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(第七集)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9-014-0007
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第七次。
今天我们要接着跟诸位研究在这一节经文里面所讲的修行的要义。佛法的殊胜之处就是解行合一,不仅仅是谈玄说妙,而重视实际的修学功夫,换句话说,也就是讲求生活当中实际的受用。讲到修行,首先我们要将这两个字的定义认识清楚。我们在表里面跟诸位列出来了,修行功夫的要义。「修行」就是修正行为,行为可以说它的范围非常广大,真是无量无边。无量无边的行为可以用三个字包括尽,那就是「身、口、意」,也有些经文用「身语意」,言语的语跟口是一个意思,口就是代表着言语。身体一切的造作就是身的行为,身的动作就是身的行为;口的言语属于口的行为,叫口业行为;心里面的念头,念心一动,这个就是意业的行为。能发动行为的不外乎身口意三处,这三处就把所有的行为都包括尽。
凡夫三业行为不正,换句话说,就是错误的行为,佛法教我们将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。这个正的标准简单的说,觉是正,迷是不正;邪是不正,离开邪就是正;清净是正,染污是不正。佛法教我们的修学,先教我们「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」。学佛根本的修行法就是三皈依,三皈依里面,皈依佛,佛是觉的意思,就是觉而不迷;皈依法,法就是正的意思,正而不邪;皈依僧,僧就是净的意思,净而不染。我们讲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三皈依的意思就是修正我们身口意的行为,要觉、要正、要净。在这个地方它的分配法,诸位要特别的注意,意业三条都有,就是觉正净这三条都有;身业与口业,只包含在正而不邪,因为心要是觉悟、清净了,我们身体的造作、一切的言语自自然然离开一切邪迷,都归向正道。
修行的定义我们明白了以后,这一段经文里面要义有八点。第一点要跟诸位说明的,就是本经所说的「应无所住」,要大家了解这个意思。正如同文殊菩萨在《楞严经》里面为我们选择修学法门,一开端就把迷悟的根源给我们指示出来,经里面所说的,「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」。这两句话是说明,我们真如本性本来是光明的,为什么从本明当中生起无明?文殊菩萨这两句话说得很清楚。本经还有两句话,「知见立知,是无明本」,这两句话也把这个现象说明白了。因此真正修行只求息妄,不要再去找真。「用功只在除妄」,不要去找真,你有一个去找真的心、求真的心,这个心就是妄心。你妄心把它保存在这里,不把它除掉,诸位想想「真」如何能够显露得出来?所以用功只在除妄。由此可知,上面我们提的纲领,我们只要离开迷,只要求不迷,不要去求觉,那就是除妄,除妄就叫不迷,只要不邪、只要不染,你不要去求觉,不必求正,也不必求净。为什么?不迷自然就觉,不邪就是正,不染就是净,可见得功夫是除妄。除了妄,显示出来就是真。如果你说「我要求觉」,这是迷了;「我要求正」,这就是邪;「我要求净」,那你就染污了,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,古人讲「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」,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。
第二重要的意思,我们讲降伏妄心,怎么降伏法?要晓得妄心的根源从哪里来的,妄心的根源就是我执,从我执而来;换句话说,从狭小的心量当中产生的。佛教给我们「发心广大就是降伏」,这个意思很要紧,如果真能够把心量扩大,我执自自然然就没有、就消失了,这个才是降伏妄心的根本法,把这个妄心从根本拔除,所以广大心比什么都重要。佛的心量,经上常常赞叹,「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」,所以佛是我法二种执着都没有了,这是示现这个榜样给我们看。
第三,我们讲到很切实的功夫,众生最重的烦恼贪瞋痴,这叫三毒烦恼,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,天天在造业、在感受三途的苦报,就是这三毒烦恼所害。想去又去不掉,你真的想去断它,难!你怎么断法?佛法有方便,教你大发慈悲心。慈是与乐之心,与人同乐;悲,与人共苦,慈悲两个字就是世间人所讲的「同患难,共甘苦」,而这是对一切众生,我们与一切众生同甘苦共患难,贪心就没有了,瞋恚心也就没有了。「以慈悲除贪瞋,以不取于相除痴」。以慈悲,与众生同患难、共甘苦,如果这当中要取相,虽然断贪瞋,贪瞋断不尽,为什么?痴没断,所以要「不取于相」。这是本经中心的教义,非常重要,下面我们还会详细的探讨。
