法、出世间法完全都包括了,所以我们不要把六尘看做是世间法,它包括出世间法,这是讲一切的法相,我们六根所对的境界,这个一切法的相。佛将这一切法相说之为「尘」,是什么意思?尘有两个意思,有二义。一,「言其无量」,数量太多了,真正是无量无边,如微尘之多,取这个意思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是「言其有染污意」。这个意就是意识,我们也叫它做末那识,就是第七识,《唯识》里头所讲的。尘,着了世出世间相,将你的清净意识就变成染污的末那识。一有沾惹,即为所污。沾惹就是平常讲的分别执着,此地讲的是执着,执着就是沾惹。
佛教给我们不住,「不住,即是不执着」,不但世间一切法里面不执着,出世间法里面也不可执着。「一有执着,心则不清净」,这是诸位要特别晓得的。我们修行修什么?简而言之就是修清净心,清净心是真心,清净心是本有的,像六祖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」,本来清净,为什么现在不清净?那就是因为你有执着。世间一切法你执着,你的心不清净,出世间法里头一有执着,你的心也不清净。可见得佛给我们讲不住这句话,不是强迫我们,不是教我们勉为其难,而是我们真如本性原本就是不住的,这个住是迷,迷执,觉哪有执着!
讲到布施,「以布施言,此法施及财施」,法布施以及财布施,我们以这个举个例子来说。不住色声香味触法,也就是不住一切法来修布施。我们看看修行的相,「若为余能施」,假如你要是有这个念头,我是能布施的人,着了我相;「以法物施汝」,或者以方法、或者以物质布施给你,当中有法相;布施给你,你接受我的布施,有人相,这种就叫「三轮不空」。三轮,是能布施的我、所布施的法、接受我布施的你,三个。不空,为什么?执着,这个三方面都执着,「能所未忘」,有能施的我、有接受我施的你。这样情形是天天增长分别执着,这个事情麻烦大了。「日日增长分别执着,即住于色。」佛法是教我们断分别执着的,天天在增长分别执着,这就叫住于色。诸位想想这一个布施,就是这一桩布施,你着了色,住于色,住相。你布施的目的,「欲令人知之,即住于声。」大家都晓得我,你住于声,希望别人知道你,这是住于声相。「欲人闻其名,即住于香。」希望别人能够闻你的名,就是我们现在所讲打知名度,提高你的知名度,这就住于香。为什么?香尘是闻的意思,闻香(耳是知声),你就住于香。「欲人口中称赞,即住于味。」又想别人口中常常称赞你,你就住于味;「为了要得到后来的果报,即住于触。」为了要得到后来的果报,你就住于触;「若有心为之,即住于法。」修布施是存心、有心来修,这就住于法。诸位看上面这六条,就以布施而言,你色声香味触法都住了,这样的布施是凡夫的境界,他的果报是世间有漏福报,对于修行人来讲这是障碍。诸位必须要晓得,佛法里面讲布施是无住布施,就是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,而行布施。为什么?因为一有执着(就是有住)就不清净,你的真如本性就被它染污;换句话说,你的清净心不能现前。清净心是自己的自性,不能现前,平等心、慈悲心当然也不能现前,这是迷,不是觉。前面多次跟诸位说过,修行所修的是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。换句话说,一有所住,我们就变成迷而不觉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净,我们从刚才说的六条,你就看得清清楚楚。换句话说,果然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就晓得怎么修行法,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要怎样修,佛给我们的教诫,我们为什么要百分之百的依从,不折不扣的去奉行,这个里面一丝毫勉强都没有。
