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(第八集)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9-014-0008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第八讲。
前面经文讲到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这个意思已经跟诸位说过,但是如何能够离四相,那就要靠观照的功夫。「观照」,像前面所说的,只要能够时时提得起观照功夫,「不知不觉欲色识三者皆可远离」。我们读《华严》,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说「托法进修」,可见得法就是理论与方法,理论与方法首先要真正的理解、要信受,依照理论方法来修行。「化除我见」,这是除四相的根本,一般大乘佛法常讲「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」,就是化除我见,「不起分别,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」。所以无我见不是没有作用,有平等性的作用;不起分别,不是白痴、不是愚痴,而是妙观察智。试问问我们是不是希望转八识成四智?我想每一个修行的同学都希望我们真正能够做到这一层。但是必须要懂方法,要在境界里面时时提得起观照功夫。
实在说佛法从表面上来看,单就它的经典而言,我们可以讲世界上任何的丛书都不能跟佛法相比,这个份量太大了,古人常形容浩如烟海。但是实际上来讲它并不麻烦,简单明了。上一个星期六我给此地同修们讲《华严经》,这一次是开头讲,我只讲了一个「如是我闻,一时」。千经万论说什么?就是说「如是」两个字,你看多简单,一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就讲了个如是,千经万论,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说,也不出如是两个字的范围。所以说并不像想象当中那样广大无边,那样高深莫测,其实不然,佛法非常亲切有味。讲到修行只有三个字「觉正净」,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八万四千法门连净土法门在内,统统就是修这三个字。教你明理就是如是两个字,教你修行是觉正净三个字,五个字把全部的佛法,不但是把释迦牟尼佛的佛法,十方三世诸佛的佛法统统包括尽了,所以真正懂得的人,真正明白的人,才晓得只有佛法才是真正的平实,平常实在,亲切有味。《金刚经》它的好处是言简意赅,如果我们能将这五千言读得很熟,时时刻刻能够在心中玩味,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提得起观照;换句话说,在人生数十寒暑当中,可以讲没有不开悟的。成佛不难,难在自己不相信,自己不明了,对于经教产生歧见、误会,不能够依教奉行,这种过失是在自己,不在佛法。
下面是讲到无住,无住才是真正的住。请看经文,小题目「略示住心无住」,经文:
【复次。须菩提。菩萨于法。应无所住。行于布施。】
这里面特别要注意的就是『法』这个字,「法」是指一切万法,不但它包括世间的一切法,出世间的一切法也包括在其中。就是一切法里面应该要无所住,虽无所住,还得要『行于布施』。底下的小注里面,我们来看看这一段的意思,「此于降心之后,以示住心也」。前面教我们怎样去降伏你这个烦恼妄想心,妄想心降伏住之后,大家想「我的心要安住在哪里?」佛指示我们如何去安住,佛教给我们的是「应无所住」,这句话正答「应云何住」。前面须菩提尊者提出这个问题,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,佛在此地答覆我们,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什么地方?佛告诉我们:应当无所住。这个答覆是非常正确而切实,因为「佛法要修行,不可修住」,你看看佛门里头哪一个人说我修住,没有的,都是讲修行,所以佛才讲「行于布施」。「行则布施包罗一切法门」,所以佛说法举行门的总纲领来说。不但在因地里面修行,菩萨修行要修布施,成了佛之后也不住。假如成了佛之后还要有个住的话,试问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要示现在我们世间来教化众生?来教化众生是行,是行于布施,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是把佛法布施给我们,行法布施。可见得连果地,成佛是果地,究竟的果地都不住,都无所住。如果你刚刚修行,才发心就想要个住处,哪有这种道理?没有这个道理。希望大家特别要记住,佛法讲的是修行,不讲修住。
行,举布施,就包罗无量无边的法门,四弘誓愿里面常讲的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布施就是无量法门的总纲领,我们要略略的介绍一下。「无住行施,三轮体空」。有住行施,三轮就不空。什么叫做三轮体空?三轮体空就是无住心,譬如我们以最简单例子来讲,我有个物品赠送给别人,赠送就是布施,我是能施之人,对方是接受我布施之人,当中有所施之物,这就是三轮,无住就是不执着,心里面清净,没有这回事情。心里面没有我执,不执着五蕴身心是我,无我,我既然没有了,这东西是我所有的,我所也没有了;既然无我了,也不着人相;也不执着所施之物,这叫三轮体空。这种布施是清净的布施,这种布施是称性起用,也就是真性的作用,里面所产生的是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功德。虽然说智慧,没有智慧之相;虽然说功德,也没有功德之相。为什么?因为它是称性的,既是称性,在佛法不得已用一个名词说非有非空,这是说的真实话,它的德用完全是在布施上能够见到的。