第四是讲「自他不二」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自己与别人是一不是二,这个道理很深,一般人很不容易能够见得到。「生佛一如」,生是讲一切众生,佛是说的诸佛如来,诸佛如来跟一切众生是一体的,无二无别,同一个法性里面显现出来的现象。这样说又怕诸位难以体会,我们还是拿梦境来做比喻,譬如作梦,我梦到阿弥陀佛,我梦到释迦牟尼佛来给我说法,我也梦到许多菩萨,又梦到许多同学,当我们梦醒之后,立刻就觉察到整个梦境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现象,作梦的时候全心变成梦,全梦就是自己一颗心。这个道理明白之后,再观察我们现实这个生活,亦复如是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们自心变现之物。所以佛常在经论当中告诉我们,譬如讲到净土,跟我们讲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,这就是说明佛与众生不二,佛与众生是一,我们要认识这个道理,本是同体,所以没有差别。这个观念在修学过程当中的确是非常重要,所谓是正知正见,领导我们修行趣向最正确最真实的方向,这是我们必须要好好的把它记住。由此可知,「度他即是自度」,不要以为他跟自己是两桩事情,不相干,那错了,度众生就是度自己。
第五就是教我们要「二边不着,中道不存,心行才能称性」,这个意思也非常要紧。凡夫一般都很容易被境界所转,虽然说自己在境界里面须要做得了主宰,要能转境界,不要被境界所转,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不简单。在菩萨地位上、菩萨名号上,诸位就能够觉察得到,七地菩萨叫远行地,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说他对于这一切虚妄的境界已经远远的离开,这个离开就是即相离相,他不执着了,七地才真正不执着;八地叫不动地,不动地就是不动心。我们如果拿《金刚经》上这两句话来说,就是须菩提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,我们行菩萨道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教化众生,释迦牟尼佛给他讲了两句,就是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。不取于相到七地他修圆满了,他真的不取了;如如不动要到八地才圆满,真是谈何容易,绝不是一个初发心的人就能够做到。别人怎么做法我们不敢说,为什么?也许他是古佛大菩萨再来的,那我们不敢讲他,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一再的提醒同修,佛法的修持是修自己,不是修他人,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是什么境界,我们在五欲六尘里面还动不动心,还着不着相?如果是着相、还动心,那我们自己要认识自己,我们是凡夫,我们的功夫不够,应当按照次序逐渐来修学,这个才是对的。我们要守住这个原则,理解这个道理。修学当中求什么?求渐渐的离开二边。换句话说,初学的人对二边这种分别执着的心逐渐逐渐的淡薄,这就是好境界;一下完全离开,要到七地、八地,这是自己要有自知之明。就是从初发心我们就走这个道路,就走二边不立,中道不存,称性起修的这个方向这个道路,这是可以的。真正做到是圆教七地、八地菩萨,我们要把这一点认识清楚。
第六,「如佛住般若正智,离相度生」。如佛就是佛是我们的榜样,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我们要像佛那样的住在般若正智上,这是讲住,着重在住,住哪里?住在般若正智。干些什么事情?度众生。离相度生,离相就是般若正智,就是不着相。这一段经文里面讲降伏,虽说降伏,没说住,可是住的意思就在降妄之中,劝你发大心,发大心就是要普度众生。换句话说,把众生的苦乐看作最重要的大事,自己的苦乐得失把它撇在一边,众生的苦乐大事我们必须认真的去关心,这样的人把自己的心量打开了。原来我们的心量处处都是为自己,起心动念都是想到自己,从没有想到别人;现在学佛了,把心量先拓开,把自己放在一边,不要去理会,去关心一切众生,希望一切众生个个都能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我们自己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们,这就是住在正智上。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都示现这个榜样给我们看,这是我们应当要记取的,应当要效法的。