我们再看下面,这是刚才说过了,一住就染污,心就不清净。希望大家记住,修行必定「心中一无所住,方为究竟圆满。」本经里面所取的「应无所住」。如果无住,单单是一无所住,那也不起作用,也是个死的,真性是活活泼泼,所以底下有一句说「而生其心」,生心就是能生万法,虽然能生万法,又一无所住,因此生即无生,生与无生是一不是二,这才是究竟圆满。
这段经文当中有五义观照。第一,「说六尘,令知一切法不可住」,不但我们要知,不仅讲知,知道之后就要做到。一切法不可住,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心?就是六祖大师他所示现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一切法都不住,他心里是本来无一物,本来清净,这个不仅我们要知,要做到,做到是真知,知而不行这个知不是真知。
第二个意思,「应知一住即被染污」。这是解释上面为什么一切法不可住,你应当要明白一住,心就染污,你的真如本性就染污。三、「佛举六尘,浅人见浅,仅不住境」,功夫浅的人,他一看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,他也很难得,对于佛所说的深信不疑,他就不住这个境界。诸位记住,不住境,这个浅人是说谁?小乘人,声闻缘觉不住境,远离六尘境界。大乘菩萨则不然,「深人见深,能除住、不住心」;换句话说,住与不住二边都离开了,你们想想对不对?这叫真不住。小乘人不住境,你问他住不住?他住。他住哪里?他住个「不住」,住就是执着,他执着一个不执着,所以他还是没有离开。唯有大乘菩萨住、不住二边都离开,所谓是「二边不立,中道不存」,这是高明,这叫真不住,才叫真正的本来无一物。这个境界,佛在《楞严》里面讲的「内守幽闲,犹为法尘分别影事」,可见得它不究竟。「非但境不可住,即识心亦不可住」,也就是前面讲一切俱不可住,「方能消归自性」。
我们说到消归自性,大家对于这个名词听得很多,常言说得好,闻法要知道消归自性,修行要晓得转识成智,这个是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里面的两大纲领。在此地我们总算是把消归自性的这些道理方法稍稍的透出一些,我相信同修们心里面也能够领悟一些,这是好境界。我们再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,譬如我们读经,当我们读经的时候,我们六根都起作用,譬如眼根看经本,经本白纸黑字是色尘;我们念经的时候出了声音,耳也听得清清楚楚,我们念到什么地方听得清清楚楚,耳根对声尘;念的时候津津有味,是舌根对味尘;读佛经,我们书案或者佛堂总会燃一支香,我们鼻根对香尘;在念的时候,时时有境界现前,意根对法尘。举一个例子,就六尘都具足了。
如果在六尘境界里面起了一念心,就是一念的分别执着,我们的心就迷了,迷在六根六尘上面。什么叫迷?因为根尘相接触,当中识生起来了。假如我们在读经,六根在六尘当中相接触的时候,这个当中不生识,怎么样不生识?六根对六尘的境界清清楚楚,没有分别心,没有执着心,没有一个妄念,这个读经就叫消归自性,自性起用、现前。眼见色是见性见色尘,你看是不是消归自性?耳闻声是闻性闻声尘,那个不叫声尘了,应当叫声性。见性见色性,闻性闻声性,嗅性嗅香性,尝性尝味性,觉性觉触性,知性知法性,这就叫做消归自性。佛在此地举一个布施的例子,我在这个地方又举一个读经的例子,你如果把这个例子体会到,我们一天到晚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岂不是时时消归自性、处处消归自性、念念消归自性,消归自性就是转识成智,希望诸位要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我希望能够帮助你真正将功夫用得很如法、很得力,你的境界自然一天比一天殊胜。