我们再看下面,简单的来解释这个意思。先解释「法」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这个里面,法是「万事万理,根接心及」,根是指六根,我们六根所接触的,眼接触的是色法,耳接触的是声法,乃至于心,心及就是心里面所想的,统统叫做法,世出世间都包括在这里头。佛给我们讲的,「俱不应执着」,不应该执着。「住谓执着相」,执着一切法的相就叫做住。既然一切都不应该执着,换句话说,法不可以住。不可以住,要行,就是要行于万事万理,要行于根接心及。行是活活泼泼的,住就死了,死呆板的,这个不是佛法。
「行于布施」,底下说明布施能够摄六度,通常讲「六度摄万行」,就是把一切法统统收摄在其中,都包括在里面。六度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,前面五种是事相,布施、持戒到禅定都是事,般若是理,般若是智慧、是理,般若表现在前面五度上。般若是什么?般若就是应无所住,应无所住行于布施,应无所住行于持戒,应无所住行于忍辱,应无所住行于精进,应无所住行于禅定,这就叫般若。你要问般若是什么?般若就是不着相,这就是般若。
第二我们讲「布施」,布施就摄其余的五度。我们晓得施有三种,第一种叫财布施,以财物布施给别人;第二种叫法布施,法里面包括世出世间法;第三种叫无畏布施,别人有所恐惧,有害怕的地方,你能够保护他,使他离开恐怖,这种行为就叫做无畏布施。持戒、忍辱这是属于无畏施,为什么?譬如你持不杀生的戒,那些动物牠看到你不害怕,为什么?你不杀牠。你持不偷盗的戒,一般人看到你是守戒的,他有什么贵重的东西、值钱的东西他不必藏起来,他就摆在外面,他晓得你是持戒的人,你不会偷我的,他放心了,他没有恐怖、没有畏惧,所以持戒是无畏施。忍辱也是这样的,晓得你是修忍辱波罗蜜的,你是个学佛的,修六度的,他在你面前说话很随便。为什么?他不怕得罪你,就是话说得不对,得罪你了,你可以原谅他,你不会报复他,你也不会把这个话记在心里,所以他不害怕,因为你能够忍,所以这两种属于无畏布施。后面这三种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都是属于法布施。由此可知,说一个布施就包括六度,说六度就包括万行,所以佛法在行门里面讲,无量无边的行门,用一个布施就全部都包括了。
「布施即一切佛法」,布施就是一切佛法,这一点诸位要特别记住。《金刚经》你看看在行门里面,它只讲一个布施、讲一个忍辱,六度里头其余的四度说得很少,布施说得特别多,意思就在此地。另外一点,忍辱也说了,忍辱也非常的重要,因为布施能成就功德,忍辱能够不失功德。「佛法始终重舍」,布施就是舍,舍是什么?「不着相」。不着相就是舍,不着相就是布施。「看得破,放得下,歇即菩提」,歇就是舍、就是布施,放得下、看得破也是布施,也就是舍,就是不着相。因此,「行于布施即是行于六度,即是行于万行」,所有的菩萨修行法门全都包括在其中,一条也不会漏掉。
下面我们就六度在此地简单的做一个介绍。六度里面第一个是「布施」,布施的目的是「破悭贪」。我们晓得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,根本的烦恼就是悭贪,悭是吝啬,你自己有的,舍不得给别人,你放不下,不能够施舍给别人;你所没有的,你祈求要贪得,贪而无厌。这个烦恼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本,如果悭吝心断掉、贪心断掉,换句话说,你是把烦恼的根给拔除;烦恼的根拔除,换句话说,就没有烦恼,不会再有烦恼了。修行人会修行的,常言说得好,从根本修;不会修行的人,从枝叶修,从枝末修。会修行的人从根本修,根本修就是修布施,这是同学们特别要记住的。
六度的第二就是「持戒」。持戒的目的是「破诸恶」,就是自己一天到晚都在造恶业,如何叫我们不造恶业?要持戒。戒是佛给我们制定的,戒律虽然很多,在经典里面它自成为一类,三藏经里它属于一藏,律藏,经律论三藏,它算是一个大类。戒律的精神就是这八个字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就是这八个字。你看条文很多,经典很多,不出这个范围。戒律分为两类,一类叫「止持」,这叫持戒,止是禁止,换句话说,不许你做的,譬如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,都加一个不,「不」就是禁止,禁止你的意思,叫止持;另外一种叫「作持」,譬如闻法,有法师讲经,菩萨戒里面说,你是受了菩萨戒的,距离讲经的场所讲堂四十里之内的,这是佛在世,是讲从前的距离,四十里你一天可以走个来回,四十里之内法师在那里讲经,你要是不去听经,你就犯戒。这个就是叫你做,你不做就犯戒。这两类很显然的佛给我们指示出来,止持的多半都是「自律」,换句话说,是我们私生活必须要遵守的规范,一个人自己独处的时候,身心要清净,所以它的精神是在诸恶莫作。
大乘戒,不但我们这个身口不造作恶业,必须到心里面不起恶念,这才叫真正的持戒。但是小乘戒里面结罪就跟我们世间法律一样,你起心动念不结罪,必须要做出来才结罪。譬如小乘人他心里不高兴,看到冤家对头恨透了,想把他杀掉,可是并没动手,也没有这个行为表现,只是心里有这个念头恨他想杀他,这个不犯戒,不犯杀戒。所以小乘戒好持,跟世间法律一样。但是大乘戒难持,大乘戒是讲心地戒,你起心动念想杀个人,你就犯了杀戒,有没有杀他?没有杀他,没有杀他也犯了杀戒,大乘结罪是这个结法,它是结在心地上,不结在外表上。外表上他无意当中或者把人杀掉了,但是他没有杀他的心,这样在菩萨戒上结不结罪?不结罪,他没有心。大乘法是讲心地法,在起心动念的地方来结罪,所以菩萨戒难!菩萨的清净是心清净,二乘人的清净可以说是身清净,身清净的人心未必清净,心清净的人身决定清净,所以菩萨戒的精神着重在众善奉行。这个就是我们总括戒律的精神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诸位记住这八个字,这是戒律的精神。