讲到度众生的事,度他就是自度。何以故?因为在这些地方就是历事鍊心的所在。「历事鍊心」,历是经历,事就是事事物物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就是经历世出世法所有的这些事,人事都要经历,在这个境界里面,就是人事的环境、物质的环境,在这个里面去鍊自己的心。鍊什么心?要注意刚才跟诸位提过的,鍊觉心、正心、净心,就是在里面鍊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就是鍊的这个。凡夫不鍊,他历事是迷而不觉、邪而不正、染而不净,凡夫经历事,心是变成这个样子。菩萨修行,也要在这些事相当中去鍊不迷、不邪、不染,「即是修般若下手处」。因此我们离开了人、离开了事,你修行就没有下手处,你怎么能够成就?要想真正成就实相般若智慧,这是不能缺少的,我们应当在这个地方特别的留意。所以不能够离开事外空谈玄理,那是没有用处的,必须把理论跟我们实际的生活融成一体,这才是正确的修行。
历事鍊心,可以讲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、从因到果就是修这个。初级的修法,就是众生烦恼习气深重的时候,初学要远离六尘,所以从前寺院都建在深山里面人迹不到的处所,与社会隔绝,便利于修行,俗话常说眼不见为净,他实在心不得清净,叫他不要见这些五欲六尘,得这个心清净,这是初学,过山林的修行生活。在这里面是培养理论的基础,修学初步的功夫完成以后,然后就离开山林走进社会,要与社会大众去接触,这个接触就是度众生。你要是天天守在这个山上度不了众生,度众生一定要到都市,到人口稠密的地方,繁华热闹的所在,到那里度他。一面去度众生,一面在那个地方鍊自己的功夫,就是历事鍊心,这样境界一天比一天殊胜,定慧一天比一天增长。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他在文殊菩萨那个地方叫本慧,本慧就好比山林学道,初学;出去参学的时候,从德云比丘这边起就是踏进社会,看看这个社会森罗万象五花八门,没有一个地方他不接触,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去访问。你是学佛的,他访问你,他来请教你;你不是学佛的,学外道的,他也来访问你、亲近你,了解了解,跟你谈谈,善人恶人统统接触,历事鍊心。在这个里面去修平等心,把分别执着的习气在境界里磨得干干净净,真正的做到不起心不动念,这叫真修行。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要有成就,那就要晓得这个道理,晓得修行的方法。
最后一条,「般若观照之正智,即离心意识」。这句话我们常常听说,观照、正智、离心意识,而不晓得这三桩事情是一桩事情,就是观照、正智、离心意识是一桩事情,在这个地方把它统统连串起来,所以要晓得照就是离,不离就没有照。离就是不用,不用心意识这个时候就叫做照,不用心意识的时候,起的分别执着以及种子都是属于真如自性起用。如果你用心意识,当然也离不开真如自性起用,但是你见不到自性起用,你只见到的是心意识起用。识是第六意识的分别,意是第七末那识的执着,人我执、法我执,心就是第八识,第八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习气种子,你所见到的是这么一个情形。禅家常讲「离心意识参」,那个参就是照,离心意识就是照。《心经》里面讲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照见,如果没有照,心意识就是五蕴,五蕴不空,五蕴存在的,不但存在,老老实实的存在,坚牢的存在,永远没有办法把它破除。但是它是虚妄的,因为它禁不起照,一照,五蕴就皆空。所以诸位要晓得什么叫观照,离心意识就叫观照。
我们在经论上讲,你听经、你看经,如果离心意识来听,离心意识来读诵,那你用的功夫就是观照。听经用观照,看经也用观照,你所得到的是大开圆解,意思完全是了了分明,毫无错误,正确的理解,这叫观照。懂得看经听经会用观照功夫了,穿衣吃饭会不会用观照?待人接物会不会用观照?二六时中从早到晚能够离心意识,那你是念念都在观照之中,这与诸佛菩萨有什么两样?没有两样。失去照,就是用的心意识,那就叫凡夫;离开心意识,提起观照,就叫做佛菩萨,佛菩萨跟凡夫的差别就在这里,除此之外没有差别。希望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领悟、能够理解,最好是能够在生活当中把它做到,这就是真正的修行。