再看末后这一段,「观照三轮体空,施者,能布施的人;受者,接受布施的人;以及所布施之物,皆因缘所生」,因缘所生法都没有自性,换句话说,它没有自体,所以「无一不当体即空,自然不住」,说出不住的所以然的道理。为什么教你不住?因为没有一法不是当体即空,这是诸法实相。能施的「我」,我是因缘所生法,四大五蕴和合而现的妄相,人相亦复如是,物相也是如是。这要用观照的功夫,像《心经》里面讲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当体即空,你要是住,岂不是迷惑颠倒吗?你把它当作有,你才住,你要晓得当体即空,你就不住了。这种情形好比做梦一样,我们在梦中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晓得是梦,不知道在做梦,把梦也当作真实,迷在梦境里面,所以在梦境当中也患得患失。顺境拼命的追求,逆境想尽方法去摆脱,不知道梦境里面自己、人物、境界没有一桩不是当体即空,因为你迷、因为你住相,所以在梦中有无量无边的苦恼。假如你在梦中一下觉悟了,我现在在做梦,梦里面自身与境界俱不可得,没有一法不是当体即空,你的心就清净,决定没有得失的烦恼,顺境也不追求了,逆境也无需要离开,这正是俗话所说心安理得,道理得到、明白了,得就是明了,道理真正明了,心安了。
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禅宗二祖慧可大师,他老人家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,一心一意求道,遇到达摩祖师,他去参见达摩祖师,就向他老人家请教:「我这个心不安,求大师用什么方法把我这个心能够安静下来?」达摩祖师伸手,「你把心拿来给我,我替你安!」他这一回光返照,「心是不安,他问我,叫我把心拿来给他,他替我安,心在哪里呢?」这一返观、一回照,找不到,慧可大师就说:「觅心了不可得,我找不到。」《楞严经》里阿难尊者七处征心,俱不可得,为什么不可得?因为心意识当体即空。达摩祖师跟他说,好,我给你心已经安好了,「与汝安心竟」。二祖一听就恍然大悟,他悟什么?他所悟的就是一切法无住,一切法不可得,也就是一切法不可执着,一切法不可住,就开悟了。
我们一般人天天读经、天天读语录,为什么你不开悟?为什么这些祖师经人家这么一点就大彻大悟?你为什么不开悟?原因在哪里?原因就在你心有住,换句话说,你心里面有执着,有一丝丝执着就不能开悟。就好像我们开号码锁一样,差一分一毫这个门都打不开,这个锁开不开,道理是一样的。几时我们自己真正能放下了,放下什么?放下那个住的心,住一切法的心,一切不住,放下了;一切不执着,放下了;一切不分别,放下了,大彻大悟的境界就现前。你要问我:「几时我才开悟?」诸位冷静的想一想,这个问有道理吗?这个发问合乎逻辑吗?没道理。你几时在一切法都不住,你几时就开悟;现前一切法不住,你现前就开悟;一年以后一切法不住,那你一年以后开悟;十年以后才能做到一切法不住,那你十年开悟,没有一定。这个开悟的时间是由你自己决定的,与人事境界都不相干!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歇即菩提」,多么简单,多么扼要。后面这段经文:
【须菩提。菩萨应如是布施。不住于相。】
这是释迦牟尼佛这一段经文里面做了一个总结。菩萨,凡是发心修学大乘的,前面讲过都是菩萨,正像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初发心即成佛道。所以初信位的十信位的菩萨是用十首菩萨来表法,道理就是在此地。你要发菩提心,要修菩萨道,『应如是布施』,如是,像前面所讲的,不住于相,要布施,布施而不住于相。
一、「不住于相,并非断灭」,为什么?因为他有布施。如果没有布施,不住于相那是断灭。虽然一切相不着,但是他行布施,他天天都在做。像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,佛当年示现在世间,示现八相成道,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不是断灭相,天天在那里法布施;虽然天天在修法布施,不住于相,三轮体空。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,这是修学最重要的纲领。