但是在今日之下我们研究经的机会很多,法师居士们常常在外面讲佛经,讲戒律的人太少了。为什么?一般人他自己戒律没有持得好,如果展开戒本来讲,心里就很惭愧,恐怕讲不下去。为什么?自己都没做到,如何能劝别人?愈看愈惭愧,所以就不讲了。印光大师晓得这个情形,所以他老人家劝人念「了凡四训、感应篇汇编、安士全书」,他是用这三部书来代替戒律,「持戒念佛」,这是印祖一生所弘扬的,这三部书都不是佛经。《了凡四训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的四篇文章,这四篇文章是教他儿子的,不是对外人说的,将他自己一生的经历、体验、因果感应劝他的儿子来效法,这里面大主义是阐明因果报应的道理。《感应篇》是道教的书,是劝善的书,里面也是讲因果报应,教人要断恶修善。
《安士全书》是清朝周安士居士所作的,这里面包括四样东西,第一部分是占全书的二分之一,是「文昌帝君阴骘文」,这篇文章文字不长,也是属于道教的,文昌帝君的一篇文章,劝世的一篇文章。周安士给它详细注解,而且引用古今许多的公案来证实它,因此那是一篇非常精彩详细的注解。他所引用的范围非常广泛,不但有道家的典籍,有儒家的、有佛法的,诸子百家,引用的范围很广泛,都是劝人为善。后面还有两个专篇,一篇是「欲海回狂」,这一篇相当的份量,是戒淫的,我们晓得一切的罪行罪业,古人常讲「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」,这一篇文章是劝人戒淫;还有一篇是劝人戒杀,一切的恶业是淫、杀这两条最重。这两条在佛法叫根本戒,小乘戒里面四重戒第一个就是戒淫,自律是戒淫;大乘戒里面菩萨戒第一个戒杀,因为大乘戒是与一切众生打交道接触,跟一切众生打交道是慈悲心第一,所以要戒杀。你展开戒本看第一条戒,比丘戒跟菩萨戒第一条不一样,比丘戒第一条是淫,第二条是杀;菩萨戒第一条是杀,第二条是淫,所以这两条是根本戒。《安士全书》最后一个部分叫「西归直指」,这一部分讲的是佛法,劝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把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纲领纲要、修行方法、功德利益,以及过去依照这个方法修学成就的人,全部给我们介绍出来,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持戒念佛的旨要。
这三种书,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可以说一生极力来提倡,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了。《感应篇》文字也不多,本文只有一千多字,《汇编》就是注解,里面就跟《安士全书》阴骘文这个注子一样,讲儒释道,诸子百家的格言、理论、公案,全都收集在这里面。印祖以这三个东西来代替戒律,因为戒律没有人讲,不容易懂,这三样东西,我们自己可以看得懂。三种书的精神跟佛法的戒律完全相符合,那就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所以学佛的同修要把这三样东西看做佛的经典一样,没有两样,不要有偏见,「这个不是佛经,我看它干什么?」不是佛经就看轻它,那你就错误了。
记得印光大师在清朝末年的时候,那时候他在普陀山,就是在定海县,在普陀山修行。定海的知县特地派人到普陀去礼请大师来定海弘法,印光大师自己没去,他就派了一个人去,派一个代表去。去讲什么?就讲《安士全书》里面的头一章「文昌帝君阴骘文」。你们诸位想想这是一代的祖师大德,定海知县来请他弘法,他派人去不讲佛经,去讲「阴骘文」,讲道教的经,你说奇怪不奇怪?现在有许多我们佛门的同修看到这种情形,心里头不满意,都会觉得怪怪的,法师应当讲佛法,怎么可以讲外道?这是众生的分别心。
一九七七年我从香港讲经回来以后,在中国佛教会大专佛学讲座当中,我就开了一门《了凡四训》,而且很详细的讲了一遍,大概讲了三十多次,讲了一遍。当时就有一位法师,这位法师也很有名气,也是一位大法师,有一天我们在善导寺遇到,他就跟我说,他把我拉在一边跟我讲,「法师,你在佛教会大专佛学讲座当中开课,你为什么不开佛经,你去讲外道的书?」听了之后我说,我没有讲外道的。「《了凡四训》不是佛教的书。」我说,你说这个,我明白了。我说,这本书是经过佛法法印印定的,你知道不知道?他说,我不晓得。我就问他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,这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?「是的,没话说。」这是不是算法印?「可以算法印。」我说,《了凡四训》里面的内容是不是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?他一听我这个话,脸就红了,一句话都说不出。诸位必须要晓得,佛非常的开明、非常的公开,一点自私自利的心眼都没有,佛法的经典只要你符合这个宗旨,符合这个精神,都是佛说的,所以叫法印,可以来印证的。我们晓得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安士全书》确实符合这个法印,它的内容自始至终绝没有一句话违背这个宗旨,那就是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所以我就告诉他这些东西是道道地地的佛经,你怎么能说它是外道?