说到念佛法门,念佛法门的确是相当的巧妙,它在《华严经》里面占最重要的地位,也可以说在修行里面、在《华严》里面它是一个主流的地位。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第一位遇到的善知识德云比丘就是教给他念佛法门,诸位要晓得第一个老师非常重要;末后这个老师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由此可知,自始至终主修的就是一个念佛,其余的这些法门都是助修,而是以念佛为主。念佛妙在哪里?当下就是转识成智,就是降伏,就是观照,这个方法太巧妙!我们可以说与《金刚经》的教义完全相符合。念佛人要发大心,普愿十方一切众生同生净土,这一念就是正念,这个心是广大心,不是说只有我一个人生西方极乐世界,而是普愿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。
这一句佛号,为什么说它是转识成智?因为佛号的本义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是「皈依」的意思,阿弥陀是「无量」的意思,佛是「觉」的意思,如果从佛的名号上来讲,你要能够提得起这个观照功夫的话,「皈依无量觉」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,在没有学佛之前,我们在无量无边境界里面总是迷而不觉;学佛之后,我们从迷里回过头来,皈就是回来,从迷的境界里回过头来,我们要依觉。无量无边的法,无量无边的境界,一切法、一切境界里面我们都能够觉而不迷,这就是转识成智,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本义。所以这一句佛号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修学的总纲领,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这个总纲领,离开这个总纲领,它就不是佛法。诸位想想,离开这个总纲领是迷而不觉,总纲领给我们提示的是觉而不迷。请看下面经文:
【何以故。须菩提。若菩萨有我相。人相。众生相。寿者相。即非菩萨。】
这一段是世尊再为我们做深一层的解释,他说:为什么。『须菩提』,凡是叫着他的名字,下面的开示都非常重要。在这里我们先讲这四相,『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』。「我相」是四大假我,一般人执着这个身是自己,不晓得这个身是四大假合,就是四大众缘和合而现的我相,这个我是因缘所生法,四大是讲的地水火风,是说这个。地水火风这个意思也很深,如果看到地就是指的大地,那就错了,那你就不了解佛所说的意思。地是代表一个固体,火是代表温度,水是代表湿度,风是代表动作;换句话说,它是动的,它不是静止的,所以这个四大是说基本的物质它有这四种现象,也可以说它有这四种要素。我们今天科学相当的进步,发现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由电子、原子所构成的,我们讲元素,元素可以说就是原子与电子排列的数目不相同而造成的,除了排列之外,只有原子与电子,只有这个东西。我们就以这个来做比喻,它再分析,分析得再小,那我们不理会它,总而言之,它出不了佛法所讲的这个原则。就是说它一定有个物体在,像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看到了,它的确是有个东西在,有个东西在就叫地大;这个东西一定是带电体,就是它有温度,它这个温度在佛法里叫做火大;它一定有湿度,湿度我们就称它做水大;它一定是动的,它不是静止的,动就叫做风大,诸位想想看不动就不叫风,风是讲动,四大是说这么一桩事情。就是说一切物相都是由于具有四大的基本元素集合、集聚而现的色相,这个色相是众缘和合而现的假相,暂时现这个相。
你真正理解这个道理了,今天科学家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说出物质不灭;换句话说,我们人身体是物质,不灭就是没有生死。为什么说没有生死?因为你这个相根本就是假相,是这些物质聚合起来现这个相,这些物质散掉,这个相就没有了。聚是这些物质,散还是这些物质,物质不灭,相是假相,哪有生死!从这个地方可以领悟没有生死。生老病死乃至于成住坏空,无非是四大聚散因缘不同所现的幻相而已,绝非事实。这是佛讲四大的本义,我们错认了,把四大集聚的假相认为是我,在这里面产生坚固的执着,这是绝大的错误,根本的错误,由于这一错误,所以才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要受无穷的果报。