二、「应无所住,是不住法相」,法相,刚才说过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。「行于布施,是不住非法相」,非法相是空相。就是说不执着,执着不可以,不执着也不可以,执着、不执着统统离开,所以不住法相,也不住非法相。显示出佛法当中有体有用,活活泼泼,无所住这是体,显体,行于布施是大用。
三、「佛意要人在日常生活中,不着有」,有是讲的法相,「不着空」,空是讲非法相。这个地方特别要记住,「非是不住于法,乃不住于法相也」,这两句非常重要。经文教我们不住相,没有说不住法,法是什么?六根是法,六尘是法,六识也是法,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样不是法,法在!不要着法的相,着法相就错了。不是不要法,法没有办法不要,是教你不要着法相。法相有没有?法相也有,我们也用它,它有用处、它有作用,但是不可以执着。譬如我们现在眼睛看到电视,电视是一物,物就是法,我们眼睛看得清清楚楚,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,这是法,可见得我们的六根对于境界是了了分明,可见这个法有用。如果你一定要执着,这个是色、那个是声,那就错了。为什么?不但佛法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中国过去的这些圣贤,像老子所说的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,他也懂得法相不可以执着。换句话说,法相就是名相,名相不可以执着,不是说不要名、不要相,名相要,不能执着,执着就错了。
四、「悲智愿行无不大,方是大菩萨。」这四种没有一样不大,从什么地方显示?「不住相是大智」,般若智慧,「行于布施是大悲大行」,这叫悲智等运,福慧双修。五、「修行先决条件在发心广大,修行细密。」由此可知,粗心大意是修学的障碍,为什么?你看修行八万四千行门,包括净土也不例外,都要修观,也就是说要修观照般若。心细密才能提得起观照功夫,心要是粗疏的话,观照的功夫怎么能够提得起来?六、「自知习染深重而潜移之,才能修行。」一个修行人一定自己要晓得自己的习气,要知道自己的染污,哪些习染深重,我们就在这上下功夫,而潜移之,慢慢的来转变,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标。
譬如我们贪心重,这个贪的习气很重,贪被我染污很深,我们修行就要以断「贪烦恼」为先下手。譬如治病一样,哪一种病重,这个病要送命的,先治它,身上虽然得好几种毛病,哪一个病是致命的,先要把它治好,然后再治其次的。贪心太重,用什么方法?用布施来度这个贪心,来治这个贪心。可是得会治,怎么说会与不会?如果说不住相的来修布施,这就是会修,这是如法的,不但能够断贪烦恼,而且能够见性,这种修学的方法是称性的,与真如本性相应,这是菩萨法六度之一。如果像前面所讲的,我虽然行布施,但是我住相,我三轮不空,这个样子贪烦恼可以减轻一点,可是你所得的果是世间有漏福报,与清净性不相应。由此可知,不学大乘佛法,纵然修行,也不究竟。这个道理我们总算能够体会到相当一个深度。
假如我们瞋恚心重,因为每一个人习染不一样,瞋恚心重的人,只要别人对他稍稍有一点不如意,他心里面就难过好几天,就不平,就要生气,这是瞋恚心特别重。这个病重,我们先就这个病上来下手,要修慈悲忍辱,度自己的瞋恚心。由此可知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这是药,是来治八万四千烦恼而施设的,烦恼是病,有这么多病,佛教给我们这些方便法来对治,病是世间法,药是出世间法,病要是好了,药也不要了。因此世出世间法俱不可住、不可取、不可以执着,这个道理就在此地。请看底下一段经文,要说它所以然的道理:
【何以故。】
为什么教你无住布施?