我在南北各处讲了不少,「阴骘文」我在大溪关帝庙讲过,《了凡四训》讲了很多遍,《感应篇》也讲过好几遍。这个事情我当时告诉这些法师,不是从我开端的,你们要骂人的话不能骂我,印光大师带头的,你要骂人的话你先骂他,我是跟他学的,谁敢说印光大师不是?没有人敢。所以我极力也是提倡、也是来弘扬这三部书,而且我印书是以这三部书印的数量是最多,比《华严经》数量印得还多。道理就是劝人持戒念佛,戒律是修行人的根基,没有戒律什么都不能成就,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。一般学佛的人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戒律,喜欢的是经论里面的道理,讲得头头是道,听了之后会点头,一听是戒律就摇头,就不点头,都害怕了,这个是不知道戒律的精神,不晓得戒律的功用,没有戒哪里能生定?没有定怎么能开智慧?没有智慧怎么能入道?所以持戒是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说到这一点,我当年亲近章嘉大师学佛法的时候,也和一般年轻人一样的心理,那就是对于佛法的理论、佛经哲学非常的羡慕向往,拼命的在追求,疏忽了戒律。那个时候我心里想,戒律就是生活规范,佛经的戒律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为印度人制定的生活规范,我想这个不用学了。为什么?国情不同,我们是中国人,他是印度人,要我们去做印度人,还要去做印度古人,哪有这种道理?这是决定讲不通的。所以对戒律根本没有把它放在眼里,也不甘心去学它。不要讲这是印度的生活规范,就是以我们本国来说,孔老夫子自己都讲三代之礼就有兴革的不同,何况这是古老的印度的生活规范,所以确实不能叫我接受。我对戒律是这样的一个态度,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年轻的知识分子,会抱着跟我相同的看法。
可是章嘉大师对我很慈悲,他知道我这个执着非常的坚固,很难叫我放弃这个念头改变立场来学戒律,于是章嘉大师用另外一个方式,就是每一次我亲近他老人家,在我要走的时候,他会叮咛一句「戒律很重要」,轻描淡写的这么叮一句,这句话我听了几十遍,每一次去他都会跟我说一遍。到章嘉大师圆寂之后,我在他塔前面,他是火化的,在火化的塔前面搭了一个帐篷,我在那里静坐三天,他教我三年,我守了三天,仔细的反省反省这三年当中大师教导我些什么东西,这一想,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「戒律很重要」。他老人家曾经告诉我,戒律好像我们坐火车那张火车票一样,你要上车你必须先要购票,而且这个票随时放在身上不能丢掉,为什么?随时要查票,到达终点站了,这个票还得要交回去,没有票出不来。他说戒律就像这张车票,从你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不能够丢掉,举这个例子跟我说,这个印象最深。
在这三天静坐当中,才恍然大悟老师对我的苦心。我悟出一个什么道理?戒律是圣凡的标准。我们从前固执礼,礼是我们中国人生活标准,三代之礼不同,古今之礼不同,这是世间法。这个制度,它的精神是不变,礼是自卑而尊人,这个精神是不变的,可是在仪式上是有变更的,是有不同,所以有兴革。但是戒律是凡圣的标准,凡圣的标准就超出空间与时间;换句话说,我们不能拿空间时间之不同来衡量它,这一点希望大家特别要留意。于是我这才开始看戒律的经典,读戒经,才认真的去研究它,去奉行,这样才在佛法里面奠定一个基础。由此可知,这是非常的重要,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。印祖给我们提出来这三本书,实在是非常的理想,因为这三种书都是中国人的著作,它具足戒律的精神,又具足戒律的戒法戒行,所以用它来代替戒律真是太理想了。在没有人教导律学这种情形之下,用这三种书的确比什么都好,我们能够守住这三本书,依照理论方法来修行,可以说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,都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,良好的基础就是成功了一半。