「人相」,人这个概念从哪里生的?从我对立而生的,我的对方叫「人」,可见人也不是真的,是与我对立的,别人那是人。「众生相」,人不止一个,有许许多多,我们叫它做众生,可见得众生相是从人相而来的,众多之人我们叫做众生相。「寿者相」,是由于我执继续不断而现的幻相,就是说一个抽象的概念,这些都不是事实。四相的性质我们必须要了解,有四相就有分别心,这是希望大家要注意到。「有四相即有分别心,是凡夫,不是菩萨」。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说得很清楚,如果你是个菩萨,菩萨还有四相,那佛就老老实实告诉我们『即非菩萨』。这个标准相当的高,我们想想几个人没有四相,能够离开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?几个人能够离开?我们初学的人四相统统都具足。四相具足,可不可以叫菩萨?也可以叫,那是小菩萨、初学的菩萨,不是真正的菩萨。四相都离开的菩萨是什么样的菩萨?给诸位说,圆教初住菩萨,是大乘的菩萨,这个标准不可以不知道。我们初发心,或者你受了菩萨戒,人家见到你面也称你做菩萨,自己要晓得没有离开四相是名字菩萨,所谓名字菩萨乃是有名无实,不是真正的菩萨;真正的菩萨没有四相,把这四相已经除掉,这才是真正的菩萨。
除四相是要即相离相,才能够除得了,前面跟诸位说的历事鍊心。有四相是迷,除四相是悟,在这个地方诸位特别要注意到这些名词,佛是教我们离四相,离我相,不可以执着我相,有没有我?有我。不可以执着有个人相,有没有人?有人。换句话说,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都有,有这个事,不执着这个相就是对的,所以叫即相离相。这个里面不能够错会,更不能够误会,误会就麻烦了,佛说我相不能执着,那怎么办?只好把自己放一把汽油烧成灰,我相就没有了。对不对?错了,你要把身体烧成灰,还有个灰相存在,你能够消灭得了吗?消灭不了,前面讲物质不灭,你怎么能消灭得了?教你不要执着,不要在这里面起分别、起执着、起妄念,佛是教我们这些。
我们讲到「学佛入门」,这是举一段公案给诸位做参考。佛法的殊胜我们虽然接触得不多,大概也能看出一些,既然发现佛法这样殊胜、这么好,哪一个不想入门?又怎么能教我们很快入门?我当年学佛,亲近章嘉大师就提出这个问题,大师告诉我六个字,「看得破、放得下」,大乘佛法入门的妙诀,真正是六字诀。我再请教从哪里下手,从什么地方去做?章嘉大师告诉我「布施」。这是在民国四十二年,我第一次亲近章嘉大师,大师给我开示的。以后深入经藏,晓得这三句话与十方诸佛如来所说,真是所谓一鼻孔出气,没有两样。
「修学」,这个地方我们就能看出来,就是降伏四相,这是我们要好好的把它记住。你怎么去修,你如何去学?第一个,要真正能做到「舍己为人,降伏我相」。如果我执很深,怎么能舍自己?怎么肯为别人?肯为别人的人,我们俗话讲他能牺牲自己,可是牺牲还有牺牲的相,连那个牺牲的相都没有。舍己为人,前面讲了,度他就是自度,舍己为人度他实际上是度自己,降伏我相岂不是自度吗?我们要不要舍己为人?如果不肯舍己为人,我相不能够降伏;不能够降伏,换句话说,永远是凡夫,永远在大乘佛法的门外,不能够入门,永远只当一个名字菩萨,不是真正的菩萨,因为你有四相。所以一定要能够舍己为人,晓得这个目的是破我相的。第二,「令入无余涅槃,降伏人相」。为人,到什么时候才为得圆满?必须要叫他入无余涅槃。有余无余前面讲过,没有到入无余涅槃,你为别人,虽然是为人,为得不彻底,到无余涅槃才彻底、才圆满。换句话说,没有帮助那个人到无余涅槃,你纵然是为人,做得不够彻底。这是降伏人相。第三,「灭度无边众生,降伏寿者相」。第四,「实无众生得度,降伏众生相」。可见佛这句话里面所含的经义就是破除四相。四相不破,谈不上功夫,也谈不上开悟,不要说证果了,解行证都没有,诸位要晓得这个严重。你有四相存在,信解行证,你解行证都没有。换句话说,你的功夫再好,也不过是止于信位,就是十信位的菩萨,初住都没有。为什么?初住四相就破了,初住以上的菩萨没有四相,这是必须得晓得。