【若菩萨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】
世尊这句话,我想大家都很中听,为什么?世间人哪一个人不是心心念念求福,不可思量的福德从哪里来的?从『不住相布施』。『福德』就是「福慧双修」,佛经里面赞叹诸佛如来为「二足尊」,这个二足就是福圆满了,圆满就是足,足就是满足、没有欠缺,福满足、慧满足了,二是指福慧,福慧这两者都圆满,没有欠缺,这是最为尊贵。思量,「思是窥测,量是度量」。『不可思量』,无法窥测,无法度量。为什么?因为他的福慧称性,称性的福慧无量无边。「此种空有二边不住」,不住相是不住有,布施又不住空,空有二边不住,「乃诸佛果地境界,故福德之大不可思量。」诸佛果地境界,如《华严经》里面所说的,诸位念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前面十一卷的经文说毘卢遮那佛果地上依正庄严。说诸佛果地境界,诸位必须要晓得,就是自己本有的境界,大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,所以诸佛果地的境界是自己本来具足的境界,换句话说,你本来的福德之大不可思量。现在你不可思量的大福德为什么不能现前?因为你迷失了自己,你的福德虽然在,不起作用。佛法的教学是如何教你再恢复你的本来面目,将你的迷关打破,如此而已,这叫佛法。
不住相布施就是方法,怎么样打破自己的迷关,使自己的心性才能够现前,不可思量的福德我们又能享受得到,那就得用这个办法,这个办法就是不住相布施。「不住相布施即成佛法门」,我们要相信!「言不住相,非有也。言福德,非空也。」你看看这个意思是不是非空非有?这是实相。悟了的人说空说有都有道理,说非空非有、说亦空亦有,真是头头是道,左右逢源。不悟的人无论怎么说总是堕落在二边,为什么?因为他有分别、有执着。「佛法治心」,治什么心?迷心。经里面教我们「降伏,转移」,转移就是转变,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过程,先要用这个功夫。为什么?先,你对于佛法宇宙人生真理你还没搞清楚,这个时候对于我们的烦恼习气是要用理智、要用定力来降伏,这个办法古人有个比喻说石头压草,用这个方法。石头压草,这是临时的,并没有断根,根本还在。所以进一步就要转移,转移是转变,为什么是转移?因为迷了,我们是转三德变成三种迷惑,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;觉悟了,又把贪瞋痴转变为戒定慧,将三惑转变为三德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。
修学里面,我们通常讲断烦恼,这个断里头就有两个意思,浅而言之是降伏,深而言之是转变,所谓转八识成四智,转凡成圣,这才是究竟法。佛法不重降伏,重在转移。降伏那是一个过程,是在初学阶段,特别是像初出家五年学戒,完全用的是降伏的功夫,到开悟之后,那完全是转移的功夫。正如同《楞严》里面所说的「方便有多门」,这是《楞严》文殊菩萨偈颂里面所讲的,无量无边的方便,我们要会选择,就好像我们身上一身的病,哪一种病发作了,你选择哪一种药来对治,种种药就好像种种方便法门,绝不是一个法门就能够对治一切毛病。就拿念佛来说,亦复如是,《华严经》里面善财童子所修的就是念佛法门。他念什么法?你们看看《华严经》最后一章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他念的什么佛?当然是阿弥陀佛,五十三参就是种种方便法门,如何取舍应用,成就自己清净法身,无量福慧,这是最好的榜样,我们应当要晓得。再看底下经文,世尊再用比喻跟我们说:
【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东方虚空可思量不。】
『不』,念否,是一个问号。可不可以思量?
【不也。世尊。】
不可以思量。
【须菩提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】
『不也,世尊』,是须菩提答覆的。这一段经文是用虚空来做一个比喻。「虚空无相,而不拒诸相发挥」,它本身没有相,它不会拒绝一切的物相发生、运行、作用,它不会拒绝。就好像我们电视荧幕一样,电视荧幕没有相,它不拒诸相发挥,什么样的相都可以在这个荧幕上显现;虽然都在荧幕上显现,这个荧幕不着相,这个荧幕决定不染一切相。可见得这个荧幕已经给我们说明《金刚经》上的两句话,这两句话大家都晓得,但是很不容易体会,就是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你看荧幕是不是无住?无住。它现一切相就是生心,什么样的相它都现,它不住。我们的心就要像这个样子,不住一切法,现不现相?