「忍辱」,忍辱的功德是「破瞋恚」。瞋恚也是最大的烦恼,佛法里面常讲火烧功德林,那个火是瞋恚之火,功德不容易修成功,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、就烧掉了。你要想功德能够保持不失掉,你要破瞋恚,用忍辱这个方法。什么叫做忍?忍必须是「安心顺受」。不是说我忍耐着,我要发脾气了,忍住,忍一口气,这个虽然表面上是顺受,心并不安,很勉强的在顺受,这不能算忍辱,忍辱是安心顺受,很不容易做到!它的功德是「消业障、增福慧」,不但增慧,增福,福慧都增长。你天天想着要消业障、要增福慧,你要是不修忍辱,这是空想,做不到的。
在六度定义里面原来只讲一个忍,并没有说忍辱,我们中国过去翻经的这些大德把后面加了个字,加了辱,忍辱。为什么?中国人把这个辱看得很重,古语说「士可杀,不可辱」,把这个辱看得多重,杀头没有关系,污辱不行,受不了,看得这么严重。所以翻经的大师说,辱要是能忍,还有什么不能忍的,忍辱波罗蜜就圆满了。所以能忍辱,忍波罗蜜就圆满。「辱能忍,则无事不能忍」。这是我们翻经的大德特地取这个字放在忍的后面,这个着眼确实相当的了不起。世出世间法什么法都要能忍,特别是善财童子在五十三参里面所示现的依人证入,人事的环境比什么都复杂,他统统能忍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都能忍,像本经里面所说的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没有事情不能忍的。佛所说的理论方法我们能够明了、能够实行,这叫「法忍」。这是诸位要记住,讲法忍多半讲修行,修行很苦!譬如持戒的时候,在最初有许多禁戒不许你去做的,你要能忍受得了。譬如背诵经典,尤其是大部经,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背得出来,你要是对法没有忍这个功夫,你怎么能成就?
说到这个地方,我给诸位说一个公案,在民国初年有一位持律法师,他是谛闲老法师的学生,我介绍你持律法师,谛闲老法师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师,这是他很得意的一个学生。这位法师原先他是住禅堂,在禅堂里面担任香灯师,有一年六月初六,这是在我们中国大陆上的风俗,六月初六都晒东西,寺庙也不例外,藏经楼要晒藏经,这天晒藏经,出家人自己有些衣服东西都要拿出来晒。这一位法师人非常的忠厚老实,没有智慧,有一个小侍者年岁很轻的,遇到他就开玩笑,他说,香灯师,今天六月六,大家都晒东西,我看你那些蜡烛要搬出来晒一晒。持律法师一想,蜡烛能晒吗?旁边有许多人看他呆头呆脑的,都在那里附和:「可以晒,怎么不能晒!」于是他就相信了,他就把常住的蜡烛统统搬出来,一条一条的摆在墙脚下晒,从上午晒到黄昏,蜡烛全都溶化了。他到晚上去收,他自己心里想,晒了的大概就是这样,把蜡烛芯一根一根收起来,蜡烛油流在地下,他把它挖起来,放在一起又搬回去了。到做晚课的时候,晚课要点蜡烛,他就把蜡芯插在蜡烛上,把从地上铲的蜡烛油挖两块放在蜡台上。维那师一看这怎么成话,「香灯师,好蜡烛好多,你怎么拿这个来?」他说,这是好蜡烛,今天晒了,晒起来就是这个样子。维那师看到这个样子啼笑皆非,晓得他太傻、太笨了,跟他讲讲不通,于是就算了。
到了第二天,当着大众就告诉他,持律师,你有大智慧,你在我们禅堂作香灯,太委屈你了,你应当到谛闲老法师那里去,谛闲老法师在观宗寺办了个佛学院,培养弘法人才,你到他那里去学做法师,将来弘法利生,弘范三界。实际上人家是叫他走路迁单,他犯了这么大的过失,迁他单叫他走路。他听了这话高兴得不得了,我有大智慧,我将来可以做大法师,那些人还告诉他,你将来做大法师讲经说法,我跟你当维那,我们这些大众都来听你的经。他听了更得意忘形,「那我什么时候去?」维那师,「现在就去!」他马上把行李打包,大家帮他忙。这个人希望诸位记住,以后人家叫他「晒蜡师」,晒蜡烛的法师,持律法师。
他到观宗寺佛学院,到了客堂,人家看他呆头呆脑,就问他,你从哪里来的?他说,我从某个地方来的。你到哪里去?「我就到此地来,我的常住跟我讲我有好大的智慧,在禅堂里太委屈我了,我要到这里来学做法师,将来说法利生、弘范三界」,人家一听,呆头呆脑的一个傻瓜。但是谛闲老法师有交代,凡是有人要想学教的,不要太为难他,要好好的接待。于是里面人就把这情形告诉谛闲老法师,谛闲法师一听,好,叫他来,来看看。问了几句话,也是呆头呆脑的说几句话,谛闲法师一听就了解,这是别人挖苦他,开玩笑的。既然来了,谛老也很慈悲,就告诉他,你要学做法师,第一要肯吃苦,第二要听话。他说,我都愿意做。所以寺庙里头最苦最重的工作派他去做,同时教他背《法华经》、背《楞严》,不但背经文,要背注解。派一个法师教他,最初一天念几句、背几句,到后来渐渐一天可以背几行,这样跟谛老跟了大概有十几年,他把这些经、注解统统都背下来了,而且他工作非常的勤快,绝不偷懒,做事情认真负责,所以谛老非常的欢喜他。渐渐的他智慧真开了,经的道理他能听得懂、他能领悟,到后来居然他能够代座,就是谛闲老法师讲经,要是有事情忙得不能讲,请他来代讲,讲得头头是道。虽然他代座,已经成为讲经法师了,他还是在寺庙里做粗重的工作。那时候谛老说,你不必做这个事情了。他不干,他说我一定还要做,我做习惯了。到讲经的时候,他把衣服一换,上来讲经;讲完之后,他又去做他的工作去了,真正了不起。