下面提供诸位修学的要领,「用功最要是修观」,这个观就是观照般若,「修观是收摄意根,得三业清净」。怎么修法?般若经常说:依文字、起观照、证实相。凡是读般若经典的人,哪一个人不晓得这三句话?都晓得这三句话,这三句话听得耳熟,实际上已经变成口头禅,而我们在功夫上依然用不上力,原因在哪里?我们不明了它的方法。所以必须要知道它的道理,「观照的道理、方法、境界」,这个太重要,不晓得它的道理,你要去修是盲修瞎练。理论的依据你要明白,你才能够有坚定的信心;懂得正确的修学方法,在修行过程当中不会有错误;又晓得修行的境界,能够更坚定你自己的信心。就好比走路一样,我确实知道那个地方,知道这个方向,没错误;我又晓得用什么方法去,采取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最安全、最迅速;又知道沿途这个境界,到哪个地方自己清清楚楚,前面还有多少路程,信心充足。理论、方法、境界缺少一样,你在修学过程当中都有障碍。
我们现在讲观,当然顶重要的就是观照般若,文字与实相,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观照般若。「观是思惟」,八正道里面讲的「正思惟」。这里有两个意思,一个思惟,一个正思惟,由思惟达到正思惟,这都是观。「照」有两种,第一种是「照住」,这个境界里面,给诸位说,没有离开心意识。我们修行人要记住,前面跟你讲要离心意识才叫照,哪一个人一开头就能够把心意识离开?不那么简单。离了心意识,那是正思惟,那是甚深般若。初学的人就是用思惟、用第六意识,照住是想,我们讲观想,像《十六观经》里面讲的观想,观想完全用第六意识,「由思之久心寄一处」,这就是照住。
譬如我们以念佛人来讲,念佛人用功夫,他这个心、凡夫的心,妄念太多,一天到晚就是妄念在那里生灭,一天到晚打妄想,就是念头的生灭。妄念起来怎么办?他就用念佛这个功夫。不管念头的善恶,不管念头的是非,念头一起来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把它归到阿弥陀佛,归到这句佛号,归到这一念去;没有念头的时候,也要南无阿弥陀佛。有念应当归到南无阿弥陀佛,对,没有念为什么也要归?诸位要晓得,你没有念的时候,就堕在无明里头,你有念是邪见、无念是无明,都错了,有念是错了,无念也错了,落在二边去。所以教你提起这句佛号,换句话说,你这个心就住在这句佛号里面,这叫照住,二六时中心里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除这句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任何一个念头,没有「有念」,也没有「无念」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这就叫照住。由此可知,照住是什么?照住就是一心不乱,照住就是禅定。你修观,修观头一个是修定,因为你心不得定,用观这个方法帮助你得定,帮助你得一心;一心得到之后,能够长期的保持,保持到相当的程度,豁然之间开悟了,开悟是定中开悟,这个时候就把境界提升,由照住提升到照见。「照见,由照住久忽然开悟」,统统在久,久是时间。前面是由思之久心寄一处,我们讲事一心不乱,拿念佛的话来说是事一心不乱;照见是理一心不乱,事一心不乱的时候经过很长久的时间能够保持不失掉,豁然开悟了。「照住得一心」,得事一心;「照见生智慧」,智慧开了。智慧开的时候才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这是真正的「度一切苦厄」。
由此我们也就明了,许多人念佛不得一心,原因在什么地方?因为他没有照住的功夫,每天不是堕在妄想里头,就是落在无明里面,他怎么能得一心?他不晓得用这一句阿弥陀佛去做照住的功夫,换句话说,是修一心不乱,这是他的过错之所在。得事一心了,继续努力的去修,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;照见是理一心不乱,必须到照见才能够把四相破除。换句话说,功夫不成熟,四相是存在的;四相存在,你的功夫是有限的,充其量也不过是到一心不乱而已,就是我们讲的事一心不乱,是在这个境界。这样的境界在通途法门,就是我们讲八万四千法门里面,是没有什么成就的,为什么?因为他没有办法超越生死轮回,没有办法摆脱业力,这个事情依旧是麻烦,死了以后再投胎、再转世,这一转世,前生的事情都忘得干干净净。再遇到殊胜的法缘,再去修,当中脱节,脱了一大段的时间,如果你前世修的福还不错,这一世生在到富贵人家享福去了。换句话说,你修行的功夫一脱会脱好几世,这就是经里头常讲的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的道理,也证明菩萨道上进得少、退得多。勇猛精进修到事一心不乱,修了个二、三十年,二、三十年是进;死了之后再去投胎、再去轮回,来生又不一定能够遇到机会,换句话说,功夫失掉了,没有继续再干的时间可不止二、三十年,这不就是很明显的看出来,进得少、退得多。如果进得多、退得少,早就成佛了。好像我们走路一样,我们从台北向高雄走,我们往前进走三公里,往后退十公里,再往前进又进三公里、退十公里,你们想想,最后连我们这个起点都保不住,变成倒退!