念念都在现相,现十法界依正庄严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我们荧幕里现的画面一样,可是荧幕决定不住。这就是佛性,这个就是真心,这个心就是清净心。相即无相,这不是有相吗?相即无相,它确实无!虽然你看到现在的相有,你对荧幕上不能说有;如果说有,它应该洗不掉才对,所以有相跟无相是一不是二。诸位从荧幕里头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,你天天看电视就是天天在读《华严经》,天天在修一乘了义的佛法,这有什么难?六祖就是从这个境界上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「此语最宜牢记」,要牢牢的记住。「此喻无住布施」,我们今天在荧幕上现的画面,法布施,住不住?无住,三轮体空,无我相、无法相、亦无寿者相。
「佛说法念念俱圆,重重无尽,空有同时同在(同一个处所)而圆融自在。」你要是不信,就从电视画面上去体会,是不是面面俱圆?是不是重重无尽?是不是空有同时、同处所,而圆融自在?如果我们的心能像荧幕一样,心是清清净净,空无所住又念念生心,生心就是现相,就是起作用,虽生心又无住;换句话说,虽是念念现相,现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,念念在现相,现相是有住,无住跟现相是同时,是一不是二,现相不碍无住的清净心,清净心不碍万相发挥,这是诸法的真实相。
这一段经文「使人明了,十法界同居人人一念心中」,十法界依正庄严同时同处所,就在我们每一个人一念心中,一念具足十法界,十法界在我们一念之中。一念这就是生心,十法界是生心的相,是生心起的作用。这个如果再搞不清楚,我们还拿梦境作比喻,你们诸位想想做梦,梦是你一念心中现的梦境,整个的梦境就是你一念心,一念心化为整个梦境,整个梦境原就是一念心,一念心与梦境无二无别。
说这些话,「使知随举一法,当体即空」,我们要晓得这个真实义。既然当体即空,诸位想想,你还要执着吗?你还要分别吗?也许诸位有怀疑,要是果然不分别、不执着,我们要问问释迦牟尼佛、诸佛说法,有没有分别、有没有执着?诸佛说法也有分别,也有执着。如果诸位要问我:法师,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分别、有没有执着?我会告诉你,我有分别、有执着,不但我有分别执着,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,没有一个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说不分别、不执着,为什么又有分别、又有执着?这里头境界不相同,诸佛如来分别就是不分别,执着就是不执着。也许诸位听了这个话愈听愈迷惑,佛法是一法,是不二法,众生因为迷、因为执着,给你说东你就执着东,说西又执着西,说空你执着空,说有又执着有,你总认为这一切法是对立、是相对的。这个相对的概念就是从虚妄分别执着里头产生的,我们这个麻烦就在此地,这个是病根。殊不知佛法乃是不二法,什么叫不二?给你说空、说有,空有不二;给你说性、给你说相,性相一如。不从二边说,迷人不能体会;从二边讲,是众生迷惑了自性的境界,他好懂,佛不得不这么说。佛说这些,佛有没有执着?佛没有执着。
譬如这是个卡片,佛也说这个是卡片,众生执着这个是卡片,佛虽然说卡片,佛不执着这是卡片,佛是随顺众生执着而说,那佛自己有没有说?无说。所以「说即无说,无说即说」,说与无说是一不是二,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,他老人家讲他没有说一个字。这个话是真实的,决定不是虚妄的,为什么?他的清净心从来没动过,从来没有染污过,于一切法相他从来没有执着过,没有分别过,而是随众生分别、随众生执着而说而示现,就是这么一回事情。正是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讲的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循业发现」。众生的境界是随你的染业发现,佛的境界是随众生心发现,换句话说,他自己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过,众生随业力,佛是随众生的业力,他自己没有业,所以示现即是无示现,执着就是不执着,分别就是不分别,我们要懂这个意思。正如同电视画面一样,这个画面显相就是非显相,为什么?因为当体即空,一切法里头随便拈一法,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是当体即空,就好像荧幕里头所现的种种画面,随便哪一个画面都是当体即空,你不要以为它是真有。