以后成了名,在外面讲经了,以前挖苦他迁单的维那听了之后,惭愧得不得了,当时开他玩笑,没有想到真的成为法师。果然他讲经,那个维那给他当维那,那些大众的话都兑现了,都来听他讲经。所以诸位想想,这就叫法忍,如果持律师要没有法忍,他怎么会成就?他在谛老会下十几年就成就了。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门,经上告诉我们得成于忍,能不能成就,就在忍辱波罗蜜。换句话说,你果然能够忍,没有不能成就的。持律法师往生的时候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没有生病,干净利落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这一生没有白来!也是最初不认识字,是一个粗人,被人欺骗、被人戏弄,没有人瞧得起他,他完全自己不晓得,还以为人家恭敬他、赞叹他,他真的成就了。这是我们应当记取的,这是古人讲愚不可及,不可及的就是他有法忍,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,在现代给我们做了个榜样。
佛经里面还有一个名词叫「无生法忍」,什么叫无生法忍?「生本无生」。佛在一切了义经常说,《金刚经》里面也说明这个道理,生是讲一切万物,虽然生,实在是无生,生与无生是一不是二。生是有,无生是空,空有一如,空有不二。这个道理我们要是明了了,不但明了,而且能够实行,将这个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集成一体,生即无生,作即无作,这叫无生法忍。无生法忍在菩萨位次上来说,最低的也是圆教初住菩萨,就跟本经此地所说的一样,「若菩萨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,就是无生法忍的地位,这才是真正菩萨。所以佛说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非菩萨就不是无生法忍的菩萨,有法忍的菩萨可以讲,无生法忍的菩萨不是,法忍是初学,无生法忍是高级的菩萨,这是初学的菩萨。我们想想,我们如果连法忍都没有,无生法忍那根本就别想了。这是讲到忍辱波罗蜜的重要性,我们决定不可以疏忽的。
「精进」。佛法里面讲善根,通常一般说善根,世间法的善根,三善根,三善根是无贪、无瞋、无痴,我们在经论里面常常看到,《百法明门》更是明显的标示出来;大乘佛法所说的善根只有一条,这一条就是精进,为什么?因为三善根他已经具足,善根、福德、因缘他都具足,如果能够精进不懈,一生决定成就,这是精进。这精进一条我们要特别留意,万万不可疏忽。精进,「破懈怠」,懈怠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。诸位想想,世间人最大的障碍是贪瞋,修行人贪瞋的烦恼比较淡薄,可是懒散是他的大障碍,修行懒散是大障碍,懒散就是不精进,所以他很难成就。要是把这个烦恼破除,就要讲精进。精进有两个意思,但是这个地方我说明了一句,刚才讲的,是大乘唯一善根。两个意思,简单在此地跟诸位说明。第一个,「虽日进而不盲从,是精细」,精进是细进,不是粗进;第二个意思,「按步前进,而不躐等,是精密」。这个地方的精进是要精细的进、精密的进。诸位必须要知道,佛法是万古常新的大法,所谓是历久弥新,为什么?就是因为它精进。你要是把佛法看作它是古老的东西、它是落伍的东西,那就错了。为什么?不进步才会落伍,它天天在求进步,它怎么会落伍?它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端,你怎么能说它是落伍的?你怎么能说它是陈旧的?这个错误!那是不懂佛法之人,不通佛法之人,对于佛法产生错误、误会。不但佛法是历古弥新,我们中国儒家、道家他们的学术也不是陈旧的。儒家所讲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,这三句话跟佛法里面所讲的精进是一样的意思,所以儒家的学术它所求的是日新又新,永远是新的,你要说它是古老的,那就错误,那这句话怎么讲法?