诸位要晓得,每一个有缘分读诵《金刚经》的人,就像佛在《金刚经》所授记的情形一样,大家过去生中都是经历过无量无数诸佛如来,为什么今天我们还是这个样子,你明白这个道理吗?那就是进得少、退得多,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。为什么会进少退多?由于我们对于理论不透彻,方法没搞得正确,境界更是一塌糊涂,所以生生世世盲修瞎练,把邪途当作正法,我们的过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,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。这是我们不知道要修观,不晓得观照功夫重要,也不晓得如何去观照。
下面讲「观」,我们也是先从观想上讲,「因缘聚合,当体即空」,要晓得基本的原理。从自己身上观察很难,为什么?就是我执太坚固了。我们从众生境界上去看,看到这个相都是因缘和合的相,既然是因缘和合之相,它没有自性,体就是自性,当体即空就是它没有自性,没有自体,它的体是空寂的;然后再从外境回过头来看自己,自己的身心又何尝不是因缘聚合。换句话说,外面一切境界相当体即空,我自己这个身心又何尝不是当体即空。这样容易感悟,悟入实相,正所谓是依文字起观照、证实相(入实相)。再观,「众生同体,万法一如」,众生与自己同体,像我们前面举的梦境里头去体会,生佛众生三无差别。众生与我同体,万法本来就是一如,是一不是二,唯一叫做如。如果诸位能够观入这个境界,你的平等心现前,清净心也现前,慈悲心自然就生了。这在修学方面来讲是非常重要的,常作如是观,观入这个境界,就是入一真法界,就是入常寂光净土。
又观六祖能大师悟入的境界,六祖大师给我们讲的五句话,我们来观这五句话,他老人家讲,这是他开悟的时候说出这五句话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何期这两个字,要是以现在的语气来说,没有想到,真没有想到我的自性怎么本来是清净的,就是这个意思。这个话里头充满欢喜,这个意思很像初地菩萨欢喜地,他刚刚登地好欢喜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,本不生灭,本自具足,本无动摇,能生万法」,这是他真正见到了,不是听说的。不是说我一觉悟,悟到这个境界,不是的,是亲自见到的,眼前就是这个样子。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本自清净,没染污;自性清净心本不生灭,可见得生灭是虚妄的;自性清净心本自具足,没有一点点缺少,圆圆满满,无欠无缺,样样具足。正因为本自具足,所以佛在经上常说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。为什么有求必应?因为你本自具足。如果不是本自具足的话,有求必应谁敢讲?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换句话说,无有来去;更妙的是能生万法。我们仔细去观想六祖大师开悟的这个境界,这几句话就是说出诸法实相,诸法实相如是如是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有没有染污过?没染污。
我在上一次举个例子跟诸位说过,诸位应该要记住,我把眼睛比作自性,把有色的眼镜比作妄识,譬如我们戴一个绿色的太阳眼镜,这个绿色太阳眼镜一戴上,看到外面的境界相,每一个相上都带一层绿色,换句话说,都染上绿色,试问问外面境界相有没有染?大家晓得没有染。我们的眼睛有没有被绿色眼镜染绿?诸位要晓得,眼睛也没染。由此可知,内心跟外境俱无所染,正是清净本然,这是真相。今天我们讲的染污,病在哪里?病在眼镜上,实际上眼镜与外境不相干,与眼根也不相干。由此可知,心意识就是眼镜,它与外境不相干,与真如本性也不相干,所以才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
这句话懂了,第二句是什么意思?我们能相信吗?真的是「本不生灭」吗?我们眼睛看到现在有生有死,一切动物都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,那不是有生有灭吗?这是我们看错了。再举一个比喻来说,我们以物相来讲,外面境界相来说,我们眼睛看这个相没有生灭、如如不动,我们这是假设在短时间当中,譬如一秒钟当中,我们看这个相,一秒钟当中我们看这个没有生灭;但是我们拿电影摄影机来照这个相,也照一秒钟,结果摄影机里面呈现的相是生灭相,一秒钟镜头开合二十四次,就变成二十四个相续相。从这个地方你也晓得了,我们看到外面一切境界相有生有灭,是什么?妄心看的,妄心是个生灭相,所以看到外面这个相就变成生灭相,不知道真相是不生不灭。诸位要是见到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」,菩萨的地位上你已经证到无生忍位,看到一切法不生不灭,这是见到真相了。六祖大师这几句话,若没有证得诸法实相说不出来。如果我们把生灭的妄心舍掉,六祖所见到的这个境界,我们必然可以见到,我们所见到的一定跟六祖所见到的是一样,真理只有一个,真的境界也只有一个。这句话我们相信它是事实,我们今天自己所见的相是错用了心,产生误会,产生虚妄的境界,而被我们执着认为那是正确的,真实的境界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。