「约假名有四方上下」,就假名上来讲,有东南西北,有上方下方;「约体性,则一也」,如果从体性上来讲,是一不是二,这个太虚空当中哪有东南西北上下?没有!何况四方上下没有标准。譬如我们以这个字为标准,这是它的上方,这是它的下方,这边是它的东方,这边是它的西方;如果以这个地方为标准,刚才是它下方的就变成上方,东方变成西方,西方又变成东方,哪有一定的标准?假名是众生分别执着里头建立的,性体里头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十方是一不是二,「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」,这才是真实相。
「空有同时,存泯自在」,空有同时的,就好像荧幕一样,荧幕是空,现的画面是有,同时,同处所,存是它显现,泯是不显,无不是自在的,「方是虚空不可思量」。世尊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「无相布施之福德」,无相布施这个福德就像十方虚空不可思量,我们要问这个究竟是真的,还是佛想象当中的事情?还是勉励我们的?给诸位说,是真实的,一点都不假。凡夫的福德不是称性的,不是称性的福德,就是我们常讲修得的,一般常讲的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,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果,因果报应丝毫不爽,哪一个凡夫都没有办法越过这个因果报应的定律。觉悟的人不一样,觉悟的人他见性,见性之后,性具的福德那就不可思量,佛在经文里面用虚空作比喻,实际上虚空哪能比得了!但是在我们凡夫概念当中,再没有比虚空更大的,再没有比虚空更不可思量的,没有法子,用这个比喻。
其实,虚空怎么能够和心性较量?《楞严经》里面说,「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」,虚空在我们真如本性里头就像大海里面一个小水泡,把真如本性比作大海,把太虚空比做大海的一个水泡,你就晓得称性的福德乃真正不可思量。换句话说,性德现前是真实的福报,尽虚空遍法界,无量无边诸佛国土,你到哪一个地方去,福报都现前,称性的福报丢不掉的。不称性所修得的福报也丢不掉,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,所以得到一点福报他就放不下了,那是错误的。你目前得到的财富,你把你的财富施舍掉,你这个财富并没有失掉,这一边舍去,那一边又进来,进来的比舍去的总还要多一点,这个就是福报增长。如果悭吝,守着你的财富一毛不拔,你那个财富用一天就少一点;你把它舍掉,就好像放在银行,它生利息的;你摆在眼前它不生利息,不生利息大家晓得这个钱必是年年要贬值,会消失尽的。世间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。这就是说明,不是称性修得的福报都丢不掉,何况称性!佛勉励我们无住布施真是大有道理在。
古人有一首偈子说,这首偈子也说得很好,「若论无相施」,就是不住相,无住布施;「功德极难量」,前面讲福德,称性的福德就是功德,没有办法思量;「行悲济贫乏」,行是讲力行,去做,修什么?修大悲心,修大慈大悲,大慈大悲显示出救济贫乏,这个地方的贫乏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。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上,一切众生他最贫乏的是什么?你要晓得他最缺乏的东西你布施给他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今天这个世界上开发中以上的国家,生活水平都相当高,贫乏的是什么?道德贫乏,智慧贫乏,觉悟贫乏;换句话说,法身慧命贫乏。极需要大慈大悲的人来救济他,所谓是要救济今天已经腐坏的人心。我们今天可以讲我们身不贫乏,心贫乏;物质生活不贫乏,精神生活贫乏。救济精神生活贫乏的,唯一的、最好的就是佛法,我们今天以佛法布施给一切众生,救济他法身慧命的贫乏,无量无边的功德,这讲修法布施,佛法的布施。这样的布施又三轮体空。「果报不须望」,我们只尽心尽力在做,决定不希望任何的果报,也不要求着我要开智慧,也不要求着我要见性、我要证果、佛菩萨保佑我,不需要,无住生心。就在这些行悲济贫乏当中,来鍊你自己的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。历事鍊心,鍊什么?鍊不希望任何果报的心,这多清净,多自在!这是一个修道的人,真正修道的人。「凡夫情行劣」,菩萨是智行、觉行,凡夫是感情用事,他也行慈悲,也救济贫乏,但是他这个心是感情的,感情心里面就希望有果报。