佛法不但是日新又新,上面还加一个精,要精细、要精密的来求新,来求进步。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,无论是在学术上,学术是讲解门,功夫上是讲行门,都要求精、都要求密、都要求进步,没有开倒车的,这是佛法,这一点我门必须要认识清楚,万万不可以误会。如果你自己在这上面误会了,以为佛法是古老的东西,像我过去对于戒律上的误会,发生严重的误会,障碍自己的精进。如果不是章嘉大师三年的耐心,巧妙的诱导,我不会明白这个道理,换句话说,不会打破我这个误会执着,那在佛法里很难有进步,它障碍了精进。所以疑虑、执着必须要打破,要从内心里面彻底的铲除。对于初学的人,特别是对于国外弘法的人来说,这一层的误会必须要解除,必须要把真理给大家说清楚,佛法确确实实是一生成就。能够有精进,像前面持律法师是个榜样,他有法忍,他有精进,这样才会有禅定。
「禅定」的功德「对治散乱」。散乱心,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这也是众生的大毛病。六祖惠能大师说「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」,这两句只有十个字,把禅定两个字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实在是难得。诸位以后有人问你什么叫禅定,你就拿六祖这十个字来答覆,决定正确,没有错误。「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。」诸境是一切的境界,或者是人事的境界,或者是物质的境界,你能够在境界里头心不乱。什么叫心不乱?顺境里面不起贪心,心不乱;逆境里面没有瞋恚心,这是心不乱;一切境界了了分明,没有疑惑,在境界里头不起疑、不迷惑,这个是不乱。大凡一般人可以说他在境界里面多数都是起心动念,被境界所转。见到顺境,就是中意的境界,合乎自己意思的起贪心,追求,希望得到;得到之后又怕失去,想尽方法要来保护它,保持着不要让它失掉,心被境界转,心乱了。逆缘逆境里面生瞋恚,也在想尽方法怎么样能够离开、摆脱掉、舍弃掉,心也被境界所转了。境界,究竟是一个什么道理?究竟事实真相是什么样子?自己完全不明了,凭自己的妄想去猜测,永远不能够得其真相,这就是起心动念,这个就是无明烦恼,没有定功。因此真正的定并不是教你每天盘腿打坐面壁,不是这个,它是要在境界里面不起心不动念,这才是真正的禅定。
再看下面的解释,这几句话也是六祖所说的。「此门坐禅」,此门就是六祖大师一生弘扬的所谓东山法门,这是中国禅宗正宗传统的教学。「元不着心」,元是原本,不着心,「亦不着净,亦不是不动」,你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,才真正能够体会到禅定的真实义。本经佛告诉我们,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跟六祖所说的没有两样,外离相为禅,不取于相,就是外离相;内不乱为定,如如不动,就是定,用《金刚经》来解释禅定就是这两句。如果这个经文的意思不容易理解,那就换一句话,六祖所说的好懂,外离相、内不乱,这个好懂。
最后一条,六度里面讲「般若」。般若是梵语,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智慧,正确的智慧,不是邪智慧。它的功德是「对治愚痴」,愚痴也叫做无明,就是对于一切事理的真相不明白叫做无明,愚痴也是一样的意思。般若就是「真如本性体上发生之正智,异于世智辩聪」,这一句是解释般若,我们一定要把它牢牢的记住。为什么?最怕的是将世智辩聪误认为那是佛法里头讲的般若智慧,那就大错特错!世间的智慧辩才聪明,这个不是佛经里面讲的般若智慧。为什么?因为它的发源处所不一样,般若智慧是从真如本性体上发生的,世智辩聪是从第六意识发生的,第六意识是分别心,第七识是执着心,世智辩聪是从分别执着里面发生的,而不是真如本性上发生的,所以这两个完全是两桩事情,不是一桩事情,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。般若智慧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,每一个人都有的那是世智辩聪。般若智慧一定要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,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,般若正智才能现前,为什么?这时候你本性性体上放光,起作用了,这是不可不知的。
般若跟其他的法一样,有体有用,它这个体经上也讲叫「根本智」,它的作用叫「后得智」,我们在《般若经》里面常常念到有这样的经文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。这个我们念起来好像这两句前后矛盾。无知是讲体,这个我们得用比喻来说,体好像镜子一样,它无知,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,镜子它要起作用它照,那真是无所不照,样样都照得清楚。又好电视荧幕一样,荧幕是体,它什么都没有,它起作用的时候,它什么都可以显现,显现就是无所不知。从这个比喻当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彷彿,所以般若的体是什么?清净心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,那就是根本智;他给大众讲经说法,起作用,无所不知,这叫后得智。