「本自具足」。我现在我的智慧也没有,我的财富也没有,我的地位也没有,我具足什么?诸位要晓得本来具足,你现在所缺乏这些是因为你有障碍。我们举个比喻说,太阳的光明本来具足,这你相信,今天天阴,从早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太阳,你能够说今天太阳光不具足吗?今天为什么没有太阳光?云彩遮住了,今天有浓厚的云层,云层把太阳遮住,今天才一天阴天,太阳光明本来具足,被云彩遮盖住了。我们自己法法具足,我们的智慧、我们的福德与诸佛菩萨一样,无二无别,现在有没有失掉?并没有失掉,有障碍。就好像太阳的光明有没有失掉?没有失掉,只是被云层障碍住。我们被烦恼障碍住,被所知障障碍住,换句话说,被我执、法执障碍住,你破掉二障、去掉二执,本来具足就现前,道理在此地。
「本无动摇」,跟不生不灭的义趣很接近,不来不去。《华严》里面所示现的,世尊不离菩提场而升夜摩天、而升兜率天、而升他化自在天,这是示现的不来不去。「能生万法」,一切万法都是从心变现所生,心是能生,万法是所生,能生是真的,所生也不例外。古德做个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能作的是黄金,所作出来的是器皿,器皿千千万万的相状不同,但都是金。所以我们把金比作性体,把器比喻作相状,诸位想想,金变成器,器是不是金?当然是金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。我们要问有没有金?有金;有没有器?有器。不能执着的是相,为什么不能执着相?因为相是虚妄的,而且相还就是性。譬如我今天欢喜,我用黄金做一朵莲花,你如果执着金就是莲花;我明天不高兴,我不喜欢莲花了,我把莲花熔化之后,把它铸一尊佛像,莲花就变成佛像。相有没有?相有,相是不是金?相就是金,但是你不能执着相。所以经里面所破的,破我们执着相。四相里不是没有人,不是没有我、没有人、没有众生、没有寿者,人、我、众生都有,不能着相,诸位要晓得这个意思。为什么不能着相?相虽然是性,但是相千变万化,确实有相,你执着就错了。执着是什么?诸位晓的,你一执着,你所用的就是分别心、执着心,你用心意识了,唯有心意识才着相。自性能生而不执着,妙就妙在这个地方,自性能够一切通达明了,里面没有分别执着,所以得大自在。这是从六祖开悟的境界我们去观想,也能够破四相,教我们入真实的境界。
「如此观照,则不知不觉我执自然化去」,这就是教你用这个方法,「此乃消归自性之善巧方法」,真正是妙极了!前面跟你讲的观照,你四相去不了,你从这上面去观想,把心量拓开,发广大心,在境界里头作如是观,自自然然不知不觉我执没有了,我执变化了,把小我变成大我,把假我变成真我,这叫消归自性,这个方法善巧极了。
「又观三界九有,轮回根源,唯欲色识三者」,佛经里面讲三界九有、讲六道轮回,讲这些干什么?唯欲、色、识三者,叫你明白这个,三界九有六道轮回出不了这三要素。你明白这个道理,才真正体会到佛在经典里面一再教我们要离欲、要不着相、要转识成智,这个道理才恍然大悟。所以,「欲不可不断」,根本烦恼,欲是欲望,不但世间财色名食睡、五欲七情你要断;成佛度众生,你要是有这个欲望,你也要断,你要是不断,你就没有办法超越欲界,要好好的记住。我发愿学佛度众生成菩提,这不很好吗?如果这个愿变成欲望,就糟糕了。佛只教你发愿,可没教你把你的愿变成欲望,那就糟糕了。度众生是好事情,利益众生是好事情,众生可怜,这么苦,十方诸佛为什么不来度众生?你着个什么急?操个什么心?时节因缘没有成熟,这个事情勉强不得!所以佛法里面要你发广大愿,可不能把你的愿变成欲望,这个是一定要认识清楚,要分辨明了。
断欲,超越欲界了,超越欲界之外,所剩下的是色相,像四禅天这是有色的,四禅天人为什么不能超越四禅?因为他执着色相。所以佛给我们讲「色相不可以执着」,只要不执着色相,就能够超越四禅。超越四禅之后,上面还有四空天,四空天有情识在,但是他还是没有办法超越六道,因为无色界天还是属于六道之一,「必须把情识转化为智慧」。小乘人就做到这一点,所以他能够超越三界,他把情识转变为正觉。前面我们讲过,我们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。无上正等正觉,这是如来果地上具足的,菩萨是正等正觉,小乘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,他们成正觉。由此可知,四空天的人虽然很高明,欲他也控制、也离开了,色相也不执着了,他的麻烦还是在迷而不觉,所以他没有办法超越三界。迷是什么?情识就是迷。这个时候破迷开悟,转情识为正觉,这是真正的智慧。二乘人有正觉,没有正等正觉,正等就是等于佛的智慧,他没有,他是正觉是不错,他跟佛的智慧还相差有很大的一个差距,但是他能够超越三界,这个时候算是入佛门,具足学佛的本钱。在此地佛要求我们把欲要断,色相不可以执着,情识一定要化成智慧,这也是修学最重要的、最高的指导原理原则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评论