换句话说,住相布施,而不是无相布施,凡夫是住相布施。佛法在教学当中,我们要教凡夫,凡夫感情很重,所以佛菩萨以权巧方便,「初且略称扬」,对于他做的一些好事善事,我们加以赞叹,我们加以来宣扬,他心里一高兴,他就更去做,这是对凡夫,初学的人。「欲知檀状貌」,你要真正晓得,檀就是布施,梵语叫檀那,你要真正晓得布施的真实相,它的状貌真实相,「如空遍十方」。这一段经文里面,世尊给我们在比喻当中所说的,这是真相。真相凡夫不知,如果晓得这个真相,不住相布施就是不图果报,一切欲望的心都没有,这样行布施,功德遍十方,功德极难量。这首偈子句句都是真实语,没有一句是废话,没有一个字是妄语,学佛就要从这个地方下手。不但这是下手处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所修的也就是如此而已,诸位必须在此地要细心的去体会。
末后这一句经文,是佛说完比喻之后再来法合,讲到修学上面,经文:
【须菩提。菩萨无住相布施。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。】
『菩萨』就是指修行的人,修学大乘佛法的人,修学一乘佛法的人。你要怎么修?要『无住相布施』,你的福德像前面所说的『不可思量』。
底下有几点意思,我们从前面比喻上来说,「虚空不碍诸相,如布施不着相」,这个比喻好懂。「不住相布施,正似虚空不可思量」,为什么?一住相就有分别、就有执着,有分别、有执着就有界线,有界线就有范围,而这个范围随着你的心量显示出它的大小,所以住相布施是可思量的,那个功德是有限的;不住相这个心是广大而没有边际的,布施功德这个行跟心决定相应。心量广大,他所做的任何一桩事情都是不可思议。「有而不有,空而不空,是背尘合觉。」有是布施,不有是不住相;空是不住,不空是行布施。此地只举一个布施做例子,布施代表万行,换句话说,代表我们全部的生活范围,代表我们全部的心行,用这一法来代一切法。我们所有在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一切作为,有,只要你不住,就对了。一个无住的心,绝不妨碍你日常的生活,这就叫背尘合觉。尘是什么?是迷惑、是染污。现在你不染、不迷惑,你完全是觉悟的,你是清醒的,你是清净的,这是合觉。
诸佛菩萨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,与我们凡夫有什么两样?《金刚经》一开头,释迦牟尼佛示现一个出家人,每天入舍卫大城去托钵乞食,还不是跟普通人完全一样!这一点我们就明了了,佛示现在家,像维摩居士他示现的是在家佛,也有妻子儿女,也有交际应酬,与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两样?所不一样的就是他日常生活跟一般人一样,交际应酬天天也是忙得不亦乐乎,不着相,这是他的本事。凡夫是有而有、空而空,这个错了。有而不有,是凡夫里面的觉悟;空而不空,二乘的觉悟。二乘是落到空了,他没有不空,没有这一念;凡夫有了,没有这一念。菩萨有而不有,不同于凡夫;空而不空,不同于小乘。凡夫跟小乘都是背觉合尘,菩萨乃是背尘合觉,怎么会一样?这些理论、这些意境,我们必得要细心的去体会、去领悟,「用功必须达到真能无住方可」。才不辜负世尊当年在舍卫大城讲这部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才不辜负罗什大师苦心将梵文译成中国文,才不辜负历代祖师辗转的相传,今天我们能够读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经文,体会到如来说法的真实义。我们依照这些理论方法来修行,必定可以达到佛祖对我们的期望,正如同佛在经文里面常常叫着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既然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,就有资格成佛,你已经有这个心、有这个念头,你就有资格成佛。
发心之后,我们一般讲怎么个用功法?心是发了,如何能够达到我们自己这个愿望,佛在本经里面就教给我们这些巧妙的方法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不必要改变你的生活方式。可见得修行就在当前,不离这个,就能够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了生死,超三界,证菩提,就在无住生心这一个巧妙的法门。无住生心,适用于任何一个人,适用于任何生活方式,适用于任何的时间与空间,不要做一丝毫的改变,真正是妙极了!为什么?正因为它是称性,所以才有如是不可思议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