在此地我得略说一说般若智慧的学习,在我们中国过去的教学,所谓小学,这种小学不是现在的小学,古礼中国人平素家居内外有别,中上等的人家,他住的房子内外有分别,女子、小孩住在里面,外面堂屋就是客堂,不会轻易的走到客堂的,男子主外,女子主内,内外是有别的。一个小孩到七岁就外赴,那个外不是家里以外,就是从家里面他到客堂里来,他不跟他的母亲了。跟谁?跟老师,老师也多半是请到家里,叫私塾。这个家族如果大的话,除了自己的子弟,还有亲戚朋友的子弟,统统都集合起来,请一个老师在家里教书。老师所居住的地方多半是厢房,就是客房,家里面大厅两边的厢房。好像多半都住在西面,因为西面是最尊敬的,东面是主人,东道主,西面是客房。学生就跟老师了,跟老师做些什么?学着伺候老师,洒扫应对。换句话说,所修学的乃是生活教育,也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行于布施,所以他这个教学是行的教育,是生活教育,因为小孩懂得如何去侍奉师长,他回到家里他才晓得怎么样孝敬父母、怎么样承事父母,这是小学一开端就要接受的教育。
除了生活教育之外、行的教育之外,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修根本智,根本智怎么修学法?诸位必须要晓得,根本智的修学法主要的就是在背诵经典。诸位晓得根本智是修一心,正如同净土经典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,它修的是这个东西。所以教小孩一天到晚背书,除了背书之外,不需要学其他东西。经里面、书里头什么意思不需要讲解,为什么?儿童年龄太小,你讲他也不会懂,他也体会不到,所以只要求他背,这个背诵就是训练根本智。像我刚才讲谛闲老法师教持律法师,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培养他的根本智,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够疏忽,持律法师之所以能成就就是他根本智成就了,所以以后他智慧开了,他开悟了。这种教学法西方没有,在古时候只有印度跟中国人晓得实施这种教学法。儿童背书要有老师督促,不督促,他偷懒。譬如聪明的小孩二、三遍就能背诵,我在小时后念书,我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,老师给我上的课文,我念一遍就会背,这样就会投机取巧了,有的是时间,就去玩,贪玩了。因此老师必须严格的督促,凡是三遍能够背诵的,这个小孩是聪明人,要督促他背一百遍;十遍能够背得出来的算是中等人,他要背二百遍;到二十遍才能够背得出来的,根性比较差一点,他需要背四百遍。为什么要背这么多遍数?诸位要知道,这个遍数背下来之后,这个课文他一生都不会忘掉。所以我们在今天在此地,看到有许多老教授教国文的,你看他七十多岁、八十多岁了,他四书五经引经据典随口就出来,他也不要去查参考书,他一念就出来,提起笔就能写得出来。这从哪来的?都是从小背出来的。所以这是培养根本智的方法。
我们中国过去对这个非常重视,我这些年讲经,对于这个教学法我在讲堂里面也常常的提倡,提醒同修们的注意,居然也有少数同修觉悟了,体会到这个意思,回家去教他的小孩。我们讲堂里有个郑居士,很年轻,他有两个小孩,大的六岁,小的四岁,他告诉我,他们现在已经能够背唐诗三百首,已经能够背《论语》,来告诉我。我就告诉他,如果你这两个小孩能够在小学阶段这个六年,把中国四书五经重要的经典你给它选出来,统统都能够背过,你这个小孩将来一生念书你不要操心,根基就打好了。小学行,因为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九年制,准备升学后面三年足够了。你要是在国学上有这样深的基础,将来念书,中学、大学甚至到国外留学一帆风顺,这个基础奠定得太好了。所以也有很多小学生现在都在背四书,这些都是培养根本智,由根本智而后他有后得智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都变成智慧了。像《坛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从一般若(一般若就是根本智)生八万四千智慧(八万四千智慧就是后得智)」,六祖初见五祖的时候说,「弟子自心常生智慧」,常生智慧就是后得智。换句话说,他要是心不清净,和一般人一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生烦恼,哪里会生智慧!为什么你常生烦恼?因为你没有根本智,如果有根本智,决定是常生智慧,像六祖所说的从「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」,道理就是这样的。
佛门的教学也是本着这个原则,所以从前寺院丛林有五年学戒,那就等于世间小学教育,你出家剃度了,剃度这个最初五年学什么?生活教育,在寺庙里头服劳役,像六祖刚刚到黄梅要做粗重的生活,舂米、破柴、挑水、煮饭、行堂。扫地,做这个事情,都是做粗重的工作,端茶端水伺候人。生活教育,这个修福,除这个之外,也就是背诵经典。像谛闲法师教持律法师就是这样,工作是修福,教他背诵《楞严》、《华严》,背经、背注解,这就是修根本智。持律法师是个老实人,老师怎么教,他就认真的做,又精进不懈怠,一天到晚谛闲法师讲没有看到他休息过,不是在工作,就是在念经,就是在背诵经典,从来没有懈怠、没有懒惰,没有偷过懒。所以他在十几年时间当中,他根本智成就,得到了;根本智得到之后,他智慧开了,以后一听经他就明了,就开智慧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跟六祖所说的常生智慧,心地厚道老成,所以谛闲法师非常器重,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人才,这是末法时期修行,真正给我们做为一个非常好的典型、模范。
我们要想真正用功夫,真正破迷开悟,经典里面道理、方法,像善财、像持律法师都是我们的好榜样,我们自己要想想,我们哪一个人无论在聪明智慧上,总是比持律法师要高得太多了。但是持律法师虽然是愚,其愚诚不可及也,我们要生惭愧心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,要晓得努力的方向,要知道精进不懈怠才是成就唯一的保障。今天时间差不多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